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拿破仑三世
- 2、拿破仑三世和拿破仑的关系
- 3、拿破仑三世???
- 4、拿破仑三世和拿破仑的关系
- 5、拿破仑三世是谁?
- 6、拿破仑三世的法国悲剧
- 7、问拿破仑三世如何评价拿破仑三世的成就?
- 8、拿破仑三世的简历谁能介绍一下
- 9、拿破仑三世对艺术发展有什么影响?
拿破仑三世
我也认为没什么可比性。两者的差异真的太大了~~虽然最后两人都当了俘虏,但一个是英雄,一个是狗熊
拿破仑三世(1808年4月20日—1873年),即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拿破仑一世之弟、荷兰国王路易和约瑟芬皇后与前夫之女奥坦丝?德?博阿尔内王后的次子。
生平
1808年4月20日,诞生于巴黎。
1815年,拿破仑一世第二次逊位,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流亡国外。
1830年,开始在伯尔尼服兵役,获上尉军衔。
1832年,加入瑞士国籍。
1836年,返回斯特拉斯堡举事,兵败后被发配英国。
1837年8月,潜回瑞士看望病危的母亲。10月,其母、前荷兰王后奥坦丝去世,享年54岁。
1838年,离开瑞士,流亡英国。
1839,发表《拿破仑思想》,歌颂拿破仑一世的伟大功绩。
1840年,在布洛涅发动兵变未果,被判在阿姆监狱终生监禁。
1842年,第一个私生子欧仁出生。
1844年,发表《消灭贫困》。
1845年,第二个私生子路易出生。
1846年5月,越狱成功,逃亡伦敦。9月,其父、前荷兰国王路易去世,享年63岁。
1848年2月,巴黎爆发革命,七月王朝复灭,第二共和国成立。4月,开始英国警察部队服役。6月,当选巴黎、荣纳、科西嘉、下舍朗特议员。9月,返回巴黎任职。12月,当选共和国总统。
1851年,发动政变成功,旋即修改宪法,延长总统任期。
1852年11月,被元老院尊为“拿破仑三世”。12月,登基称帝,第二帝国成立。
1853年,与西班牙贵族小姐欧仁妮结婚。
1854年,联合英国对俄国宣战,克里米亚战争开始。
1856年2月,巴黎和会召开,俄国认输,法、英、奥斯曼帝国取得战争的胜利。3月,其嫡子阿尔及利亚王路易诞生。
1857年,伙同英国对中国宣战,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9年,对奥地利宣战,旋即御驾亲征意大利。
1860年7月,法国—撒丁与战败的奥地利停战协定。11月,英法联军进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迫使中国清廷签订《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1862年,伙同英国、西班牙入侵墨西哥。
1863年,法军进入墨西哥城,墨西哥总统胡亚雷斯率部北逃。
1864年,扶持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之弟马克西米连大公为墨西哥皇帝。
1867年2月,法军被迫撤离墨西哥。5月,马克西米连大公被胡亚雷斯的军队俘虏,旋即饮弹身亡。
1870年7月,向普鲁士宣战,普法战争爆发,偕儿子阿尔及利亚王路易出征,皇后欧仁妮为摄政,留守巴黎。9月1日,色当战败被俘。4日,巴黎发生革命,第二帝国复灭。5日,欧仁妮皇后逃出巴黎。
1871年,拿破仑三世获释,赴伦敦与妻子、儿子会合。
1873年,因病在伦敦驾崩,享年65岁。
著作
《拿破仑思想》
《消灭贫困》
参考资料:http://wiki.keyin.cn/index.php?title=%E6%8B%BF%E7%A0%B4%E4%BB%91%E4%B8%89%E4%B8%96&redirect=no
拿破仑三世和拿破仑的关系
拿破仑三世是拿破仑的侄子。
拿破仑三世是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唯一一位总统和法兰西第二帝国唯一一位皇帝,也是拿破仑一世的侄子和继承人,及其妻约瑟芬皇后的外孙。 他在1848年当选总统的三年后发动了一场政变,获得成功。并于次年,即拿破仑一世登基44周年之际称帝。
1870年9月4日,因普法战争战败而退位。他是法国历史上第一位民选产生的总统和最后一位君主。拿破仑三世和拿破仑的关系就是我们现在的叔侄关系,拿破仑三世是拿破仑的弟弟所生的孩子,这个孩子是当时法兰西帝国附属国荷兰国王路易的儿子,其在拿破仑王朝覆灭以后重新夺回了政权。
拿破仑三世的贡献:
拿破仑三世是一位民众选举的皇帝,可想而知他对于自由党的贡献,在成为统治者以后他努力的扩大立法机构使得人们获得了公平,也为后来法制社会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在拿破仑三世在位期间他大力的发展工业使得法国的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当然了他还是制定了一些别的外交政策使得法国在那几年获得了很多的财富。
拿破仑三世跟其叔父一样也是一个相貌平凡身高很矮的普通人,不过他跟拿破仑一样打了那些只看外表人的脸,纵观他的一生可以说非常的精彩,而在他统治法国的期间国家也比较平稳,经济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可以说他是一个成功的皇帝。
拿破仑三世???
