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达中秋团圆的诗句,中秋团圆的诗句大全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10 20:56:21 浏览3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描写中秋团圆的诗句

描写中秋团圆的诗句如下:
1、《中秋登楼望月》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翻译:用眼看尽淮海,漫漫海上像银子一样白,千万道彩虹般的光芒下,蚌孕育着珍珠。天上的月如果没有人间的七宝修治,桂树枝就会一直长,让那我们向着的圆圆的月破损。
赏析:这首诗引用了两个民间传说,一是民间传说珍珠的育成与月的盈亏有关,月圆之时蚌则孕珠,二是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这样借传说咏月,又为中秋之月增添了神话的色彩,使中秋之月更为迷人。
2、《中秋月二首·其二》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翻译:夜空中升起一轮明月,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就没有急风暴雨呢?
赏析:这首五言绝句,写此地有月光,彼地有风雨,意在风雨,而非赏月。李峤其人曾三度任职宰相,对政坛的风云变幻自然十分敏感——高空中一轮明月照射大地,众人都说今夜各处的月光都一样明亮,可是谁能晓得千里之外,无雨骤风狂。
这首诗以咏月为题,揭示了一个真理:世上的事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不可能全都一样。正如中秋夜,此处皓月当空,他处却风雨交加。
3、《中秋》司空图。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翻译:闲时吟诗无边无际的秋景之外,万事到头来都觉得悠悠一梦。值此佳节之夜倘若没有一轮明月,这一年就算是虚度了一个秋天。
赏析:这首诗最大的绝妙之处,在于“无月”二字。王建著名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因其“月明”,而生“秋思”。倘若“无月”,则无“秋思”,则少却诸多秋思佳作。
倘若无月,就不会引出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乡情之思,不会引出杜甫在长安狱中“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的儿女之思,不会引出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兄弟之思,也不会引出张九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爱情之思。

中秋团圆的诗句大全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秋是一个团圆的节日,以下是我整理的中秋团圆的诗句,供您参考,欢迎阅读。

中秋团圆的诗句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中秋节家人团圆的诗句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八月十五夜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关于中秋节团圆思念的古诗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中秋团圆的诗句古诗

关于中秋团圆的诗句古诗如下:
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此句描绘了中秋之夜,月亮升上柳梢头,人们相约在黄昏后的景象。它表达了人们在这个团圆的日子里,期待与亲人团聚的心情。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诗人看着高悬的明月,想到远方的故乡,心中不禁涌起思乡之情。这句诗表现了人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夜,海上升起明月,人们即使相隔天涯,也能共享这美好时光的场景。它表达了人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渴望团圆的心情。
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人夜晚怀念故乡,看着月亮觉得它比故乡的月亮更明亮。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5、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这句诗描述了嫦娥偷食灵药,独自飞升月宫的情景。诗人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他对团圆和家庭温暖的向往。
6、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这句诗描绘了中秋之夜,明月高悬,月光洒下的光彩露珠湿润的景象。它表达了人们对中秋团圆和家庭温暖的向往。
7、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这句诗写的是作者与亲人离别已久,度过了七个中秋节,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渴望团圆的心情。
8、风月无边思,乡愁万古长。-赵嘏《寒食野望吟》。
诗人在这句诗中抒发了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故乡美好风月的无尽向往。
9、一杯酒满澄明夜,万里家园尽月光。-王之涣《登鹳雀楼》。
这句诗描述了中秋之夜,诗人举杯赏月,对家园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它表达了人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10、月色清丽如画,故人不见已多年。-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诗人望着明亮的月亮,想念着逝去多年的故人。这句话流露出深深的怀旧与思念之情。

团圆中秋的诗句

团圆中秋的诗句如下:
1、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辛弃疾《中秋寄远》
2、解鞍歆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苏轼《西江月》
3、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陆龟蒙《中秋待月》
4、寄言传侣,莫负厂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水调歌头》
6、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一一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流亭望月》
7、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米蒂《中秋登楼望月》
8、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9、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10、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扩展资料:
团圆中秋的月亮通常是指在中国传统中秋节期间,人们观赏的满月或圆月。在团圆中秋的夜晚,月亮是一个重要的元素,它代表着团圆、思念和美好。
1、月亮的象征意义
团圆中秋的月亮被赋予了许多象征意义。其中最著名的是团圆和思念。在中秋节期间,人们通常会观赏满月或圆月,并与家人团聚在一起,享受团团圆圆的欢乐氛围。
此外,月亮还代表着思念和牵挂,当远离家乡的人们无法与家人团聚时,他们会通过观赏月亮来寄托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2、月亮的传说和故事
关于月亮的传统故事和传说也是团圆中秋的重要元素之一。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嫦娥奔月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嫦娥因为偷吃了仙药而飞到了月亮上,成为了月宫中的仙女。人们在中秋节期间会讲述这个故事,表达对嫦娥的敬意和祝福。
3、月亮的赏月习俗
赏月是团圆中秋的重要习俗之一。人们会在夜晚聚集在一起,观赏月亮,品尝美食,尤其是传统的月饼,并分享彼此的快乐和幸福。此外,一些地方还会举行传统的赏月活动,如猜灯谜、赏花灯等等。
4、月亮的诗词歌赋
团圆中秋的月亮也激发了许多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在古代诗词中,有许多与月亮相关的佳作,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等。这些诗词歌赋表达了人们对月亮的喜爱和对中秋节的情感与感受。
总之,团圆中秋的月亮是一个重要的元素,它代表着团圆、思念和美好,被赋予了许多象征意义。通过观赏月亮、传承传统故事和习俗,我们可以更好地体验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描写中秋节团圆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中秋节团圆的诗句有哪些如下:
1、《望月怀远/望月怀古》唐代: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2、《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代: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译文: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
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
3、《阳关曲·中秋月》宋代:苏轼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译文: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4、《一剪梅·中秋元月》宋代: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译文:回忆那个晴朗的中秋,我置身在芳香的丹桂丛。花影映照在酒杯中,月波荡漾在酒杯中。今晚同样在楼上举杯待月光,可是乌云浸湿纱窗,雨水打湿纱窗。我直想乘风上天去质问天公,可是这天路没法打通,想送个信吧信也难通。满堂只有蜡烛高烧光闪闪,照耀得酒宴上红彤彤。让我们把酒喝几盅,让我们慢慢把曲唱到终。

