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全大补汤方剂,十全大补汤配方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03 16:05:53 浏览2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十全大补汤配方


【方剂出处】十全大补汤,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方制丸,名“十全大补丸”;制膏,名“十全大补膏”。
  【组成】当归(10克)、川芎(5克)、白芍(10克)、熟地黄(10克)、人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黄芪(10克)、肉桂(3克)。
  【用法】水煎服。原方各等分,现一般改用饮片,酌定剂量,水煎服。丸剂,每服6~9克,每日2~3次;膏剂,每服15克,每日2次。
  【功效】温补气血。
  【主治】气血不足,虚劳咳喘,面色苍白,脚膝无力,遗精,崩漏,经候不调,疮疡不收,舌淡,脉细弱。
  【临床应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毒副反应、贫血、虚劳、疮疡不敛、骨折术后肢体肿胀、雷诺综合征,又用于治疗尿失禁、产后身痛、低血压、月经失调等。

怎么做十全大补汤?

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补益剂:补气)
[组成]
本方系将八珍汤加黄芪、肉桂配成。
人参、肉桂(去粗皮,不见火)8克、川芎5克、地黄(酒洗,蒸焙)15克、茯苓(焙)8克、白术(焙)10克、炙甘草5克、黄芪(去芦)15克、川当归(洗,去芦)10克、白芍药8克各等分。
[用法]
为粗末,每服6克。水一盏,生姜三片。枣子二个,同煎至七分,不拘时候温服。
[功用]
温补气血。
[主治]
气血不足,虚劳咳嗽,食少遗精,脚膝无力,疮疡不敛,妇女崩漏等。
[方论]
八珍汤及十全大补汤俱有气血双补之功,用治于气血俱虚之证。
八珍汤是以平补气血为主;
十全大补汤是偏于温补气血;
参考资料:《方剂学》
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补益剂:补气)
[组成]
本方系将八珍汤加黄芪、肉桂配成。
人参、肉桂(去粗皮,不见火)8克、川芎5克、地黄(酒洗,蒸焙)15克、茯苓(焙)8克、白术(焙)10克、炙甘草5克、黄芪(去芦)15克、川当归(洗,去芦)10克、白芍药8克各等分。
[用法]
为粗末,每服6克。水一盏,生姜三片。枣子二个,同煎至七分,不拘时候温服。
[功用]
温补气血。
[主治]
气血不足,虚劳咳嗽,食少遗精,脚膝无力,疮疡不敛,妇女崩漏等。
[方论]
八珍汤及十全大补汤俱有气血双补之功,用治于气血俱虚之证。
八珍汤是以平补气血为主;
十全大补汤是偏于温补气血;
参考资料:《方剂学》