拿破仑三世 (1808~1873) 即路易·拿破仑·波拿巴。路易·波拿巴之子,拿破仑一世之侄。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1848~1851)、第二帝国皇帝(1852~1870)。1808年4月20日生于巴黎。第一帝国崩溃后,随母居住瑞士,就学于该国军校,后成为炮兵军官。1831年支持意大利烧炭党运动,并参与罗马地区起义。1832年拿破仑一世之子夭折后,成为波拿巴家族夺取王位的觊觎者。1836年他在斯特拉斯堡发动军队暴动,反对七月王朝,失败后被流放到巴西、美国。不久回到欧洲,1839年留居英国,出版《拿破仑思想》(1839)等政论文集,宣传依靠军队与天主教会建立强有力的、保护小农土地所有制的政府。1840年在布洛涅再次冒险发起暴动,被判终身监禁。1846年越狱成功,出逃英国。
1848年革命爆发后,回到法国,9月当选制宪议会议员。12月10日主要依靠衣民选票当选为共和国总统。此时波拿巴派与其他资产阶级派别矛盾尖锐,总统尚未掌握全权。1851年12月2日他发动政变,解散议会,并通过公民投票使政变合法化。1852年12月2日元老院宣布恢复帝国,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为法兰西人的皇帝,称拿破仑三世。他利用民众对拿破仑一世的迷信,依靠工商业与金融资产者的支持,大力促进法国工业革命,使他得以执掌第二帝国政权达19年之久。执政期间参加克里木战争,又与奥地利开战,并发动侵略中国、越南、叙利亚和墨西哥的殖民战争。19世纪60年代末,法国内外矛盾尖锐,拿破仑三世逐渐失去对局势的控制。1870年普法战争中亲临前线,同年9月2日在色当战败投降。1871年5月10日法兰克福条约签订后被释放。1873年1月9日死于英国奇斯尔赫斯特。著有《政治沉思录》、《拿破仑思想》等。
拿破仑三世(1808年4月20日—1873年),即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拿破仑一世之弟、荷兰国王路易和约瑟芬皇后与前夫之女奥坦丝?德?博阿尔内王后的次子。
生平
1808年4月20日,诞生于巴黎。
1815年,拿破仑一世第二次逊位,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流亡国外。
1830年,开始在伯尔尼服兵役,获上尉军衔。
1832年,加入瑞士国籍。
1836年,返回斯特拉斯堡举事,兵败后被发配英国。
1837年8月,潜回瑞士看望病危的母亲。10月,其母、前荷兰王后奥坦丝去世,享年54岁。
1838年,离开瑞士,流亡英国。
1839,发表《拿破仑思想》,歌颂拿破仑一世的伟大功绩。
1840年,在布洛涅发动兵变未果,被判在阿姆监狱终生监禁。
1842年,第一个私生子欧仁出生。
1844年,发表《消灭贫困》。
1845年,第二个私生子路易出生。
1846年5月,越狱成功,逃亡伦敦。9月,其父、前荷兰国王路易去世,享年63岁。
1848年2月,巴黎爆发革命,七月王朝复灭,第二共和国成立。4月,开始英国警察部队服役。6月,当选巴黎、荣纳、科西嘉、下舍朗特议员。9月,返回巴黎任职。12月,当选共和国总统。
1851年,发动政变成功,旋即修改宪法,延长总统任期。
1852年11月,被元老院尊为“拿破仑三世”。12月,登基称帝,第二帝国成立。
1853年,与西班牙贵族小姐欧仁妮结婚。
1854年,联合英国对俄国宣战,克里米亚战争开始。
1856年2月,巴黎和会召开,俄国认输,法、英、奥斯曼帝国取得战争的胜利。3月,其嫡子阿尔及利亚王路易诞生。
1857年,伙同英国对中国宣战,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9年,对奥地利宣战,旋即御驾亲征意大利。
1860年7月,法国—撒丁与战败的奥地利停战协定。11月,英法联军进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迫使中国清廷签订《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1862年,伙同英国、西班牙入侵墨西哥。
1863年,法军进入墨西哥城,墨西哥总统胡亚雷斯率部北逃。
1864年,扶持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之弟马克西米连大公为墨西哥皇帝。
1867年2月,法军被迫撤离墨西哥。5月,马克西米连大公被胡亚雷斯的军队俘虏,旋即饮弹身亡。
1870年7月,向普鲁士宣战,普法战争爆发,偕儿子阿尔及利亚王路易出征,皇后欧仁妮为摄政,留守巴黎。9月1日,色当战败被俘。4日,巴黎发生革命,第二帝国复灭。5日,欧仁妮皇后逃出巴黎。
1871年,拿破仑三世获释,赴伦敦与妻子、儿子会合。
