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蓟怎么读?
蓟拼音是jì。
一、释义
1、蓟是一种草本植物,属于菊科,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茎直立,高度通常在30至100厘米之间。叶子呈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叶面呈绿色,叶背呈灰绿色。蓟的花期在夏季到秋季之间,花朵通常为紫红色或淡红色。
2、在古代,蓟是一种常见的草药,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蓟的根部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喉痛、痢疾等疾病。此外,蓟的花朵也被认为具有药用价值,可以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
二、组词释义
1、蓟菜:指蓟这种植物的嫩叶或嫩芽,可以作为蔬菜食用。其味道清香可口,营养丰富,被认为是一种健康食品。
2、蓟草:指蓟这种植物的通称,也指代蓟这种植物所生长的草地。在一些地区,人们会将蓟草割下来作为饲料来喂养家畜。
3、蓟花:指蓟这种植物的花朵。它的花朵美丽而富有特色,常常被用于装饰和观赏。在一些地区,蓟花也被作为象征物,代表着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蓟的列句
1、蓟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植物,它的根部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喉痛等疾病。
2、蓟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3、在一些地区,人们会将蓟草割下来作为饲料来喂养家畜,是一种非常环保的养殖方式。
4、蓟花是一种非常美丽的花卉,它的花朵通常为紫红色或淡红色,被广泛用于园林美化。
5、在一些文学作品中,蓟被用来象征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因为它的花朵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顽强地生长。
蓟字怎么念
蓟的读音是:jì 。
蓟,汉语二级字,读作蓟jì,本义指蓟属植物的泛称;其它含义:古州名,古县名。蓟这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读音,比如在人名中可能会读作jī。因此,在具体的语境中,需要根据情况来确定蓟的正确读音。
在汉语中,蓟有两个主要的意思:
1、指一种植物:蓟是一个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属于菊科。它的叶子呈羽状深裂,花呈紫色或白色,有时也被用作观赏植物。蓟叶和蓟花都可以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功效。
2、指地名:蓟也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即今天的天津市蓟州区。蓟州位于天津市的北部,是古代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塞。
蓟的组词意思:
幽蓟 yōu jì,幽州和蓟州的并称。
小蓟xiǎo jì,俗称刺儿菜。多年生草本植物。叶边缘有小刺,花紫红色。嫩茎和叶可食,也可做猪饲料。全草入药,有止血、清热等作用。
蓟城 jì chéng,习惯上称为东周。
滨蓟 bīn jì,主根深入地中,叶面有光泽
辽蓟 liáo jì,指辽地 今辽宁 和蓟地 今北京市和河北省东北 。因两地邻接而并称。
学习汉字的方法
1、学习基本知识: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和结构,掌握基本的汉字笔画、部首和构造规律。这些基本知识可以帮助你理解汉字的形态和意义,并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刻意练习:汉字的学习需要大量的刻意练习。可以通过写字练习册、汉字书法练习等方式,反复练习汉字的写法和读音。重点练习一些常用的汉字和生词,逐渐扩大汉字的学习量。
3、分解拼音法:对于不熟悉的汉字,可以通过分解拼音的方法来学习。将汉字分解成部首和偏旁,再结合拼音进行学习,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汉字的发音和意义。
蓟怎么读?
拼音:jì。声母:j,韵母:i,声调:第四声。
蓟
拼音:jì,部首:艹,笔画:13,繁体:蓟,五笔:AQGJ。
释义:
1、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有刺,叶子羽状,花紫红色,瘦果椭圆形。全草入药。也叫大蓟。
2、古地名,在今北京城西南,曾为周朝燕国国都。
3、蓟县,地名,在天津。
4、姓。
组词:小蓟、大蓟、滨蓟、蓟丘、蓟门、辽蓟、刺蓟、蓟邱、枹蓟、马蓟、幽蓟、山蓟。
笔顺
扩展资料:
1、小蓟 [ xiǎo jì ]
释义:俗称刺儿菜。多年生草本植物。叶边缘有小刺,花紫红色。嫩茎和叶可食,也可做猪饲料。全草入药,有止血、清热等作用。
2、大蓟 [ dà jì ]
释义:蓟。
3、蓟丘 [ jì qiū ]
释义:亦作“蓟邱”。古地名。在北京城西德胜门外西北隅。
4、蓟门 [ jì mén ]
释义:即蓟丘。
5、刺蓟 [ cì jì ]
释义:泛称大蓟、小蓟。因叶皆有刺,故称。
蓟的拼音怎么读
蓟的拼音怎么读如下:
【jì】。
1、蓟,俗名为大刺介芽、地萝卜、大蓟、山萝卜、条叶蓟、大蓟草、大蓟根、刺蓟、蓟蓟芽,为菊科蓟属的植物。
2、蓟多年生草本,块根纺锤状或萝卜状,直径达7毫米。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全部茎枝有条棱,被稠密或稀疏的多细胞长节毛,接头状花序下部灰白色,被稠密绒毛及多细胞节毛。
3、冠毛浅褐色,多层,基部联合成环,整体脱落;冠毛刚毛长羽毛状,长达2厘米,内层向顶端纺锤状扩大或渐细。花果期4-11月。
4、广布河北、山东等地。日本、朝鲜有分布。生于山坡林中、林缘等地。有人工栽培作药用。
形态特征:
1、基生叶较大,全形卵形、长倒卵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8-20厘米,宽2.5-8厘米,羽状深裂或几全裂,基部渐狭成短或长翼柄,柄翼边缘有针刺及刺齿。
2、侧裂片6-12对,中部侧裂片较大,向下及向下的侧裂片渐小,全部侧裂片排列稀疏或紧密,卵状披针形、半椭圆形、斜三角形、长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
3、宽狭变化极大,或宽达3厘米,或狭至0.5厘米,边缘有稀疏大小不等小锯齿,或锯齿较大而使整个叶片呈现较为明显的二回状分裂状态,齿顶针刺长可达6毫米,短可至2毫米,齿缘针刺小而密或几无针刺。
4、顶裂片披针形或长三角形。自基部向上的叶渐小,与基生叶同形并等样分裂,但无柄,基部扩大半抱茎。全部茎叶两面同色,绿色,两面沿脉有稀疏的多细胞长或短节毛或几无毛。
蓟这个字读什么
蓟读
jì,释义: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紫色,可入药,亦称“大蓟”。
天津市的蓟县的蓟这个地名念“ji”声调为第四声。
这个字读蓟(jl)蓟州蓟蓟县。
蓟字读ji(四声)。
jì,与“季”同音
“蓟”字的汉语拼音是【jì】,同季节的“季”发音。
如天津以北的“蓟州”、“蓟县”。
蓟字怎么读
jì。部首:艹。笔画:13。笔顺:横、竖、竖、撇、横撇/横钩、竖、横折、横、竖、横、提、竖、竖钩。
组词:小蓟、蓟马、大蓟、蓟城、马蓟、山蓟、幽蓟、蓟丘、蓟邱、刺蓟、滨蓟、辽蓟、枹蓟、蓟门烟树。
基础释义:1、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有刺,叶子羽状,花紫红色,瘦果椭圆形。全草入药。也叫大蓟。2、古地名,在今北京城西南,曾为周朝燕国国都。3、蓟县,地名,在天津。4、姓。
详细释义:〈名〉(形声。从艹,魝jiè声。本义:蓟属植物的泛称)同本义。多年生直立草本。有大蓟和小蓟两种。茎和叶有刺和白色软毛,初夏开紫红色花。全草供药用。嫩茎叶可食用或作饲料。如:罗平蓟;贡山蓟古州名。唐开元十八年置。治所在渔阳(今天津市蓟县)古县名蓟县。秦置。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县名。在天津市北部,邻接北京市和河北省。秦置无终县,隋改渔阳县,明入蓟州,1913年改为蓟县。
?
蓟怎么读
蓟的读音是:jì。蓟字的本义是蓟属植物的泛称,蓟花紫色,可入药,有“大蓟”和“小蓟”之分。蓟字在古代也曾作为古州名出现,现如今的“蓟县”是天津市的一个辖区,即蓟州区。
蓟字怎么读
蓟
读音:[jì]
部首:艹五笔:AQGJ
释义: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紫色,可入药,亦称“大蓟”。
蓟
拼音: jì
笔画: 13
部首: 艹
五笔: aqgj
基本解释蓟(蓟)
jì
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紫色,可入药,亦称“大蓟”。
笔画数:13;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3525121122
蓟字怎么读?
蓟这个字的读音是(jì),“蓟”字是上下结构的汉字。这个字的原本意思指的是蓟属的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茎叶表面长有刺,有药用功效。另外“蓟”这个字在我国唐朝时期,还是州县的名称,在如今的天津市境内。
组词:小蓟、大蓟、滨蓟、辽蓟、蓟丘、蓟门、刺蓟、蓟邱、枹蓟、幽蓟、马蓟、蓟城。
扩展资料:
词语解释:
1、滨蓟[bīn jì]
俗名:鸡角刺、南国小蓟特征:多年生草本,海滨或野地自生。主根深入地中,叶面有光泽,羽状缺刻,根生叶有柄,叶背脉密生毛茸;头状花单生于短枝,花冠紫红色或白色,先端成针状集生,茎长3.5公分。
2、辽蓟[liáo jì]
辽地和蓟地。
3、蓟丘[jì qiū]
亦作“蓟邱”。古地名。在北京城西德胜门外西北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