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吐温的资料简介,马克.吐温的资料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03 15:39:23 浏览2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马克吐温的简介

他经历了美国从初期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前期以辛辣的讽刺见长,到了后期语言更为暴露激烈。他的作品有《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赤道旅行记》、《苦行记》、《竞选州长》、《王子与乞丐》、《镀金时代》等。
马克·吐温是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他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曾被推崇为“美国文坛巨子”,擅长写具有讽刺意味小说。他的作品用幽默讽刺手法,对现实社会中的拜金主义、种族歧视、虚伪的民主、官场的黑暗、统治者的暴虐等,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
马克·吐温(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作家、演说家,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40年的创作生涯,写出了十多部长篇小说、几十部短篇小说及其他体裁的大量作品,代表作有《竞选州长》《百万英镑》《镀金时代》《王子与贫儿》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他最优秀的作品,曾被美国小说家海明威誉为是“第一部真正的美国文学”。2006年被《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16名。

马克吐温介绍

马克·吐温Mark Twain,美国作家演说家,真实姓名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quot马克·吐温quot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马克·吐温于1835年11月30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的乡村的贫穷律师家庭他是家中7个小孩的第6个他的6个兄弟姐妹中只有3个在童年过后幸存下来,就是哥哥奥利安·克列门斯Orion Clemens,1825年7月17日 1897年12。
马克·吐温Mark Twain,原名塞姆·朗赫恩·克列门斯Samuel Langhorne Clemens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说家虽然其家财不多,却无损其幽默机智与名气,堪称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王子与乞丐写作期间,吐温亦开始了顽童流浪记的写作,并也把另一部游记,浪迹海外完成掉浪迹海外是马克·吐温往中欧及南欧旅行的游记吐温之后的出版著作为顽童流浪记,这本书出版以后,令他成为更著名的伟大美国。
马克吐温,m1835~1910美国作家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的笔名自幼生长在密西西比河上的小镇汉尼拔青少年时期曾在家乡和美国中西部及东部当过排字工人,在密西西比河上当过舵手,还一度在南北战争中参加过南军,又;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短篇小说大师原名塞谬尔·朗荷恩·克莱门斯,“马克·吐温”在英语里是水手的术语,意思是水深12英尺,表示船只可以安全通过他出生于密西西比河畔一个贫穷的乡村律师家庭,从小。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演说家,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关于马克吐温英文简介,希望对你有用! 马克·吐温简介 Mark Twain, American writer, orator, the real name is Samuel Langhorne Clemens;马克·吐温,原名塞缪尔·朗荷恩·克莱门斯,19世纪后期美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著名的幽默讽刺作家马克·吐温原籍密苏里州的佛罗里达,在他4岁时,举家迁到密苏里州南部的汉尼拔12岁时,父亲去世,一家人顿时陷入。
马克·吐温Mark Twain,美国作家演说家,真实姓名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的文学家,被人称为ldquo美国文学之父rdquo下面是我为你搜集马克吐温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马克吐温生平简介 马克吐温是世界上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个版本,至今仍在各个国家流传。
马克·吐温Mark Twain,原名塞缪尔·朗赫恩·克列门斯 Samuel Langhorne Clemens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说家虽然其家财不多,却无损其幽默机智与名气,堪称美国最知名人士之;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 Samuel Langhorne Clemens射手座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也是著名演说家,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2006年。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1835~1910年,本名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马克·吐温是其笔名他出生于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汉尼拔的一个乡村贫穷律师家庭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马克·吐温Mark Twain,美国著名作家和演说家,真实姓名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中文名 萨缪尔·兰亨·。
马克middot吐温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原名塞姆middot朗赫恩middot克列门斯Samuel Langhorne Clemens是美国的 幽默 大师小说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说家40年的创作生涯,写出了10;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 Samuel Langhorne Clemens 射手座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也是著名演说家,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虽然他。
马克·吐温,美国幽默大师小说家著名演说家,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作品风格以幽默与讽刺为主,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主要的代表作品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马克吐温的资料

  1、马克·吐温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 ,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美国作家、演说家,“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

  2、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当过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从风格上说,专家们和一般读者都认为,幽默和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

马克·吐温简介

Mark Twin (Mark Twain, November 30, 1835 - April 21, 1910), formerly known as Samuel Rangen Kremen (Samuel Langhorne Clemens), is a famous American writer, humorist, novelist, but also a famous orator, an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of American realistic literature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Mark Twin was born in November 30, 1835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Missouri, Florida rural poor family lawyer, died on April 21, 1910, aged 75, was buried in New York Elmar. William Faulkner praised Mark Twin as "the first real American writer, we are inheriting him".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 (Samuel Langhorne Clemens),是美国著名作家、幽默大师、小说家,也是著名演说家,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马克·吐温于1835年11月30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的佛罗里达乡村里贫穷律师家庭中,于1910年4月21日去世,享年75岁,葬于纽约州艾玛拉。威廉·福克纳称赞马克·吐温为“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

关于马克吐温的简介

关于马克吐温的简介
马克吐温,本名塞缪尔·兰格霍恩·克莱门斯。他于1835年11月30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弗洛里萨特(Florida)小镇,是七个孩子中的第六个。
他的父亲约翰·马歇尔·克莱芒斯(John Marshall Clemens)是一位律师和地方政治人物,母亲简·兰格顿(Jane Lampton Clemens)则来自肯塔基州的一个显赫家族。
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涉及小说、散文、游记、儿童文学等多个领域。他以深刻而且幽默的视角描绘了美国南方社会、鲁莽与黑暗的一面,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扬。
他最为著名的作品包括《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等。这些作品一经面世,便成为受人追捧和深受读者喜欢的经典之作。而他也凭借着自己的才华与努力,成为了以文学为生的作家。
马克吐温的成名得益于他的一篇散文《水手的奇怪遭遇》。这篇散文是关于他在德国度假时所发生的故事,描述了他如何在悬崖上游泳时差点死亡的经历。这篇文章被《纽约周刊》发表,从而一举成名。
此后,他开始写作小说和长篇广告,在出版商查尔斯·费尔南多·古德森的帮助下,他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
在他的晚年,马克吐温完成了自己的自传《马克·吐温自传》。他也开始热衷于投资,并且积极参与了康涅狄格州的政治活动。
在1910年之后,马克吐温的健康状况开始恶化。他的妻子和次女相继去世,加上他本人身体日益虚弱,使得他逐渐变得孤独和沮丧。1910年,马克吐温与女儿舒密爱(Clara)搬到了康涅狄格州的鲍灵顿,并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晚年。
他在1910年4月21日去世,享年74岁。但他的作品和对美国文学的贡献将永久留存。

马克吐温的简介

  马克·吐温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其文学作品上,在对于美国的文学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被人称为“美国文学之父”。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马克吐温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马克吐温的简介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原名塞姆·朗赫恩·克列门斯(Samuel Langhorne Clemens);是美国的 幽默 大师、小说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说家。40年的创作生涯,写出了10多部长篇小说、几十部短篇(文章转载自: 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3/ 请保留此标记)小说及其他体裁的大量作品,其中著名的有短篇小说《竞选州长》、《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和《百万英镑》等,长篇小说《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王子与贫儿》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他的最优秀的作品,曾被美国小说家海明威誉为是“第一部”真正的“美国文学”。
  马克吐温的成长经历
  虽然马克·吐温的财富不多,却无损他高超的幽默、机智与名气,被称为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曾被推崇为“美国文坛巨子”,擅长写讽刺小说。其交友甚是广泛,迪士尼、魏伟德、尼古拉·特斯拉、海伦·凯勒、亨利·罗杰诸君,皆为其友。他曾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海伦·凯勒曾言:“我喜欢马克·吐温——谁会不喜欢他呢?即使是上帝,亦会钟爱他,赋予其智慧,并于其心灵里 绘画 出一道爱与信仰的彩虹。”威廉·福克纳称他为“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他于1910年4月21日去世,享年七十五岁,安葬于纽约州艾玛拉。

