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欧姆定律三个公式分别是什么
- 2、欧姆定律三个公式是什么
- 3、欧姆定律三个公式
- 4、欧姆定律所有公式有哪些?
- 5、欧姆定律计算公式
- 6、欧姆定律公式
- 7、欧姆定律三个公式是什么?
- 8、欧姆定律的公式是什么?
- 9、欧姆定律有哪些公式?
欧姆定律三个公式分别是什么
欧姆定律是指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该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乔治·西蒙·欧姆1826年4月发表的《金属导电定律的测定》论文提出的。
欧姆定律公式 在一段不包含电源的电路中,导体中的电流I与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真比,而与这段电路的电阻R成反比,这就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公式为:I=U/R
欧姆定律公式这一定律最初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理论论证,公式中I表示电流,数值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A),电压U的数值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V),电阻R的数值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Ω)欧姆定律公式还可以写成以下两种形式:
U=IR
变通的欧姆定律公式也可以写成一下的:电压÷电流=电阻
R=U/I
由此可见,已知电路中U、I、R中的任意两个量,便可以用欧姆定律计算出第三个量。
应用领域 1、电机工程学和电子工程学
在电机工程学和电子工程学里,欧姆定律妙用无穷,因为它能够在宏观层次表达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即电路元件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的电流之间的关系。
2、物理学
在物理学里,对于物质的微观层次电性质研究,会使用到的欧姆定律,处于均匀外电场的均匀截面导电体(例如,电线)。
欧姆定律三个公式是什么
欧姆定律的三个公式分别是:I=U/R、U=IR、R=U/I。欧姆定律是表示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关系的基本定律。
在同一电路中,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欧姆定律公式:I=U/R。
由欧姆定律I=U/R的推导式R=U/I或U=IR不能说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其的电流成反比,因为导体的电阻是它本身的一种属性,取决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湿度,即使它两端没有电压,没有电流通过,它的阻值也是一个定值。
由此可见,已知电路中U、I、R中的任意两个量,便可以用欧姆定律计算出第三个量。而且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都是可以通过简单易用的万用表进行测量的。
由欧姆定律也可以得知:
在串联电路中:
总电压=各个用电器分压之和 U总=U1+U2
总电流=各个分电流 I总=I1=I2
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大
在并联电路中:
总电压=各个分电压 U总=U1=U2
总电流=各个分电流之和 I总=I1=I2
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小
欧姆定律三个公式
在同一电路中,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阻值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基本公式是I=UR欧姆定律由乔治·西蒙·欧姆提出,为了纪念他对电磁学的贡献,物理学界将电阻的单位命名为欧姆,以符号Ω;电路欧姆定律公式I=UR欧姆定律是指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该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乔治·西蒙·欧姆1826年4月发表的金属导电定律的测定论文提出的;欧姆定律的三个公式分别是I=URU=IRR=UI欧姆定律是表示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关系的基本定律在同一电路中,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欧姆定律公式I;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公式I=UR U = RI 或 I = UR = GU I=UR公式说明 其中G = 1R,电阻R的倒数G叫做电导,其国际单位制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为西门子S其中IUR三个量是属于同一部分电路中。
欧姆定律公式为I=UR 欧姆定律公式这一定律最初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理论论证,公式中I表示电流,数值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A,电压U的数值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V,电阻R的数值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欧姆;欧姆定律的三个公式分别是I=URU=IRR=UIU=IR变通的欧姆定律公式也可以写成一下的电压÷电流=电阻R=UI由此可见,已知电路中UIR中的任意两个量,便可以用欧姆定律计算出第三个量简介 在欧姆之前;I=UR 电路中通过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它的电阻成反比这是标准形式,也是书上的定义欧姆定律得变形公式有如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U=IR全电路欧姆定律E=IR+r;欧姆定律U=IR 即电压=电阻乘电流 电压一定时电阻和电流成反比 电阻一定时电压和电流成正比 注不可以反过来说 如电阻和电流成反比 是因为电压一定因为电阻的阻值是不可改变的!变形公式为I=UR R=UI 电功率。
欧姆定律三公式 R=UI,U=I*R,I=UR 是最常见的,但它们都归属于“部分电路公式”此外欧姆定律还有“全电路公式”1欧姆定律全电路公式I=ER+r其中E为电源电动势,单位为伏特VR是负载电阻,r;1欧姆定律I=UR U电压,VR电阻,ΩI电流,A2全电路欧姆定律I=ER+rI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电源内阻,ΩR负载电阻,Ω。
1欧姆定律公式I=UR2欧姆定律是指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3欧姆定律成立时,以导体两端电压为横坐标,导体中的电流I为纵坐标,所做出的曲线;欧姆定律的公式是I=UR欧姆定律的简述是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该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乔治·西蒙·欧姆1826年4月发表的金属导电定律的测定论文;I=UR其中IUR三个量是属于同一部分电路中同一时刻的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在通常温度或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对于电子导电的导体如金属,欧姆定律是一个很准确的定律当温度低到某一温度时,金属导体可能;欧姆定律的公式是I=UR欧姆定律的简述是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该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乔治·西蒙·欧姆1826年4月发表的金属导电定律的测定论文提。
欧姆定律的简述是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因此准确而言,欧姆定律的计算公式为R=UI,U=I*R,I=UR 公式中需要注意的几点1对于U=I*R,作为。
欧姆定律所有公式有哪些?
