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大佬有潜水艇Submarine(2010)理查德艾欧阿德导演高清百度云资源
- 2、关于潜水艇的资料
- 3、潜水艇的作用 潜水艇的作用和用途
- 4、潜水艇的基本结构
- 5、潜水艇的拼音
- 6、潜水艇排水原理
- 7、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 8、潜艇为什么能在水下航行?
- 9、潜水艇资料
- 10、什么是潜水艇?
大佬有潜水艇Submarine(2010)理查德艾欧阿德导演高清百度云资源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lFjxEtPsia5PCBVUngZINA
提取码: 89w3
导演: 理查德·艾欧阿德
编剧: 理查德·艾欧阿德
主演: 克雷格·罗伯兹 / 帕迪·康斯戴恩 / 莎莉·霍金斯 / 诺亚·泰勒 / 亚丝明·佩奇
类型: 剧情 /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0-09-12(多伦多电影节) / 2011-03-18(英国)
片长: 97分钟
又名: 初恋潜水艇(台) / 爱情潜水(港)
该影片十五岁的奥利弗(克雷格?罗伯兹 Craig Roberts 饰)坐在教室里的时候脑中总是充满各种幻想,周围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普通中蕴含奇异的存在。在同学里他总是显得不合群,他注意到同学祖娜(雅思敏?派吉 Yasmin Paige 饰)也是如此。祖娜在铁桥下约见奥利弗并拍下两人亲吻的照片以此来刺激前男友,奥利弗为此付出了被祖娜前男友教训的代价,而这却让两个人真正走在一起了。
《潜水艇》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lFjxEtPsia5PCBVUngZINA
提取码:89w3
导演: 理查德·艾欧阿德
编剧: 理查德·艾欧阿德
主演: 克雷格·罗伯兹 / 帕迪·康斯戴恩 / 莎莉·霍金斯 / 诺亚·泰勒 / 亚丝明·佩奇
类型: 剧情 /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0-09-12(多伦多电影节) / 2011-03-18(英国)
关于潜水艇的资料
1、潜艇(别称:黑鱼)或称潜水船、潜舰是能够在水下运行的舰艇。潜艇的种类繁多,形制各异,小到全自动或一两人操作、作业时间数小时的小型民用潜水探测器,大至可装载数百人、连续潜航3-6个月的俄罗斯台风级核潜艇。按体积可分为大型(主要为军用)、中型或小型(袖珍潜艇、潜水器)和水下自动机械装置等。2、大型潜艇多为圆柱形,船中部通常设立一个垂直结构(舰桥),早期称为“指挥塔/指挥台”,内有通讯、感应器、潜望镜和控制设备等。如今的深海潜艇或专业潜艇常已无此设计。3、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潜艇得到广泛运用,担任许多大国海军的重要位置,其功能包括攻击敌人军舰或潜艇、近岸保护、突破封锁、侦察和掩饰特种部队行动等。潜艇也被用于非军事用途,如海洋科学研究、抢救财物、勘探开采、科学侦测、维护设备、搜索援救、海底电缆维修、水下旅游观光、学术调查等,超级富豪甚至用为海下移动豪宅。4、潜艇是公认的战略性武器(尤其是在裁军或扩军谈判中),其研发需要高度和全面的工业能力,目前只有少数国家能够自行设计和生产。特别是弹道导弹核潜艇更是核三位一体的关键一极。潜艇也是较早期就有的匿踪载具。潜艇的噪音降至90分贝左右就可以“淹没”在浩瀚的海洋背景噪音中,就不是当代声纳所能侦测的。
潜水艇的作用 潜水艇的作用和用途
潜水艇可用于攻击敌人军舰或潜艇、近岸保护、侦察和掩饰特种部队行动等军事用途。潜水艇也可用于非军事用途,如海洋科学研究、抢救财物、勘探开采、科学侦测、维护设备、搜索援救、海底电缆维修、水下旅游观光、学术调查等。
潜艇或称潜水船、潜舰是能够在水下运行的舰艇。
潜艇的种类繁多,形制各异,小到全自动或一两人操作、作业时间数小时的小型民用潜水探测器,大至可装载数百人、连续潜航3-6个月的俄罗斯台风级核潜艇。按体积可分为大型(主要为军用)、中型或小型(袖珍潜艇、潜水器)和水下自动机械装置等。
