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氧化氯,二氧化氯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08 11:18:37 浏览1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二氧化氯是什么?

二氧化氯与水发生反应形成亚氯酸(HClO2)和氯化氢(HCl)。
二氧化氯分子以游离单体存在,是对称性的非线性三原子分子。O-Cl-O所形成的键角为117.7o±1.7o,2个氧与中间的氯的距离相等,其中氯氧键表现出明显的双键特征。二氧化氯具有共轭结构,因为氯的3d轨道与氧的P轨道共轭,形成离域π键。
虽然二氧化氯的电子结构呈不饱和状态,但其溶于水时却不以二聚体或多聚体状态存在,这对于其在水中的扩散是极其有利的,其溶解于水中时会形成ClO??6H?O和ClO??8H?O这样的水合物。
扩展资料:
二氧化氯:
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lO2,常温常压下是一种黄绿色到橙黄色气体。二氧化氯具有漂白性,主要用于纸浆和纸、纤维、小麦面粉、淀粉的漂白,油脂、蜂蜡等的精制和漂白,另外,由于其消毒能力较强,常作为饮用水消毒杀菌剂替代传统的液氯消毒。
物理性质:
红黄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气体;11℃时液化成红棕色液体,-59℃时凝固成橙红色晶体。有类似氯气和硝酸的特殊刺激臭味。液体为红褐色,固体为橙红色。沸点11℃。相对蒸气密度2.3g/L。
可溶性:极易溶于水而不与水反应,几乎不发生水解(水溶液中的亚氯酸和氯酸只占溶质的2%);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氯的5~8倍。溶于碱溶液而生成亚氯酸盐和氯酸盐。二氧化氯还可溶于冰醋酸、四氯化碳中,易被硫酸吸收,但不与硫酸反应。水中溶解度:20℃时0.8g/100mL。
化学性质:
二氧化氯遇热水则分解成次氯酸、氯气、氧气,受光也易分解,其溶液于冷暗处相对稳定。二氧化氯能与许多化学物质发生爆炸性反应。对热、震动、撞击和摩擦相当敏感,极易分解发生爆炸。
受热和受光照或遇有机物等能促进氧化作用的物质时,能促进分解并易引起爆炸。若用空气、二氧化碳、氮气等惰性气体稀释时,爆炸性则降低。属强氧化剂,其有效氯是氯的2.6倍。与很多物质都能发生剧烈反应。腐蚀性很强。

什么是二氧化氯?

消毒副产物对比
1. 紫外线消毒是物理消毒法,几乎不产生消毒副产物;
2. 臭氧消毒主要是利用臭氧的初生态氧的氢氧化能力,消毒副产物主要是甲醛;
3. 二氧化氯不会和水中的有机物反应形成对人体有害的三氯甲 烷(致ai物质)和有机氯化物;
4. 液 氯消毒和氯胺消毒会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形成对人体有害的三氯甲 烷(致ai物质)和有机氯化物/氯仿等,产生异味。
对控制藻类、臭味去除效果对比
1.液 氯、氯胺、臭氧和紫外线对控制藻类、腐败植物和酚类化合物产生的臭味去除效果很不理想;
2.二氧化氯对腐败藻类酚类化合物除臭效果十分明显
消毒工艺的优劣性:
杀菌效果对比
1.液 氯消毒(包括氯胺消毒)技术成熟,运行成本低廉,但对部分细菌、疒毒不能杀灭。
2.臭氧的杀菌效果非常突出,在化学消毒剂中是最好的。
3.紫外线消毒技术对采用化学消毒难以杀灭的疒原体能在几秒或者几十秒内100%杀灭,尤其能杀死隐性包囊虫和贾第鞭毛虫,消毒效果优势明显。
4.二氧化氯作为消毒剂,其消毒、杀菌特性十分优越,与氯 气比较,杀菌效果好,用量少,作用快。二氧化氯与氯 气不同的是,溶于水后,在水中不发生水解,也不聚合,以CLO2分子形式存在,在水中的扩散速度与渗透速度能力都比液 氯快,从而发挥作用快。
二氧化氯,化学式是ClO?,是一种黄绿色到橙黄色的气体,是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纸浆和纸、纤维、小麦面粉、淀粉的漂白,饮用水消毒杀菌。