1873年,因病在伦敦驾崩,享年65岁。
著作
《拿破仑思想》
《消灭贫困》
拿破仑三世和拿破仑的关系
拿破仑三世是拿破仑的侄子。拿破仑三世是拿破仑的弟弟所生的孩子,弟弟的孩子是侄子,所以拿破仑三世是拿破仑的侄子。拿破仑三世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起庞大的军事官僚国家机器,并且依靠工商业与金融资产者的支持,大力促进法国工业革命。
拿破仑三世是谁?
拿破仑三世的原名叫做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是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总统,第二帝国的皇帝。拿破仑三世生平事迹如下:1808年他出生在法国巴黎,并在第一共和国灭亡之后和母亲一块居住在瑞士,年轻时参加了军校的学习,最后成为炮兵的军官,发生在1831年的烧炭党运动也受到了他的支持,随后他还参加了著名的罗马起义。他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的法定继承人,是在1832年拿破仑的儿子去世以后。1836年,拿破仑三世在斯特拉斯堡发动了军事政变,但因为政变失败而流放美国。不久后他再一次返回了欧洲,并出版了一系列的文章来宣扬建立所有制政府。后在1840年的布洛涅的暴乱中因失败判处终身监禁,并于1846年越狱回到英国。
拿破仑三世的法国悲剧
1839年,年仅31岁的路易·拿破仑发表了《拿破仑思想》,歌颂其叔叔拿破仑一世的伟大功绩。9年后,风云际会使 他交上了好运,年仅40岁便当选为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叔叔拿破仑皇帝赫然在前,总统显然难以满足他的欲望。1852年他尊自己为“拿破仑三世”,并随 即登基成为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皇帝。
拿破仑三世踌躇满志的外表和光辉神秘的经历一时间迷倒了整个欧洲。不幸的是,同时期欧洲大陆的中央屹立着另一位政治巨人——普鲁士“铁血宰相”俾斯麦。他早在1850年便用戏谑的语气将前者一语戳破:“他的喜怒无常反倒令人高估其智慧”。
俾斯麦雄心勃勃,一番励精图治之后,19世纪上半期还显得过于默默无闻的普鲁士迅速崛起为欧洲一流强国,晋升为欧洲 大陆上对法国最具挑战性的敌人。而过于自负的拿破仑三世却对这一国际战略格局的巨大演变浑然不知。俾斯麦一系列老谋深算的蓄意挑动“对高卢牛起到了一块红 布的效果”,法兰西被激怒了。1870年7月19日,信心满满的拿破仑三世对普鲁士宣战。
如果从今天来看,我们可以轻松地发现拿破仑三世的举动是多么鲁莽:1870年,德意志诸邦的人口已经多于法国;德意志有着更长的,并且更充分的为军事目的做好安排的铁路线;其国民生产总值和钢铁产量就在那时追上了法国;其煤产量是法国的两倍半……
相比于此,法国的一切则灰暗很多,军队的动员效率相对于普鲁士要低得多;战争中关键的炮兵遍及全国,难以集中……更致命的是,“巴赞元帅的懒散愚蠢无法言语,而拿破仑三世本人也并不比他强多少”。
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国家加上不识时务的领袖,法国的命运在1870年7月19日那一天就已注定——1870年9月2日色当陷落,拿破仑三世和10多万法军当了俘虏。
100年之后,作为国际政治现实主义学派的一流学者,基辛格博士对拿破仑三世有着一针见血的评价:“他以维也纳体系 的终结者、欧洲民族主义的启蒙师自居,却把欧洲外交导入一篇混乱,且法国从中一无所获,反而是其他国家受惠。他要打破维也纳体系是因为他认为法国受到孤 立,这也代表某种程度的事实。但他的统治于1870年结束时,法国比梅特涅时代更孤立。”
路易·拿破仑的时代早已远去,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法国的这一惯性还在向前推进。1883—1885年,法国军队在 整个中法战争过程中的表现差强人意;二战中,法国在德国“闪电战”的攻击下短短6周便兵败国降;1954年法国在越南奠边府战役中完败,不得不放弃其美丽 的印度支那梦想;1956年在“苏伊士运河危机”中,面对美国压力尴尬退却;从1954年一直绵延到1962年的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法国40万军队都难 以扑灭战火,迫使第四共和国倒台,即使戴高乐东山再起都无法挽回局面……虽然戴高乐时期的独立外交路线令人耳目一新,但毕竟法国的国力相对于其强硬的,试 图脱离美国主导的美欧同盟体系显得难以为继,以至于这种政策也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法兰西式浪漫的自负只是拿破仑三世悲剧病理上的点缀,大国情怀之下自身实力的欠缺也许才是法国悲剧的沉疴所在。即使时至今日,这一命运的影子在法国队利比亚战争的现实映射下仍然时隐时现…… (出国留学 liuxue86.com)