R=U/I,U=I*R,I=U/R
欧姆定律三公式 R=U/I,U=I*R,I=U/R 是最常见的,但它们都归属于“部分电路公式”。此外欧姆定律还有“全电路公式”。
1、欧姆定律全电路公式:
I=E/(R+r)
其中E为电源电动势,单位为伏特(V);R是负载电阻,r是电源内阻,单位均为欧姆符号是Ω。I的单位是安培(A)。
2、欧姆定律全电路公式适用范围:
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如电路中出现灯泡(其电阻会虽温度变化而变化),则不能使用欧姆定律全电路公式。
欧姆定律“部分电路公式”与“全电路公式”的区别:
部分电路公式讲的是在电源的外电路中,电流通过电阻R时,电阻R所产生的压降。或者是一个电阻接在电压的两端流过多少电流。
全电路公式讲的是电源的电势由两部分压降组成,一部分是电源内部电阻 r 组成的压降“Ir”。另一部分是电源外的电阻R组成的压降“IR”。
欧姆定律计算公式
欧姆定律计算公式如下:
欧姆定律的计算公式是I=U/R,运用数学方法其变形公式就是U=IR;R=U/I。
1、欧姆定律:I=U/R。
U:电压,V。
R:电阻,Ω。
I:电流,A。
2、全电路欧姆定律:I=E/(R+r)。
I:电流,A。
E:电源电动势,V。
r:电源内阻,Ω。
R:负载电阻,Ω。
3、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上电流之和:I=I1+I2+…In。
电流计算公式:
1. P=W/t 主要适用于已知电能和时间求功率。
2. P=UI 主要适用于已知电压和电流求功率。
3. P=U^2/R =I^2R主要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一般用于并联电路或电压和电阻中有一个变量求解电功率。
4.P=I^2R 主要用于纯电阻电路。
一般用于串联电路或电流和电阻中有一个变量求解电功率。
5.P=n/Nt 主要适用于有电能表和钟表求解电功率。
t:用电器单独工作的时间,单位为小时。
n:用电器单独工作 t 时间内电能表转盘转过的转数。
N:电能表铭牌上每消耗 1 千瓦时电能表转盘转过的转数。
欧姆定律公式
电压公式U=IR,电阻公式R=U除以I,电流公式I=U除以R。
标准式:I=U/R,变式:U=I×R、R=U/I。其中:I、U、R三个量是属于同一部分电路中同一时刻的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定律内容:在同一电路中,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
电阻电压电流的关系
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用公式表示就是:I=U/R。
欧姆发现了电阻中电流与电压的正比关系,即著名的欧姆定律;欧姆他还证明了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横截面积和传导系数成反比,以及在稳定电流的情况下,电荷不仅在导体的表面上,而且在导体的整个截面上运动。
适用范围
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金属导电和电解液导电,在气体导电和半导体元件等中欧姆定律将不适用。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描述了导体中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物理关系,即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组成反比,用数学表达式可以写为I=U/R。
应用欧姆定律时,必须注意,所谓电阻是个和电压、电流无关的物理量,它有本事的材料、几何形状、温度、压力、光照等可观环境参数有关,即是说,无论有没有电压或电流,电阻都是客观存在的,这在应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U/I时特别容易引起误会。
另外,U、I、R三者必须在同一个条件下考察,比如,说导体上的电压,一定要明白是针对导体的哪个位置到哪个位置之间的电压,而电阻也必须是这两个位置之间的电阻,电流必须是这段导体流入、流出的电流,否则也很容易犯错误,尤其是在应用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时更是如此。
再一个就是时间特性,即电压、电流和电阻间的应用必须是同时的,即所谓某个时刻。这在稳定的直流电路中似乎不容易引起错误,但在交流电路中尤为重要,否则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欧姆定律三个公式是什么?
