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式微,式微什么意思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1-25 15:57:21 浏览2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式微”是什么意思?

“式微”出自《诗经》,“式”是文言的语气助词,“微”是衰微的意思。“式微”原来指国家或世族衰落,现在也泛指事物的衰落。“式微”有书面语色彩。例如:“这里的老式织布产业日趋式微。”
“式微”原来指国家或世族衰落,现在也泛指事物的衰落。“式微”有书面语色彩。例如:“这里的老式织布产业日趋式微。”行业式微大概就是这个行业衰落了吧。。。
原指天将黄昏,现指事物由兴盛而衰落。有“日渐式微”一词。
另外有本网络小说也叫《式微》。
式微(shì wēi)
1、[释义]: 式微 指事物由兴盛而衰落
2、[例句]: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1、出自诗经《式微》: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2、译文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
3、赏析
全诗只有短短二章,都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诗人紧接着便交待了原因:“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意思
是说,为了君主的事情,为了养活他们的贵体,才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
中奔波劳作。然而,《式微》诗上下二章只变换了两处文字, 但就在这巧妙的变换中, 体现
了作者用词的独具匠心。

式微是什么意思

式微的意思是指事物逐渐衰落、没落或不景气。
一、拼音
式微的拼音是【shì wēi】。
二、近义词
1、衰退:指事物逐渐减弱、下降或减少。
2、没落:指事物逐渐衰败、失去往日的繁荣和辉煌。
3、不景气:指经济状况不好,市场低迷,生意不兴旺。
三、反义词
1、兴盛:指事物蓬勃发展、繁荣昌盛。
2、繁荣:指事物兴旺发达,充满活力和生机。
3、兴隆:指事业或生意兴旺发达,财源广进。
四、出处
式微一词出自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其中,式微一词形容了贾府的衰败和没落。它意味着一个家族或事物的兴盛逐渐衰退、衰微。
用式微造句:
1、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手工艺逐渐式微。
2、这个小村庄曾经繁华一时,如今已经式微衰落。
3、他的音乐才华一度备受瞩目,但近年来却渐渐式微。
4、这家公司在市场上的地位逐渐式微,需要采取措施来扭转局面。
5、他曾经是这个领域的权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声望也逐渐式微。
6、这个国家的文化正面临着严重的式微问题,需要重视和保护。
7、这家餐厅的客流量逐年下降,生意已经式微多年。
8、他的健康状况逐渐恶化,身体的力量也在式微。
9、这个小镇的商业活动日益减少,街上的店铺也纷纷关门,呈现出一片式微的景象。
10、这位作家的新作品没有受到太多关注,他的文学地位似乎正在式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式微

式微是什么意思

式微(拼音:shì wēi),汉语词汇。
指事物由兴盛而衰落。见明·归有光《张翁八十寿序》:“予以故家大族德厚源远,能自振于式微之后。”
《辞源》:式,发语词。微,衰落。
1、衰微,衰败。
①《诗·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 朱熹集传:“式,发语辞。微,犹衰也。”
②?郭沫若《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 武王以前的周室没有什么高度的文化, 平王以后的周室则是式微得不堪了。”
③?茅盾《一个女性》:“谁曾从丰裕跌落到贫乏,从高贵跌落到式微,那他对于世态炎凉的感觉,大概要加倍的深切罢。”
2.《诗·邶风》篇名。
①《诗序》说, 黎侯流亡于卫 ,随行的臣子劝他归国。后以赋《式微》表示思归之意。
②《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荣城伯赋《式微》乃归。”
③唐·王维《渭川田家》诗:“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④唐·崔璞《蒙恩除替呈军事院诸公郡中一二秀才》诗:“作牧惭为政,思乡念《式微》。”
⑤清·曹寅《胡静夫先归白门即席同用依字》诗:“十竹秋来好,连宵咏《式微》。”
一说《邶风·式微》诗是表现征夫痛苦、反对徭役的作品。?[1]?

式微是什么意思?

