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朝皇帝顺序列表,宋朝历代皇帝顺序表 先后顺序是怎样的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08 10:06:22 浏览1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大宋朝皇帝顺序列表

大宋朝皇帝顺序列表是赵匡胤、赵光义、赵恒、赵祯、赵曙、赵顼、赵煦、赵佶、赵桓、赵构、赵昚、赵惇、赵扩、赵昀、赵禥、赵隰、赵昰、赵昺。
1、赵匡胤
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中国大宋王朝的建立者,汉族,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出身军人家庭,赵弘殷次子。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2、赵光义
赵光义(939—997年),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太祖驾崩后,38岁的赵光义登基为帝。
3、赵恒
赵恒(968-1022),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997年继位,1022年驾崩。
4、赵祯
赵祯(1010年—1063年),在位时候宋朝面临官僚膨胀的局面,冗官冗兵特多,而对外战争却又屡战屡败,虽然西夏已向宋称臣,但边患危机始终未除。后来虽一度推行“庆历新政”,但未克全功。
5、赵曙
赵曙(1032年-1067年),北宋第五代皇帝,,原名宗实,后改名赵曙,英宗在位期间,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不想改革,但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战争。1067年,病逝于宫中福宁殿。
6、赵顼
赵顼,英宗长子,1067年-1085年在位。即位后,由于对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满,且他素来都欣赏王安石的才干,故即位后命王安石推行变法,以期振兴北宋王朝,史称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由于改革操之过急,不得其法,最终失败收场,不过神宗还是维持新法将近二十年。
7、赵煦
北宋第七位皇帝(1085年—1100年在位),是前任皇帝宋神宗第六子,原名佣,曾被封为延安郡王。神宗病危时立他为太子,元丰八年,神宗死,赵煦登基为皇帝,是为宋哲宗,改元“元祐”。
8、赵佶
赵佶(公元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是宋朝第八位皇帝,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另外,他在书画上的花押是一个类似拉长了的“天”字,据说象征“天下一人”。
9、赵桓
赵桓(公元1100~1156年),原名赵亶,又名赵煊。宣和七年(公元1125)十二月金人南下大举入侵时,徽宗禅位于他,在位1年零2个月。为人优柔寡断,反复无常,对政治问题缺乏判断力。靖康之变时被金人俘虏北去。
10、赵构
宋高宗赵构(1107——1187),字德基,宋徽宗第九子,宋钦宗之弟,曾被封为“康王”。统治期间,虽迫于形势以岳飞等大将抗金,但重用投降派秦桧,后以割地、纳贡、称臣等屈辱条件向金人求和,杀害岳飞。公元1162年(绍兴三十二年)禅位于宋孝宗,自称太上皇。
11、赵昚
赵昚,南宋第二位皇帝(1163年——1189年在位),宋太祖七世孙,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谥号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12、赵惇
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南宋第三位皇帝(1190年——1194年在位),庙号光宗,在位5年。
13、赵扩
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南宋第四位皇帝(1194年7月24日—1224年9月18日在位)。绍熙五年(1194年),宋光宗被逼退位,由赵扩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庆元”,其统治期间内,宋朝比较安定,百姓比较富裕,还恢复了理学地位。
14、赵昀
赵昀,绍兴府人,宋皇室宗戚,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原名赵与莒,1222年被立为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1224年立为宁宗皇子,赐名昀。宋宁宗驾崩后,赵昀被权臣史弥远拥立为帝,史称“宋理宗”。
15、赵禥
南宋第六位皇帝(1264年11月16日—1274年8月12日在位),宋理宗赵昀之侄,荣王赵与芮之子,初名赵孟启,又名赵孜,字长源。
16、赵显
庙号宋恭宗,年号德祐,在位时间1274年—1276年(总共2年)。
17、赵昰
南宋第八位皇帝,庙号端宗,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又有史称宋帝昰。
18、赵昺
宋度宗第三子,宋恭帝、宋端宗的弟弟,南宋末代皇帝,曾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等爵位,母为俞修容。景炎三年在碙州即皇帝位,改年号为祥兴。
祥兴二年二月初六(1279年3月19日),南宋与元朝在崖山展开决战(史称崖山海战)。宋朝战败,元军随后包围崖山。左丞相陆秀夫背着赵昺在崖山跳海而亡,十万军民也相继投海殉国,国祚320年的宋朝至此灭亡。