问拿破仑三世如何评价拿破仑三世的成就?
拿破仑三世的成就是什么?三世是一位受法国人民尊敬的国王。在他的一生中,他为法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拿破仑三世的成就是什么呢?拿破仑三世的肖像在政治上,拿破仑三世第一次开始实行投票制。在他的大力倡导下,当时的法国开始逐步实现实名制投票,这是当时社会的重大进步。在经济上,拿破仑三世做得更多。他鼓励工业的发展。他认为工业发展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证。要真正实现一个国家的快速发展,必须重视工业发展。在他的支持下,法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工业发展的政策。在农业发展方面,拿破仑三世主张大力发展葡萄园种植,鼓励小麦种植。政府还出台了相关措施,保护种植葡萄树和小麦的农民的利益。社会发展也是拿破仑三世成就的一部分。拿破仑三世关注社会问题,并花费大量精力解决这些问题。当时在法国,老年人和失业者是最受关注的两个群体。为了帮助他们,拿破仑修建了大量新的道路来保证他们的生活。在拿破仑统治时期,工人也受到特殊照顾。然而在当时的法国,所有工人都享受意外事故和养老金福利,还根据工龄享受长短不一的假期。工人的地位得到了政府的承认。这样的举动在当时的工人阶级中很流行,所以他得到了工人阶级的一致支持。对拿破仑三世的评价是什么?在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法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发展迅速。然而,对拿破仑三世的评价一直存在争议。在不同的社会阶层眼中,拿破仑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得到了不同的评价。拿破仑三世电影公司政治上,拿破仑三世称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他采取了排除异己的手段,他还获得了立法权,使法国向专制的方向发展。除了干预本国的增值,他还参与了许多欧洲国家的政局,这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经济上,拿破仑三世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因为他进行了大量的经济改革,使得当时的法国形势非常好。当时城乡之间经济繁荣,交通便利,对外贸易有很大发展。这种情况是拿破仑三世带来的,所以在他统治期间,法国家庭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政治专制,经济蓬勃发展都是拿破仑三世评价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在很多法国人心中,拿破仑三世的评价并不是很好,因为拿破仑三世在自己执政期间采取了强权统治,他多次干涉别国内政,导致法国战乱不断。所以他更多的被认为是一个不合格的皇帝。但客观来说,拿破仑的经济改革和牺牲几乎可以平反他的政治错误。拿破仑三世生平简介拿破仑三世是指1808年出生于法国的第三位君主,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他也是拿破仑一世的侄子,拿破仑一世的皇后是著名的欧也妮皇后。1873年,拿破仑三世在英国因病去世,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拿破仑三世的肖像据拿破仑三世介绍,1852年,拿破仑波拿巴成功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成为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皇帝。1870年发动普法战争,败给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同年9月4日,他被普鲁士俘虏到德国。次年,1895年年中,他回到故土,宣布退位为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介绍中提到,拿破仑三世是一位积极的外交家和战略家。他奉行强硬的外交政策,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打败了俄罗斯帝国,入侵中国。他和英国人一起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他也反对各国在维也纳会议上制定的反动政策。当时他在法国制定的一系列政策让他很受欢迎。拿破仑三世的简介主要提到了他的生活和家庭。拿破仑三世的妻子出生在西班牙的一个贵族家庭,他和妻子的结合具有传奇色彩。为了获得妻子家人的支持,拿破仑波拿巴在非常仓促的情况下与女王结婚,婚后的夫妻并不像普通夫妻那样甜蜜。拿破仑波拿巴在婚后第三年就立即投入了反对普鲁士的对外战争。
