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冥王星有多恐怖,以死神之名命名,能瞬间冰封一切,冥王星到底有多诡异?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29 21:09:54 浏览3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到底是有多可怕呢?

冥王星被踢出九大行星,它的表面温度极低,环境条件不好。冥王星,英文名是Pluto(普鲁托),是一颗以死神来命名的行星,普鲁托是罗马神话里掌管地狱之神,也就是死神,在希腊神话里面是冥王哈迪斯。
冥王星曾经是太阳系的第九大行星。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也曾是里面的一颗行星,但是后来被踢出去了。在1930年的时候,科学家发现了冥王星,把它当做太阳系的第九颗行星;在1992年的时候,科学家又发现了一颗与冥王星质量相同的行星,认为冥王星不适合在太阳系里了;在2006年,冥王星被踢出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太阳系又变成了八大行星。
冥王星是一颗体积非常小的矮行星,表面温度极其低。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排序是根据该行星距太阳的距离,而冥王星曾排在最后一位,说明冥王星距太阳距离十分遥远,所以冥王星表面的温度极低。冥王星距太阳有60亿千米左右,其表面的平均温度只有零下二百三十度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生物都会被冻成冰雕的。
冥王星的空气环境并不友好。冥王星表面大部分是固态氮,少量的甲烷和极其少的一氧化碳。而它只有一层很薄的大气,由氮气、甲烷和一氧化碳组成,大气压非常低,有许多甲烷冰山。
由于太阳光很难照射到它,所以冥王星一直处于一片黑暗寒冷的世界之中,对于冥王星为什么被除名,这里有几点原因。第一点就是冥王星实在是太小了,比地球小不说,竟然比地球的卫星月球还小,当然了,科学家也不会因为它个子矮而看不起它。最主要的原因是冥王星的轨道上竟然有质量比它还要大的小行星存在,
如果冥王星是行星的话,那么它的卫星(可能是伴星)岂不是要成为太阳系的第十颗行星?所以呢,鉴于冥王星的轨道上有比它质量还大的小行星存在,冥王星也就从行星中被除了名。冥王星距离太阳非常远,它距离地球的距离大约是地球距离太阳距离的40倍,
这样一来,能够照射到冥王星上的阳光就少得可怜了,冥王星表面的平均温度在零下230摄氏度,可谓是苦寒之地了。这还不算啥,由于温度实在太低,所以冥王星几乎没有大气层,表面全部是冰山,主要是固态氮以及少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氧气就不用想了,即使有也会被冻成冰由于冥王星距离太阳实在是太远了,所以它的公转周期达到了248年,这样一来,冥王星上的极昼和极夜都会特别特别长,有的地方上百年难得一见阳光,
有的地方则上百年没有黑夜。冥王星主要是由岩石组成的,在地核与地幔之间可能会存在液态水,但是想要获取液态水却不是一件容易事,而且就算是有这么多的液态水,生命诞生的可能性也几乎为零。而由于冥王星表面的极低温度,目前人类就算是想派出个探测器去探测一下冥王星也是不行的,因为机器也很难做到正常运转。
非常可怕。因为冥王星上面的温度非常低,而且自然环境非常恶劣,非常可怕。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
冥王星离太阳的距离太远了,它的温度超级低,表面的平均温度只有零下230度这样,而且它表面都是固态氮跟少量的甲烷,内部很多甲烷冰山存在容易爆炸!
冥王星的取名来自于罗马神话中的“冥界死神”普鲁托,那普鲁托又说谁呢,看过《圣斗士星矢》的都知道有一位冥王哈迪斯,可以说普鲁托和哈迪斯是同一个传说人物。
为一个星球取了这么一个牛的名字,那么冥王星有什么恐怖之处呢?
冥王星降世
冥王星,是位于“柯伊伯带”的一颗矮行星,主要由岩石和冰组成。其质量不到地球的0.24%,重力仅为地球的十五分之一,直径大约为月球的66%。迄今为止,冥王星被发现存在5颗卫星,为“冥卫一”至“冥卫五”,分别命名为冥河船夫、黑夜女神、9头蛇、冥界守门犬、冥河。
19世纪初,科学家在观测天王星运行轨迹时,发现它的运行轨道和计算有差异,可能是存着另外一颗行星的影响。在1846年,海王星被发现了。但是天王星的轨道与牛顿定律还是不符,海王星的轨道也是同样的情况。难道还有另外一颗行星未被发现么?也就是第九大行星。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那么的顺利,几十年过去了,科学家们依然一无所获。随着科学的进步,新的天文望远镜也架设起来了,那就是罗威尔天文台。科学家以为可以通过它来寻找到第九大行星,从还是失败了。
又30多年过去了,1930年,汤博终于通过罗威尔天文台的天文台,通过对比图像发现了一个小亮点。通过计算确认后,确认了这个第九大行星。
奇异的冥王星
1)极寒之星
由于距离太阳太远,太阳光需要5个小时才能照到冥王星表面。因此冥王星地表极冷,约在摄氏零下238度至218度之间。以至于冥王星表面的氮、一氧化碳、甲烷等被冻成固态,在深空加玛射线和太阳光的作用下,白色的冰层变成了粉棕色。若是人类置身其中的话,身体会瞬间被冻住。
尽管如此,太阳依然可以将冥王星照亮,只不过由于距离遥远,从冥王星上看到的太阳要黯淡得多,在近日点,冥王星上的太阳亮度只有地球位置上的大约900分之1,而在远日点,太阳亮度则会降至地球位置上的大约2500分之1。
这个昏暗冰冷的异星世界对于人类而言无疑是可怕的。
冥王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其表面大气压可以低至地球的100万分之1,最高的时候也只有地球的10万分之1。由于冥王星上的重力只有地球的6.3%,穿上宇航服,就可以体验到“身轻如燕”的感觉。
2)黑暗的星球
每6.387个地球日,冥王星就会完成一次自转,由于冥王星的转轴倾角(指星球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之间的角度)约为120度,因此在冥王星上存在着范围很大的极夜区域,在峰值的时候,冥王星表面有大约4分之1的区域都终日不见阳光。
如果怕黑的话,那就最好不要站在这种区域,否则的话将会被无边的黑暗包围。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没有站在冥王星上的极夜区域,并且还是在白天,那也只能看到一个昏暗的世界。
3)距离太远
冥王星以特殊的椭圆形轨道绕行太阳,周期长达248地球年。离太阳最近和远的距离分别是29.7AU和49.3AU (AU是天文单位,指的是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当冥王星离太阳最近时,甚至比海王星还靠近太阳。
4)轨道倾角大
太阳系其他八大行星基本上是在同一个平面(黄道面)上绕太阳公转,但冥王星不同,冥王星的轨道却偏离黄道面达17度。如果不是发现当年冥王星刚好接近黄道面,冥王星不知道还要多少年才被发现。
5)独特的双星系统
冥王星有一颗超大的卫星,即卡戎,其直径超过冥王星直径的一半。两者互相绕转,因为共同质心在冥王星外面。因此科学家认为它们是一个双星系统。
由于冥王星和卡戎的质量差距不大,而且距离较近。两距离近的星球之间会被潮汐之力锁定,两者永远永远面对同一面。通俗来讲,就是两人手牵手跳舞,彼此对视。另外它们绕转的方向几乎其他八大行星公转的方向垂直,这就有点“不守规矩”了。
6)特殊地貌
多年的探测下,冥王星的部分特殊地貌展现在人们眼前。如冥王星表面巨型冰缝随处可见、蛇皮形状的冰脊、移动的冰冻火山等等
7)细小的星球
当初发现的时候,以为和地球差不多大,但发现冥卫一之后,可计算出冥王星质量——只有地球的千分之二。如果冥王星是行星,那么七大卫星就可以比行星大很多,这违背通常的直觉:行星应该是卫星的家长。按照新的行星定义,踢出冥王星之后,最小的行星比最大的卫星要更重。(单论体积,土卫六和木卫三比水星大,但是水星密度惊人,论质量,最小行星水星比这两个最大卫星加起来还重)
冥王星的卫星
冥王星拥有五颗卫星,这可比地球和火星“阔气”多了,而同样被列为太阳系八大行星的金星和水星,甚至连一颗卫星都没有,从这方面来想,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可能会感到忿忿不平。
卡戎(Charon)是冥王星最大的卫星,其半径大约为冥王星的一半,质量大约为冥王星的8分之1,与冥王星的平均距离仅为19570公里,这只相当于地球赤道长度的一半,如此高的质量比,再加上如此近的距离,使得卡戎和冥王星都被对方潮汐锁定,始终只以相同的一面朝着对方。
这就意味着,如果你在冥王星上站的位置比较合适,那么你就看会到一颗巨大的星球挂在天空,而可怕的是,不管你观察多久,这颗星球在天空中的位置都不会改变,它就这样突兀地摆你的眼前,一动也不动,假如你对着它看久了,可能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并不是那么真实。
总而言之,虽然冥王星也比较可怕,但相对金星而言,这里的自然环境可以说是要“温柔”得多,可以想象的是,在不太遥远的未来,人类很可能仍然无法登陆金星,却说不定真的可以在冥王星上登陆。
被除名的冥王星
它已从太阳系9大行星之列遭除名,被降级为“矮行星”。即使后来“新视野”号探测器给它照了相,其诡异性在科学家眼中依然不减半分。
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就怀疑冥王星并非太阳系冰冷边缘。后来在1992年,夏威夷的天文望远镜发现并证实了柯伊伯带的存在。自此之后,学界发现了1500颗柯伊伯带天体。更有科学家估算整个柯伊伯带约有10万颗直径100公里以上的天体。因此关于冥王星为“第九大行星”地位的质疑声音就越来越多了。
直到2005年1月,麦克·布朗(Mike Brown)团队发现了阋神星(Eris,希腊神话女神厄里斯),其体积足以媲美冥王星,并且质量远超冥王星。而阋神星的发型,则成了冥王星被开除九大行星的一根导火索。因为柯伊伯带还不知道有没有类似阋神星或更大的天体,如果有,是不是要按“第十大”、“第十一大”行星这样命名下去呢?这样会无穷无尽的,那就尴尬了。
为此,国际天文联合会(IAU)在2006年更新了行星的定义,直接将冥王星从行星降级为矮行星。目前认定的矮行星有5颗,分别是冥王星、阋神星、妊神星、鸟神星和谷神星。
而冥王星“降级”感触最深的应该是NASA,因为那年“新视野号”探测器早已发射升空。在历经9年半的飞行后,于2015年7月14日飞掠冥王星并拍下了冥王星的倩影。没想到的是,冥王星的表面有一块巨大的心形冰原,一下子萌翻了地球人。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有多“可怕”?