式微,汉语词汇,拼音shìwēi;意思是指事物由兴盛而衰落。出自诗经《式微》。全诗内容为: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译文: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
近义词:凋零、腐败、失败。
反义词:兴盛、繁荣。
造句:
1、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2、不过十九世纪末期由于铁路的发展使得航运式微,造成纽奥良的盛况不再。
3、无触点式微动开关。
4、共和党已执政将近十年,他们再不能因美国经济在全球式微而责备民主党。他们必须迅速采取行动扭转颓势,否则他们势将放弃他们将近二十年在总统选举中的优势。

式微什么意思

式微的意思是指事物由兴盛而衰落。
《辞源》:式,发语词。微,衰落。
拼音:shì wēi,出自明·归有光《张翁八十寿序》:“予以故家大族德厚源远,能自振于式微之后。”
《诗·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朱熹集传:“式,发语辞。微,犹衰也。”
郭沫若《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武王以前的周室没有什么高度的文化,平王以后的周室则是式微得不堪了。”
式微近义词
1、凋零
凋零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diāo líng,意思是指衰落。出自《素问·五常政大论》:“秋气劲切,甚则肃杀,清气大至,草木凋零,邪乃伤肝。”
2、衰落
衰落,汉语词汇,拼音shuāi luò,意思为衰败零落,谓事物由盛而衰。出自《诗·小雅·天保》:“如松柏之茂”。汉郑玄笺:“如松柏之枝叶常茂盛,青青相承,无衰落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式微

式微什么意思

式微意思指国家或世族衰落。也泛指事物衰落。
造句
1、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2、式微的闹区地段一度曾是繁华的商业区。
3、非以强横为清雅,非以式微为浑俗,一脉真意不绝,如此茗中味语。
4、七夕节被简化为情人节,日渐热闹,而原汁原味的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拜织女、拜魁星、吃巧果、七姐诞等七夕习俗却日渐式微。
5、转型期对于当下社会状态来说,最大的变化,一是传统文化习俗的日渐式微,一是人的社会处境的多元化以及分层化。
6、老牌帝国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哪怕走向式微也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
7、千百年来的累积、凝聚,发展,文人画到了今天,是否式微了呢?
8、虽然“基地”日渐式微,但致命性的袭击仍然没有停止。
9、上古文明陨落的时代,人族式微,百族争鸣,更有那通天彻地之能威震寰宇。
10、清乾、嘉始,考据学风大起,书法界“碑学派”应运而生,篆、隶、楷书体有了极大的发展,而帖学式微衰落,帖学一脉之草书也一蹶不振。
11、近两年来,与电视民生新闻的红透半边天相对照,一度倍受青睐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却日渐式微。
12、只要是无法定量把握的,让行为人进行定性把握的,公正公平都将百孔千创,最终式微而沦落。
13、物质主义、金钱主义、纵欲主义、奢靡主义、个人主义甚嚣尘上,而伦理主义、道德主义、朴素主义、节俭主义、责任主义却趋向式微。
14、以上种种将汉语的式微归诸教育体制与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固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不能不说这只是皮相之见。
15、在媒体广泛报道古旧书业的日渐式微时,沧州却给了我们一丝惊喜。
16、晚唐风雨骤急,人心丧乱,冷雨霜风,大野真龙困倦,虎狼窥伺肥鹿,天下神器式微,边镇养兵自重,各自为政,虎视眈眈。
17、在南投县彰雅村冻顶巷,世代种植冻顶乌龙茶的苏家,在传统技艺逐渐式微的今日,仍坚持炭火烘焙。
18、道家高手远走,云游天下,隐匿于世俗之间,不为人所知,道家日渐式微。
19、这不仅因为事实上我们相当长时间内都是以圣贤的教诲范导自己的生活世界,也因为这种影响虽然近代以降趋于式微,但却依然可说是绵绵若存,不绝如线。
20、由于假货横行加上电商冲击,昔日火红的卖场已日渐式微。
21、这些日渐式微的工业或许需要进行改革,又或转移阵地到成本竞争力较强的地区。
22、在秒报时代,传统媒体日渐式微。
23、这套选集影响了中国两代诗人,尽管最近几年的诗歌影响力日渐式微,湖南文艺依然用老一辈文学编辑对诗歌的执念作着余秀华的作品。
24、在辞旧迎新之际,在传统日渐式微、社会日益多元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回味过去、迈向未来。
25、发轫于古希腊城邦时期的主动公民身份思想,随着近现代亲密性社会的兴起而日渐式微。
26、尽管海外市场式微,决策者仍将保持谨慎,除非他们确信内需能和出口一样有力驱动经济成长.

