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乍暖还寒,乍暖还寒什么意思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17 21:23:58 浏览3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乍暖还寒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形容气候忽冷忽热,冷热不定。出自李清照《声声慢》。宋·李清照《声声慢》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这里的“乍暖还寒”是说秋天的天气骤冷骤热。
例句
一、乍暖还寒时节,公园的花儿已早早苏醒。杜鹃、龙船花近日开始争相怒放,群芳吐艳,成为今年春天的第一道靓丽景观。
二、春天时节,乍暖还寒,一份关怀,贴心送暖;一句问候,快乐忘忧;一声祝福,情谊浓浓;一个短信,开怀无比。祝您立春愉快,天天开心!
三、春天到,春意闹,养生您可别忘掉,乍暖还寒保暖要,春捂秋冻要记牢,开窗透气空气好,早起锻炼晚睡觉,戒忧更要戒怒燥,乐观向上把肝保,春季养生要趁早,一年到头身体好!
四、乍暖还寒时分,在小河边,在石缝中,迎春花一丛丛,一簇簇地冒出了嫩绿色的新叶,长出了灿烂的小花,花儿一层一层的,中间的花蕊星星点点,远看就像是一群金黄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在欢迎着春天的到来呢。
五、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乍暖还寒什么意思

意思是形容气候忽冷忽热,冷热不定。
乍暖还寒,汉语成语,拼音是zhà nuǎn huán hán。出自李清照《声声慢》。
拓展资料:
乍暖还寒的时候一般可以通过饮食、睡眠等方式进行养生。具有补阳助阳功效的食物有很多,如生姜、红糖煮水具有解表散寒补阳气的作用,菠菜、韭菜等有滋补的功效,狗肉、羊肉是滋补阳气的好东西。初春,白天短,夜晚长,在熟睡的时候,阳气就会入阴,阴阳调和,所有体质都可以在睡觉的时候恢复。
对于“春捂”,医生的建议是注意“捂”两头,即重点照顾好“首足”两头。由于早春天气乍暖还寒,湿气较大,早晚低温,细菌病毒活跃,人容易生病,重点“捂”头颈与双脚,可以避免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发生。寒多自下而起,传统养生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因为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女性如果过早换裙装,会导致关节炎和多种妇科病。春天还是流脑、麻疹、腮腺炎等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这些疾病的发生虽与细菌、病毒感染有关,但感染后发病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个人的体质和起居调养。

乍暖还寒读音

zhà nuǎn hái hán
曾搜遍网络,却不得其解。
最靠谱的似乎是2002年《咬文嚼字》杂志中苏循通的一篇文章,认为“乍暖还寒”的“还”读huán,可惜却没给出能让人信服的理由。
文中先说这个词也作“乍暖乍寒”,即“还”“乍”同义,作“忽然”“忽而”解。
又说“乍……还……”的句式正如现代汉语中“刚……又……”的说法。
可是这两条后面居然都得出结论:“难以根据其意义作出正确的读音判断”!
文中接下来洋洋洒洒很长一段不知所云,却莫名得出念huán的结论。
其实,随便查查字典就知道:
“还”作“又”解,是副词,念hái。
“还”作“恢复”解,是动词,念huán。
所以无论是根据《唐宋词鉴赏辞典》中把“乍……还……”解作“刚……又……”的说法,还是根据一个汉语母语者的基本语感,这里的“还”都显然不是动词,应该念hái。
“乍暖还寒”是汉语成语,拼音是zhànuǎnhuánhán,意思是形容气候忽冷忽热,冷热不定。
解释:乍:刚,起初。还:仍旧,依然。刚刚暖和一点,还是很寒冷。形容早春的气候依旧很冷。
引证:宋代李清照《声声慢》: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风来急?
例句:三月的北京,乍暖还寒,来自长城以北的大风卷起阵阵尘沙,游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天地间一片昏黄。
近义:春寒料峭。
反义:春暖花开。
乍暖还寒的笔顺:
乍总笔画:5笔。1. ノ(撇)、2. 一(横)、3. 丨(竖)、4. 一(横)、5. 一(横)。
暖总笔画:13笔。1. 丨(竖)、2. ?(横折)、3. 一(横)、4. 一(横)、5. ノ(撇)、6. 丶(点)、7. 丶(点)、8. ノ(撇)、9. 一(横)、10. 一(横)、11. ノ(撇)、12. 乛(横撇/横钩)、13. ?(捺)。
还总笔画:7笔。1. 一(横)、2. ノ(撇)、3. 丨(竖)、4. 丶(点)、5. 丶(点)、6. ?(横折折撇)、7. ?(捺)。
寒总笔画:12笔。1. 丶(点)、2. 丶(点)、3. 乛(横撇/横钩)、4. 一(横)、5. 一(横)、6. 丨(竖)、7. 丨(竖)、8. 一(横)、9. ノ(撇)、10. ?(捺)、11. 丶(点)、12. 丶(点)。

