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的操作规程是什么?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18 06:08:19 浏览1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气相色谱仪,它有什么特点呢?

使用分流/不分离进样时,进样口温度,高于物质的沸点,低于物质的分解点为宜,原则都是>200℃;柱温一般从60℃开始,慢慢往上升。
气相色谱可分为气固色谱和气液色谱,气固色谱指流动相是气体,固定相是固体物质的色谱分离方法。例如活性炭、硅胶等作固定相。
气液色谱指流动相是气体,固定相是液体的色谱分离方法。例如在惰性材料硅藻土涂上一层角鲨烷,可以分离、测定纯乙烯中的微量甲烷、乙炔、丙烯、丙烷等杂质。
特点:
气相色谱法是指用气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由于样品在气相中传递速度快,因此样品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可以瞬间地达到平衡。
另外加上可选作固定相的物质很多,因此气相色谱法是一个分析速度快和分离效率高的分离分析方法。近年来采用高灵敏选择性检测器,使得它又具有分析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GC气相色谱仪原理及应用是什么?

1、气相色谱原理:
GC主要是利用物质的沸点、极性及吸附性质的差异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待分析样品在汽化室汽化后被惰性气体(即载气,也叫流动相)带入色谱柱,柱内含有液体或固体固定相,由于样品中各组分的沸点、极性或吸附性能不同,每种组分都倾向于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形成分配或吸附平衡。但由于载气是流动的,这种平衡实际上很难建立起来。
也正是由于载气的流动,使样品组分在运动中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或吸附/解吸附,结果是在载气中浓度大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而在固定相中分配浓度大的组分后流出。当组分流出色谱柱后,立即进入检测器。检测器能够将样品组分转变为电信号,而电信号的大小与被测组分的量或浓度成正比。当将这些信号放大并记录下来时,就是气相色谱图了。
2、质谱原理:
使试样中各组分在离子源中发生电离,生成不同荷质比的带电荷的离子,经加速电场的作用,形成离子束,进入质量分析器。在质量分析器中,再利用电场和磁场使发生相反的速度色散,将它们分别聚焦而得到质谱图,从而确定其质量。
由气相色谱和质谱结合构成的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在计算机操控下,直接用气相色谱分离复杂的混合物(如原油、岩石抽提物)样品,使其中的化合物逐个地进入质谱仪的离子源,可用电子轰击,或化学离子化等方法,使每个样品中所有的化合物都离子化。
扩展资料
由于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集高效分离和准确定量为一体,取样量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文物有机物分析中。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样品预处理( 包括净化、水解、衍生化) 、色谱分析条件选择和有机物鉴别模式建立等几个方面。
实现了蛋白质、脂及多糖类文物有机物的鉴别,但该技术仍存在处理方法繁琐及杂质干扰等问题。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在文物有机物分析鉴定方面出现了以下新的发展趋势:
1、样品预处理步骤的简化: 一方面会缩短分析时间,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处理过程中所引入的外界杂质。研究可以借鉴脂类分析中的热辅助-在线水解甲基化反应的思路,简化文物有机物预处理的步骤。
2、复杂有机样品的同时测定: 例如,可利用脂类与蛋白质组分在特定溶剂中溶解度的显著差异将两者分离,再分别进行色谱测定。这样只需一次取样,却能同时测定其中多种有机物。做到了在减少文物取样量的前提下,获取最多的文物信息,更符合无损-微损文物分析的要求。
3、文物样品中杂质的排除:文物样品成分复杂,除目标分析物外,常含有较多未知的无机及有机成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质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气相色谱

