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气壮山河的解释
- 2、气壮山河 什么意思解释
- 3、气壮山河是什么意思
- 4、气壮山河的意思 气壮山河成语故事
- 5、气壮山河的意思
- 6、气壮山河的意思
- 7、气壮山河是什么意思
- 8、气壮山河什么意思?气壮山河怎么读?
- 9、气壮山河的意思解释
气壮山河的解释
气:气概;壮:使 壮丽 ;山河:高山和大河。 形容 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成语出处: 梁信《从 奴隶 到 将军 》上集第四章:“又听到了你的朴 朴实 实、 气壮山河 的言谈了。” 繁体写法: 气壮山河 注音: ㄑㄧˋ ㄓㄨㄤˋ ㄕㄢ ㄏㄜˊ 气壮山河的近义词: 气冲霄汉 气势直冲云霄。形容大无畏的精神、气概便有那吐虹霓志气冲霄汉。《元曲选外编·存孝打虎》 气势磅礴 形容气势雄伟、盛大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气势磅礴的第一页。 秦牧《古战场春晓》 气壮山河的反义词: 气息奄奄 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 晋 李密 《陈情事表》:“﹝祖母 刘 ﹞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成语语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故事: 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 赵元镇丞相与谪朱崖,病亟,自书铭旌:“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 山河壮本朝。” 释义 比喻人的豪迈之气如同高山大河。 故事 南宋大臣赵鼎出身贫寒,四岁就失去父亲,在母亲抚养和 教育下成长。他二十一岁考中进士,当官时敢于批评权贵,受到宰相 吴敏赏识,被调到都城开封任职。 1125年冬,北方的金国出兵南侵。次年秋攻陷太原,严重地威胁 到宋朝的安全。昏庸懦弱的宋钦宗惊慌失措,赶紧召集文武大臣商 议对策。 一些贪生怕死的大臣,主张割让土地向金国求和。赵鼎与这些 大臣的看法不同。他说:“祖先留下来的国土,怎能拱手送给别人?望 陛下千万不要考虑这种意见!” 可是,钦宗非常惧伯金兵,决心屈膝投降,把大好山河割让。金 军使者来谈判时,要求把黄河以北的土地全部割让给金国,钦宗不 敢违抗,竟答应了金军提出的要求。 但是,金国统治者并不满足,他们命令部队继续甫下。这年底, 金兵抵达开封城下。胆小如鼠的钦宗不等金军攻破,就亲自到金军 营中乞求投降。 不久,金兵统帅扣留了钦宗,让部下进城掠夺,然后把钦宗和他 的父亲徽宗当作俘虏,连同搜刮到的大量金银财宝,一起返回金国。 北宋王朝就此灭亡。 不久,钦宗的弟弟康王赵构在南京建立了南末王朝,史称宋高 祖。宋高祖即位初期,起用了一批主战派的大臣,赵鼎也在其中。 曾经担任过宰相的秦桧,是主和派的头目,因结党专权而被罢 职。赵鼎对他很警惕,曾经向人表示过,此人如果得志,我门就没有 立足之地。 不料、后来秦桧又一次被任命为宰相。他知道高宗只想偏安江 南而不真心抗金,便竭力唆使高宗与全国讲和。赵鼎对他自然反对。 于是,秦桧经常在高宗面前说赵鼎的坏话,使高宗对他逐渐失去信 任。后来,高宗终于将他贬到外地去当官。 赵鼎离京时,秦桧假惺惺地为他送行。但赵鼎并不领情,只是轻 蔑地瞧了他一眼,拱拱手就走了。为此,秦桧更加忌恨赵鼎,将他越 调越远,最后贬谪到朱崖。 赵鼎在朱崖住了三年,熟人都不敢去看望他,生活非常困苦。秦 桧知道他的处境后,认为他活得不可能长久,便嘱咐地方官每月向 自己呈报他是否还活着。 赵鼎六十二岁那年,终于患了重病。临死前,他把儿子叫到床 前,悲愤他说道:“秦桧非要置我于死地。我不死,他可能会对你们下 毒手;我死了,才可不再连累你们!” 说罢,他叫儿子取来一面铭旌,在上面书写了一行字。它的意思 是:我身骑箕、尾两座星宿回归上天,我的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壮 豪迈地存在于本朝。几天后,赵鼎不食而死。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full of power and grandeur 俄语翻译: с неодолимой силой 日语翻译: 山河(さんか)をも圧倒(あっとう)する 其他翻译: <德>heroisch und ehrfurcht einflǒβend
气壮山河 什么意思解释
气壮山河的意思:形容气势之大;比山河还要雄壮。
读音:[qì zhuàng shān hé]。
出处:唐 张说《孔补阙集市》:“族高辰象,气壮山河,神作铜钩,天开金印。”
语法:气壮山河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气冲霄汉、气势磅礴、气吞山河、气势磅礴、声势浩大、气贯长虹。
反义:气息奄奄、奄奄一息。
气壮山河的造句如下:
1、这幅画作的气势非常雄伟,给人一种气壮山河的感觉。
2、林县人民劈山引水的精神,气壮山河,感天动地。
3、文天祥慷慨就义,充满气壮山河的节操。
4、蛙人部队操练时,吼声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5、文天祥在就义前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诗篇。
6、抗敌大军在出师前,人人立下誓言,要将敌人赶出国境,那情景,真有气壮山河之势!
