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靡靡之音意思是什么
- 2、靡靡之音怎么读
- 3、靡靡之音意思是什么
- 4、靡靡之音的意思解释
- 5、靡靡之音什么意思?靡靡之音怎么读?
- 6、靡靡之音什么意思
- 7、靡靡之音怎么读
- 8、靡靡之音成语意思及典故
- 9、靡靡之音是什么意思
靡靡之音意思是什么
靡靡之音的意思:柔弱颓废,让人委靡不振的音乐。
【释义】令人精神不振的亡国音乐,后指令人颓废、丧志的音乐,泛指一切低级趣味的音乐。
【出处】战国·韩非《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先此声者,其国必削。
【示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四《罗刹海市》:马即起舞,亦效白锦缠头,作靡靡之音。
【用法】在句子中通常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拼音】mǐ mǐ zhī yīn。
【近义词】亡国之音、濮上之音、郑卫之音。
【反义词】钧天广乐、阳春白雪。
靡靡之音造句
1、现在有些酒吧尽放靡靡之音,真叫人讨厌。
2、有些歌舞厅不顾法律的规定,放些靡靡之音。
3、学校应该大力向青少年推荐优秀歌曲,以抵制靡靡之音对学生的侵害。
4、这首歌曾经被认定为是靡靡之音而被禁止播放。
5、这首歌曲的内容实在不雅,可以称为靡靡之音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靡靡之音
靡靡之音怎么读
靡靡之音读作mǐ mǐ zhī yīn。
靡靡之音,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战国·韩非《韩非子·十过》。
这个成语原指商纣时颓废淫荡、使人沉溺享乐而忽略国事,进而导致亡国之乐曲,即令人精神不振的亡国音乐,后指令人颓废、丧志的音乐,泛指一切低级趣味的音乐。其本身结构为偏正式,在句子中可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出处:“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先此声者,其国必削。”(战国·韩非《韩非子·十过》)
反义词:钧天广乐
钧天广乐,汉语成语,拼音是jūn tiān guǎng yuè,意思是指天上的音乐,仙乐;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出自《史记·赵世家》。
成语出处:《史记·赵世家》:“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居二日半,简子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於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天上的音乐。
靡靡之音意思是什么
靡靡之音意思是指令人精神不振的亡国音乐,后泛指一切低级趣味的音乐,是作为纯负面词义出现的。
靡靡之音,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战国·韩非《韩非子·十过》。这个成语原指商纣时颓废淫荡、使人沉溺享乐而忽略国事,进而导致亡国之乐曲。其本身结构为偏正式,在句子中可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运用示例: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四《罗刹海市》:马即起舞,亦效白锦缠头,作靡靡之音。
现代·闻一多《时代的歌手》:从此以后,以管弦的情绪代替了鼓的情绪,结果都是“靡靡之音”。
成语故事:
卫灵公亲自赴晋国为建殿道贺,晋平公十分高兴,在新宫内设婆款待他。卫灵公带来的大批奇珍异宝令晋平公喜笑颜开,他边敬酒边命乐师奏乐助兴。卫灵公在音乐刚起时便对晋平公说:“我在途中听到一支非常委婉柔美的曲子,我已命人记录下来了。
我相信这支曲子定会叫大王沉醉的。”晋平公一听,马上命卫国乐师演奏这支曲子。果然,这支曲子有种说不出的柔媚韵味,听得人如醉如痴,忘乎所以。
正在大家听得入迷时,有人大喝一声:“别弹了,立即停下!”晋平公满腔怒火地看着说话的人——晋国宫廷乐师师旷。师旷不慌不忙,正色道:“这是亡国之音,怎能在如此喜庆的时候弹奏?”晋平公大惑不解:“这么优美的曲子,怎么会是亡国之音呢?”