式微的解释式微的解释是什么

式微的词语解释是:式微shìwēi。(1)指事物由兴盛而衰落。式微的词语解释是:式微shìwēi。(1)指事物由兴盛而衰落。拼音是:shìwēi。结构是:式(半包围结构)微(左中右结构)。注音是:ㄕ_ㄨㄟ。式微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⒈衰微,衰败。引《诗·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朱熹集传:“式,发语辞。微,犹衰也。”明归有光《张翁八十寿序》:“予以故家大族德厚源远,能自振于式微之后。”郭沫若《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武王以前的周室没有什么高度的文化,平王以后的周室则是式微得不堪了。”茅盾《一个女性》:“谁曾从丰裕跌落到贫乏,从高贵跌落到式微,那他对于世态炎凉的感觉,大概要加倍的深切罢。”⒉《诗·邶风》篇名。《诗序》说,黎侯流亡于卫,随行的臣子劝他归国。后以赋《式微》表示思归之意。一说《邶风·式微》诗是表现征夫痛苦、反对徭役的作品。引《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荣城伯赋《式微》乃归。”唐王维《渭川田家》诗:“即此羡闲逸,_然吟《式微》。”唐崔璞《蒙恩除替呈军事院诸公郡中一二秀才》诗:“作牧惭为政,思乡念《式微》。”清曹寅《胡静夫先归白门即席同用依字》诗:“十竹秋来好,连宵咏《式微》。”二、国语词典衰落、衰微。通常用以称国势、门祚、事业或某种社会运动的衰落。词语翻译英语(literary)_todecline,towane,titleofasectionintheBookofSongs三、网络解释式微(汉语词语)式微(拼音:shìwēi),汉语词汇。指事物由兴盛而衰落。见明·归有光《张翁八十寿序》:“予以故家大族德厚源远,能自振于式微之后。”《辞源》:式,发语词。微,衰落。关于式微的近义词腐败失败退步凋零关于式微的诗词《同姜浚题裴式微余干东斋》《鹧鸪天·日日尊前赋式微》《式微》关于式微的诗句何时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处者歌式微关于式微的成语辞微旨远微乎其微抱一为式关于式微的词语形式主义千式百样一微尘式遏之功恪守成式日渐式微怒蛙可式辞微旨远一依旧式关于式微的造句1、千百年来的累积、凝聚,发展,文人画到了今天,是否式微了呢?2、七夕节被简化为情人节,日渐热闹,而原汁原味的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拜织女、拜魁星、吃巧果、七姐诞等七夕习俗却日渐式微。3、虽然“基地”日渐式微,但致命性的袭击仍然没有停止。4、清乾、嘉始,考据学风大起,书法界“碑学派”应运而生,篆、隶、楷书体有了极大的发展,而帖学式微衰落,帖学一脉之草书也一蹶不振。5、上古文明陨落的时代,人族式微,百族争鸣,更有那通天彻地之能威震寰宇。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式微的详细信息