宋朝历代帝王顺序

顺序为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
1、宋太祖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时随征北汉、南唐,战功卓著。柴荣病重时,升为殿前都点检,成为禁军最高统帅。
2、宋太宗
宋太宗赵光义(939年11月20日-997年5月8日)宋朝第二位皇帝(976年11月15日—997年5月8日在位)宋太祖驾崩后赵光义继位。即位后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
3、宋真宗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在位之初,任用李沆、吕端等为相,勤于政事,景德元年(1004年),在宰相寇凖的劝说下,御驾亲征,挫败辽军于澶渊。
4、宋仁宗
宋仁宗赵祯(1010年5月30日-1063年4月30日)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赵祯即位,时年十三岁。他在位初期,由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垂帘听政,直至明道二年(1033年)才开始亲政。
5、宋英宗
宋英宗赵曙(1032年2月16日—1067年1月25日)宋朝第五位皇帝(1063年5月1日—1067年1月25日)赵曙即位之后,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6、宋神宗
宋神宗赵顼(1048年5月25日[3]—1085年4月1日)宋朝第六位皇帝(1067年1月25日—1085年4月1日)神宗在即位不久,便召王安石赴京,推行变法,史称“熙宁变法”。
7、宋哲宗
宋哲宗赵煦(1077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105])宋朝第七位皇帝(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即位年仅十岁,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高氏起用司马光等,恢复旧法,史称“元祐更化”。
8、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宋徽宗即位之后启用新法,但是蔡京等打着绍述新法的旗号,无恶不作,政治形势一落千丈。
9、宋钦宗
宋钦宗赵桓(1100年―1161年)[5],宋朝第九位皇帝(1126年1月19日—1127年3月20日)受宋徽宗禅让登基,改元靖康。钦宗与徽宗听信奸臣谗言,罢免了李纲,金兵围攻开封,却无力抵御。
10、宋高宗
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13日-1187年11月9日)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开国皇帝(1127年-1162年在位)靖康之变发生,东京失守,他辗转至南京应天府,在元祐皇后孟氏的指定下登基,改元建炎,建立南宋。

宋朝皇帝顺序列表

宋朝皇帝顺序列表如下:
宋朝有十八位皇帝,顺序为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眘、宋光宗赵敦、宋宁宗赵扩、宋理宗赵昀、宋度宗赵禥、宋恭帝赵?、宋端宗赵昰、宋幼主赵昺。
1、赵匡胤,庙号—宋太祖,年号—建隆等(总共3个),在位时间960年—976年(总共16年)。
2、赵光义,庙号—宋太宗,年号—太平兴国等(总共5个),在位时间976年—997年(总共21年)。
3、赵恒,庙号—宋真宗,年号—咸平等(总共5个),在位时间997年—1022年(总共25年)。
4、赵祯,庙号—宋仁宗,年号—天圣等(总共9个),在位时间1022年—1063年(总共41年)。
5、赵曙,庙号—宋英宗,年号—治平,在位时间1063年—1067年(总共4年)。
6、赵顼,庙号—宋神宗,年号—熙宁等(总共2个),在位时间1067年—1085年(总共18年)。
7、赵煦,庙号—宋哲宗,年号—元祐等(总共3个),在位时间1085年—1100年(总共15年)。
8、赵佶,庙号—宋徽宗,年号—建中靖国等(总共6个),在位时间1100年—1125年(总共25年)。
9、赵桓,庙号—宋钦宗,年号—靖康,在位时间1125年—1127年(总共2年)。
南宋
10、赵构,庙号—宋高宗,年号—建炎等(总共2个),在位时间1127年—1162年(总共35年)。
11、赵昚,庙号—宋孝宗,年号—隆兴(总共3个),在位时间1162年—1189年(总共27年)。
12、赵惇,庙号—宋光宗,年号—绍熙,在位时间1189年—1194年(总共5年)。
13、赵扩,庙号—宋宁宗,年号—庆元(总共4个),在位时间1194年—1224年(总共30年)。
14、赵昀,庙号—宋理宗,年号—宝庆(总共8个),在位时间1224年—1264年(总共40年)。
15、赵禥,庙号—宋度宗,年号—咸淳,在位时间1264年—1274年(总共10年)。
16、赵?,庙号—宋恭帝,年号—德祐,在位时间1274年—1276年(总共2年)。
17、赵昰,庙号—宋端宗,年号—景炎,在位时间1276年—1278年(总共2年)。
18、赵昺,宋幼主,年号—祥兴,在位时间1278年—1279年(总共1年)。

