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皂角刺简介
- 2、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 3、皂角刺的功效
- 4、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
- 5、皂角刺的功效和用量及禁忌 皂角刺应该怎么服用
- 6、皂角刺与皂刺区别
- 7、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
- 8、皂角刺的作用
- 9、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
- 10、皂角刺有什么功效 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
皂角刺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皂角刺的别名 7 来源 8 原植物形态 9 产地 10 采收与初加工 11 生药性状 12 性味归经 13 功效与主治 14 使用禁忌 15 化学成分 16 皂角刺的药典标准 16.1 品名 16.2 来源 16.3 性状 16.4 鉴别 16.5 皂角刺饮片 16.5.1 炮制 16.5.2 鉴别 16.5.3 性味与归经 16.5.4 功能与主治 16.5.5 用法与用量 16.5.6 贮藏 16.6 出处 17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皂角刺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皂角刺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皂角刺 1 拼音 zào jiǎo cì
2 英文参考 spina gleditsiae [朗道汉英字典]
spina gleditsia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皂角刺
皂角刺为中药名,出《本草衍义补遗》。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 的干燥棘刺[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Spina Gleditsi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Chinese honeylocust spine(《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皂角刺的别名 天丁、皂针、皂荚刺。
天丁、皂荚刺、皂刺、皂角针、皂针[2]。
7 来源 皂角刺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棘刺[2]。
皂角刺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 的干燥棘刺[1]。
皂角刺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棘刺。
8 原植物形态 落叶乔木,棘刺圆柱形,常分支。羽状复叶互簇生,小叶6~16,卵形至长卵形,长3~8cm,宽1~2 cm,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齿。总状花序腋生及顶生,花杂性;花萼4裂;花瓣4,淡黄色;雄蕊6~8;子房沿缝线有毛。荚果扁长条状,长12~35cm,宽2~4cm,紫棕色,有时被白色蜡粉。花期5月,果期10月。
生于路旁、沟旁、宅旁。
9 产地 皂角刺主产于四川、河北、山西、河南、江苏、湖北等地[2]。
皂角刺主产于河南、江苏、湖北、广西。
10 采收与初加工 全年可用刀砍下棘刺或切片晒干。
11 生药性状 完整的棘刺常分枝,有时再分小枝,刺端锐尖,基部扁圆柱状,全长约10cm或更长,基部直径0.8~1.2cm。表面紫棕色或红棕色。体轻,质坚硬,切断面木部黄白色,髓疏松,棕色,无臭,味淡。
12 性味归经 皂角刺味辛,性温;入肝、肺、胃经[2]。
13 功效与主治 皂角刺具有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的功效,用于痈疽初起或脓化不溃;外治疥癣麻风。
皂角刺具有搜风,活血,消肿透脓,杀虫的功效[2]。
治痈疽肿毒初起或脓成不溃,急性扁桃体炎,产后缺乳,胎衣不下,麻风:煎服,6~9g[2]。
醋熬嫩刺,取汁,涂癣疮[2]。
14 使用禁忌 孕妇忌服皂角刺[2]。
15 化学成分 皂角刺含黄酮类、酚类、皂苷[2]。
