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阶和严嵩哪个更贪,同样都是嘉靖时期的贪官 徐阶的名声为何比严嵩还要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1-25 08:06:35 浏览3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严嵩和徐阶谁更贪?

徐阶和严嵩相比,还是徐阶更贪,他虽然在历史上是好名声,但是最终他被抄出来的家产比严嵩还要多。
徐阶和严嵩在明朝历史上赫赫有名,但徐阶的人设相对较好一些,他没有像严嵩一样成为遗臭万年的奸臣佞臣,因为他除了贪,也做什么太多残害忠良、伤天害理的事情,所以徐阶在朝廷及后世的口碑还算是不错的。但实则徐阶比严嵩更贪,他和儿子大量敛财,收购土地,在钱财上聚敛了不少,比严嵩还贪。
徐阶与严嵩的结局徐阶和严嵩都是贪官,而徐阶最总是被抄家了,他也已经做到了首辅这样的位置,最终徐阶还斗倒了严嵩,这就是党派相争,虽然徐阶最终结局不好,但是他也算是嘉靖时期的有功之臣,培养了张居正这样的贤臣。而严嵩最终的结局是被抄家斩首,他其实不是败给了徐阶,而是让自己的儿子严世蕃给坑了,严嵩是贪,但是他就是嘉靖身边的一条狗,没翻起什么浪来。

严嵩贪污,徐阶也贪污;严嵩专权,徐阶效仿,两人名声差那么多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欢迎来到侃侃侃历史。嘉靖四十一年,徐阶除掉了严嵩,继任大明首辅,他大力革除严嵩弊政,努力让大明朝重新走上正轨,其中徐阶做的最成功的事,当属限制皇权。今天侃侃跟您说一说徐阶与严嵩的对比,希望您能喜欢。
首先侃侃跟您说一下,徐阶和严嵩为什么名声差这么多。其实严嵩贪污,徐阶也不干净,严嵩的儿子受贿,徐阶的儿子占地,严嵩独揽大权,徐阶也是。表面上看,这两个人都是奸臣,但是实际上两个人是不同的,因为:严嵩怠工,徐阶干活。明朝历代首辅没有穷的,要是单靠朱元璋定的死工资,估计都饿死了。所以徐阶贪污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千里做官只为钱,不必奇怪。
严嵩时代,大部分的官员分配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钱。这个事由严嵩的智囊严世藩坐镇,什么职位收多少钱,都明码标价,还恕不打折!等徐阶上任,他也是马上任用自己的亲信,但是他的亲信能力实在是强,李春芳、张居正、殷正茂等第一流的人才得以大展拳脚。徐阶用的人,那个不是时代猛人,严嵩完全比不了。
严嵩时代,言官已经不再敢轻易说话,杨继盛提意见送命的事让所有人害怕了,他们都保持沉默。徐阶改变了这一切,他请求嘉靖广开言路,嘉靖也接受了这个建议,于是唾沫再次开始横飞,连徐阶本人也未能幸免,但是与此同时,贪污腐化得以揭发,弊政得以纠正,帝国又一次恢复了生机与活力。严大人为了个人利益,可以不顾天下人的死活,可以抛弃一切廉耻去迎合皇帝,这种事情徐阶也做过,但那是为了斗争的需要,现在是让一切恢复正常的时候了。
到了最后,嘉靖想修新宫殿,徐阶告诉他,现在国库没有钱给你修。嘉靖想继续修道服丹,徐阶告诉他,那些丹药都是假的,道士也不可信,您还是歇着吧。嘉靖感到上了当,却没有办法,严嵩已经走了,所有的朝政都要靠这个人来管理,想退个货都不行,只好任他随意折腾。明朝的皇权受到前所未有的抑制,这是一件很难得的事