宋朝皇帝顺序列表 一共有多少个皇帝

宋朝一共有18个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昚、宋光宗赵惇宋宁宗赵扩、宋理宗赵昀、宋度宗赵禥、宋恭帝赵隰、宋端宗赵昰、宋卫王赵昺。
宋朝皇帝顺序1、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960)- 开宝九年(976) ,在位16年。
2、宋太宗赵炅(光义),太平兴国元年(976)- 至道三年(997),在位21年。
3、宋真宗赵恒,咸平元年(998)- 乾兴元年(1022) ,在位24年。
4、宋仁宗赵祯,天圣元年(1023)- 嘉佑八年(1063),在位40年。
5、宋英宗赵曙,治平元年(1064)- 四年(1067) ,在位3年。
6、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1068)- 元丰八年(1085) ,在位17年。
7、宋哲宗赵煦,元佑元年(1086)- 元符三年(1100) ,在位14年。
8、宋徽宗赵佶,建中靖国元年(1101)- 宣和七年(1125) ,在位24年。
9、宋钦宗赵桓,靖康元年(1126)- 二年(1127) ,在位1年。
10、宋高宗赵构,建炎元年(1127)- 绍兴三十二年(1162) ,在位45年。
11、宋孝宗赵眘,隆兴元年(1163)- 淳熙十六年(1189) ,在位26年。
12、宋光宗赵敦,绍熙元年(1190)- 五年(1194) ,在位4年。
13、宋宁宗赵扩,庆元元年(1195)- 嘉定十七年(1224) ,在位29年。
14、宋理宗赵昀,宝庆元年(1225)- 景定五年(1264) ,在位39年。
15、宋度宗赵禥,咸淳元年(1265)- 十年(1274) ,在位9年。
16、宋恭帝赵隰,德佑元年(1275)- 二年(1276) ,在位1年。
17、宋端宗赵昰,景炎元年(1276)- 三年(1278) ,在位2年。
18、宋卫王赵昺,祥兴元年(1278)- 二年(1279),在位1年。
宋朝的起止时间宋朝(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分为北宋和南宋。宋朝历时320年,北宋历167年,南宋历153年,共有18帝。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宋真宗、宋仁宗时期步入了盛世,北宋初期加强了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问题。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宋高宗赵构南迁建立了南宋。后期,抗蒙战争连年,到1276年,元朝军队占领临安,1279年,8岁的小皇帝赵昺被大臣陆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厓山海战后,宋朝彻底灭亡。

北宋历代帝王顺序是什么?

北宋历代帝王顺序是: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匡义、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
北宋历代帝王顺序是:
1、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小名香孩儿。涿郡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次子,母为杜氏。
2、宋太宗:
宋太宗赵光义,宋朝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而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开宝九年,宋太祖驾崩,赵光义继位。
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
3、宋真宗:
宋真宗赵恒,本名赵德昌,改名赵元休、赵元侃。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
赵恒早年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至道元年,被册立为太子。至道三年,即位为帝。在位之初,任用李沆、吕端等为相,勤于政事,促成“咸平之治”。
4、宋仁宗:
宋仁宗赵祯,初名赵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早年历封庆国公、寿春郡王、升王,官中书令。天禧二年,被立为皇太子。乾兴元年,赵祯即位,时年十三岁。他在位初期,由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垂帘听政,直至明道二年才开始亲政。
在位中期爆发第一次“宋夏战争”,经三年交战后,双方签订“庆历和议”。期间,辽国趁机以重兵压境,逼迫宋廷增输岁币,史称“庆历增币”。
5、宋英宗:
宋英宗赵曙,原名赵宗实,后改名赵曙,宋朝第五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曾孙,商王赵元份之孙,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宋仁宗赵祯养子。
赵曙幼年时被无子的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赵宗实。担任左监门卫率府副率,后历任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岳州团练使、秦州防御使。嘉祐七年,被立为皇子,改名赵曙,封巨鹿郡公。嘉祐八年,赵曙即帝位。
6、宋神宗:
宋神宗赵顼,初名赵仲针,宋英宗赵曙长子,生母宣仁圣烈高皇后,北宋第六位皇帝。治平元年,进封颍王。治平三年十二月,被立为皇太子。治平四年正月继位。
神宗在即位之初,耳闻目睹积贫积弱的困境,故即位不久,即召王安石赴京,推行变法,史称“熙宁变法”。在变法的过程中,神宗以君权的力量,保证了一系列新法的推行。
7、宋哲宗:
宋哲宗赵煦,原名赵佣,宋朝第七位皇帝,宋神宗赵顼第六子,母亲为钦成皇后朱氏。赵煦早年历封均国公、延安郡王。元丰八年,被立为太子,同年即位,年仅十岁,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高氏起用司马光等,恢复旧法,史称“元祐更化”。元祐八年,高氏去世,赵煦开始亲政。
8、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号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书画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元符三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太后向氏于同月立赵佶为帝,次年改年号“建中靖国”。
宋徽宗即位之后启用新法,但是宋徽宗重用的蔡京等打着绍述新法的旗号,无恶不作,政治形势一落千丈。
9、宋钦宗:
宋钦宗赵桓,宋朝第九位皇帝,宋徽宗赵佶长子,宋高宗赵构异母兄,母显恭皇后王氏。元符三年,赵桓生于坤宁殿。初名赵亶,封韩国公,次年六月晋爵京兆郡王,大观二年晋爵定王,政和五年立为太子,宣和七年,拜开封牧,不久受宋徽宗禅让登基,改元靖康。
钦宗与徽宗听信奸臣谗言,罢免了李纲,金兵围攻开封,却无力抵御。靖康之变后北宋亡国,被金人俘虏北去。南宋绍兴二十六年驾崩于燕京。