二氧化氯是什么

二氧化氯,化学式:ClO2;极易溶于水而不与水反应;常温下为红黄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气体,11℃时液化成红棕色液体,-59℃时凝固成橙红色晶体.有特殊刺激臭味.
液体为红褐色,固体为橙红色.遇热水则分解成次氯酸、氯气、氧气,受光也易分解,其溶液于冷暗处相对稳定.二氧化氯能与许多化学物质发生爆炸性反应.对热、震动、撞击和摩擦相当敏感,极易分解发生爆炸.
用途:用作氧化剂、脱臭剂、杀生剂、保鲜剂、漂白剂等.
二氧化氯因为其具有杀菌能力强,不仅是一种不产生致癌物的广谱环保型杀菌消毒剂,而且还在杀菌、食品保鲜、除臭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效果.
二氧化氯还可以用于漂白,如纺织与造纸元采用氯气漂白的都可以用二氧化氯替代.
二氧化氯的主要用途在自来水的消毒,和面粉与木质纸浆的漂白.
二氧化氯作为一种化学成分,分子式为ClO?,目前常作为一种消毒剂使用,广泛应用于水消毒、环境消毒、脱硫脱脂等领域。
目前二氧化氯的应用形式一般为盐酸和氯酸钠混合法,还有就是二氧化氯固体粉剂、液体和片剂。
具体二氧化氯介绍,可以参考视频。
二氧化氯(ClO?)是一种黄绿色到橙黄色的气体,是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
化学性质
红黄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气体:11℃时液化成红棕色液体,-59℃时凝固成橙红色晶体。有类似氯气和硝酸的特殊刺激臭味。液体为红褐色,固体为橙红色。沸点11℃。相对蒸气密度2.3g/L。遇热水则分解成次氯酸、氯气、氧气,受光也易分解,其溶液于冷暗处相对稳定。二氧化氯能与许多化学物质发生爆炸性反应。对热、震动、撞击和摩擦相当敏感,极易分解发生爆炸。受热和受光照或遇有机物等能促进氧化作用的物质时,能促进分解并易引起爆炸。若用空气、二氧化碳、氮气等惰性气体稀释时,爆炸性则降低。属强氧化剂,其有效氯是氯的2.6倍。与很多物质都能发生剧烈反应。腐蚀性很强。
二氧化氯具有杀菌、漂白、除臭、消毒、保鲜的功能。
作用机理主要是氧化作用,二氧化氯分子的电子结构呈不饱和状态,外层共有19个电子,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 力,主要是对富有电子(或供电子)的原子基团(如含巯基的酶和硫化物,氯化物)进行攻击,强行掠夺电子,使之 成为失去活性和改变性质的物质,从而达到其目的。

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化学式:ClO2;极易溶于水而不与水反应;常温下为红黄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气体,11℃时液化成红棕色液体,-59℃时凝固成橙红色晶体.有特殊刺激臭味.
液体为红褐色,固体为橙红色.遇热水则分解成次氯酸、氯气、氧气,受光也易分解,其溶液于冷暗处相对稳定.二氧化氯能与许多化学物质发生爆炸性反应.对热、震动、撞击和摩擦相当敏感,极易分解发生爆炸.
用途:用作氧化剂、脱臭剂、杀生剂、保鲜剂、漂白剂等.
二氧化氯因为其具有杀菌能力强,不仅是一种不产生致癌物的广谱环保型杀菌消毒剂,而且还在杀菌、食品保鲜、除臭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效果.
二氧化氯还可以用于漂白,如纺织与造纸元采用氯气漂白的都可以用二氧化氯替代.
二氧化氯的主要用途在自来水的消毒,和面粉与木质纸浆的漂白.