同样都是嘉靖时期的贪官 徐阶的名声为何比严嵩还要

严嵩是明朝嘉靖时期著名的大奸臣,嘉靖皇帝痴迷于炼丹药,国家大事都掌握在严嵩的手中。在严嵩掌权期间,他铲除异己,陷害忠良,还无节制地收刮民脂民膏,整个大明被严嵩搞得乌烟瘴气的。但是奸臣总会有倒台的那么一天,最终严嵩被他的政敌们扳倒,并且被没收了全部家产,最后严嵩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而扳倒严嵩的徐阶,则是一幅忠君爱国、为国为民的好官的形象。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形象的官员,他的家产也比严嵩少多少,可以说徐阶多多少少也是一个贪官,但是为什么徐阶的历史名声就比严嵩好很多呢?
一:徐阶善于隐藏自己
严嵩掌握大权的时候,徐阶的官职可比严嵩低多了。刚开始的时候徐阶还跟严嵩对着干,不过时间一长,徐阶就发现严嵩经常找自己的麻烦。于是徐阶不得不改变对严嵩的计策,转而开始迎合严嵩,为了讨好严嵩,徐阶甚至将自己的孙女送给严嵩当小妾。
就在严嵩对徐阶放松警惕的时候,徐阶就开始露出他凶狠的獠牙。在徐阶迎合严嵩的同时,他也同样迎合嘉靖皇帝,专门挑嘉靖皇帝喜欢听的话讲,并且陪伴皇帝炼丹,徐阶一步步获得嘉靖的信任,地位也一步步提高。最终徐阶取代严嵩,成了嘉靖皇帝最信任的人。
公元1562年,邹应龙告发严嵩父子,嘉靖下令逮捕严世蕃,勒令严嵩退休。而严嵩倒台之后,深受嘉靖信任的徐阶就取代严嵩为首辅。
严嵩被勒令退休后,徐阶亲自到严嵩家去安慰。他的行为使严嵩十分感动,甚至叩头致谢。严世蕃也乞求徐阶替他们在皇上面前说情,徐阶满口答应。对于徐阶这样的行为,他的儿子很是不解,徐阶就解释道,他自己是因为依附严嵩才得以重用的,现在严嵩倒台自己不能恩将仇报。就这样,徐阶就一副正人君子的形象出现世人的面前,自然形象要比四处得罪人的严嵩要好很多。不过徐阶自然不希望严嵩继续发达,所以后来嘉靖想启用严嵩的时候,被徐阶劝阻了。
二:严嵩的儿子招来了太多坏的名声
不管是严嵩还是徐阶,他们贪污的名声都是由他们儿子搞出来的。在严嵩父子掌权期间,朝中官吏的任命以及升迁,不是看官员的口碑,还是看官员给严世蕃多少钱。除此之外,严世蕃又利用职权之便,大肆搜刮钱财,严世蕃这么做,虽然他家富可敌国,但是他家的名声也很差。而徐阶的儿子们呢,只是在老家当一个地主敛财,影响并没有严世蕃那么严重。
三:徐阶所选拔的人有话语权
严嵩把持朝政的时候,打击异己,得罪了很多读书人,而得到严嵩重用的都是酒肉之徒。徐阶就不一样了,他担任首辅的时候,举荐了高拱、张居正等人,而张居正日后能够成为首辅,自然跟徐阶脱不了干系,张居正自然要美化自己的恩人。而严嵩就是被徐阶扳倒的,徐阶自然要丑化严嵩。
四:徐阶贪但是做事
严嵩跟徐阶的做官理念不同,严嵩做官就是为了权和钱,并且始终维护嘉靖皇帝的利益,从皇帝的角度出发解决问题。要知道在嘉靖时期,文官集团跟嘉靖之间是不对付,而历史又是文官集团书写的,那么严嵩的形象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去。
而徐阶呢,他虽然贪,但他也是一个为国为民着想的官员,他扳倒严嵩,更多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其担任首辅期间,改革了许多政策,为朝廷推举了大量贤能的人才,并且在嘉靖皇帝死后,徐阶又将大礼议中因反对嘉靖帝而获罪的大臣全部平反。徐阶的种种行为,自然得到文官集团的认可,所以他的名声比严嵩好了不是一个档次。

同样都是嘉靖时期的贪官,徐阶的名声为何比严嵩还要差?