拿破仑三世的简历谁能介绍一下
即路易·波拿巴,是拿破仑的侄子。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后,他在大资产阶级保皇派的资助下,当选为总统。1851年12月2日,他发动政变,解散立法议会,逮捕一切反对他的议员,稍后,又血腥镇压了巴黎无产阶级的反抗。1852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黄袍加身,号称拿破仑三世,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他执政期间,多次对外发动战争。1870年7月19日,他对普鲁土宣战,结果在色当兵败被俘。法德和约签订后被释放,随即流亡英国,1873年死于英国。
拿破仑三世 (1808~1873) 即路易·拿破仑·波拿巴。路易·波拿巴之子,拿破仑一世之侄。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1848~1851)、第二帝国皇帝(1852~1870)。1808年4月20日生于巴黎。第一帝国崩溃后,随母居住瑞士,就学于该国军校,后成为炮兵军官。1831年支持意大利烧炭党运动,并参与罗马地区起义。1832年拿破仑一世之子夭折后,成为波拿巴家族夺取王位的觊觎者。1836年他在斯特拉斯堡发动军队暴动,反对七月王朝,失败后被流放到巴西、美国。不久回到欧洲,1839年留居英国,出版《拿破仑思想》(1839)等政论文集,宣传依靠军队与天主教会建立强有力的、保护小农土地所有制的政府。1840年在布洛涅再次冒险发起暴动,被判终身监禁。1846年越狱成功,出逃英国。
1848年革命爆发后,回到法国,9月当选制宪议会议员。12月10日主要依靠衣民选票当选为共和国总统。此时波拿巴派与其他资产阶级派别矛盾尖锐,总统尚未掌握全权。1851年12月2日他发动政变,解散议会,并通过公民投票使政变合法化。1852年12月2日元老院宣布恢复帝国,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为法兰西人的皇帝,称拿破仑三世。他利用民众对拿破仑一世的迷信,依靠工商业与金融资产者的支持,大力促进法国工业革命,使他得以执掌第二帝国政权达19年之久。执政期间参加克里木战争,又与奥地利开战,并发动侵略中国、越南、叙利亚和墨西哥的殖民战争。19世纪60年代末,法国内外矛盾尖锐,拿破仑三世逐渐失去对局势的控制。1870年普法战争中亲临前线,同年9月2日在色当战败投降。1871年5月10日法兰克福条约签订后被释放。1873年1月9日死于英国奇斯尔赫斯特。著有《政治沉思录》、《拿破仑思想》等。
·波拿巴,是拿破仑的侄子。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后,他在大资产阶级保皇派的资助下,当选为总统。1851年12月2日,他发动政变,解散立法议会,逮捕一切反对他的议员,稍后,又血腥镇压了巴黎无产阶级的反抗。1852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黄袍加身,号称拿破仑三世,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他执政期间,多次对外发动战争。1870年7月19日,他对普鲁土宣战,结果在色当兵败被俘。法德和约签订·波拿巴,是拿破仑的侄子。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后,他在大资产阶级保皇派的资助下,当选为总统。1851年12月2日,他发动政变,解散立法议会,逮捕一切反对他的议员,稍后,又血腥镇压了巴黎无产阶级的反抗。1852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黄袍加身,号称拿破仑三世,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他执政期间,多次对外发动战争。1870年7月19日,他对普鲁土宣战,结果在色当兵败被俘。法德和约签订