  马克·吐温于1835年11月30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的乡村的贫穷律师家庭。他是家中7个小孩的第6个小孩。他只有两个兄弟姊妹可以在童年过后幸存下来,他的那两个兄弟姊妹就是哥哥奥利安·克列门斯(Orion Clemens)(1825年7月17日 - 1897年12月11日)和姊姊帕梅拉(Pamela)(1827年9月19日 - 1904年8月31日)。他的父亲是当地的律师,收入微薄,家境拮据。小塞缪尔上学时就不得不打工。他十二岁那年父亲去世,从此开始了独立的劳动生活,先在印刷所学徒,当过送报人和排字工,后来又在密西西比河上当水手和舵手。儿时生活的贫穷和长期的劳动生涯,不但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累积了素材,更铸就了一颗正义的心。他的母亲玛格丽特(Margaret)在他四岁时死去,而他的哥哥本杰明(Benjamin)(1832年6月8日 - 1842年5月12日)在三年后亦死去了。他的另一个哥哥Pleasant(1828年 - 1829年)只活到吐温出生前三个月。继这班年龄较马克·吐温大的兄弟姊妹之后,吐温又有一个弟弟--亨利·克列门斯(Henry Clemens)(1838年7月13日 - 1858年6月21日)。

  在吐温4岁时,他们一家迁往密苏里州汉尼拔(Hannibal)的一个密西西比河的港市,而这就成为了他后来的著作《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顽童流浪记》中圣彼得堡的城市的 灵感 。 那时,密苏里州是联邦的奴隶州,而年轻的吐温开始了解奴隶制,这成为了往后在他的历险小说中的主题。

  马克·吐温是色盲,而这激起了他在社交圈子的诙谐玩笑。1847年3月,当吐温11岁时,他的父亲死于 肺炎 。接着的那一年,他成为一名印刷学徒。1851年,他成为一名排字工人,也有投稿,并开始给他哥哥奥利安创办的《汉尼拔杂志》(Hannibal Journal)写草稿。在他18岁时,他离开汉尼拔并在纽约市、

  费城、圣路易和辛辛那提市都当过印刷工人。22岁时,吐温回到密苏里州。在下密西西比河到纽奥良的旅途中,轮船的领航员“碧士比”要吐温终身成为轮船领航员,而这职业是当时全美国薪资第三高的职业,每月250美元(等于现在的155,000美元/每年)。

  由于那时的轮船是由很易燃的木材建造,因此在晚间亦不可以开灯。领航员需要对不断改变的河流有丰富的认识,因而可以避开河岸成百的港口和植林地。吐温在他得到领航员执照(1859年)之前花了2年多一丝不苟地研究了密西西比河的2000米。在得到执照前的训练期间,吐温说服他的弟弟亨利·克列门斯与他在密西西比河上工作。亨利死于1858年6月21日,那是由于亨利工作的那艘轮船爆炸。吐温为此感到极内疚,并在余生中一直觉得他自己需负上责任。可是他继续在河上工作并一直是领航员,直到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而缩减了密西西比河的交通。
  马克吐温的文学特点
  艺术特征

  马克·吐温又是著名的幽默讽刺作家,他的幽默讽刺风格别具特色。鲁迅评价马克·吐温“成了幽默家,是为了生活,而在幽默中又含着哀怨,含着讽刺,则是不甘于这样的缘故了。”马克·吐温自己则说:“不能一味逗乐,要有更高的理想。” 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不仅仅是嘲笑人类的弱点,而是以夸张手法,将它放大了给人看,希望人类变得更完美、更理想。

  写作风格

  融幽默与讽刺一体,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既是幽默辛辣的小说杰作,又是悲天悯人的严肃!