宋朝皇帝顺序

1、第1位:赵匡胤,庙号—宋太祖,年号—建隆等(总共3个),在位时间960年—976年(总共16年)。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通过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
2、第2位:赵光义,庙号—宋太宗,年号—太平兴国等(总共5个),在位时间976年—997年(总共21年)。
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驾崩,赵光义继位。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在位期间,采取治国驭将方针,明显地走上了“崇文抑武”的道路,并最终构成为宋朝“祖宗家法”的重要内容。
3、第3位:赵恒,庙号—宋真宗,年号—咸平等(总共5个),在位时间997年—1022年(总共25年)。
赵恒爱好文学,擅长书法,《励学篇》包含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著有《御制集》三百卷传世,今仅存《玉京集》六卷,《全宋诗》录有其诗。
4、第4位:赵祯,庙号—宋仁宗,年号—天圣等(总共9个),在位时间1022年—1063年(总共41年)。
赵祯在位期间,北宋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5、第5位:赵曙,庙号—宋英宗,年号—治平,在位时间1063年—1067年(总共4年)。
嘉祐八年(1063年),赵曙即帝位。赵曙为帝之后,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治平三年(1066年),赵曙命司马光设局专修《资治通鉴》。
6、第6位:赵顼,庙号—宋神宗,年号—熙宁等(总共2个),在位时间1067年—1085年(总共18年)。
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赵顼在福宁殿忧郁而逝,享年38岁,庙号神宗,谥号为英文烈武圣孝皇帝,葬于永裕陵,子赵煦嗣位。在守旧势力的反对下,神宗虽然摇摆于新旧两党之间,但他维持新政、坚持变革的决心不变,是宋朝有抱负、有作为的皇帝。
7、第7位:赵煦,庙号—宋哲宗,年号—元祐等(总共3个),在位时间1085年—1100年(总共15年)。
赵煦为继承神宗遗志推行新法,在亲政后不久即恢复新党主将章惇、吕惠卿的阶官、职名。元祐九年(1094年)二月,首倡“绍述”的邓润甫、李清臣同时任执政。
四月,赵煦改年号为绍圣,明确宣示继承神宗改革事业,反对新法的执政苏辙被贬出任知州,袒护苏辙的首相范纯仁也被贬出任知府。章惇成为首相,曾布入主枢密院,蔡卞、许将、黄履等先后任执政,林希任同知枢密院事,变法派控制了朝政。
8、第8位:赵佶,庙号—宋徽宗,年号—建中靖国等(总共6个),在位时间1100年—1125年(总共25年)。
宋徽宗即位后,向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太后在神宗时即是守旧派,当政后随即任命守旧派、韩琦长子韩忠彦为执政,不久又升任右相,左相章惇、执政蔡卞等相继受攻击,蔡卞首先被贬任知府;同时恢复被贬逐的守旧派官员的名位,守旧派官员接着相继上台。当年七月,向太后还政后不久,反对立徽宗为帝的左相章惇被罢相,韩忠彦升任左相,曾布升任右相。
9、第9位:赵桓,庙号—宋钦宗,年号—靖康,在位时间1125年—1127年(总共2年)。
元符三年(1100年),赵桓生于坤宁殿。初名赵亶,封韩国公,次年六月晋爵京兆郡王,大观二年(1108年)晋爵定王,政和五年(1115年)立为太子,宣和七年(1125年),拜开封牧,不久受宋徽宗禅让登基,改元靖康。
钦宗与宋徽宗听信奸臣谗言,罢免了李纲,金兵围攻开封,却无力抵御。北宋亡国皇帝,靖康之变时被金人俘虏北去。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驾崩于燕京,终年56岁,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葬于永献陵。
10、第10位:赵构,庙号—宋高宗,年号—建炎等(总共2个),在位时间1127年—1162年(总共35年)。
建炎元年(1127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后高宗即位。
