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巴戟天怎么读拼音
- 2、巴戟天的读音巴戟天的读音是什么
- 3、巴戟天的拼音
- 4、巴戟天简介
- 5、巴戟天是什么
- 6、巴戟天的功效与作用
- 7、巴戟天的功效与作用
- 8、巴戟天的功效和作用如何
- 9、巴戟天知识介绍?
- 10、巴戟天是什么?
巴戟天怎么读拼音
巴戟天读音为:【bā,jǐ,tiān】。
巴戟天(学名:Morinda officinalis How),为双子叶植物茜草科,长3~13cm,宽1.5至5cm,前端短渐尖,基部钝形或圆形。巴戟天的干燥根,根呈扁圆柱形,略弯曲。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药用植物,主治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集解:《别录》曰∶巴戟天生巴郡及下邳山谷。二月、八月采根,阴干;弘景曰∶今亦用建平、宜都者,根状如牡丹而细,外赤内黑,用之打去心;恭曰∶其苗俗名三蔓草。叶似茗,经冬不枯。根如连珠,宿根青色,嫩根白紫,用之亦 同,以连珠多肉浓者为胜;大明曰∶紫色如小念珠,有小孔子,坚硬难捣。
巴戟天形态特征:
巴戟天(原变种):藤本;肉质根不定位肠状缢缩,根肉略紫红色, 干后紫蓝色;嫩枝被长短不一粗毛,后脱落变粗糙,老枝无毛,具棱,棕色或蓝黑色。叶薄或稍厚,纸质,干后棕色,长圆形,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6~13厘米,宽3~6厘米,侧脉每边(4~)5~7条,弯拱向上,在边缘或近边缘处相联接,网脉明显或不明显。
顶部收狭而呈壶状,檐部通常3裂,有时4或2裂,裂片卵形或长圆形,顶部向外隆起,向内钩状弯折,外面被疏短毛,内面中部以下至喉部密被髯毛;雄蕊与花冠裂片同数,着生于裂片侧基部,花丝极短,花药背着,长约2毫米;花柱外伸,柱头长圆形或花柱内藏,柱头不膨大,2等裂或2不等裂,子房3室,每室胚珠1颗,着生于隔膜下部。
巴戟天的读音巴戟天的读音是什么
巴戟天的读音是:bājǐtiān。巴戟天的拼音是:bājǐtiān。结构是:巴(独体结构)戟(左右结构)天(独体结构)。注音是:ㄅㄚㄐ一ˇㄊ一ㄢ。巴戟天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植物名。茜草科羊角藤属,多年生匍匐草本。二、引证解释⒈常绿灌木名。又名三蔓草,不凋草。生山中,叶似茶。根茎可作中药。性微温,味辛甘,功能补肾阳,壮筋骨。主治肾虚、腰膝酸软等。引《神农本草经》卷一:“巴戟天生巴郡及下邳,二月八月采根,阴乾。”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药物之异者,有巴戟天椒。”亦省称“巴戟”。《文选·左思<蜀都赋>》:“其中则有巴菽巴戟。”刘良注:“巴戟,巴戟天也。”三、国语词典植物名。茜草科羊角藤属,多年生匍匐草本。地下根肥厚,叶呈倒卵状披针形。夏初,腋生黄色花。生于山地,根可入药。四川省所产最佳。词语翻译德语Morindawurzel,RadixMorindaeofficinalis四、网络解释巴戟天(茜草科巴戟天属植物)巴戟天(学名:MorindaofficinalisHow),为双子叶植物纲、龙胆目、茜草科植物,长3~13cm,宽1.5~5cm,前端短渐尖,基部钝形或圆形。巴戟天的干燥根,根呈扁圆柱形,略弯曲。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药用植物,主治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关于巴戟天的成语哑巴亏巴巴急急须髯如戟折戟沉沙巴巴劫劫巴巴结结结结巴巴剑戟森森留尾巴关于巴戟天的词语戟指嚼舌长戟高门折戟沉沙贯颐奋戟_戟遥临须髯如戟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巴戟天的详细信息
巴戟天的拼音
巴戟天的拼音:bā jǐ tiān
资料扩展
巴戟天(学名:Morinda officinalis How)是茜草科、巴戟天属植物。藤本;肉质根不定位肠状缢缩,根肉略紫红色,干后紫蓝色;嫩枝被长短不一粗毛。
叶薄或稍厚,纸质,干后棕色,长圆形,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
花序3-7伞形排列于枝顶;花序梗长5-10毫米,被短柔毛;头状花序具花4-10朵;花柱外伸,柱头长圆形或花柱内藏,柱头不膨大,2等裂或2不等裂,子房(2-)3(-4)室,每室胚珠1颗,着生于隔膜下部。
聚花核果由多花或单花发育而成,熟时红色,扁球形或近球形,直径5-11毫米;
核果具分核(2-)3(-4);分核三棱形,外侧弯拱,被毛状物,内面具种子1,果柄极短;种子熟时黑色,略呈三棱形,无毛。花期5-7月,果熟期10-11月。
分布于中国、中南半岛;在中国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省区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生于山地疏、密林下和灌丛中,常攀于灌木或树干上,亦有引作家种。
巴戟天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属“四大南药”之一,民间素有“北有人参南有巴戟天”的说法。主治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等。
形态特征
藤本;肉质根不定位肠状缢缩,根肉略紫红色,干后紫蓝色;嫩枝被长短不一粗毛,后脱落变粗糙,老枝无毛,具棱,棕色或蓝黑色。