马克吐温简介50字

马克·吐温(Mark Twain),美国作家、演说家,真实姓名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
1、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当过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
2、从风格上说,专家们和一般读者都认为,幽默和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他经历了美国从初期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前期以辛辣的讽刺见长,到了后期语言更为暴露激烈。
扩展资料
马克·吐温的经典名言:
1、每个人都是月亮,总有一个阴暗面,从来不让人看见。
2、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
3、每当你发现自己和大多数人站在一边,你就该停下来反思一下。
4、当真理还正在穿鞋的时候,谎言就能走遍半个世界。
5、保持身体健康的唯一办法,就是吃点你不想吃的,喝点你不想喝的,以及做点你不愿做的事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Mark Twain),美国著名作家和演说家,真实姓名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
中文名 萨缪尔·兰亨·克莱门
外文名 Samuel Langhorne Clemens
别 名 马克·吐温
国 籍 美国
出生地 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的乡村
出生日期 1835年11月30日
逝世日期 1910年4月21日
职 业 小说家、演说家
代表作品 《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马克·吐温(Mark Twain),美国作家、演说家,真实姓名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
“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马克·吐温12岁时,父亲去世,他只好停学,到工厂当小工。后来他又换了不少职业,曾做过密西西比河的领航员、矿工及新闻记者工作。
渐渐地着手写一些有趣的小品,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他于1910年4月21日去世,安葬于纽约州艾玛拉。
扩展资料:
马克·吐温代表作介绍:
1、《百万英镑》
《百万英镑》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发表于1893年。讲述了一个穷困潦倒的办事员美国小伙子亨利·亚当斯在伦敦的一次奇遇。
伦敦的两位富翁兄弟打赌,把一张无法兑现的百万大钞借给亨利,看他在一个月内如何收场。一个月的期限到了,亨利不仅没有饿死或被捕,反倒成了富翁,并且赢得了一位漂亮小姐的芳心。
文章以其略带夸张的艺术手法再现大师小说中讽刺与幽默,揭露了20世纪初英国社会的拜金主义思想。
2、《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续集,首次出版于1885年。
故事的主人公是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就跟读者见面的哈克贝利·费恩。哈克贝利是一个聪明、善良、勇敢的白人少年。
他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逃亡到密西西比河上。在逃亡途中,他遇到了黑奴吉姆。吉姆是一个勤劳朴实、热情诚实、忠心耿耿的黑奴,他为了逃脱再次被主人卖掉的命运,从主人家中出逃。两个人历经种种奇遇。
这部小说从思想到技巧都有许多创新。小说赞扬了男孩哈克贝利的机智和善良,谴责了宗教的虚伪和信徒的愚昧,同时,塑造了一位富有尊严的黑奴形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克·吐温
编辑于 2019-02-19
查看全部15个回答
焦作 吐温80价格 多希化工 厂家直销
根据文中提到的马克·吐温为您推荐
河南多希化工贸易有限公司专业生产吐温,司盘30余年,一站式生产销售各种化工原料,吐温,司盘批发认准多希化工,产品销往全国,厂家直销,深受用户好评!欢迎洽谈合作!
hndxhg.com广告
个人简历/简历模板/简历大全/简历表格-个人简历中心
值得一看的个人简历表相关信息推荐
各行业简历大全,海量简历模板,中英文简历自动翻译,上前程无忧51Job免费下载简历表格!51Job招聘网,专业人才招聘网站,海量热门职位招聘信息,免费注册填简历,轻松找工作。
trace.51job.com广告
马克吐温简介50字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极速提问
篮球大图 正在咨询一个旅游问题
28条评论
热心网友29
谢谢你帮我们解这个人的资料
查看全部28条评论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进口吐温80,欢迎咨询广州永易
吐温80产品,乳化及分散效果好,品种规格多样。高纯度气味温和,证书齐全
广告2021-04-01
马克吐温简介50字?
马克·吐温(Mark Twain),美国作家、演说家,真实姓名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当过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从风格上说,专家们和一般读者都认为,幽默和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译本。2006年,马克·吐温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16名 。
3赞·64浏览2020-03-31
马克吐温的介绍,50字左右
马克吐温,m.(1835~1910)美国作家。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的笔名。自幼生长在密西西比河上的小镇汉尼拔。青少年时期曾在家乡和美国中西部及东部当过排字工人,在密西西比河上当过舵手,还一度在南北战争中参加过南军,又去内华达和加利福尼亚经营矿业,后来从事新闻工作。1865年因幽默故事《卡拉韦拉斯县驰名的跳蛙》一举成名,成为闻名全国的幽默大师。 马克·吐温的杰作多半取材于童年生活,尤其是他在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马克· 吐温这个笔名取自水手的行话,意思是“12英尺深”,指水的深度足以使航船通行无阻。他在1875年为《大西洋月刊》写的《密西西比河上》(1883年出版)就以早年的舵手生活为题材。长篇小说《汤姆·索耶历险记》(1876)及《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384)也以密西西比河及河边小镇为背景。《艰难岁月》(1871)则反映他在西部新开发地区的生活经历。 马克·吐温还写过一些针砭时政、讽刺封建制度和宗教以及抨击黑奴制的小说,如与查·沃纳合写的《镀金时代》,以英国为背景的《王子与贫儿》和《亚瑟王朝廷上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1889)以及《傻爪威尔逊》(1894)。 马克·吐温晚年在作品中流露对现实的失望和对“人类”(实为对有产阶级)的悲观态度。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作品有《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1900)、《人是怎么回事?》(1906)、《神秘的来客》(1916)等。但最重要的著作是他口授而由秘书笔录的《自传》。 马克·吐温是我国读者十分熟悉和喜爱的美国作家。他的著作差不多都已有中译本。
12赞·2,176浏览2019-06-14
马克吐温英语简介50字带中文翻译
Mark Twain was a great American writer. He was born on November 30, 1835 and died in 1910. During his 75-year life-time, Mark has given us many classics, such as The Old Man and The Sea.People spoke highly of him.As a speaker, he wa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persons in American history, and he was called Lincon on the American Literature stage.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是美国的作家、演说家。堪称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在其75年的生涯中,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其中有我们所熟知的《老人与海》。他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
94赞·2,268浏览2017-12-21
马克吐温的英语简介,50词,初二能看懂
Mark Twain (1835-1910),was an American writer who won a worldwide audience for his stories of the youthful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and Huckleberry Finn. 马克吐温(1835-1910),是一位赢得了全世界的读者的美国作家,这是因为他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和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年轻人的冒险故事。
3赞·320浏览2017-09-20
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选的主要内容50字
美国社会对人的腐蚀力最甚者莫过于金钱。马克·吐温虽然也不自觉地流露出小市民暴富的梦想,如《汤姆·索亚历险记》结局处让汤姆和哈克发现了强盗的大量藏金;但他对金钱的批判还是一针见血的。
马克·吐温(Mark Twain),美国作家、演说家,真实姓名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
“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马克·吐温12岁时,父亲去世,他只好停学,到工厂当小工。后来他又换了不少职业,曾做过密西西比河的领航员、矿工及新闻记者工作。
渐渐地着手写一些有趣的小品,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他于1910年4月21日去世,安葬于纽约州艾玛拉。
扩展资料:
马克·吐温代表作介绍:
1、《百万英镑》
《百万英镑》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发表于1893年。讲述了一个穷困潦倒的办事员美国小伙子亨利·亚当斯在伦敦的一次奇遇。
伦敦的两位富翁兄弟打赌,把一张无法兑现的百万大钞借给亨利,看他在一个月内如何收场。一个月的期限到了,亨利不仅没有饿死或被捕,反倒成了富翁,并且赢得了一位漂亮小姐的芳心。
文章以其略带夸张的艺术手法再现大师小说中讽刺与幽默,揭露了20世纪初英国社会的拜金主义思想。
2、《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续集,首次出版于1885年。
故事的主人公是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就跟读者见面的哈克贝利·费恩。哈克贝利是一个聪明、善良、勇敢的白人少年。
他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逃亡到密西西比河上。在逃亡途中,他遇到了黑奴吉姆。吉姆是一个勤劳朴实、热情诚实、忠心耿耿的黑奴,他为了逃脱再次被主人卖掉的命运,从主人家中出逃。两个人历经种种奇遇。
这部小说从思想到技巧都有许多创新。小说赞扬了男孩哈克贝利的机智和善良,谴责了宗教的虚伪和信徒的愚昧,同时,塑造了一位富有尊严的黑奴形象。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 (Samuel Langhorne Clemens) (射手座)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也是著名演说家,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马克·吐温(Mark Twain),美国作家、演说家,真实姓名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
“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马克·吐温12岁时,父亲去世,他只好停学,到工厂当小工。后来他又换了不少职业,曾做过密西西比河的领航员、矿工及新闻记者工作。
渐渐地着手写一些有趣的小品,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他于1910年4月21日去世,安葬于纽约州艾玛拉。
扩展资料:
马克·吐温代表作介绍:
1、《百万英镑》
《百万英镑》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发表于1893年。讲述了一个穷困潦倒的办事员美国小伙子亨利·亚当斯在伦敦的一次奇遇。
伦敦的两位富翁兄弟打赌,把一张无法兑现的百万大钞借给亨利,看他在一个月内如何收场。一个月的期限到了,亨利不仅没有饿死或被捕,反倒成了富翁,并且赢得了一位漂亮小姐的芳心。
文章以其略带夸张的艺术手法再现大师小说中讽刺与幽默,揭露了20世纪初英国社会的拜金主义思想。
2、《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续集,首次出版于1885年。
故事的主人公是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就跟读者见面的哈克贝利·费恩。哈克贝利是一个聪明、善良、勇敢的白人少年。
他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逃亡到密西西比河上。在逃亡途中,他遇到了黑奴吉姆。吉姆是一个勤劳朴实、热情诚实、忠心耿耿的黑奴,他为了逃脱再次被主人卖掉的命运,从主人家中出逃。两个人历经种种奇遇。
这部小说从思想到技巧都有许多创新。小说赞扬了男孩哈克贝利的机智和善良,谴责了宗教的虚伪和信徒的愚昧,同时,塑造了一位富有尊严的黑奴形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的资料