气壮山河:
【解释】:气:气概;壮:使壮丽;山河:高山和大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出自】:唐·张说《孔补阙集市》:“族高辰象,气壮山河,神作铜钩,天开金印。”
译文:族高星辰,气壮山河,神起铜钩,天开金印。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扩展资料:
气壮山河近义词:
1、气贯长虹
【解释】:贯:贯穿。正义的精神直上高空,穿过彩虹。形容精神极其崇高,气概极其豪壮。
【出自】:《礼记·聘义》:“气如白虹,天也。”
译文:气象白虹,天啊。
【示例】:斗争结盟友,殉难慷慨同。人民柴市节,浩气贯长虹。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2、叱咤风云
【解释】:叱咤:怒喝声。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极大。
【出自】:《梁书·元帝纪》:“叱咤则风云兴起,鼓动则嵩华倒拔。”
译文:叱咤则风云兴起,鼓动就嵩华山倒拔。
气壮山河是什么意思
气壮山河的意思是:形容气概极其豪迈。
气壮山河(拼音:qì zhuàng shān hé)是一个成语,出自:唐·张说《孔补阙集市》:“族高辰象,气壮河山,神作铜钩,天开金印。”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气壮山河”。壮山河形容气势如高山大河般雄壮豪迈。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成语寓意
赵鼎虽然绝食而死,但气概却像高山大河那样雄壮豪迈地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从荆轲刺秦王到岳飞精忠报国,再到文天祥勇抗元兵视死如归。
他们的那种舍弃小我追求高德大义的精神彪炳史册。正直仁义是他们的脊梁,宁死不屈、不贪荣华是他们的骨髓,勇敢担当是他们的血脉。“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成语告诉人们,人立身天地间。
靠的就是正气、义气、勇气和永不服老的精神,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该轻言放弃随波逐流,在困境中,人们应该做的不是低头叹息,而是奋发图强,使自己具有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
气壮山河反义词:气贯长虹、风云叱咤、声势浩大、气势磅礴、叱咤风云、气吞山河、气冲霄汉、浩浩荡荡、气冲牛斗、大气磅礴、铿锵有力、吞天沃日、气势恢宏。
气壮山河的意思 气壮山河成语故事
1、气壮山河,汉语成语,拼音是qì zhuàng shān hé,形容气概豪迈,可以压倒山河。出自梁信《从奴隶到将军》上集第四章。
2、气壮山河成语故事
南宋大臣赵鼎出身贫寒,四岁就失去父亲,在母亲抚养和教育下成长。他二十一岁考中进士,当官时敢于批评权贵,受到宰相吴敏赏识,被调到都城开封任职。
公元1125年,金太宗灭了辽朝之后,便把矛头指向了北宋。金兵一直南下,直逼汴京。宋徽宗赵佶惊慌失措,匆忙传位于东宫太子赵桓,自己带二万人马逃到亳州(今安徽亳县)避难去了。赵桓即位,是为钦宗。
1125年冬,北方的金国又一次出兵南侵。次年秋攻陷太原,严重地威胁到宋朝的安全。昏庸懦弱的宋钦宗惊慌失措,赶紧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在一次早朝上,宋钦宗问:众卿家,眼看金国就要打到开封了,你们说该怎么办呢?
