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东窗事发的主人公是谁的
- 2、东窗事发指的是谁的故事
- 3、东窗事发的主人公是谁人
- 4、东窗事发的主人公是谁?
- 5、东窗事发主角是谁
- 6、东窗事发的主人公是谁 东窗事发的主人公介绍
- 7、东窗事发的故事和典故
- 8、东窗事发主人公是谁
- 9、成语东窗事发的意思及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东窗事发的主人公是谁的
秦桧相传南宋奸臣秦桧与妻子在东窗下谋害了抗金名将岳飞。秦桧死后不久,儿子秦熺也死了,妻子王氏请来一位道士为儿子超度亡灵,道士来到阴间,在道士的带领下见到了正在收审的秦桧。秦桧神情黯淡地对道士说:”可烦传与夫人,东窗事发矣!
拓展资料
秦桧(南宋宰相)
秦桧(1090—1155年),字会之,生于黄州,籍贯江宁(今江苏南京)。南宋初年宰相、奸臣,主和派的代表人物。
政和五年(1115年),秦桧进士及第,中词学兼茂科,任太学学正。宋钦宗时,历任左司谏、御史中丞。靖康二年(1127年),因上书金帅反对立张邦昌,随徽、钦二帝被俘至金,为挞懒信用。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秦桧逃回临安,力主宋金议和。
绍兴元年(1131年),擢参知政事,随后拜相,次年被劾落职,绍兴八年(1138年)再相,前后执政十九年,历封秦、魏二国公,深得高宗宠信。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病逝,时年66岁,追赠申王,谥忠献。开禧二年(1206年),宋宁宗追夺其王爵,改谥谬丑。嘉定元年(1208年),史弥远执政后又恢复其王爵和谥号。
秦桧在南宋朝廷内属于主和派,奉行割地、称臣、纳贡的议和政策。第二次拜相期间,他极力贬斥抗金将士,阻止恢复;同时结纳私党,斥逐异己,屡兴大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
早年经历
元祐五年(1090年),秦桧生于黄州江边舟中,先居住在常州,后徒居江宁,遂为江宁人。父亲秦敏学,做过玉山县令、静江府古县(今广西永福县)县令。秦桧早年做过私塾教师,靠微薄的学费度日,他对自己的生活处境很不满意,曾作诗说“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做猢狲王。”政和五年(1115年),秦桧进士及第,补为密州教授。接着又考中词学兼茂科,任太学学正。
其妻王氏系统的很多亲戚,包括岳父王仲山,都降金当败类。然而他在北宋末年,却是另一种表现。靖康元年(1126年)初,秦桧上奏,认为对南,犯的金军“不宜示怯,以自处削”。
十一月,金兵包围京师汴京(今开封),派使索求三镇,秦桧上书言兵机四事:召百官详细讨论、加强守备、将金使安置城外、最多割燕山一路之地。宋钦宗未予答复,任命秦桧为职方员外郎,不久改为干当公事,隶属河北割地使张邦昌。秦桧认为此职专为割地求和,有违自己的主张,三上奏折请求辞职。
宋拟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以求息兵,派秦桧、程瑀为割地使,护送肃王赵枢出使金营。金朝扣留赵枢为质,约定割地议和后释放,秦桧等人行至燕京而返。
经御史中丞李回、翰林承旨吴开推荐,秦桧被任命为殿中侍御史,升为左司谏。王云、李若水再次出使金营,得见金兵二元帅,传说金兵坚持要宋割地,不然就进取汴京。十一月,钦宗在延和殿召百官商议对策,范宗尹等七十人同意割地,秦桧等三十六人不同意。不久,秦桧升任御史中丞。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词条 秦桧
出处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
比喻阴谋败露,将受到惩治。
原文:桧之欲杀岳飞也,于东窗下与妻王氏谋之,王氏曰:“擒虎易,纵虎难。”其意遂决。后桧游西湖,舟中得疾,见一人披发厉声曰:“汝误国害民,吾已诉天,得请矣!”桧归,无何而死。未几,子熺亦死。王氏设醮,方士伏章,见熺荷铁枷,问:“太师何在?”熺曰:“在酆都。”方士如其言而往,见桧与万俟卨俱荷铁枷,备受诸苦。桧曰:“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译文:秦桧想要杀掉岳飞,在东窗下与妻子王氏商量。王氏说:“捉虎容易,放虎就难了!”于是秦桧下了决心。后来秦桧在游西湖时,在船上得了病,只一个人披头散发,大声喝道:“你祸国殃民,我已上诉了老天爷,他就要请你去了。”秦桧回家后,过了些日子,也不知什么原因就死了。没过几天,他的儿子熺也死了。王氏设了一个蘸坛,请道士作法,道士看到秦熺戴着铁枷,就问:“秦太师在哪里?”秦熺答道:“在鄷都。”道士听了他的话就到了那里,看到秦桧和万俟卨都戴着铁枷,正在受很多苦刑。秦桧说:“烦劳你传话给夫人,东窗下(商量谋害岳飞)的事败露了。”
传说秦桧杀害岳飞时,曾与妻子王氏在东窗下定计。秦桧死后,在地狱里受苦,王氏给他作道场,并派道士去探访他。他对道士说:请告诉夫人,东窗下的密谋已经暴露了。后遂用“东窗事发、东窗事犯”等阴谋败露,将被惩治;以“东窗妇”借指阴毒的人;以“东窗计”指阴谋诡计。
拓展资料
东窗事发
1、他因东窗事发锒铛入狱。
2、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计押番金鳗产祸》:"我早间见那做娘的打庆奴,晚间押番归却,打发我出门。莫非是'东窗事发'?若是这事走漏,须教我吃官司,如何计结?"