二氧化氯的作用和危害有哪些

二氧化氯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二氧化氯的灭藻作用
二氧化氯对藻类的控制主要是因为它对苯环有一定的亲和性,能使苯环发生变化而无臭味。叶绿素中的吡咯与苯环非常类似,二氧化氯也同样能作用于吡咯环。这样,二氧化氯氧化叶绿素,植物新陈代谢终止,使得蛋白质中的合成中断。这个反应结果 对植物的损害在于原生质脱水而带来高渗的收缩(质壁分离),这是个不可逆的过程,导致藻类死亡。
二、二氧化氯杀灭病毒和病菌的作用
二氧化氯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二氧化氯能在pH值很宽的范围内能杀灭大肠杆菌、细菌芽孢、配水网中的异养菌、硫酸盐还原菌及真菌等,其杀灭效果与温度T有关,是温度(1/T)的函数,这一优点弥补了因温度升高而使二氧化氯在水中溶解度降低的缺点。二氧化氯对孢子的杀灭作用比氯强,对水中的野生菌种、放线菌、孢子体等均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三、二氧化氯的除臭作用
ClO2可以与硫化物发生氧化反应,而臭味往往是硫化物(如硫化铵、硫化氢、二甲基硫化物等)所致。ClO2气体与有臭味的含硫污染物接触之后,迅速发生氧化反应,转变为其它物质,从而除去臭气。因此,将ClO2制成稳定性溶液可用于冰箱、室内空气的除臭、灭菌等,口腔医疗上也用其消除口臭和烟臭。
四、二氧化氯的保鲜作用
据有关报道,经40~60mg/L浓度的二氧化氯水溶液浸渍五分钟处理的禽肉类能有效地控制家禽躯体微生物污染,在5℃以下,可有效地延长储藏期。海洋捕捞业运用二氧化氯水溶液处理捕获的对虾,先使用40mg/L二氧化氯水溶液浸泡10-20分钟,再用20mg/L二氧化氯的冰块保鲜,对虾不会变黑。二氧化氯消毒杀菌的同时,不会使生物蛋白质变性而丧失已有的营养成分和价值,对水生物细胞无影响。
五、二氧化氯的氧化作用
1、二氧化氯对苯酚的氧化 二氧化氯对苯酚的氧化去除效果随着二氧化氯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它对苯酚的去除率明显优于液氯)。当源水中苯酚浓度为2.Omg/L,加5mg/L二氧化氯时,苯酚的去除率一般大于85%。传统的氯消毒随着液氯投加量的增加,氯代酚的量随之增加,而投加二氧化氯时,则基本上不形成氯代酚。
2、二氧化氯对有机物的氧化 二氧化氯对有机物的氧化降解,与氯所不同的最大特点是,它不会生成有机氯代物。二氧化氯可以控制三卤甲烷(THM)的形成,减少总有机卤的生成。众所周知,三卤甲烷的前驱物质通常有以下3类:一类是天然大分子有机物,如腐殖酸、灰黄霉酸等;另一类是小分子有机物,如酸类化合物、苯胺、苯醌、氨基酸等多种有机物;第三类是藻类及代谢产物。
六、二氧化氯的漂白、脱色作用
二氧化氯作为一种具有强氧化性和氧化过程中很少有有机卤代物产生的氧化剂,在造纸、纸浆工业的漂白等行业已经广泛使用。使用ClO2作为漂白剂,与其他漂白粉和氯气相比,ClO2可以提高白度,防止纤维强度降低,简化生产工艺,避免产生游离氯而生成大量致癌物的危害。ClO2在漂白过程中还能杀灭微生物,有效地驱散纸浆中的黏液和无机沉积物,从而消除纸浆中固体块状的形成,提高纸张的质量。
利用二氧化氯的氧化作用,在适当条件下,ClO2有很好的脱色作用。例如ClO2江苏天伦染织实业公司及靖江市第三纺织厂,运用混凝/ClO2 组合法处理印染废水,处理后的水质pH分别从11-14降到7,12降到7;色度分别从1000降到50,600降到5,去除率达到95%和99.2%。其他指标如COD、BOD5、SS、S2-均降低且达到国家行业排放标准。
二氧化氯的危害主要指的是在溶液浓度超过2000ppm时,会对金属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对织物有脱色作用,并且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刺激呼吸系统,因此在配制和使用时,要注意佩戴口罩和防护服。
一、二氧化氯的危害:
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空气中的体积浓度超过10%便有爆炸性,但其水溶液是非常安全的(水中的含量超过30%爆炸性)。它能与多种化学物质发生爆炸性反应,对热、振动、冲击、摩擦等非常敏感。很容易分解和爆炸。
二、二氧化氯的作用:
1、杀菌机理
二氧化氯具有很强的吸收和穿透细胞壁的能力。它释放原子氧来杀菌细胞内巯基的酶氧化。
2、漂白作用
二氧化氯漂白是通过释放原子氧和产生次氯酸盐来分解色素。用他代替氯和氯酸盐作为漂白剂,可以防止和避免纤维氧化,降低纤维强度,效果更为全面。
3、除臭作用
二氧化氯的脱臭是由于二氧化氯与有气味的物质(如H2S、-SOH、-NH2等)发生脱水反应,并迅速将有气味的物质氧化成其他物质。它还防止蛋氨酸分解成乙烯,破坏形成的乙烯,从而延缓腐烂,同时杀死微生物而不与脂肪酸发生反应而不破坏食物结构。
应用范围
(1)各种场合下的生活、饮用、自来水的消毒;
(2)餐厅、宾馆、家庭、摊档餐具和卫生设施的灭菌消毒与空气环境消毒;
(3)食品、饮料厂、发酵工业的设备、管道、容器的最终灭菌消毒;
(4)乳品厂、屠宰厂、发酵工业的设备、管道、容器的最终灭菌消毒;
(5)医院污水的灭菌消毒处理;
(6)游泳池循环水、浴池水的灭菌消毒;
(7)医疗、卫生、临床器械消毒、灭菌、除臭和防霉处理;
(8)家庭、宾馆、饭店、水果蔬菜、鱼肉食品的保鲜及最终淋洗消毒和卫生器具消毒;
(9)高层建筑给水的二次消毒处理;
(10)配制各种口腔消毒液、除臭液及创口清洗液等;
(11)公共场所环境空气、冰箱、冷库、办公室、宿舍、车厢及空调通风系统的空气清洁、消毒、除臭。也可用于病家、病区及病人物品的杀菌消毒;
(12)鱼虾疾病防治,池水消毒与增氧,杀灭毛蚶甲肝病毒及磨菇生产灭菌消毒保鲜处理等,达到防病、增产、提质的效果;
(13)鱼虾类加工过程中消毒控制杂菌、大肠杆菌等污染及保鲜;
(14)动物禽畜饲养场舍及饮水的消毒,蚕茧养殖器具消毒;
(15)中水回用中的灭菌与脱臭;
(16)面粉与各种食品的漂白剂;
(17)造纸、印染行业的漂抓药剂;
(18)工业循环冷却水的除藻灭菌处理;
(19)二氧化氯在注水采油中作解堵剂,完全能够氧化堵塞岩层的有机生物质和任何聚合物残渣。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二氧化氯、百度百科——二氧化氯消毒剂