徐阶是进士出身 而且又是中探花花 是一路凭借自己的努力走上去的 而严嵩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 一直好面子打压 手下 所以徐阶的名声还会比严嵩的好一些
是因为他不仅贪慕虚荣,还滥杀无辜。看到那些美丽的女生就要弄到府里当太太。残害了很多无辜的人。
徐阶当时伤害好人,而且和太监为伍,什么坏事都能够做出来,没有底线。
提到明朝政治,最让人感到心痛的是,嘉庆皇帝对国家军政要物不闻不问,将国家大权全都交在了严嵩手中,明朝整个政府被他搞得分崩离析,好在这个世界是有正义的,最终严嵩也在贫困潦倒中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提到明朝的贪官,除了严嵩之外,大家还会想到徐阶,这两人作为一等一的大贪官,在后世的口碑中,严嵩却被骂得更惨。
同是嘉靖时期的大贪官,为什么大家提到严嵩就破口大骂,提到徐阶这表现的没有这么过激呢?
一是因为徐阶善于伪装自己,不轻易露出爪牙。
二是因为严嵩对自己的儿子过于放纵,给后人一种全家都是坏人的感觉。
三是因为徐阶虽然贪财,但是为了名声,他做了不少好事。
重视形象包装,可以为自己留下美名严嵩总揽明朝大权的时候,四处打压和自己政见不同的官员,当时身份低微,官职较低的徐阶,也是他打压的对象之一。但徐阶这个人十分聪明,既然和严嵩硬碰硬不行,他只好换个方式成为严嵩的附庸,严嵩喜欢干什么事情,他便投其所好,因此他的官位逐渐上升。等到严嵩,受到其他官员弹劾,官场失意的时候,徐阶还是放下自己的身段,主动去探望严嵩,给他一种大好人的形象,也正是因为徐阶懂得巴结其他人,所以他给世人的印象比严嵩好得多。
严嵩一家人都是坏人,怎么会不臭名昭著呢?在历史上,贪官的儿子往往是无恶不作的,即使严世蕃没有像他父亲一般敛了很多财,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却是很多官员所不齿。因为元严嵩的缘故,其儿子严世藩也身居高位,在工作之余,他儿子最喜欢干的事情是卖官,收刮别人的钱财,因此严家父子给世人的形象是只要能敛财,无恶不作。相较于严家父子,徐家父子则低调多了,贪污之类的小事也干一些,但不足以和严家父子的坏名声“相媲美”。
严嵩眼中只有自己,相较之下,更关注国家利益严嵩总揽明朝大权之后,只要有什么行动,或者是国家出台什么政策,他都会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进行政策的施行,然而徐阶和他的做事风格完全不同,虽然徐阶是一个十分贪婪的官员,但是在担任首辅的时候,他实实在在的选拔了不少人才,助推了明朝政治的发展。除此之外,徐阶在施行众多政策的时候,都需要和整个文官集团进行商量,以尽可能围绕明朝政府的利益出发,推动明朝政府发展。
伴随着明朝来到嘉庆时期时,明朝政府官员的贪腐程度已经深深的动摇明朝的统治根基了,作为最大的两个贪官代表,徐阶和严嵩,虽然同样喜欢敛财,但两人最大的区别是,一个人不断打压官僚集团,只着眼自己的利益,另一个人懂得巴结官僚集团,在兼顾自己利益的同时,也为明朝考虑了一些,因此这两个人名声好坏不一。

巨贪严嵩和清官徐介谁的财产更多?

根据历史记录,清官徐阶的财产比巨贪严嵩更多。
据史书记载,严嵩被问斩后,官员在其家中搜查出家财,包括黄金三万余两,银二百万余两。而徐阶的田产达到40万亩,敛银九千八百两。严嵩做了15年的首辅,财产尚不及做了6年首辅的徐阶的十五分之一。
所以,从历史记录来看,清官徐阶的财产比巨贪严嵩更多。
两人底子都不干净,徐阶退休后也动辄对官员几万两银子行贿,家中还有数十万亩田产,外加数十年各地官员,门生,商贾的孝敬的银子和文物,与倒台的严嵩完全有的一拼,跟清官完全不挨边
官到哪种地步,经济问题根本不算个事,严嵩倒台的直接原因是失去了嘉靖的支持,多半是因为那个蓝道行的道士
自然是严嵩,奸臣就该多贪点。
依照《天水冰山录》的记载,抄严府的结果是:黄金一万两,白银二百万两——钱说来不算太多,起码比起明代巨贪来说少上不少。不过金银器皿、首饰各又一万余两,加之大量难以估价孤本善本和稀世字画(比如《清明上河图》)和各种绫罗绸缎,可说实际的财产价值怕是能近千万白银了。而且这只是京城严府,没有算老家的田产地业。
而至于徐阶,因为没有证据证明其重大贪腐,以现阶段的史料来说也只能估计一下其冰敬炭敬等潜规则的收入,估计去世时大概也能有个数十万两白银,老家也有不小的土地。