建炎的前三年,赵构一直被金军追杀。建炎四年,韩世忠率8000人围堵金兀术10万大军,经黄天荡之战,大挫金军士气,使其不敢贸然渡长江。高宗才迁都临安。统治期间,虽迫于形势以岳飞、韩世忠等大将抗金,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11、第11位:赵昚,庙号—宋孝宗,年号—隆兴(总共3个),在位时间1162年—1189年(总共27年)。
12、第12位:赵惇,庙号—宋光宗,年号—绍熙,在位时间1189年—1194年(总共5年)。
13、第13位:赵扩,庙号—宋宁宗,年号—庆元(总共4个),在位时间1194年—1224年(总共30年)。
14、第14位:赵昀,庙号—宋理宗,年号—宝庆(总共8个),在位时间1224年—1264年(总共40年)。
15、第15位:赵禥,庙号—宋度宗,年号—咸淳,在位时间1264年—1274年(总共10年)。
16、第16位:赵,庙号—宋恭宗,年号—德祐,在位时间1274年—1276年(总共2年)。
17、第17位:赵昰,庙号—宋端宗,年号—景炎,在位时间1276年—1278年(总共2年)。
18、第18位:赵昺,宋少帝,年号—祥兴,在位时间1278年—1279年(总共1年)。
北宋:
1、第1位:赵匡胤,庙号—宋太祖,年号—建隆等(总共3个),在位时间960年—976年(总共16年)。
2、第2位:赵光义,庙号—宋太宗,年号—太平兴国等(总共5个),在位时间976年—997年(总共21年)。
3、第3位:赵恒,庙号—宋真宗,年号—咸平等(总共5个),在位时间997年—1022年(总共25年)。
4、第4位:赵祯,庙号—宋仁宗,年号—天圣等(总共9个),在位时间1022年—1063年(总共41年)。
5、第5位:赵曙,庙号—宋英宗,年号—治平,在位时间1063年—1067年(总共4年)。
6、第6位:赵顼,庙号—宋神宗,年号—熙宁等(总共2个),在位时间1067年—1085年(总共18年)。
7、第7位:赵煦,庙号—宋哲宗,年号—元祐等(总共3个),在位时间1085年—1100年(总共15年)。
8、第8位:赵佶,庙号—宋徽宗,年号—建中靖国等(总共6个),在位时间1100年—1125年(总共25年)。
9、第9位:赵桓,庙号—宋钦宗,年号—靖康,在位时间1125年—1127年(总共2年)。
南宋:
10、第10位:赵构,庙号—宋高宗,年号—建炎等(总共2个),在位时间1127年—1162年(总共35年)。
11、第11位:赵昚,庙号—宋孝宗,年号—隆兴(总共3个),在位时间1162年—1189年(总共27年)。
12、第12位:赵惇,庙号—宋光宗,年号—绍熙,在位时间1189年—1194年(总共5年)。
13、第13位:赵扩,庙号—宋宁宗,年号—庆元(总共4个),在位时间1194年—1224年(总共30年)。
14、第14位:赵昀,庙号—宋理宗,年号—宝庆(总共8个),在位时间1224年—1264年(总共40年)。
15、第15位:赵禥,庙号—宋度宗,年号—咸淳,在位时间1264年—1274年(总共10年)。
16、第16位:赵,庙号—宋恭宗,年号—德祐,在位时间1274年—1276年(总共2年)。
17、第17位:赵昰,庙号—宋端宗,年号—景炎,在位时间1276年—1278年(总共2年)。
18、第18位:赵昺,宋少帝,年号—祥兴,在位时间1278年—1279年(总共1年)。
1、第1位:赵匡胤,庙号—宋太祖。
2、第2位:赵光义,庙号—宋太宗。
3、第3位:赵恒,庙号—宋真宗。
4、第4位:赵祯,庙号—宋仁宗。
5、第5位:赵曙,庙号—宋英宗。
6、第6位:赵顼,庙号—宋神宗。
7、第7位:赵煦,庙号—宋哲宗。
8、第8位:赵佶,庙号—宋徽宗。
9、第9位:赵桓,庙号—宋钦宗。
10、第10位:赵构,庙号—宋高宗。
11、第11位:赵昚,庙号—宋孝宗。
12、第12位:赵惇,庙号—宋光宗。
13、第13位:赵扩,庙号—宋宁宗。
14、第14位:赵昀,庙号—宋理宗。
15、第15位:赵禥,庙号—宋度宗。
16、第16位:赵,庙号—宋恭宗。
17、第17位:赵昰,庙号—宋端宗。
18、第18位:赵昺,宋少帝。
宋朝的历史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
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123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宋朝皇帝,百度百科—宋朝
北宋皇帝谱
太祖赵匡胤(927-976)