师旷娓娓道来,商纣荒淫无耻,整天沉溺于酒色中不理朝政。有个叫师延的乐师为了讨好取悦纣王,便作了这支萎靡颓废的曲子供宫女舞蹈之用。纣王非常喜欢这支曲子,常常在这支曲子的伴奏下通宵达旦地饮酒作乐。
朝中大臣纷纷谴责师延作这支令人颓废沉迷的曲子祸国殃民。后来,周武王灭了商,师延怕有人追究自己的责任,便投水自尽了。这支曲子虽然委婉动听,但它有一种令人萎靡不振的魔力。所以之后许多帝王都禁止演奏这首曲子,渐渐地这首曲子就失传了。
现在这支曲子又出世了,一定是师延阴魂不散,为自己的杰作被人遗忘而愤愤不平。大王要慎重,此乃亡国之音,切不可贪恋。
晋平公闻此,哈哈大笑,不以为然地说:“师旷乐师多虑了。商纣亡国是自己荒淫所致,与音乐有何关系?如此美妙的音乐不享受其中,岂不是三生遗憾吗?继续奏乐!”后来,晋平公果然步商纣后尘,未及亡国便死了。
靡靡之音的意思解释
靡靡: 柔弱 ,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成语出处: 《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史记·殷本纪》:“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成语例句: 从此以后,以管弦的情绪代替了鼓的情绪, 结果 都是“ 靡靡之音 ”。 注音: ㄇㄧˇ ㄇㄧˇ ㄓㄧ ㄧㄣ 靡靡之音的近义词: 亡国之音 .指国家将亡时的充满悲愁哀思的乐音。《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史记·乐书》引此文 靡靡之音的反义词: 钧天广乐 《史记·赵世家》:“ 赵简子 疾,五日不知人……居二日半, 简子 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 成语语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reckless tune 俄语翻译: бульварные песни 日语翻译: 貒廃的(たいはいてき)なメロディー 其他翻译: <德>kitschiger schlager
靡靡之音什么意思?靡靡之音怎么读?
靡靡之音什么意思?靡靡之音怎么读?
参考答案:
拼音:mǐ mǐ zhī yīn,简 拼:mmzy
成语解释: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成语出处:《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史记·殷本纪》:“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成语例句:从此以后,以管弦的情绪代替了鼓的情绪,结果都是“靡靡之音”。
注音:ㄇㄧˇ ㄇㄧˇ ㄓㄧ ㄧㄣ
靡靡之音的近义词:亡国之音 .指国家将亡时的充满悲愁哀思的乐音。《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史记·乐书》引此文
靡靡之音的反义词:钧天广乐 《史记·赵世家》:“ 赵简子 疾,五日不知人……居二日半, 简子 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
成语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reckless tune
俄语翻译:бульварные песни
日语翻译:貒廃的(たいはいてき)なメロディー
其他翻译:<德>kitschiger schlager
读音注意:靡,不能读作“mí”。
写法注意:靡,不能写作“摩”。
靡靡之音什么意思
靡靡: 柔弱 ,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成语出处: 《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史记·殷本纪》:“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成语例句: 从此以后,以管弦的情绪代替了鼓的情绪, 结果 都是“ 靡靡之音 ”。 注音: ㄇㄧˇ ㄇㄧˇ ㄓㄧ ㄧㄣ 靡靡之音的近义词: 亡国之音 .指国家将亡时的充满悲愁哀思的乐音。《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史记·乐书》引此文 靡靡之音的反义词: 钧天广乐 《史记·赵世家》:“ 赵简子 疾,五日不知人……居二日半, 简子 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 成语语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reckless tune 俄语翻译: бульварные песни 日语翻译: 貒廃的(たいはいてき)なメロディー 其他翻译: <德>kitschiger schlager