在19世纪,天文学家从理论上预言了海王星的存在。在海王星发现不久后,天文学家注意到这颗行星的轨道受到了外围天体引力的摄动。于是,天文学家开始搜寻这颗神秘的X行星。
经过几十年的搜寻,直到1930年,天文学家克莱德·汤博终于找到了预言中的X行星——冥王星。根据最初的估计,冥王星的大小接近于地球,所以它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第九大行星。
然而,冥王星离我们太遥远,它远在50亿公里之外,地球上的天文望远镜根本看不清冥王星,即便是强大的哈勃太空望远镜也无能为力。那么,冥王星究竟是怎样的一颗天体?冥王星有多“可怕”呢?
为了揭开冥王星的神秘面纱,美国宇航局(NASA)的新地平线号(又称新视野号)探测器在2006年启程前往这个遥远的世界。然而,在新地平线号出发半年多之后,天文学家制定了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遭到降级。
由于冥王星的质量太小(仅为地球质量的0.22%,并非之前所认为的与地球相当),它没有能力清理掉轨道上的其他天体,所以冥王星被踢出太阳系九大行星的行列,被划分到矮行星的行列。当时,天文学家还发现了其他几个与冥王星差不多大的矮行星,例如,阋神星。
尽管如此,新地平线号的目标没有变。经过九年半的漫长飞行,新地平线号终于飞到冥王星。不过,新地平线号携带的燃料非常有限,它无法减速进入冥王星的轨道,而是在距离冥王星大约1.25万公里之处匆匆飞掠而过。在近距离飞掠期间,新地平线号捕捉到了大量的冥王星一手资料,从而首次为我们揭开了这个遥远世界的神秘面纱。
正如冥王星的名字那样,这颗星球基本上不可能是生命的乐园,它的环境极其恶劣。冥王星的大气十分稀薄,表面大气压只有地球表面大气压的十万分之一。冥王星上没有氧气,只有氮气、甲烷以及一氧化碳,这对于地球生命来说是致命的。
冥王星离太阳非常遥远,虽然从冥王星上来看,太阳仍然是天空中最亮的星星,但也只是一个比较明亮的星点,已经小到超过人眼所能分辨的极限,冥王星所能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十分微弱。冥王星的表面平均温度仅为-229 ℃,最高也只有-218 ℃。在这种极端低温的环境中,氮分子也会被冻成固态氮。
此前,天文学家认为,质量还没有月球大的冥王星会像月球那样死寂,结果新地平线号传回的数据却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冥王星的内部其实非常活跃,并没有因为低温而停止活动。
冥王星的地下深处存在一些放射性元素,它们衰变产生的热量可以加热冥王星。在冥王星的氮冰表面下方,可能存在着深度超过100公里的液态水海洋。另外,冥王星表面还存在火山。不过,这种火山并不是地球上那种喷发岩浆的火山,而是喷发冰状物体的冰火山。
根据新地平线号传回的数据,冥王星上还存在会移动的物体,引发人们猜测那是不是外星生命。但经过研究发现,那其实是漂浮在固态氮上方的水冰。在冥王星内部热对流的作用下,水冰会在氮冰上缓慢移动。
冥王星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离太阳非常远,导致星球气温非常低,可以说是极寒阴暗的星球,因此非常可怕!
冥王星还是很可怕的,它的表面温度一直都在零下200多度,而且轨道倾角也很奇怪。
这颗星球的表现都布满了冰山,温度极低,它的公转周期是248年,非常的长。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从以往的巡天照片中找到了冥王星,从此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格局正式形成。
但汤博当时并不知道,自己发现的这颗“行星”其实远远称不上是“行星”,1978年天文学界,通过对冥王星卫星的体积质量进行观测,发现冥王星的质量只相当于月球的1/5,今天冥王星的质量更是只有月球的1/6,体积则只有月球的1/3,从这时开始,它的行星地位就不保了。
因为在不断精确冥王星质量体积的同时,天文学家在小行星带内,也发现了一系列质量体积和冥王星相仿的天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冥王星还是行星,那么这些新发现的天体也应该被认为是行星才行,但这样一来太阳系的行星数量可能就要突破个位数了。
在自身的不争气和竞争对手的步步紧逼下,2006年8月的第二十六届国际天文学大会,正式将冥王星从行星队伍里除名,并重新定义了行星这一概念的标准。
在新的标准里,行星是一种围绕恒星公转的天体,且质量大道足够保持球形结构,最重要的是公转轨道附近,没有和自身相仿的其他天体。
在新标准的划分下,太阳系又回到了1930年之前八大行星的格局,而被开除的冥王星,也被安排到了一个新的分类里,一个叫矮行星的分类。
矮行星也被称为类冥天体,主要指那些体积质量比小行星大,但是又比不上行星的天体,冥王星目前是矮行星里面的老大,从凤尾到鸡头,也算是个不错的归宿了。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7月14日新视野号抵近冥王星时,还随身带了冥王星发现者汤博的骨灰,这样一来,这位发现者也算亲眼见到了生前发现的冥王星。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随着对小行星带和柯伊伯带的进一步探索,天文学家肯定还会发现更多的类冥天体,其中小行星带内的类冥天体,在未来很有可能成为小行星带矿物开采机构的总部,甚至在一些科幻作品里,已经出现了小行星带人这一概念,他们由于常年生活在引力微弱的小行星带,所以身高很高,但是很瘦弱,完全无法承受地球的引力。
从默默无闻的边缘天体,到九大行星之一,再到矮行星里的老大,冥王星这颗沉寂在太阳系边缘的星球,也开始逐渐被人熟知。
在目前的认知里,根据新视野号传回的大量冥王星高清图片,天文学家暂且认为冥王星是一个极度寒冷的死寂星球,而它表面的巨大白色爱心就是寒冷的证据。
不出意外的话,冥王星在未来的太空开发中将没有什么地位,人类文明远不至于跑到冥王星上开采资源。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见,如果未来冥王星真的有什么稀有资源的话,人类文明的太空开采队肯定是会去光顾的。

以死神之名命名,能瞬间冰封一切,冥王星到底有多诡异?