拿破仑·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1769年8月15日 - 1821年5月5日)是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 - 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1804年 - 1814年,1815年)、军事家、政治家,曾经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大部分领土。
早年
拿破仑(荒野雄狮的意思)1769年出生在科西嘉岛的阿雅克修城,他的家族是一个意大利贵族世家,科西嘉岛刚刚被卖给法国后,法王承认其父亲为法国贵族。在父亲的安排下,拿破仑9岁时就到法国布里埃纳军校接受教育。178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被选送到巴黎军官学校。
拿破仑一开始自认是一个外国人,一心希望有一天能够让科西嘉从法国独立出去。16岁时父亲去世,他中途辍学并被授予炮兵少尉头衔。在随部队驻防各地期间,他阅读了许多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其中让·雅各·卢梭的思想对他的影响非常大。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拿破仑回到科西嘉,希望推动科西嘉独立,但遭到另一个亲英反法的保利集团排挤,最后全家逃往法国。
在1793年7月,拿破仑带兵攻下了保王党的堡垒土伦,因此受到雅各宾派的赏识。1794年热月政变中拿破仑由于和罗伯斯比尔兄弟关系紧密而受到调查,后因拒绝到意大利军团的步兵部队服役而被免去准将军衔。1795年他受巴黎督政官巴拉斯之托成功平定保王党武装叛乱,一夜之间荣升为陆军中将兼巴黎卫戍司令,在军界和政界中崭露头角。
拿破仑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对当时的军事知识深有研究,善于将各种军事策略运用于实战之中,尤其是主张将火炮集中使用,以及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作用。1796年3月2日,26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3月9日与情人约瑟芬·博阿尔内结婚,之后便匆匆奔赴前线。在意大利,拿破仑统帅的军队多次击退了奥地利与萨丁组成的第一次反法同盟联军,最后迫使对方签署了有利于法国的停战条约。
埃及之战与夺取权力
取得意大利之役的胜利后,拿破仑的威信越来越高,他成为法国人的新英雄。而他的崛起令督政府感到受威胁,因此任命他为埃及军司令,派往东方以抑制英国在该地区势力的扩张。在拿破仑的远征军中,除了2000门大炮外,还带了175名各行业的学者以及成百箱的书籍和研究设备。在远征中拿破仑曾下达过一条著名的指令:“让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中间。”拿破仑本人精通数学,同时还十分喜爱文学和宗教,受启蒙运动的影响十分大。
然而1798年远征埃及本身是一个大失败。拿破仑的舰队被英国的海军上将纳尔逊完全摧毁,部队被困在埃及。1799年回国时,400艘的军舰只剩下2只小舰,原本侵略印度的计划受阻,人员损失惨重。
此时欧洲反法联盟逐渐形成,而法国国内保皇派势力则渐渐上升。1799年8月,拿破仑最终决定赶回巴黎。1799年10月,回到法国的拿破仑被当作“救星”来欢迎。11月9日,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并获得成功,成为法国第一执政,实际为独裁者。
拿破仑之后进行了多项政治、教育、司法、行政、立法、经济方面的重大改革,其中最著名并且直到今天依然有重要影响的《拿破仑法典》,是在政变的当天晚上就由拿破仑下令起草的,很多条款拿破仑本人亲自参加讨论最终确定,基本上采纳了法国大革命初期提出的比较理性的原则。法典在1804年正式实施,即使是在一个多世纪后依然是法国的现行法律。法典对德国、西班牙、瑞士等国的立法起到重要影响。在政变结束后三周拿破仑向人民发布的公告中,他自豪地宣称:“公民们,大革命已经回到它当初籍以发端的原则。大革命已经结束。”
征服欧洲,成为皇帝
1800年,拿破仑再度打败奥地利军,英国也不得不与法国签订和约,迫使第二次反法联盟土崩瓦解。1802年8月,修改共和八年宪法,改为终身执政。1804年11月6日,公民投票通过共和十二年宪法,法兰西共和国改为法兰西帝国,拿破仑·波拿巴为法兰西人的皇帝,称拿破仑一世。但是他并不是由教皇庇护七世加冕,而是自己将皇冠戴到了头上,然后还为妻子加冕为皇后。一年之后,他又在意大利由教皇加冕为意大利国王。