在真实的历史中,徐阶究竟是个巨贪还是一个能臣?

徐阶既是巨贪也是能臣。徐阶贪污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是同时他也解决了大明王朝很多问题。
又是巨贪又是能臣,并不矛盾!况且在巨贪严嵩手下做事,清廉如水恐怕也玩不下去!
历史上的徐阶是一个大贪官,他在上海老家有四十万亩土地,跟严嵩相比,差不多。
巨贪,因为他非常的喜欢钱财,把钱财视作了自己的生命,只要有机会就会和别人要钱。
徐阶真的是个巨贪。他在上海老家贪出了四十万亩(一说二十四万亩)地,这在中国古代是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如果没有严嵩作比较,徐阶也能算大贪官了。那为什么很多人还崇拜他?
徐阶曾密疏揭发咸宁侯仇鸾的罪行,且擅写青词为嘉靖帝所信任。和严嵩一起在朝十多年,谨慎以待;又善于迎合帝意,故能久安于位。嘉靖四十一年,得知嘉靖帝对严嵩父子的不法行为已有所闻,于是就命御史邹应龙参劾,终于使严嵩罢官,其子严世蕃谪戍。徐阶则取代严嵩而为首辅。
徐阶开始执掌朝政,在他的主持下,朝廷面貌为之一新,即使说改天换日也差不多。整个国家处于一种蒸蒸日上的状态。
没过几年嘉靖帝朱厚熜就死了,终究没有做成长生不死的美梦。徐阶此时还是朝中的掌权者,而且新皇帝穆宗是个比较弱势的皇帝,无形中徐阶更有权势了。但徐阶此时却有了退休的想法,他觉得自己该为自己打算下了,如果自己一直赖着不走,难免会被人攻击,而且新皇帝也不太喜欢他,再加上他这时已经培养了张居正这样的天才政治家,可以说是安排好了一切。于是带着这样的想法,他就退休回老家了。
徐阶之所以历史评价比严嵩高,主要是因为,他除了捞钱以外,脑子里还是想了点别的。徐阁老跟严嵩的斗争史长达二十年,那是中国政治斗争的教科书般的经典案例,用各种手段迷惑严嵩,终于在最关键的时候一锤定音,一统江湖。
其次就是徐阶懂得如何收买人心,明朝最有名的海青天海瑞,在上书痛斥嘉靖皇帝之后,果然惹到了皇上,但古代的时候对于这些敢于直谏的官员都是十分看重的,所以徐阶就将其给救了下来,算是得了一份保护忠良的功劳。紧接着到了隆庆时期,因为严嵩被牵连的官员众多,这时候徐阶又出手了,他向皇帝给这些人求情。最后还将一些嘉靖时期的不合理政策及时改正,确定了拨乱反正的功劳。
因为徐阶政策的调整,老百姓是最大的受益者,这下子徐阶的好名声在收买的这些人心中就开始不断传播了,老百姓说他是为国为民的好官,官员们受了徐阶的救命之恩,肯定是会他好的。而被言官也被徐阶所笼络,这徐阶想要不变成好人都不行。
所以徐阶和严嵩最大的区别就是:严嵩虽然权利大,但是没有为百姓做出实质性的事情来,就知道讨好皇帝,巴结大臣,但是徐阶不一样,虽然说他比较贪,但他起码为百姓做了点实事,选拔人才,恢复生产等,所以,徐阶被很多人崇拜也不是没道理了。

明代的首辅张居正高拱徐阶严嵩,哪个最厉害?