叶薄或稍厚,纸质,干后棕色,长圆形,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6-13厘米,宽3-6厘米,顶端急尖或具小短尖,基部纯、圆或楔形,边全缘
有时具稀疏短缘毛,上面初时被稀疏、紧贴长粗毛,后变无毛,中脉线状隆起,多少被刺状硬毛或弯毛,下面无毛或中脉处被疏短粗毛
侧脉每边(4-)5-7条,弯拱向上,在边缘或近边缘处相联接,网脉明显或不明显;叶柄长4-11毫米,下面密被短粗毛;托叶长3-5毫米,顶部截平,干膜质,易碎落。
巴戟天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巴戟天的别名 7 来源及产地 8 性味归经 9 功能主治 10 巴戟天的用法用量 11 化学成分 12 巴戟天的药理作用 13 巴戟天的药典标准 13.1 品名 13.2 来源 13.3 性状 13.4 鉴别 13.5 检查 13.5.1 水分 13.5.2 总灰分 13.6 浸出物 13.7 含量测定 13.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3.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3.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3.8 巴戟天饮片 13.8.1 炮制 13.8.1.1 巴戟 13.8.1.1.1 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 13.8.1.2 巴载肉 13.8.1.3 盐巴戟天 13.8.1.3.1 鉴别 13.8.1.3.2 检查 13.8.1.3.3 浸出物、含量测定 13.8.1.4 制巴戟天 13.8.1.4.1 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 13.8.2 性味与归经 13.8.3 功能与主治 13.8.4 用法与用量 13.8.5 贮藏 13.9 出处 14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巴戟天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巴戟天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巴戟天 1 拼音 bā jǐ tiān
2 英文参考 Morinda offcinalis How [朗道汉英字典]
radices morindae [朗道汉英字典]
morinda roo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morindae officinalis radix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morindae radix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adix Morindae Officinalis(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morinda roo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巴戟天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1]。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 的干燥根[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Radix Morindae Officinalis(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morinda root(《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巴戟天的别名 巴载、鸡肠风、兔子肠[1]。
7 来源及产地 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officinalis How的根[1]。产福建、广东、广西等地[1]。
8 性味归经 辛、甘,微温[1]。入肝、肾经[1]。
9 功能主治 功在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1]。主治肾虚阳痿,遗精,早泄,腰膝酸软,小便不禁,子宫虚冷,风寒湿痹[1]。
巴戟天为眼科常用补阳药,具有补肾壮阳,强筋健骨,温通止泪的功效。用于肾阳虚衰所致的视物不明,云雾移睛,冷泪长流等。可与肉苁蓉、菟丝子、枸杞子等配伍。
10 巴戟天的用法用量 煎服:4.5~9g[1]。
11 化学成分 本品含甲基异茜黄素(Rubiadin)及其1甲醚,水晶兰苷(Monotropein)、β谷甾醇、维生素C等[1]。
12 药理作用 本品具有免疫增强和强壮作用[1]。
13 巴戟天的药典标准 13.1 品名 巴戟天
Bajitian
MORINDAE OFFICINALIS RADIX
13.2 来源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jj:icinalis How昀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净,除去须根,晒至六七成千,轻轻捶扁,晒干。