气相色谱仪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气相色谱仪是利用色谱分离技术和检测技术,对多组分的复杂混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仪器。通常可用于分析土壤中热稳定且沸点不超过500°C的有机物,如挥发性有机物、有机氯、有机磷、多环芳烃、酞酸酯等。
气相色谱仪的工作原理:
气相色谱仪是以气体作为流动相(载气)。当样品由微量注射器“注射”进入进样器后,被载气携带进入填充柱或毛细管色谱柱。由于样品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流动相(气相)和固定相(液相或固相)间分配或吸附系数的差异,在载气的冲洗下,各组分在两相间作反复多次分配使各组分在柱中得到分离,然后用接在柱后的检测器根据组分的物理化学特性将各组分按顺序检测出来。
检测器对每个组分所给出的信号,在记录仪上表现为一个个的峰,称为色谱峰。色谱峰上的极大值是定性分析的依据,而色谱峰所包罗的面积则取决于对应组分的含量,故峰面积是定量分析的依据。一个混合物样品注入后,由记录仪记录得到的曲线,称为色谱图。分析色谱图就可以得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果。
A1220气相色谱分析仪是依据GB/T 17623、DL/T 703标准规定的方法设计制造的,适用于分析充油电器设备中(包括变压器、电抗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充电套管等)溶解于绝缘油中的氢、一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碳、乙烯、乙烷、乙炔等气体含量的分析。
根据各种溶剂的沸点不同,气化出来的时间就不同,图谱出峰时间不同,就把各种溶剂区分出来了
气相色谱仪:一种医疗器械
气相色谱仪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气相色谱仪工作原理
利用试样中各组份在气相和固定液液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当汽化后的试样被载气带入色谱柱中运行时,组份就在其中的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分配,由于固定相对各组份的吸附或溶解能力不同,因此各组份在色谱柱中的运行速度就不同,经过一定的柱长后,便彼此分离,按顺序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产生的离子流讯号经放大后,在记录器上描绘出各组份的色谱峰。

气相色谱仪主要测什么

气相色谱仪主要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添加剂、药物分析和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
气相色谱仪可以分析气体、挥发性液体和固体、固体中含有的气体。一般只要沸点在500以下,在操作条件下热稳定性好,理论上可以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对于受热易分解或挥发性低的物质,气相色谱的分离分析也可以通过化学衍生化,将其转化为热稳定或高挥发性的衍生物来实现。
具有分析速度快,一般只需要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就可以完成一个分析。如果用色谱工作站来控制整个分析过程,自动化程度会提高,分析速度也会更快。
它可以选择性地分离和分析性质非常相似的物质,如石油、污染水样和天然精油等芳烃中的手性物质、顺式异构体、反式异构体、同位素、邻位异构体、间位异构体、对位异构体以及对映异构体极其复杂的混合物。
气相色谱的原理:
GC主要是利用物质的沸点、极性及吸附性质的差异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待分析样品在汽化室汽化后被惰性气体(即载气,也叫流动相)带入色谱柱,柱内含有液体或固体固定相,由于样品中各组分的沸点、极性或吸附性能不同,每种组分都倾向于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形成分配或吸附平衡。
但由于载气是流动的,这种平衡实际上很难建立起来。也正是由于载气的流动,使样品组分在运动中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或吸附/解吸附,结果是在载气中浓度大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而在固定相中分配浓度大的组分后流出。

气相色谱仪工作原理

气相色谱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色谱分离技术和检测技术,对多组分的复杂混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仪器。
气相色谱仪是以气体作为流动相(载气)。当样品由微量注射器“注射”进入进样器后,被载气携带进入填充柱或毛细管色谱柱。
由于样品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流动相(气相)和固定相(液相或固相)间分配或吸附系数的差异,在载气的冲洗下,各组分在两相间作反复多次分配使各组分在柱中得到分离,然后用接在柱后的检测器根据组分的物理化学特性将各组分按顺序检测出来。
气相色谱仪通常可用于分析土壤中热稳定且沸点不超过500°C的有机物,如挥发性有机物、有机氯、有机磷、多环芳烃、酞酸酯等。
气相色谱仪的应用领域:
气相色谱法是以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分析方法,主要用于分离分析易挥发的物质。气相色谱法已成为极为重要的分离分析方法之一,在医药卫生、石油化工、环境监测、生物化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气相色谱仪具有:高灵敏度、高效能、高选择性、分析速度快、所需试样量少、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气相色谱仪,将分析样品在进样口中气化后,由载气带入色谱柱,通过对欲检测混合物中组分有不同保留性能的色谱柱,使各组分分离,依次导入检测器,以得到各组分的检测信号。按照导入检测器的先后次序,经过对比,可以区别出是什么组分,根据峰高度或峰面积可以计算出各组分含量。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气相色谱仪