1805年8月,奥地利、英国、俄国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拿破仑于是在9月24日离开巴黎,亲自挥军东进,到10月12日法军已经占领了慕尼黑。10月17日法国和奥地利在乌尔姆激战后,反法同盟投降。之后法国又取得了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胜利,反法同盟再度瓦解,并且迫使奥地利取消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称号。拿破仑随后联合了德国境内各诸侯国组成“莱茵邦联”,把它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次年秋天,英国、俄国、普鲁士组成了第四次反法同盟,但是10月14日法军同时在耶拿和奥尔斯塔特击溃敌军,普鲁士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拿破仑因此取得了德国大部分地区。1807年6月法军又在波兰大败俄国军队,拿破仑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会面,双方签订了和平条约,在此前一年拿破仑颁布了《柏林赦令》,宣布大陆封锁政策,禁止欧洲大陆与英伦的任何贸易往来。自此,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得到了确立。拿破仑一世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者、瑞士联邦的仲裁者,并分别封他的兄弟约瑟夫、路易、热罗姆为那不勒斯、荷兰、威斯特伐利亚国王。
转折:入侵西班牙、奥地利与俄罗斯
1807年末西班牙爆发内部动乱,西班牙国王遭到人民的唾弃。拿破仑于是乘机入侵了西班牙,并让其长兄约瑟夫·波拿巴(Joseph Bonaparte)成为西班牙国王。但是这个举动遭到了西班牙人的反对,拿破仑根本无法平息当地的暴动。英国在1808年介入西班牙争端,英军8月8日登陆蒙得戈湾,8月30日占领了整个葡萄牙。之后他们在当地民族主义者的支持下,逐步将法军赶出了伊比利亚半岛。
正当拿破仑陷入西班牙泥潭之际,1809年初第五次反法同盟组成。奥地利在背后偷袭法在德国的领土,拿破仑被迫退出西班牙,率军东征。奥地利军队虽然一开始取得优势,但是拿破仑很快就转败为胜,迫使奥地利签订维也纳和约,再次割让土地。次年,拿破仑娶奥地利公主玛丽·路易莎为妻,法奥结成同盟。
到了1811年末,法俄关系已经开始恶化,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拒绝继续与法国合作抗英,最后战争爆发。拿破仑率领操12种语言的50万大军进入俄罗斯。俄军采取了撤退不抵抗的战术,直到1812年9月12日法军历经博罗金诺战役(法军有7万人阵亡和重伤)后,进入莫斯科。拿破仑本以为亚历山大一世将会妥协,未料到迎接他的却是莫斯科全城的大火。而此时在国内又有人策划了一次失败的政变,令他不得不赶回法国,最后回到法国的只有1万人。
战败、流放、百日政权与滑铁卢
1813年英国、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双方在德国境内多次激战。虽然法军取得了多次胜利,但是针对拿破仑的压力却是越来越大,直到10月的莱比锡战役法军被击溃,各附庸国也纷纷脱离法国独立,同盟军开始向巴黎挺进。1814年3月31日,巴黎被占领,同盟军要求法国无条件投降,同时拿破仑必须退位。1814年4月13日拿破仑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此前两天拿破仑宣布无条件投降。拿破仑本人在退位后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拿破仑保留了“皇帝”的称号,可是他的领土只局限在那个小岛上。
拿破仑在往厄尔巴岛的路上几乎被暗杀,自己也尝试自杀未遂。而在巴黎,路易十八回到法国,重新成为法国国王,波旁王朝复辟。拿破仑的妻子和儿子被奥地利人囚禁,还有传闻说拿破仑将被流放到大西洋上的一个小岛,这一切令拿破仑别无选择,最后在1815年2月26日逃出小岛,率领1000人3月1日回到法国。本来被派来阻止他的法国军队转而继续支持拿破仑。3月20日拿破仑回到巴黎,此时他已经拥有一个14万人的正规军和20万人的志愿军,路易十八逃跑,百日王朝开始。
