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子力学解释死亡,科学家称:人不会真的死亡,灵魂将永远存在于世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11 19:51:13 浏览5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量子力学如何解释死亡?

量子力学解释死亡:
人体死亡之后可能并不意味着彻底结束,而是人体内意识或者灵魂以量子的方式进入了宇宙,这些意识和灵魂一直等待合适的机会以量子方式重回人间,而在150年的轮回期间,量子传输输送到宇宙的意思和灵魂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净化。
比如你的前世是一个坏人,那么需要重新进化成为一个单纯的小孩,如果你前世是一个好人,同样也需要进化成为一个没有任何杂念的新灵魂回到人间重生,而你在人间变好变坏就需要看你自己的表现。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会经历的事情
这是一种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抗拒,死亡也是世界上唯一真正公平的事情,不管是你是富商巨贾,还是穷困潦倒,最终的归宿一个小盒子。
在我们的传统认知中,一个人去世之后就意味着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人体分解之后的原子和分子重新回归到大地,就好像古人说的“人死如灯灭”一样,一切都结束了,至少科学上来说,什么都没有了。
但是在古代很多传说或者一些宗教教义中却认为一个人去世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一种新的开始,每经过150年就会轮回一次,也就是说一个人死后并没有永远的消失,而是会一直在轮回,只不过在轮回过程中会丢失一部分东西,比如肉体、记忆、身体特征等等。

量子力学怎么解释死亡?

在量子力学理论的指导下,死亡就是意识的丧失。
人的意识本质是神经系统的电流,它是由许许多多的电子相互纠缠而产生,电子相互碰撞叠加产生了人的意识。人们常说的“思维碰撞的火花”或许正是基于此。
灵魂这种说法由古代流传而来,不过科学家给灵魂一个新的名字,那就是意识。后续又用量子力学对此进行过解释,因为我们的生活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人体也是物质组成部分,而灵魂就由意识组成的。
相关信息:
这两种相结合之后再引入量子力学定论,就能更好的解释灵魂离体现象了。因为在量子力学里有一种现象叫做量子纠缠,将波粒二象性和量子纠缠结合在一起,就可以解释灵魂离体现象,灵魂离体就意味着意识的转移,如果一边粒子发生改变,那么另外一边的粒子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

量子力学解释死亡是什么?

如下:
在量子力学理论的指导下,科学家再次对灵魂下了新的定义:人的意识本质是神经系统的电流,它是由许许多多的电子相互纠缠而产生,电子相互碰撞叠加产生了人的意识。人们常说的“思维碰撞的火花”或许正是基于此。但是,人死亡并不会影响电子的运动,人的意识不会一直存在。
人死后,电子的运动继续,但是作为电流载体的脑神经已经死亡,因此,或许意识还是在不断输入大脑,但是人脑已经不能做任何输出了,他不能指挥人体做出动作,此时的身体就是无意识的状态。这种解释下,人的意识变成了客观存在的物质,人在去世之后,不会有灵魂到处游荡。
人类的死亡意味着什么?科学家用量子力学佐证,死亡后意识永存!
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科学家却在量子力学领域有了这样一个重大的发现,那就是人类死亡之后,他们的意志活动其实并没有消失,而是以量子的形式进入了宇宙空间,从而继续进行活动。这样的观点恰恰能够解释人类目前无法理解的“轮回”、“灵魂”之说。
不过科学家对量子力学的研究目前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因此科学家如果想真正验证上面的发现,在短时间内其实还是很难实现的。

量子力学能不能解释人死后究竟去了哪里?