冥王星非常的诡异。这是因为冥王星是非常特殊的一颗星球,环境也是相当恶劣的,温度相当的低。
非常的诡异,这个星球的地理环境是非常恶劣的,气温非常的低,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星球。
冥王星是非常诡异的,大家对冥王星非常的好奇,冥王星非常神秘,虽然大家都非常的好奇,但是一直都没有人能解释清楚。
以前太阳系有九大行星,但是在2006年的时候,天文学家将冥王星从行星行列中除名,冥王星正式降级为矮行星,不过直到现在,冥王星在大众中依旧有很高的知名度。事实上,冥王星和太阳系其他的星球相比,也有着十分诡异可怕的一面,这颗以死神之名命名的矮行星到底诡异在哪?
内部有一片海洋
太阳是整个太阳系各个星球热量的主要来源,冥王星距离太阳特别遥远,平均距离约在60亿公里。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作为生命摇篮的地球距离太阳大概是1.5亿公里,冥王星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大概是地日距离的40倍。
光的速度大概是每秒30万公里,以这样的速度,从太阳到达冥王星,也需要约5.56小时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光线都散射到宇宙之中,能到达冥王星的非常少。所以表面几乎接触不到热源的冥王星绝对是一个寒冷的地狱。
水在零度以下就要结冰,即使是寒冷的液氮,也只有零下196℃,而冥王星的表面温度已经低到了零下223摄氏度,如此低的温度可以瞬间将任何物体冰封,按常理来说,冥王星是根本不可能存在液体的。
然而,让所有科学家都没有想象到的是,冥王星的冰层下面居然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海洋,天文学家通过各种证据进行推断,认定这个海洋存在的时间已经长达45亿年,居然比地球上的海洋还要长出5亿年的时间。
现在已经有一小部分科学家大胆猜测,在冥王星这个海洋中,或许已经孕育出和地球形态不一样的生命。当然这仅仅是一个脑洞大开的猜测,到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冥王星上有生命。
体积居然越来越小
在发现冥王星之前,人们首先发现了淡蓝色的天王星,在对天王星运行轨道进行长期观测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天王星的实际运行轨道和人们用牛顿力学测算出来的轨道有一些偏差。
难道是牛顿的理论出了错吗?当然不是,人们用同样的方法也观测过其他星星的轨道,和牛顿力学测算出来的轨道完全相同,这足以证明牛顿的理论没有问题。那么现在就只有一种解释,在天王星附近,还应该存在一颗人类没有探测到的行星在用自身的引力拉扯天王星,导致天王星轨道发生偏离。
想通了这一点,人们通过复杂的数学运算,相继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在发现这两个星球之后,就是对这两个星球的体积进行测算。起初人们认为,新发现的冥王星体积比地球还要大。
但在这之后,科学家又对冥王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测算,令人不解的是,每一次测算出的体积都要比上一次测算出来的要小,测量到最后,天文学家甚至认为冥王星的体积只有地球的1/500。
冥王星毕竟也是一颗星球,它的体积不可能无缘无故就缩小,由于这种情况太诡异,以至于有科学家在杂志上发文调侃,如果按照当时的测算速度再测算下去,那么到了1984年冥王星就要消失了。
当然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人类有了更多更先进的观察设备,终于能确定冥王星的真实体积,它的直径仅为2376千米,这个体积和地球的卫星——月球相比都非常小,仅有月球的1/3。
上蹿下跳的星球
在太阳系中,除了太阳以外,就数八大行星体积、质量最大。然而就是这些行星在太阳的引力之下,也只能从远到近,按着各自的轨道安分运行着,从来不会穿到其他星球的轨道。由于太阳的作用,这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几乎都在同一个平面上,这个平面就是著名的黄道面。
而且冥王星的轨道非常怪异,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和黄道面的夹角高达17度。而且不同于其他行星那种近乎圆形的轨道,冥王星的轨道是一个偏得有点厉害的椭圆,偏心率高达0.256,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冥王星的远日点超远,为74亿千米,而近日点则快速缩小到44亿千米,两者相差巨大,此时冥王星的运行轨道居然在海王星运行轨道的内侧,比海王星距离太阳还近。这就导致冥王星在围绕太阳公转的时候看起来就像是个上蹿下跳,极不安分的淘气孩子。
甚至天文学家一度以为冥王星根本就不是太阳系原生的星球,而是来自其他宇宙空间,只是意外闯入太阳系,被太阳的引力捕获了而已。无论冥王星被定义成行星还是矮行星,人类对冥王星的探索始终没有终止。
当然,由于距离实在太远,目前人类对冥王星的了解还十分有限,这让身处黑暗之中的冥王星身上披上了一层神秘诡异的面纱。不过随着人类技术的进步,冥王星身上的秘密一定会逐步被天文学家揭开,展示在世人的面前。

冥王星有多恐怖 恐怖照片可怕到什么程度


1、冥王星有多恐怖,冥王星主要是岩石跟冰组成,重力只有地球的十五分之一,2015年公布出来冥王星的高清照片片很多人表示非常的恐怖,胆小的千万不要尝试搜索,其实只要是以前大家没有去了解过冥王星,现在将它的地貌展现在大家面前发现冥王星的表面有很多超大的冰缝还有像蛇皮一样的冰脊,看起来非常的恐怖; 2、冥王星恐怖照片可怕到什么程度,对于冥王星的照片说非常恐怖主要是源于大家不太了解冥王星,它本身的一些特性就是像拍摄出来的照片一样其实也没有多恐怖,如果说到恐怖冥王星远远不如木星可怕,木星的表面看起来就好像是一个个的小眼睛在盯着你看,冥王星之所以被人说恐怖主要是它非常的神秘,这种神秘感超出了科学家及人们的想象; 3、冥王星有多恐怖的照片是怎么拍的,冥王星的照片是美国用新视野号宇宙飞船拍摄下来的,将宇宙飞船发射到了冥王星进行了近距离的探测,所以新视野号的照相机为我们拍摄了冥王星的高清图像中,这些图像覆盖了冥王星的大部分表面,但是因为冥王星一天的长度比地球的6天还长,新视野号的速度又快,所以探测器只拍了一部分就进入了茫茫黑暗中; 4、冥王星有多恐怖照片如何传回地球,冥王星的照片是从美国的探测器拍摄下来,也是美国航天局传回地球并公布出来的,拍摄的画面极其清晰,所以一张冥王星的照片很快火遍了全世界,也证明了美国的探测器的强大,将图片从冥王星传回地球是非常困难的,除非使用了超级高灵敏度的接收天线,否则信号很难被检测出来从而就会影响到冥王星的照片传回地球。

被踢出太阳系九大行星的冥王星有多“可怕”?