皂角刺含皂荚皂甙BG(gleditsiasaaponin BG)、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酯酸、油酸、亚甾醇、谷甾醇、二十九碳烷(nonacosane)等。
16 皂角刺的药典标准 16.1 品名 皂角刺
Zaojiaoci
GLEDITSIAE SPINA
16.2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干燥棘刺。全年均可采收,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
16.3 性状 本品为主刺和1~2次分枝的棘刺。主刺长圆锥形,长3~15cm或更长,直径0.3~lcm;分枝刺长1~6cm,刺端锐尖。衷面紫棕色或棕褐色。体轻,质坚硬,不易折断。切片厚0.1~0.3cm,常带有尖细的刺端;木部黄白色,髓部疏松,淡红棕色;质脆,易折断。气微,味淡。
16.4 鉴别 (1)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有时可见单细胞非腺毛。皮层为2~3列薄壁细胞,细胞中有的含棕红色物。中柱鞘纤维束断续排列成环,纤维束周围的细胞有的含草酸钙方晶,偶见簇晶,纤维束旁常有单个或2~3个相聚的石细胞,壁薄。韧皮部狭窄。形成层成环。木质部连接成环,木射线宽1~2列细胞。髓部宽广,薄壁细胞含少量淀粉粒。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加乙酸乙酯10ml振摇提取,取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皂角刺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10μl、对照药材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二氯甲烷一甲醇一浓氨试液(9:1:0.2)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16.5 皂角刺饮片 16.5.1 炮制 除去杂质;未切片者略泡,润透,切厚片,干燥。
16.5.2 鉴别 同药材。
16.5.3 性味与归经 辛,温。归肝、胃经。
16.5.4 功能与主治 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
16.5.5 用法与用量 3~10g。外用适量,醋蒸取汁涂患处。
16.5.6 贮藏 置干燥处
16.6 出处
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皂角刺,中药名,别称皂荚刺、皂刺或天丁等,为豆科植物皂荚的干燥棘刺,全年均可采收,入药具有消肿托毒和排脓杀虫的功效,对痈疽肿毒、瘰疬、疮疹顽癣、产后缺乳、胎衣不下或疠风等症有治疗的作用。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还有哪些呢?具体来看一下吧。
一、皂角刺的功效
1、消肿排脓的作用
皂角味辛温咸,具有消肿拔毒的作用和排脓的功效。《本草汇言》:“皂荚刺,拔毒祛风,”凡痈疽未成者能引之以消散,将破者可以引之以出头,已溃者可以引之以行脓。于疡毒药中为第一要剂,具有泄血中风热风毒的作用故而风药中亦推此药为开导前锋也。”
2、具有搜风拔毒的作用
本品辛成温。辛能散能行血行气,成能软坚散结以及温能搜风以及活血祛瘀。常常用于厉痈和癣疮等症状。
3、行气理气
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本品味辛减温,入肝肾经,具有行气行血和催胎衣下行的功效,常用于胞衣不下或妒乳或闭经等症状
二、皂角刺的作用
1、抗癌的作用
体外试验热水浸出物对JTC-26抑制率为50-70%。
皂角刺的作用是什么?体内实验对于浊鼠肉瘤-180有抑制活性的作用。煎剂用平板的打洞法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卡他球菌有抑制的作用;水浸剂60g/kg灌胃对于肉瘤-180的抑制率是32.8%。
2、抗菌和抗炎作用
皂角刺能抑制或杀灭多种G+菌和革兰阴性菌。3%的皂角刺水煎液对于星形奴卡菌等具有抑菌的作用。琼脂平板打洞法检测显示,皂角刺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卡他球菌等有抑制的作用;噬菌体筛选法提示皂角刺有抗噬菌体的作用。皂角刺还可以抗麻风杆菌和外治麻风。皂角刺抗炎的作用显著。
3、免疫调节的作用
研究表明皂角刺可以调节体内的免疫系统。用皂角刺的乙醇的提取物作用于肉仔鸡,用来观察其对肉仔鸡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皂角刺的乙醇提取物低剂量组可显著地提高肉仔鸡T、B淋巴细胞转化率,对免疫系统有促进的作用,同时有促进生长的作用,但高剂量组具有相反的作用。