其实量子力学是不能解释人死后究竟去了哪里的。尽管有很多的说法,有的说人死后升天了,有的说死后重新投胎,但是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这都是猜测。
能量是守恒的,人死后腐烂化为别的物质微粒存在,人死后的意识是不存在的,身体化为自然界的别的物质,以别的形式存在着,本质都是微粒。
如意识是量子态是光而且是独立的生命体智慧体,那么在人的肉体死了之后,灵魂就可以以智慧生命之光的形态存在于体外及宇宙时空中。由于意识智慧不同灵魂之光就不同,就会生活在不同的光的世界。这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生命主体的自我认知问题。
我认为,人死了,所有活着时吸收的养分,开始慢慢散发,又回到了该回到的地方
量子力学其实是可以解释这个问题的,人死后会分解成最原始的原子,然后继续组成其他生物的身体结构
死亡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尽管现在医学科技发达,但是人类依旧是没有办法避免死亡的到来。事实上,人类对死亡研究的探索从来没停止过。有一些医学研究表明,死亡其实是一种大脑停止思考的表现。在过去存在着不少身体死亡,但是肢体还能有反应的案例。这是因为大脑才是人体的指挥官,只要大脑没有第一时间死亡,只要还有血液循环,身体都是能做出反映的,由此看来意识还是能够支配身体的。
西方曾经有一个灵魂21克重的说法,这是有科学依据的。西方科学家将濒临死亡的人放置在体重秤上,发现人体在死亡之后,体重会轻大概21克。不过专业医学专家对此进行过解释,这个是体能的ATP被消耗且没有新的ATP产生,所以会轻21克。不过随着量子学的延伸,科学家开始尝试着用量子力学的角度去分析死亡。从量子力学的角度来看,意识的本质实际上就是神经系统之间的交流,是人体内电子相互碰撞的一个结果。
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电子运动会保持在一个永不停止的状态。即使在人脑意识消亡之后,大脑里面的电子运动都没有停止下来。不过脑神经是大脑跟那些电子运动之间的载体,因为脑神经的死亡,使得这些电子之间的交流是无意义的。所以这些电子运动是无法再指挥人脑做出行动,因此身体处于一个无意识的状态。死亡能够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也可以理解为人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
简单来说,死亡就是意识的消亡。至于意识之后的去处,以现阶段的科学理论来说,还不能够解释那些电子运动有没有转移到别的载体的可能。

人死后会去哪里?科学家用量子力学解释:会在另一个世界开始

相信大家都知道人的一生不管多么的长,最后还是会死去,这也是我们都需要经历的一件事情。不过人类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人死之后会去哪里呢,是不是真的一切都消亡了呢?






曾被纽约时报评选为本时代三大科学家的罗伯特·兰扎曾写过一本《生物中心论》,里面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理论,人类死亡并不是旅程的终点,而只是起点,我们将穿越不同的宇宙。《生物中心论中》认为是生命在创造宇宙,而不是宇宙在创造生命,有意识形态才有宇宙,实际上生命才是真实世界的中心,意识使得世界变得有意义,时空只是生命意识的载体。






我们的身体接收意识的方式与卫星接收讯号的方式一样,身体与意识实际上是相互独立,的,所以身体的消失不代表意识的灭亡。意识与量子一样是非局部的东西,存在于时空拘束之外。






而多种宇宙是可以同时存在的,而我们这片宇宙中的身体死亡之后,另一个宇宙就会吸收尸体的意志,使之继续存在,与我们所说的轮回异曲同工。不过吸收进去的意识是在另一个宇宙存活,另一个宇宙存活还是像轮回体系一样,放归我们的宇宙就不得而知了。






而当下,我们宇宙所发生的事,在对等的多种宇宙中也会同时进行,当我们的意识开始运转,也会影响其它对等世界的意识,当我们的生命在这个宇宙走向尽头时还会在另一个世界重新开始。






我们生活在多重宇宙中,时间不断分支并创造独特的相联系的宇宙们,并且每个宇宙中的我们的版本都不相同,每一个自我都在无时无刻地呈合集倍数增长,因此我们并不是一个个体而是多重体。多重的生活是不能观察到的,但这并不是我们的现实生活不是真实的,它是真实的,只是必须承认我们的生活,并不完全属于他看上去的那样。

量子力学,可以发现人死后灵魂的去处?