潜水艇能利用水层掩护进行隐蔽活动和对敌方实施突然袭击;有较大的自给力、续航力和作战半径,可远离基地,在较长时间和较大海洋区域以至深入敌方海区独立作战,有较强的突击威力;能在水下发射导弹、鱼雷和布设水雷,攻击海上和陆上目标。
潜水艇是模仿哪一种生物来制造的
潜水艇是模仿剑鱼制造的,雷达声纳系统来确定距离和深度通过模仿海豚和蝙蝠,气仓内气体的多少决定潜艇的沉浮模仿鱼泡,潜艇的外形设计为头圆尾尖的流线型来减少阻力模仿鱼的外形。
潜水艇的基本结构
潜水艇的基本结构:艇体、操纵系统、动力装置、武器系统、通信设备、救生设备和生活设施等。耐压艇体内通常分为艏、舯、艉,分隔成3-8个密封舱室。潜艇艇体多呈流线型,先进的潜艇一般设计成水滴形或雪茄形。
潜水艇 潜艇的种类繁多,形制各异,小到全自动或一两人操作、作业时间数小时,大至可装载数百人、连续潜航数月。
大型潜艇多为圆柱形,船中部通常设立一个垂直结构(舰桥),早期称为“指挥塔/指挥台”,内有通讯、感应器、潜望镜和控制设备等。
潜艇,别称黑鱼、潜水船、潜舰,是能够在水下运行的舰艇。按体积可分为大型(主要为军用)、中型或小型(袖珍潜艇、潜水器)和水下自动机械装置等。
潜水艇的拼音
潜水艇的拼音是qián shuǐ tǐng,具体释义如下:
词性:通常在句中作名词,作为主语或宾语。
表达意思:潜水艇又称潜艇或潜水船、潜舰,是能够在水下运行的舰艇。潜水艇是公认的战略性武器,它可以在水下机动灵活地运动,用于攻击对方水面上的战舰,也可以袭击陆地上的重要军事目标。
例句
1、潜水艇上有多个储水池,潜水艇准备下潜时,将水注入蓄水舱,以使潜艇的重量增加超过其排水量,潜水艇便下潜。
2、该战略涵盖了层层相叠的多级空中防御系统、海军装备如潜水艇以及先进的弹道导弹系统,所有这些在卫星网络的控制下交织在一起。
3、在以特超音速成功进入卫星大气层后,释放潜水艇,使其坠落到海洋底部。
潜水艇的拼音是:qián shuǐ tǐng。
潜水艇是可以潜入水中的舰船类别,拼音是[qián shui tǐng]。
潜艇(别称:黑鱼,Submarine)或称潜水船、潜舰是能够在水下运行的舰艇。潜艇的种类繁多,形制各异,小到全自动或一两人操作、作业时间数小时的小型民用潜水探测器,大至可装载数百人、连续潜航3-6个月的俄罗斯台风级核潜艇。
按体积可分为大型(主要为军用)、中型或小型(袖珍潜艇、潜水器)和水下自动机械装置等。
潜水艇的例句:
1、一家公司需要一艘潜水艇潜水至深海。
2、鲸鱼像海底潜水艇一样巨大、安稳。
3、直至今天,潜水员和历史学家仍在找寻扬子鳄号潜水艇。
4、在很短时间内,潜水艇上一切都封闭好了。
5、091型核动力攻击潜水艇的结构采用水滴形双层外壳结构。
潜水艇排水原理
潜水艇工作原理是基于“浮性定律”(或阿基米德定律)。任何物体在液体中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本身所排开液体的重量。当物体的重量大于浮力时它就会下沉;小于浮力时就会上浮;等于浮力时就会悬停在液体中,这两个力大小相等,但方向正好相反。
潜艇在水中时,这两种力也都会作用在潜艇上。如上所述,潜艇本身的重量叫做重力,潜艇入水部分所排开海水的重量叫做浮力,要使潜艇下只要使它的重量大于它的浮力就行。
在潜艇上都设有压载水舱,只要往空的压载水舱里注水,潜艇就变重了,这时潜艇的重量就会大于它排开水的重量(即大于浮力),潜艇就逐渐下潜。
扩展资料
物体在液体中的下沉、上浮两个动态过程中的受力分析。大家都知道潜水艇是一种军用舰艇,它可以潜人水下航行,进行侦察和袭击。
但是对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有人误认为:潜水艇浸没水面后就下沉;直至沉底。其实潜水艇淹没水中后,排水的体积不再变化,它所受到的浮力就不变,控制它的下潜深度是靠改变水舱的水量(即改变重力)来实现的。当水舱里的水量保持不变时,潜水艇在水下某一深处是处于悬浮状态而不是沉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潜水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基米德定律