采用酶联免疫来检测皂角刺总黄酮对于ICR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皂角刺总黄酮对TNF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的依赖性。
4、抗过敏作用
皂角刺还可抑制肥大细胞依赖性过敏的反应。皂角刺的水提物可抑制大鼠全身过敏的反应,同时也显著抑制由于anti DNP IgE致敏的局部过敏的反应。最新研究发现此作用是通过抑制肥大的细胞释放组胺而实现的。
5、抗肿瘤作用
皂角刺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已被列为抗癌中草药之一。皂角刺热水浸出物对人体子宫颈癌的培养株JTC6抑制率为50%~70%,对小鼠肉瘤180也有抑制作用。皂角刺和皂角树枝水煎剂可以用来治疗鼻咽癌。皂角刺还可治疗软腭乳头状癌、鼻咽癌淋巴结转移及胃癌均取得很好的疗效。
通过Ames试验和SOS着色石版图检测,皂角刺甲醇提取物具有抗诱变的作用。皂角刺醇提取物对小鼠宫颈癌U14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增殖细胞核抗原和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有关。
6、抗凝血作用
皂角刺水煎剂明显延长小鼠凝血时间。体外实验皂角刺水煎剂明显地抑制家兔的血小板聚集,明显减轻大鼠动静脉血栓重量。同时,单次灌胃15 g/kg可明显地延长家兔血浆复钙凝血的时间、凝血酶原的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凝血酶的时间,增强血浆抗凝血酶活性;而对家兔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无明显影响,对血管舒缩功能亦无显著作用。
说明皂角刺抗凝的机制是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于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的途径,抑制凝血酶的形成以及提高抗凝血酶的活性,对抗凝血酶的作用有关。运用自拟皂刺汤加减治疗各种骨质的增生123例,总有效率92.7%。
皂角刺的功效
一,有着很好的抗过敏功效,在一些季节交换的过程当中,很多人都会出现过敏的情况,能够选择皂角刺泡水煎服饮用就可以抑制依赖性的过敏反应。二,增加身体的免疫力,其中所含有的乙醇提取物对于身体免疫力的增加和修复有着很好的作用,长期的使用的话可以使身体更加的强壮。三,抗菌消炎的功效,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卡他球菌皂角刺都有着很好的抑制作用,他们的抗菌消炎功效是非常明显的,在出现这些病症的时候可以坚持使用。四,抗凝血的功效,血小板聚集就会出现凝血的情况,但是选择使用皂角刺的话,就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进而就可以抵制凝血的情况出现。皂角刺属于一种性及锐利,散温通,使用之后可以直接到达病变之处,能够及时的去除掉皮肤所存在的病变问题。让患者朋友们早日脱离疾病的困苦。
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
1、消肿排脓它经常被利用在对我们人体皮肤脓肿有功效的中药中,而且它是最主要的成分。可以有效的改善我们皮肤疮疡成脓的情况,在我们脓肿还未有溃破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它,可以有效的改善我们脓肿的情况,有效的使它恢复健康,当脓肿溃破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使用它,可以有效的促进我们伤口的愈合,可以有效让我们的皮肤消肿恢复,让我们的身体快速的恢复。2、祛风排毒它可以有效的祛除我们表皮的毒素,有效的让我们肌肤恢复到本来的面貌。3、行气行血它对于我们有很好的帮助,可以有效的疏通我们体内的淤血,活血化瘀,有效的疏通我们的经络,起到很好的跌打消肿的功效。4、抗菌的功效它可以有效的起到抗菌的功效,让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加的健康,有效的让我们身体里面的病菌被我们消灭掉,促进我们远离病毒的侵害。5、抵御过敏它还可以有效的抵抗我们过敏的反应,有效的缓解我们的过敏情况,很多人在过敏后都会使用皂角刺煮水来喝,可以起到很好的功效。6、增强免疫力它可以有效的提高我们机体的免疫力,让我们的机体免疫力细胞的活性从新激发,使它们可以更好的起到抵抗病毒的功效,让我们的身体维持在一个健康的状态。以上这些,就是小编对于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的一些基本介绍,愿大家可以深刻的认识到它的作用。