宇宙间的生死秘密,效果图

现在的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这种铁的规律次序,在地球上繁衍生息的生命,都无法改变,只能顺应接受。这个规律,我们人类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在实践中找到答案。唯独死后,去了哪里?一直困扰着我们的认知。根据人的意识,很多人认为,人死后,灵魂依然存在,去了一个我们科学目前还无法找到的地方。


灵魂出窍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好奇,人死后去了哪里?不过,也从没有透过科学办法去证实。古人认为,人活着是因为存在意识,死后就是意识的消失。在他们看来,意识就是人的灵魂,生命可循环。但在科学唯物观看来,这一切不过是我们的灵魂观念。随着人类在物理和宇宙科学领域的延伸,说不清道不明的“灵魂”也逐渐进入科学研究的范畴。


灵魂波能量

今年早些时候,中国科学院士朱清时,在一次科学大会上演讲时说,量子力学时代的来临,意味人死后去了哪里,未来有望找到答案。惊人的言论一出,在科学界引起很大的争议。面对,各类质疑,朱院士这么解释,我没有盲从宗教,而是一直在求证未知世界的哪些事儿。我们暂不论对与错,在科学 探索 的道路上,大胆假设,客观求证,并不矛盾。


量子波动力学,效果图

那么,量子力学,怎么能够解释灵魂出窍去处?早在2016年,德国慕尼黑普朗克物理研究所宣称,在研究量子力学时,透过仪器可看见人类死后去了另一个世界的情况。此后,得到了普林斯顿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物理研究人员的证实;并断定人体是物质,灵魂是波,一种“波粒二象性”规律现象。那么,二十一世纪的量子力学,是否能够突破人类生死的秘密,我们将拭目以待。

量子永生怎么解释自然死亡?

量子永生并不是说你在这个世界里永远存在,而是说在世界树里的世界群里总有一个你还活着。
量子力学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物理学领域,始于20世纪初。当时的物理学家发现,电磁学和牛顿力学理论可以非常优雅地描述了普通物体的运动,但在极小的原子和亚原子尺度下完全失效。
很快,物理学家就清楚地认识到,一个用于描述亚原子相互作用的单独理论是有必要的,因此量子力学诞生了。
量子力学描述了一个与平时观察到的完全不一样的领域。在量子层面,物质同时以粒子和波的形式存在,这就是波粒二象性。
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不能同时被精确地测量,这就是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无论粒子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它们的状态可以相互纠缠,这就是量子纠缠。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玻尔曾经说过,任何不被量子理论所震惊的人都没有理解它。

人死后将去往何方这一问题,能用量子力学解释吗?

生死是每一个人的命运轮回,当你出生的那一刻,未来要面对的必然是死亡,无人可以逃脱。古时候有帝王想要改变死亡的命运,获得长生不老,于是派人寻找长生不老药,找道士炼丹等,但这些最终都以失败而靠终,即使你是帝王,也难逃死亡的命运。
到了现代科学的时候,世界因科学而改变,那么人类的生死轮回会不会也因科学而改变呢?是否可以通过基因技术让人类得以永生?理论上来说是有可能,这需要完全破解人体基因的秘密,让人的身体内的细胞永远保持健康状态才行。
世界万物都逃不过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很多人都感到好奇,人死后会去到哪里,是像电视剧里美化的那样去奈何桥孟婆那里讨要一碗汤,继续轮回重生。
还是会当游荡在人间的鬼,科学家用量子力学来解释,看完恍然大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看一看吧,很多人认为灵魂与肉体是同在的,但也有少部分认为灵魂只是人们想象出来的。
不过在医学界当中却有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人们在死后,体重都会在原有体重中轻21克,人们觉得这21克就是灵魂的体重,灵魂去投胎,而肉体就作为死着后辈们用来吊念的物体。
科学家们将灵魂取了一个新的名字,那就是意识,他们也用量子力学做过解释,因为我们的生活是由物质组成,人体也是物质组成部分,灵魂则是由意识组成,两者相结合再引入量子力学定论,就能够解释人在死去灵魂离体的现象了。
在量子力学中有种现象叫做量子纠缠,灵魂离体意味着意识的转移,一边发生改变另一边则也会发生改变,然而这些只是科学家们的定论,并无法得到证实

科学家称:人不会真的死亡,灵魂将永远存在于世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维克森林医学院大学教授兰萨得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那就是人不会真的死亡!