3、在他即将退休前两个月,终于东窗事发:他因挪用公款、收受贿赂,受到起诉。
根据此成语,后延发出各种用处:
以"东窗妇"借指阴毒的人;以"东窗计"指阴谋诡计。
【东窗事发】汤显祖《牡丹亭》第五五出:"一到阴司……只对七八寸长指儿,轻轻把那撇道儿,长舌揸。〔末〕为甚?〔旦〕听的是东窗事发。"
【东窗事犯】郎瑛《七修类稿》第二三卷:"岳武穆戏文,何立闹酆都,世皆以为假设之事,乃为武穆泄冤也。予尝见元之平阳孔文仲有'东窗事犯'乐府,杭之金人杰有'东窗事犯'小说,庐陵张光弼有蓑衣仙诗。"
【东窗妇】柳亚子《经颐浦先生挽诗》:"辨奸每詈东窗妇,得婿宁辞左袒名。"
【东窗计】瞿佑《剪灯新话·天台房隐录》:"东窗计就通和好,鄂王赐死蕲王老。"
秦桧与其夫人王氏
“东窗事发”。原指在东窗下密谋陷害岳飞一事败露。后喻阴谋败露,或罪案遭揭发,将被惩治,常用此语。
秦桧与其妻王氏谋害岳飞,原文是:桧与其妻王氏谋于东窗之下
东窗事发的主人公是:秦桧
传说秦桧杀害岳飞时,曾与妻子王氏在东窗下定计。秦桧死后,在地狱里受苦,王氏给他作道场,并派道士去探访他。他对道士说:请告诉夫人,东窗下的密谋已经暴露了。后遂用“东窗事发、东窗事犯”等阴谋败露,将被惩治;以“东窗妇”借指阴毒的人;以“东窗计”指阴谋诡计。
“东窗事发”。原指在东窗下密谋陷害岳飞一事败露。后喻阴谋败露,或罪案遭揭发,将被惩治,常用此语。
拓展资料:东窗事发:[ dōng chuāng shì fā ]
1. 【解释】:比喻阴谋已败露。
2. 【出自】: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吾乃地藏神,化为呆行者,在灵隐寺中,泄漏秦太师东窗事犯。”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佞幸盘荒》:“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3. 【示例】:我早间见那做娘的打庆奴,晚间押番归却,打发我出门,莫是“~”?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
4.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
东窗事发指的是谁的故事
东窗事发的主人公是秦桧,讲的是宋代奸臣秦桧为了投降金朝,所以在东窗下与妻子王氏商量杀害岳飞。后来秦桧死了,不久他的儿子也死了,道士做法的时候,秦桧托话给王氏说:东窗事发矣!