皂角刺的功效和用量及禁忌 皂角刺应该怎么服用
1、功效:消肿排脓、去风化痰。
2、主治:痈疽肿毒,瘰疬,疮疹顽癣,产后缺乳,胎衣不下,疠风。
3、用法:
(1)皂角刺山甲汤。
材料:皂角刺9克、山甲片10克、马蓝、败酱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各15克、两面针、古山龙、半枝莲、半边莲、金银花、连翘各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功效:治肝脓肿。
(2)附子皂角酒。
组成:生附子(不去皮)一两一枚、皂角刺二十—根。
主治:治痛风,妇人血风,身上瘙痒。
制法:上药细锉,分为二处,用好酒二瓶,入上件药,慢火煨,候干至半瓶,再合作—处,用泥密封口二宿即可。
用法:每次温服一盏,不拘时候,无效再服。
禁忌:阴虚火旺者忌。
皂角刺与皂刺区别
1、不一样,皂角是皂角数的果实,皂角刺是树上长的,和树枝差不多,主要起到保护果实的作用。
2、1它出现在中医的很多经典的外科方剂里面,有很好的消肿排毒的作用比如中医常说的痈疽,就是脓包这一类的,它可以促进疮疡痈疽脓包,把脓液很好的排出来,所以比如成了脓但是很久不溃破的,经常要用到皂角刺这个药。
3、别 名天丁皂针皂荚刺来 源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棘刺植物形态落叶乔木,棘刺圆柱形,常分支羽状复叶互簇生,小叶6~16,卵形至长卵形,长3~8cm,宽1~2 cm,先端尖;皂角具有去玩痰,通痹的作用,皂角为皂荚的果实皂角刺主要的作用是消肿,排脓祛风杀虫所以二者的功效是不一样的;不是的皂荚刺 和皂角刺 才是一个东西一个是果实,一个是树枝上的刺你百度搜一下 皂荚刺 ,就知道了;皂角刺是一种很常见的中药,那么这种药应该怎样挑选呢皂角主要增加免疫机制的功能,且可以避免副作用对胃黏膜的损伤 另外,也可以消肿排脓,排毒祛风 可以帮助和排除痔疮聚集的毒素 治疗产妇缺乳,可以起到经乳通乳的;皂角刺 Spina Gleditsiae 英Chinese Honeylocust Spine 别名天丁皂针皂荚刺来源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棘刺植物形态落叶乔木,棘刺圆柱形,常分支羽状复叶互簇生,小叶6~16,卵形至长卵形。
4、皂角刺为皂荚树的棘刺,又名皂角针性味辛温功能有消肿排脓,祛风杀虫用于痈疽疮毒初起或脓成不溃之症以及皮癣麻风等皂角刺始载于图经本草苏颂谓皂刺与米醋熬嫩刺作煎,涂疮癣有奇效本草纲目将;1皂角刺有消肿排脓消毒透脓搜风杀虫的功效,皂角刺别名皂荚刺皂刺天丁皂角针皂针,皂角刺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棘刺,皂角刺主治痈疽肿毒疮疹顽癣产后缺乳胎衣不下疠风2皂角味辛温咸,有消肿;两者系同一植物的两个不同入药部位,一个为棘刺一个为不育果但功能主治不同需区别入药使用它的区别就同一植物的两个不同的入药部位;中医里面就常使用皂角刺和地肤子防风荆芥穗白鲜皮等药材配伍使用,既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冲洗患处,皆有很好的祛风止痒之效而对于一些常见的疮癣足癣之症,也可以使用皂角刺来入药缓解此时可以将皂角刺和荆芥。
5、皂角刺炒至外焦或老黄色但不能炭化刺的特点就是把一些长出来的包给戳破,就好比身体上的某一些痈肿,直接就给消除掉了皂角刺就有消肿的功效,用于治痈肿,医鉴初集中记载的就是“痈疽恶毒”,在治乳痈的;对于轻微的痈疽疔毒之症,古人常直接使用皂角刺煎汤内服,即可起到消痈之效而对于情况较为复杂的痈疽之症,中医里面常将其和连翘夏枯草金银花当归牛蒡子等同用,可以更添其清热解毒消肿疗疮的效果2皂角刺。
6、新鲜皂刺和干皂刺的区别 #xE768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晚舟必归是李白的诗吗?中方戊己土 20160406 · TA获得超过111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4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61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回答属于两种药物皂荚是皂荚树的果实或不育果实有祛痰止咳开窍通闭杀虫散结的作用,主治痰咳喘满中风口噤痰涎壅盛神昏不语癫痫喉痹二便不通痈肿疥皂角刺,又称皂角针,皂荚树的棘刺有消肿排脓,中医临床用于痈。
