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100种常见鸟类的名称
- 2、农村常见的鸟
- 3、100种常见鸟类名称
- 4、农村常见的鸟50种
- 5、农村常见的鸟有哪些
- 6、农村田野里常见的鸟
- 7、50种鸟类的名称(十种鸟类的名称)
- 8、中国常见鸟类大全鸟名
- 9、农村常见的鸟有哪些?
100种常见鸟类的名称
100种常见鸟类名称如下:
1、燕子
2、麻雀
3、鸽子
4、夜鹰
5、山雀
6、霸鹟
7、啄木鸟
8、秧鸡
9、叫姑鸟
10、红喉歌鸲
11、灰鹦鹉
12、池鹭
13、鸳鸯
14、蓝鸟
15、绿帽子鸟
16、黑头鸦雀
17、中白鹤
18、白鹭
19、麻婆
20、小夜鹰
21、小翡翠
22、小鸦
23、鹚鸪
24、翠鸟
25、赤嘴鸥
26、雪鹑
27、煤山雀
28、红腹山雀
29、白啄木鸟
30、蓝胁柳莺
31、银鸥
32、红尾鸢
33、喜鹊
34、红隼
35、春燕
36、石鹓
37、蓝鹅
38、黄鹂
39、北极鸦鸥
40、棕头鸦雀
41、角嘴雀
42、红胸松鸡
43、红尾鸟
44、织布鸟
45、噪鹛
46、黑尾雁
47、雉鸡
48、红腹锦鸡
49、夜鹭
50、金丝雀
51、棕头翁
52、麋鹿
53、红腹莺
54、树鸭
55、小蓝王
56、蓝鸭
57、红颈鹤
58、草鹭
59、翠鸟
60、翠鸟喜
61、青翠
62、头羊
63、黑鹇
64、古战鸡
65、海燕
66、毛鸟
67、白脚鹊鸠
68、王太媳妇
69、红喉鸟
70、小夜鹰
71、蓝鹛
72、黑翅长尾雀
73、沙锥
74、东方翠鸟
75、棕榈鹀
76、红色椋鸟
77、白尾翁
78、白颊柳莺
79、黄画眉
80、斑胸草雀
81、华丽金刚鹦鹉
82、蓝色工头鸟
83、绿羽毛花鹊
84、红腹角雉
85、蓝头鸫
86、黑头地鸠
87、红喉长尾山雀
88、金棕雀
89、黑额翠鸟
90、白眉林莺
91、留鸟
92、尺蠖
93、白颈鹤
94、黄嘴壁虎
95、蓝蓝的天鹅
96、红喉蜂鸟
97、红腹蝴蝶鸟
98、红腹花针尾雀
99、翠鸟
100、青头金刚鹦鹉
翠鸟简介
翠鸟,广东人称之为钓鱼郎。翠鸟中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是欧亚翠鸟。翠鸟蹲在河溪、水塘、湖泊、海湾的水面上,或盘旋在上空,只要鱼鳞银光一闪,它便紧夹双翼,尾上头下,全身笔直插入水中,双喙像镊子一样张开,钳住小鱼。然后,随即张开双翼,龟缩脑袋,掉头振翅浮出水面,整个过程前后不过几秒钟。
翠鸟这种高超的捕鱼本领,来自它独特的身体构造。它的羽毛里,隐藏着许多气袋,尾部有分泌防水油的腺体,借此可在水中迅速潜游而不致弄湿羽毛。翠鸟在插入水中的瞬间,能精确调节因光线的折射所造成的视差;进水之后,仍能保持极佳视力。
农村常见的鸟
农村常见的鸟如下:
1、麻雀
雌雄同色,显著特征为黑色喉部、白色脸颊上具黑斑、栗色头部。喜群居,种群生命力极强。是中国最常见、分布最广的鸟类,亚种分化极多,广布于中国全境,也广布于欧亚大陆。
2、斑鸠
是鸽形目斑鸠属鸟类的统称,属脊索动物门鸟纲鸽形目,头小,颈细,嘴狭短而弱,翅形狭长。第二枚和第三枚初级飞羽最长,尾相当长,呈凸尾状,跗蹠短而强,趾长而狭,均适于行走奔驰,体羽大都为灰或褐色,无金属光泽,雌雄相似。
3、喜鹊
雌雄羽色相似,头、颈、背至尾均为黑色,并自前往后分别呈现紫色、绿蓝色、绿色等光泽,双翅黑色而在翼肩有一大形白斑,尾远较翅长,呈楔形,嘴、腿、脚纯黑色,腹面以胸为界,前黑后白。
4、燕子
学名家燕,形小,翅尖窄,凹尾短喙,足弱小,羽毛不算太多。羽衣单色,或有带金属光泽的蓝或绿色,多数种类两性都很相似。
5、白头鹎
又名白头翁,是雀形目鹎科小型鸟类,为鸣禽。白头鹎额至头顶纯黑色而富有光泽,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背和腰羽大部为灰绿色,翼和尾部稍带黄绿色。
