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时间
- 2、十月革命是哪一年?
- 3、“十月革命”是怎么回事
- 4、俄国十月革命讲解?
- 5、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 6、十月革命是哪一年?
- 7、俄国十月革命是什么时间?
- 8、俄国爆发十月革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9、什么是俄国十月革命
- 10、俄国十月革命的开始时间、地点、领导人、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是什么
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时间
俄国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
十月革命也称为十月起义、红色十月、布尔什维克革命。因为发生在俄国历法(儒略历)1917年10月25日(公元1917年11月7日),所以叫做“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1917年俄国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是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十月革命的意义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以后,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登上历史舞台,引领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社会主义成为许多国家赢得民族独立、解放和发展的重要选择,一些国家先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世界上近三分之一人口一度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社会主义力量大大增强,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中坚力量。十月革命的胜利,特别是列宁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的思想,极大推动了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欺凌压迫的国家人民的觉醒,促进了民族解放力量的崛起。
十月革命是哪一年?
1917年11月7日
俄国十月革命,又称红色十月、十月起义、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或布尔什维克革命,获胜的苏联红军一方称之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是1917年俄国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因发生在俄国历法(儒略历)1917年10月25日(公元1917年11月7日),故称“十月革命”。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十月革命是在1917年
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一般指十月革命,主要指1917年11月7日的俄国苏维埃武装起义。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因发生在俄历(儒略历)1917年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故称“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7日,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革命推翻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国临时政府(俄罗斯共和国),为1918年—1920年的苏俄内战和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成立奠定开端。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十月革命”是怎么回事
俄国十月革命(又称红十月、十月起义或布尔什维克革命)内战获胜的红军一方称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1917年俄罗斯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第二个阶段。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组织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伟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维埃俄国。革命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罗斯临时政府(俄罗斯共和国),为1918-1920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内战和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奠定了基础。
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是俄国1917年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由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因为革命发生在俄历(儒略历)10月,故称为“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
十月革命是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第二个阶段。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所以称为十月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沙皇俄国深陷战争泥潭,国内各种矛盾激化,从而导致了二月革命。二月革命以后,出现了以克伦斯基为首的临时政府和工农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奇怪局面。4月,列宁回到俄国,并发表了《四月提纲》,提出“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口号。在这样的形势下,克伦斯基政府准备武力镇压布尔什维克和苏维埃政权。(个人觉得这无可厚非,人家维护自己的政权有什么错呢?甚至可以说是被布尔什维克逼上了这条路。)
“引蛇出洞”策略成功的布尔什维克暂时收回了“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口号,开始秘密组织武装革命。
10月,布尔什维克党内的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反对列宁关于武装起义的思想和具体计划,并将他的阴谋公之于众。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首都彼得格勒(圣彼得堡)的工人赤卫队和士兵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首先举行武装起义。以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开始向冬宫发起攻击,深夜攻入冬宫,逮捕了临时政府成员。克伦斯基逃亡,临时政府被推翻。
十月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俄国共产革命等),是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第二个阶段。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前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组织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三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第二个是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革命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国临时政府,为1918-1920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础。
现在才知道:马克思主义从来就没有说过“要消灭私有制”(这可是“***宣言”的精髓所在;据说是在德文翻译中文时翻译错误了),只说要对私有制进行“扬弃”;现在才知道:“十月革命”居然是德皇赞助支持、而且是与社会民主党人共同发动的;现在才知道:布尔什维克大清洗杀人如麻;现在才知道:“半夜鸡叫”和“收租院”是假的;……现在才知道:什么叫做“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现在才知道:什么叫做“图漾图森破”……
俄国十月革命(又称红十月、十月起义、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或布尔什维克革命),获胜的红军一方称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是1917年俄国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因发生在俄历(儒略历)1917年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故称为“十月革命”。
扩展资料在攻打冬宫的隆隆炮声中,全俄罗斯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开幕,大会首先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各地全部政权一律归转工人农民士兵代表苏维埃。1917年11月8日,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和平法令》揭露了帝国主义掠夺性战争,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迫切希望和平的愿望,建议一切交战国立即进行谈判,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土地法令》法令规定立即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全部土地收归国有,交给劳动农民使用。
最后,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无产阶级伟大导师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人民委员会下设各部,执行无产阶级国家的各种职能。斯大林当选为民族事务人民委员,托洛茨基当选为外交人民委员。11月9日清晨大会胜利闭幕,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成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十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讲解?