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
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皂角刺也被称之为皂角针,它是一味具有温和性质的中药食材,对于身体所出现的不适症状有一定的疗效,而且适用于多种病症,既能消脓还能排肿,对于驱风杀虫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疗效,那么关于中药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具体有哪些呢?在这里不妨与大家一起重点了解一下。中药皂角刺的重要性,更多的作用在于它所含有的多种天然又有抗癌成分的有益因子,既能够抑制人体内的一些所致癌物质的活性细胞膜,也能及时有效清理人体内的多种病毒及有害细菌,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并能有效防止细胞组织的癌变发生,与此同时,也能增加人体的抗癌机能,而身患类似于这些病症的状况,可以直接中药皂角过滤清洗后,放水煎汤以后服用,对于抗癌功效也是比较有作用的。抗菌抗炎的中药皂角刺还能有效预防一些类似于麻风类的炎症,这于身体来说也是一大益处。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还存在调理血脂,缓解神经性疼痛等方面的现象,能使阵痛感逐渐减轻。虽然功能多多的皂角刺有益于身体,但仍需有所禁忌,不可过量的服用,否则会造成对身体的副作用。
皂角刺的作用
皂角刺性温,有托毒排脓、活血消痈的作用。平时爱吃油腻食物或酗酒,容易滋生脾胃湿热,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调摄不慎就会发于皮肤而起疔疮肿痛,治疗一般是清热去火、通经络。皂角刺辛散温通,药力剽疾直达病所,用本品配伍穿山甲,脓未成可消散,脓已成,可以促使溃破出脓。
麻风是感受风邪戾毒,以皮肤麻木为特点的传染病,皂角刺外用有缓解作用。疥疮也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好发于皮肤褶皱处,主要是皮肤瘙痒,可以用皂角刺醋蒸后涂抹患处。凡是痈疽已经溃破,则禁止使用皂角刺。
扩展资料:
皂角经济价值:
1、可提取多种化工原料,用于洗涤染化用品等。
2、皂角树的材质坚硬,肉质细腻,是制作家具的上等之树。
3、皂角树冠大荫浓,寿命较长,非常适宜作庭荫树及四旁绿化树种。皂角树叶密、花型好看,树型好,极少有病虫害,是城市绿化和做行道树的又一优良品种。
4、皂角树果实富含胰皂质,故可以煎汁代替肥皂使用,可以洗衣服。
另外,种子榨油可作润滑剂及制肥皂,药用有治癣及通便之功效;皂刺及荚果均可药用;叶、荚煮水还可杀红蜘蛛。皂角树木材坚硬,耐腐耐磨,但易开裂,而且新伐材有很浓郁的气味,因此只可以做家具,建筑中的柱与桩,器物上的把与柄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皂角刺
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
1、皂角刺禁忌:痈疽已溃人群不宜服用皂角刺;孕妇忌服皂角刺。
2、皂角刺功效与作用:皂角刺具有消肿拔毒的效果,此外也具有行气理气的作用,达到活血祛瘀的效果,一般在治疗闭经的过程中,效果还是比较不错的,能够达到行血行气的效果,比较适合女性朋友服用,此外也具有抗癌消炎,排毒化脓的作用,在治疗各种不同疾病的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功效。
皂角刺有什么功效 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
1、皂角刺有消肿排脓、消毒透脓、搜风、杀虫的功效,皂角刺别名:皂荚刺、皂刺、天丁、皂角针、皂针,皂角刺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棘刺,皂角刺主治痈疽肿毒、疮疹顽癣、产后缺乳、胎衣不下、疠风。
2、皂角味辛温咸,有消肿拔毒。排脓之功。《本草汇言》:“皂荚刺,拔毒祛风,”凡痈疽未成者,能引之以消散,将破者,能引之以出头,已溃者能引之以行脓。于疡毒药中为第一要剂,又泄血中风热风毒,故而风药中亦推此药为开导前锋也。”
3、本品辛成,温。辛能散,能行血行气,成能软坚散结,温能搜风,活血祛瘀。托里排胀,常用于厉痈,癣疮等证。
4、本品味辛减温,入肝肾经,有行气行血,温经通络,活血祛瘀,催胎衣下行之功,常用于胞衣不下,妒乳,闭经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