桧之欲杀岳飞也,于东窗下与妻王氏谋之。王氏曰:“纵虎易,擒虎难”其意遂决。后桧游西湖,舟中得疾,见一人披发厉声曰:“汝误国害民,吾已诉天,得请矣”桧归,无何而死。未几,子_亦死。王氏没蘸,方士伏章,见_荷铁枷,问:“太师何在?”_曰:“在酆都。”方士如其言而往,见桧与万俟_俱荷铁枷,倍受诸苦。桧曰:“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东窗事发的主人公是谁人
东窗事发的主人公是秦侩和他的夫人王氏,这个成语出自《西湖游览志余,佞幸盘荒》,成语的直接意思是在东窗密谋的阴谋已经被揭发了,比喻阴谋或者罪行败露。东窗事发讲的是:秦侩曾经和夫人王氏在东窗下定下杀害岳飞的毒计,岳飞死后,一次秦桧生病时梦到有人骂他祸国殃民,已经向老天爷告状了。不久,秦侩就死了。没过多久秦侩的儿子也死了,王氏就请了一个道士来查看是怎么回事,道士顺着秦侩的儿子的鬼魂在地府找到秦侩,秦侩让他告诉妻子,东窗商议的阴谋已经败露了。
东窗事发的主人公是谁?
秦桧。
东窗事发这个典故出自于南宋的奸臣秦桧,秦桧当年和他的妻子在东窗之下谋害了当时的名将岳飞,到了后来他们两人密谋陷害岳飞的事情被人揭露出来,因此被人知晓。所以东窗事发到了后来便是被人在用来形容一个人的阴谋败露了。
大奸臣:
秦桧他是南宋初年的宰相,在历史上也是被人称之为一个大奸臣的。而我们也是普遍的认为他就是杀掉岳飞的主要凶手,但是在史学界也有另一种说法,有人认为杀死岳飞的人其实并非是秦桧,而秦桧身后的宋高宗赵构。因为岳飞被杀一案是由皇帝亲自办案的,因此最终的裁决权、决定岳飞生死的并非是秦桧,而是当时的皇帝宋高宗赵构。
而宋高宗赵构会杀掉岳飞,这是因为岳飞当年一直主张北伐并且迎回宋徽宗和宋钦宗归京。而宋高宗他是十分的不赞同的,因为这两人一旦回到京城,那么宋高宗他自己的皇位便是不保了,因此为了防止自己的帝位被其他人夺走,宋高宗是一直不赞成岳飞迎回二帝的观点的。所以宋高宗为了保全自己的皇权的至高无上,最终杀掉了岳飞。
东窗事发主角是谁
秦桧。东窗事发的主人公是秦桧,秦桧是南宋时臭名昭著的奸臣。相传在宋代,秦桧和妻子在自己家的东窗下定计,杀害了岳飞。
东窗事发的主人公是谁 东窗事发的主人公介绍
1、东窗事发就是相传南宋奸臣秦桧与妻子在东窗下谋害了抗金名将岳飞。秦桧想杀岳飞,在东窗内同妻子王氏商量,王氏说:“抓住老虎容易,要想放走再把它抓住就很难了。”于是秦桧就决定杀掉岳飞。后来秦桧在西湖游玩,在船中睡着了,梦中看见一个披着长发的人大声地说:“你害国害民,我已经告诉上天,上天要派人来捉拿你了。”
2、秦桧十分害怕,回家后大病一场不久就死了,秦桧刚死没几天,他的儿子秦熺也死了。王氏设起神案,请道士驱鬼,道士呈表给上天,迷蒙中看见秦熺戴着铁枷,就问:“太师在什么地方?”秦熺回答说:“在鬼城鄷都。”方士按秦熺说的话到鄷都去,结果看见秦桧、万俟卨都戴着铁板枷,受了很多各种各样的苦刑。秦桧说:“麻烦你传话给我的夫人,东窗密谋杀害岳飞的事情暴露了!”
3、“东窗事发”。原指在东窗下密谋陷害岳飞一事败露。后喻阴谋败露,或罪案遭揭发,将被惩治,常用此语。
东窗事发的故事和典故
东窗事发意思是比喻不可告人的秘密已彻底败露,与东窗事犯是同义。出自《东窗事犯》。东窗事发的主人公是秦桧。
东窗事发的故事 民间传说,宋代大奸臣秦桧为了投降金朝,在家里和老婆王氏密谋定计,准备害死民族英雄岳飞。后来秦侩死了,没过多久儿子也死了。王氏请来道士为丈夫和儿子招魂。道士在作法事时,看见她儿子和丈夫戴着枷锁,正在地狱里受苦受罪。秦桧还叫道士带话给王氏说:东窗事发矣!(当初在东窗下面密谋陷害岳飞的事情败露了)。这个成语比喻密谋败露,罪案发作。
东窗事发的典故 桧之欲杀岳飞也,于东窗下与妻王氏谋 之。王氏曰:“擒虎易,纵虎难!”其意遂决。后桧游西湖,舟中得疾,见一人 披发厉声曰:“汝误国害民,吾已诉天,得请矣!”桧归,无何而死。未几,子蟢亦死。王氏设蘸 ,方士伏章 ,见蟢荷铁枷,问:“太师何在?”蟢曰:“在酆都。”方士如其言而往,见桧与万俟卨俱荷铁枷,倍受诸苦。桧曰:“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东窗事发主人公是谁
秦桧与其夫人王氏
典故 语见《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四·佞幸盘荒》:“桧归,无何而死。未几,子熺亦死。王氏设醮,方士伏章,见熺荷铁枷,问:‘太师何在?’熺曰:‘在酆都。’方士如其言而往,见桧与万俟卨俱荷铁枷,备受诸苦。桧曰:‘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计押番金鳗产祸》:“我早间见那做娘的打庆奴,晚间押番归却,打发我出门。莫是‘东窗事发’?若是这事走漏,须教我吃官司,如何计结?”