100种常见鸟类名称
100种常见鸟类名称有鸳鸯、杜鹃、天鹅、松鸦、花彩雀莺、海鸥 、孔雀、翠鸟、斑鸠、画眉等等。
1、鸳鸯
鸳鸯雁形目鸭科鸳鸯属。似野鸭,体形较小。嘴扁,颈长,趾间有蹼,善游泳,翼长,能飞。雄的羽色绚丽,头后有铜赤、紫、绿等色羽冠;嘴红色,脚黄色。雌的体稍小,羽毛苍褐色,嘴灰黑色。栖息于内陆湖泊和溪流边。
2、杜鹃
杜鹃鸟是杜鹃科鸟类的通称,常见的有大杜鹃、三声杜鹃和四声杜鹃。杜鹃以昆虫为食,是著名的森林益鸟。如像松毛虫、毒蛾等其它鸟类都不敢吃,对杜鹃来说却是美味佳肴。
3、天鹅
天鹅指雁族的鸟类,属游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除非洲、南极洲之外的各大陆均有分布。为鸭科中个体最大的类群。颈修长,超过体长或与身躯等长;嘴基部高而前端缓平;尾短而圆,尾羽20-24枚;蹼强大,但后趾不具瓣蹼。喜欢群栖在湖泊和沼泽地带。
4、松鸦
松鸦是中型鸟类,共有34个亚种。翅短,尾长,羽毛蓬松呈绒毛状。羽色随亚种而不同,云南亚种额白,头顶黑色。其余亚种额和头顶红褐色,口角至喉侧有一粗著的黑色颊纹。上体葡萄棕色,尾上覆羽白色,尾和翅黑色,翅上有辉亮的黑、白、蓝三色相间的横斑,极为醒目。
5、花彩雀莺
花彩雀莺体长9-12厘米,是一种毛茸茸偏紫色的雀莺。顶冠棕色,眉纹白。尾长,羽毛松软。前额有一宽阔的眉纹淡黄色,头顶栗色或棕红色,有的具紫蓝色光泽。背灰色,腰和尾上覆羽辉紫蓝色,飞羽灰褐色。外侧三对尾羽外翈羽缘白色,其余尾羽外翈羽缘蓝色。
6、海鸥
海鸥是鸻形目、鸥科、鸥属的一种中等体型的海鸟。成鸟夏羽:头、颈白色,背、肩石板灰色;翅上覆羽亦为石板灰色,与背同色;腰、尾上覆羽和尾羽均为纯白色。初级飞羽羽尖白色,具大块的白色翼镜。冬季头及颈散见褐色细纹,有时嘴尖有黑色。
7、孔雀
孔雀仅2属3种。孔雀属包括2种,全长达2米以上,其中尾屏约1.5米,为鸡形目体型最大者。头顶翠绿,羽冠蓝绿而呈尖形;尾上覆羽特别长,形成尾屏,鲜艳美丽;真正的尾羽很短,呈黑褐色。雌鸟无尾屏,羽色暗褐而多杂斑。
8、翠鸟
普通翠鸟小型鸟类,外形和斑头大翠鸟相似。但体型较小,体色较淡,耳覆羽棕色,翅和尾较蓝,下体较红褐,耳后有一白斑。雌鸟上体羽色较雄鸟稍淡,多蓝色,少绿色。头顶不为绿黑色而呈灰蓝色。胸、腹棕红色,但较雄鸟为淡,且胸无灰色。
9、斑鸠
斑鸠的上体羽以褐色为主,头颈灰褐,染以葡萄酒色;额部和头顶灰色或蓝灰色,后颈基两侧各有一块具蓝灰色羽缘的黑羽,肩羽的羽缘为红褐色;上背褐色,下背至腰部为蓝灰色;尾的端部蓝灰色,中央尾羽褐色;颏和喉粉红色;下体为红褐色。雌雄羽色相似。
10、画眉
画眉鸟是鸟纲、画眉科的中型鸟类。上体橄榄色,头顶至上背棕褐色具黑色纵纹,眼圈白色,并沿上缘形成一窄纹向后延伸至枕侧,形成清晰的眉纹,极为醒目。下体棕黄色,喉至上胸杂有黑色纵纹,腹中部灰色。
农村常见的鸟50种
一、麻雀
这种鸟在农村最常见,一年四季都有,而且一到粮食成熟的时候最多。爱吃粮食。
二、喜鹊
常在大树上筑巢,一般在天气暖和的时候数量较多。小时候每到夏天总能看到它们在数上搭的窝,我们也经常能抓到喜鹊的幼鸟。
三、乌鸦
这种鸟一身乌黑,而且叫声不吉利,农村的每个人都很讨厌它。因为农村有一种说法:谁听到乌鸦叫谁就可能有晦气,是一种不祥的鸟。
四、布谷鸟
布谷鸟在小麦成熟的时候来到,来到之后就“咕咕咕咕”地叫个不停。意在提醒农民小麦成熟,赶快去收割。小麦一旦收割完毕它们便不见了踪影。
五、小鹰
常在高大的杨树顶端筑巢,飞的也很高。它们的嘴和两个爪子都很尖,很锋利。爱吃一些小蛇,小鸟,小鸡。但是随着农村环境的变化,这种鸟已经很少见到了。
农村常见的鸟有哪些
农村常见的鸟有乌鸦、喜鹊、燕子、八哥、啄木鸟。
1、乌鸦
