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八位现役上将名单有哪些?
- 2、1955年授予了哪些开国上将军衔?
- 3、开国上将有哪些人?
- 4、建国时封的10大元帅10大将和57位上将都是谁
- 5、国民党二级上将名单
- 6、新中国的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都有谁
- 7、美国五星上将名单
- 8、四野上将名单
- 9、国民党一级上将军衔有谁?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八位现役上将名单有哪些?
现役38位上将:范长龙、许其亮、常万全、房峰辉、张阳、赵克石、张又侠、吴胜利、马晓天、魏凤和、孙建国、王建平、王冠中、戚建国、贾廷安、杜金才、吴昌德、殷方龙、刘源、王洪尧、苗华、许耀元、张仕波、刘亚洲、王教成、褚益民、宋普选、刘福连、刘粤军、赵宗岐、杜恒岩、蔡英挺、郑卫平、徐粉林、魏亮、李作成、王宁、孙思敬。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是从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总原则出发,根据中国安全环境和军队担负的使命任务确定的,为正大军区级,归中央军委建制领导。
战区作为本战略方向的唯一最高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按照平战一体、常态运行、专司主营、精干高效的要求,履行联合作战指挥职能,担负应对本战略方向安全威胁、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使命。 中部战区辖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河南、陕西、湖北、山西等7省市,战区驻地为北京,陆军机关驻石家庄。
1955年授予了哪些开国上将军衔?
1955年55位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具体人员是:
王平、王震、王宏坤、王新亭、韦国清、乌兰夫、邓华、叶飞、甘泗淇、吕正操、朱良才、刘震、刘亚楼、许世友、苏振华、李达、李涛、李天佑、李志民、李克农、杨勇、杨至成、杨成武、杨得志、宋任穷、宋时轮、张宗逊、张爱萍、陈士榘、陈再道;
陈伯钧、陈明仁、陈奇涵、陈锡联、周桓、周士第、周纯全、赵尔陆、洪学智、钟期光、贺炳炎、郭天民、唐亮、陶峙岳、萧华、萧克、黄永胜、阎红彦、傅钟、傅秋涛、韩先楚、董其武、彭绍辉、谢富治、赖传珠。
开国上将有哪些人?
57位上将:萧克、张宗逊、王震、许世友、邓华、杨成武、傅钟、萧华、甘泗淇、宋任穷、赖传珠、王宏坤、苏振华、刘亚楼、陈锡联、陈士榘、宋时轮、叶飞、杨得志、黄永胜、谢富治、杨勇、李达。
周士第、韦国清、朱良才、王新亭、周桓、李志民、赵尔陆、王建安、李聚奎、董其武、陶峙岳、陈明仁、李克农、彭绍辉、张爱萍、韩先楚、李涛、傅秋涛、王平、吕正操、洪学智、郭天民、周纯全、杨至成、陈再道、陈奇涵、刘震、陈伯钧、钟期光、唐亮、李天佑、贺炳炎、乌兰夫、阎红彦
1955年开国上将以姓氏笔划为序,排名不分先后,名单如下:
1、王平;
2、王震;
3、王宏坤;
4、王建安;
5、王新亭;
6、韦国清;
7、乌兰夫;
8、邓华;
9、叶飞;
10、甘泗淇;
11、吕正操;
12、朱良才;
13、刘震;
14、刘亚楼;
15、许世友;
16、苏振华;
17、李达;
18、李涛;
19、李天佑;
20、李志民;
21、李克农;
22、李聚奎;
23、杨勇;
24、杨至成;
25、杨成武;
26、杨得志;
27、宋任穷;
28、宋时轮;
29、张宗逊;
30、张爱萍;
31、陈士榘;
32、陈再道;
33、陈伯钧;
34、陈明仁;
35、陈奇涵;
36、陈锡联;
37、周桓;
38、周士第;
39、周纯全;
40、赵尔陆;
41、洪学智;
42、钟期光;
43、贺炳炎;
44、郭天民;
45、唐亮;
46、陶峙岳;
47、萧华;
48、萧克;
49、阎红彦;
50、傅钟;
51、傅秋涛;
52、韩先楚;
53、董其武;
54、彭绍辉;
55、赖传珠。
这五十五名上将级别为:
一、正兵团级33名。
张宗逊、宋任穷、赵尔陆、萧克、王震、许世友、刘亚楼、邓华、杨得志、王宏坤、李克农、李达、杨成武、李涛(瑶族)、萧华、甘泗淇、赖传珠、陈奇涵、宋时轮、苏振华、陈锡联、陈士榘、王新亭、谢富治、李志民、黄永胜、朱良才、杨勇、傅钟、周士第、陶峙岳、董其武、陈明仁。
二、副兵团级19名。
周纯全、陈再道、彭绍辉、陈伯钧、张爱萍、傅秋涛、韩先楚、唐亮、洪学智、叶飞、周桓、李天佑、刘震、杨至成(侗族)、王平、钟期光、郭天民、韦国清(壮族)、吕正操。
四、准兵团级1名。
贺炳炎。
五、无军队级别者2名。
乌兰夫(蒙古族)、阎红彦。
扩展资料
解放前后,解放军干部和全国党政干部一样,较长时间实行供给制,没有工资,个人的吃穿用由公家全包,经济情况略有好转的地区,按照任职情况给予数量微薄的津贴,以补零用。
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地方和军队干部,才根据每个人参加革命工作的年限、历史贡献、所任职务等综合因素,评定了级别,干部按级别享受工资津贴和其他物质待遇。
开国上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55位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代表红军、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有杰出贡献的将领。