960年称帝,在位17年
父赵弘殷,匡胤从小喜习武艺,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统一全国后,建立新的军事制度,加强中央集权。976年卒。庙号太祖。
太宗赵光义(939-997)
976年即位,在位22年
赵光义是宋太祖的弟弟,即位后继续太祖未完成的统一全国的事业,978年吴越王投降,979年,北汉王投降,但在两次与辽国的作战时,均遭受惨重失败。也开始了宋朝与外族作战屡战屡败的历史。
真宗赵恒(968-1022)
997年即位,在位25年
真宗赵恒是太宗第三子,“性好学”,前期颇勤于政事。但在军事上却无所作为,不顾寇准等反对,与辽国议和,签定“澶渊之盟”,每年向辽国进贡。
另外,宋真宗时,发行“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仁宗赵祯(1010-1063)
1022年即位,在位41年
原名受益,真宗第六子,仁宗即位是才12岁,由皇太后垂帘听政,1033年亲政,仁宗“好近女色”,军事,-均无大作为,与西夏交战战败,起用范仲淹变法也失败。o(∩_∩)...1063年,庙号仁宗。
英宗赵曙(1032-1067)
1063年即位,在位5年
宋太宗曾孙,濮安懿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因仁宗无子,被立为皇太子,仁宗死后即位。英宗“有性气,要作为”,提倡简朴,只是在位时间过短,o(∩_∩)...1067年,时年36岁,在位5年。
神宗赵顼(1048-1085)
1067年即位,在位19年
英宗长子,1067年即位。1069年起用王安石变法,新法推行了十几年,取得一定效果,但在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下,于神宗死后废除。神宗在位时,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完成,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通史。
哲宗赵煦(1076-1100)
1085年即位,在位15年
哲宗赵煦,神宗第六子。即位时10岁,由祖母宣仁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将王安石的变法尽行废除。哲宗死时25岁。
徽宗赵佶(1082-1135)
1100年即位,在位26年,1125年传位给钦宗
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死后,无子由哲宗弟赵佶继位。任用奸相蔡京,吏治-。在位期间,爆发了诸如宋江,方腊等农民起义。1125年金兵南下,宋徽宗传位于其子赵恒(钦宗),自称太上皇。1127年为金兵俘虏北去,o(∩_∩)...五国城(1135)。
宋徽宗是一个败国皇帝,但却是一个艺术家和书法家。,他工画花鸟,书法首创“瘦金体”。
钦宗赵恒(1100-1156)
1125年即位,在位1年,1127年被金兵俘虏,1156年被杀,终年57岁
徽宗长子,宋钦宗即位后“声技音乐,一无所好”,颇有振作之意。杀或贬蔡京,童贯等奸臣。任用李纲抗金。1127年金兵攻破汴梁,被俘北上,1156年被杀,终年57岁。据说现在的黑龙江赫哲族,就是徽,钦二宗的后人。
南宋
南宋(公元1127年-1279年),始于高宗赵构,终于卫王,共9帝。南宋王朝极其懦弱,偏安一隅。从赵构开始,一朝皇帝全无作为,奸臣当道,堪称最软弱的王朝。
南宋皇帝谱
高宗赵构(1107-1187)
(1127-1162)年在位,在位36年
高宗赵构,宋徽宗第九子。1127年即位于南京(今商丘),史称南宋,1138年迁都杭州。冤杀主战派岳飞,向金朝屈膝投降。在内,则大修宫舍,穷奢极欲,只图偏安。彻头彻尾的昏君。1162年,让位给太子,自称太上皇。o(∩_∩)...1187年,时年81岁。
孝宗(1127-1194)
(1162-1189)年在位,在位27年
孝宗赵伯宗,字永元。宋太祖七世孙,秀王的儿子。1162年即位,恢复岳飞的名誉,开始抗战,但被打败,与金国议和,史称“隆兴和议”。1189年,禅位与其子,称太上皇。1194年死,时年68岁。
光宗(1147-1194)
(1189-1194)年在位,在位6年
光宗,孝宗第三子。即位时已40多岁。不仅-昏聩,而且惧内,其皇后李氏是历史上有名的妒妇。1194年退位,o(∩_∩)...1200年,时年54岁。
宁宗赵扩(1168-1224)