全身或大部分羽毛为乌黑色,故名。羽毛大多黑色或黑白两色,长喙,有的具鲜明的白色颈圈,黑羽具紫蓝色金属光泽;翅远长于尾;嘴、腿及脚纯黑色。鼻孔距前额约为嘴长的1/3,鼻须硬直,达到嘴的中部。主要栖息于低山、平原和山地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等。
2、喜鹊
体长40-50厘米,雌雄羽色相似,头、颈、背至尾均为黑色,并自前往后分别呈现紫色、绿蓝色、绿色等光泽,双翅黑色而在翼肩有一大形白斑,尾远较翅长,呈楔形,嘴、腿、脚纯黑色,腹面以胸为界,前黑后白。
3、燕子
背部黑色腹部有白色,或有带金属光泽的蓝或绿色。体型小而轻捷,羽毛蓝黑色,有光泽,前胸黑褐相间,腹部乳白,两翅尖而长,尾分叉似张开的剪刀。嘴扁而短,口裂很深,飞行速度快,在飞行途中捕食蚊、蝇、蝗虫等害虫。
4、八哥
通体黑色,前额有长而竖直的羽簇,有如冠状,翅具白色翅斑,飞翔时尤为明显。尾羽和尾下覆羽具白色端斑。嘴乳黄色,脚黄色。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次生阔叶林、竹林和林缘疏林中。
5、啄木鸟
啄木鸟中最大的一种。通体几纯黑色;雄鸟额、头顶和枕全为血红色;雌鸟仅后头有血红色。生长于古北界北部的茂密森林内,在欧亚大陆上不同地区都发现其踪影。此鸟不会进行迁徙。飞行不平稳,但不如其他啄木鸟起伏大
农村田野里常见的鸟
农村田野里常见的鸟有麻雀、喜鹊、斑鸠、燕子、黄鹂等。
1、麻雀
麻雀可以说是农村最常见,数量最多的鸟类。它们不怎么怕人,不会筑巢,喜欢在屋檐下的空洞里铺窝,但往往因为下垂的草茎而被人发现。
2、喜鹊
喜鹊有蓝喜鹊和灰喜鹊之分,蓝喜鹊比灰喜鹊常见,体型稍大,是北方的留鸟之一。喜鹊大多结伴觅食,喜欢在高高的树杈上做窝,并且有扎堆做窝的现象。
3、斑鸠
斑鸠也是农村最常见的鸟类之一,体型似鸽,眼睛溜圆,羽毛以褐色为主。它们会在树上做巢,结构简单,有的斑鸠干脆就在高楼大厦的空调挂机处做窝。随着环境的变好,斑鸠数量越来越多,每当繁殖的季节,咕咕的叫声不绝于耳。目前,野生斑鸠属于国家三级保护动物。
4、燕子
燕子是候鸟,以昆虫为食,与人类和谐共处,一直保持一定的数量,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种群数量有所增加。目前,燕子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5、黄鹂
黄鹂,身形娇小而美丽,叫声婉转,是一种歌唱鸟。在文学中,黄鹂成了一种春天的信号,至今农村中还流传着“黄鹂来,提蒜薹”的说法。
50种鸟类的名称(十种鸟类的名称)
1、50种鸟类的名称。
2、100种常见鸟类名称。
3、二十种鸟类名称。
4、十种鸟类的名称。
1.单字鸟名10个:鸿、鸥、鹰、莺、燕、雁、鸨、鹎、鸧、鹑。
2.双字鸟名20个:鹌鹑、八哥、白鹳、白鹤、白鹭、百灵、斑鸫、精卫、黄鹂、黄雀、麻雀、雷鸟、乌鸦、鹦鹉、鹰鹃、鱼雕、鱼鸿、鱼鹰、雨燕、鸳鸯。
3.三字鸟名20个:白头翁、白尾海、斑头雁、斑文鸟、斑犀鸟、半天娇、北灰鹟、北朱雀、草原雕、长耳鸮、长脚鹰、长尾雀、赤翡翠、赤腹鹰、赤颈鹤、丹顶鹤、帝女雀、雕白鹳、渡渡鸟、短耳鸮。
中国常见鸟类大全鸟名
中国常见鸟类:黑鹳、朱鹮、丹顶鹤、黄腹角雉、黑颈鹤、白鹤、中华秋沙鸭、赤颈鹤等。
1、黑鹳
黑鹳是一种体态优美,体色鲜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成鸟的体长为1-1.2米,体重2-3千克;嘴长而粗壮,头、颈、脚部均甚长,嘴和脚红色。身上的羽毛除胸腹部为纯白色外,其余都是黑色,在不同角度的光线下,可以映出变幻多种颜色。在高树或岩石上筑大型的巢,飞时它的头颈将会伸直。
它以鱼为主食,也捕食其它小动物。栖息于河流沿岸、沼泽山区溪流附近,有沿用旧巢的习性。繁殖期4-7月,营巢于偏僻和人类干扰小的地方。