乍暖还寒的意思

乍暖还寒的意思是形容气候忽冷忽热,冷热不定。
成语拼音:zhànuǎnhuánhán。
成语出处:
1.宋·李清照《声声慢》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这里的“乍暖还寒”是说秋天的天气骤冷骤热。
2.宋·朱淑真《中春书事》诗:“乍暖还寒二月天,酿红酝绿斗新鲜。”这里的“乍暖还寒”是说春天的天气忽冷忽热。
3.宋·刘清夫《玉楼春》词:“柳梢绿小眉如印。乍暖还寒犹未定。”
乍暖还寒成语造句:
1.蓝天里,蝴蝶、蜜蜂忙忙碌碌,我讨厌春天,我讨厌这乍暖还寒、欲说还休的季节。
2.早春二月,乍暖还寒。世间虽有丑恶的障眼法,但也不乏乐善好施的人们。
3.初春的午后,乍暖还寒。城市纷乱,只有小区内的一个个小园子里是清宁的。
4.在这乍暖还寒的春天,有这么美的花盛开在眼前,难道不是最富足的享受吗?
5.乍暖还寒的初夏清早,稀薄的空气里每一处都弥漫着春离去的怅然抑在心头。

乍寒还暖什么意思

乍暖还寒,意思是形容气候忽冷忽热,冷热不定。
乍暖还寒,汉语成语,拼音是zhà nuǎn huán hán,意思是形容气候忽冷忽热,冷热不定。出自李清照《声声慢》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这里的“乍暖还寒”是说秋天的天气骤冷骤热。
乍暖还寒造句:
1、乍暖还寒时节,公园的花儿已早早苏醒。杜鹃、龙船花近日开始争相怒放,群芳吐艳,成为今年春天的第一道靓丽景观。
2、春天时节,乍暖还寒,一份关怀,贴心送暖;一句问候,快乐忘忧;一声祝福,情谊浓浓;一个短信,开怀无比。祝您立春愉快,天天开心!
3、春天到,春意闹,养生您可别忘掉,乍暖还寒保暖要,春捂秋冻要记牢,开窗透气空气好,早起锻炼晚睡觉,戒忧更要戒怒燥,乐观向上把肝保,春季养生要趁早,一年到头身体好!
4、乍暖还寒时分,在小河边,在石缝中,迎春花一丛丛,一簇簇地冒出了嫩绿色的新叶,长出了灿烂的小花,花儿一层一层的,中间的花蕊星星点点,远看就像是一群金黄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在欢迎着春天的到来呢。
5、不阴不晴的天气,乍寒乍暖的时令,一会儿是袭袭和风,一会儿是镑镑细雨,春是时哭时笑的,春是善于撒娇的。