1194年即位,在位31年
宁宗赵扩,光宗第二子。1208年,与金国签定屈辱的“嘉定和议”。o(∩_∩)...1224年,时年57岁。
理宗赵昀(1205-1264)
1224年即位,在位40年
理宗赵昀,宋太祖十世孙。宁宗无子,死后杨后力理宗为帝。确立了朱熹道学的统治地位,1234年,联合蒙古灭金。此后,-日坏。o(∩_∩)...1264年时年60岁。
度宗(1240-1274)
1264年即位,在位11年
度宗赵祺,理宗侄,父赵与芮。即位后沉迷酒色,权臣贾似道-,朝政日败,南宋危在旦夕。o(∩_∩)...1274年,时年35岁。
恭帝(1271-1323)
(1274-1276)年在位,在位2年
恭帝赵显,度宗嫡子。即位时才4岁,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恭帝被俘,1288年,忽必烈强迫他到西藏出家,成为高僧。1323年,被赐死。时年53岁。
端宗(1269-1278)
1276年即位,在位2年
端宗,恭帝兄,度宗庶子。在福州即位,即位后,兵败逃亡,途中病死。时年10岁。
卫王(1272-1279)
1278年即位,在位1年
卫王赵丙,度宗第三子,兵败后,被元兵逼迫,丞相陆秀夫负卫王投海自尽。
宋朝历时320年,北宋历167年,南宋历153年,共有18帝,具体顺序如下:
1、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960)- 开宝九年(976) ,在位16年。
2、太宗赵炅太平兴国元年(976)- 至道三年(997),在位21年。
3、真宗赵恒咸平元年(998)- 乾兴元年(1022) ,在位24年。
4、仁宗赵祯天圣元年(1023)- 嘉佑八年(1063),在位40年。
5、英宗赵曙治平元年(1064)- 四年(1067) ,在位3年。
6、神宗赵顼熙宁元年(1068)- 元丰八年(1085) ,在位17年。
7、哲宗赵煦元佑元年(1086)- 元符三年(1100) ,在位14年。
8、徽宗赵佶建中靖国元年(1101)- 宣和七年(1125) ,在位24年。
9、钦宗赵桓靖康元年(1126)- 二年(1127) ,在位1年。
10、高宗赵构建炎元年(1127)- 绍兴三十二年(1162) ,在位45年。
11、孝宗赵眘隆兴元年(1163)- 淳熙十六年(1189) ,在位26年。
12、光宗赵敦绍熙元年(1190)- 五年(1194) ,在位4年。
13、宁宗赵扩庆元元年(1195)- 嘉定十七年(1224) ,在位29年。
14、理宗赵昀宝庆元年(1225)- 景定五年(1264) ,在位39年。
15、度宗赵禥咸淳元年(1265)- 十年(1274) ,在位9年。
16、恭帝赵德佑元年(1275)- 二年(1276) ,在位1年。
17、端宗赵昰景炎元年(1276)- 三年(1278) ,在位2年。
18、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 二年(1279),在位1年。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赵匡胤因其发迹在宋州,故国号曰“宋”,因皇室姓赵,故也称作赵宋,又因五德终始说,宋朝为火德,故又别称“火宋”、“炎宋”,尊称为大宋。
宋朝定都开封,称为东京。后逐步统一中国,由于疆域相对南宋而言到达黄河以北,所以被后世称之为北宋。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图片:
扩展资料: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
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宋朝出现了宋明理学,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
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710万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万。
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学者不在少数。
宋朝立国三百余年,二度倾覆,皆缘外患,是唯独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宋朝