俄国十月革命(又称红十月、十月起义、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布尔什维克革命,1917年11月7日-8日)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社会主义革命。最终,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由此诞生,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
1917年,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人类社会进入了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有互相对抗。
俄国十月革命,又称红十月、十月起义、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或布尔什维克革命,获胜的苏联红军一方称之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是1917年俄国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因发生在俄历(儒略历)1917年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故称“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7日,以列宁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及左派组织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伟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革命推翻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国临时政府(俄罗斯共和国),为1918年—1920年的苏俄内战和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成立奠定开端。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胜利前进的道路。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是俄国1917年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在这次革命中,布尔什维克党在俄国夺得政权,确立了苏维埃制度。革命推翻了克伦斯基领导的俄国临时政府,导致1918年至1920年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的成立。因为革命发生在俄历(儒略历)10月25日,故称为“十月革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腐朽、反动的俄国沙皇专制统治已经陷入深刻的危机,革命出现高潮。
大战爆发后,俄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革命形势迅趋成熟。1917年2月,俄国人民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起义的工人和士兵成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但是,俄国资产阶级窃取了二月革命的胜利成果,成立了以克伦斯基为首的临时政府。
这样就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公开使用暴力镇压人民群众的示威游行,并准备建立军事专政。4月,列宁结束长期在国外的流亡生活回到俄国,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制订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明确路线和具体计划,明确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根据《四月提纲》的指示,布尔什维克党在群众中展开了组织和教育工作,领导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举行了四月示威、六月示威和七月示威。当时,由于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控制下的苏维埃变成了临时政府的工具,资产阶级公开使用暴力并准备建立军事专政,因此,布尔什维克党暂时收回“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提出了准备武装起义的方针。9月到10月间,彼得格勒和莫斯科苏维埃已转到布尔什维克党方面;工人罢工、农民起义、士兵骚动,革命形势完全成熟。布尔什维克党再度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并在全国各地着手准备武装起义。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首都彼得格勒(圣彼得堡)的工人赤卫队和士兵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首先举行武装起义。以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开始向冬宫发起攻击,深夜攻入冬宫,逮捕了临时政府成员。克伦斯基逃亡,临时政府被推翻。当晚,在斯莫尔尼宫召开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布临时政府被推翻,中央和地方全部政权已转归苏维埃。第二天,列宁在大会上作报告,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组成了以列宁为主席的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奠定了苏维埃政权胜利前进的基础。从1917年10月到1918年2月,革命扩展到俄国各地。
伟大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
苏联时期,11月7日是传统的全国性节日。每年的这一天,苏联都要在首都莫斯科的红场举行盛大的阅兵式,纪念十月革命。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官方不再庆祝十月革命节,但这一天仍是休息日。从1996年起,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将11月7日这一天定为“和谐和解日”。2005年6月21日,俄罗斯修订的联邦法律《俄罗斯军人荣誉日和纪念日》规定,从当年起,11月7日重新被当作十月革命节来庆祝,但这一天首次不再是休息日。该法律还将11月7日定为“军人荣誉日”。
十月革命是哪一年?
1917年11月7日。
俄国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是1917年俄国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因发生在俄国历法1917年10月25日(公元1917年11月7日),故称“十月革命”。
意义:
1、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用社会主义方式改造俄国的道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俄国十月革命是什么时间?
