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坐而论道
- 2、坐而论道的意思
- 3、坐而论道是什么意思
- 4、坐而论道是什么意思
- 5、?坐而论道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
- 6、坐而论道的意思。
- 7、坐而论道是什么意思
- 8、坐而论道的解释
- 9、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出自哪?
坐而论道
【注音】zuò ér lùn dào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碰壁后,在冉求的帮助下,终于回到了父母之邦鲁国,他与季康子是不相为谋。于是专心著述,编辑整理《诗》《书》《礼》《乐》,用自己观点撰写《春秋》,同时又开坛讲学,与弟子们坐而论道,一时弟子达3000人。
【典故】通人扬子云亦以为肉刑宜复也,但废之来久矣,坐而论道者,未以为急耳。 《抱朴子·用刑》
【释义】坐着空谈大道理。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
【用法】作主语、谓语、定语;指空谈
【相近词】纸上谈兵、徒托空言
【反义词】身体力行、事必躬亲
【成语示列】有些人只会坐而论道,而不办实事。
坐而论道的意思
坐而论道的意思具体如下:
一、简述
坐而论道,汉语词语,拼音是zuò ér lùn dào,意思是坐着空谈大道理。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出自《抱朴子·用刑》:“通人扬子云亦以为肉刑宜复也,但废之来久矣,坐而论道者,未以为急耳。”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贬义。
二、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碰壁后,在冉求的帮助下,终于回到了父母之邦鲁国,他与季康子是不相为谋。于是专心著述,编辑整理《诗》《书》《礼》《乐》,用自己观点撰写《春秋》,同时又开坛讲学,与弟子们坐而论道,一时弟子达3000人。
三、造句
1、、在考察国内外发展动态的基础上,主张改坐而论道为实事实干,从产业化建设入手,把绿色包装这件利在当代、福荫子孙的工程办好;如果我们只是关起门来搞活动,对群众的冷暖痛痒不闻不问,对群众的实际问题不管不顾,这样的教育活动就成了坐而论道。
2、几个时辰之后就要与自己促膝而谈、坐而论道;坐而论道,不如动身而行;我在这颖州只怕要待一段时日,只要稍有可能,必定会到驿馆拜会大人,坐而论道,谈古说今,亦是人生乐事;古人说的“大爱无形”与“大音稀声”,不是空对空的坐而论道,而是实对实的感情界定。
3、如果我们的经济学家们真是忧国忧民,为了国家的兴亡,民族的振兴,经济的繁荣,民族产业的发达坐而论道,确是我们应该为他们的真知灼见而额首相庆;这些关于数据绑定使用的问题和建议不是我坐而论道空想出来的,而是结合了很多读者和留言者在邮件中提出的问题。
坐而论道是什么意思
坐而论道的意思是坐着空谈大道理。
一、读音
坐而论道的读音是zuò ér lùn dào。
二、释义
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贬义。
三、出处
《抱朴子·用刑》:“通人扬子云亦以为肉刑宜复也,但废之来久矣,坐而论道者,未以为急耳。”
四、正反义词
1、纸上谈兵:原指赵括熟读兵书,却不能活用,后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2、徒托空言:白把希望寄托于空话;指只讲空话,而不实行。
3、信口雌黄: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抹后重写。后人就用“信口雌黄”来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轻下论断。
4、身体力行:一般多用来表示努力实践,亲身体验。
5、事必躬亲:不论什么事一定要亲自去做,亲自过问。
坐而论道的造句:
1、这样,更给众多专业人士一个坐而论道的环境。
2、如今,她都和女儿坐而论道了。
3、有些人只会坐而论道,而不办实事。
4、如果我们只是关起门来搞活动,对群众的冷暖痛痒不闻不问,对群众的实际问题不管不顾,这样的教育活动就成了坐而论道。
5、此次沙龙首次由倚林佳园的发展商承办,沙龙宗旨也从坐而论道的技术论坛向贴近市场的沟通平台悄然发生改变。
坐而论道是什么意思