严嵩能够长期兼领明朝内阁首辅,自然有其的政治手段。严嵩性贪,这也成为了他倒台的致命弱点。此人情商要高于张居正、徐阶等人,其作秀的本领更让明世宗朱厚熜望尘莫及。
严嵩兼领内阁长达二十多年,在这二十多年里,严嵩贪污了大量的财产。不过,虽然人人都知道其贪腐的本性,但是严嵩总是能找出适当的理由而搪塞过去。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他的政治手段了。严嵩虽有像张居正一般聪明的大脑,但却对朝廷没有任何贡献。
徐阶的话,其实早期一直生活在严嵩的阴影之下,当然了,如果没有徐阶的话,也许严嵩会更加的嚣张跋扈,为恶更深。
严嵩退位之后,由徐阶担任内阁首辅。可以说对严嵩当政期间,形成的各种弊政、启用的大量奸臣之类的,进行清除,可以说是吏治清明。并且十分的爱惜人才,后来的高拱和张居正都是由徐阶举荐,才进入内阁的。并且兢兢业业,非常勤政,凡是皇帝交给的任务,,不睡觉都要完成。
而徐阶之所以退位,就是因为看不惯明穆宗的荒诞行为,多次进行劝诫,因此被明穆宗所不喜。导致徐阶对朝堂比较失望,就上疏请求退休,而明穆宗就顺势同意了。
高拱因为在选择明朝继承人的问题上支持裕王,因此当裕王上台以后,高拱就受到了重用。但是由于高拱与徐阶之间有了矛盾,所以导致了高拱的第一次下野。徐阶致仕后,高拱再次上台,雷厉风行,在吏治、筹边、行政等方面多有建树。
高拱励精图治,仅仅几年的时间,政绩卓然,独当一面。但他恃才傲物,盛气凌人,性子急,不能忍,一遇到事情容易动怒。他身边的人都纷纷避开他,这是他专横跋扈的另一面,正是这一面造成了他与同僚的不和,以致招来非议,造成以后被逐的结果。
张居正是徐阶的学生,号称千古一相,掌权十年为了挽救吏治腐败、官场黑暗、军备废弛、各种社会矛盾复杂尖锐,积弊累累、行将就木的大明王朝。从政治、军事、经济上进行整顿,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推行一条鞭法。张居正的改革取得良好的成效,极大的缓解了国家上下各方面的矛盾冲突,朝政焕然一新,延续了明王朝的寿命,可以说是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梁启超曾说过徐阶是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

都是饱受争议的人物,后人对徐阶与严嵩的评价相同吗?

