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束之高阁是什么意思,束之高阁成语解释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15 12:12:19 浏览1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束之高阁是什么意思

束之高阁的意思是: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丢在一旁不管,也比喻把某事或某种主张、意见、建议等搁置起来,不予理睬和办理。
束之高阁【shù zhī gāo gé】
束:捆扎起来。之:代词,指所捆扎的东西。高阁:储藏书籍、器物的高架子、阁板。
“束之高阁”和“置之不理”;都有放在一边不予理睬的意思;但束之高阁多指肯定事物的某些价值而由于某些原因暂时不理睬;“置之不理”多指完全否定事物的价值而不理睬。
束之高阁——出自唐代房玄龄等人《晋书·庾翼传》:“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译文——他像无用之物一样,只好把他捆起来放到高楼上去,等到天下太平后,再来考虑任用他。
扩展资料:
束之高阁的典故
庾翼是东晋人,他从小就有过人的才智和远大的志向,作战中屡立奇功,被封为都亭侯,官至征西将军。
与他同时代的殷浩也很有才能,而且长于高谈阔论,20岁的时候,就出了名,后来做了扬州的刺史,不久又调任建武将军,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的军事,但是在讨伐许昌和洛阳敌人的战役中,却屡打败仗,被革了职。
后来有人向庾翼建议,让殷浩重新出来做官,庾翼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殷浩是一个徒有虚名的清谈家,只会高谈阔论,而没有真才实干,于是带着鄙夷的神情说:“他像无用之物一样,只好把他捆起来放到高楼上去,等到天下太平后,再来考虑任用他。”“束之高阁”这个成语由此而来。

束之高阁什么意思

束之高阁什么意思如下:
束之高阁的意思是: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阁楼上。比喻搁置不用或扔在一边不管。读音:shùzhīgāogé。
释义: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丢在一旁不管,也比喻把某事或某种主张、意见、建议等搁置起来,不予理睬和办理。
出处:清代袁枚《小仓山房文集》:“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
译文:如果这东西已经被我所拥有,我一定会把它捆扎好放在高处,保存起来。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束之高阁造句
1、如果学了一点理论知识,只是空谈一阵,束之高阁,不去实践,这样的理论再好也是没有用的。
2、这本书他看不懂,随便翻了一下就束之高阁了。
3、自从毕业之后,数学课本早被我束之高阁了,忘得也差不多了。
4、多年前就已有预防的方案,只是被束之高阁,如今问题真发生了,不是很冤枉吗?
5、书买回来后,就是要看,而不是把它们便束之高阁。
6、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7、去年他一心想学摄影,如今却将相机束之高阁,兴趣可变得真快。
成语的相关知识
1、成语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语言现象,它以简洁、生动、形象的特点,成为汉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可以反映出社会习俗、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信息。因此,对于成语的相关论述,具有重要的意义。
2、成语是汉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语是汉语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固定词组或短语,具有相对稳定的含义和用法。成语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3、成语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成语往往以形象的语言描述事物,使人们能够更直观、更形象地理解其含义和用法。例如,“画蛇添足”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做无用功的行为。它以画蛇时添上足的动作为比喻,强调了做事不必多此一举,过分追求完美反而会影响效果。

束之高阁是什么意思

束之高阁【解释】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阁楼上。比喻搁置不用或扔在一边不管。
【拼音】[shù zhīgāo gé ]。
【近义词】置之不理、置若罔闻、置之度外、不了了之、漠然置之、置诸高阁。
【反义词】掌上明珠、片刻不离、付诸实施、爱不释手。
辨析:束之高阁和“置之不理”;都有“放在一边不理睬”的意思;但束之高阁多指闲置不用或不管;语义范围大;“置之不理”只偏重于“不理睬”;语义范围小。
例子:
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出处:
《晋书 庾翼传》:“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束之高阁是什么意思

束之高阁(高阁:储藏器物的高架)本义是把东西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指弃之不用或置之不理。动补式结构,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该成语的成语故事是:东晋时期,有一位将领名叫庾翼,他是东晋三朝元老庾亮的弟弟。庾亮死后,他就代替其兄镇守武昌,任荆州刺史,都督江、荆、司、雍、梁、益六州军事,有谋略,军、政严明,以收复北方为己任。
当时东晋有两个很有名气的人。一个人名叫杜乂,是西晋名臣杜预的孙子。容貌很美,性情柔和。大书法家王羲之称赞他“肤若凝脂,眼若点漆,神仙中人也。”另一个人名叫殷浩,喜读《老子》《易》,善于清谈玄理。这两个人都名噪一时。
当时,有人在庾翼面前称赞杜乂和殷浩,推荐他们出来做官。但是,庾翼很看不起他们。他常常对人说:“对待杜又、殷浩这样的人,最好的办法是像对待那些无用的东西一样,捆束起来,放在高高的阁楼上。等天下太平以后,再考虑给他们一个什么官做。”
后来的事实证明庾翼对人的观察是正确的。东晋权臣桓温掌政以后,任命殷浩都督扬、豫、徐、充、青五州军事,统率军队进取中原。他先为先秦败于许昌,后又在山桑遭到伏击,大败而归。桓温一怒之下撤销他的一切官职,把他降为老百姓。
成语寓意
事实证明,庾翼没有重用杜乂和殷浩的选择是正确的。“我劝天公重抖,不拘一格降人才”。古诗人龚自珍的呐喊,为人们所震撼。作为将帅,在选拔和任用人才时,一定得将目光放在有能力又能体现在成果上的人身上,即使他没有较高的学历,也应该加以重用。
而那些只会捧着高学历时刻不忘吹虚一把,却没有什么能力和成果的人,则没必要在他们身上浪费精力。同时,对于一些没有太大作用的人或事应该果断的“束之高阁”,不可一味的怀着“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心态,不但对自身毫无益处,还会变成自身的拖累。

