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节的起源简介50字,中秋节的来历(50字)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15 22:06:28 浏览3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中秋节的来历30字左右

我国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而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而且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称为“中秋”。先开始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的演变称为“中秋节”。
扩展资料: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改阴历为公历,并对传统节日进行了调整,将传统农历元旦(也就是正月初一,现在的春节)挪至公历一月一号,名为元旦。
然后又依次制定了春、夏、秋、冬四个节日,即原来的农历正月初一元旦更名为春节,端午节更名为夏节,八月十五更名为秋节,冬至更名为冬节。这就是说,从民国时期开始,中秋节,也就是秋节,才成为一个举国欢庆的节日。
唐宋以前的典籍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任何有关中秋节的文字记录,更没有有关中秋节中的重要食物“月饼”的记载。如今的中秋节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阖家团圆的节日,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其文化意义远超过节日本身的含义,成为联系世界各地华夏子民的重要节日。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漫谈中秋节起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秋节
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希望对你有帮助!
太古时期,后羿射日建功西王母犒赏仙药。八月十五后羿带世人狩猎,高中数学,其学生西蒙前往其家盗药,后羿老婆嫦娥为掩护仙药,遂将其吞下。
吃下仙药的嫦娥,不受节制的飞上天去,迟来的后羿只见到将要消散的嫦娥。后以为眷念善良的嫦娥,遂将这一天定为中秋节,意为:百口团聚的日子。但愿有一天后羿与嫦娥可以团聚。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
  中秋节的来历50字:篇一
  远古时期,后羿射日立功西王母赏赐仙药。八月十五后羿带众人打猎,其弟子西蒙前去其家盗药,后羿妻子嫦娥为保护仙药,遂将其吞下。吃下仙药的嫦娥,不受控制的飞上天去,迟来的后羿只见到将要消失的嫦娥。后人为纪念善良的嫦娥,遂将这一天定为中秋节,意为:全家团圆的日子。希望有一天后羿与嫦娥可以团圆。
远古时期,后羿射日立功西王母赏赐仙药。八月十五后羿带众人打猎,其弟子西蒙前去其家盗药,后羿妻子嫦娥为保护仙药,遂将其吞下。吃下仙药的嫦娥,不受控制的飞上天去,迟来的后羿只见到将要消失的嫦娥。后认为纪念善良的嫦娥,遂将这一天定为中秋节,意为:全家团圆的日子。希望有一天后羿与嫦娥可以团圆。
中秋节的来历
1、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
2、起源于农业生产,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3、起源于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以圆月发明月饼,发军中作为军饷,解决军粮问题。
扩展资料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月饼的来历: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
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秋节

中秋节来历简介简短50字

中秋节来历简介简短50字: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得此名,据说此夜月亮最大最圆最亮,从古至今人们都有中秋之夜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
中秋节演化至今
明清时期,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浓厚,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
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

中秋节的来历(50字)

中秋节的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公元785~约827年)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
中秋节的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公元785~约827年)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
推荐于 2017-11-29
查看全部5个回答
麦德龙第2件半价-乐享中秋
关注生日礼物的都在看
即日起至10月7日,麦德龙多款精选红酒,生鲜,乳品,个护等产品第2件半价行家之选,物尽所值,更多礼遇等你来!
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广告
送老婆实用的20个礼物-京东食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远古时期,后羿射日立功西王母赏赐仙药。八月十五后羿带众人打猎,其弟子西蒙前去其家盗药,后羿妻子嫦娥为保护仙药,遂将其吞下。吃下仙药的嫦娥,不受控制的飞上天去,迟来的后羿只见到将要消失的嫦娥。后人为纪念善良的嫦娥,遂将这一天定为中秋节,意为:全家团圆的日子。希望有一天后羿与嫦娥可以团圆。
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其来历不一,说法有三:
1、源于帝王祭祀: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2、源于农业生产: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3、源于军中补给: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扩展资料:
中秋常见习俗
1、赏月:民间中秋赏月活动始于魏晋,盛于唐宋。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人们便摆出果品,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
2、燃灯: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佳景,美不胜收。为了点亮这等美景,便有了“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
3、吃月饼:中秋节不能少的,自然还是月饼,这也是中秋习俗中保留得比较完整的一条。现在许多中秋习俗都已经被淡忘,唯独“吃月饼”成了中秋时几乎每个人都会遵循的传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秋

中秋节的由来50字 中秋节介绍

1、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2、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3、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