坐着空谈大 道理 。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 成语出处: 《 抱朴 子·用刑》:“通人扬子云亦以为肉刑宜复也,但废之来久矣, 坐而论道 者,未以为急耳。” 成语例句: 有些人只会 坐而论道 ,而不办实事。 繁体写法: 坐而论道 注音: ㄗㄨㄛˋ ㄦˊ ㄌㄨㄣˋ ㄉㄠˋ 坐而论道的近义词: 纸上谈兵 比喻夸夸其谈,不切实际。也比喻只是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徒托空言 光有满嘴空谈,不办实事 坐而论道的反义词: 身体力行 亲自勉力实践但不能身体力行,则虽有所见,亦无所用。明· 章懋《答东阳徐子仁书》 事必躬亲 凡事都亲自去做 成语语法: 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sit and prattle about the general principle
?坐而论道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
【出处】:《抱朴子·用刑》:「通人扬子云亦以为肉刑宜复也,但废之来久矣,坐而论道者,未以为急耳。」 【释义】:坐着空谈大道理。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 【读音】:zuo er lun dao 【近义词】:徒托空言 纸上谈兵 【反义词】:事必躬亲 身体力行 【例句】: 1.伦理快速粘贴-坐而论道:说东道西-我们认为,这一充满希望的么? 2.人不能只是坐而论道,批评别人,他必须尽力捍卫事业。世界将成为它应该成为的样子。 3.巴菲特和盖茨是这个时代的洛克菲勒和卡耐基,他们上月宣布了计划,将邀请约50位中国超级富豪坐而论道,探讨他们的慈善观,其中就包括谋取世界上最富有者的支持,让他们至少捐出一半身家。
坐而论道的意思。
坐着谈论大道理,不如亲身实践。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后泛指空谈大道理。
出自东晋葛洪的《抱朴子·用刑》。
原文:
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或坐而论道,或作而行之,或审曲面执,以饬五材,以辨民器,或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或饬力以长地财,或治丝麻以成之。
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审曲面执,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谓之商旅;饬力以长地财,谓之农夫;治丝麻以成之,谓之妇功。
译文:
国家有六类职业,百工是其中之一。有的人安坐而谋虑治国之道;有的人起来执行治国之道;有的人审视[五材的]曲直、方圆,以[加工]整治五材,而具备民众所需的器物;有的人使四方珍异的物品流通以供人们购取;有的人勤力耕耘土地而使之生长财富;有的人纺绩丝麻而制成衣服。
安坐而谋虑治国之道的,是王公;起来执行治国之道的,是士大夫;审视[五材的]曲直、方圆,以整治五材,而具备民众所需器物的,是百工;使四方珍异物品流通以供人们购取的,是商旅;耕耘土地而使之生长财富的,是农夫;纺绩丝麻而制成衣服的,是妇功。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葛洪借用《庄子》“向死而生”的典故,指出人从出生就受到死亡恐惧的折磨。俗人所认为的庄子不以死生为意,其实只是庄子为说明齐物之道而进行的说理策略,同时也是其不得长生之术无可奈何的放达之态,并非真的意欲“齐死生”。葛洪指出老庄都有保命全身的远害之举,《庄子》“曳尾泥涂”的典故正说明庄子的“贵生”之意。
葛洪特地指出:所谓庄子“齐死生”论,只是不明大理的俗人,“偏据一句”者的浅陋之见。那些伪为通达,张“齐死生之论”的俗人,惑乱视听,葛洪认为他们都当处以极刑。葛洪通过分开讨论,把庄子为文之意与俗人的理解区分开来,调和了庄子思想与道教理论在“齐死生”问题上的分歧。
葛洪一方面全力宣扬道家全身保命的“贵生”思想,另一方面则极力排斥其“齐死生”论,最终走向了道教神仙信仰。
实际上,庄子“贵生”,顺乎自然要求终其天年,固然有保命全身的考虑,然而庄子所追求的更多的是一种不执著于物事的精神自由,因而在对待人的精神赖以存在的肉体的态度上,与葛洪绝不相同。
葛洪则极力宣扬庄子“贵生”思想,十分重视精神赖以存在的肉体,认为肉体的存在对修神仙术极其重要,因而采取了诸多法门以保存肉体:“以药物养身,以术数延命,使内疾不生,外患不入,虽久视不死,而旧身不改,茍有其道,无以为难也。” 葛洪认为凭借丹药和神仙术,可长生久视,肉身成仙。
坐而论道是什么意思
坐而论道的意思:坐着空谈大道理。
【拼音】[ zuò ér lùn dào ]
【例句】这样,更给众多专业人士一个坐而论道的环境。
【近义词】徒托空言、纸上谈兵、信口雌黄
【反义词】事必躬亲、身体力行、身经百战
坐而论道的近义词
信口雌黄
【拼音】[ xìn kǒu cí huáng ]
【解释】不顾事实,随口乱说。[近]信口开河。
【近义词】坐而论道、胡说八道、言三语四、天花乱坠、妄下雌黄、无中生有、心直口快、高下在口、一簧两舌、口不择言、轻诺寡言、胡言乱语、信口开河、出尔反尔、此言差矣、枉口拔舌、满嘴跑火车、没事找事、真真假假