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潜水艇的原理:靠改变潜艇的自身重量来实现的。潜艇它有多个蓄水仓。当潜艇要下潜时就往蓄水舱中注水,使潜艇重量增加超过它的排水量,潜艇就下潜。
潜水艇是一种军用舰艇,它可以潜入水下航行,进行侦察和袭击。潜水艇淹没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再变化,它所受到的浮力就不变,控制它的下潜深度是靠改变水舱的水量(即改变重力)来实现的。当水舱里的水量保持不变时,潜水艇在水下某一深处是处于悬浮状态而不是沉底。
扩展资料:
潜水艇的分类:
潜艇按作战使命分为攻击潜艇、战略导弹潜艇和特种潜艇;
按武器装备划分为导弹潜艇和鱼雷潜艇;
按动力分为常规动力潜艇(柴油机-蓄电池动力潜艇)与核潜艇(核动力潜艇);
按排水量分,常规动力潜艇有大型潜艇(2000吨以上)、中型潜艇(600~2000吨)、小型潜艇(100~600吨)和袖珍潜艇(100吨以下),核动力潜艇一般在3000吨以上;
按艇体结构分为双壳潜艇、一壳半潜艇和单壳潜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潜艇(潜水战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潜艇原理
潜艇为什么能在水下航行?
鱼的沉浮原理:鱼儿腹中有一种可充满气体的囊状鳔,其作用类似于潜艇上的压载水舱,是鱼在水中沉浮的主要调节器官。当鱼要下沉时,挤出鱼鳔中的气体(潜艇是向压载水舱里注水),使身体的重量加重;相反,鱼要上浮时,通过摄取水中的气体来充满鱼鳔,使身体的重量减轻。
潜水艇的原理:潜水艇的两侧有水仓,向水仓中加水时,重力增加,潜水艇浸没在水中的体积会增大,也就是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增大,所受浮力就会小于自身重力,这时潜水艇就会慢慢下沉;当潜水艇上浮的时,水仓里的水被高压空气挤出去,自身重力减轻,慢慢小于所受浮力,潜水艇也就会顺利上浮了。
扩展资料:
潜艇航行时,不但要考虑敌方火力威胁的影响,还要考虑海洋战场环境要素对潜艇安全性的影响。只考虑潜艇水下航行,因此,风以及海浪对潜艇航行的影响较小,主要是海洋水下环境,包括海流、潮汐、内波、水深、海底暗礁、岩壁、冰山等障碍物、水道宽度、密度跃层、中尺度涡等。
潜艇水下航行安全的评估还须考虑潜艇自身性能。不同潜艇对海洋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某一海域对某一型号的潜艇是安全的,而对另一型号的潜艇可能就不安全。
潜水艇资料
潜艇是能潜入水下活动和作战的舰艇,又称潜水艇,它具有良好的隐蔽性,较大的自给力,续航力和较强的突击威力,潜艇按战斗使命区分,有普通鱼雷攻击潜艇和战略导弹潜艇;按动力区分,有常规动力潜艇和核动力潜艇。
(图)(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常规动力潜艇之一-澳大利亚的“科林斯潜艇)
在很早以前,人们就探索能在水下行驶的船只。有确切记载,并得到人们公认的世界上第一艘能在水下航行的船只由荷兰人C·德雷贝尔于1620年发明的。德雷贝尔是名物理学家,他在英国制作了一艘木制框架,外包有皮革的小艇,艇峰外涂油,艇内有羊皮囊。向囊内注水,艇就下潜,可潜3-5米的深度把囊内水排出艇外,艇就能浮上水面。艇身有桨孔,由12名水手划桨行进。这是世界上第一艘人力潜艇,也是现代潜艇的雏形,它曾在泰晤士河成功地潜航了2个小时。
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美国人D·布什内尔建造了一艘单人驾驶,以手摇螺旋桨为动力的木壳潜艇“海龟”号,能在水下停留约30分钟。1776年,“海龟”号潜抵英国战舰“鹰”号舰体下,全力固定炸药炸毁它,但未能成功。这是使用潜艇袭击敌舰的首次尝试。
1863年,法国建造了“潜水员”号潜力艇,它以压缩空气瓶内的压缩空气推动活塞式发动机作为动力,这是世界上第一艘机械动力潜艇。1881年,爱尔兰籍美国人约翰·霍兰建造了一艘安装有一台15马力汽油内燃机的“霍兰-II”型潜艇,这是世界上第一艘内燃机动力潜艇。这种潜艇还装备了鱼雷,曾在哈德逊河上成功地进行了试航。1884年,俄国工程师C·K·维捷斯基发明了使用蓄电池电动机的潜艇,艇上还装有潜望镜和空气再生系统。现代的常规动力潜艇在水面航行时使用内燃机,在水下航行时使用电动机,正是霍兰和维捷斯基等人的发明,为现代潜艇的诞生提供了动力装置方面的物质条件。