俄国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6日,列宁写信给党中央委员会,要求在当天晚上逮捕临时政府人员,解除士官生等的武装。根据列宁的指示,布尔什维克党决定提前于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举行武装起义。这时,彼得格勒卫戍部队的士兵和喀琅施塔得的水兵与工人赤卫队,已转到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由托洛茨基负责起义部队总指挥。11月7日凌晨,列宁到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武装起义。
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
1917年11月6日,革命的枪声在彼得格勒打响
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全面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革命形势迅速趋于成熟。191 7年2月,俄国爆发了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但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4月,列宁从国外回国,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根据列宁的指示,布尔什维克党在群众中积极进行宣传并多次领导工人和士兵举行示威。 9、10月问革命形势完全成熟,解放运动空前高涨。
临时政府企图先发制人,防止布尔什维克党发动武装起义。 11月2日,临时政府派士官生占领彼得格勒最重要的据点,并试图封闭布尔什维克党的《工人之路》和《士兵》报,到处搜捕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人,切断彼得格勒苏维埃与工人区的电话联系,密令彼得格勒军分区司令派兵进攻斯莫尔尼宫--革命军事委员会所在地。
11月6日,列宁写信给党中央委员会,要求无论如何必须在当天晚上逮捕临时政府人员,解除士官生等的武装。根据列宁的指示,布尔什维克党决定提前于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举行武装起义。这时,彼得格勒卫戍部队的士兵和喀琅施塔得的水兵与工人赤卫队,已转到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深夜,列宁来到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武装起义。
从11月6日夜到7日晨,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水兵,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迅速占领了彼得格勒的主要桥梁、火车站、邮电局、国家银行和政府机关等战略要地;7日上午九时,占领通往冬宫--临时政府所在地的要道。临时政府总理克伦斯基化装后乘坐美国大使馆的汽车仓惶逃跑。
下午五时,起义的工人和士兵包围了冬宫。革命军事委员会勒令临时政府在六时二十分前无条件投降,但临时政府指望前线调回援军,负隅顽抗。九时四十五分,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以空炮射击发出了开始向冬宫总攻的信号;接着,赤卫队和革命士兵向冬宫发起总攻,在冬宫前的一百一十七级云石阶梯上和冬宫的一千零五个房间里与敌人短兵相接,展开白刃战。到8日凌晨2时,冬宫全部被攻占,临时政府的十六名部长全部被逮捕。
与此同时,11月7日深夜,全俄工兵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召开。会议在11月8日通过和公布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和平法令》向各交战政府和人民建议结束战争,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土地法令》规定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实行国家土地所有制,把土地分配给劳动农民耕种。会议庄严宣告全部政权归苏维埃,选举成立了工农临时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人民委员会由内务、农业、劳动、陆海军、工商业、教育、财政、外交、司法、粮食、邮电、民族事务和铁路十三个人民委员部组成。
11月7-16日,苏维埃政权在莫斯科、确立。1917年11月-19 18年2-3月,首先从城市,然后到乡村,苏维埃政权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
十月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并成立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作为全国国民经济管理机关。
建立工农红军、工人民警和人民法院。建立工兵农代表苏维埃机关和各人民委员部。1918年1月,召开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批准《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正式宣布俄国为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共和国。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实行土地国有化,消灭民族压迫,废除等级划分、等级特权和等级限制,废除对妇女的歧视、压迫,宣布所有居民统一称为公民,保证了无产阶级对国家和教育的领导。
十月革命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新时代。十月革命后,各国无产阶级、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争蓬勃高涨。
俄国爆发十月革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主要原因:
1、资本主义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具备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2、无产阶级深受多重压迫与剥削,阶级矛盾激化。
3、无产阶级政党较成熟,列宁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4、农民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也激化,革命性较强。
5、一战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社会危机形成总爆发趋势。
俄国十月革命(又称红十月、十月起义、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或布尔什维克革命),获胜的苏联红军一方称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是1917年俄国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
因发生在俄历(儒略历)1917年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故称为“十月革命”,俄国白军的失败给欧洲和亚洲造成了深远至今的无产阶级专政影响,包括德国、捷克(1989年)朝鲜等国。
1917年11月7日,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扩展资料:
十月革命特点:
1、十月革命是一次全新的革命性质,打破了传统马克思主义观念,在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了革命的胜利,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十月革命是一次全新的革命性质,打破了传统马克思主义观念,在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了革命的胜利,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3、从革命的阶段来看,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紧密相连,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封建专制的统治,建立起了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而十月革命是一次无产阶级暴力夺取政权的革命,是一次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这么短的时间内十月革命完成了两个急剧发展的性质不同的革命。
4、十月革命是在和平夺取政权没有能够实现的情况下才选择的暴力革命方式,是一场无产阶级通过暴力夺取政权的成功先例。
十月革命的影响:
1、十月革命对革命的发生地俄国具有深刻的影响
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通过十月革命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
从此之后俄国开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新时代,建立起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强大的俄国,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前提。