式微的原文和翻译

《式微》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翻译: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
创作背景:关于《邶风·式微》的主旨,近现代学者多认为这是人民苦于劳役,对国君发出的怨词,也有人认为这是情人幽会相互戏谑的情歌。《毛诗序》说是黎侯为狄所逐,流亡于卫,其臣作此劝他归国。刘向《列女传·贞顺篇》说是卫侯之女嫁黎国庄公,却不为其所纳,有人劝以归,她则终执贞一,不违妇道,以俟君命,并赋此诗以明志。
《式微》赏析
《邶风·式微》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近现代学者多认为此诗是苦于劳役的人发出的怨词,表达了服役之人遭受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归的怨愤。全诗采用设问等修辞手法,情感表达宛转而富有情致,重章换字,韵律和谐,用词精巧。
兼有长短的句式,节奏短促,情调急迫,充分表达出了服役之人的苦痛心情以及他们背弃暴政的决心。全诗共二章十句,不仅句句用韵,而且每章换韵,故而全诗词气紧凑,节奏短促,情调急迫,充分表达出了苦痛心情。诗人的随情用韵,使诗情借着韵脚所体现的感情基调获得了充分的强调。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式微》

式微原文 翻译 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式微 [作者] 佚名 [朝代] 先秦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标签: 诗经 其他
《式微》译文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
《式微》注释 ⑴式:作语助词。微:(日光)衰微,黄昏或曰天黑。 ⑵微:非。微君:要不是君主。 ⑶中露:露中。倒文以协韵。 ⑷躬:身体。

《式微》赏析 关于此诗主旨,《毛诗序》说是黎侯为狄所逐,流亡于卫,其臣作此劝他归国刘向《列女传·贞顺篇》说是卫侯之女嫁黎国庄公,却不为其所纳,有人劝以归,她则“终执贞一,不违妇道,以俟君命”,并赋此诗以明志。二说均牵强附会,因为无论是实指黎侯或黎庄妇人,都缺乏史实佐证。余冠英认为“这是苦于劳役的人所发的怨声”(《诗经选》),乃最切诗旨。 诗凡二章,都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诗人紧接着便交待了原因:“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意思是说,为了君主的事情,为了养活他们的贵体,才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短短二章,寥寥几句,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在艺术上,这首诗有两个特点。一是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故意设问。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但如果是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以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二是以韵脚烘托情感气氛。诗共二章十句,不仅句句用韵,而且每章换韵,故而全诗词气紧凑,节奏短促,情调急迫,充分表达出了服劳役者的苦痛心情以及他们日益增强的背弃暴政的决心。从此诗所用韵脚分析,前章用微韵、鱼韵,后章为微韵、侵韵,这些韵部都较适合表达哀远沉痛的情绪。诗人的随情用韵,使诗情藉著韵脚所体现的感情基调获得了充分的强调。所以方玉润评此诗云:“语浅意深,中藏无限义理,未许粗心人卤莽读过。”(《诗经原始》)由于《毛诗》将此诗解说成劝归,历代学《诗》者又都以毛说为主,所以“式微”一词竟逐渐衍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归隐”意象,如唐王维“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渭川田家》)孟浩然“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都下送辛大夫之鄂》》贯休“东风来兮歌式微,深云道人召来归”(《别杜将军》)等等,由此也可见出此诗对后世的影响。

式微的解释及意思

式微
佚名 〔先秦〕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译文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何必还在露水中劳作!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何必还在泥浆中劳作!
注释
式微:天黑了。
式,语气助词;微,昏暗。
胡:何,为什么。
微:(如果)不是。
君:君主。
中露:即露中,在露水中。
微君之躬:(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躬:身体。
《式微》是一首先秦时代的诗歌,采用反问、隐语、互文等多种修辞方式,情感表达宛转而有情致。重章换字,押韵和谐。兼有长短的句式,节奏感强,韵律和谐优美,用词异常精巧。式微也成为后世诗歌中常用的意象,对后世古典诗歌有着深远的影响。
  全诗只有短短二章,都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诗人紧接着便交待了原因:“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意思是说,为了君主的事情,为了养活他们的贵体,才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然而,《式微》诗上下二章只变换了两处文字, 但就在这巧妙的变换中, 体现出了作者用词的独具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