马克·吐温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 ,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美国作家、演说家,“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当过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从风格上说,专家们和一般读者都认为,幽默和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
扩展资料马克·吐温的作品有三个特色:
第一,他在西部幽默传统的基础上,发挥极度夸张的艺术想象。
第二,作品常常以第一人称“我”为主人公,这个“我”像中国相声里的主人公一样,扮演各种喜剧性人物。他们大都天真、老实、无知,思想单纯,什么事都一厢情愿,结果常常事与愿违。 马克·吐温用天真老实人做主人公是有意识的。
第三,幽默里含有讽刺。他在《自传》里总结他写幽默小说的经验,说“为幽默而幽默是不可能经久的。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原名塞姆·朗赫恩·克列门斯(Samuel Langhorne Clemens),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也是著名演说家。其幽默、机智与名气,堪称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其交友甚是广泛,迪士尼、魏伟德、尼古拉·特斯拉、海伦·凯勒、亨利·罗杰诸君,皆为其友。他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其于1910年去世,年七十五,安葬于纽约州艾玛拉。2014年4月21日,是马克·吐温逝世104周年。
人物简介
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1835年11月30日生于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的乡村,美国幽默大师、小说家、著名演说家,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作品风格以幽默与讽刺为主,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主要的代表作品有《百万英镑》(短篇)等。此外,马克.吐温还有自己的四大名著:《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乞丐王子》等[1]。
虽然马克·吐温的财富的确不多,却无损他高超的幽默、机智与名气,被称为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曾经被推崇为“美国文坛巨子”,擅长写具有讽刺意味小说。其交友甚是广泛,迪士尼、魏伟德、尼古拉·特斯拉、海伦·凯勒、亨利·罗杰诸君等人,皆为其友。他曾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海伦·凯勒曾言:“我喜欢马克·吐温——谁会不喜欢他呢?即使是上帝,亦会钟爱他,赋予其智慧,并于其心灵里绘画出一道爱与信仰的彩虹。”威廉·福克纳称他为“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他是美国乡土文学的集大成者,海明威曾经说过“一切当代美国文学都起源于马克·吐温一本叫《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的书”。他于1910年4月21日去世,享年七十五岁,安葬于纽约州艾玛拉。
人物轶事
死是千真万确的
某一个“愚人节”,有人为了戏弄马克·吐温,在纽约的一家报纸上报道说他死了。结果,马克·吐温的亲戚朋友从全国各地纷纷赶来吊丧。当他们来到马克·吐温家的时候,只见马克·吐温正坐在桌前写作。亲戚朋友们先是一惊,接着都齐声谴责那家造谣的报纸。谁知马克·吐温毫无怒色,幽默地说:“报道我死是千真万确的,不过把日期提前了一些。”
与贵妇的谈话
一次马克·吐温应邀赴宴。席间,他对一位贵妇说:“夫人,你太美丽了!”不料那妇人却说:“先生,可是遗憾得很,我不能用同样的话回答你。” 头脑灵敏,言辞犀利的马克·吐温笑着回答:“那没关系,你也可以像我一样说假话。”
吃一头鲸鱼
马克·吐温收到一封信。这是一位青年人写来的,他想向马克·吐温请教成为大作家的诀窍。信中说:“听说鱼含大量的磷质,而磷是有利于脑子的。看来要成为一个大作家,一定要吃很多鱼吧?但不知道你究竟吃的什么鱼,又吃了多少呢?” 马克·吐温回信说:“看来,你应该吃一条鲸鱼才行。”
广告
一位商界阔佬对马克·吐温说:“我想借助您的大名,给敝公司做个广告。”马克·吐温说:“当然可以。” 第二天在马克·吐温主办的报纸上登出了如下文字: 一只母苍蝇有两个儿子。她把这两个儿子视若掌上明珠,爱护备至。一天,母子三个飞到某某商业公司的商店里。一只小苍蝇去品尝包装精美的糖果,忽然双翅颤抖落下来,一命呜呼!另一只小苍蝇去吃香肠,不料也一头栽倒,顷刻毙命。母苍蝇痛不欲生,扑到一张苍蝇纸上意欲自杀,尽管大吃大嚼,结果却安然无恙!阔佬看完广告,气得直翻白眼。
演讲
一次偶然的机会,马克·吐温与雄辩家琼西·M·得彪应邀参加同一晚宴。 席上演讲开始了,琼西·M·得彪滔滔不绝,情感丰富地讲了20分钟,赢得了一片热烈的掌声。然后轮到马克·吐温演讲。 马克·吐温站起来,面有难色地说:“诸位,实在抱歉,会前琼西·M·得彪先生约我互换演讲稿,所以诸位刚才听到的是我的演讲,衷心感谢诸位认真的倾听及热情的捧场。然而,不知何故,我找不到琼西·M·得彪先生的讲稿,因此我无法替他讲了。请诸位原谅我坐下。”
父亲是谁
法国名人波盖取笑美国人历史太短,说:“美国人没事的时候,往往喜欢怀念祖宗,可是一想到祖父一代,就不能不打住了。” 马克·吐温回敬说:“法国人没事的时候,总是想弄清他们的父亲是谁,可是很难弄清楚。”
尴尬
当马克·吐温还是一个不太知名的作家时,有人把他介绍给格兰特将军。 两人握过手后,马克·吐温想不出一句可讲的话,而格兰特也保持平日的那种缄默态度。最后还是马克·吐温结结巴巴地说了一句:“将军,我感到很尴尬,你呢?”
车票
马克·吐温外出乘车。当列车员检查车票时,他翻遍了每个衣袋,也没有找到自己的车票。刚好这个列 车员认识他,于是就安慰马克·吐温说:“没关系,如果您实在找不到车票,那也不碍事。”“咳!怎么不碍事,我必须找到那张该死的车票,不然的话,我怎么知道自己要到哪儿去呢?”
文豪与蚊子
马克·吐温有一次到某地旅店投宿,别人事前告知他此地蚊子特别厉害。 他在服务台登记房间时,一只蚊子正好飞来。马克·吐温对服务员说:“早听说贵地蚊子十分聪明,果如其然,它竟会预先来看我登记的房间号码,以便晚上对号光临,饱餐一顿。” 服务员听后不禁大笑。结果那一夜马克·吐温睡得很好,因为服务员也记住了房间号码,提前进房做好灭蚊防蚊的工作。
说谎
曾有一位专门喜欢在细节上吹毛求疵的批评家指责马克·吐温说谎。马克·吐温回答说:“假如你自己不会说谎,没有说谎的本领,对谎话是怎样说的一点知识都没有,你是怎样判断我是说谎呢?只有在这方面经验丰富的人,才有权这样明目张胆地武断指责。”
混蛋
马克·吐温有一次因为看不惯国会议员在国会通过某个法案,因此在报纸上刊登了一个广告,上面写着:“国会议员有一半是混蛋。”报纸一卖出,许多抗议电话随之而来,这些国会议员可不认为自己是混蛋,纷纷要求马克吐温更正。马克吐温于是又刊登了一个更正:“我错了,国会议员,有一半不是混蛋。”
小错与大错
有人问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小错与大错有什么区别?”马克吐温答道:“如果你从餐馆里出来,把自己的伞留在那儿,而拿走了别人的伞,这叫小错。但是,如果你拿走了别人伞,而把自己的伞留在那里,这就叫大错。”
