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尼赫鲁(1889~1964)是什么
- 2、尼赫鲁自传的由来
- 3、尼赫鲁大学相当于国内什么大学
- 4、尼赫鲁大学相当于国内什么
- 5、尼赫鲁大学怎么样
- 6、印度尼赫鲁大学排名
- 7、最初对华友好的尼赫鲁,为何晚年却一反常态?
- 8、尼赫鲁的执政生涯,为何会在1962年之后戛然而止?
- 9、尼赫鲁坚决站在反法西斯阵营一边,为何却和甘地产生了分歧?
- 10、在印度尼赫鲁大学是一个怎样的大学呢?
尼赫鲁(1889~1964)是什么
尼赫鲁(1889~1964)
Nehru,Jawaharlal
印度民族主义运动领导人,国大党领袖,印度独立后第一任总理。1889年11月4日生于联合省(今北方邦 )阿拉哈巴德市一个婆罗门家庭,卒于1964年5月27日 。1905年去英国求学 ,1912年取得律师证书回国 。 1912 年年末参加国大党年会 。1916 年在国大党勒克瑙年会上首次会见 M.K.甘地。甘地的影响以及阿姆利则惨案的发生,促使尼赫鲁走上职业政治家的道路,他先后两次担任国大党总书记(1924~1926,1928~1929)。
图片
他访问联合省的许多农村,了解农民运动的情况和农民的疾苦。1927年12月,国大党马德拉斯年会通过由他提出的关于给予印度完全独立的决议。1929年12月由他主持召开的国大党拉合尔年会上再次通过了争取印度完全独立的决议 。在该届年会上,由甘地推荐当选为国大党主席。尼赫鲁追随甘地 , 同他亲密合作 ,被公认为甘地在政治上的继承人 。1933年以后,尼赫鲁逐渐成为国大党内实际上的最高领袖。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 尼赫鲁提出在战时成立印度国民政府、战后准予印度独立为条件支持英国作战的建议,得到国大党全国委员会的拥护,但遭到英国的拒绝。1942年8月,国大党在同克里普斯使团谈判破裂后 , 通过甘地提出的要求英国“退出印度”的决议。
在战后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形势下,英国政府为了移交政权,曾多次派出代表团同印度领导人进行谈判,尼赫鲁一直是主要的谈判者。1921年12月~1945年6月 ,他先后9次被捕,过了将近9年的铁窗生活。他在狱中撰写《自传》、《世界历史一瞥》和《印度的发现》等重要著作 。 1946年9月他应英印总督的邀请组织临时政府 ,任副总理兼外长 。8月蒙巴顿方案实施,尼赫鲁任印度自治领总理兼外长等职务。1950年1月印度宣布为共和国后,他任共和国总理 , 一直到他1964年病逝。
任职总理期间,对国家官吏和军队进行了整顿和扩充 ,实现国家机构和军队的印度化;用赎买和武力手段合并印度554个土邦,削弱封建势力 ,统一印度 ,并在此基础上按民族语言重新划分邦界;实行土地改革;1950年成立了计划委员会,自任主席。1951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他逝世的时候,印度已完成两个五年计划,正在实行第三个五年计划。通过实行国有化和建立国营企业,培植了强大的国营经济;与此同时,私营经济特别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在国家的保护下,也有了巨大的发展。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国内贫富差别却以空前的速度加大起来。
独立初,尼赫鲁力排众议,决定印度留在英联邦内。他积极反对殖民主义,收复法国和葡萄牙在印度的飞地。但同时也承袭英国的特权,对周围的一些小国保持“宗主权” 。尼赫鲁为亚非会议发起人之一。于1954年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61年同J.B.铁托、纳赛尔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
尼赫鲁自传的由来
《尼赫鲁自传》的来源是作者在监狱中写的日记。1921年,尼赫鲁因参加国大党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运动而第一次被捕入狱。在狱中,除了偶尔与狱卒交谈外,主要是读书和写作。《尼赫鲁自传》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完成的。这本书以第一人称叙述方式讲述了作者从小到大经历过的事情、思考过程以及政治生涯等方面内容,且成为印度现代文学和历史上不可或缺部分之一。
尼赫鲁大学相当于国内什么大学
尼赫鲁大学是印度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也是印度乃至亚洲的重要高等学府之一。那么,尼赫鲁大学在国内相当于哪一个大学呢?