但是好景不长,欧洲各国迅速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的军队在比利时滑铁卢战役中全军覆没,7月15日他正式投降。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路易十八再度复辟。拿破仑被流放圣赫勒拿岛。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在岛上去世,5月8日在礼炮声中这位征服者被葬在圣赫勒拿岛上的托贝特山泉旁。直至今日,拿破仑的死因还是众说纷纭,英国医生的验尸报告显示他是死于严重胃溃烂,但新的研究认为拿破仑死于砷中毒。
他去世后九年,新的奥尔良王朝在人民的压力之下将拿破仑的塑像重新竖立在旺多姆圆柱上。1840年,法国七月王朝的路易·菲利浦派其儿子将拿破仑的遗体接回。该年12月15日,拿破仑的灵柩被运回巴黎,在经过凯旋门后安葬到塞纳河畔的老残军人退休院(即荣誉军人院)。
影响
拿破仑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他一生亲自参加的战役达到60多个,而其指挥的多个战役,直到今天在军事史上依然有重要意义。但是他的征战打破了欧洲的权力均衡,导致其他欧洲强权7次组成反法同盟,最终彻底击败拿破仑。在拿破仑战败后的维也纳会议上,新的欧洲秩序与均衡被很快重新建立起来。
虽然拿破仑曾经叱咤风云数十载,但是他的功绩是短暂的,在他退位后,法国的疆域很快又恢复到他执政前的样子,拿破仑的戎马生涯对之后的欧洲历史并没有重大影响。唯一能让他载入史册的,是由他本人下令编撰的《拿破仑法典》,这部法典是很多现代民主国家法律体系的原型。
除此之外,拿破仑也是最早提出欧洲合众国构想并试图通过武力来实现的人。虽然他本人并未成功实现这个梦想,今天的欧洲正在朝向一体化的目标迈进。
拿破仑为法国带来了荣耀,法国人民始终爱戴这位法兰西战士(有趣的是,他在18岁以前始终认为法国不是他的祖国),1840年12月他的遗体运抵巴黎后,90万巴黎市民冒着严寒迎接他。而在多年后,拿破仑也赢得了对手的尊敬。1855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携王储(即后来的爱德华七世)到老残军人院,女王让王子“在伟大的拿破仑墓前下跪”。
参考资料:http://www.napolun.com/
拿破仑三世对艺术发展有什么影响?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巴黎是著名的国际化大都市,是法国的象征,是世界艺术之都,浪漫之都,是无数人特别是艺术工作者神往的地方。而巴黎之文化艺术能有后来繁花似锦的灿烂景象,拿破仑三世功不可没。
路易·拿破仑·波拿巴(1808一1873),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史称拿破仑三世。
拿破仑三世时的法国,资本主义体系已基本形成,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拿破仑三世是个雄心勃勃有大抱负的人,在位时推出了许多内外“新政”,特别是他对艺术的情有独钟,厚爱一层,对巴黎成为世界艺术中心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远见眼光。
当时的巴黎各种文艺思潮空前活跃,各种艺术流派争奇斗艳,不仅吸引了法国各地的艺术人才,而且成为欧洲各国艺术家云集之地。拿破仑三世时而也参加一些艺术沙龙活动,在为之欣喜的同时,他看出了问题。
二,交通先行。
百业繁荣,交通先行。拿破仑三世感到巴黎的路太窄了,广场太少了,博物馆太旧了。在他力主下,巴黎市政建设兴起了大动作。修建公路163公里,市区主要街道由原来的8米宽拓展到25米宽。新建和改造了市内大量楼堂馆所,新建了一些广场绿地,重点对卢浮宫等艺术建筑进行了改造修缮,面貌焕然一新。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昔日古老的巴黎俨然以一个现代化都市的大巴黎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来到巴黎学习、工作,观光、旅游,这其中包括大量的艺术人才。
三,扩大影响。
拿破仑三世在位时,在巴黎举办了两次世界文化艺术博览会,一方面将法国的文化艺术推介给世界,一方面将世界各地文化艺术成就集中到巴黎展示,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巴黎乃至法国文化艺术在世界的影响力,确立了巴黎世界文化艺术中心的地位,而且对促进法国文化艺术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拿破仑三世后来复辟帝制和普法战争失败是他执政的重大败绩。但在大力支持文化艺术发展这上面,他的作为是可圈可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