一般认为现代潜艇诞生是瑞典人诺德费尔特与英国人加莱德使用设计建造的“诺德费尔特-1”号开始的。这艘潜艇于1881年开始建造,1885年下水。它以蒸汽机为动力,当潜入水下时,锅炉熄火以剩余蒸汽作为动力。该艇还装有鱼雷发射装置。“诺德费尔特-1”号是当时比较大,也是比较成功的潜艇。
霍兰在“霍兰-II“型取得了成功后,又制造了更为先进的“霍兰-III”型,这种潜艇采用水面以汽油内燃机,水下以蓄电池为动力的双推进系统。该艇机动灵活,操作方便,并装有多枚鱼雷,攻击力强,后来的潜艇,除了改用些油之外,基本上都沿用霍兰的设计。1898年,美国海军订购了6艘“霍兰-III”型潜艇,并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潜艇部队。1897年,美国人S·莱克建成了第一艘双层壳体潜艇,在两层壳体间布置有可使潜艇下潜上浮的水柜。
20世纪初,潜艇已具有一定的作战能力,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各主要海军国家共拥有260艘潜艇。这些潜艇大多采用柴油内燃机一电动机双推进系统和双层或部分双层壳体,航速和续航力有了明显提高。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开始,潜艇就投入海战。战争期间,潜艇共击沉舰艇192艘。潜艇在攻击海上运输船方面取得了更为显著的战果,仅被德国击沉的运输船就有1300余万吨。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潜艇的战术技术性能又有很大提高。活动范围几乎遍及各大洋,战争后期,潜艇装备了雷达和自导鱼雷,这使潜艇的攻击能力大为增强。德国潜艇还首先采用了荷兰人发明的通气管,大大增加了潜艇在水下的续航力和航速。
核动力潜艇-简称核潜艇。核潜艇与常规动力潜艇相比,发动机功率和水下航速都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核潜艇水下续航时间和距离几乎不受限制,而普通潜艇在水下活动一段时间后就必须浮上水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核潜艇才是真正的潜艇。
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是由美国科学家海曼·里科弗积极倡议并研制和建造的。他被称为“核潜艇之父”,1946年,以里科弗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开始研究舰艇用原子能反应堆。第二年,里科弗向美国海军和政府建议制造核动力潜艇。1951年,美国国会终于通过了制造第一艘核潜艇的决议。“鹦鹉螺”号核潜艇于1952年6月开工制造,1855年1月开始试般。到1957年4月止,“鹦鹉螺”号有没有补充燃料的情况下边疆航行11万余公里,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水下航行。1958年8月,“鹦鹉螺”号从冰层下穿越北冰洋冰冠,从太平洋驶进大西洋,完成了常规动力潜艇所无法想象的壮举。这之后,美国宣布以后不同志制造常规动力潜艇。此后,苏联,英国,法国和中国相继制造了本国的核潜艇。
战备导弹潜艇-是用艇载核导弹对敌方陆上重要目标进行战备核袭击的潜艇。它大多是核动力的,主要武器是潜对地导弹,并装备有自卫用鱼雷。战备导弹潜艇与陆基战备导弹,战略轰炸机共同构成目前核军事在国核威慑与核打击力量的三大支柱,并且是其中隐蔽性最强/打击突然性最大的一种。