第一,尼赫鲁大学可以与中国的清华大学相比。清华大学与尼赫鲁大学一样都是综合性大学,拥有世界一流的科研水平和师资力量,同时也具有着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效应。因此,可以说尼赫鲁大学与清华大学在高等学府领域具有相当地位。
第二,尼赫鲁大学也可以与国内的复旦大学相媲美。复旦大学是我国著名的综合性高等学府,拥有着出色的学科专业和优秀的教师队伍。与此同时,尼赫鲁大学作为印度顶尖的高等学府,其教育体系和学科设置也与复旦大学相当。
第三,尼赫鲁大学也可以与北京大学相提并论。北京大学作为国内最著名的高等院校之一,不仅在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且在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方面也有着极高的声誉。尼赫鲁大学同样致力于扩大社会影响力,提供优质的教育和服务于社会。
综上可知,尼赫鲁大学在印度及亚洲高等学府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可以与我国的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相媲美。这些高等学府都各具特色,都是有着丰富历史底蕴、重视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优秀高校。
尼赫鲁大学相当于国内什么
尼赫鲁大学相当于国内清华北大。
尼赫鲁大学在印度的地位相当于清华北大之于中国,它占地1000英亩,是一所研究型大学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去探索未知世界,而不是简单重复现有的知识。尼赫鲁大学建校40多年但已在全球享有很高的声誉,印度国内很多政治家都毕业于尼赫鲁大学,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大胆实验,不断追求,以及意见多样性。
学校简介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简称尼大(JNU)。可以说,在印度,特别是在首都新德里,只要在有知识、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面前提起JNU,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尼大建校时间不算长,与独立后的共和国历史相伴随,并以印度共和国首任总理尼赫鲁的名字命名,因此它的重要性及其地位就可想而知了。尼大是一座美丽的校园。它位于新德里西南,从火车站乘公共汽车可直达校园。从尼大到国际机场,也仅20公里的路程。
尼大共有8个学院,其中有国际研究学院、语言学院、生命科学院、社会科学院、环境科学院、计算机系统科学院、物理科学院和生物学研究中心等,多以培养研究生以上层次的人才为主。
教师待遇
尼赫鲁大学据了解,印度理工科大学的教师待遇普遍较高,而文科大学的教师待遇则较低。他们的工资按月计算,讲师2.2万卢比(相当于2000元人民币)左右,副教授3.4万卢比(相当于3000元人民币)左右,教授4.5万卢比(相当于4000元人民币)左右。
凡是在尼大工作的老师,都能分到一套房子,特别是稍有资历的教授或副教授,还能得到一套单元小楼。但是尼大规定,凡是退休者就必须搬出尼大。就是说,退休前就必须到外面去买房子。
尼赫鲁大学怎么样
尼赫鲁大学很不错。
资料扩展: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 JNU)是一所位于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它成立于1969年,以印度第一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名字命名。该大学以领先的院系和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重点而闻名。
校长是大学名义上的校长,副校长是大学的行政首长。院务委员会、行政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财务委员会是大学的行政机构。
现任副校长是Santishree Dhulipudi Pandit教授,她是尼赫鲁大学的第一位女性和校友副校长,其教学和研究生涯跨越了三十五年,从1991年开始在果阿大学担任讲师,并于2006年加入浦那大学。