束之高阁的意思

束之高阁【解释】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阁楼上。比喻搁置不用或扔在一边不管。
【拼音】[shù zhīgāo gé ]。
【近义词】置之不理、置若罔闻、置之度外、不了了之、漠然置之、置诸高阁。
【反义词】掌上明珠、片刻不离、付诸实施、爱不释手。
束之高阁造句:
1、如果学了一点理论知识,只是空谈一阵,束之高阁,不去实践,这样的理论再好也是没有用的。
2、再好的理论,如束之高阁,不运用于实践,也是没有用处的。
3、这本书他看不懂,随便翻了一下就束之高阁了。
4、自从毕业之后,数学课本早被我束之高阁了,忘得也差不多了。
5、有效的土壤管理方法常被束之高阁。
6、也束之高阁或一扫而过,多数学生不在下次作文中引以为戒。
7、多年前就已有预防的方案,只是被束之高阁,如今问题真发生了,不是很冤枉吗?
8、这一方案也已被束之高阁,这正说明了穆沙拉夫将军在联邦直辖部族地区所面临的困难何等艰巨。

束之高阁是什么意思

束之高阁的意思: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阁楼上。比喻搁置不用或扔在一边不管。
【拼音】[ shù zhī gāo gé ]
【例句】如果学了一点理论知识,只是空谈一阵,束之高阁,不去实践,这样的理论再好也是没有用的。
【近义词】置之不理、置若罔闻、置之度外、不了了之、漠然置之、置诸高阁、置之高阁
【反义词】掌上明珠、片刻不离、付诸实施、爱不释手
束之高阁的近义词
1、置若罔闻
【拼音】[ zhì ruò wǎng wén ]
【解释】形容听见了不加理睬。
【近义词】置之不理、视若无睹、束之高阁、置之度外、熟视无睹、习以为常、漠然置之、听而不闻、不以为然、视而不见、不闻不问、等闲视之、充耳不闻、置之不顾、不予置评
【反义词】聚精会神、刮目相看、拭目以待、如雷灌耳、耳濡目染、念念不忘、耿耿于怀、感慨万分
2、不了了之
【拼音】[ bù liǎo liǎo zhī ]
【解释】了:完结。指事情没有办完,放在一边不去管它,就算完事。
【近义词】置之不理、不了而了、束之高阁、无果而终
【反义词】一气呵成、功德圆满、迎刃而解、一了百了、水到渠成

束之高阁成语解释

束之高阁意思是将一样东西捆绑起来,放在高高的架子上面,表示不予使用或不顾惜。
束之高阁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传统——收藏珍贵物品或书籍。当这些东西不再被使用或不再需要时,人们会将它们放在高高的架子或阁楼上面,以保护它们免受尘埃和破坏。
束之高阁这个成语现在被广泛使用,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对某样东西弃之不理或不予重视。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那些被遗忘或被忽略的计划、建议或项目。它的使用常常带有一种批评的语气,暗示那些被束之高阁的东西原本是有价值或重要的,但因为某些原因被忽略或被抛弃了。
一个公司的总裁决定将一项新的产品计划束之高阁,这就意味着他决定不再推进这个计划,将其置于不顾的地位。又比如,如果一个家长把孩子的玩具束之高阁,这表明他不再关心孩子的玩具,或者说他不再让孩子玩这些玩具。
束之高阁的句子:
1、有些东西,我们应该把它束之高阁,然后忘却。因为只有放下,我们才能更好地前进。
2、那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公司,如今已经无人问津,它曾经的辉煌,如今被束之高阁,成为一段历史的回忆。
3、对于不再有用的东西,我们应当果断地将其束之高阁,不再去理会。
4、他对自己的过去束之高阁,专注于当下的生活,这种态度让他在很多人中脱颖而出。
5、那些曾经的荣誉和成就,在他退休之后,便被束之高阁,他的生活仿佛从零开始。
6、书买回来后,就是要看,而不是把它们便束之高阁。
7、他自从和导演发生争执后,就被束之高阁,几乎没有戏可演。
8、自从毕业之后,数学课本早被我束之高阁了,忘得也差不多了。

束之高阁是什么意思 束之高阁解释

1、束之高阁,汉语成语,读音是shù zhī gāo gé,意思是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丢在一旁不管,也比喻把某事或某种主张、意见、建议等搁置起来,不予理睬和办理。出自《晋书·庾翼传》。
2、高阁:储藏器物的高架。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束之高阁是什么意思


束之高阁,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出自:《晋书 庾翼传》:“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