冥王星,一听名字就觉得是一个很“可怕”的天体。当然,冥王星并不存在所谓的“冥王”。那么,冥王星是怎样的一个外星世界呢?它究竟“可怕”在哪里?
人类知道冥王星的时间并不长,只有90年。因为它离太阳十分遥远,太阳光照射到这颗星球上都要五个半小时,想要观测到它十分困难。如果人类站在冥王星上用肉眼看太阳,太阳的大小与星星差不多,亮度是满月的200倍。
最初,天文学家计算出冥王星的质量与地球相当,冥王星被认为是岩质行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把冥王星视为太阳系中的第九大行星。但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冥王星的质量估计大幅度减少。到了21世纪初,冥王星的质量估计不到地球的五百分之一。
随着太阳系中不断发现与冥王星差不多大的天体,在2006年,天文学家不得不重新对行星进行了定义。由于冥王星的质量较小,其运行轨道上的大量小天体无法被它的引力清理掉,所以不符合行星条件,冥王星以及类似的天体被认定为矮行星。
由于冥王星又小又远,即便有了哈勃太空望远镜,天文学家也无法窥探到冥王星的真容。这个遥远的冰冻世界充满了神秘,于是,美国宇航局(NASA)决定发射一艘无人太空飞船前往冥王星。
在冥王星被踢出太阳系九大行星行列的同一年,NASA的新地平线号(或称新视野号)启程飞往冥王星,开始了一段长达9年时间的太空之旅。最终,新地平线号发回了令人震撼的冥王星细节,人类第一次看清了这个遥远的世界。
正如天文学家预计的那样,远离太阳的冥王星是一个冰冻世界,表面温度极低,只有-229 ℃,最冷可以低至-240 ℃。氮气的凝固点为-210 ℃,氧气的凝固点为-219 ℃。试想一下,如果地球也像冥王星那样冷,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和氮气都会变成冰冻成固体落下来。
冥王星的大气非常稀薄,主要是氮气,还有少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由于冥王星非常冷,这些分子大都被冰冻,冥王星的平原上98%被氮冰覆盖。
冥王星除了如预期寒冷之外,它还给天文学家带来了巨大惊喜。虽然冥王星看似被冰封,但它并没有完全冷却下来,它的内部还十分活跃。而且冥王星内部还有一层深度可达100公里的海洋,就像地球上那样由水构成的。那么,冥王星的冰冻地表下方潜伏着什么热源呢?
就像地球内部那样,冥王星内部也有很多放射性元素。这些不稳定的元素会发出射线,不断进行衰变,同时产生能量,这些能量就成了冥王星的内部热量来源。
在这些能量的驱使下,地表下方暗流涌动。在一些表面薄弱的地方,地下液体会喷涌到地面,并且迅速冷却冰冻,由此形成了独特的冰火山。
由于新地平线号携带的燃料十分有限,它并没有减速进入冥王星的轨道,而是从冥王星附近快速飞过,所以我们对冥王星的了解仍然很有限。只有等到未来有探测器能够进入冥王星轨道,甚至登陆冥王星表面,我们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遥远的外星世界。
非常可怕。因为冥王星上面的环境非常恶劣,而且寒冷至极,人类无法在上面存活,所以非常可怕。
因为这颗行星的吸引力比其他行星的吸引力更大,人类如果发射太空飞行器经过周围的话,肯定会被吞噬掉的
远离太阳的冥王星是一个冰冻世界,表面温度极低,所有的生物都生存不了。
冥王星——一颗以死神命名的行星,英文名叫Pluto(普鲁托),罗马神话里掌管地狱之神,也就是死神。对应就是希腊神话里的冥王哈迪斯。我们来认识一下这颗诡异的行星,哦不,是矮行星……虽然并没有死神那么恐怖,但冥王星在当初的九大行星里确实是个另类。
异常的轨道倾角首先它的轨道很不规矩,它的轨道倾角达到17度,也就是它的公转轨道面跟黄道面的夹角达到17度。这在九大行星里是非常另类的,相比之下,其余八大行星轨道倾角最大的是离太阳最近的水星,轨道倾角为7度,而接着就是金星了,轨道倾角只有3.4度。
极大的轨道偏心率冥王星轨道的第二个奇葩情况是轨道偏心率极高,也就是近日点和远日点相差极大,近日点29.7个天文单位,远日点是49.3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就是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约1.5亿公里),
两者几乎相差一倍……因此冥王星的轨道异常椭圆,最奇葩的是近日点居然进入到海王星的公转轨道以内,也就是说作为曾经的第九大行星,它的近日点比第八大行星海王星还近……
超低的表面温度冥王星的表面温度目前知道得很不清楚,但大概在35到55K(-238到-218℃)之间。无论如何,那里都是一片冰封的世界。
在这样的极端温度下,冥王星一片死寂……
奇怪的伴星作为一颗直径只有2370km的行星(比月球还要小一截),它却拥有一颗直径达1207KM的卫星,超过冥王星直径的一半,在19740km的距离上与冥王星互相绕转。没错是互相绕转,因为两者的共同质心位于冥王星外,因此有人认为冥卫一不是冥王星的卫星,而是一颗伴星,它们应该是一个双行星系统。
它们互相绕转的周期仅6.387天。这是首颗被发现的冥王星卫星,称为卡戎,后来陆续发现了另外四颗冥王星卫星,因此卡戎又被称为冥卫一。
潮汐锁定——永远的面对面这个双星系统最恐怖的地方是由于距离很近,质量相差也不大(10倍不到),两者互相潮汐锁定了,也就是冥王星与冥卫一永远面对面——一面对着另一面……所以无论你站在冥王星上,还是站在冥卫一上,会永远看见对方停止空中同一个地方不动也不变……
我小时候看《十万个为什么》看到这个的时候觉得超级恐怖,我当时也不知道为什么觉得恐怖,可能就是觉得有个玩意一直停在那里盯着我的感觉吧。但我现在长那么大了,想想还是觉得好恐怖……两者在不到不到两万公里的距离上互相看对方是什么样子?我们可以想象冥卫一上看冥王星,冥王星直径2370km,是月球的0.68倍(约2/3),距离冥卫一19570km,是月球离地球的1/20,也就是说在冥卫一上看冥王星将是地球上看月球直径的13.4倍!
这是新地平线号拍摄到的冥王星(右)和冥卫一(左)。
心形冰原萌翻地球虽然冥王星各种恐怖,但是在新地平线号拍摄到的相片里,人们还是找到了萌点,就是在冥王星冰封的表面上发现一个巨大的心形冰原。
有了这个心形的冰原,冥王星的颜值瞬间就提高了,想象力丰富的同学马上各种脑补,于是有了下图:
是不是萌萌哒~(^_^)~
九大行星除名不过萌也没有,由于质量过小(只有月球质量的1/5),2006年8月24日,在第26届国际天文联合会上,天文学家通过投票把冥王星从九大行星中除名,降级为矮行星,同时太阳系九大行星也变成了八大行星。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到底有多么的恐怖?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它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众所周知,现在一共有八颗行星围绕其进行公转。
但追溯到2006年之前,是有九大行星的,在海王星之后还有一颗冥王星,在当时是距离太阳最远的一颗行星。
提起“冥王星”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曾经被视为第九大行星。
不过在2005年8月24日的时候,国际天文联合会决定正式定义形式的概念,将冥王星从行星中除名,划分为了一颗矮行星。
冥王星冥王星是原来太阳系内九大行星中最小的,只相当于地球质量的0.21%,但是它却是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中已知的最大天体,并且它的自转方向还与地球相反,这也就意味着在冥王星上,太阳是西升东落。
冥王星的运行轨道接近圆形、靠近黄道面,轨道高度倾斜,可以说是高度偏心的椭圆轨道,而且冥王星的轨道离心率及倾角都比较高,而且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59亿千米。
因此冥王星也是在原来的九大行星中需要花费最长时间去绕太阳一周的行星,并且根据科学家们的计算,阳光射到冥王星上需要大约5个小时,而到地球只需要8分钟,可以看出太阳光很难照耀到它,这致使冥王星处于一个黑暗的冰冻世界。
据科学们的调查发现,冥王星的表面温度居然有零下270度,导致了冥王星表面存在固体甲烷、氮气和一氧化碳,并且在其极地也覆盖着厚厚的冰原,而且这些“冰”不是水冰,也不是可燃冰,而是大量的氮冰。
换句话来说,即使是有着“地球上最强大的生物”之称的水熊也是很难在这种环境中生存下去。
冥王星的发现过程在19世纪40年代,奥本·勒维耶通过经典力学分析了天王星轨道的摄动后又预测了海王星的位置,到了19世纪末天文学家们根据对海王星的观察,推测有其他行星在影响天王星的运行。
紧接着在1906年罗威尔天文台的创办者帕西瓦尔?罗威尔由此开始搜索那个应当存在的第九大行星——X行星。到了1909年罗威尔和威廉·亨利·皮克林也提出了若干该天体可能处于的天球坐标,这个搜索一直持续到1916年罗威尔逝世为止仍然没有任何的成果。
而在1915年3月19日的巡天其实已经拍摄到了两张带有模糊的冥王星图像的照片,但是这些图像并没有被天文学家们正确辨认出来,并且此类的照片还有15张。
直到1930年克莱德·汤博经过了近一年的观测之后,发现了一颗疑似未知行星,由电报发往了哈佛大学天文台,这时候发现第九大行星的消息可以说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轰动。
并且罗威尔天文台也拥有了对此天体的命名权,因为英国11岁学童威妮夏·伯尼因对古典神话的兴趣便建议以冥王普路托命名此行星,这个天体终于正式在1930年3月24日命名。
在1994年欧洲航天局的暗天体照相机也抓拍到了一张冥王星的照片,而且哈勃望远镜发现的两颗冥王星卫星也有了官方命名,分别是尼克斯和许德拉,它们的亮度大约只有冥王星的5000分之一。