当人死亡时,失去的仅仅是人类的肉身,而意识仍然会继续存在!他这个结论是从量子物理学的角度出发得到的,并声称他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这件事。

当人死亡时,人的意识并不会消失,人们还有超越肉体的“量子讯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灵魂”。

兰萨表示,量子力学中有很多“人类不会真正死亡”的证据。以生物中心论的观点来看,宇宙是由拥有意识的生命构成的,空间和时间只是人类意识的工具,人类的意识也是一种物质。

兰萨发现,当人类的血液停止流动,心跳也停止的时候,肉体会处於停顿的状态,但人类的意识却没有停止运动;死亡只是人类意识所感觉到的表面现象,也可以称作是幻想。

兰萨表示,生物中心论和平行宇宙有些类似,也就是说我们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在平行宇宙中同时上演着。当我们思考时间和意识的问题时,在另一个空间的我们的意识也会受到影响;当我们的肉体机能停止时,会在平行时空重新开始。

量子力学产生於20世纪初,由德国的普朗克等物理学家创立。科学家们通常用它观察微观物质世界,并用量子计算来解释我们无法直接看到的东西。





从兰萨那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人类不会真正的死亡,当我们的肉体死亡时,我们会来到平行时空,并重新开始我们的生活。这可真是太令人震惊了,突然感觉死亡并不是一件令人恐惧的事,甚至还会期待到平行时空去看看!但并没有人能证实这一点,这也只是一种猜测!

关于量子力学,生和死以及其他



如果一个人有80公斤,你把这个人无限的细分下去,你就会发现它实际的重量不到1.5公斤,而别的重量的反映都是把这1.5公斤的基本粒子凝聚在一起的能量。这就是量子力学。基本粒子并不是你想象的它是一个很小的球。实际上这个球是不存在的,因为基本粒子是没有体积的。这是不是颠覆了你的认知?所以说我读量子力学的时候,我可以把它和佛经来对照着读。因为基本粒子非常符合色就是空,空就是色这个原理。宇宙弦所产生的上夸克,下夸克,顶夸克……都是没有体积,一个没有体积的存在你认为它是什么?是不是特别像意识。只有夸克形成了质子和中子,质子中子又组成了原子核,原子核和电子又组成了原子,这才从一个无的世界跨进到有的世界,从空的世界跨进了色的世界。这是不是很有意思呀?而基本粒子的瞬间转移也是和你的认知完全不同的,一个夸克可以同时出现在你的身边,也同时出现在宇宙的尽头,你能理解吗……








熵增是人生,熵减就是上帝……人类最接近上帝的方式就是死亡,这肯定是一个熵减的过程。








人生除了生死,其他的都是故事。那生死又是什么呢?如果DNA是生命的整体,生和死都是整体下的片段。你可以说这个片段是一天也可以是一个小时,一瞬间及一个须臾。所以说对个体的人来说并没有生死,生和死只是一个现象,现象过后又回到了生命的主体。只要DNA还在你的生命就还在。可能有人要问DNA是上帝吗?不是。DNA只是宇宙中的众生。佛陀说的众生平等不是说的个体的生命的平等,而是说的所有的DNA的平等……