靡靡之音怎么读
靡靡之音读作mǐ mǐ zhī yīn。
靡靡之音,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战国·韩非《韩非子·十过》。
这个成语原指商纣时颓废淫荡、使人沉溺享乐而忽略国事,进而导致亡国之乐曲,即令人精神不振的亡国音乐,后指令人颓废、丧志的音乐,泛指一切低级趣味的音乐。其本身结构为偏正式,在句子中可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出处:“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先此声者,其国必削。”(战国·韩非《韩非子·十过》)
反义词:钧天广乐
钧天广乐,汉语成语,拼音是jūn tiān guǎng yuè,意思是指天上的音乐,仙乐;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出自《史记·赵世家》。
成语出处:《史记·赵世家》:“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居二日半,简子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於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天上的音乐。
靡靡之音成语意思及典故
靡靡之音,汉语 成语 ,拼音是mǐ mǐ zhī yīn,作主语、宾语;指悲凉的音乐。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靡靡之音的 成语 典故 ,供大家参考。
一、靡靡之音成语解析
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史记·殷本纪》:“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二、靡靡之音成语典故
传说 殷末乐师延为纣王作曲,纣王听而倦。武王伐纣时,乐师延抢琴东走,投濮水而死。自此,水中常有音乐声靡靡传出。
公元前534年,卫国灵公应邀去参加晋国虒祁宫庆典。朝辞帝丘,暮宿濮上,夜半入眠,朦胧之中忽有琴鼓丝竹之音。他披衣俯窗,侧耳细听,时隐时现,微妙悦耳,问及左右,都说听不见。便召来乐师涓。听后,涓告诉灵公:“臣能识其略矣,须更一宿,臣能写之”。夜半,玄音复发。涓援琴而习之,尽得其妙,灵公听后,龙颜大开,问其究竟。涓道:“先时,纣王命师延作靡靡之音,师延不肯,帝辛欲杀之,无奈而谱曲。纣王喜声色,朝歌暮舞,通宵达旦,隧失天下,师延乘舟濮水而下,至此投水而死,故有神曲出水,震惊世人也。”涓本想以此说服灵公禁声色,绝靡音,勿使政散民流,诬上行私。灵公却视毒草为香花,砒霜为冰糖,不介其意,越听越迷。至晋国后,灵公见虒祁宫如此富丽堂皇,诸侯济济无不称道。待酒酣将醉时,便唤涓曰:“过濮水所获妙曲,速援琴以助雅兴。”涓不肯,后迫于灵公之威,不得不弹。未等弹完,师旷厉声制止道:“此为亡国之音,不可听。夜有鬼神之声,世间必有冤情。”灵公亦不听劝阻,随使歌伎伴乐起舞。
朝晋归来,灵公贪图享乐的私欲与日俱增,见自己的重华宫简直不能和晋国妃妾宫女所住的厢房相比,便扩修重华宫,新建卫王殿。真是皇宫金殿将欲倾,檐下燕雀不知危。
三、靡靡之音成语 造句
1、灯光明灭的镭射厅里正播放着靡靡之音。
2、这首歌曾经被认定为是靡靡之音而被禁止播放。
3、这首歌曲的内容实在不雅,可以称为靡靡之音了。
4、现在有些酒吧尽放靡靡之音,真叫人讨厌。
5、有些歌舞厅不顾法律的规定,放些靡靡之音。
6、学校应该大力向青少年推荐优秀歌曲,以抵制靡靡之音对学生的侵害。
7、这种难登大雅之堂的靡靡之音,少听为妙。
8、他写的曲子有别於时下流行的靡靡之音,难怪一出唱片马上就获得广大的回响。
9、当我攀爬之时,城市的靡靡之音,就像远处传来的轻声低吟。
10、学会中国汉字,你可以学会唱美女邓丽君的全部歌曲:靡靡之音,非常OK。
11、那些靡靡之音,听了就让人肉麻,纯粹是无病呻吟。
12、30年 文化 记忆:从"伤痕文学"到"靡靡之音"。
13、常听靡靡之音,难免意志消沉,精神涣散。
14、这真是一首烂歌,你怎么会听这样的靡靡之音呢?