为什么冥王星被踢出九大行星?冥王星之所以被踢出太阳系九大行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01、冥王星的体积不够
冥王星的直径为2300公里,而这个数字还没有我们地球的卫星月球的大,月球的直径为3400公里,比冥王星大了1000多公里,不仅只有月球的体积比冥王星要大,而且在冥王星附近的柯伊伯小行星带还存在一颗阋神星,体积也比冥王星要大,它的直径达到2400公里,由于不可能把一颗比小行星还要小的天体当做太阳系的行星,所以冥王星被除名也是情有可原的,可以说被踢出九大行星一点都不亏。
02、冥王星的运行轨道是不在黄道平面内
而所谓的黄道平面是由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围绕太阳系公转轨道所形成的一个轨道平面,因此太阳系的八大行星都是位于这个黄道平面上的,同时八大行星的运行轨道与黄道平行形成的角度是为零,但冥王星却不同,其运行轨道不在黄道平面内,并且与黄道平面形成了大约17°倾斜角,也正是因为它的轨道与其他八大行星轨道不一样,才被天文学家们从行星中除名。
03、根据国际天文学联盟通过的新规定
一个天体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标准才有资格成为行星:第一,这颗行星必须是圆的;第二,这颗行星必须绕太阳运行;第三,这颗行星必须已经清除了轨道上的杂物。而冥王星只勉强满足了前两个标准,不满足第三个标准,冥王星位于柯伊伯小行星带中,附近含有大量天体,所以不符合标准,只能被划分为矮星系行列。
总而言之,冥王星被踢出行星行列是正常的,如果可以把冥王星作为行星的话,那么对于八大行星以及阋神星是很不公平的。
因为冥王星的运行轨道与八大行星的运行轨道不一样,而且阋神星的体积都比冥王星的要大,如果冥王星能当行星,那为什么阋神星不能当行星呢?
冥王星的极端环境冥王星距离太阳最远,而我们人类也一直想了解到冥王星的真实面目,于是美国发射了专门探测冥王星的新地平线号探测器,经过长达9年的时间,终于在2015年到达冥王星轨道附近,开始对冥王星进行探测和分析,并把相关冥王星的数据传回了地球,经过科学家们分析发现,冥王星确实是很可怕的。
首先是冥王星的大气成分,地球上的生命都离不开空气的氧气,但在冥王星的表面超过98%的都是固态氮,而冥王星是气态星球,之所以是固态的氮是因为冥王星表面的温度很低,导致了氮以固态的形式存在;
其次是在冥王星上,周期很长,由于冥王星距离太阳非常远,所以其公转周期也很长,以至于冥王星围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248年,而地球仅仅只需要1年,也就是说冥王星上过去了248年,地球上才1年;
然后是冥王星拥有极昼和极夜,由于冥王星的公转周期过于长这才造成冥王星拥有超长记录的极昼和极夜,据悉其南北极的极昼极夜可能长达120年,整整比我们比地球多了100多年,这就是说当你位于冥王星的南北极的时候,有可能一辈子都看不见太阳或者黑夜;
还有是冥王星上的温度极低,由于冥王星的近日点为44亿公里,远日点为73亿公里,因此其表面温度很低,平均温度只有-238℃到-218℃之间,所以在冥王星的表面覆盖着厚厚的冰盖,整个星球可以说是一个冰封世界;
最后是冥王星上的引力,冥王星的直径为2300公里,大约是地球直径的五分之一左右,那么冥王星的质量也应该是地球的质量的十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之间。
可是数据却显示,冥王星的质量可能只有地球质量的五百分之一,这也就是说在冥王星的引力仅仅只有地球引力的五百分之一,那么如果人类到了冥王星上都是飞起来的!
所以冥王星对于人类来说只是环境十分的恶劣,并没有什么可怕的的地方。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之所以说它恐怖,就是由于它有很稀薄的大气层,而且气压特别低,温度也是达到了零下两百多摄氏度。在很多人的脑海当中,认为冥王星之所以被踢出九大行星,就是由于它的质量特别小,其实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之所以会将冥王星给踢出去是有一套科学理论的,首先要想成为太阳系中的行星,自己必须要绕着太阳转,这一点冥王星做到了,可是她没有将自己轨道上面的小天体给清除掉,我们可以发现在地球的轨道上面,根本就不会出现小天体或者是一些小陨石块,而冥王星的轨道上都是一些小陨石块,所以将没有将它纳入八大行星当中,就是由于它的体积太小了,无法去吸引那些小天体形成一个大的行星,接下来就给大家好好的讲解一下冥王星的恐怖之处。之所以说冥王星可怕,就是由于它和太阳的距离非常遥远,而且表面温度达到了零下200多摄氏度。本来地球和太阳的距离已经足够远了,可是再看看冥王星它的距离竟然是地球和太阳距离的40倍左右,也就是说是60亿公里的样子,而由于距离太过于遥远,因此在冥王星的表面温度是非常低的,根本就不可能有人类这样的生命体存在,除非是一些高等的智慧生物,不然的话直接就会冻成冰块儿了,最可怕的就是它的表面竟然98%的都是固态的氮。冥王星的可怕之处就在于上面不仅有大气层,而且还存在液态水。这就使得很多科学家非常的感兴趣,因为有水的地方可能就有某种生物在里边儿,即使他再冷,可能某种智慧生物它能够适应那里的环境,毕竟水是生命之源,可是我们人类是不可以在上面生存的,因为温度实在是太低了。以人类目前的科技想要探索冥王星的话,可能还有一些困难,毕竟现在探索火星都让人类有点吃不消了。
在19世纪,天文学家从理论上预言了海王星的存在。在海王星发现不久后,天文学家注意到这颗行星的轨道受到了外围天体引力的摄动。于是,天文学家开始搜寻这颗神秘的X行星。
经过几十年的搜寻,直到1930年,天文学家克莱德·汤博终于找到了预言中的X行星——冥王星。根据最初的估计,冥王星的大小接近于地球,所以它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第九大行星。
然而,冥王星离我们太遥远,它远在50亿公里之外,地球上的天文望远镜根本看不清冥王星,即便是强大的哈勃太空望远镜也无能为力。那么,冥王星究竟是怎样的一颗天体?冥王星有多“可怕”呢?
为了揭开冥王星的神秘面纱,美国宇航局(NASA)的新地平线号(又称新视野号)探测器在2006年启程前往这个遥远的世界。然而,在新地平线号出发半年多之后,天文学家制定了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遭到降级。
由于冥王星的质量太小(仅为地球质量的0.22%,并非之前所认为的与地球相当),它没有能力清理掉轨道上的其他天体,所以冥王星被踢出太阳系九大行星的行列,被划分到矮行星的行列。当时,天文学家还发现了其他几个与冥王星差不多大的矮行星,例如,阋神星。
尽管如此,新地平线号的目标没有变。经过九年半的漫长飞行,新地平线号终于飞到冥王星。不过,新地平线号携带的燃料非常有限,它无法减速进入冥王星的轨道,而是在距离冥王星大约1.25万公里之处匆匆飞掠而过。在近距离飞掠期间,新地平线号捕捉到了大量的冥王星一手资料,从而首次为我们揭开了这个遥远世界的神秘面纱。
正如冥王星的名字那样,这颗星球基本上不可能是生命的乐园,它的环境极其恶劣。冥王星的大气十分稀薄,表面大气压只有地球表面大气压的十万分之一。冥王星上没有氧气,只有氮气、甲烷以及一氧化碳,这对于地球生命来说是致命的。
冥王星离太阳非常遥远,虽然从冥王星上来看,太阳仍然是天空中最亮的星星,但也只是一个比较明亮的星点,已经小到超过人眼所能分辨的极限,冥王星所能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十分微弱。冥王星的表面平均温度仅为-229 ℃,最高也只有-218 ℃。在这种极端低温的环境中,氮分子也会被冻成固态氮。
此前,天文学家认为,质量还没有月球大的冥王星会像月球那样死寂,结果新地平线号传回的数据却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冥王星的内部其实非常活跃,并没有因为低温而停止活动。
冥王星的地下深处存在一些放射性元素,它们衰变产生的热量可以加热冥王星。在冥王星的氮冰表面下方,可能存在着深度超过100公里的液态水海洋。另外,冥王星表面还存在火山。不过,这种火山并不是地球上那种喷发岩浆的火山,而是喷发冰状物体的冰火山。
根据新地平线号传回的数据,冥王星上还存在会移动的物体,引发人们猜测那是不是外星生命。但经过研究发现,那其实是漂浮在固态氮上方的水冰。在冥王星内部热对流的作用下,水冰会在氮冰上缓慢移动。
冥王星的取名来自于罗马神话中的“冥界死神”普鲁托,那普鲁托又说谁呢,看过《圣斗士星矢》的都知道有一位冥王哈迪斯,可以说普鲁托和哈迪斯是同一个传说人物。
为一个星球取了这么一个牛的名字,那么冥王星有什么恐怖之处呢?
冥王星降世
冥王星,是位于“柯伊伯带”的一颗矮行星,主要由岩石和冰组成。其质量不到地球的0.24%,重力仅为地球的十五分之一,直径大约为月球的66%。迄今为止,冥王星被发现存在5颗卫星,为“冥卫一”至“冥卫五”,分别命名为冥河船夫、黑夜女神、9头蛇、冥界守门犬、冥河。
19世纪初,科学家在观测天王星运行轨迹时,发现它的运行轨道和计算有差异,可能是存着另外一颗行星的影响。在1846年,海王星被发现了。但是天王星的轨道与牛顿定律还是不符,海王星的轨道也是同样的情况。难道还有另外一颗行星未被发现么?也就是第九大行星。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那么的顺利,几十年过去了,科学家们依然一无所获。随着科学的进步,新的天文望远镜也架设起来了,那就是罗威尔天文台。科学家以为可以通过它来寻找到第九大行星,从还是失败了。
又30多年过去了,1930年,汤博终于通过罗威尔天文台的天文台,通过对比图像发现了一个小亮点。通过计算确认后,确认了这个第九大行星。
奇异的冥王星
1)极寒之星