宋朝皇帝顺序列表是什么?

宋朝皇帝顺序: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昚、宋光宗赵惇、宋宁宗赵扩、宋理宗赵昀、宋度宗赵禥、宋恭帝赵隰、宋端宗赵昰、宋卫王赵昺。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小名香孩儿。涿郡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他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
扩展资料
宋朝时期,儒学复兴,出现程朱理学,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从980年的3710万增至1124年的12600万。
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亦有学者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时期。
宋朝立国三百余年,二度倾覆,皆缘外患,是唯独没有直接亡于内乱的王朝。

宋朝皇帝顺序列表及在位时间

宋朝皇帝分为北宋和南宋,其中北宋皇帝按照顺序是中赵匡胤、赵光义、赵恒、赵祯、赵曙、赵顼、赵煦、赵佶、赵恒,南宋皇帝按照顺序是赵构、赵_、赵_、赵_、赵括、赵昀、赵昀、赵隰、赵_、赵_。宋朝皇帝顺序列表和在位时间宋朝分为南宋和北宋,皇帝在位顺序和在位时间如下:一、北宋1、赵匡胤,在位时间960-976年,庙号太祖。2、赵光义,在位时间976-997年,庙号太宗。3、赵恒,在位时间997-1022年,庙号真宗。4、赵祯,在位时间1022-1063年,庙号仁宗。5、赵曙,在位时间1063-1067年,庙号英宗。6、赵顼,在位时间1067-1085年,庙号神宗。7、赵煦,在位时间1085-1100年,庙号哲宗。8、赵佶,在位时间1100-1126年,庙号徽宗。9、赵恒,在位时间1126-1127年,庙号钦宗。二、南宋1、赵构,在位时间1127-1162年,庙号高宗。2、赵_,在位时间1130-1130年,庙号简宗。(赵_是赵构独子,从即位到退位前后只有26天,且死的时候也只有两岁,又因为他是被叛军扶立的皇帝,没有正式的登基大典,因此在史书上一直不将其当做皇帝。)3、赵_,在位时间1162-1189年,庙号孝宗。4、赵_,在位时间1189-1194,庙号光宗。5、赵括,在位时间1194-1224年,庙号宁宗。6、赵昀,在位时间1224-1264年,庙号理宗。7、赵_,在位时间1164-1274,庙号度宗。8、赵隰,在位时间1274-1276年,庙号恭宗、法宗。9、赵_,在位时间1276-1278年,庙号端宗。10、赵_,在位时间1278-1279,庙号怀宗。

宋朝历代皇帝顺序表 先后顺序是怎样的

宋朝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
宋朝历代皇帝顺序与在位时间北宋
宋朝第1位皇帝:赵匡胤,庙号—宋太祖,年号—建隆等(总共3个),在位时间960年—976年(总共16年)
宋朝第2位皇帝:赵光义,庙号—宋太宗,年号—太平兴国等(总共5个),在位时间976年—997年(总共21年)
宋朝第3位皇帝:赵恒,庙号—宋真宗,年号—咸平等(总共5个),在位时间997年—1022年(总共25年)
宋朝第4位皇帝:赵祯,庙号—宋仁宗,年号—天圣等(总共9个),在位时间1022年—1063年(总共41年)
宋朝第5位皇帝:赵曙,庙号—宋英宗,年号—治平,在位时间1063年—1067年(总共4年)
宋朝第6位皇帝:赵顼,庙号—宋神宗,年号—熙宁等(总共2个),在位时间1067年—1085年(总共18年)
宋朝第7位皇帝:赵煦,庙号—宋哲宗,年号—元祐等(总共3个),在位时间1085年—1100年(总共15年)
宋朝第8位皇帝:赵佶,庙号—宋徽宗,年号—建中靖国等(总共6个),在位时间1100年—1125年(总共25年)
宋朝第9位皇帝:赵桓,庙号—宋钦宗,年号—靖康,在位时间1125年—1127年(总共2年)
南宋
宋朝第10位皇帝:赵构,庙号—宋高宗,年号—建炎等(总共2个),在位时间1127年—1162年(总共35年)
宋朝第11位皇帝:赵昚,庙号—宋孝宗,年号—隆兴(总共3个),在位时间1162年—1189年(总共27年)
宋朝第12位皇帝:赵惇,庙号—宋光宗,年号—绍熙,在位时间1189年—1194年(总共5年)
宋朝第13位皇帝:赵扩,庙号—宋宁宗,年号—庆元(总共4个),在位时间1194年—1224年(总共30年)
宋朝第14位皇帝:赵昀,庙号—宋理宗,年号—宝庆(总共8个),在位时间1224年—1264年(总共40年)
宋朝第15位皇帝:赵禥,庙号—宋度宗,年号—咸淳,在位时间1264年—1274年(总共10年)
宋朝第16位皇帝:赵隰,庙号—宋恭宗,年号—德祐,在位时间1274年—1276年(总共2年)
宋朝第17位皇帝:赵昰,庙号—宋端宗,年号—景炎,在位时间1276年—1278年(总共2年)
宋朝第18位皇帝:赵昺,宋少帝,年号—祥兴,在位时间1278年—1279年(总共1年)
宋朝历史简介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中原王朝,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繁荣的时代。这一时期,儒学复兴,形成程朱理学,科技发展迅速,政治相对开明。
有学者推算,1000年宋朝GDP总量占当时世界经济总量的22.7% ,1124年的宋朝人口总数则达到1亿2600万。有学者称赞“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也有提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时期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