捉弄牧师
有一位牧师在讲坛上说教,马克吐温讨厌极了,有心要和他开一个玩笑。“牧师先生,你的讲词是在妙得很,只不过我曾在一本书上看见过,你说的每一个字都在上面。”牧师听了后不高兴地回答说:“我的讲词绝非抄袭!”“但是那本书上确是一字不差。 ” “那么请你把那书借我一看。”牧师无奈地说。于是,过了几天,这位牧师收到了马克吐温寄给他的一本书——字典。
必须站着
马克吐温有一次到一个小城市演讲,他决定在演讲之前先理理发。 “你喜欢我们这个城市吗?”理发师问他。 “啊!喜欢,这是一个很好的地方。”马克吐温说。“您来得很巧,”理发师继续说,“马克吐温今天晚上要发表演讲,我想您一定是想去听听喽?” “是的。”马克吐温说。 “您弄到票了吗?” “还没有。” “这可太遗憾了!”理发师耸了耸肩膀,两手一摊,惋惜地说:“那您只好从头到尾站着了,因为那里不会有空座位。” “对!”幽默大师说,“和马克吐温在一起可真糟糕,他一演讲我就只能永远站着。”
反正我戴着手套
马克·吐温在著名画家惠斯勒的画室参观时,伸手去摸了一下一幅油画。 惠斯勒装着生气地喊道:“当心!难道你看不出这幅画还没干吗?” “啊,没关系,反正我戴着手套。”马克·吐温答道。
登记
马克·吐温有一天来到一个小城市,他想找一家旅馆过夜。旅馆服务台上的职员请他将名字写到旅客登记簿上。 马克吐温先看了一下登记簿,他发现很多旅客都是这样登记的,比如:拜特福公爵和他的仆人…… 这位著名的作家于是也写道:“马克吐温和他的箱子。”
作品笔名
马克·吐温他的代表作是《百万英镑》,收录在人教版语文书小学五年级第二学期第24课名叫《金钱的魔力》(P141~144)。他的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被录入七年级苏教版语文课本第一学期的名著推荐与阅读,也被录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17课,被录入英语牛津深圳版八年级下册第6单元课文,被录入沪教版七年级下册第8单元的第35课。“马克·吐温”是其最常使用的笔名,一般认为这个笔名是源自 其早年水手术语,马克·吐温的意思是:水深12英尺,轮船可以安全通过。萨缪尔(即“马克·吐温”)曾当过领航员,与其伙伴测量水深时,他的伙伴叫道“Mark Twain !”,意思是“两个标记”,亦即水深两浔(约3.7米,1浔约1.852米),这是轮船安全航行的必要条件。还有一个原因是,他的船长塞勒斯,曾是位德高望重的领航员,不时为报纸写些介绍密西西比河掌故的小品,笔名“马克·吐温”。
1859年,塞勒斯船长发表了一篇预测新奥尔良市将被水淹没的文章。调皮的萨缪尔决定拿他开个玩笑,就模仿他的笔调写了一篇非常尖刻的讽刺小品。谁知这篇游戏文章竟深深刺痛了老船长的心,老船长从此弃笔不写,“马克·吐温”这个笔名也从此在报纸上销声匿迹了。四年后,当上记者的萨缪尔得悉塞勒斯船长谢世的噩耗,为自己当年的恶作剧追悔不已,决心弥补这一过失,于是他继承了“马克·吐温”这个笔名,并以此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但亦有一说,指其在西部流浪时,经常在酒店买酒两杯,并要求酒保在帐单上记“两个标记”。然而,孰真孰假,或两者皆虚,则无从稽考。他的真名叫“萨缪尔·兰亨·克莱门”。
艺术特征
马克·吐温又是著名的幽默讽刺作家,他的幽默讽刺风格别具特色。鲁迅评价马克·吐温成了幽默家,是为了生活,而在幽默中又含着哀怨,含着讽刺,则是不甘于这样的缘故了。马克·吐温自己则说:“不能一味逗乐,要有更高的理想。” 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不仅仅是嘲笑人类的弱点,而且是以夸张手法,将它放大了给人看,希望人类变得更完美、更理想。
个人荣誉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他的早期创作,如短篇小说《竟选州长》(1870)、《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中期作品,如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通过白人小孩哈克跟逃亡黑奴吉姆结伴在密西西比河流浪的故事,不仅批判封建家庭结仇械斗的野蛮,揭露私刑的毫无理性,而且讽刺宗教的虚伪愚昧,谴责蓄奴制的罪恶,并歌颂黑奴的优秀品质,宣传不分种族地位人人都享有自由权利的进步主张。作品文字清新有力,审视角度自然而独特,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具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著作。19世纪末,随着美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马克·吐温一些游记、杂文、政论,如《赤道环行记》(1897)、中篇小说《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1900)、《神秘来客》(1916)等的批判揭露意义也逐渐减弱,而绝望神秘情绪则有所伸长。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译本。
中国情缘
马克·吐温对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非常关切,他对中国爆发的义和团反帝运动极为同情,一九00年八月十二日他写信给他的一位朋友说:“现在全中国都站起来了,我的同情完全在中国人民方面。欧洲的匪徒们曾经欺凌他们多年,我希望他们能把外国人都轰走,永远不让他们再回去。”
同年十一月,马克·吐温在美国公众教育协会年会上发表演说时公开宣布:“我就是义和团。义和团人是爱国的,我祝他们胜利。”“为什么列宁不退出中国,让中国自由地处理自己的事务呢?事情都是外国人闹出来的,只要他们能滚出去,那是多么大的好事。”
马克·吐温(1835~1910)
英文名:Mark Twain
美国作家。原名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1835年11月30日生于密苏里州,1910年4月21日卒于康涅狄格州。
幼时家境贫困,12岁时因父亲去世辍学,开始到印刷所当学徒,稍大一点便外出找活干。21岁时,对轮船上的领港员生活发生极大兴趣,决定拜师学艺。密西西比河上 4 年领港生活使他熟悉各式各样的人。这一段经历为他今后的创作提供了许多素材 。他的笔名马克 · 吐温就取自船工生活:mark 是“测标”,twain为“两英寻(合12英尺)”,“测标两英寻”说明仍是安全水位。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他随哥哥去内华达;先卷入找矿热潮,后去报馆工作,从此开始创作生涯。
19世纪60~70年代,马克·吐温发表幽默短篇共70篇,其中多数为小品类。它们的主要特色是极度夸张、幽默、滑稽。主人公往往天真老实,思想单纯,有一套先入为主的想法,结果处处碰壁。他的成名作《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和名篇《竞选州长》、《神秘的访问》都是这样写的。在一部分作品里,幽默含有讽刺,如《竞选州长》、《坏孩子的故事》 、《好孩子的故事》等 。作者解释说“ 幽默只是花絮”,“为幽默而幽默是不能经久的”,他的幽默滑稽出自严肃的创作目的。这期间他讽喻的社会现象有:种族歧视、新闻界的乌烟瘴气、投机心理以及社会道德的错位与虚伪。
60年代末马克·吐温到了东部之后,发表了《傻子出国记》、《过苦日子》和《镀金时代》三部长篇作品。