宋代大奸臣秦桧,为降金国,尝与其妻王氏,于东窗下密谋定计,以害民族英雄岳飞。据传,桧先于帝前诬飞谋反。时有几位大臣,如大理寺卿薛仁辅、枢密使韩世忠,皆为飞鸣冤,使之有所顾忌。一日,桧独坐于东窗之下,为害飞之事,踌躇不定,委决不下。王氏适至,问曰:“夫君为何事愁眉苦脸,犹豫不决?”桧遂告以此事,并与之商议。王氏自袖中取出一柑,以手掰之,将一半递与桧,曰:“此柑一掰即分,有何难哉?君不闻古语云:‘纵虎易兮擒虎难’乎?”桧一闻此言,其意遂决。不久,岳飞父子便遇害矣。后桧卒,未几其子熺亦死。王氏请道士为其招魂。道士作法时,见熺与桧偕已故谏议大夫万俟卨,均戴铁枷,在地狱中备受诸苦。桧犹语道士曰::“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东窗事发”。原指在东窗下密谋陷害岳飞一事败露。后喻阴谋败露,或罪案遭揭发,将被惩治,常用此语。赞同648| 评论(2)
向TA求助 回答者: 精灵爱上天使 | 七级
擅长领域: 网络游戏 明星 文化/艺术 娱乐休闲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秦桧与其夫人王氏
典故 语见《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四·佞幸盘荒》:“桧归,无何而死。未几,子熺亦死。王氏设醮,方士伏章,见熺荷铁枷,问:‘太师何在?’熺曰:‘在酆都。’方士如其言而往,见桧与万俟卨俱荷铁枷,备受诸苦。桧曰:‘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计押番金鳗产祸》:“我早间见那做娘的打庆奴,晚间押番归却,打发我出门。莫是‘东窗事发’?若是这事走漏,须教我吃官司,如何计结?”
宋代大奸臣秦桧,为降金国,尝与其妻王氏,于东窗下密谋定计,以害民族英雄岳飞。据传,桧先于帝前诬飞谋反。时有几位大臣,如大理寺卿薛仁辅、枢密使韩世忠,皆为飞鸣冤,使之有所顾忌。一日,桧独坐于东窗之下,为害飞之事,踌躇不定,委决不下。王氏适至,问曰:“夫君为何事愁眉苦脸,犹豫不决?”桧遂告以此事,并与之商议。王氏自袖中取出一柑,以手掰之,将一半递与桧,曰:“此柑一掰即分,有何难哉?君不闻古语云:‘纵虎易兮擒虎难’乎?”桧一闻此言,其意遂决。不久,岳飞父子便遇害矣。后桧卒,未几其子熺亦死。王氏请道士为其招魂。道士作法时,见熺与桧偕已故谏议大夫万俟卨,均戴铁枷,在地狱中备受诸苦。桧犹语道士曰::“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东窗事发”。原指在东窗下密谋陷害岳飞一事败露。后喻阴谋败露,或罪案遭揭发,将被惩治,常用此语。
东窗事发:
比喻阴谋败露,自食恶果。 形容阴谋或秘密勾当被别人揭露。
秦桧与其夫人王氏
典故 语见《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四·佞幸盘荒》:“桧归,无何而死。未几,子熺亦死。王氏设醮,方士伏章,见熺荷铁枷,问:‘太师何在?’熺曰:‘在酆都。’方士如其言而往,见桧与万俟卨俱荷铁枷,备受诸苦。桧曰:‘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计押番金鳗产祸》:“我早间见那做娘的打庆奴,晚间押番归却,打发我出门。莫是‘东窗事发’?若是这事走漏,须教我吃官司,如何计结?”