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分为与水反应、与有机物反应、与还原剂反应、与碱反应。
一、与水反应:
二氧化氯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水中的微生物和有机物,从而达到消毒和去污的效果。同时,氯酸也具有氧化性,可以进一步氧化有机物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这种反应在饮用水处理和废水处理中广泛应用。
二、与有机物反应:
二氧化氯可以与一些有机物反应,例如与醇、酚、醚等反应生成相应的氯代有机物。这些氯代有机物的生成是许多化学反应中常用的一个步骤。同时,二氧化氯还可以与烃反应,将碳原子数较少的烃氯化为碳原子数较多的烃,这是石油工业中常用的一个反应。
三、与还原剂反应:
二氧化氯可以与一些还原剂反应,例如与硫化氢、硫化钠、硫醇等反应生成相应的硫氯化物。这些硫氯化物的生成是许多化学反应中常用的一个步骤。同时,二氧化氯还可以与许多金属离子反应,将它们氧化为高价态的金属离子。
四、与碱反应:
二氧化氯可以与一些碱反应,例如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这些盐的生成是许多化学反应中常用的一个步骤。同时,二氧化氯还可以与许多酸反应,将它们氧化为高价态的酸。此外,二氧化氯还具有不稳定性,易分解为氯气和氧气。
需要在特定条件下储存和使用。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由于它的强氧化性,它在环境保护、医疗、水处理、化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它的不稳定性和潜在的危害性,必须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储存和使用。