十全大补汤

十全大补汤
方剂来源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制丸,名十全大补丸;制膏,名十全大补膏。
组成与用法 :当归10克,川芎5克,白芍10克,熟地黄10克,人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黄芪10克,肉桂3克
上药共研为粗末,每服6克,加生姜3片、红枣2枚,水煎服。现一般改用饮片,水煎服。丸剂,每服6—9克,日服2-3次,膏剂,每服15 克,日服2次。
功效与主治 :功能温补气血。
主治气血不足,虚劳咳喘,面色苍白,脚膝无力,遗精,崩漏,经候不调,疮疡不敛。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虚劳,疮疡不敛,多发性疖肿,放疗、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白细胞减少症,崩漏;又用于治疗胃下垂,荨麻疹,美尼尔氏综合征,失眠,久痹等病症。
例如:
(1) 下肢慢性溃疡 用本方煎浓液贴敷治疗。患者病已1年,右小腿下1/3正前位处有10 X 4厘米溃疡面,中心5 X 2厘米露骨;溃疡边缘皮肤发绀,伴湿疹;溃疡表面覆盖有灰绿色脓性分泌物。结果:贴敷14天后,溃疡面肉芽组织开始增生,边缘皮肤颜色渐复正常,60天后,溃疡面露骨部分被鲜红肉芽组织覆盖;150天后,溃疡痊愈。随访数年,未见复发(<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年第5期)。
(2) 多发性疖肿 本方加减治疗。患者病已1月,疖肿多处,小而色淡,不化脓,不溃破。结果:服药2剂后,疖肿渐消,再进5剂,告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新中医》1988年第6期)。
(3) 化疗后毒副反应 用本方提取物,治疗恶性肿瘤50例。其中胃癌22例,结肠癌9例,直肠癌9例,乳癌10例。均在服用西药抗癌药的同时服用本方提取物以防治其毒副反应。结果:有效率达88%,胃肠道副作用明显改善,血液和尿液等常规检查均未见异常(《汉方医学)1986年第4期).
(4) 胃下垂 本方加减,治疗16例。结果:显效14例,有效工例,无效1例。其中服药时间最短15天,最长70天(《福建中医药》1965 年第3期)。
(5) 顽固性荨麻疹 本方加减,治疗22例。结果全部治愈((河南中医)1983年第6期)。
(6) 美尼尔氏综合征 本方加减,治疗27例。结果:治愈23例,显效3例,无效1例。其中服药时间最短6天,最长24天(《广西中医药》1987年第工期)。
(7) 白细胞减少症本方加减,治疗因服用利福平所致白细胞减少症11例。结果:服药4—14剂后,全部显效(《湖北中医杂志》1981年笫 4期)。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气血两亏,诸虚不足之证。方用八珍汤双补气血,合以肉桂、黄芪温煦气血,为其配伍特点。
临床应用以气血不足、面色苍白、脚膝无力、四肢不温,为其辨证要点。临床如见纳差,可去熟地,或加砂仁、豆蔻;胸闷,加陈皮、木香,肢冷形寒,加重肉桂剂量等。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具有显著增强免疫功能,促进特异性抗体生成,活化补体,激活巨噬细胞,以及直接抗癌活性作用;并能增强化疗药物的抗癌作用,明显降低其毒性,以及防治化疗、放疗引起的毒副反应。

十全大补汤的标准方剂是什么?

你好。十全大补汤 [配方] 党参10克 炙黄芪10克 肉桂3克 熟地黄15克 炒白术10克 炒川芎6克 当归15克 酒白勺10克 茯苓10克 炙甘草6克 墨鱼50克 猪肉500克 猪肚50克 生姜30克 猪杂骨、葱、料酒、花椒、食盐、味精各适量。 [功效] 双补气血。适用于气血俱虚或久病体虚,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腰膝乏力等症。

十全大补汤方剂

十全大补汤方剂韩剧中经常可以看到用十全大补汤调理的剧情,可你是否知道这一味汤药在宋代便摘录进了我国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成药方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现在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十全大补汤方剂的相关知识吧。1.主料与辅料人参、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川芎、地黄(洗酒、蒸、焙)、茯苓(焙)、白术(焙)、甘草(炙)、黄蓍(去芦)、川芎、当归(洗、去芦)、白芍药。2.烹制方法十全大补汤方剂的使用方法很简单,即将上述十味药材研磨成颗粒粉末状,加水煎。3.功效十全大补汤方剂男女皆可食用,它可以治疗以下症状:食欲不振,久病虚损,时发潮热,气攻骨脊,拘急疼痛,夜梦遗精,面色萎黄,脚膝无力;大病初愈后气血不如从前或者忧愁思虑伤动血气,喘嗽中满,脾肾气弱,五心烦闷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方剂性温不热,平补有效,能够养气育神,醒脾止渴,可以顺正辟邪,温暖脾肾,且效果显著。十全大补汤方剂作为其中一个流传较广的方子,在现代仍旧深受国民喜爱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你觉得呢?

十全大补汤都有哪十补?