黑鹳大多数是迁徙鸟类,只有在西班牙为留鸟,仅有少数经过直布罗陀海峡到非洲西部越冬,此外在南非繁殖的种群也不迁徙,仅在繁殖期后向周围地区扩散游荡。是白俄罗斯的国鸟。2019年8月,国家一级保护濒危鸟类黑鹳现身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湿地。
2、朱鹮
朱鹮古称朱鹭、红朱鹭,朱鹮系东亚特有种。中等体型,体羽白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繁殖期时用喙不断啄取从颈部肌肉中分泌的灰色素,涂抹到头部、颈部、上背和两翅羽毛上,使其变成灰黑色。
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在附近的溪流、沼泽及稻田内涉水,漫步觅食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兼食昆虫;在高大的树木上休息及夜宿;留鸟,秋、冬季成小群向低山及平原作小范围游荡。
4-5月开始筑巢,每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2-4枚,由双亲孵化及育雏,孵化期约30天,40天离巢,性成熟为3岁,寿命最长的记录为37年。
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20世纪80年代仅中国陕西省洋县秦岭南麓有唯一7只野生种群,后经人工繁殖,种群数量已达到200只(2008年)。
3、丹顶鹤
丹顶鹤是鹤类中的一种,大型涉禽,体长120-160厘米。颈、脚较长,通体大多为白色,头顶为鲜红色,喉和颈为黑色,耳至头枕为白色,脚为黑色,站立时颈、尾部飞羽和脚为黑色,头顶为红色,其余全为白色;飞翔时仅次级和三级飞羽以及颈、脚都为黑色,其余全为白色,特征极明显,极易识别。
常成对或成家族群和小群活动。迁徙季节和冬季,常由数个或数十个家族群结成较大的群体。有时集群多达40-50只,甚至100多只。但活动时仍在一定区域内分散成小群或家族群活动。
夜间多栖息于四周环水的浅滩上或苇塘边,主要以鱼、虾、水生昆虫、软体动物、蝌蚪、沙蚕、蛤蜊、钉螺以及水生植物的茎、叶、块根、球茎和果实为食。分布于中国东北,蒙古东部,俄罗斯乌苏里江东岸,朝鲜,韩国和日本北海道。
4、黄腹角雉
黄腹角雉,别名角鸡、吐绶鸟,它们的全长约50(雌)~65(雄)厘米。而雄鸟上体栗褐色,满布具黑缘的淡黄色圆斑。头顶黑色,具黑色与栗红色羽冠。飞羽黑褐带棕黄斑。下体几纯棕黄,因为腹部羽毛呈皮黄色,故名“黄腹角雉”。
有翠蓝色及朱红色组成的艳丽肉裙及翠蓝色肉角,于发情时向雌鸟展示。雌鸟通体大都棕褐色,密布黑、棕黄及白色细纹,上体散有黑斑,下体多有白斑。
是中国特产的一种鸟,主要分布于浙江,在福建、广东、湖南、江西亦有分布。食物主要是蕨类植物的果实。截止2013年,中国唯一的黄腹角雉保护地为浙江省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黑颈鹤
黑颈鹤是一种大型涉禽,体长110-120厘米,体重4-6千克。颈、脚甚至长,通体羽毛灰白色,头部、前颈及飞羽黑色,眼先和头顶前方裸露的皮肤呈暗红色,尾羽褐黑色。它的头顶,三级飞羽的羽片分散,当翅闭合时超过初级飞羽。虹膜黄褐色,嘴肉红色,尖端沾黄,腿和脚灰褐色。
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的沼泽地、湖泊及河滩地带,除繁殖期常成对、单只或家族群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群活动,特别是冬季在越冬地,常集成数十只的大群。它主要以植物叶、根茎、荆三棱、块茎、水藻、玉米、砂粒为食。
繁殖于拉达克,中国西藏、青海、甘肃和四川北部一带,越冬于印度东北部,中国西藏南部、贵州、云南等地。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
