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拜谒的意思
- 2、拜谒的意思
- 3、拜谒的意思
- 4、拜谒意思
- 5、拜谒的意思解释
- 6、拜谒的意思和读音
- 7、拜谒的意思 拜谒的意思解释
- 8、瞻仰和拜谒的区别
- 9、祭拜和拜谒有什么区别?
拜谒的意思
拜谒,汉语词汇,拼音bàiyè,指拜访,谒见,拜见;指参拜,瞻仰。出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盎告归,道逢丞相申屠嘉,下车拜谒,丞相从车上谢袁盎。”
造句:
1、人们会到山顶来拜谒我,仰望我的枝干,他们会想到开堂、上帝,我离他们是多么近啊!
2、周日,我们七个花甲翁妪拜谒了位于北京西郊香山脚下黄叶村的曹雪芹纪念馆。
3、我朝觐过祖国的四时美景,我拜谒过祖国的名山大川。
拜谒的意思
拜谒的意思是:指拜访,谒见,拜见;也指参拜,瞻仰。
1、拼音:bài yè
2、近义词:拜访、参拜、拜见、瞻仰、探访、探问、看望
3、引证解释:
(1)现代·冰心《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周总理》:总理问我:去过延安没有?我说:还没有呢,我真想在我还能走动的时候,去拜谒一次。
(2)现代·李二和《诚实的魅力》:我曾到牟峒的瓦佛娄里村落那片神秘的山岗拜谒过罗丹,曾被罗丹艺术所深深感动。
扩展资料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一、近义词:拜访
1、拼音:bài fǎng
2、释义:短时间看望;敬词,看望并谈话。
3、引证解释:现代·周恩来《关于和平谈判问题的报告》:我们虽然来了二十多天,但因为忙,未及分头拜访和请教,很感不安。
二、近义词:拜见
1、拼音:bài jiàn
2、释义:拜访会见,从客人方面说是会见地位高或辈分高的人。
3、引证解释: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让进舱内,彼此拜见过了坐下。(白话文:让他进入到舱里,相互拜访会见完后坐下。)
拜谒的意思
拜谒的意思:拜访谒见 。也可以形容参拜瞻仰碑碣。
读音:bài yè
例句:据说诸葛亮死后埋在现在的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城外的定军山,每年,勉县的人在清明节的那天都要去拜谒诸葛亮浏览定军山。
近义词:拜会、拜望、调查、拜见、探访、探问、看望、探望、访问、拜访、拜候。
拜谒造句。
1、首次拜谒李侗之后,朱熹满载着得道的喜悦走马上任,在同安主簿任内小试锋芒。
2、人们会到山顶来拜谒我,仰望我的枝干,他们会想到开堂、上帝,我离他们是多么近啊!
3、次日上午,大小官员和当地名流便三三两两前来拜谒新任知州,早上还冷清孤寒的公馆顿时热闹暄腾起来。
4、国姓爷带一两个人登岸拜谒,语言谦恭些,再送千石大米给郑联,郑联必喜而不疑,再找准时机突袭、吃掉他。
5、诗说作者怀着崇敬的心情,到成都郊外去拜谒他的祠堂,祠堂门口高耸入云的柏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古柏光明正大与诸葛亮的忠心耿耿交相辉映。
拜谒意思
拜谒意思是拜见所尊敬的人、瞻仰。
一、文献记载:
1、《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盎告归,道逢丞相申屠嘉,下车拜谒,丞相从车上谢袁盎。
2、宋·何薳《春渚纪闻·熙陵奖拔郭贽》:太宗命召至,郭不敢隐,即前拜谒。
3、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
4、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六回:赵王即命缪贤召蔺相如至,相如拜谒已毕,赵王问曰:“秦王请以十五城易寡人之璧,先生以为可许否?”