来去匆匆的人们啊,你们在我梦里出现,我对你们每一个都似曾相识。我仿佛就像夸克一样在你们每一个人的身体里面出现过,又从每一个人的身体里游走。我曾经试图出现在你们的思想里面。但是我发现思想虽然是一种能量形式,但是思想的表现却是一种纠缠状态。它甚至容不下夸克这样的东西的存在。夸克虽然小但是它也有质量,而意识是没有质量的。没有质量的东西,速度为光速。所以说思想才有能力跨越千山万水,去寻找每一个人。我怀疑它会找到每个人的骨髓里面,甚至找到我们夸克。它甚至可以纠缠的状态,潜伏在DNA里面。当男人和女人交媾的时候。人们以为是DNA的结合,其实也是思想的结合。所以不要轻视你的高潮,你的思想随着你的液体往女人的身体里喷发,这是思想的闪光,这也是永生的道理。你其实是在DNA里面活着,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知道你可能不一定是你,你也可能是你的祖先。你的肉体或许只是一个过客,但是你的灵魂可能是一种永远。












曹操最伟大的诗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是很多人都把这首诗误读了,曹操的意思其实说喝了酒以后要学习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我查百度说英文Geometry一词,是从希腊语演变而来的,其原意是土地测量、后被我国明朝的徐光启翻译成"几何学",但是曹操在汉朝的时候已经引进了几何学,说明一个伟大的人数学一定要好啊!


后来我和朋友探讨几何学,一致认为几何学是存在于三维空间的一种学术,但是在四维空间欧几里得的几何学完全是一个错误。1826年,俄罗斯人罗巴切夫斯基发表了一篇论文《平行线理论和几何学原理概论及证明》,该论文第一次明确挑战了欧几里得。在论文中,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大胆假设:“当两条平行线无限延长时,它们会在无穷远处相交,也就是两条平行线可以相交”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可以不等于180度”。这篇论文在三维空间也把几何学否定了。

到今天为止还有人跟我说,中国人的数学好,这是错误的,中国人是算数好,数学最好的国家是俄罗斯。任正非请的最好的数学家都是从俄罗斯请的,而且就是大学本科里面找的。数学是一种骨子里的哲学思维。









熵增原理是建立在静质量不为零的基础之上的,当静质量为零的时候没有熵增。当我们视宇宙为无相的时候,我们的内心的静质量是为零的,这个时候我们的内心没有熵增,我们的内心没有恐惧也没有喜悦,我们处在不死不活的状态。而静质量为零,我们跨越的速度肯定是光速,速度越快空间越小,这个时候你或许会发现彼岸近在咫尺……












可能上帝也不清楚宇宙弦产生了两种结果,第一,产生出了夸克。夸克产生了基本粒子。第二产生了思想,思想是在分子层面的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结果,但这种结果又不依托于分子层面的物质结构而存在。



宇宙的涟漪是宇宙能量的波动所产生的,夸克是宇宙所有物质的基础,它是量子层面的存在。量子层面并不直接产生思想,它必须在分子层面上才能产生化学反应,思想是这种化学反应的结果。但是这种结果又回到了当初宇宙的空虚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非物质的。这就是说思想是依托于比量子状态更大的分子状态而产生的结果,但他又回到了宇宙的初始状态。宇宙的初始状态就是只有能量而没有物质。思想就是一种只有能量而非物质的存在。


说到这里我们再逻辑上帝是以一种什么存在而存在?细思极恐。这种恐指的不是恐怖的恐怖,而是其结果超出了人类的想象。恐怖一般而言是人类的一种心理状态,这里的恐怖是一种存在的状态。


恐怖可能是一种伟大。









在生活里寻找真谛,就像在蚂蚁社会里面寻找人类一样不可能。在蚂蚁社会里面找出的都是蚂蚁,在生活里面寻找的都是谬误。


我小的时候曾经干过一件事情,把从墙根找到的一只蚂蚁带到我们学校,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不断的给他讲我们学校发生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看见蚂蚁在我的手上爬来爬去惶惶不安。当然到了学校我把蚂蚁放了,我不知道它还能不能找到回家的路。我现在想来它能回家真是一个奇迹。如果它回了家,他一定会写一部《百年孤独》……我30年前听说克林顿最喜欢的一本书就叫《百年孤独》,我想啊,克林顿真是一只知晓上帝的蚂蚁。后来有智者告诉我人类在上帝手里,不如一只惶惶不安的蚂蚁。