《傻子出国记》为通讯集,是马克·吐温的旅欧报道。写天真无知的美国人在欧洲的旅游见闻,滑稽、诙谐,表现出美国人在欧洲封建社会及其印记面前的优越感。《过苦日子》是一部回忆录,写作者到内华达找矿经过,其中有不少虚构成分,把艰苦的淘金生活写得生气勃勃,热气腾腾,其间一些夸张、滑稽的故事表现出马克·吐温的喜剧才能。《镀金时代》是他同邻居、作家查尔斯·沃纳合写的长篇小说,旨在讽刺当时疯狂的社会投机心理。小说的人物有企业家、政客、农场主和小市民。作者通过艺术形象告诉我们:在那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获得大量财富的是投机商、企业家和政客,小人物永远是在做梦,就像那位塞勒斯上校,发财梦做了一个又一个,可餐桌上“只见冷水和生萝卜”。
70年代初,马克·吐温同一位富商的女儿奥利薇亚·兰登结婚,定居在马萨诸塞州的哈特福德。《汤姆·索亚历险记》、《在密西西比河上》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就是这段稳定的生活期间写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描写少年儿童追求新奇、冒险的生活。小汤姆厌恶呆板乏味的小镇生活,包括主日学校的虚伪刻板、守旧的小市民习气、老一套的布道演说……他同小伙伴去岛上“探险”,同大自然融为一体,表现出少年儿童的活泼的稚气。《在密西西比河上》回忆了作者当年的水上生涯。大河景色、航运经历、弟弟遇难等真实故事,富有诗意,抒情气氛很浓。书中写到领港员协会的组织和斗争是19世纪美国劳工运动的宝贵史料。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也是美国文学的一部名著。小说续《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内容,主人公换成汤姆的朋友哈克——一个穷苦白人的儿子。他害怕醉鬼父亲毒打,又受不了保护人的清规戒律,离家出走,半路上遇见黑奴吉姆,两人乘木排沿着密西西比河逃亡,去寻找自由州。哈克虽没有受过教育,爱撒谎,但本性善良,好开玩笑,又富于同情心。一路上吉姆照顾哈克,哈克帮助吉姆匿藏。哈克长期生活在蓄奴州,流行的种族歧视观念常牵制着他。他们越接近自由州,哈克的内心矛盾越尖锐。当时蓄奴州的法律规定,帮助黑奴逃跑是有罪的,他决定写信向吉姆的主人告发。可是一想起吉姆渴望自由,临危不惧,而且舍己为人等优良品质,哈克就感到为难,最后终于把信撕掉。哈克的作为表现了作者自由、平等的民主理想。书中还描写了南北战争前多方面的社会生活,创造了许多人物形象。小说纯粹用美国口语写成,开创了美国文学口语文体的传统。
80年代后期开始,马克·吐温的作品有:用荒诞情节批判英国封建体制的 《亚瑟王朝廷上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用巧妙错位的故事讽刺美国种族歧视的《傻瓜威尔逊》,歌颂法国民族女英雄的《冉·达克》,以及深刻剖析金钱腐蚀作用、暴露上等人伪善面貌的《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
80年代马克·吐温筹办出版公司并投资新式排字机的试制工程。这两项工作均告失败,致使马克·吐温破产。1891年,他迁家欧洲,自己作环球巡回演讲以偿还债务。1900年回国。这个时期,他发表的长篇作品有《赤道环游记》。
20世纪初,马克·吐温发表了一系列反帝政论:《使用私刑的合众国》、《给生在黑暗中的人》、《为芬斯顿将军辩护》、《战争祈祷》等。在这些论文中,作者控诉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同情并支持殖民地人民的斗争。随着作者对社会现实认识的深化,他的幽默风格逐渐从滑稽趋向讽喻,开朗活泼的心情也逐渐变为忧郁愤慨,这在他后期反帝政论中尤为明显。在《什么是人》,《第44号,神秘的陌生人》等作品中还流露出人生如梦的悲观情绪。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1384.htm
因《傻瓜国外旅行记》出名
美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原名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他于183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镇的一个法官家里。小时候马克?吐温在乡村生活,爱和黑人、穷苦人交朋友,爱听黑人大叔们讲故事。
从12岁起,马克?吐温便出去当印刷学徒工、送报人、排字工人,在密西西比河沿岸一代过着流浪生活。后来他又当过水手、矿工、新闻记者等。穷苦的流浪生活使马克?吐温有机会接触到广阔的社会,接触到更多的劳动人民,使他对美国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使他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写作素材。
年轻的马克?吐温特别喜欢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狄更斯等人的作品,并时常针对美国现实,在报刊的“幽默专栏”上发表小品文。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以后,他以马克?吐温这个笔名开始了他正式的文学活动。1867年,他发表了第一部短篇小说《加力维拉著名的跳蛙》。
19世纪七、八十年代,马克?吐温进入创作的高峰期。从《汤姆?索耶历险记》到《王子与贫儿》,从《竞选州长》到《百万英镑》,马克?吐温对社会中的欺诈、陷害、伪善等等丑恶现象进行了无情的鞭笞。马克?吐温文笔犀利,既善于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又善于进行夸张描写,寓讽刺于其中;他描绘的资本主义社会那一幅幅既离奇又真实的图画,使读者感到又滑稽又辛辣。
马克?吐温在他晚年的杂文和政论文里,对中国人民寄予了极大的关心和同情。他在其最优秀的政论《给坐在黑暗中的人》、《使用私刑的合众国》、《托钵僧与傲慢无理的陌生人》等文章中,谴责了当时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瓜分、榨取的罪恶行径。特别是在《使用私刑的合众国》一文中,他辛辣地嘲讽了“在华外国教会美国委员会艾明特牧师”之流,怒斥他们勒索中国赔款大搞名为“宣传福音”,实为文化侵略的无耻勾当。他大声疾呼:把中国人“交给自己的命运支配吧!”结果,文章引起强烈反响,报纸的评论、人们的指责使官方大为尴尬。
1910年4月21日,马克?吐温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病逝。由于对美国文坛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被后人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马克吐温的几则幽默故事
马克?吐温在一次酒会上答记者问时说:“某些国会议员是狗娘养的。”
记者将他的话公诸于众,华盛顿的议员们一定要马克?吐温在报上登个其实,赔礼道歉。于是,马克?吐温写了这样一张启事:“以前鄙人在酒席上发言,说某些国会议员是是狗娘养的,我再三考虑,觉得此言不妥,而且不合事实,特登报声明,把我的话修改成:某些国会议员不是狗娘养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马克?吐温与雄辩家琼西?M?得彪应邀参加同一晚宴。
席上演讲开始了,琼西?M?得彪滔滔不绝,情感丰富他讲了20分钟,赢得了一片热烈的掌声。然后轮到马克?吐温演讲。
马克?吐温站起来,面有难色地说:“诸位,实在抱歉,会前琼西?M?得彪先生约我互换演讲稿,所以诸位刚才听到的是我的演讲,衷心感谢诸位认真的倾听及热情的捧场。然而,不知何故,我找不到琼西?M?得彪先生的讲稿,因此我无法替他讲了。请诸位原谅我坐下。”