徐阶与严嵩是嘉靖时期两个非常出名的内阁首辅,他们权力鼎盛之时都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说他们是明朝这个大帝国实际上的管理者也不为过。然而,后世之人对他们的评价却是迥然不同,提起前者大家习惯冠以“清廉”忠诚”“正直”等名词,而提起后者第一反应多是“贪官”“奸臣”“狡诈”等词语。诚然,就总体评价而言,徐阶确实要好过严嵩,但是两人的差距真的能仅仅用“忠奸”二字来区分吗?
在正式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对徐阶与严嵩进行一个对比,首先看一看两人的共同点:谄媚皇帝,争取支持。两人都想争取皇帝支持,以此铲除异己,对皇帝的躲进深宫炼丹修道,都极力表示支持,还争相为其撰写青词,严嵩甚至天天头戴修道用的帽子。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徐阶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不惜主动牺牲好友仇鸾,为了稳住严嵩,更是将自己的亲孙女嫁给严嵩的孙子;严嵩本就是踩着夏言的尸体上位,无论是谁,只要影响到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想办法除掉。治家不严,广敛财富。根据记载,徐阶家中有良田40万亩,为此他还被大清官海瑞盯上,他的子孙也多有不法行为。严嵩与严世藩两人更是明朝的出了名的“钱痨”,卖官鬻爵在他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精通权谋,手段狠辣。徐阶为了对付严嵩,牺牲了自己的亲孙女、自己好友仇鸾甚至连亦师亦友的夏言他都极力撇清关系;严嵩为了巩固自己的位置,朝廷六部官员也是轮番设计。两人在权谋上可谓不相上下。
其次,再来看看两人的不同点:
对待权力的态度不同。严嵩权力欲望极重,担任首辅期间,六部官员的权力基本都被他拿走了。相比之下,徐阶在某些事情上,虽然也很独裁,但大体上主张“以威福还主上 ,以政务还诸司 ,以用舍刑赏还公论”。聚敛钱财的方式不同。虽然两人都积累了大量财富,但是徐阶的财富更多是他走向权力巅峰之后,其他官僚阿谀奉承行贿的结果,而严嵩则是主动卖官鬻爵或者搜刮民脂民膏得来的。对待同僚的态度不同。严嵩信奉不是朋友就是敌人,没有中间的缓冲地带,不管是言官还是其他都是被他压制得死死地,而徐阶虽然也有点张狂,但是对待同僚还算和气,尤其是对待言官很宽容,因此很少有言官主动攻击他。
分析完两人的相同点及不同点,我们再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上来,徐阶与严嵩真的能够简单用“忠奸”两个字来区分吗?理由如下:
首先,徐阶在与严嵩的斗争中,为达目的确实丧失了原则。夏言死后,严嵩成为首辅,徐阶是次辅,为了获取嘉靖皇帝的信任,夏言在很多事情上都放弃了自己的原则。比如说,嘉靖帝想要破例先让自己的母亲入太庙,徐阶作为礼部尚书本应该据理力争,但嘉靖帝稍有不悦之色,他立马放弃立场,转而坚决支持嘉靖帝的行为。再比如说,仇鸾本是他的好友,但是为了不给严嵩攻击自己的机会,他竟然抢先请求严惩仇鸾,这点连严嵩都没有想到。
其次,严嵩虽然奸诈可恶,但在一些特定的事情上也有贡献。关于严嵩的奸诈自然不必多说,毕竟是被列入奸臣传的人物,不过在某些事情上他也是有多贡献的。比如说抗倭的问题上,他对胡宗宪支持力度颇大,虽然中间有一些利益往来,但是整体来看为恢复明朝沿海的安定还是做出了不少贡献的。换言之,他虽然很坏,但并不是一无是处。
最后,徐阶在成为首辅以后,尤其是嘉靖帝驾崩以后表现判若两人。嘉靖帝在位之时,徐阶主动为嘉靖帝写青词、炼丹药,对他求仙问道表现的非常支持,而当嘉靖去世之后,他立即表达了对修仙问道的极大反对,对此高拱曾指斥徐阶道“公在先朝草青词 媚上 ,宫车甫宴驾 ,而即背之。 今又结言路 ,必逐旧邸臣 ,何也?”他这种前后判若两人的变化,也让其他很多大臣对他品行产生了怀疑。
另外,徐阶最后倒台的时候,家里被发现存在40万亩良田,而严嵩的竟然还不及的三分之一。一个被标榜的清官竟然比大贪官的土地还多,这个真的没法解释。
所以,综合来看,徐阶没有史料宣扬的那样清廉正直,他为了自己的目的也是不择手段,严嵩也没有民间传言那样坏到骨子里。只是综合评判,徐阶更符合我们能够接受的那类忠诚,而严嵩比较偏向我们理解的那类奸臣。但是深入分析两人的所作所为,小编感觉都是在政治博弈之中,拼命自保或者更进一步棋子而已,不能严格的说谁对谁错,只是谁做的更加过分而已。而无论他们怎么斗争,嘉靖皇帝都是那个下棋的人,用谁不用谁,最终的决定权还在他手里。

严嵩,徐阶,张居正不都贪污吗?为什么说严嵩是奸臣,徐阶,张居正是忠臣呢

因为徐阶和张居正贪污是为了大局着想,他们知道有钱才能使鬼推磨的道理。如果全靠他们的铁工资,他们什么也干不了。因为就算是一品的张居正,他的俸禄也很少。所以他很需要钱,只能贪污。但是不是为了自己,所以不被称奸臣,况且他是真的为社稷着想。而严嵩就不是,他完全是为了一己私利。严嵩当政期间,没有尽到首辅的责任,不能很好的选拔人才,还经常实施打击报负,逼死很多忠臣。所以被称为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