二氧化氯是什么

二氧化氯消毒剂是指以游离二氧化氯为杀毒成分的消毒剂,二氧化氯消毒具有强氧化性,与水基本不发生化学变化,低浓度时尤为明显、CLO2对细胞壁具有较强的吸附穿透能力,聚集于细胞周围的CLO2分子,通过吸附和渗透作用对水中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芽孢以及水中异养菌、硫酸盐还原菌和真菌产生封闭作用。二氧化氯制备方法氯酸钠与浓盐酸反应法目前,欧洲一些国家主要采用氯酸钠(NaClO3)氧化浓盐酸的制备方法,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ClO3+4HCl(浓)=2NaCl+Cl2↑+2ClO2↑+2H2O。亚氯酸钠反应法我国的科学家经过科学探索,发现一种优于欧洲的制备方法,将经干燥空气稀释的Cl_。通入填充有固体亚氯酸钠(NaClO2)的反应柱内制得。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ClO2+Cl2=2NaCl+2ClO2。此法的特点是安全性好,没有产生毒副产品。草酸还原法最近,科学家又研究出了一种新的制备方法,在酸性溶液中用草酸(H2C2O4)还原氯酸钠,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2C2O4+2NaClO3+H2SO4=△=Na2SO4+2CO2↑+2ClO2↑+2H2O。此法的最大特点是由于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稀释作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及储存、运输的安全性。

二氧化氯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氧化氯泡腾片的正确使用方法:准备好一个塑料或者玻璃器具,先倒水进器具,把二氧化氯泡腾片放进水中(要先放水,再放片,顺序不能颠倒)。
片剂进入水中后会进行稀释,产生定量高浓度的二氧化氯。这样既可以省掉繁琐的步骤,还能保证有效成分全部溶解在水中。
二氧化氯作为家庭常用的消毒剂,配制简单,使用方便,而且不受水量的限制,溶解后的二氧化氯消毒液可以喷洒或浸泡需要消毒的物品就可以。
二氧化氯,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常温常压下是一种黄绿色到橙黄色气体。二氧化氯具有漂白性,主要用于纸浆和纸、纤维、小麦面粉、淀粉的漂白,油脂、蜂蜡等的精制和漂白,另外,由于其消毒能力较强,常作为饮用水消毒杀菌剂替代传统的液氯消毒。
作用机理
1、杀菌机理:二氧化氯对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和穿透能力,放出原子氧将细胞内的含巯基的酶氧化起到杀菌作用。
2、漂白作用:二氧化氯的漂白是通过放出原子氧和产生次氯酸盐而达到分解色素的目的。用它做漂白剂代替氯气、氯酸盐等,可阻止并避免与纤维发生氧化而降低纤维强度,因而效果更全面。
3、除臭作用:二氧化氯的除臭是因为它能与异味物质发生脱水反应并使异味物质迅速氧化转化为其他物质。而且它能阻止蛋氨酸分解成乙烯,也能破坏已形成的乙烯,从而延缓腐烂,同时杀死微生物而不与脂肪酸反应并不破坏食品结构。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二氧化氯

ClO2是什么?