由于距离太阳太远,太阳光需要5个小时才能照到冥王星表面。因此冥王星地表极冷,约在摄氏零下238度至218度之间。以至于冥王星表面的氮、一氧化碳、甲烷等被冻成固态,在深空加玛射线和太阳光的作用下,白色的冰层变成了粉棕色。若是人类置身其中的话,身体会瞬间被冻住。
尽管如此,太阳依然可以将冥王星照亮,只不过由于距离遥远,从冥王星上看到的太阳要黯淡得多,在近日点,冥王星上的太阳亮度只有地球位置上的大约900分之1,而在远日点,太阳亮度则会降至地球位置上的大约2500分之1。
这个昏暗冰冷的异星世界对于人类而言无疑是可怕的。
冥王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其表面大气压可以低至地球的100万分之1,最高的时候也只有地球的10万分之1。由于冥王星上的重力只有地球的6.3%,穿上宇航服,就可以体验到“身轻如燕”的感觉。
2)黑暗的星球
每6.387个地球日,冥王星就会完成一次自转,由于冥王星的转轴倾角(指星球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之间的角度)约为120度,因此在冥王星上存在着范围很大的极夜区域,在峰值的时候,冥王星表面有大约4分之1的区域都终日不见阳光。
如果怕黑的话,那就最好不要站在这种区域,否则的话将会被无边的黑暗包围。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没有站在冥王星上的极夜区域,并且还是在白天,那也只能看到一个昏暗的世界。
3)距离太远
冥王星以特殊的椭圆形轨道绕行太阳,周期长达248地球年。离太阳最近和远的距离分别是29.7AU和49.3AU (AU是天文单位,指的是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当冥王星离太阳最近时,甚至比海王星还靠近太阳。
4)轨道倾角大
太阳系其他八大行星基本上是在同一个平面(黄道面)上绕太阳公转,但冥王星不同,冥王星的轨道却偏离黄道面达17度。如果不是发现当年冥王星刚好接近黄道面,冥王星不知道还要多少年才被发现。
5)独特的双星系统
冥王星有一颗超大的卫星,即卡戎,其直径超过冥王星直径的一半。两者互相绕转,因为共同质心在冥王星外面。因此科学家认为它们是一个双星系统。
由于冥王星和卡戎的质量差距不大,而且距离较近。两距离近的星球之间会被潮汐之力锁定,两者永远永远面对同一面。通俗来讲,就是两人手牵手跳舞,彼此对视。另外它们绕转的方向几乎其他八大行星公转的方向垂直,这就有点“不守规矩”了。
6)特殊地貌
多年的探测下,冥王星的部分特殊地貌展现在人们眼前。如冥王星表面巨型冰缝随处可见、蛇皮形状的冰脊、移动的冰冻火山等等
7)细小的星球
当初发现的时候,以为和地球差不多大,但发现冥卫一之后,可计算出冥王星质量——只有地球的千分之二。如果冥王星是行星,那么七大卫星就可以比行星大很多,这违背通常的直觉:行星应该是卫星的家长。按照新的行星定义,踢出冥王星之后,最小的行星比最大的卫星要更重。(单论体积,土卫六和木卫三比水星大,但是水星密度惊人,论质量,最小行星水星比这两个最大卫星加起来还重)
冥王星的卫星
冥王星拥有五颗卫星,这可比地球和火星“阔气”多了,而同样被列为太阳系八大行星的金星和水星,甚至连一颗卫星都没有,从这方面来想,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可能会感到忿忿不平。
卡戎(Charon)是冥王星最大的卫星,其半径大约为冥王星的一半,质量大约为冥王星的8分之1,与冥王星的平均距离仅为19570公里,这只相当于地球赤道长度的一半,如此高的质量比,再加上如此近的距离,使得卡戎和冥王星都被对方潮汐锁定,始终只以相同的一面朝着对方。
这就意味着,如果你在冥王星上站的位置比较合适,那么你就看会到一颗巨大的星球挂在天空,而可怕的是,不管你观察多久,这颗星球在天空中的位置都不会改变,它就这样突兀地摆你的眼前,一动也不动,假如你对着它看久了,可能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并不是那么真实。
总而言之,虽然冥王星也比较可怕,但相对金星而言,这里的自然环境可以说是要“温柔”得多,可以想象的是,在不太遥远的未来,人类很可能仍然无法登陆金星,却说不定真的可以在冥王星上登陆。
被除名的冥王星
它已从太阳系9大行星之列遭除名,被降级为“矮行星”。即使后来“新视野”号探测器给它照了相,其诡异性在科学家眼中依然不减半分。
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就怀疑冥王星并非太阳系冰冷边缘。后来在1992年,夏威夷的天文望远镜发现并证实了柯伊伯带的存在。自此之后,学界发现了1500颗柯伊伯带天体。更有科学家估算整个柯伊伯带约有10万颗直径100公里以上的天体。因此关于冥王星为“第九大行星”地位的质疑声音就越来越多了。
直到2005年1月,麦克·布朗(Mike Brown)团队发现了阋神星(Eris,希腊神话女神厄里斯),其体积足以媲美冥王星,并且质量远超冥王星。而阋神星的发型,则成了冥王星被开除九大行星的一根导火索。因为柯伊伯带还不知道有没有类似阋神星或更大的天体,如果有,是不是要按“第十大”、“第十一大”行星这样命名下去呢?这样会无穷无尽的,那就尴尬了。
为此,国际天文联合会(IAU)在2006年更新了行星的定义,直接将冥王星从行星降级为矮行星。目前认定的矮行星有5颗,分别是冥王星、阋神星、妊神星、鸟神星和谷神星。
而冥王星“降级”感触最深的应该是NASA,因为那年“新视野号”探测器早已发射升空。在历经9年半的飞行后,于2015年7月14日飞掠冥王星并拍下了冥王星的倩影。没想到的是,冥王星的表面有一块巨大的心形冰原,一下子萌翻了地球人。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从以往的巡天照片中找到了冥王星,从此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格局正式形成。
但汤博当时并不知道,自己发现的这颗“行星”其实远远称不上是“行星”,1978年天文学界,通过对冥王星卫星的体积质量进行观测,发现冥王星的质量只相当于月球的1/5,今天冥王星的质量更是只有月球的1/6,体积则只有月球的1/3,从这时开始,它的行星地位就不保了。
因为在不断精确冥王星质量体积的同时,天文学家在小行星带内,也发现了一系列质量体积和冥王星相仿的天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冥王星还是行星,那么这些新发现的天体也应该被认为是行星才行,但这样一来太阳系的行星数量可能就要突破个位数了。
在自身的不争气和竞争对手的步步紧逼下,2006年8月的第二十六届国际天文学大会,正式将冥王星从行星队伍里除名,并重新定义了行星这一概念的标准。
在新的标准里,行星是一种围绕恒星公转的天体,且质量大道足够保持球形结构,最重要的是公转轨道附近,没有和自身相仿的其他天体。
在新标准的划分下,太阳系又回到了1930年之前八大行星的格局,而被开除的冥王星,也被安排到了一个新的分类里,一个叫矮行星的分类。
矮行星也被称为类冥天体,主要指那些体积质量比小行星大,但是又比不上行星的天体,冥王星目前是矮行星里面的老大,从凤尾到鸡头,也算是个不错的归宿了。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7月14日新视野号抵近冥王星时,还随身带了冥王星发现者汤博的骨灰,这样一来,这位发现者也算亲眼见到了生前发现的冥王星。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随着对小行星带和柯伊伯带的进一步探索,天文学家肯定还会发现更多的类冥天体,其中小行星带内的类冥天体,在未来很有可能成为小行星带矿物开采机构的总部,甚至在一些科幻作品里,已经出现了小行星带人这一概念,他们由于常年生活在引力微弱的小行星带,所以身高很高,但是很瘦弱,完全无法承受地球的引力。
从默默无闻的边缘天体,到九大行星之一,再到矮行星里的老大,冥王星这颗沉寂在太阳系边缘的星球,也开始逐渐被人熟知。
在目前的认知里,根据新视野号传回的大量冥王星高清图片,天文学家暂且认为冥王星是一个极度寒冷的死寂星球,而它表面的巨大白色爱心就是寒冷的证据。
不出意外的话,冥王星在未来的太空开发中将没有什么地位,人类文明远不至于跑到冥王星上开采资源。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见,如果未来冥王星真的有什么稀有资源的话,人类文明的太空开采队肯定是会去光顾的。
首先,冥王星的直径只有2344千米,比月球还要小。八大行星拥有的所有卫星中,就有7颗卫星比冥王星还大。冥王星的表面积甚至还没有俄罗斯的大。
其次,冥王星绕太阳转一圈是248年,它的运行轨道明显与其他行星不一样。它虽然在海王星外侧,但是,它有时候会运行到海王星的轨道内侧,也就是说,它有时候居然比海王星还靠近太阳,比如在1979年2月7日至1999年2月11日期间,冥王星比海王星更靠近太阳。
最后,天文学家们还在距离太阳更远的地方陆续发现了类似冥王星,或者比冥王星还要大的天体,假如冥王星被评为行星,那没有理由不把这些甚至比冥王星还要大的天体评为行星。可如果这样的话,行星家族的成员数量又会直线上升。
所以,1999年的时候,就有天文学家摩拳擦掌,准备把冥王星的行星地位干掉,但是被当年的国际天文联合会否决。
然而天文学家们不罢休,2006年8月24日,他们又卷土重来,终于在第26届国际天文联合会上,大家然而,冥王星已家喻户晓,人们已经把它当成行星70多年,习惯了,所以,当宣判冥王星不再是行星的时候,世界上某些地方的人们还真有点不习惯。甚至有的地方还游行示威,强烈要求恢复冥王星的行星地位。通过投票表决的方式,最终将冥王星踢出行星家族,把它划分到矮行星阵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它真的很可怕吗?