潜对地战备导弹分弹道式和巡航式两类。美国从1947年开始研制“天狮星-I”型巡航潜地导弹,1951年在潜艇上发射成功,1955年正式装备潜艇部队,第一批战略导弹潜艇由此诞生。苏联于1955年9月首次用潜艇在水面发射一枚由陆基战术导弹改装的弹道导弹,1958年首先在常规动力的Z-V型弹道战备导弹,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弹潜艇。1960年7月,美国“乔治·华盛顿”号核潜艇首次水下发射“北极星”A1潜地弹道导弹,这是世界上第一艘战备导弹核潜艇。1982年10月,中国用潜艇在水下向预定海域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这说明中国拥有自己独立开发研制的潜地弹道式战备导弹和战备导弹潜艇。
潜艇是能潜入水下活动和作战的舰艇,又称潜水艇,它具有良好的隐蔽性,较大的自给力,续航力和较强的突击威力,潜艇按战斗使命区分,有普通鱼雷攻击潜艇和战略导弹潜艇;按动力区分,有常规动力潜艇和核动力潜艇。
(图)(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常规动力潜艇之一-澳大利亚的“科林斯潜艇)
在很早以前,人们就探索能在水下行驶的船只。有确切记载,并得到人们公认的世界上第一艘能在水下航行的船只由荷兰人C·德雷贝尔于1620年发明的。德雷贝尔是名物理学家,他在英国制作了一艘木制框架,外包有皮革的小艇,艇峰外涂油,艇内有羊皮囊。向囊内注水,艇就下潜,可潜3-5米的深度把囊内水排出艇外,艇就能浮上水面。艇身有桨孔,由12名水手划桨行进。这是世界上第一艘人力潜艇,也是现代潜艇的雏形,它曾在泰晤士河成功地潜航了2个小时。
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美国人D·布什内尔建造了一艘单人驾驶,以手摇螺旋桨为动力的木壳潜艇“海龟”号,能在水下停留约30分钟。1776年,“海龟”号潜抵英国战舰“鹰”号舰体下,全力固定炸药炸毁它,但未能成功。这是使用潜艇袭击敌舰的首次尝试。
1863年,法国建造了“潜水员”号潜力艇,它以压缩空气瓶内的压缩空气推动活塞式发动机作为动力,这是世界上第一艘机械动力潜艇。1881年,爱尔兰籍美国人约翰·霍兰建造了一艘安装有一台15马力汽油内燃机的“霍兰-II”型潜艇,这是世界上第一艘内燃机动力潜艇。这种潜艇还装备了鱼雷,曾在哈德逊河上成功地进行了试航。1884年,俄国工程师C·K·维捷斯基发明了使用蓄电池电动机的潜艇,艇上还装有潜望镜和空气再生系统。现代的常规动力潜艇在水面航行时使用内燃机,在水下航行时使用电动机,正是霍兰和维捷斯基等人的发明,为现代潜艇的诞生提供了动力装置方面的物质条件。
一般认为现代潜艇诞生是瑞典人诺德费尔特与英国人加莱德使用设计建造的“诺德费尔特-1”号开始的。这艘潜艇于1881年开始建造,1885年下水。它以蒸汽机为动力,当潜入水下时,锅炉熄火以剩余蒸汽作为动力。该艇还装有鱼雷发射装置。“诺德费尔特-1”号是当时比较大,也是比较成功的潜艇。
霍兰在“霍兰-II“型取得了成功后,又制造了更为先进的“霍兰-III”型,这种潜艇采用水面以汽油内燃机,水下以蓄电池为动力的双推进系统。该艇机动灵活,操作方便,并装有多枚鱼雷,攻击力强,后来的潜艇,除了改用些油之外,基本上都沿用霍兰的设计。1898年,美国海军订购了6艘“霍兰-III”型潜艇,并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潜艇部队。1897年,美国人S·莱克建成了第一艘双层壳体潜艇,在两层壳体间布置有可使潜艇下潜上浮的水柜。
20世纪初,潜艇已具有一定的作战能力,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各主要海军国家共拥有260艘潜艇。这些潜艇大多采用柴油内燃机一电动机双推进系统和双层或部分双层壳体,航速和续航力有了明显提高。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开始,潜艇就投入海战。战争期间,潜艇共击沉舰艇192艘。潜艇在攻击海上运输船方面取得了更为显著的战果,仅被德国击沉的运输船就有1300余万吨。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潜艇的战术技术性能又有很大提高。活动范围几乎遍及各大洋,战争后期,潜艇装备了雷达和自导鱼雷,这使潜艇的攻击能力大为增强。德国潜艇还首先采用了荷兰人发明的通气管,大大增加了潜艇在水下的续航力和航速。