气相色谱仪主要测什么

石化分析、环境分析、食品分析、医药分析、物理化学研究、聚合物分析方面。气相色谱法是指用气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由于样品在气相中传递速度快,因此样品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可以瞬间地达到平衡。加上可选作固定相的物质很多,因此气相色谱法是一个分析速度快和分离效率高的分离分析方法。
在石化分析中、在环境分析中、在食品分析中、在医药分析中、 物理化学研究中、聚合物分析方面。气相色谱法是指用气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由于样品在气相中传递速度快,因此样品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可以瞬间地达到平衡。另外加上可选作固定相的物质很多,因此气相色谱法是一个分析速度快和分离效率高的分离分析方法。近年来采用高灵敏选择性检测器,使得它又具有分析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气相色谱仪主要测什么?
气相色谱仪能检测范围:
1、 石油和石油化工分析:油气田勘探中的化学分析、原油分析、炼厂气分析、模拟蒸馏、油料分析、单质烃分析、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分析、汽油添加剂分析、脂肪烃分析、芳烃分析。湿度传感器探头,, 不锈钢电热管PT100 传感器,, 铸铝加热器,加热圈 流体电磁阀
2、 环境分析:大气污染物分析、水分析、土壤分析、固体废弃物分析。
3、 食品分析:农药残留分析、香精香料分析、添加剂分析、脂肪酸甲酯分析、食品包装材料分析。
4、 药物和临床分析:雌三醇分析、儿茶酚胺代谢产物分析、尿中孕二醇和孕三醇分析、血浆中睾丸激素分析、血液中乙醇/麻醉剂及氨基酸衍生物分析。
5、 农药残留物分析: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有机磷农药残留分析、杀虫剂残留分析、除草剂残留分析等。
6、 精细化工分析:添加剂分析、催化剂分析、原材料分析、产品质量控制。
7、 聚合物分析:单体分析、添加剂分析、共聚物组成分析、聚合物结构表征/聚合物中的杂质分析、热稳定性研究。
8、 合成工业:方法研究、质量监控、过程分析。

气相色谱仪的五大系统

气相色谱仪的五大系统是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温度控制系统。
气相色谱仪是利用色谱分离技术和检测技术,对多组分的复杂混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仪器。通常可用于分析土壤中热稳定且沸点不超过500°C的有机物,如挥发性有机物、有机氯、有机磷、多环芳烃、酞酸酯等。
气相色谱中常用的载气有氢气、氮气、氩气,纯度要求99%以上,化学惰性好,不与有关物质反应。载气的选择除了要求考虑对柱效的影响外,还要与分析对象和所用的检测器相配。色谱柱主要有两类:填充柱和毛细管柱(开管柱)。柱材料包括金属、玻璃、融熔石英、聚四氟等。色谱柱的分离效果除与柱长、柱径和柱形有关外,还与所选用的固定相和柱填料的制备技术以及操作条件等许多因素有关。

气相色谱仪的操作规程是什么?