6、白鹤
白鹤是大型涉禽,略小于丹顶鹤,体长为130-140厘米。站立时通体白色,胸和前额鲜红色,嘴和脚暗红色;飞翔时,翅尖黑色,其余羽毛白色。虹膜棕黄色,嘴、脚暗红色。2龄脚变红色,3龄嘴亦变为红色。
栖息于开阔平原沼泽草地、苔原沼泽和大的湖泊岩边及浅水沼泽地带。常单独、成对和成家族群活动,迁徙季节和冬节则常常集成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特别是在迁徙中途停息站和越冬地常集成大群。
主要以苦草、眼子菜、苔草、荸荠等植物的茎和块根为食,也吃水生植物的叶、嫩芽和少量蚌、螺、软体动物、昆虫、甲壳动物等动物性食物。分布于中国、印度、伊朗、阿富汗和日本等地。
7、中华秋沙鸭
中华秋沙鸭为鸭科秋沙鸭属的鸟类,俗名鳞胁秋沙鸭,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它的嘴形侧扁,前端尖出,与鸭科其它种类具有平扁的喙形不同。嘴和腿脚红色。雄鸭头部和上背黑色下背、腰部和尾上覆羽白色;翅上有白色翼镜;头顶的长羽后伸成双冠状。胁羽上有黑色鱼鳞状斑纹。
出没于林区内的湍急河流,有时在开阔湖泊。成对或以家庭为群。潜水捕食鱼类。分布于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黑龙江、吉林、河北、长江以南等地,主要栖息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溪流、河谷、草甸、水塘以及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
8、赤颈鹤
赤颈鹤是大型涉禽,共分化为3个亚种。后趾小而高位,不能与前三趾对握,因此不能栖息在树上;全身羽毛大致呈浅灰色,成鸟颈部裸露红色的皮肤。初级飞羽和初级覆羽为黑色,白色而修长的内侧飞羽垂直的覆盖着尾部。嘴灰绿而脚粉红。栖息于多草的平原、水田、沼泽湿地及森林边缘。
以稻谷及水生植物的根、块茎为食,也取食鱼类和蛙类。7-12月份繁殖,筑巢于沼泽地带成团的植物丛中,以水生植物茎、叶筑成。每窝产卵2枚,绿色或粉红白色,具褐色和紫色斑点。雌鸟孵卵,雄鸟守卫,孵卵期30天,由双亲共同照料幼雏。
农村常见的鸟有哪些?
1、布谷鸟
布谷鸟是一种夏候鸟,每年到了4-5月份的时候就迁回来了。在农村里,这个时候就经常听到它一遍又一遍的叫着“布谷、布谷”,像是在催促着农民朋友快点去耕种。
2、猫头鹰
猫头鹰在民间又被称之为“夜猫子”,大多数都是栖息在树上,小部分也于栖息在岩石间和草地上。这种鸟是色盲哦,也是唯一不能分辨颜色的鸟类。小时候猫头鹰在农村里很常见,它主要是抓老鼠和昆虫为食,现在已经很少见了,而且还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3、麻雀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是一句大家都知道的成语。这种鸟一般都是成群的出现,而且其记忆也不错,又很团结。常常会一起来欺负其他的鸟类。每当麦子成熟,或者是晒稻谷的时候,总是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4、乌鸦
说起乌鸦,就想起小时候的一篇课文《乌鸦喝水的故事》。这种鸟在民间确实不怎么讨人喜欢,但是其智商却不低。常在农田、村庄等人类居住地附近活动。而且其一般都是集群性活动,有时候一群乌鸦飞过,天空都要被遮住。
5、白头翁
白头翁,又名白头鹎、白头壳仔,这是一种过去在南方的农村很常见的鸟类。这种鸟专吃农林业害虫,是农林益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