
1. 外甥打灯笼 —— 照旧(舅)
谐音:“旧” 与 “舅” 同音,借 “舅舅” 的 “舅” 引申为 “照旧”,表示情况没有变化。
2. 孔夫子搬家 —— 净是输(书)
谐音:“输” 与 “书” 同音,孔子作为学者,搬家时书多,引申为 “净是输”(形容总是失败)。
3. 空棺材出殡 —— 目(木)中无人
谐音:“木”(棺材材质)与 “目” 同音,“目中无人” 本指傲慢,此处借 “木” 字双关。
4. 和尚打伞 —— 无法(发)无天
谐音:“发”(和尚无头发)与 “法” 同音,“无法无天” 指不顾法律和天理,借 “发” 字联想。
5. 腊月里的萝卜 —— 冻(动)了心
谐音:“冻”(结冰)与 “动” 同音,形容内心被触动,产生感情或想法。
6. 狐狸吵架 —— 一派胡(狐)言
谐音:“胡” 与 “狐” 同音,借狐狸吵架引申为 “胡言乱语”,形容说话没有根据。
7. 膝盖上钉掌 —— 离题(蹄)太远
谐音:“蹄”(动物蹄子)与 “题” 同音,本指钉掌应在蹄子上,此处比喻说话或做事偏离主题。
8. 骑自行车下坡 —— 不睬(踩)
谐音:“踩”(踩刹车)与 “睬” 同音,下坡时无需踩刹车,引申为 “不理睬”。
9. 老虎拉车 —— 谁敢(赶)
谐音:“赶”(赶车)与 “敢” 同音,老虎拉车没人敢赶,比喻事情危险或无人敢尝试。
10. 卖布不带尺 —— 存心不良(量)
谐音:“量”(测量)与 “良” 同音,卖布不量尺寸,引申为 “存心不良”,指故意使坏。
这些歇后语通过谐音巧妙连接字面意思和引申含义,既生动有趣又富有语言智慧。如果需要更多例子,可以随时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