1956年和1958年,又有两位高级将领先后被授予上将军衔。这57位将军为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过重大贡献,因此被人们称之为“开国上将”。
1956年授予王建安上将军衔。
1958年授予李聚奎上将军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开国上将;人民网-开国上将纪念馆
建国时封的10大元帅10大将和57位上将都是谁
中国57位开国上将,他们都是谁,您知道吗?
1、建国时10大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2、建国时10大将: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3、建国时57位上将:张宗逊、宋任穷、赵尔陆、萧克、王震、许世友、刘亚楼、邓华、杨得志、王宏坤、李克农、李达、杨成武、李涛(瑶族)、萧华、甘泗淇、赖传珠、陈奇涵、宋时轮、苏振华、陈锡联、陈士榘、王新亭、谢富治、李志民、黄永胜、朱良才、杨勇
傅钟、周士第、陶峙岳、董其武、陈明仁、周纯全、陈再道、彭绍辉、陈伯钧、张爱萍、傅秋涛、韩先楚、唐亮、洪学智、叶飞、 周桓、李天佑、刘震、杨至成(侗族)、王平、钟期光、郭天民、韦国清(壮族)、吕正操、贺炳炎、乌兰夫(蒙古族)、阎红彦 、王建安、李聚奎 。
扩展资料
1、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此次军衔等级设置是在中国传统军衔等级体系的基础上,参照了前苏联、朝鲜等国的军衔制而设定的,其中将官设置为四级,即:大将、上将、中将、少将。
2、1955年确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系列:
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将官:大将、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准尉;
3、1965年5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关于取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的决定》,1965年6月1日开始实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百度百科-十大大将
百度百科 -开国上将
国民党二级上将名单
国民党二级上将名单包括:
陈诚白崇禧陈诚顾祝同蒋鼎文陈仪钱大钧王敬久陈国祯卫立煌陶峙岳杜聿明傅作义熊斌张治中徐永昌李宗仁阎锡山程潜陈明仁余汉谋傅作义卫立煌邓锡侯孙蔚如高树勋廖耀湘周至柔陈诚胡琏黄维傅作义阎锡山
扩展资料
二级上将是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国民政府实施的军衔制中将级军官的军衔称谓。上将为现制将领最高军阶,于中将之上。上将又分为一级上将与二级上将,在此指二级上将。
在国民政府时期,依据当时陆军服制条例附表,一级同二级上将领章都是金面三颗三棱角星,造成军常服一、二级上将官阶不分的情形。大礼服靠袖章辨别。政府行宪后,国军参考美军服制修改,二级上将肩、领章为三星。
新中国的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都有谁
1955年授衔时,解放军全军共有60余万名干部获得军官军衔。
国务院和国防部共批准授予元帅10人:朱德 彭德怀 林彪 刘伯承 贺龙 陈毅 罗荣桓 徐向前 聂荣臻 叶剑英 ;大将10人;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上将55人,中将175人,少将798人。
扩展资料:
世界上许多国家军队的军官,都是非常容易从军帽、军服、军衔标识,别在左胸位置的资历牌,以及袖口上的标识来区别军官的级别。具体军官在外观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军衔标识,解放军自恢复军衔制度以来,军官衔级的设置在世界上可谓独一无二的,共设计有三等十级。
将官三级:上将、中将、少将;校官有四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有四级:上尉、中尉、少尉;
大校,授予正师职军官,少将所对应的相应职务是副军职、正军职、副大军区职,而国外的正师职授予的却是少将军衔,军长则为中将军衔。而我军师长是大校军衔,军长则为少将军衔;在对外军事交流中,我军的师长和军长确实存在比国外同级别的师长和军长军衔低一个等级的问题。
由于我军军队基数庞大,倘若师长授予少将,军长则将授予中将,则将产生大量的将军,不利于部队的精兵简政,因此特地在上校和少将之间,保留了1955年首次授衔时的大校军衔,但却取消了1955年军衔中的大将和大尉军衔,以及军人的最高荣誉元帅军衔。
其他,区别军官级别的,还可以从军官级别资历章辩认,我军的军官级别资历章,共有一排至七排;其中,一排为连排级、二排为营级、三排为团级、四排为师级、五排为军级、六排为大军区级、七排为军委委员、副主席、主席级。
此外,在级别资历章最上排中间位置,是级别略章,各级别颜色不同,有一颗星和两颗星的区别;其中,一颗星是副职,两颗星是正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开国将帅
美国五星上将名单