宋代大奸臣秦桧,为降金国,尝与其妻王氏,于东窗下密谋定计,以害民族英雄岳飞。据传,桧先于帝前诬飞谋反。时有几位大臣,如大理寺卿薛仁辅、枢密使韩世忠,皆为飞鸣冤,使之有所顾忌。一日,桧独坐于东窗之下,为害飞之事,踌躇不定,委决不下。王氏适至,问曰:“夫君为何事愁眉苦脸,犹豫不决?”桧遂告以此事,并与之商议。王氏自袖中取出一柑,以手掰之,将一半递与桧,曰:“此柑一掰即分,有何难哉?君不闻古语云:‘纵虎易兮擒虎难’乎?”桧一闻此言,其意遂决。不久,岳飞父子便遇害矣。后桧卒,未几其子熺亦死。王氏请道士为其招魂。道士作法时,见熺与桧偕已故谏议大夫万俟卨,均戴铁枷,在地狱中备受诸苦。桧犹语道士曰::“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东窗事发”。原指在东窗下密谋陷害岳飞一事败露。后喻阴谋败露,或罪案遭揭发,将被惩治,常用此语。
成语东窗事发的意思及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东窗事发 [dōng chuāng shì fā]
生词本
基本释义
比喻阴谋已败露。
贬义
出 处
元·刘一清《钱塘遗事》:“秦桧欲杀岳飞;于东窗下谋。其妻王氏曰:‘擒虎易;放虎难。’其意 遂决。后桧游西湖;舟中得疾;见一人披发;厉声曰:‘汝误国害民;我已诉于天;得请于帝矣。’桧遂死。未几;子熺亦死。夫人思之;设醮;方士伏章;见熺荷铁枷……备受诸苦。桧曰:‘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主人公:秦桧、岳飞
东窗事发:比喻阴谋或罪恶败露。
故事主人公:秦桧
《钱塘遗事·东窗事发》
秦桧是南宋时臭名昭着的大奸臣。他老奸巨滑,心狠手辣,谁要是和他有不同意见,他就捏造一个罪名,轻则将其逮捕下狱,重则杀头处死。被他陷害的忠臣良将数不胜数。抗金英雄岳飞就是他用“莫须有”的罪名害死的。
北宋末年逐渐衰落。北方的金兀术趁机向中原大举进攻,侵占了宋朝不少地盘。在这民族危难之际,岳飞率领岳家军对金兵进行了顽强地抵抗。岳飞英勇善战,连打胜仗,有一次差点活捉金兀术。可是秦桧却不同意抗金,而主张议和。他抓住宋高宗懦弱胆小、优柔寡断的弱点,竭力宣扬议和的好处。宋高宗同意了,可是许多大臣和将领都不同意,岳飞就多次上书,要求罢和议抗金兵。秦桧想要议和,就要把岳飞除掉。可是岳飞在老百姓中威望很高,手中又有兵权,使秦桧难以下手。有一天,秦桧坐在东窗下,正为无法除掉岳飞而愁容满面。夫人王氏走进来,对他说:“这有何难,你找几个罪名安在岳飞头上不就行了。”秦桧说:“罪名不难找,难找的是告发岳飞的人,这个人一定要是岳飞的部下,才能使天下的人信服。”王氏想了想,说:“我听说岳飞手下的都统王贵,在一次战斗中胆小怕死,岳飞想把他斩首示众,后经众将求情,岳飞才免他一死。他肯定怀恨在心,你何不让他告发呢?”秦桧一听,不禁大喜,称赞道:“还是夫人高见啊。”接下来,两人又将陷害岳飞的各个细节密谋了一番。
秦桧派人找到王贵,要他诬告岳飞“谋反”,王贵不干。秦桧一伙就严刑拷打,并以杀他全家相威胁,王贵只好屈从了。
秦桧终于把岳飞陷害了。后来,秦桧因病不治身亡。他死后七天,王氏请来道士为他做道场,超度他的亡灵。道士恨秦桧杀死了忠良,就装模作样做了一会儿法事,然后对王氏说:“我看见了秦桧,他正在地狱里受苦,阎王小鬼正在拷问他。”道士接着说:“秦大人对我说,‘麻烦你告诉我的夫人,东窗事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