13.3 性状 本品为扁圆柱形,略弯曲,长短不等,直径0.5~2cm。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具纵纹和横裂纹,有的皮部横向断离露出木部;质韧,断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易与木部剥离;木部坚硬,黄棕色或黄白色,直径1~5mm。气微,味甘而微涩。
13.4 鉴别 (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栓内层外侧石细胞单个或数个成群,断续排列成环;薄壁细胞含有草酸钙针晶束,切向排列。韧皮部宽广,内侧薄壁细胞含草酸钙针晶束,轴向排列。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2~3个相聚,呈放射状排列,直径至105μm;木纤维较发达;木射线宽1~3列细胞;偶见非木化的木薄壁细胞群。
粉末淡紫色或紫褐色。石细胞淡黄色,类圆形、类方形、类长方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有的一端尖,直径21~96μm,壁厚至39μm,有的层纹明显,纹孔和孔沟明显,有的石细胞形大,壁稍厚。草酸钙针晶多成束存在于薄壁细胞中,针晶长至184μm。具缘纹孔导管淡黄色,直径至105μm,具缘纹孔细密。纤维管胞长梭形,具缘纹孔较大,纹孔口斜缝状或相交成人字形、十字形。
(2)取本品粉末2.0g.加乙醇25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巴戟天对照药材2.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一甲酸(8:2: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 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3.5 检查 13.5.1 水分 不得过15.0%(附录ⅨH第一法)。
13.5.2 总灰分 不得过6.0%(附录ⅨK)。
13.6 浸出物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冷浸法测定,不得少于50.0%。
13.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13.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一水(3:97)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理论板数按耐斯糖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13.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耐斯糖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制成每Iml含0.2mg的溶液,即得。
13.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流动相50ml,称定重量,沸水浴中加热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流动相补是减失的重量,摇匀,放置,取上清液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30μl,供试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用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耐斯糖(C24H4202,)不得少于2.0%。
13.8 巴戟天饮片 13.8.1 炮制 13.8.1.1 巴戟 天除去杂质。
13.8.1.1.1 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 同药材。
13.8.1.2 巴载肉 取净巴戟天,照蒸法(附录ⅡD)蒸透,趁热除去木心,切段,干燥。
本品呈扁圆柱形短段或不规则块。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具纵纹和横裂纹。切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中空。气微,味甘而微涩。
同药材。
13.8.1.3 盐巴戟天 取净巴戟天,照盐蒸法(附录ⅡD)蒸透,趁热除去木心,切段,干燥。
本品呈扁圆柱形短段或不规则块。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具纵纹和横裂纹。切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中空。气微,味甘、咸而微涩。
13.8.1.3.1 鉴别 (除横切面和显微粉末外)同药材。
13.8.1.3.2 检查 (水分)同药材。
13.8.1.3.3 浸出物、含量测定 同药材。
13.8.1.4 制巴戟天 取甘草,捣碎,加水煎汤,去渣,加入净巴戟天拌匀,照煮法(附录ⅡD)煮透,趁热除去木心,切段,干燥。
每100kg巴戟天,用甘草6kg。
本品呈扁圆柱形短段或不规则块。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具纵绞和横裂纹。切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中空。气微,味甘而微涩。
13.8.1.4.1 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 同药材。