美国五星上将名单有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亨利·哈利·阿诺德、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等。一、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
在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就学,担任美国陆军参谋长、美国国务卿、美国国防部长等,1944年授陆军五星上将军衔,代表著作《马歇尔报告》。说过真正的伟大的将领能够克服一切困难,一个真正的将领不论困难如何艰苦,都能够展现才华,转败为胜等话。
二、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在美国陆军军官学校就学,担任美国陆军军官学校校长、驻菲美军总司令、太平洋西南战区司令、太平洋盟军总司令、联合国军总司令等,1944年授陆军五星上将军衔,代表著作《往事的回忆》。
三、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
在美国陆军军官学校就学,担任欧洲盟军远征军总司令、美国陆军参谋长、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盟军三军总司令、美国第三十四届总统等,1944年授陆军五星上将军衔,代表著作有《远征欧洲》、《受命变革》、《缔造和平》、《悠闲的话》等。
四、亨利·哈利·阿诺德
在美国陆军军官学校上学,担任美国陆军副总参谋长、陆军航空兵总司令,1944年授陆军五星上将,1947年空军成为独立军种,1949年改为空军五星上将,代表著作有《全球使命》、《空战》等。
五、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
在美国陆军军官学校上学,担任美国第二军军长、驻西欧美国第一集团军司令、驻欧洲第十二集团军群司令、美国陆军参谋长、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委员会主席等,1950年授陆军五星上将。
四野上将名单
四野上将名单四野十大虎将的排名如下:1、刘亚楼刘亚楼,男,籍贯福建省武平县湘店乡湘洋村,中国共产党党员,毕业于抗日红军大学和伏龙芝军事学院。2、邓华邓华,湖南郴县人。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9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3、韩先楚韩先楚,男,湖北省红安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4、李天佑李天佑,广西临桂人。1928年入桂军当兵。192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5、苏静苏静,曾用名苏孝顺。福建省漳州市海澄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6、梁兴初梁兴初,男,汉族,江西省吉安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将军衔。7、钟伟钟伟,男,汉族,湖南省平江县人,原名钟步云,又名钟德泰;1929年入团,1930年入党并参加工农红军。8、胡奇才胡奇才,原名胡其财,湖北省红安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9、刘震刘震,男,原名刘幼安。湖北省孝感孝昌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奠基人之一。10、贺晋年贺晋年,男,汉族,陕西省安定县贺家湾人,陕北红军创建人之一,原军委装甲兵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一野二野三野四野司令员是谁解放战争时期四大野战军司令员分别是彭德怀,林彪,刘伯承,陈毅四位司令员。四野的开国将军列表徐向前元帅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海东大将红四方面军十五军团军团长陈赓大将红四方面军第十二师师长王树声大将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陈锡联上将红四方面军第十师师长陈再道上将红四方面军红四军军长傅钟上将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郭天民上将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参谋长韩先楚上将四方面军第七十八师师长洪学智上将红四方面军红四军政治部主任李聚奎上将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参谋长刘震上将四方面军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五师政委宋任穷上将四方面红二十八军政治委员宋时轮上将四方面红二十八军军长王宏坤上将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军长王建安上将红四方面军红四军政治委员王新亭上将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谢富治上将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