中秋节形容团圆的诗句

中秋节形容团圆的诗句如下:
1、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殷文圭《八月十五夜》。
赏析:最团圆的月亮是中秋月,最团圆的夜晚,是人间此时。那月光落在人身上,如同冰纱,如同冰的光彩,是人拂不落的,遍地月光如水,仿佛将要流动。
这里的团圆,是升华型的,代表帝王的仙人承露台在西山上高耸,代表国家统一的东边海潮,在月光下潮涌。这是愿望着安定,盛世,统一。虽然殷文圭历经晚唐五代两个时期,但是中秋节中秋月带给人家国壮美安定的感触,凝结成不变的大气情怀。
2、月满光尤好,秋殷气更清。——孔平仲《熙宁四年中秋》。
赏析:八月十五日在宋朝正式官定为中秋节,宋朝的中秋节,更注重亲人团聚的内涵。和唐朝人以赏月为主的过节方式,宋朝人更实在,大家邀约在一起,一起喝酒吃饭,月亮成为最美的背景。
中秋节月亮满了,月光尤其好,而此日空气更为清新。宋朝的中秋节,以团聚为重要的内容,给月亮增加了人气,而亲眷沐浴着明丽皎洁的月色,亲情更加温馨华美。
3、愿把团圆盏,年年对兔宫。——朱淑真《中秋夜家宴咏月 》。
赏析:这首词也堪玩味。因为朱淑真的生平事迹淹没在历史和时光的海洋里,只传说她生于官宦之家,熟读诗书,但是丈夫不了解她,后来离婚了,又后来抑郁而亡。她是病故还是自沉呢,有多种说法。
在宋朝的诗词里,中秋节频繁出现和家人聚会夜宴这样的情景,证明宋朝的中秋节的内涵,更重在团圆。这首诗写明了这首中秋词是家宴,那必定是和父母一起。

中秋节的团圆诗句

中秋节的团圆诗句如下:
1、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唐·李商隐《嫦娥》)
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对美好过去的回忆和怀念,以及对亲人的深深思念。明月高悬,普照大地,彩云归去,人们却已经分隔两地。此情此景,让人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奈。
2、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宋·晏殊《寓意》)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中秋夜景。梨花盛开,月光如水,洒在院落中;柳絮飞舞,池塘泛起微澜,淡淡的晚风拂面而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团圆、和平生活的向往。
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唐·李白《古朗月行》)
这句诗是诗人对童年时期的回忆。小时候不认识月亮,将它误认为是一个又圆又大的白玉盘。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童年的纯真和美好。
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农历初三夜的美景。这正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月亮已经初显圆润,而露珠则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团圆的渴望。
团圆对家庭的意义:
1、团圆能够增强家庭凝聚力。家人们平时可能因为工作、学习等原因而分散在各地,团圆的机会非常宝贵。在团圆时刻,家庭成员可以放下日常的繁忙和压力,聚在一起分享彼此的生活、互相了解和关心,这样能够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和温暖度。团圆也能够加深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拉近彼此的距离。
2、团圆可以为家人提供精神上的满足。在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可能会感到孤独、焦虑等负面情绪。团圆可以给家人带来精神上的安慰和满足感,减轻负面情绪的影响,提高家人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
3、团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团圆被视为家庭和睦、幸福的象征。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都是团圆的重要时刻,家人会一起庆祝、共度佳节,这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

中秋团圆的诗句大全

中秋团圆的诗句大全如下:
1、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殷文圭《八月十五夜》。
赏析:这首《八月十五夜》便是他的代表作,意境阔大,情感豁达,历来为后世所推崇。八月十五的夜里,万里无云,一轮明月如明镜般,照耀着九州大地。人们的衣裳仿佛结满五彩的冰霜,月光满地,好似缓缓流淌的水面。
远处的高山落满了清露,在月光的照耀下更显苍翠;山的另一边是广阔无垠的大海,风急浪高,波涛汹涌。在这团圆之夜,即使未能与家人相聚,诗人心中也不觉愁苦,因为有这轮明月陪伴着他。
2、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
赏析:不可否认的是这首《中秋月》确实是难得一见的欢乐之作,读来令人心生喜悦。从写法上来说,这首词采用了顶针的手法,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读来朗朗上口。
而从字词方面来看,作者并没有刻意求工雕琢,而是以最简白的语言,却道出了人们心底的美好愿景,这是最能鞭辟到感情最深处的描写,引人共鸣。
3、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王守仁《中秋》。
赏析:这首《中秋》便是他的诗歌代表作,诗中融入了他对人生的思考,表现了其豁达豪迈的心境,读后令人豁然开朗。去年的中秋,白日里重云如盖,但到了晚上却是云散月出,然而今年的中秋却始终阴云密布。
人的一生能够看到几回中秋圆月呢?何况又到了鬓发添霜的年纪。不过,只要我心怀明媚,那么那轮明月便会永驻心间,千古无缺。它的光辉足以笼罩山河大地,这样的赏心乐事,合适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