自2001-2007年起担任浦那大学政治和公共行政系教授,兼任国际中心主任。出版四本书,编辑两部。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并广泛旅行。完成了几个主要和次要项目。30名学生在其指导下完成了博士学位,8名学生获得了硕士学位。
现有4名学生在其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1996年至2009年担任浦那大学教师协会秘书长。2001年至2006年当选为浦那大学参议院和管理委员会成员。
研究领域包括国际关系,亚洲研究,文化和外交政策,冲突,暴力和性别。从2015年起担任多个国家学术和研究机构的成员。
印度尼赫鲁大学排名
印度尼赫鲁大学没有世界排名。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 (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 JNU) 是一所位于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它成立于 1969 年,以印度第一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名字命名。该大学以领先的院系和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重点而闻名。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于 1969 年根据议会法案成立。 它以印度第一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名字命名。 G. Parthasarathy 是第一任副校长。Moonis Raza 教授是创始人主席兼校长。
1965 年 9 月 1 日,当时的教育部长 M. C. Chagla 将建立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的法案提交给了印度国会。
尼赫鲁大学法案于 1966 年 11 月 16 日在人民院获得通过,尼赫鲁大学法案于 1969 年 4 月 22 日生效,尼赫鲁大学正式宣告成立。现任副校长是一位女性,Santishree Dhulipudi Pandit教授。
最初对华友好的尼赫鲁,为何晚年却一反常态?
估计是因为他受到了自己人的争锋相对,他不得不保全自己。
在晚年的时候,他就表现出了自己对于中国的决心,而且也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让自己获得更高的支持。
因为他当时意识到不能和别国抗衡,现在主要的目的是要获得别的国家的支持,不能挑起战争。
尼赫鲁是印度总理,虽然对中国一直都非常的友好,但是却发起了中印边境冲突。这次事件发生在1962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印度发生了很多事情,国内的局势并不稳定。大家认为这样的做法更像是在转移矛盾。
虽然尼赫鲁在从政期间,为印度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他做出了一些错误的决定。尼赫鲁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当中,同时他获得了去别的国家留学的机会。正是在这期间,他意识到印度需要独立。在印度民众的支持下,他终于走上了总理的位置。虽然印度一直在不断的挑衅,但是当初选择的是忍让。希望以谈判的方式解决,因为并不想发动其他的战争。但是印度方面却变得越来越无耻,最终将印度军人赶了回去。
虽然印度已经获得了主权,在国际上拥有较好的声誉,但是受到了殖民地的影响。同时他并没有意识到现在的印度并不能和他国进行对抗,这样一定会失败。虽然获得了一些国家的支持,觉得此时是攻击的好时间,但是他错误的预估了形势。虽然尼赫鲁一直在强调和平,而且对中国一直都保持着友好的态度,但是心里却有一些其他的小算盘。相信他通过这次战争了解到了中国的发展。
印度在收复果阿地区的时候,没有耗费巨大的时间以及精力。并且将这场战斗起名为胜利行动,在短短的36个小时之内就打败了葡萄牙的军队,并且损失了少量的精力。但是他仍然没有了解到中国真正的军事实力。他的思想仍然有很大的漏洞,西方人的概念深植于心。他一直想要找出一些事情来证明自己是值得信任的,但是却选错了位置。
尼赫鲁的执政生涯,为何会在1962年之后戛然而止?