不是的,冥王星没有那么可怕,因为这个星球比较特殊,上面特别冷,气体比较稀薄,所以很特殊。
我觉得不可怕,它也只是一个球体而已,没有什么可怕之处。
我认为它真的很可怕,因为这件事情科学家们还在调查当中,而且冥王星的图片也是非常吓人的,所以我认为它真的很可怕。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它并不是很可怕。从冥王星的名字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它被发现时对这个天体的敬畏。它的名字是掌管罗马神话中地区的死神。当然,翻译是我们的冥王,也与地狱有关。
一、冥王星的怪异冥王星被发现后,科学家们越深入研究,就越觉得奇怪。因为与他行星大不相同,所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距离太远了。冥王星以特殊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周期达到248地球年。离太阳最近和最远的距离分别是29.7AU和49.3AU (AU是天文单位,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冥王星最接近太阳的时候,甚至比海王星更接近太阳。轨道倾角大。太阳系的他八大行星基本在同一平面(黄道面)上围绕太阳公转,但与冥王星不同,冥王星的轨道在黄道面上达到17度。如果没有发现冥王星接近黄道面,冥王星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温度很低。因为离太阳太远,所以太阳光照射冥王星表面需要5个小时。因此冥王星的表面在摄氏零下238到218度之间非常冷。冥王星表面的氮、一氧化碳、甲烷等冻结成固体,在深空窑线和太阳光的作用下,白色的冰变成粉棕色。如果人类在其中,身体会瞬间结冰。
二、冥王星被开除九大行星的原因事实上,在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怀疑冥王星不是太阳系的冷边缘。后来在1992年,夏威夷的天文望远镜发现并证明了柯伊伯带的存在。从此,学术界发现了1500个柯伊伯带天体。更多科学家估计,整个柯伊伯带大约有10万个直径超过100公里的天体。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质疑冥王星“第九大行星”的地位。到2005年1月为止,迈克布朗(Mike Brown)团队发现了厄里斯,希腊神话女神厄里斯(Eris),其大小可与冥王星媲美,质量远远大于冥王星。新星的发型成为冥王星被9大行星开除的导火索。
其实冥王星在太阳系并不可怕,在某种程度上也不比木星可怕。但是冥王星的这种恐惧超出了科学家的认识和人们的想象,所以我觉得很神秘,很可怕。当然,目前对冥王星的许多研究都很肤浅。