欧姆定律的公式是I=U/R。
欧姆定律的简述是: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该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乔治·西蒙·欧姆1826年4月发表的《金属导电定律的测定》论文提出的。
随研究电路工作的进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欧姆定律的重要性,欧姆本人的声誉也大大提高。为了纪念欧姆对电磁学的贡献,物理学界将电阻的单位命名为欧姆,以符号Ω表示。
扩展资料:
欧姆第一阶段的实验是探讨电流产生的电磁力的衰减与导线长度的关系,其结果于1825年5月在他的第一篇科学论文中发表。在这个实验中,他碰到了测量电流强度的困难。在德国科学家施威格发明的检流计启发下,他把奥斯特关于电流磁效应的发现和库仑扭秤方法结合起来,设计了一个电流扭力秤,用它测量电流强度。
欧姆从初步的实验中发出,电流的电磁力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其关系式与今天的欧姆定律表示式之间看不出有什么直接联系。欧姆在当时也没有把电势差(或电动势)、电流强度和电阻三个量联系起来。
在欧姆之前,虽然还没有电阻的概念,但是已经有人对金属的电导率(传导率)进行研究。1825年7月,欧姆也用上述初步实验中所用的装置,研究了金属的相对电导率。他把各种金属制成直径相同的导线进行测量,确定了金、银、锌、黄铜、铁等金属的相对电导率。
欧姆定律的公式是什么?
欧姆定律的简述是: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因此准确而言,欧姆定律的计算公式为:
R=U/I,U=I*R,I=U/R
公式中需要注意的几点:
1、对于U=I*R,作为自变量的电阻变化时,也不一定能引起电压的变化,所以不能说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2、对于R=U / I ,作为自变量的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变化时,不会引起因变量电阻的变化,因此不能说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3、欧姆定律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不能反过来写成“电压跟电流成正比”,因为导体中的电流是先有电压,才有电流,电压主导了电流,因此电流随着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才是正确的。
扩展资料:
欧姆定律三公式 R=U/I,U=I*R,I=U/R 是最常见的,但它们都归属于“部分电路公式”。此外欧姆定律还有“全电路公式”。
1、欧姆定律全电路公式:
I=E/(R+r)
其中E为电源电动势,单位为伏特(V);R是负载电阻,r是电源内阻,单位均为欧姆符号是Ω。I的单位是安培(A)。
2、欧姆定律全电路公式适用范围:
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如电路中出现灯泡(其电阻会虽温度变化而变化),则不能使用欧姆定律全电路公式。
3、欧姆定律“部分电路公式”与“全电路公式”的区别:
部分电路公式讲的是在电源的外电路中,电流通过电阻R时,电阻R所产生的压降。或者是一个电阻接在电压的两端流过多少电流。
全电路公式讲的是电源的电势由两部分压降组成,一部分是电源内部电阻 r 组成的压降“Ir”。另一部分是电源外的电阻R组成的压降“IR”。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有哪些公式?
欧姆定律分为两种,一种叫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一中叫全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公式:I=U/R
其中:I、U、R——三个量是属于同一部分电路中同一时刻的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
由欧姆定律所推公式:
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
I总=I1+I2 I总=I1=I2
U总=U1=U2 U总=U1+U2
1:R总=1:R1+1:R2 R总=R1+R2R
I1:I2=R2:R1 U1:U2=R1:R2
R总=R1+R2:R1R2
R总=R1R2R3:R1R2+R2R3+R1R3
也就是说:电流=电压 除以 电阻
或者 电阻 乘以 电流 =电压
记住电阻和电压是老大。不能混乱。
全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公式:I=E/(R+r)
其中E为电动势,r为电源内阻,内电压U内=Ir,E=U内+U外
适用范围:纯电阻电路
闭合电路中的能量转化:
E=U+Ir
EI=UI+I^2R
P释放=EI
P输出=UI
纯电阻电路中
P输出=I^2R
=E^2R/(R+r)^2
=E^2/(R^2+2r+r^2/R)
当 r=R时 P输出最大,P输出=E^2/4r
(均值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