在1962年之后,尼赫鲁改变了外交策略,开始向美国靠拢,还与苏联政府签订双边协议。慢慢地,印度的实力不复从前,这样的政府也让民众失望,于是尼赫鲁最终离开。
因为尼赫鲁逐渐向美国靠拢,中印边境还出现了争端,尼赫鲁不得民心了,所以下台了。
主要是在1962年对中印边境挑起了事端,让自己情绪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身体随之累垮了,后面又遇到了中风而病逝。
作为印度的开国领袖,尼赫鲁显然有着过人之处。他不但为印度的独立运动,做出巨大贡献,在印度立国后,还与中国一起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世界和平的推动也有功劳。
尼赫鲁出生于印度婆罗门家庭,身份尊贵,早年间赴英国留学,随后回到印度,独立运动之后,成为印度立国的第一位总理。
尼克松曾评价尼赫鲁,说他:“才华出众,目空一切,贵族气息重,脾气暴躁,高傲自负”,强烈的优越感之下,让尼赫鲁对外十分自信。
印度和中国曾有过一段友好时光,自1951年起,印度一反常态,开始挑衅中国边疆领土,面对侵略,我国一让再让,希望印度及时改过自新,可无奈并无用处,中印自卫反击战还是爆发了,也正是这场战争,葬送了尼赫鲁的执政生涯。
早年留学英国,受到先进的思想熏陶
印度曾被英国长期殖民,那段时期,印度国内尊贵富裕的家庭,都会把孩子送往英国留学,尼赫鲁也不例外。
1907年,他考入剑桥大学,主修自然学科,平日里对政治涉足很深,3年后,尼赫鲁攻读律师专业,并成功拿到律师执照。
长期留学海外,让尼赫鲁受到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熏陶,他的思想形态发生了变化。回到印度后,他开始追随甘地,倡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争取印度独立。
1948年,甘地被刺杀,两年后,尼赫鲁的政治对手萨达尔病逝,这无疑让他成为印度最高政治权威,印度独立后,尼赫鲁成为开国总理。
连续三届大选,尼赫鲁一直连任,成为了在位时间最长的总理。执政初期,他的外交手段很高明,成效也十分显著,提高了印度的国际地位,与中国的关系也很不错。可慢慢的,因为尼赫鲁个人的性格,他的手段开始独断专行、高傲自负,急不可耐地想要对外入侵。
印度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中国。边境线上的骚乱、频繁的骚动,都只是霸权主义的苗头,面对印方的挑衅,中国多次提出合理、和平的解决方法。然而,面对我国的克制,印度反而更加得意忘形,以为中国不过一团棉花,1962年,印度再次发起边境冲突,开枪伤人,我国终于不再忍耐。
多次忍让之下,中印自卫反击战打响
1962年,经过周密部署,对印自卫反击战打响,这场战争时间很短,自10月20日起,到11月21日就基本结束了,印度士兵没想到,原先被他们嘲讽,是“没有胡子的娃娃兵”的中国军队如此强悍,短短数月间,就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
战争以印度惨败告终,随后,中国将其设立在境内的据点全部清除,并且发表声明宣布停火,主动向后撤军,还把缴获的武器、物资,全部归还了印度,不仅如此,在1963年,3900多名俘虏也被释放回国。
这场对印反击战,在维护了我国领土完整、国家尊严的同时,狠狠打击了尼赫鲁的霸权思想,将他的“大印度联邦”梦也打醒了。
1962年后,尼赫鲁政府也改变了外交策略,“不结盟政策”成为泡影,开始迅速向美国靠拢。并且还与苏联签订了双边条约。
条约中如此规定:双方保证不向与另一方发生武装冲突的任何第三方提供任何援助,在一方遭到进攻或进攻威胁时,应共同协商。以此来“间接”维护国家的安全,由此可见,印度再也不复当年。
昔日风光不再,尼赫鲁郁郁而终
同样受到重挫的,还有国家领导人尼赫鲁。印度立国独立,曾将尼赫鲁的雄心壮志宣扬全球,他甚至在演讲中说:“印度将日益成为亚洲的轴心”。作为亚洲第一个,迈入铁路时代的国家,这样的未来似乎翘首以待。
可在战争后,他的国际威望已然不在,国内的声望也急速下跌,面对国会议员们的指责,时常心情低落,在1963年,他在国大党会议上曾说:“印度从这场战争中,学到了世界容不下弱国,我们一直生活在自欺欺人的世界中”。这句话充满懊悔、自责,与之前的自负骄傲产生了巨大反差。
1964年,面对终日里巨大的精神压力,尼赫鲁终于坚持不住,在布巴内斯瓦尔召开国大党年会时,尼赫鲁突然中风,经治疗后仍旧左侧瘫痪。同年5月,尼赫鲁离开人世。
面对崭新的中国,印度并未有多大了解,我们一步又一步的忍让,并非是因为胆小怯懦,而是在足够的实力下,给印度一次又一次机会,尼赫鲁却一厢情愿的认为中国弱小好欺负,到了最后,葬送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尼赫鲁坚决站在反法西斯阵营一边,为何却和甘地产生了分歧?