气相色谱仪要遵守“先通气、后开电,先关电、后关气”的基本操作原则。
开启载气(氮气)钢瓶总阀,观察其压力应大于1Mpa以上,否则应停止使用。缓慢调节减压阀使其输出压力为0.4到0.5Mpa之间,观察净化器内填料是否变色、失效,要及时处理或更换。
当柱前压力指示稳定,后方可通电开机。严格按照“分析方法”中规定的要求,设定检测器温度,气化室温度,毛细管进样口温度,柱箱温度,并设定相应的保护温度。
根据“分析方法”中规定要求,严格设定调节载气流量,分流比流量,清洗气流量以及尾吹气流量,为了确保样品检测的重复性,各气路流量调节尽可能和前次一致。
氢火焰检测器点火时检测器温度要高于150℃以上,点火时将氢气流量调至0.15MPa 以上,点燃后缓慢调至0.1Mpa.
电子捕获检测器严禁将其温度升至350℃以上,否则会造成检测器损坏,在未知样品浓度情况下进样检测时,应严格控制浓度在1ppm以下,样品在确保其回收率情况下,严格净化。尽量避免污染检测器的可能性。
氮磷检测器铷珠在老化过程中,不要设定气化室,柱箱温度,避免污染流出污染检测器,为了延长铷珠的使用寿命,尽量减少氢气的使用流量(最大8ml/min),分析工作结束后,及时关闭铷珠加热电流,待检测器温度降至150℃以下后,方可关机。
毛细管柱的安装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要求,每次使用时老化1小时,确保做空白实验时无干扰峰出现,要及时清洗毛细管进样口内衬管,截取污染的毛细管柱头,避免出现鬼峰效应。色谱柱长时间用后要充分老化,老化过程:50℃保持2分钟,以5℃/min升至色谱柱最高使用温度低20℃,保持30min。重复2次。恒温保持2小时以上。
关机:先关闭铷珠加热电流,再关闭氢气、空气气源,降低检测器、气化室、毛细管进样口、柱箱温度,待整机温度降至150℃以下后,方可断电停机,最后关闭载气。
GC112A气相色谱仪高清操作视频
气相色谱仪的操作规程是什么?
一、开机前准备
1、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色谱柱;
2、气路连接应正确无误,并打开载气检漏;
3、信号线接所对应的信号输入端口。
二、开机
1、打开所需载气气源开关,稳压阀调至0.3~0.5 Mpa,看柱前压力表有压力显示,方可开主机电源,调节气体流量至实验要求;
2、在主机控制面板上设定检测器温度、汽化室温度、柱箱温度,被测物各组分沸点范围较宽时,还需设定程序升温速率,确认无误后保存参数,开始升温;
3、打开氢气发生器和纯净空气泵的阀门,氢气压力调至0.3~0.4Mpa,空气压力调至0.3~0.5Mpa,在主机气体流量控制面板上调节气体流量至实验要求;当检测器温度大于100℃时,按《点火》按钮点火,并检查点火是否成功,点火成功后,待基线走稳,即可进样;
三、关机
关闭FID的氢气和空气气源,将柱温降至50℃以下,关闭主机电源,关闭载气气源。关闭气源时应先关闭钢瓶总压力阀,待压力指针回零后,关闭稳压表开关,方可离开。
四、 注意事项
1、气体钢瓶总压力表不得低于2Mpa;
2、必须严格检漏;
3、严禁无载气气压时打开电源。

气相色谱仪有哪些功能?

去多功能瓶通常用于收集气体或进行气体反应实验。在多功能瓶上有两个进口方向和一个出口方向。
1. 进口方向:多功能瓶的一个进口通常用于将气体输入瓶中。这个进口连接到实验室气源或气体发生器等设备,将气体引入瓶中。
2. 出口方向:多功能瓶的另一个进口通常用于连接实验室的其他装置,如气相色谱仪或其他气体分析仪器。这个出口用于将瓶中收集的气体送入其他装置进行分析。
在多功能瓶中进行气体反应实验时,可以通过进口将反应物输入瓶中,观察反应过程,然后通过出口将产生的气体收集或送入其他装置进行进一步分析。进口和出口的设计使得多功能瓶可以灵活地用于不同的气体实验和收集过程。

气相色谱仪由如下五个系统构成:____、____、____、____。

在气相色谱仪中,主要由以下五个系统构成:
1. 供样系统。供样系统是气相色谱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样品引入气相色谱仪分析系统,再将样品分离后送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供样系统通常由自动进样器、手动进样器和头空进样器等部分组成。
2. 色谱柱系统。色谱柱可以看作是气相色谱仪的“核心”,在它里面进行了样品分离。气相色谱仪色谱柱的种类比较多,它们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材料和尺寸不同。如常见的固定相有聚硅氧烷等,液态胶体相有聚甲基硅氧烷等。色谱柱大小一般有0.25mm、0.32mm和0.53mm,长度一般为10-60m。
3. 载气系统。载气系统是气相色谱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分离色谱柱的气体流动,使样品得以从进样器顺利进入到色谱柱,并最终到达检测器。常用的载气有氦气、氮气、氢气等。
4. 分离柱炉系统。气相色谱仪的分离柱炉系统包括了色谱柱的加热装置,这个装置的作用是使分离柱的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这样可以分离待分析化合物,提高分离精度。常规的分离柱炉系统有单蒸发源升温式、双蒸发源升温式和热电耦升温式三种。
5. 检测器系统。检测器是气相色谱仪的重要部分,它的作用是监测样品在色谱柱中分离状态和进出检测器的状态,根据分离柱中分离化合物的排列顺序和定量测定各分子化合物的含量和物质结构。常用的检测器有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电导检测器、热导检测器、质谱检测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