你好,你是不是想问十全大补汤?十全大补汤是中药方剂的方名,方中有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炙黄芪,肉桂
十全大补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药物组成为白芍、熟地黄、炙黄芪、肉桂、炙甘草、茯苓、炒白术、党参、当归、川芎这十种中药材。该方具有温补气血的功效,通常用于治疗气血两虚引起的气短心悸、面色苍白、疲倦乏力、四肢不温、头晕自汗等症。
具体来说,十全大补汤中的白芍善于和中缓急、止痛,通常用于缓解产后腹痛、胁肋疼痛等症;熟地黄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功效;炙黄芪是黄芪的炮制品,性偏燥,补脾益气而不壅滞,多用于缓解食少便溏、脾虚腹胀等症;肉桂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炙甘草可以补脾和胃、益气复脉,通常用于缓解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等症;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炒白术能缓和燥性,增强健脾作用,通常用于调理脾胃不和、运化失常引起的表虚自汗、倦怠乏力、食少胀满等症;党参具有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中药书籍或咨询专业医生。
十全大补汤是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物汤(当归、川芎、熟地、芍药)+黄芪、肉桂,在熬药的时候再加上生姜、大枣.主要治疗气血两虚证,且偏阳虚.见面色萎黄,倦怠食少,头晕目眩,神疲气短,心悸怔忡,自汗盗汗,四肢不温,舌淡,脉细弱,以及妇女崩漏,月经不调,疮疡不敛等.有这些症状的可以使用,现在大多数人认为凡是补药都吃,可是中医说了是药三分毒,补药是不能乱吃的,如果身体真的有什么不舒服最好还是先请教一下医生不能乱吃,搞成了滥补体质可不好.

产后十全大补汤怎么做

【中医经典方剂=>补益剂=>气血双补=>十全大补汤】
  【出处】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人参(6克) 肉桂(3克) 川芎(6克) 干熟地黄(12克) 茯苓(9克) 白术(9克) 甘草(3克) 黄芪(12克) 当归(9克) 白芍药(9克)
  【功用】 温补气血。
  【主治】 气血两虚证。面色萎黄,倦怠食少,头晕目眩,神疲气短,心悸怔忡,自汗盗汗,四肢不温,舌淡,脉细弱;以及妇女崩漏,月经不调,疮疡不敛等。
  【用法】 上为细末,每服二大钱(9克),用水一盏,加生姜三片、枣子二枚,同煎至七分,不拘时候温服。
  【用法】 上为细末,每服二大钱(9克),用水一盏,加生姜三片、枣子二枚,同煎至七分,不拘时候温服。

  十全大补汤
  原料:猪肉500克,墨鱼、猪肚各50克,党参、茯苓、酒白芍、炙黄芪、炒白术各10克,肉桂3克,熟地、当归15克,炙甘草、炒川芎各6克,姜30克,猪骨、葱、姜、花椒、料酒各 适量。
  制作:首先将所有中药洗净装入纱布袋中,猪肉、墨鱼、猪肚洗净切件,猪骨洗净捶破,将所有原料放在同一砂锅中;起上汤 调味,注入砂锅中猛火烧开,改用文火煨炖,待肉类熟烂(约二小时左右)去葱、姜及药袋。
  服法:食肉,饮汤。(每日早晚各一次,服完一剂即可见效。)

  十全大补汤
  也许是难得的经验,也许是新鲜的尝试
  ●配方:
  药材
  猪脊骨500克
  生姜30克
  葱、黄酒、花椒、食盐各适量
  服食禁忌:风寒感冒者禁服。
  ●步骤:
  1)将药材放入纱布,过水冲洗待用。
  2)猪脊骨清洗干净,水开后,放入水中氽烫,捞出备用。
  3)砂锅中注入清水,大火烧开,依次放入猪脊骨、葱、姜、花椒和中药包,再倒入一汤匙黄酒和少许盐。盖上盖子文火煲2个小时。
  4)服用时可再加少许盐调味。
  备注:早晚各食一碗,每天2次,全部服完后,隔5天再服。