乍暖还寒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


“乍暖还寒”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暮雨送李邕员外归蜀》中的一句诗:“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世情。”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不希望李邕员外离开的内心情感,也在描述自然界的温度与变化。这句话,后来也成为成语,形容形势或环境不稳定,时而好时而坏,常常意味着未来的变量或不确定性。
乍暖还寒,意思是形容春天初期气温忽冷忽热,不稳定,容易让人感觉不适应或者易得感冒。它也常用来形容人们的情感变化或者是某种事物的改变,既有好的一面,又有坏的一面,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乍暖还寒”来描述一些具有变化性和不稳定性的事情,例如:股市行情、天气预测、人际关系等等。使用这个成语的时候,需要将情况的变化和不可预期性表达清楚,以便对人们的决策产生影响。

乍暖还寒的意思

意思:形容冬末春初气候忽冷忽热,冷热不定。
出自:宋代李清照《声声慢》
原文: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译文:冬末春初忽冷忽热的时节,最难保养身体。虽然喝了几杯淡酒,也无法抵挡傍晚时秋风的寒气。看到雁飞过,更让我伤心,这大雁是以前的相识呀。
扩展资料:
“乍暖还寒时候”这一句是此词的难点之一。此词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只有早春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这是写一日之晨,而非写一季之候。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古人晨起于卯时饮酒,又称“扶头卯酒”。这里说用酒消愁是不抵事的。至于下文“雁过也”的“雁”,是南来秋雁,正是往昔在北方见到的,所以说“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了。
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于是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
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这才是“如今有谁堪摘”的确解。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

乍暖还寒的拼音

乍暖还寒的拼音:zhànuǎnhuánhán。
一、拓展资料
乍暖还寒,汉语成语,意思是形容气候忽冷忽热,冷热不定。出自宋朝的诗人李清照的词《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这里的“乍暖还寒”是说秋天的天气骤冷骤热。
二、乍暖还寒造句
1、春天的早晨,天气乍暖还寒,您在看我们上早自习,不知怎的,您的神情有些凝重。
2、黑色的枣树,扭曲着身子,乍暖还寒的早春,颤巍巍的枣叶芽儿,遮不住黑漆漆的树干。
3、寒假已经结束,乍暖还寒,迎着朝阳,孩子们迎来了又一个开学季。
4、记得那可是阳春三月的天气啊,乍暖还寒,冰冷的雨水淋到人身上,人只打哆嗦。
5、我欣赏你,给这乍暖还寒,万物还未苏醒的初春大地添了几分生气与活力。
6、仲春,乍暖还寒,天气像人的心情变化莫测。病愈回校的路上,世界仍是单调的灰色。
7、阳气稍和,而余寒犹厉,乍暖还寒,故黄河尚不解冻,太行亦未化雪。
8、外面乍暖还寒,室内温和如春,弥漫着过年的气息,团圆的幸福,相聚的快乐。
9、春风骀荡,唤醒了观斗山的秀丽风光;乍暖还寒,抹淡了林雾间的寂寥。
10、在乍暖还寒的三月,太子湾便吸引了纷至沓来的人群,因为樱花开了。
11、迎春花表面柔软,却有着坚强的性格,在乍暖还寒的风里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12、秋雨淅沥梧桐叶落,乍暖还寒,流霜落寞于枯草根茎之上,北雁南飞。
13、早春的溱湖,乍暖还寒,从冬眠中最早醒来的莫过于河岸边的杨柳了。
14、每当冬天的脚步刚刚离去,乍暖还寒的春天就悄悄地躲藏在樱花的指头上。
15、还在这乍暖还寒,春寒料峭之时,小区楼前的迎春花就已悄然绽放了。

乍暖还寒的意思

乍暖还寒,拼音是zhà nuǎn huán hán,意思是形容气候忽冷忽热,冷热不定。出自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这里的“乍暖还寒”是说秋天的天气骤冷骤热。

出处原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翻译 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长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早上的冷风寒意。望天空,但见一行行大雁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诚明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啊!整天守着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这种种况味,一个“愁”字怎么能够说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