5、清·袁枚《续新齐谐·喜婆》:扶侍新娘梳妆拜谒,立侍房闼如婢。
二、近义词释义:
1、拜会:拜访会见。
2、拜见:(客人)拜会(主人)。
3、拜访:拜会访问。
4、拜望:敬辞,探望。
5、拜候:拜访问候。
拜谒的例句
1、那天清晨,我早早地起床,穿过熙熙攘攘的市区,来到了黄鹤楼。站在黄鹤楼的顶层,我远眺着长江的壮丽景色,心中充满了对古人的敬仰和怀念。我深深地拜谒了黄鹤楼,感受着这座古老建筑所散发出的历史气息和文化底蕴。
2、参天古树之间,一座座殿宇矗立,供奉着历代先贤,我们虔诚地拜谒了这座古老的庙宇。
3、站在岳阳楼上,俯瞰洞庭湖的辽阔壮丽,我不禁想起大诗人杜甫的诗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心中对这位诗人的敬仰也油然而生,对他的拜谒更增添了深深的向往。
4、来到黄帝陵,我们恭恭敬敬地拜谒这位传说中的华夏始祖,心中充满了敬畏与崇敬之情。
5、站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入口,我默默地对着那尊威武的秦始皇铜像拜谒,心中感慨万千,对这个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皇帝充满了好奇与敬意。
拜谒的意思解释
拜谒,指拜访,谒见,拜见;指参拜,瞻仰。
一、汉语词汇,拼音bài yè
二、意思解释加例句
1、拜见。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盎告归,道逢丞相申屠嘉,下车拜谒,丞相从车上谢袁盎。
〔宋〕何薳《春渚纪闻·熙陵奖拔郭贽》:太宗命召至,郭不敢隐,即前拜谒。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
2、礼拜;瞻仰。
《旧五代史·梁书·赵犨传》:又请为太祖立生祠於陈州,朝夕拜谒。
〔明〕蒋一葵《长安客话·三忠祠》:我来再拜谒,吊古情徬徨。
三、近义词拜会
相同点:拜会、拜谒都有尊敬地访问对方的意义。褒义。
不同点:1、拜会指外交上的正式访问或礼节性的拜访;拜谒指个人之间的拜见。
四、拜谒多用于拜访高级长官或德高望重的人物;拜会的双方身份地位是平等的。
拜谒的意思和读音
拜谒的读音:[bài yè];意思:(动)拜见所尊敬的人。瞻仰(碑碣、陵墓)。
近义词:拜见。
造句如下:
1、整个陵园风景幽丽,古柏参天,远山近水,四季常新,加之三国故事脍炙人口,关公品德世人景仰,于是常有海内外旅游者结伴而来,拜谒凭吊。
2、次日上午,大小官员和当地名流便三三两两前来拜谒新任知州,早上还冷清孤寒的公馆顿时热闹暄腾起来。
3、位于运城市区以北10公里鸣条岗的舜帝陵庙,是华夏儿女寻根祭祖、拜谒舜帝的圣地。
4、周日,我们七个花甲翁妪拜谒了位于北京西郊香山脚下黄叶村的曹雪芹纪念馆。
5、9月21日农历八月十七日是岭南首魁状元莫宣卿诞辰1179周年,海内外32200莫氏宗亲后裔相聚状元故乡广东封开拜谒状元墓。
6、吴阿衡墓志铭篆盖首席记者姚伟文图引子今年4月中旬,一个春雨淅沥的日子,我们前往方城,拜谒明朝兵部右侍郎、蓟辽总督吴阿衡墓。
7、另依据新华网专稿,2006年五一期间,广东省鹤山市源氏联谊会代表团一行远赴青藏高原寻根问祖,拜谒了青海境内的虎台和南凉遗址康王墓,举行了祭祖仪式。
8、该团将到广州祭奠黄花冈烈士墓、到南京拜谒中山陵、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吊唁,然后到大连参观访问。
9、如今,思雷老弟在十年前不告而逝,良祥老亦已驾鹤西归,要想再去拜谒吴先生,也没有伴侣了。
10、诗说作者怀着崇敬的心情,到成都郊外去拜谒他的祠堂,祠堂门口高耸入云的柏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古柏光明正大与诸葛亮的忠心耿耿交相辉映。
拜谒的意思 拜谒的意思解释
拜谒,汉语词语,读音为bài yè,一般作动词使用。拜谒一词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拜访,谒见,拜见。第二个意思是指参拜,瞻仰。词语出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盎告归,道逢丞相申屠嘉,下车拜谒,丞相从车上谢袁盎。”
拜谒的近义词有:拜会、拜望、拜见、探访
词语造句:位于运城市区以北里鸣条岗的舜帝陵庙,是华夏儿女寻根祭祖、拜谒舜帝的圣地。
瞻仰和拜谒的区别
意思不同,侧重点不同。1、意思不同。瞻仰的意思是怀着崇高的敬意、严肃而恭敬地看着某人或某物。拜谒:拜见。3、侧重点不同。拜谒:这个词侧重于指拜谒这一整件事,包含了随之而来的习俗等其他事宜。瞻仰这个字志志崇高的敬意。
瞻仰和拜谒都是表达对某人或某物的尊敬,但它们在具体含义和用法上有所不同。
瞻仰一词的意思是怀着崇高的敬意、严肃而恭敬地看着某人或某物,通常用于描述对某些神圣或重要事物的敬仰和崇拜,如神像、纪念碑等。
拜谒的意思是拜见,通常用于描述拜访某人或某地,尤其是用于表达对权威或长辈的尊敬。例如,拜谒老师、拜谒祖坟等。
祭拜和拜谒有什么区别?
祭拜重在“祭”,而拜谒重在“谒”。
祭:①供奉神灵或祖先:祭天|祭神|祭祖。
②对死者表示追念的仪式:祭奠|公祭死难烈士。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朝于斯夕于斯,岁时伏腊祭(袁可立)于斯。”
谒:谒,一般常用的意思是拜见。另指说明,陈述,告发。还指名帖。
祭拜:在特定的时候朝拜一些人物神明等的传统,具体的祭祀的目的主要是弭灾、求福、报谢。
拜谒:动词,有拜访、参拜、拜见、瞻仰的意思。如:《悼列宁》:“这几天你们已经看见有几万几十万劳动者来拜谒列宁同志的灵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