  十全大补汤
  原料:
  党参、炙黄芪、炒白术、酒白芍、茯苓各10克、肉桂3克熟地、当归各15克、炒川芎、炙甘草各6克、墨鱼、猪肚各50克、猪肉500克、生姜30克、猪杂骨、葱、料酒花椒、食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
  1、将以上中药装入洁净纱布袋内,扎品备用。
  2、将猪肉、墨鱼、猪肚洗净;猪杂骨洗净,捶破;生姜拍破备用。
  3、将猪肉、墨鱼、猪肚、猪杂骨、药袋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放入葱、生姜、花椒、料酒、食盐,置武火上烧沸;后用文火煨炖,待猪肉、猪肝熟烂时, 捞起切条,再放入汤中。 捞出药袋不用。
  用法:
  服用时将汤和肉装入碗内后,加少许味精,食肉喝汤,早晚各吃1碗,每天2次,全部服完后,隔5天再服。风寒感冒者忌服。
  功效:
  双补气血。适用于血气俱虚或久病体虚、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腰膝乏力等症。

十全大补汤方剂

十全大补汤方剂十全大补汤,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不过这款汤里面都有哪些药材,大家了解过吗?不清楚的朋友就跟随我一起来看一下这款十全大补汤都是由哪些药材熬成的呢?这款汤都有哪些功效与作用,要怎么做,这款汤才会好喝。十全大补汤方剂一、十全大补汤的药材组成这款汤里面就包含有人参白术、茯苓、当归白芍、炙甘草、川芎、熟地黄黄芪肉桂这十种药材,不同的药材都有不同的功效。二、制作方法将鸡肉和排骨洗净剁块备用,然后把十种药材用纱布包好,将洗好的鸡肉,排骨和药材包放入砂锅内,加入清水,再根据自己的喜好放入一些红枣或者花椒等调味料,大火烧开然后转至小火炖烂,加入些许盐调味。最后将药材包捞出来即可食用,这款汤一般在冬天饮用,效果更佳。三、药效与作用这款十全大补汤的药效也是很多的,例如对于气血不足的人来说,就是一剂很好的药膳,而且还可以治疗手脚无力、脾肾气弱和虚劳咳嗽等症状,这款汤是中药和料理的结合,所以它既是一道美味佳肴,又有药的功效。以上就是对十全大补汤方剂的讲解,当然除了以上这些,还有许多其它的情况,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不过切记这款汤在夏天食用的话,可能会过于燥热。

什么叫“十全大补汤”

十全大补汤是在四物汤和四君子汤组合而成的八珍汤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中包含了祖国中医研究的精髓。是千百年来人们用来补气补血的最佳选择!十全大补汤虽然只有固定的十位药。但是中间的不同剂量配比千差万别,效果也不一样。专业的医生建议更准确。这个你可以咨询官网上的坐诊医生。
十全大补汤·补气血方剂
  【简介】本方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功用】温补气血。主治五劳七伤汽血不足,饮食减少;久病虚损,面色萎黄,肢膝无力,精神倦怠,以及疮疡不敛,妇女崩漏等。   【组成药物】人参6克,肉桂3克,川芎6克,熟地黄12克,茯苓9克,白术9克,炙甘草3克,黄芪12克,川当归9克,白芍药9克。   【用量用法】上药为细末。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红枣2枚,同煎至100毫升,不拘时候温服。现今有多种剂型,九剂有水蜜丸和大蜜丸,水蜜丸:每次6克,大蜜丸:每次互九(9克),均每日2~3次,空腹或饭后用温开水送服。膏剂:每次9~15克,每日2~3次,开水化服。糖浆剂:每次10毫升,每日3次。酒剂:每次25~50毫升(据各人酒量酌定),每日2次。口服液:每次10毫升.每日2~3次。片剂:每次6片,每日2~3次,口服。   【现代研究】本方具有增强免疫效果,能明显促进特异性免疫功能和非特异性兔疫功能。能快速增加红细胞、血红蛋白,保护骨髓的造血功能,能纠正和减轻术后低蛋白血症和贫血等。有抗放射损伤的作用。还有延缓衰老和抗肿瘤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