核动力潜艇-简称核潜艇。核潜艇与常规动力潜艇相比,发动机功率和水下航速都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核潜艇水下续航时间和距离几乎不受限制,而普通潜艇在水下活动一段时间后就必须浮上水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核潜艇才是真正的潜艇。
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是由美国科学家海曼·里科弗积极倡议并研制和建造的。他被称为“核潜艇之父”,1946年,以里科弗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开始研究舰艇用原子能反应堆。第二年,里科弗向美国海军和政府建议制造核动力潜艇。1951年,美国国会终于通过了制造第一艘核潜艇的决议。“鹦鹉螺”号核潜艇于1952年6月开工制造,1855年1月开始试般。到1957年4月止,“鹦鹉螺”号有没有补充燃料的情况下边疆航行11万余公里,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水下航行。1958年8月,“鹦鹉螺”号从冰层下穿越北冰洋冰冠,从太平洋驶进大西洋,完成了常规动力潜艇所无法想象的壮举。这之后,美国宣布以后不同志制造常规动力潜艇。此后,苏联,英国,法国和中国相继制造了本国的核潜艇。
战备导弹潜艇-是用艇载核导弹对敌方陆上重要目标进行战备核袭击的潜艇。它大多是核动力的,主要武器是潜对地导弹,并装备有自卫用鱼雷。战备导弹潜艇与陆基战备导弹,战略轰炸机共同构成目前核军事在国核威慑与核打击力量的三大支柱,并且是其中隐蔽性最强/打击突然性最大的一种。
潜对地战备导弹分弹道式和巡航式两类。美国从1947年开始研制“天狮星-I”型巡航潜地导弹,1951年在潜艇上发射成功,1955年正式装备潜艇部队,第一批战略导弹潜艇由此诞生。苏联于1955年9月首次用潜艇在水面发射一枚由陆基战术导弹改装的弹道导弹,1958年首先在常规动力的Z-V型弹道战备导弹,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弹潜艇。1960年7月,美国“乔治·华盛顿”号核潜艇首次水下发射“北极星”A1潜地弹道导弹,这是世界上第一艘战备导弹核潜艇。1982年10月,中国用潜艇在水下向预定海域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这说明中国拥有自己独立开发研制的潜地弹道式战备导弹和战备导弹潜艇。
潜艇是一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潜入水中某一深度进一行机动作战的舰艇,也称潜水艇,是海军的主要舰种之一。潜艇在战斗中的主要作用是:对引陆上战略目标实施核袭击,摧毁敌方军事、政治、经济中心;消灭运输舰船、破坏敌方海上交通线;攻击大中型水面舰艇和潜艇;执行布雷、侦察、救援和遣送特种人员登陆等。
潜艇是一种能潜入水下活动和作战的舰艇,也称潜水艇,是海军的主要舰种之一。
潜艇在战斗中的主要作用是:对陆上战略目标实施核袭击,摧毁敌方军事、政治、经济中心;消灭运输舰船、破坏敌方海上交通线;攻击大中型水面舰艇和潜艇;执行布雷、侦察、救援和遣送特种人员登陆等。
能利用水层掩护进行隐蔽活动和对敌方实施突然袭击;有较大的自给力、续航力和作战半径,可远离基地,在较长时间和较大海洋区域以至深入敌方海区独立作战,有较强的突击威力;能在水下发射导弹、鱼雷和布设水雷,攻击海上和陆上目标。
扩展资料:
潜艇最早可追溯到15-16世纪的列昂纳多·达芬奇。据说他曾构思“可以水下航行的船”,但这种能力向来被视为“邪恶的”,所以他没有画出设计图。直至一战前夕,潜艇仍被当成“非绅士风度”的武器,其被俘艇员可能被以海盗论处。
16世纪,真实意义的潜艇出现。1578年,英国数学家威廉·伯恩(William Bourne)著书《发明与设计》描述潜艇。
1620年至1624年,它有两种改良型在泰晤士河上进行实验。2002年,BBC电视节目 “Building the Impossible”播出,马可ㄠ德华兹公司(Mark Edwards)根据当年设计图建成一艘搭载两人的戴博尔型潜艇,并成功潜航于伊顿的 Dorney 湖。
什么是潜水艇?