尼赫鲁坚决站在反法西斯阵营一边,可是他的意见却和甘地产生分歧,因为他们的志向不一样。
因为他们的思想是不同的,所以发生了一定的分歧,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二人价值取向不同、对革命后的印度管理措施不同、夺权方式不同等。
引言:虽然很多人都知道二战,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二战中的一些小细节。关于尼赫鲁和甘地,可能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两个人,但是并不了解这两个人的关系。虽然尼赫鲁和甘地都是坚决站在反法西斯阵营一边的,但是尼赫鲁和甘地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之所以尼赫鲁和甘地产生了分歧,主要是因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关于理想社会的建设。
在理想社会的建设上,尼赫鲁和甘地存在着不同的想法。甘地想要建设一种没有暴力的社会,而尼赫鲁想要建设的是一种人人均等的无产阶级性质的社会。由于存在观念上的差异,尼赫鲁和甘地也存在很大的分歧。由于生活的环境和接触的事情不一样,尼赫鲁和甘地存在很大的分歧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第二个方面就是关于现实社会的建设。在现实生活的建设中,甘地想要复兴印度的农村,而尼赫鲁想要争取民族自由。
虽然尼赫鲁可以接受甘地的领导,但是尼赫鲁也提出了与甘地不同的想法。第三个方面就是印度民族和民主运动。由于印度曾经是殖民地,印度不仅想要获得民族独立,而且想要进行民主活动。虽然尼赫鲁和甘地都是为了印度的发展,但是在很多方面,尼赫鲁和甘地都产生了巨大的分歧。由此可见,之所以尼赫鲁和甘地会产生分歧,主要是因为两人在观念和实践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虽然甘地是一名非常优秀的领袖,但是尼赫鲁也是一名非常优秀的领袖。由于甘地和尼赫鲁都是非常优秀的印度领袖,甘地和尼赫鲁肯定有独特的地方。虽然甘地和尼赫鲁都促进了印度的发展,但是在有些方面,两人确实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由于甘地和尼赫鲁都为了印度鞠躬尽瘁,人们不仅非常尊重甘地和尼赫鲁,而且经常会举办活动纪念他们。
在印度尼赫鲁大学是一个怎样的大学呢?
尼赫鲁大学在印度所有大学中排名第2,总体排名第10。
印度大学排名如下:
1、德里印度理工学院(IITD)。
印度顶尖的大学是德里印度理工学院(IITD)。该校也是印度理工学院分校中最为古老的院校,成立于1961年,当时还是一所工程学院,1963年被宣布为理工学院集团的一部分时更名。位于德令哈市南部豪斯-凯斯社区的大型校园与许多其他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接近,包括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国家教育研究与培训委员会(NCIET)和印度统计研究所。
2、孟买印度理工学院(IITB)。
接下来是印度孟买理工学院(IITB),位于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孟买的波威郊区。印度理工学院孟买分校成立于1958年,是印度理工学院中历史第二悠久的一个分校,它在高度专注于工程和科学学科的同时,还设有一个人文和社会科学系。梅塔管理学院是其三大卓越中心之一。另外两个是生物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和Kanwal Rekhi信息技术学院。
3、印度理工学院马德拉斯分校(IITM)。
仅次于ITITB的一所院校,印度理工学院马德拉斯分校(IITM)在QS大学排名中也有一席之地。它也是印度理工学院分校中第三古老的院校,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9年,位于钦奈市(前马德拉斯),在印度南部的主要城市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