许世友上将红四方面军骑兵司令员张宗逊上将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参谋长周纯全上将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鲍先志中将红四方面军红四军卫生部政治委员曹里怀中将红四方面军一局局长陈康中将红四方面军红三十一军二七六团团长陈庆先中将红四方面军回民独立师政治委员陈先瑞中将红四方面军红七十四师师长程世才中将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军长杜义德中将红四方面军骑兵师师长范朝利中将红四方面军红四军师参谋长胡奇才中将红四方面军,第十一师政治委员孔庆德中将红四方面军红四军独立第十师师长李成芳中将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通信营政治委员李天焕中将红四方面军红三十军军政治部主任刘昌毅中将红四方面军第九军二十五师团长刘飞中将红四方面军独立师政治部主任刘兴元中将红四方面军卫生部总务处处长倪志亮中将红四方面军参谋长兼红军大学校长聂凤智中将红四方面军红三十一军团长皮定均中将红四方面军红四军营政治教导员钱钧中将红四方面军红四军第三十三团团长秦基伟中将红四方面军红三十一军第二七四团团长陶勇中将红四方面军红四军十二师团长腾海清中将红四方面军第十师二十八团政治委员王必成中将红四方面军第八十九师副师长王近山中将红四方面军红四军第十师副师长吴瑞林中将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共青团团委副书记吴先恩中将红四方面军总经理部军需处处长徐斌州中将红四方面军第九军二十七师八○团政治委员徐立清中将红四方面总卫生部政治委员徐深吉中将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参谋杨国夫中将红四方面军红四军第十师三十团副营长曾绍山中将红四方面军司令部参谋詹才芳中将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二师政治委员张才千中将红四方面军参谋主任张仁初中将红四方面军保卫局通江分局保卫队队长张贤约中将红四方面军红四军军部通信队队长赵_中将红四方面军供给学校校长郑维山中将红四方面军红九军第八十一团政治委员周希汉中将红四方面军总部参谋周志坚中将红四方面军红四军第十师师长中国唯一七星上将美国虽然没有七星上将这个军衔,但有一个虽然和特级上将一样被称为六星上将但其实相当于七星上将的级别的军衔,即美利坚合众国特级上将,1976年美国建国200周年之际由杰拉尔德?福特总统追授给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目前华盛顿是唯一一个美利坚合众国特级上将。注意,这个军衔和美国的另一个军衔——特级上将有所不同,特级上将军衔在五星上将军衔之上和美利坚合众国特级上将军衔之下。另外还要区分上将军衔和上述三种军衔,它们也没有什么联系。美国的上将军衔在五星上将军衔之下,是美国第四高的军衔,也称四星上将,不能和上述三个混为一谈。不过由于得到上述三个军衔的人均已去世,所以在现役美军中最高的军衔就是上将了。
国民党一级上将军衔有谁?
国民党一级上将军衔的有:何应钦、冯玉祥、阎锡山、张学良、李宗仁、唐生智、朱培德、陈济棠、陈绍宽、程潜、白崇禧、陈诚、薛岳、余汉谋、周至柔、顾况同、胡琏、桂永清、王叔铭。
国民党政府授予一级上将始于1935年4月,第一批共授予了8位陆军一级上将和一位海军一级上将。其后在大陆时期又陆续授予了3人,逃台后在50年代授予了7人。
1935年第一批一级上将:何应钦、冯玉祥、阎锡山、张学良、李宗仁、唐生智、朱培德、陈济棠,其中海军一级上将是陈绍宽。
抗战及内战时期:程潜,于1939年授予陆军一级上将。白崇禧,于1945年被授予陆军一级上将。,陈诚,于1947年被授予陆军一级上将。
国民党逃台后,于1950年授予薛岳、余汉谋陆军一级上将。1951年授予周至柔、1954年授予顾况同以及后来的胡琏,1954年授予桂永清海军一级上将,空军—级上将有1957年的王叔铭。
此外,死后追授一级上将的还有:刘湘、曹锟、吴佩孚、宋哲元、陈调元
扩展资料:
中华民国国军军衔制度源起于清末的新军,袁世凯肇建北洋六镇时即模仿普鲁士军制设立衔级。进入民国之后,北洋政府将新军时代军官分为都统、参领、军校三等的制度,改为将官、校官、尉官3等9级,士官3阶:上、中、下士,士兵3等级: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这个体制基本上被国军前身的国民革命军所继承。。1934年7月和1935年1月,国民政府重新制定了陆、海、空军《官制表》和《士兵等级表》。1935年3月,颁布了新的军衔等级表,其中将官设置为: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少将。
特级上将只授予了蒋介石1人;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常服的军衔标志,由领章改为肩章,二级上将为3颗五角星,一级上将、特级上将分别为4颗星、5颗星。因此,也分别被俗称为“三星上将”、“四星上将”、“五星上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级上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盘点国民党“一级上将”:多数曾独霸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