2、俄国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是第一个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促使世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转变,鼓舞了世界上的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斗争信心。
3、十月革命对整个人类社会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它是人类社会建立起来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到了社会主义新时期,从此之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开始了对峙,成为了世界现代史的主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月革命
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主要原因是当时俄国经济落后,社会矛盾空前激化,而《国家与革命》的出现为十月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
一、经济方面。20世纪初,俄国经济仍然相对落后于美国等资本主义强国。尤其是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人民蒙受了深重的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有一千多万人被拉去当兵,伤亡数百万人。前线很多士兵没有鞋子,甚至几个人共用一枝枪。由于大量劳动力被迫参军,导致国内大片耕地荒芜,工厂倒闭,使战后国家经济基础国家薄弱,经济濒于崩溃,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被迫去寻找生路。
二、社会方面。国内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包括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等。由于战后国内物价飞涨,食物极度短缺,首都彼得格勒有一天甚至连一个面包都买不到。俄国民众简单地为了“面包”而战。而与此同时,国内资产阶级仍然不断在剥削无产阶级的“高额利润”。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反抗。 三、《国家与革命》的出现。《国家与革命》是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一部光辉著作,它不仅对于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建立起了巨大理论指导作用,而且为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光明的道路。
主要原因:
1,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具有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2,无产阶级受到严重压迫和剥削,阶级矛盾激化。
3,无产阶级政党比较成熟,列宁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4,农民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也更加激化和革命化了。
5,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形成了社会危机大爆发的趋势。
扩展资料:
俄国十月革命,又称红十月、十月起义、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或布尔什维克革命,获胜的苏联红军一方称之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是1917年俄国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
因发生在俄历(儒略历)1917年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故称“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7日,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客观条件:第一,俄国是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表现在,经济上明显落后于发达帝国主义国家英法美德,社会矛盾丛生;
第二,一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列宁语)。
主观条件:第一,俄国无产阶级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革命性较强;
第二,有列宁领导下的比较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第三,广大贫苦农民果成为革命同盟者。
俄国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是1917年俄国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因发生在俄历(儒略历)1917年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故称为“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7日,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的薄弱点,各种矛盾突出 。
理由:
俄国是世界列强之一,但在经济上却依赖更发达的国家。正是俄国经济中的先进部分,即进入了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成分,为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客观的物质前提。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在客观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在特殊有利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下,在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战略和策略武装起来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下,把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农民争取土地的斗争,各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斗争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斗争汇合在一起,集中在比较软弱的俄国资产阶级身上,用革命的暴力手段”取得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决不是西方某些历史学家所说的纯粹是‘历史的偶然性’”
20世纪初,俄国“不仅形成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物质前提,而且其社会政治条件也已形成”,这就为十月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充分的社会历史条件。十月革命是“俄国现代化进程矛盾的必然反映”;同时,俄国国内外不可调和的矛盾(包括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俄国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和深刻的社会矛盾激起俄国社会各阶层的反抗)是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因素”。总之,“俄国现代化进程要求冲决以沙皇专制为代表的反动的上层建筑和旧生产关系,而俄国国内种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则是这种冲突的具体表现”,十月革命如同任何其他社会革命一样,其根本原因都在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成熟,……但是,它又不是纯粹的经济生活矛盾运动的结果,而是所有各种社会历史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同时,十月革命的伟大实践已经证明,它是符合客观历史发展规律的,是帝国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产物,是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领导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充分发挥革命首创精神的体现。
必然性:①资本主义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具备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②无产阶级深受多重压迫与剥削,阶级矛盾激化;
③无产阶级政党较成熟,列宁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④农民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也激化,革命性较强.
偶然性:一战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社会危机形成总爆发趋势.