有两种人类是一拍即合的,一种是傻子一种是疯子。道理是知道真相和不知道真相结果都是一样的,傻子的善良和疯子的睿智珠联璧合。













为什么神不能想象,因为神是存在于宇宙之外,而不是宇宙之内。宇宙之内的所有的描述,包括人类的语言,别的外星生物的语言,以及AI的语言的描述都是荒谬的。因为这些语言都是宇宙语言的范畴。而对神的描述都应该是这些逻辑之外的一种存在。无法想象,无法描述。










人生根本就没有意义,人生就像一团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了以后就无聊,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欲望之间摇摆,最后却面临死亡……很多人非要给人生赋予意义,就相当于给无聊和痛苦穿上衣服,看起来人生有了华丽的外衣,也就是穿上了衣服的痛苦和无聊而已,晚上回家剥下衣服,还是痛苦和无聊。所以说悉达多释迦摩尼说人生是空的,这句话的原话叫做自性为空,就是让我们放下痛苦和无聊,以达到一种升维的快乐。量子物理学家是这样解释的,宇宙当初是空的,但空的宇宙暗潮涌动,存在着很多能量,这种能量的波动会产生最初的基本粒子叫夸克,夸克存在于虚无和实体之间,即生即灭。由夸克所组成的质子中子形成原子核以及原子核和电子所组成的基本的元素。世界上的所有的存在,包括我们人类以及我们人类的脱氧核糖核酸(DNA),都是由这些基本的元素所组成的,但是这些元素返回去其实就是虚空中的暗潮涌动,实际上也是空的。我们在空性里面发展,我们在空性里面荡漾,为什么我们不放下忧伤做一回快乐的暗潮涌动呢?






拾壹





佛学里有一句至理,众生平等。对这句话的认知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人的层面,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第二层面是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包括每一只飞鸟每一只走兽每一只爬虫。第三个层面是最高级的,是宇宙中的所有的存在都是平等的,因为树也有龄,山也有龄,海也有龄,星球也有龄。


在道学里面也有这个道理,庄子在内七篇里面有一篇就叫《齐物论》,齐物就是讲宇宙中的所有的存在他们都有相同的规律。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万物都是浑然一体的,并且在不断向其对立面转化,因而没有区别。

万事万物平等的生存和平等的发展就是他们的齐和他们的平等。因为宇宙是一个整体,所有的存在其实都是它的分支。世界上不存在着善恶,也不存在着生死。善和恶是表相的转换,生和死是存在形式的转换……





壹拾貮





伟大的佛陀啊,在《楞严经》中给阿难讲心和体的关系。意识到底在体内还是在体外?是从体内出还是从体外来?把阿难讲晕了。


意识和肉体的关系是很复杂的关系,在体内刨开了看不见,在体外又以何为依托……首先意识是一种能量,而肉体是一种能量组合,但这个能量组合又不是简单的归纳,而是通过曲折的路径形成的通过夸克质子中子电子脱氧核糖核酸这些路径所组成的,他与当初的能量形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差异。而意识应该更靠近原始的状态,它和夸克应该更近。佛陀在2600多年前能够把这些关系讲得这么明白,真是伟大呀……





拾叁







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求不得而是认为自己不应该有痛苦的痛苦,这是一种执着幸福的痛苦。佛陀说众生平等,你把这句话的哲学概念延展开来,把你的各种意识归纳一起,然后都并列的时候,你会发现痛苦和幸福都是平等的。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痛苦,也并没有什么幸福,这些都是外界的不同的存在作用在自己大脑中枢的感觉。佛陀告诉我们的基本路经是,你把所有的感觉都当成对自己的一种修炼的因缘际会,你就会得到一种放下的通透的体会。这个体会就是到彼岸的路径……














二零二一年四月十四日

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