法国名人波盖取笑美国人历史太短,说:“美国人没事的时候,往往喜欢怀念祖宗,可是一想到祖父一代,就不能不打住了。”
马克?吐温回敬说:“法国人没事的时候,总是想弄清他们的父亲是谁,可是很难弄清楚。”

当马克?吐温还是一个不大知名的作家时,有人把他介绍给格兰特将军。
两人握过手后,马克?吐温想不出一句可讲的话,而格兰特也保持平日的那种缄默态度。最后还是马克?吐温结结巴巴地说了一句:“将军,我感到很尴尬,你呢?”


马克?吐温外出乘车。当列车员检查车票时,他翻遍了每个衣袋,也没有找到自己的车票。刚好这个列 车员认识他,于是就安慰马克?吐温说:“没关系,如果您实在找不到车票,那也不碍事。” “咳!怎么不碍事,我必须找到那张该死的车票,不然的话,我 怎么知道自己要到哪儿去呢?”

马克?吐温常常向人说起他小时候的一段伤心往事。据说,马克?吐温出生时是双胞胎,他和他的双胞胎兄弟两人长得一模一样,连他们的母亲也分辨不出来。
有一天,保姆为他们洗澡时,其中一个不小心跌入浴缸淹死了,没有人知道淹死的究竟是双胞胎中的哪一个。
“最叫人伤心的就在这里。”马克?吐温说,“每个人都以为我是那个活下来的人,其实我不是。活下来的是我弟弟。那个淹死的人是我。”


马克?吐温有一次到某地旅店投宿,别人事前告知他此地蚊子特别厉害。
他在服务台登记房间时,一只蚊子正好飞来。马克?吐温对服务员说:“早听说贵地蚊子十分聪明,果如其然,它竟会预先来看我登记的房间号码,以便晚上对号光临,饱餐一顿。”
服务员听后不禁大笑。结果那一夜马克?吐温睡得很好,因为服务员也记住了房间号码,提前进房做好灭蚊防蚊的工作。


曾有一位专门喜欢在细节上吹毛求疵的批评家指责马克?吐温说谎。马克?吐温回答说:假如你自己不会说谎,没有说谎的本领,对谎话是怎样说的一点知识都没有,你是怎样判断我是说谎呢?只有在这方面经验丰富的人,才有权这样明目张胆地武断指责。”


一次马克吐温应邀赴宴。
席间,他对一位贵妇说:“夫人,你太美丽了!”不料那妇人却说:“先生,可是遗憾得很,我不能用同样的话回答你。” 头脑灵敏,言辞犀利的马克?吐温笑着回答:“那没关系,你也可以像我一样说假话。”



有一次,别人问马克?吐温,是否记得他第一次是怎样挣到钱的。
他想了很久,然后说:“对,我还记得很清楚,那是我在小学读书的时候。那时,小学生们都不尊重自己的老师,而且不爱惜学校的财产,经常弄坏桌椅。于是我们学校就订出一条规则,凡是有哪个学生用铅笔或小刀弄坏了桌椅,那么他就将在全校学生面前受到挨打处分,或者罚款伍元。一天,我弄坏了我的书桌,只好对父亲说,我犯了校规,要么罚伍元,要么在全校学生面前受到挨打处分。父亲说当着全校学生的面挨打真是太丢脸了,他答应给我五块钱,让我交给学校。但是在给我这五块钱之前,他把我带到楼上,狠狠地揍了我一顿。我想,我既然已经挨过一顿打,于是决定当着全校学生的面再挨一顿,以便把那五块钱保存下来。我真的这样做了,那就是我第一次挣到的钱。”


马克?吐温在著名画家惠斯勒的画室参观时,伸手去摸了一下一幅油画。
惠斯勒装着生气地喊道:“当心!难道你看不出这幅画还没干吗?”
“啊,没关系,反正我戴着手套。”马克?吐温答道。



马克?吐温爱上了头发乌黑,美貌惊人的莉薇小姐,他们在1870年2月2日举行婚礼。婚后不久,马克?吐温给友人写信,在信中,他不 无幽默感地说:“如果一个人结婚后的全部生活都和他们一样幸福的话,那么我算是白白浪费了30年的时光,假如一切能从头开始,那么我将会 在呀呀学语的婴儿时期就结婚,而不会把时间荒废在磨牙和打碎瓶瓶罐罐上。”
马克·吐温(1835~1910)
英文名:Mark Twain
美国作家。原名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1835年11月30日生于密苏里州,1910年4月21日卒于康涅狄格州。
幼时家境贫困,12岁时因父亲去世辍学,开始到印刷所当学徒,稍大一点便外出找活干。21岁时,对轮船上的领港员生活发生极大兴趣,决定拜师学艺。密西西比河上 4 年领港生活使他熟悉各式各样的人。这一段经历为他今后的创作提供了许多素材 。他的笔名马克 · 吐温就取自船工生活:mark 是“测标”,twain为“两英寻(合12英尺)”,“测标两英寻”说明仍是安全水位。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他随哥哥去内华达;先卷入找矿热潮,后去报馆工作,从此开始创作生涯。
19世纪60~70年代,马克·吐温发表幽默短篇共70篇,其中多数为小品类。它们的主要特色是极度夸张、幽默、滑稽。主人公往往天真老实,思想单纯,有一套先入为主的想法,结果处处碰壁。他的成名作《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和名篇《竞选州长》、《神秘的访问》都是这样写的。在一部分作品里,幽默含有讽刺,如《竞选州长》、《坏孩子的故事》 、《好孩子的故事》等 。作者解释说“ 幽默只是花絮”,“为幽默而幽默是不能经久的”,他的幽默滑稽出自严肃的创作目的。这期间他讽喻的社会现象有:种族歧视、新闻界的乌烟瘴气、投机心理以及社会道德的错位与虚伪。
60年代末马克·吐温到了东部之后,发表了《傻子出国记》、《过苦日子》和《镀金时代》三部长篇作品。
《傻子出国记》为通讯集,是马克·吐温的旅欧报道。写天真无知的美国人在欧洲的旅游见闻,滑稽、诙谐,表现出美国人在欧洲封建社会及其印记面前的优越感。《过苦日子》是一部回忆录,写作者到内华达找矿经过,其中有不少虚构成分,把艰苦的淘金生活写得生气勃勃,热气腾腾,其间一些夸张、滑稽的故事表现出马克·吐温的喜剧才能。《镀金时代》是他同邻居、作家查尔斯·沃纳合写的长篇小说,旨在讽刺当时疯狂的社会投机心理。小说的人物有企业家、政客、农场主和小市民。作者通过艺术形象告诉我们:在那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获得大量财富的是投机商、企业家和政客,小人物永远是在做梦,就像那位塞勒斯上校,发财梦做了一个又一个,可餐桌上“只见冷水和生萝卜”。
70年代初,马克·吐温同一位富商的女儿奥利薇亚·兰登结婚,定居在马萨诸塞州的哈特福德。《汤姆·索亚历险记》、《在密西西比河上》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就是这段稳定的生活期间写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描写少年儿童追求新奇、冒险的生活。小汤姆厌恶呆板乏味的小镇生活,包括主日学校的虚伪刻板、守旧的小市民习气、老一套的布道演说……他同小伙伴去岛上“探险”,同大自然融为一体,表现出少年儿童的活泼的稚气。《在密西西比河上》回忆了作者当年的水上生涯。大河景色、航运经历、弟弟遇难等真实故事,富有诗意,抒情气氛很浓。书中写到领港员协会的组织和斗争是19世纪美国劳工运动的宝贵史料。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也是美国文学的一部名著。小说续《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内容,主人公换成汤姆的朋友哈克——一个穷苦白人的儿子。他害怕醉鬼父亲毒打,又受不了保护人的清规戒律,离家出走,半路上遇见黑奴吉姆,两人乘木排沿着密西西比河逃亡,去寻找自由州。哈克虽没有受过教育,爱撒谎,但本性善良,好开玩笑,又富于同情心。一路上吉姆照顾哈克,哈克帮助吉姆匿藏。哈克长期生活在蓄奴州,流行的种族歧视观念常牵制着他。他们越接近自由州,哈克的内心矛盾越尖锐。当时蓄奴州的法律规定,帮助黑奴逃跑是有罪的,他决定写信向吉姆的主人告发。可是一想起吉姆渴望自由,临危不惧,而且舍己为人等优良品质,哈克就感到为难,最后终于把信撕掉。哈克的作为表现了作者自由、平等的民主理想。书中还描写了南北战争前多方面的社会生活,创造了许多人物形象。小说纯粹用美国口语写成,开创了美国文学口语文体的传统。
80年代后期开始,马克·吐温的作品有:用荒诞情节批判英国封建体制的 《亚瑟王朝廷上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用巧妙错位的故事讽刺美国种族歧视的《傻瓜威尔逊》,歌颂法国民族女英雄的《冉·达克》,以及深刻剖析金钱腐蚀作用、暴露上等人伪善面貌的《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
80年代马克·吐温筹办出版公司并投资新式排字机的试制工程。这两项工作均告失败,致使马克·吐温破产。1891年,他迁家欧洲,自己作环球巡回演讲以偿还债务。1900年回国。这个时期,他发表的长篇作品有《赤道环游记》。
20世纪初,马克·吐温发表了一系列反帝政论:《使用私刑的合众国》、《给生在黑暗中的人》、《为芬斯顿将军辩护》、《战争祈祷》等。在这些论文中,作者控诉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同情并支持殖民地人民的斗争。随着作者对社会现实认识的深化,他的幽默风格逐渐从滑稽趋向讽喻,开朗活泼的心情也逐渐变为忧郁愤慨,这在他后期反帝政论中尤为明显。在《什么是人》,《第44号,神秘的陌生人》等作品中还流露出人生如梦的悲观情绪。