普通的舰船只能在海面上航行,可是,潜水艇却既能在水面航行,也可以下沉到海洋深处,在水里潜行。
潜水艇为什么能沉下去、浮上来呢?这是重力和浮力变的戏法。因为任何物体在水中,除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外,还受到水对它向上的浮力。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就能浮在水面上;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就下沉;当浮力等于重力或两者相差很小时,物体就可“悬日本第一艘实用的潜水探测艇——“深海”2000号浮”在水中一定的位置。所以,只要调整潜水艇的重力和浮力的差值,它就能沉下去、浮上来了。但是,潜水艇艇体的形状是固定不变的,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也是一定的。因此,要调整这个差值,只能从改变潜水艇的自身重量方面着手。
潜水艇的艇体由内外两个壳体构成,在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之间的空隙里,分隔出若干个水舱,称为压载水舱。每个水舱都装有进水阀和排水阀。浮在水面上的潜水艇如需下沉,只要打开水舱的进水阀,让海水迅速灌满各个水舱,潜水艇的重量增加了,当重力超过浮力时就会下沉。在水下的潜水艇若要上浮,只要关闭水舱的进水阀,用压力极大的压缩空气把水舱里的水通过排水阀压出去,潜水艇的重量减轻了,浮力又大于重力,它就会向上浮出水面。
如果潜水艇要在海平面和海底之间的水中潜游,则可让部分水舱进水或排放部分水舱里的水,调节潜水艇的重量,使重力等于或稍大于浮力,这时,潜水艇就能在深浅不同的水域中潜游了。同时,潜水艇还设有升降舵,装在潜水艇的首部和尾部。当潜水艇在水中航行时,首部的升降舵向上,尾部向下,潜水艇就上浮;首部升降舵向下,尾部向上,潜水艇就下沉;当升降舵保持水平位置的时候,潜水艇就能在水下一定的深度中向前航行了。
潜水艇是水下作战的舰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初露锋芒。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潜水艇更显示出巨大的战斗威力,共击沉300多艘大、中型水面舰艇,同时,还击沉运输船约5000艘,被称为神出鬼没的水中蚊龙。
17世纪初,荷兰物理学家科尼利斯·德雷尔设计了世界上第一艘潜艇。在两次世界大战后,潜艇的发展突飞猛进,并把常规动力改为核动力。现在,已有30多个国家拥有潜艇,其中拥有核潜艇的有美、英、法、俄罗斯等国家,共有核动力潜艇200余艘。潜艇的个子又矮又小,在水中航行,既像一条鲸,又像一条海豚,行动自如。
潜艇艇体有内外两层壳,外壳又叫固壳,是一个圆柱形的大筒子,在水下主要承受住海水的压力。内壳里面用隔板分开,分成指挥舱、导弹舱、鱼雷舱、士兵舱等许多舱室。内壳的两头是封闭的,形成了一个密闭的长圆筒状。
潜艇在海下遨游,靠的是舵翼,也叫升降舵,它能操纵潜艇上下起伏,保持或改变潜艇在水中的深度。潜艇还有一个方向舵,它安装在艇尾,如同鱼的尾巴一样,用来改变或保持潜艇的运动方向。一般潜艇是靠柴油机、电动机作动力的,更先进的是用核动力推动潜艇前进。
潜艇上装备的武器主要是鱼雷、水雷或导弹。战斗中主要袭击陆上重要目标,攻击大、中型水面舰艇和海上运输船,执行反潜任务,以潜艇反潜艇。潜艇还可担负扫雷、侦察、运输和海上救护等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