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田问舍,成语求田问舍的意思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21 22:22:25 浏览3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成语求田问舍的意思

哈喽,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成语是【求田问舍】;
舍指的是房子,意思是只知道购置田宅家产,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出自《三国志·魏书·陈登传》:“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一般可以用作谓语、宾语,指没有远大的志向;
关于这个成语还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说的是东汉末年,广陵太守陈登见胸无大志的好友许汜前来拜访,问他以后有什么规划,许汜说只想谋求田地、购置房产,陈登只是简单招待他,让他睡下床,几年后,许汜在荆州牧刘表手下任职,同刘备谈起此事,刘备说,要是我就会让你睡地上,【求田问舍】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来;
它的近义词有【问舍求田】,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用这个成语来造句呢?革命意志坚定的共产党员,绝不会求田问舍,这是最没出息的表现;
好的,以上就是本期关于成语【求田问舍】的全部内容,我们下期再见。

求田问舍是什么意思

拼音:qiú tián wèn shě解释:舍:房子。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介。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出处:《三国志·魏书·陈登传》:“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例句:如今这些贪人,拥着娇妻美妾,~,损人肥己,搬斤播两,何等肚肠。(明·凌_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

求田问舍的意思?


注音 ㄑ一ㄡˊ ㄊ一ㄢˊ ㄨㄣˋ ㄕㄜˇ
拼音 qiú tián wèn shě
词性 成语
基本释义

⒈ 谓专营家产而无远大志向。
国语辞典修订本 求田问舍「ㄑ一ㄡˊ ㄊ一ㄢˊ ㄨㄣˋ ㄕㄜˇ」
⒈ 只知道购置田宅家产而没有远大的志向。也作「问舍求田」。
引《三国志·卷七·魏书·吕布传》:「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如今这些贪人,拥著娇妻美妾,求田问舍,损人肥己。」
引证解释 ⒈ 谓专营家产而无远大志向。
引《三国志·魏志·陈登传》:“备 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元 无名氏 《喜春来》曲:“春方好处花将过,人到荣时发已皤。求田问舍待如何?皆未可,樽有酒且高歌。”《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如今这些贪人,拥著娇妻美妾,求田问舍,损人肥己。”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三节:“北方的士族一过 江 来,就纷纷求田问舍。”亦省作“求田”。 宋 王安石 《游西霞庵约平甫至因寄》诗:“求田此山下,终欲忤 陈登。”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一五:“一事避君君匿笑, 刘郎 才气亦求田。”

求田问舍是什么意思?

求田问舍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iú tián wèn shè,本意是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房价。比喻没有远大志向。
典故:
《三国志·魏书·陈登传》:后许汜与刘备共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备谓表曰:“许君论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为善士,不宜虚言;欲言是,元龙名重天下。”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邪?”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
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
译文:
后来,许汜和刘备一起在荆州牧刘表处坐,刘表与刘备一起品论天下人。许汜说:“陈元龙是江湖出身,粗野无礼的习气仍然没有改变。”刘备问刘表:“许汜君说的是对还是错?”刘表说:“要说不对,许汜君是个好人,不会随便说别人假话的;要说他对,陈元龙是盛名满天下呀。”
刘备问许汜:“你说他粗野无礼,有什么根据吗?”许汜说:“以前我遭遇战乱路过下邳,去见元龙。元龙没有招待客人的意思,很长时间不跟我说话,他自己上大床睡卧,让我这个客人睡下床。”
刘备说:“您是有名的国士,仙子啊天下大乱,帝王流离失所,元龙希望您能忧国忘家,有匡扶汉室之志。可是您只想到买田地置房产,说的话没什么可以采用的,这就是陈元龙不愿说话的原因。又有什幺理由要求元龙和您说话?假如当时是我,我肯定会上百尺高楼上去高卧,而让你们睡在地下,哪里只有区区上下床的区别呢?”刘表大笑。
扩展资料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出自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作如下: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译文:
白话译文
楚天千里辽阔一派凄清秋色,长江水随天流去秋色无边际。极目眺望北国崇山峻岭的风景,他们仿佛都在传送忧怨仇恨,就好似碧玉发簪和螺形发髻。夕阳西下之时落日斜挂楼头,孤雁悲啼声里游子悲愤压抑,吴钩把玩不已拍遍九曲栏杆,没人能理会我登楼远眺之心。
别提家乡的鲈鱼肉精细味美,尽管秋风吹不会像季鹰不归?更不想许汜只顾谋私利。那将羞于见雄才大气的刘备。借时光如水忧愁国势如风雨,树犹如此倩人谁能去换来啊?就让那红巾翠袖多情歌女,为我擦去英雄失志时的热泪。
创作背景
辛弃疾从二十三岁南归,一直不受重视,二十六岁上《美芹十论》,提出抗金策略,又不被采纳。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辛弃疾将任东安抚司参议官。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任了一介小官。
一次,他登上建康的赏心亭,极目远望祖国的山川风物,百感交集,更加痛惜自己满怀壮志而老大无成,于是写下一首《水龙吟》词。一说此词为孝宗乾道四年至六年(1168年—1170年)辛弃疾在建康任通判时所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求田问舍是什么意思?