13.8.2 性味与归经 甘、辛,微温。归肾、肝经。
13.8.3 功能与主治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13.8.4 用法与用量 3~10g。
13.8.5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13.9 出处
巴戟天是什么
巴戟天是什么 巴戟天简介 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根。长3~13cm,宽1.5~5cm,前端短渐尖,基部钝形或圆形。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全年均可采挖。除去须根略晒,捶扁,晒干。用时润透或蒸过,除去木质心,切断,生用、盐水炙用或用甘草煎汤取汁煮用。主治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巴戟天图片
巴戟天的功效与作用 补肾阳,壮筋骨,祛风湿。治阳痿,少腹冷痛,小便不禁,子宫虚冷,风寒湿痹,腰膝酸痛。
1、《本经》:“主大风邪气,阴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志益气。”
2、《别录》:“疗头面游风,小腹及阴中相引痛,下气,补五劳,益精。”
3、《药性论》:“治男子梦交泄精,强阴,除头面中风,主下气,大风血癞。”
4、《日华子本草》:“安五脏,定心气,除一切风。疗水肿。”
5、《纲目》:“治脚气,去风疾,补血海。”
6、《本草求原》:“化痰,治嗽喘,眩晕,泄泻,食少。”
7、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补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治肾虚腰脚无力,痿痹瘫痪,风湿骨痛,神经衰弱,阳萎遗精,早泄,失眠;妇女不育。”
巴戟天的药用价值 1、治虚羸阳道不举,五劳七伤百病。能食,下气:巴戟天、生牛膝各三斤。以酒五斗浸之,去滓温服,常令酒气相及,勿至醉吐。(《千金方》)
2、治妇人子宫久冷,月脉不调,或多或少,赤白带下:巴戟三两,良姜六两,紫金藤十六两,青盐二两,肉桂(去粗皮)、吴茱萸各四两。上为末,酒糊为丸。每服二十丸,暖盐酒送下,盐汤亦得。日午、夜卧各一服。(《局方》巴戟丸)
3、治风冷腰胯疼痛,行步不得:巴戟一两半,牛膝三两(去苗),羌活一两半,桂心一两半,五茄皮一两半,杜仲二两(去粗皮,炙微黄,判),干姜一两半(炮裂,判)。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温酒饮下三十丸。(《圣惠方》巴戟丸)
4、治小便不禁:益智仁、巴戟天(去心,二味以青盐、酒煮),桑螵蛸、兔丝子(酒蒸)各等分。为细末,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用盐酒或盐汤送下。(《奇效良方》)
5、治白浊:菟丝子(酒煮一日,焙干)、巴戟(去心,酒浸煮),破故纸(炒)、鹿茸、山药、赤石脂、五味于各一两。上为末,酒糊丸。空心盐汤下。(《普济方》)
巴戟天的食用方法 1、巴戟天酒
做法:巴戟天、淮牛膝各等量。用约十倍的白酒浸泡。每次饮1~2小杯。本方源于《千金要方》。主要以巴戟天补肾、强筋骨,以淮牛膝补肝肾、强筋骨,以酒助药力。
功效:用于肝肾不足,肾阳虚衰,腰膝酸软,下肢无力。
2、巴戟苁蓉鸡
做法:巴戟天、肉苁蓉各15g,仔鸡1只。二药纱布包扎,鸡去肠杂等,洗净,切块,加水一同煨炖,以姜、花椒、盐等调味。去纱布包后,饮汤食肉。
功效:本方主要以肉苁蓉、巴戟天补肾阳、益精血。用于肾虚。
巴戟天的副作用 阴虚火旺者忌服。
1、《本草经集注》:“覆盆子为之使。恶朝生、雷丸、丹参。”
2、《本草经疏》:“凡病相火炽盛,便赤,口苦,目赤目痛,烦躁口渴,大便燥秘,法咸忌之。”
3、《得配本草》:“火旺泄精,阴虚水乏,小便不利,口舌干燥,四者禁用。”
巴戟天酒
材料:巴戟天18g,牛膝18g,石斛18g,羌活27g,当归27g,生姜27g,椒2g,酒1000ml。
做法:将上述药材捣细,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酒浸泡,密封,煮1小时。取下冷却,过滤后装瓶备用。
用法:每次15~20ml,将酒温热服用,不拘时候,常觉有酒力为好。
功效:补肾壮阳,活血通经,舒筋利关节。
主治:腹部瘀结冷痛,折伤闪挫,腰膝痹痛,足痿无力,肢节不利、四肢拘挛,肾虚阳痿。
另外,服药后,慎食生冷、猪、鱼、油、蒜,春六日,秋、冬二七日,夏勿服。
巴戟天的功效与作用
巴戟天的功效与作用谈到巴戟天,相信很多朋友对其并不了解,毕竟在我们湖北地区这种植物还是比较少见的,其主要产地是广东广西地区,是一种双子叶植物,下面就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巴戟天的功效与作用。巴戟天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作用,一治疗抗抑郁症,主要由于巴戟天所含的寡糖有抗抑郁的作用,能用于抑郁症的辅助治疗二健脑强智,巴戟天所含的巴戟素对大脑有保护作用,并能改善大脑的记忆功能。三促进身体发育,我们都知道巴戟天能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增强体力。四抑制病菌。巴戟天的乙醇提取物对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能预防和辅助治疗乙型肝炎。总的来说巴戟天在治疗肾虚阳痿壮筋骨祛风湿等方面效果不错。对于很多朋友来说,去药店购买巴戟天主要还是看重其医药价值,毕竟市场上巴戟天的价格也不高,很多地方都有销售,对人体副作用比较少,治疗的疾病种类也比较多,这也是为什么巴戟天在市场深受欢迎的关键原因,关于巴戟天的功效与作用在此就先介绍这么多。