二氧化氯(ClO?)是一种黄绿色到橙黄色的气体,主要用于纸浆和纸、纤维、小麦面粉、淀粉的漂白,油脂、蜂蜡等的精制和漂白。饮用水的消毒杀菌处理,是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
11℃时液化成红棕色液体,-59℃时凝固成橙红色晶体。有类似氯气和硝酸的特殊刺激臭味。液体为红褐色,固体为橙红色。沸点11℃。相对蒸气密度2.3g/L。遇热水则分解成次氯酸、氯气、氧气,受光也易分解,其溶液于冷暗处相对稳定。二氧化氯能与许多化学物质发生爆炸性反应。对热、震动、撞击和摩擦相当敏感,极易分解发生爆炸。受热和受光照或遇有机物等能促进氧化作用的物质时,能促进分解并易引起爆炸。若用空气、二氧化碳、氮气等惰性气体稀释时,爆炸性则降低。属强氧化剂,其有效氯是氯的2.6倍。与很多物质都能发生剧烈反应。腐蚀性很强。
优点
1、广谱性:能杀死病毒、细菌、原生生物、藻类、真菌和各种孢子及孢子形成的菌体。
2、高效:0.1ppm下即可杀灭所有细菌繁殖体和许多致病菌,50ppm可完全杀灭细菌繁殖体、肝炎病毒、噬菌体和细菌芽孢。
3、受温度和氨影响小:在低温和较高温度下杀菌效力基本一致。
4、pH适用范围广:能在pH2~10范围内保持很高的杀菌效率。
5、安全无残留:不与有机物发生氯代反应,不产生三致物质和其它有毒物质。
6、对人体无刺激等优点:低于500ppm时,其影响可以忽略,100ppm以下对人没任何影响。
安全性
大量的实验研究显示,二氧化氯是安全、无毒的消毒剂,无“三致”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同时在消毒过程中也不与有机物发生氯代反应生成可产生“三致作用”的有机氯化物或其它有毒类物质。但由于二氧化氯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应避免在高浓度时(>500ppm)使用。当使用浓度低于500ppm时,其对人体的影响可以忽略,100ppm以下时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的影响,包括生理生化方面的影响。对皮肤亦无任何的致敏作用。事实上,二氧化氯的常规使用浓度要远远低于500ppm,一般仅在几十ppm左右。因此,二氧化氯也被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
ClO2即二氧化氯。
结构或分子式:ClO?
英文名称:Chlorine Dioxide
相对分子量:67.46
密度:3.09(11℃)
熔点(℃):-59.5
沸点(℃):11
二氧化氯有与氯气相似的刺激性气味,具有强烈刺激性,接触后主要引起眼和呼吸道刺激,吸入高浓度可发生肺水肿,能致死,对呼吸道产生严重损伤,高浓度的本品气体,可能对皮肤有刺激性。皮肤接触或摄入本品的高浓度溶液,可能引起强烈刺激和腐蚀,长期接触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
ClO2即二氧化氯.
结构或分子式:ClO?
英文名称:Chlorine Dioxide
相对分子量:67.46
密度:3.09(11℃)
熔点(℃):-59.5
沸点(℃):11
二氧化氯有与氯气相似的刺激性气味,具有强烈刺激性,接触后主要引起眼和呼吸道刺激,吸入高浓度可发生肺水肿,能致死,对呼吸道产生严重损伤,高浓度的本品气体,可能对皮肤有刺激性.皮肤接触或摄入本品的高浓度溶液,可能引起强烈刺激和腐蚀,长期接触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
二氧化氯的制备】
二氧化氯是一种极易爆炸的强氧化性气体,在生产和使用时必须尽量用稀有元素气体进行稀释,同时需要避免光照、震动或加热。因此,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一直科学家长期寻求解决的问题。目前,世界常用的二氧化氯制备方法主要集中为三种。
⑴氯酸钠与浓盐酸反应法
目前,欧洲一些国家主要采用氯酸钠(NaClO3)氧化浓盐酸的制备方法,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ClO3+4HCl(浓)=2NaCl+Cl2↑+ClO2↑+2H2O。此法的缺点主要是同时产生了大量的氯气,不仅产率低,而且产品难以分离,同时很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⑵亚氯酸钠与氯气反应法
我国的科学家经过科学探索,发现一种优于欧洲的制备方法,将经干燥空气稀释的氯气通入填充有固体亚氯酸钠(NaClO2)的反应柱内制得。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ClO2+Cl2=2NaCl+2ClO2。此法的特点是安全性好,没有产生毒副产品。
⑶草酸还原法
最近,科学家又研究出了一种新的制备方法,在酸性溶液中用草酸(H2C2O4)还原氯酸钠,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2C2O4+2NaClO3+H2SO4=△=Na2SO4+2CO2↑+2ClO2↑+2H2O。此法的最大特点是由于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稀释作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及储存、运输的安全性。