15、当时音乐界有一些人竟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滥写“靡靡之音”,腐蚀人民的战斗意志。
16、少年郎啊!少年郎!怕早已忘了这靡靡之音,当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也。
17、是靡靡之音,还是糜糜之音?netease。
18、这种音乐听久了,令人有种颓丧的感觉,难怪有人称它为靡靡之音。
19、在这样的季节里,我喜欢独自漫步在风的温柔中,倾听秋风的靡靡之音。
20、希望郭敬明的作品更加成熟,留给人们更多的思考,希望现在的流行音乐少一些靡靡之音。
靡靡之音成语意思及典故相关 文章 :
★ 关于成语靡靡之音的最新造句
★ 从善如流成语意思及典故
★ 八斗之才成语意思及典故
★ 大而无当成语含义及典故
★ 典故故事
★ 历史成语典故及解释
★ 德高望重成语意思及典故
★ 20个古代历史成语典故
★ 古代成语故事及解释
★ 安不忘危成语意思及典故
★ 恻隐之心成语意思及典故
靡靡之音是什么意思
1、1靡靡之音的历史成语故事卫灵公亲自赴晋国为建殿道贺,晋平公十分高兴,在新宫内设婆款待他卫灵公带来的大批奇珍异宝令晋平公喜笑颜开,他边敬酒边命乐师奏乐助兴卫灵公在音乐刚起时便对晋平公说“我在途中;靡靡之音释义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拼音 mǐ mǐ zhī yīn出处 韩非子·十过“乃召师涓令坐师旷之旁援琴鼓之师旷曰‘此师延之;糜糜之音成语,靡靡柔弱,颓废,委靡不振其意是指颓废,色情,低级趣味的音乐;即令人精神不振的亡国音乐,后指令人颓废丧志的音乐,泛指一切低级趣味的音乐其本身结构为偏正式,在句子中可作主语宾语,含贬义2靡靡之音,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战国·韩非韩非子·十过。
2、1萎靡之音又叫靡靡之音,读音mǐmǐzhīyīn,汉语成语,指软绵绵萎靡不振的音乐现指颓废淫荡或低级趣味的乐曲出自韩非子·十过2典故传说殷末乐师延为纣王作曲,纣王听而倦武王伐纣时,乐师延抢琴东走;释义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淫荡低级趣味的乐曲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颓废的音乐 典故传说殷末乐师延为纣王作曲,纣王听而倦武王伐纣时,乐师延抢琴东走,投濮水而死;没有靡靡三音,只有“靡靡之音”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清代蒲松龄 聊斋志异·罗刹海市“ 马即起舞,亦效白锦缠头,作靡靡之音”;靡靡之音 发音mǐ mǐ zhī yīn 释义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出处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史记·殷本纪“北里之舞,靡靡之乐;从竹管的小孔里看天,用瓠瓢量海水它的引申义是目光短浅,眼光狭小,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都很肤浅类似quot坐井观天quot的意思靡靡之音靡靡,柔弱,萎靡不振,多形容音乐柔弱颓废萎靡不振的音乐;靡靡柔弱,萎靡不振“靡靡之音”就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淫荡低级趣味的乐曲。
3、1靡靡之音拼音mǐ mǐ zhī yīn2靡靡之音释义柔弱颓废,让人委靡不振的音乐3出处韩非子·十过“乃召师涓令坐师旷之旁援琴鼓之师旷曰‘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关于靡靡之音的故事是讲的商纣王,他很喜欢听这种音乐,不怎么理朝政,后来国家败亡,乐师投河自尽,当时听到这个曲子的人,把它带到了晋国,在一次宴席上,乐师再次演奏起这种音乐来,这时晋平公的一位大臣听到这曲子之后。
4、靡靡之音 mǐ mǐ zhī yīn 成语典故 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成语出处 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史记·殷本纪“北里之舞;靡靡之音,汉语成语,出自韩非子·十过意思是指颓废柔弱的乐曲,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成语出处 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传说殷末乐师延为纣王作曲,纣王听而倦武王伐纣时;没有靡靡三音,只有“靡靡之音”指柔弱颓靡的音乐清代蒲松龄 聊斋志异·罗刹海市“ 马即起舞,亦效白锦缠头,作靡靡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