【反义词】信而有征、一言为定、言之凿凿、言出必行、守口如瓶、三缄其口
纸上谈兵
【拼音】[ zhǐ shàng tán bīng ]
【解释】比喻空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
【近义词】望梅止渴、坐而论道、言之无物、金玉其外、夸夸其谈、一纸空文、华而不实、画饼充饥、秀而不实、空言无补、纸上谭兵、光说不练
【反义词】言之有物、身体力行、身经百战、南征北战、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坐言起行、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用兵如神、运筹帷幄、沙场点兵
坐而论道的解释
坐而论道的解释[have an idle talk] 坐在那里高谈阔论空洞的 道理 详细解释 (1).古指王公大臣陪侍帝王 议论 政事。 《周礼·考工记序》 :“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或坐而论道,或作而行之……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 士大夫 。” 郑玄 注:“论道,谓谋虑治国之政令也。”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 文宣 王行状》 :“坐而论道,动以观德。” 《隋书·百官志下》 :“三师,不主事,不置府僚,盖与天子坐而论道者也。” 宋 邵博 《闻见后录》 卷一:“自 唐 以来,大臣见君则列坐殿上, 然后 议所进呈事,盖坐而论道之义。” (2).指坐下来谈论各项事理。 冯玉祥 《我的 生活 》 第二二章:“你若要我替你抬重物,我 自然 不行;至若坐而论道,那我比 姜太公 还年轻的多呢!” (3).指 脱离 实际 ,空谈大道理。 《人民日报》 1981.2.24:“我们就是要提倡这种领导者到基层去解决 问题 的作风,而反对坐而论道的不良习气。” 词语分解 坐的解释 坐 ò 古人双膝跪地,把 臀部 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坐。坐待。坐垫。坐骨。坐化(佛教指和尚盘膝坐着死去)。坐禅。坐功。坐骑。 乘,搭:坐车。坐船。 坚守 ,引申为常驻,不 论道的解释 .谋虑治国的政令。《周礼·考工记序》:“或坐而论道。” 郑玄 注:“论道,谓谋虑治国之政令也。”《楚辞·离骚》:“ 汤 禹 俨而祗敬兮, 周 论道而莫差。” 宋 王安石 《论馆职札子》:“以为王者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出自哪?
这句话,其实是出自“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意思是坐着谈论大道理,不如亲身实践,说不如做。用在书中对于陈平安的形容之中,对于其人物性格刻画,堪称是妙入毫巅。
对于烽火戏诸侯这个作者,有很多的读者都说他是个文青,平白直叙的故事不写,硬是要卖弄文笔,对此小编就不想过多的评论了,或许净无痕的《太古神王》和《伏天氏》这样的小说比较适合说烽火是文青的作者。
《剑来》中的其他句子
第一句:“有些人心如花木,皆向阳而生”
这句话虽出自《剑来》但是却是作者烽火戏诸侯从宋代古诗《断句》中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改编而来,难怪诗意浓重,让人读之心动无比,作者文笔确实无双!
第二句:“遇事不决,可问春风”
“遇事不决,可问春风”是《剑来》中,陈平安的师兄齐静春在在骊珠洞天破碎之际,牺牲自己换取小镇6000人的来生。离世前将文圣玉簪送给陈平安、代师收徒,并说服老剑条留意陈平安,促使老剑条最后认陈平安为主人,然后又让陈平安护送他的弟子李宝瓶到山崖书院去时,留给陈平安的一句话!
第三句:“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是齐静春离世前送给陈平安的文圣玉簪上刻着的一句话!后来在陈平安护送李宝瓶去山崖书院时,遇到文圣化身,玉簪被其收了回去,但是却也认下了陈平安这个弟子。
1、出处:出自《周礼.冬官考工记》第六文中云: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或坐而论道,或作而行之;或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或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或饬力以长地财;或治丝麻以成之,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
2、解释:坐着谈论大道理,不如亲身实践,说不如做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