当时,在众大臣中有两派,一派大臣贪生怕死,纷纷主张:金国太厉害了,宋军根本抵挡不住,还是割让土地向金国求和为好。但是,也有另一些大臣坚决反对这样的主张,赵鼎就是这些大臣中的一员。他说:“祖先留下来的国土,怎能拱手送给别人?望陛下千万不要考虑这种意见!只要我们军民协力就一定能够打退金兵”。
可是,钦宗非常惧伯金兵,害怕金兵打进来,让自己的地位不保,因此,决定屈膝投降,把大好山河割让。纵然赵鼎冒死劝谏,最后钦宗还是派人去和金兵求和。金军使者来谈判时,要求把黄河以北的土地全部割让给金国,钦宗不敢违抗,竟答应了金军提出的要求。这种结局让赵鼎很伤心。
但是,金国统治者并不满足,他们命令部队继续南下。这年底,金兵攻破开封城。
宋钦宗眼看末日来到,痛哭了一场,只好亲自带着几个大臣手捧求降书,到金营去求和。
公元1127年四月,金军俘虏了宋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和皇族、官吏二三千人,满载着搜刮去的财物,回到北方去。北宋王朝覆灭。
不久,钦宗的弟弟康王赵构在南京建立了南宋王朝,史称宋高祖。宋高祖即位初期,起用了一批主战派的大臣,赵鼎也在其中。
当时有一个主和派的头目,他就是曾经担任过宰相的秦桧。开始的时候,秦桧因结党专权而被罢。赵鼎曾经向人表示过:我们应该对秦桧保持警惕,此人如果得志,我门就没有立足之地。
很不幸的是,后来秦桧又一次被任命为宰相。他知道高宗只想偏安江南而不真心抗金,便竭力唆使高宗与金国讲和。这自然遭到了以赵鼎代表的大臣们的强烈反对。秦桧是一个小腹饥肠的人,对那些反对得人深深记在心上,寻机报复。平时,秦桧经常在高宗面前说赵鼎的坏话,渐渐地高宗便对赵鼎失去了信任。后来,高宗终于将他贬到外地去当官。
由于赵鼎在离京时不领秦桧的“送别之情”,秦桧很生气,后来干脆把赵鼎贬谪到遥远的朱崖。赵鼎在朱崖住了三年,熟人都不敢去看望他,生活非常困苦。秦桧知道他的处境后,便对地方官员说:赵鼎活不了多久了,你们每月要向我呈报他是否还活着。
赵鼎六十二岁那年,终于患了重病。临死前,他叫儿子取来一面铭旌,在上面书写了一行字: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它的意思是:我身骑箕、尾两座星宿回归上天,我的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壮豪迈地存在于本朝。
是啊,赵鼎的豪迈之气如同高山大河,让后人钦佩不已!
气壮山河的意思
气壮山河的意思是形容气势如高山大河般雄壮豪迈。
出处:族高辰象,气壮河山,神作铜钩,天开金印。
选自:唐·张说《孔补阙集市》。
成语用法: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示例:
1、或慷慨捐躯,或从容就义,此皆忠并日月,气壮山河。
2、但愿得早旋旌旆,气壮山河,金戈挽落晖。
3、又听到了你的朴朴实实、气壮山河的言谈了。
寓意:成语告诉人们,人立身天地间,靠的就是正气、义气、勇气和永不服老的精神,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该轻言放弃随波逐流。在困境中,人们应该做的不是低头叹息,而是奋发图强,使自己具有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
气壮山河造句
1、飞瀑又是另一番景象,滔滔的江水以倾云翻雨之势,雷霆万钧之力。从88米高的悬崖峭壁倾泻而下,其势如九天银河跌落,轰鸣的声音气壮山河,蔚为壮观。
2、有气魄又有气量,才会气壮山河,有气量又有气度,才会气宇轩昂,有气度又有气节,才会气贯长虹。
3、如果你能在夏天来到三峡,可真谓是三生有幸。在岸上的你会看见往日幽静的江水,此刻正如雄狮怒吼般汹涌地滚荡着。那汹涌的江水,体现了我们国人的气势,展示了我们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气壮山河
气壮山河的意思
"气壮山河"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于形容一个人或者一个事物具有雄壮、威武的气势和力量。这个词语常用来形容英勇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人物或壮丽壮观的景象。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势如虹,或者形容一幅壮丽的山河场景。这个词语常常用于文学作品、歌曲或者演讲中,用来表达对英雄或壮丽景色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气壮山河的意思:
形容气概极其豪迈。
近义词:气贯长虹
反义词气息奄奄
也就是气势磅礴,形容气势像大山大河一样豪迈,这是很好的褒义词
气壮山河的意思是形容气势像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
出处:
《鸣凤记·易生避难》:“生离死别何足虑,但愿得早旋旌旆,气壮山河金戈挽落晖。”
近义词释义及出处:
1、气吞山河
释义:气势很大,可以吞没高山和大河。形容气魄很大。
出处:金仁杰的《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汉,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2、声势浩大
释义:声威气势非常壮大。
出处: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其实他们空着没有一点事,也不见得怎么为患地方,不过声势浩大罢了。”
3、气贯长虹
释义:气势磅礴,可贯通天上的彩虹,形容正气之盛。
出处:《礼记·聘义》:“气如白虹,天也。”
4、气势磅礴
释义:形容气势雄伟、盛大。
出处:文天祥《文山集·指南后录·正气歌》第14卷:“是气势磅礴,凛冽万古存。”
气壮山河的造句:
1、还记得当年的豪言壮语气壮山河,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
2、那长江那长城那黄山那黄河,一山一水都有着祖国母亲的无限感概,那水的气壮山河,那山的气势磅礴,就像每一个中华儿女不倒的意志。
3、飞瀑又是另一番景象,滔滔的江水以倾云翻雨之势,雷霆万钧之力,从88米高的悬崖峭壁倾泻而下,其势如九天银河跌落,轰鸣的声音气壮山河,蔚为壮观。
4、茫茫沧海难忘他们的气壮山河的誓言,巍巍青山记下了他们千古不朽的业绩。
5、热爱祖国,不一定要气壮山河,但我们可以怀着敬爱高昂地唱出国歌;服务人民,不一定要惊天动地,我们可以力所能及从小事做起。
气壮山河是什么意思
拼音:qì zhuàng shān hé解释:气:气概;壮:使壮丽;山河:高山和大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出处:例句:又听到了你的朴朴实实、~的言谈了。(梁信《从奴隶到将军》上集第四章)
气壮山河什么意思?气壮山河怎么读?
气壮山河什么意思?气壮山河怎么读?
参考答案:
拼音:qì zhuàng shān hé,简 拼:qzsh
成语解释:气:气概;壮:使壮丽;山河:高山和大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成语出处:梁信《从奴隶到将军》上集第四章:“又听到了你的朴朴实实、气壮山河的言谈了。”
繁体写法:气壮山河
注音:ㄑㄧˋ ㄓㄨㄤˋ ㄕㄢ ㄏㄜˊ
气壮山河的近义词:气冲霄汉 气势直冲云霄。形容大无畏的精神、气概便有那吐虹霓志气冲霄汉。《元曲选外编·存孝打虎》
气势磅礴 形容气势雄伟、盛大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气势磅礴的第一页。 秦牧《古战场春晓》
气壮山河的反义词:气息奄奄 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 晋 李密 《陈情事表》:“﹝祖母 刘 ﹞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故事: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赵元镇丞相与谪朱崖,病亟,自书铭旌:“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释义比喻人的豪迈之气如同高山大河。故事南宋大臣赵鼎出身贫寒,四岁就失去父亲,在母亲抚养和教育下成长。他二十一岁考中进士,当官时敢于批评权贵,受到宰相吴敏赏识,被调到都城开封任职。1125年冬,北方的金国出兵南侵。次年秋攻陷太原,严重地威胁到宋朝的安全。