文学家马克吐温的资料简介

马克吐温(Mark Twain),本名塞缪尔·兰格霍恩·克莱门斯(Samuel Langhorne Clemens),是美国著名作家、评论家、演说家和旅行家。他于1835年11月30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弗洛里萨特,于1910年4月21日逝世于康涅狄格州纽黑文。马克吐温以他的小说、散文和演讲而获得了巨大的声誉。他以自己的讽刺幽默和生动的描述描绘了19世纪美国前西部的生活和社会现象。他的作品以家喻户晓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为代表,这两部作品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马克吐温的作品充满对社会和政治问题的批判,尤其是针对种族歧视和奴隶制度的批评。他的作品通过幽默和讽刺手法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不公正,对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吐温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被广泛翻译并影响了全球范围内的读者和写作者。他的创作风格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作家,如欧内斯特·海明威和威廉·福克纳等。他的文学成就为他赢得了众多奖项和荣誉,包括文学史上第授予个人的博士学位。马克吐温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上的价值,而且对社会和人们的思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批评和讽刺的文风使他成为了引人注目的公众人物,他的观点和观察力激发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和人类困境的思考。马克吐温被普遍认为是美国文学的巨人,他的作品仍然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爱和赞赏。
马克吐温1835年出生,美国作家和演说家,他的笔名元氏术语,12岁时父亲去世,曾做过领船员,他的代表作有《百万英镑》《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弗恩历险记》马克吐温是美国批评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2006年马克吐温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16名。
  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的文学家,被人称为“美国文学之父”。下面是我为你搜集马克吐温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马克吐温生平简介
  马克吐温是世界上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个版本,至今仍在各个国家流传。关于马克吐温简介,很多书籍中都有记载。而通过马克吐温简介得知,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马克吐温原名叫萨缪尔·兰亨·克莱门。

  马克吐温于183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的一个乡村。马克吐温12岁时,父亲便已去世,为了解决家中生计问题,马克吐温被迫停学,到家乡附近的工厂中当了一名小工人。后来,马克吐温换了很多职业,先后做过密西西比河的领航员、矿工以及记者。

  在生活中,马克吐温接触了很多有趣的小品,这让他萌生了创作文学小说的念头。马克吐温一生著有大量作品,涉及的题材丰富多样。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领域,马克吐温均有涉及。

  马克吐温的语言犀利而富有 幽默 感,他用幽默辛辣的语言批判了人性的丑恶之处,并且表达出对普通民众的同情。马克吐温早年间从事过排字工人、水手等职业,所以马克吐温对底层民众疾苦的生活大有了解。

  当他拿起手中的笔写 故事 时,就会折射出社会的丑陋现象,并且具有潜意识地为底层百姓呐喊。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创始人,因此马克吐温被美国人民称为“美国文学史上的林肯”。1910年4月21日,马克吐温去世,终年75岁。后来,马克吐温被《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之一。
  对马克吐温的评价
  马克吐温是世界上著名的文学家,他文学作品影响了很多代人。马克吐温的作品至今仍在多个国家流传。所以,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世人对马克吐温的评价。马克吐温是美国人,基于马克吐温对美国文学史作出的贡献突出,所以美国人民对马克吐温的评价非常高,认为马克吐温是“美国文学史上的林肯。”

  众所周知,美国历代总统中,林肯在美国人心中 排名 第一,既然美国人以“文学史上的林肯”来称赞马克吐温,足以见之马克吐温在美国人民心中的分量。除此之外,海伦凯勒、威廉福克纳、海明威等著名作家都以中肯的文字表达出自己对马克吐温的评价。

  威廉福克纳曾评价马克吐温说:“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世人除了对马克吐温个人以及他的作品进行评价之外,还对马克吐温的文学思想进行了剖析。

  马克吐温作为美国批判现实文学的奠基人,马克吐温将创作基点放在了反映社会现实方面。随着马克吐温对社会现状认识的日益加深,马克吐温对美国社会丑陋的一面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在马克吐温的作品中,也能看见他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探讨。这个时期,也是马克吐温创作的鼎盛时期,他在探索美国的 政治 制度、思想 文化 、人们的生活方式时,他以辛辣的语言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的弊端。如果说早年间马克吐温的作品充满了幽默感,那么马克吐温中后期的作品,主要是以讽刺、辛辣的语言批判现实。
  马克吐温的地位
  马克·吐温的地位在美国的文学界是举足轻重的。事实上,不仅在美国,甚至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马克·吐温都是一个令人耳熟能详的名字。

  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福克纳曾说,他是第一位美国真正的作家。马克·吐温的文学影响了几代人,也是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创作文学的触角十分细腻,由于他年轻时期贫穷的经历以及其独特的观察角度,揭露了美国在繁荣的表面下隐藏的丑恶真相。他的文学语言富有幽默和诙谐的风格,令人爱不释手。

  而后随着马克·吐温的阅历加深,他创作的作品基调,基本上完成了从幽默乐观到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笔触更为犀利,讽刺更加激烈,幽默讽刺中批判的成分得到了增强。因此威廉·福克纳又说,美国的所有文学,都是继承了马克·吐温的风格。

  世界著名的作家海明威的观点和威廉·福克纳十分类似,称美国所有的文学,都源自于马克·吐温的作品,由此可见,马克·吐温的地位在美国的文学史上,是十分重要的,简直可以被称为美国文学的鼻祖。因此在美国文学届,赠予他“美国文学中的林肯”称号。

  《大西洋月刊》是美国最具权威的,也有官方性质的一部期刊,在这部期刊里,马克·吐温被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之一,他名列第16位。


猜你喜欢:

1. 亨利詹姆斯的简介

2. 但丁的资料简介

3. 关于但丁的生平故事有哪些

4. 关于鲁迅的英文简介

5. mark twain 生平简介英文

6. 马克吐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