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又怎么会被踢出九大行星之列?

冥王星——一颗以死神命名的行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发现了该行星,此后它也一直被视为太阳系第九行星,但是2006年,天文学家经过投票,又将冥王星踢出了太阳系九大行星之列,自此,太阳系只有八大行星,由近到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冥王星英文名为Pluto,在罗马神话中为掌管地狱的死神,和希腊神话中的冥王哈迪斯差不多,有的地区也称它为阎罗王星。就是这么一颗和地狱有关的行星,它到底有多可怕?又怎么会被踢出九大行星之列呢?

在太阳系的海王星轨道外存在着一块中空圆盘状区域,该区域由爱尔兰裔天文学家艾吉沃斯提出,后杰拉德·柯伊伯(GPK)发展了该观点。这个区域后来也被称为柯伊伯带。柯伊伯带的存在现已是公认的事实,而冥王星正是处于柯伊伯带的一颗矮行星。

在没发现冥王星之前,19世纪时,科学家经过对海王星的观测,推测到天王星的轨道正受到海王星以外的另一个行星干扰。一位富人对天文尤为热爱,大手一挥,就索性成立了罗威尔天文台。到了1906年,便拉开了寻找第九行星——行星X的序幕。

从1906年到1930年间,无数科学家为此做出了一系列努力。从提出这种行星的坐标到拍摄出质量不佳的照片,这中间的艰辛无人能知。在搜索行星X的过程中,罗威尔直至逝世,也没有任何成果。在此之后,又经历罗威尔天文台的份额纷争,直到1929年才恢复继续寻找行星X的历程。

最终1930年2月18日汤博在经历近一年的搜索后在当年1月23日与1月29日拍摄的照片中发现了一颗能移动的天体,并在1月21日确认了该天体的运动。这个天体也就是冥王星。

自从被发现以来,冥王星仍没有完整地绕太阳公转一周,因为冥王星的公转周期是247.68年,也就是说,想要再在1930年的位置拍摄到冥王星,就要到2177年左右了。那冥王星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冥王星真的可怕吗?听名字联想到掌管地狱的冥王,确实会有点可怕,但冥王星本身并不可怕,它只是有着自身特殊的环境。

从冥王星到太阳,这期间的平均距离达59亿公里,这就使得太阳的光线到达冥王星需要大约5.5个小时左右。这么远的距离,使得冥王星上严重欠缺光亮,从而当从太空望过去时,几乎是黑压压的一片。由于距离太阳太远,冥王星表面的温度也很低,可以低至零下255摄氏度,这也成为太阳系中温度最低的地方。

冥王星的运行轨道也很特殊,冥王星的远日点和近日点分别是73亿公里和44亿公里,而海王星的远日点和近日点分别是45.5亿公里和44.5亿公里。也就是说在近日点的时候,冥王星的轨道反而到了海王星轨道内侧,这就很神奇。冥王星的轨道也就导致其公转周期很特殊,大约248个地球年才能完成一周。甚至冥王星还经历过120年的极夜现象,试想:当你一出生,直到老去都不曾见过一丝阳光,那将会如何?

冥王星还有稀薄的大气层,但冥王星的大气层和我们地球的有所不同,冥王星的大气层非常单薄,在这里并没有氧气的存在,在这里只有甲烷、一氧化碳以及氮气,而氮气也在低温下变成了固态氮。

所以说,冥王星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只是自身环境比较特殊而已。常言道,人害怕只是因为对事物不了解,但我们对其了解之后,会发现它并没有那么可怕。就拿死亡来说,每个事物都要经历死亡这个过程,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去正确认识死亡。

在2006年的第26届国际天文联合会上,经过科学家的一致投票,冥王星被九大行星除名,冥王星被踢出太阳系的行星行列,从此冥王星被认为是一颗矮行星,太阳系就剩下了现在所说的八大行星。

冥王星被排除在大行星之外,是因为当初发现其的过程是一个错误理论,从而把其质量估算错误,进而把冥王星划分到了大行星之列。而实际上冥王星的质量仅有月球的1/6,体积只有月球的1/3。2005年,在发现阋神星质量甚至比冥王星质量多出27%后,国际天文联合会正式定义行星的概念,冥王星被排除出行星行列,重新划为矮行星。

到了2015年,新地平线号飞抵冥王星,虽然没有进入环绕冥王星的轨道,只是在1.25万公里外飞掠而过,但是却捕捉到了大量冥王星细节,这颗矮行星的神秘面纱也得以揭开。

虽说冥王星已经不是行星,但是科学家对宇宙的 探索 仍未结束,对于第九大行星寻找仍未放弃,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就会揭开这第九大行星的面纱。宇宙很大,我们不会仅限于对冥王星的“匆匆一瞥”,我们或许可以相信有一天我们可以真正到达冥王星之上,看这宇宙中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地球距离冥王星有多远?冥王星是有多么的可怕?

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5亿公里。由此我们可以计算出冥王星到地球的距离最近的时候是42.5亿公里,最远的时候则有71.5亿公里。冥王星围绕太阳从转一周需要248年的时间。冥王星从发现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90年,但冥王仅仅绕太阳转了三分之一圈多点。现在的冥王星距离地球大约有48亿公里。尽管从冥王星上看太阳非常小,但是太阳光依然可以照亮冥王星,只不过显得黯淡很多。冥王星的白天光亮度大概也只相当于地球上有月亮的黑夜。阳光的匮乏让冥王星成为了一颗极度寒冷的星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低到零下229摄氏度。在如此低的温度之下,冥王星表面是一个冰冻的世界,不仅水被冰冻,而且各种气体物质同样也被冰冻,例如氮,甲烷和一氧化碳。即使如此,冥王星仍然有一层薄薄的大气层。
地球距离冥王星的距离是5,000万公里。冥王星的可怕之处在于,它表面的温度只有零下270度,它的重量是太阳的5万倍。它的面积是地球的10万倍。
距离可以达到39.553个天文单位,这个星球特别可怕,温度特别低,存在特别多的病毒和细菌。
序言:地球是宇宙当中唯一一个可以让人类生存的星球,而其他的星球也是没有生命迹象的,其实对于人类来说,除了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都是非常可怕的,我没有任何保护措施,人类是没有办法在这些星球上生存的。冥王星是一个零下223℃的一颗矮行星,也是宇宙当中的病毒天堂,冥王星也是会自转的,但是冥王星的自转速度跟地球比起来的话有很大的差别。冥王星距离地球有1.5亿公里,因为冥王星离太阳是非常遥远的,所以冥王星球上的温度非常的低,人类是没有办法生存的。
一、冥王星的温度因为冥王星离太阳比较遥远,所以冥王星球的气温也是非常寒冷的,平均地表温度在零下223摄氏度,因为长期处于低温的状态下,所以冥王星的表面都处于冻结的状态,其中有氮,甲烷和一氧化碳。因为冥王星非常的昏暗并且冰冷对于人类来说是非常可怕的。冥王星的大气层比较稀薄,只要穿着合适的宇航服,也能够在冥王星上呆上一段时间。
二、寒冷的天体因为冥王星上的重力只有地球的6.3%,所以站在冥王星上可以体验到身轻如燕的感觉。冥王星属于一个比较可怕的天体,如果你比较了解的话,你就会发现冥王星比想象当中还要更可怕,因为冥王星是宇宙当中一个极其寒冷的天体,也是因为冥王星离太阳太远的原因。
三、没有太阳的照射站在冥王星上看太阳就像是一颗小星星一样,所以冥王星可以完全算得上是一个冰球了,除了冰冷之外,冥王星的表面也是一片黑暗,没有办法让生命在这颗星球上存活,而且冥王星的表面被皑皑的白雪覆盖着,所以是非常寒冷的,宇宙非常的神秘,人类对于宇宙的了解也是比较少的,能够了解到的也就是冥王星的恐怖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