巴戟天的功效与作用
巴戟天是一种药用植物,主要生长在中国、越南和泰国等地。它的药用价值被人们发现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据科学研究表明,巴戟天具有很多健康功效和作用。
1. 增强免疫力
巴戟天中含有大量的多糖类物质和β-葡聚糖,这些物质可以刺激人体免疫系统的各种免疫细胞,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和治疗感染等疾病。
2. 保护肝脏
巴戟天中所含的多种药理活性物质,可以有效地保护肝细胞,降低肝脏损伤的风险。同时它还能促进肝细胞再生、提高肝脏代谢能力,促进淋巴组织和血液的新陈代谢,预防肝硬化和脂肪肝等肝脏疾病。
3. 延缓衰老
多年的科学研究表明,巴戟天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对抗自由基,减少细胞损伤,从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4. 提高男性健康
巴戟天被民间称为“天然伟哥”,主要是因为它对于男性健康的保护作用。巴戟天能够提高男性的精力、增强性功能、提高精液质量,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阳萎、早泄等男性健康问题。
5. 降低血糖
巴戟天内所含的一些化学成分可以帮助人体对糖的吸收和利用,降低血糖值,对于帮助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有较好的效果。
6. 缓解炎症
巴戟天中含有多种天然植物炎症物质,可以有效地缓解体内炎症反应,并且具有显著的镇痛和抗病毒作用,对于感冒、喉咙疼痛等炎症性疾病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7. 增强心血管功能
由于巴戟天含有较多的黄酮类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加强心血管功能,降低胆固醇水平,防止血管疾病的发生。此外,它还能有效地提高心肌代谢能力和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肌功能。
总之,巴戟天作为一种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中草药,在传统药理上被广泛应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不断的研究,也证实了巴戟天确实具有很多健康功效和作用,它是我们日常保健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营养品。
巴戟天的功效和作用如何
巴戟天的功效与作用食用价值在日常生活中,巴戟天是一种中药,但其食用价值也不容小觑。巴戟天常用来酿酒,熬汤,加到菜里。有的人会用巴戟天炖鸡,据说是男性壮阳补肾的美味佳肴。巴戟天有益于阳虚肾虚,腰酸腿软,是男性阴虚虚弱的福音。巴戟天还能熬制美味的汤,不仅美味滋补,而且有益健康。药用功效增加体重抗疲劳据说有人用巴戟天在老鼠身上做实验。小鼠在服用巴戟天药水一段时间后,体重和抗疲劳能力明显增加,在运动中精力更加充沛。抗癌巴戟天怎么会提取出一种对抗白细胞的物质,可以有效控制白细胞的恶化和生长,抑制恶性病毒的活性。因此,巴戟天对于抗癌具有重要的医学研究价值。进补功效老年人一老,各种小病就会找上门来。最常见的症状是腰酸、腿软、无力、无力。巴戟天能有效滋养和调节中老年人的身体,缓解腰膝酸软的症状,起到强腰强身的作用。男性主要滋补男性下肢力量,一般有补肾壮阳的功效。巴戟天如何调理女性妇科也能派上用场。比如常见的女性宫寒不孕。
巴戟天知识介绍?
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根。巴戟天缠绕性草质藤本,生于山谷、溪边或山地树林下,有栽培,花期4~7月,果期6~11月。分布于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地。栽培品6至7年即可采收。秋冬季采挖,挖出后,剪去茎叶须根晒于6至7成干,用槌打扁,晒至全干或蒸约半小时后晒至半干,再槌扁晒干。
巴戟天呈扁圆柱形,略弯曲,长度不等,直径1至2厘米。表面灰黄色,粗糙,具纵纹,外皮横向断裂而露出木部,形似连珠,质坚韧,断面不平坦,皮部厚,淡紫色,易与木部剥离,木部黄棕色,无臭,味甘,微涩。以条粗、连珠状、肉厚、色紫者为佳。
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巴戟天、盐巴戟天、制巴戟天、酒巴戟天,炮制后贮贴干燥容器内,酒巴戟天密闭,置通风干燥处,防蛀,防霉。
巴戟天是什么?
巴戟天又名巴戟、巴戟肉。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干燥根。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为四大南药之一。呈扁圆柱形,略弯曲,长短不等,直径0.5~2cm。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粗糙,具纵纹及A裂纹,有的皮部A向断离露出木心,形似连珠。质坚硬。肉厚,易剥落。断面皮部淡紫色或紫色,木部齿轮状黄棕色或黄白色,木质坚韧,直径1~5mm。无臭,味甘而微涩。
以条大、肥壮、肉厚色紫、木心细者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