“求田问舍”是一个成语,源自《左传》中的故事。意为向别人寻求帮助或指点,也可以理解为获得建议和意见。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各种问题。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卡住,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此时,我们可以向有经验的人求教,以获得指导和建议。这就是求田问舍的含义,即通过与别人交流,寻求帮助并获得更好的解决方案。
同时,我们也需要学会在求问他人时,保持谦虚和敬意。将自己的问题和需要清楚地陈述,然后虚心地听取别人的看法和建议。这样不仅能够获得更好的帮助,还能够增强与他人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总之,求田问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沟通技巧,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思考问题,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并增强与他人的连结和合作。因此,在遇到问题时,我们应该学会虚心求教,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和智慧。

求田问舍是什么意思

【注音】qiú tián wèn shè
【出处】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 《三国志·魏书·陈登传》   
【解释】舍:房子。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介。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没有大志   
【成语故事】东汉末年,广陵太守陈登见胸无大志的好友许汜来拜访,问他有什么事情。许汜说只想谋求田地,购置房产,陈登只是简单招待他,让他睡下床。几年后,许汜在荆州牧刘表手下任职,同刘备谈起此事,刘备说:“要是我就会让你睡地上。”   
【成语举例】如今这些贪人,拥着娇妻美妾,求田问舍,损人肥己,搬斤播两,何等肚肠。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
求田问舍qiú tián wèn shě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解释】:舍:房子。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介。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出自】:《三国志·魏书·陈登传》:“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
【示例】:如今这些贪人,拥着娇妻美妾,~,损人肥己,搬斤播两,何等肚肠。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求田问舍的意思是: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介。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舍:房子。
拼音: qiú tián wèn shè
出自:《三国志·魏书·陈登传》:“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
释义: 你有国士之名,现在天下大乱,指望你能为国家解忧,拯救乱世。可你就多方购买田地,说的话没什么志向,这就是陈元龙不愿说话的原因。又有什幺理由要求元龙和你说话?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扩展资料近义词:问舍求田
拼音: wèn shè qiú tián
意思是:只知道置产业。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出自:《三国志·魏书·陈登传》:“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
释义:你有国士之名,现在天下大乱,指望你能为国家解忧,拯救乱世。可你就多方购买田地,说的话没什么志向,这就是陈元龙不愿说话的原因。又有什幺理由要求元龙和你说话?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的意思。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解释——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据《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载,许汜(sì)曾向刘备抱怨陈登看不起他,“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刘备批评许汜在国家危难之际只知置地买房,“如小人(刘备自称)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求田问舍,置地买房.刘郎,刘备.才气,胸怀、气魄.
词典中的——【出处】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 《三国志·魏书·陈登传》
意思是东汉末年,广陵太守陈登见胸无大志的好友许汜来拜访,问他有什么事情.许汜说只想谋求田地,购置房产,陈登只是简单招待他,让他睡下床.几年后,许汜在荆州牧刘表手下任职,同刘备谈起此事,刘备说:“要是我就会让你睡地上.”
与前文的季鹰归未是相似的,作者于此是说,我很怀念家乡但却绝不是像张翰(字季鹰)、许汜一样,我回故乡当是收复河山之时.作有此志向,表示对比效果.
大概就是这样了,我们老师分析得很透彻,但是我有点忘了...

“求田问舍”用了谁的典故?