主要原因:
1、资本主义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具备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2、无产阶级深受多重压迫与剥削,阶级矛盾激化。
3、无产阶级政党较成熟,列宁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4、农民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也激化,革命性较强。
5、一战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社会危机形成总爆发趋势。
俄国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是1917年俄国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因发生在俄历(儒略历)1917年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故称为“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7日,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扩展资料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用社会主义方式改造俄国的道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毛泽东在1949年写了一段这样的论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十月革命也结束了资本主义独占天下的局面,并为之后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俄罗斯自1991年以来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将11月7日确定为十月革命节,纪念1941年11月7日红场阅兵式举行50周年。1917年俄历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苏联时期,11月7日是传统的全国性节日。
每年的这一天,苏联都要在首都莫斯科的红场举行盛大的阅兵式,纪念十月革命。1941年11月7日,苏联举行了最具历史性的阅兵式。当时,苏联正处于卫国战争期间,纳粹德国军队已兵临莫斯科城下,形势非常严峻。
为了鼓舞士气,苏联政府在红场上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纪念十月革命胜利24周年。斯大林站在克里姆林宫钟楼下的列宁墓上检阅苏联红军,并发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说。许多部队从阅兵式现场直接开赴前线。
这次红场阅兵显示了正义之师必定战胜邪恶的魄力与信心,极大地鼓舞了广大苏联官兵的斗志和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心。莫斯科保卫战以胜利告终,它粉碎了德军自二战开始以来不可战胜的神话,也成为苏联卫国战争的一个转折点。
在1990年的十月革命节,威武雄壮的苏联武装力量再次通过红场——这是苏联举行的历史上最后一次阅兵式。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官方不再庆祝十月革命节,但这一天仍是休息日。从1996年起,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将11月7日这一天定为“和谐和解日”。
2005年6月21日,俄罗斯修订的联邦法律《俄罗斯军人荣誉日和纪念日》规定,从2005年起,11月7日重新被当作十月革命节来庆祝,但这一天首次不再是休息日。该法律还将11月7日定为“军人荣誉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十月革命
什么是俄国十月革命
俄国共产党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
俄历10月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 1917年。这一年的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布尔什维克党在军事上取得了绝对优势,向资产阶级的堡垒冬宫发动了最后的攻击.后来这一天便被定为十月革命的纪念日。 十月革命(the October Revolution) ,也称为“布尔什维克革命”或“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俄国工农兵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领导下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人类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革命。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在列宁和托洛茨基等人的领导下,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领导工人士兵发动武装起义,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这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 革命推翻了俄罗斯克伦斯基领导的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十月革命胜利后颁布了一系列革命法令。随即苏维埃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阵营对于无产阶级政权极为恐惧仇恨,他们在1918-1920年多次发动干涉进攻,并且支持俄国的反动势力妄想扼杀革命,苏维埃俄国在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工人农民支持下,取得了俄国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粉碎了协约国的武装干涉进攻。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苏俄各族人民都建立了革命政权,为了实现社会主义革命政权的联合,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俄国十月革命的开始时间、地点、领导人、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是什么
开始时间:十月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俄国共产革命等),是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第二个阶段。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
地点:前苏联(俄国)
领导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三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第二个是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革命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国临时政府,为1918-1920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础。
苏维埃政权:苏维埃一词是俄文“Советский”的汉语音译,意即“代表会议”或“会议”。苏维埃制度是苏联的政治基础,是俄国劳动人民在革命斗争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政权组织形式。
全俄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通过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根本法)》(简称苏俄宪法),确立了以苏维埃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1922年12月30日,苏联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联盟条约》和《联盟成立宣言》,宣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十月革命(the October Revolution) ,也称为“布尔什维克革命”或“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俄国工农兵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领导下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人类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革命。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在列宁和托洛茨基等人的领导下,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领导工人士兵发动武装起义,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这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 革命推翻了俄罗斯克伦斯基领导的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十月革命胜利后颁布了一系列革命法令。随即苏维埃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阵营对于无产阶级政权极为恐惧仇恨,他们在1918-1920年多次发动干涉性进攻,并且支持俄国的反动势力,妄想扼杀革命,苏维埃俄国在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坚强领导下,更在广大工人农民支持下,取得了俄国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粉碎了协约国的武装干涉性进攻。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苏俄各族人民都建立了革命政权,为了实现社会主义革命政权的联合,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希望采纳。
扼要
开始时间:1917年11月7日,地点:俄国,领导人:列宁和托洛茨基
十月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俄国共产革命等),是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第二个阶段。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前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组织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三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第二个是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革命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国临时政府,为1918-1920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础。
十月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俄国共产革命等),是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第二个阶段。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前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组织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三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第二个是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革命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国临时政府,为1918-1920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础。
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领导人:列宁,托洛茨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三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第二个是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革命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国临时政府,为1918-1920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础。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十月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俄国共产革命等),是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第二个阶段。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
前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组织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
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三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第二个是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革命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国临时政府,为1918-1920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