二氧化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氧化氯特性
一、二氧化氯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氯常温下是黄绿色或橘红色气体,二氧化氯蒸气在外观和味道上酷似氯气,有窒息性臭味;在冷却并超过-40℃时,为深红色(或红褐色)液体;温度低于-59℃时为橙黄色固体.
二氧化氯的浓蒸气超过大气压强41Kpa时爆炸,即在40Kpa压强时爆炸;当溶液中二氧化氯浓度高于10%(Wt/V)或空气中大于10%(V/V)时,易发生低水平爆炸,在有机蒸气存在下,这种爆炸可能变得强烈.压缩或贮存二氧化氯的一切尝试无论是单独或同其他气体结合,在商业上均未成功.因为它的爆发危险,二氧化氯必须在使用地点制造.
二氧化氯不稳定,受热或遇光易分解成氧和氯,引起爆炸;遇到有机物等能促进氧化作用的物质时也可产生爆炸.气体二氧化氯用空气冲稀到10%(V/V)以下的浓度时较为安全;二氧化氯水溶液的浓度低于大约8~10g/L,将不产生足够引起爆炸危险的高蒸气压.在水处理的实践中,二氧化氯浓度很少超过4g/L,处理水平一般在0.1到5.0mg/l这样的范围内.
二氧化氯气体易溶于水,其溶解度约是氯气的5倍,溶解中形成黄绿色的溶液,具有与氯气近似的辛辣的刺激性气味.25℃平衡时液相中二氧化氯的浓度是气相中23倍.同氯气在水中水解相反,二氧化氯在水中不能水解到任何显著的数量,反而作为溶解的气体保留在溶液中.二氧化氯溶液稍微酸化(PH=6)即由于抑制了它的歧化而加强了稳定性.二氧化氯溶于冰醋酸、四氯化碳中,在四氯化碳中具有顺磁性;易被硫酸吸收,但与硫酸不起反应.
二、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氯系一强氧化剂,与很多物质能发生剧烈反应.二氧化氯腐蚀性也很强,能与Zn、Ca、Al、Mg、Ni等反应生成相应的亚氯酸盐,耐腐蚀材料有白金、铊、钛、高硅铁、陶瓷器、聚氯乙烯、聚酯、氟树脂等.二氧化氯在正4价态下具有强氧化能力,能与许多有机和无机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氯与二氧化氯较之,氧化能力弱很多,且与有机化合物反应多是取代或加成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