这三句用了一个典故。求田问舍就是买地置屋,刘郎,指三国时刘备,这里泛指有大志之人。当许氾向刘备述说陈登对于他的拜见不但不置一言,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许汜去询问刘备,刘备说:你是有国士之名的,而今天下大乱,帝王失所,陈登希望你能忧国忘家,有救世的主张。可你却向他求田问舍、言无可采。
语出南宋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全词原文如下: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白话文释义:楚天千里辽阔一派凄清秋色,长江水随天流去秋色无边际。极目眺望北国崇山峻岭的风景,他们仿佛都在传送忧怨仇恨,就好似碧玉发簪和螺形发髻。夕阳西下之时落日斜挂楼头,孤雁悲啼声里游子悲愤压抑,吴钩把玩不已拍遍九曲栏杆,没人能理会我登楼远眺之心。
别提家乡的鲈鱼肉精细味美,尽管秋风吹不会像季鹰不归?更不想许汜只顾谋私利。那将羞于见雄才大气的刘备。借时光如水忧愁国势如风雨,树犹如此倩人谁能去换来啊?就让那红巾翠袖多情歌女,为我擦去英雄失志时的热泪。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辛弃疾从二十三岁南归,一直不受重视,二十六岁上《美芹十论》,提出抗金策略,又不被采纳。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辛弃疾将任东安抚司参议官。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任了一介小官,一次,他登上建康的赏心亭,极目远望祖国的山川风物,百感交集,更加痛惜自己满怀壮志而老大无成,于是写下这首《水龙吟》词。
全词就登临所见挥发,由写景进而抒情,情和景融合无间,将内心的感情写得既含蓄而又淋漓尽致。虽然出语沉痛悲愤,但整首词的基调还是激昂慷慨的,表现出辛词豪放的风格特色。
此词上片开头以无际楚天与滚滚长江作背景,境界阔大,触发了家国之恨和乡关之思。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遥远天际,天水交融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千里清秋”和“秋无际”,显出阔达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南方常年多雨,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的壮观景色。
下面“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
开头两句,是纯粹写景,至“献愁供恨”三句,已进了一步,点出“愁”、“恨”两字,由纯粹写景而开始抒情,由客观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一切都在推进中深化、升华。“落日楼头”六句意思说,夕阳快要西沉,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到赏心亭上,更加引起了作者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是直抒胸臆,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
第二个动作“栏杆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出来。另外,“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除了典型的动作描写外,还由于采用了运密入疏的手法,把强烈的思想感情寓于平淡的笔墨之中,内涵深厚,耐人寻味。
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是直接言志。“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引用了一个关于晋朝张翰典故,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不必说他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了。然而他的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统治之下,南宋朝廷却偏一隅,他想回到故乡,谈何容易。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是第二层意思,也是用了一个典故。这二层的大意是说,既不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 作者登临远望望故土而生情,谁都有思乡之情。作者自知身为游子,但国势如此,和他一样的又何止一人。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这三句,是全首词的核心。到这里,作者的感情经过层层推进已经发展到最高潮。
全词通过写景和联想抒写了作者恢复中原国土,统一祖国的抱负和愿望无法实现的失意的感慨,深刻揭示了英雄志士有志难酬、报国无门、抑郁悲愤的苦闷心情,极大地表现了词人诚挚无私的爱国情怀。

求田问舍是何意?出自于哪?

【释义】舍:房子。多方购买田地,到处询问房价。指只知买田置屋,谋求个人私利。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陈登传》。
陈登是汉献帝建安年间的广陵太守,他在任时,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百姓对他赞誉很高。
一次,陈登的一位老朋友许汜到下邳来拜望他。陈登知道他是个胸无大志,只知求田问舍的庸人,因而对他十分冷淡。
晚上,许汜在陈登家中留宿,陈登独自高卧在上床,却把许汜安置在下床,许汜受到如此冷遇,便对陈登怀恨在心。
几年后,许汜投奔到荆州牧刘表手下任职。一天,刘表、刘备和许汜三人在一起谈天闲聊,评点天下的英雄人物。
许汜借这个机会,故意污蔑陈登说:“陈登这个人,徒有虚名,他待人粗暴无礼,十分狂妄蛮横,算个什么英雄啊!”
刘备问许汜:“你说陈登粗暴无礼,这有何根据呢?”
许汜气愤地把几年前拜游陈登一事细细地说给刘备听,刘备听后不仅没同情许汜,反而教训许汜:“你只知道求田问舍,而不知道忧国忧民,以天下安危当己任,当然得不到陈登的青睐。”
许汜听了,羞得面红耳赤,一言不发。刘备又讥笑道:“亏得你遇到的是陈登,如果碰到我的话,我将睡在百尺高楼之上,而让你席地而睡,这就不仅仅是上床与下床的差别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