昏庸懦弱的宋钦宗惊慌失措,赶紧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一些贪生怕死的大臣,主张割让土地向金国求和。赵鼎与这些大臣的看法不同。他说:“祖先留下来的国土,怎能拱手送给别人?望陛下千万不要考虑这种意见!”可是,钦宗非常惧伯金兵,决心屈膝投降,把大好山河割让。金军使者来谈判时,要求把黄河以北的土地全部割让给金国,钦宗不敢违抗,竟答应了金军提出的要求。但是,金国统治者并不满足,他们命令部队继续甫下。这年底,金兵抵达开封城下。胆小如鼠的钦宗不等金军攻破,就亲自到金军营中乞求投降。不久,金兵统帅扣留了钦宗,让部下进城掠夺,然后把钦宗和他的父亲徽宗当作俘虏,连同搜刮到的大量金银财宝,一起返回金国。北宋王朝就此灭亡。不久,钦宗的弟弟康王赵构在南京建立了南末王朝,史称宋高祖。宋高祖即位初期,起用了一批主战派的大臣,赵鼎也在其中。曾经担任过宰相的秦桧,是主和派的头目,因结党专权而被罢职。赵鼎对他很警惕,曾经向人表示过,此人如果得志,我门就没有立足之地。不料、后来秦桧又一次被任命为宰相。他知道高宗只想偏安江南而不真心抗金,便竭力唆使高宗与全国讲和。赵鼎对他自然反对。于是,秦桧经常在高宗面前说赵鼎的坏话,使高宗对他逐渐失去信任。后来,高宗终于将他贬到外地去当官。赵鼎离京时,秦桧假惺惺地为他送行。但赵鼎并不领情,只是轻蔑地瞧了他一眼,拱拱手就走了。为此,秦桧更加忌恨赵鼎,将他越调越远,最后贬谪到朱崖。赵鼎在朱崖住了三年,熟人都不敢去看望他,生活非常困苦。秦桧知道他的处境后,认为他活得不可能长久,便嘱咐地方官每月向自己呈报他是否还活着。赵鼎六十二岁那年,终于患了重病。临死前,他把儿子叫到床前,悲愤他说道:“秦桧非要置我于死地。我不死,他可能会对你们下毒手;我死了,才可不再连累你们!”说罢,他叫儿子取来一面铭旌,在上面书写了一行字。它的意思是:我身骑箕、尾两座星宿回归上天,我的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壮豪迈地存在于本朝。几天后,赵鼎不食而死。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full of power and grandeur
俄语翻译:с неодолимой силой
日语翻译:山河(さんか)をも圧倒(あっとう)する
其他翻译:<德>heroisch und ehrfurcht einflǒβend
读音注意:山,不能读作“sān”。
写法注意:河,不能写作“合”。
气壮山河的意思解释
气壮山河的意思解释
气壮山河(拼音:qì zhuàng shān hé)是一个成语,出自唐·张说《孔补阙集市》。
气壮山河形容气势如高山大河般雄壮豪迈。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南宋大臣赵鼎幼年丧父,由母亲樊氏抚养长大。他学识渊博,才智过人,二十一岁就考中进士。他担任洛阳令时,受到当时的宰相吴敏赏识,被调到都城开封任开封府士曹。
宋宣和七年(1125年)冬天,金国兵分两路进攻北宋。第二年秋天,金兵围困北宋都城汴京,宋钦宗赶紧召集群臣商议对策。投降派主张赔款、割让太原等三镇,向金国求和。
赵鼎坚决反对。宋钦宗懦弱无能,他亲自前往金军军营商议求和,被金兵统帅扣留。
宋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汴京失守,宋钦宗和他的父亲宋徽宗以及一些大臣被俘,北宋灭亡。不久,宋钦宗的弟弟康王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建立南宋王朝,史称宋高宗。
宋高宗在位初期,起用主战派将领,发动军民抗金。后又起用投降派,屡战屡败,后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宋室南迁后,赵鼎官至宰相,他为保卫江南,殚精竭虑。他知人善任,举荐岳飞、韩世忠等爱国将领。
赵鼎因力主抗金,反对求和主张,引起奸臣秦桧的忌恨。秦桧任宰相后,常在宋高宗面前诬陷赵鼎,千方百计排挤他。
之后,赵鼎被罢相,被贬到泉州,后又被贬到潮州、吉阳军。秦桧得知赵鼎的艰难处境后,还不甘心,更加紧对他的迫害,将经常派人帮助赵鼎的广西帅将张宗远调离广西,命令地方官每月上报赵鼎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