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丘吉尔简介
- 2、丘吉尔生平?详细
- 3、丘吉尔哪一个国家的首相
- 4、丘吉尔的简介
- 5、丘吉尔是谁?
- 6、丘吉尔介绍及其相关作品
- 7、丘吉尔是个什么人
- 8、丘吉尔的故事
- 9、丘吉尔是什么人物?军事家?还是什么?
- 10、丘吉尔是谁?
丘吉尔简介
1、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WinstonLeonardSpencer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画家、演说家、作家、记者,出身于贵族家庭,父亲伦道夫勋爵曾任英国财政大臣。
2、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1874年生于英格兰牛津郡伍德斯托克。1940年至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领导英国人民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雅尔塔会议三巨头”之一,战后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他写的《不需要的战争》获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6卷、《英语民族史》24卷等。丘吉尔是历史上掌握英语单词数量最多的人之一(十二万多),被美国杂志《人物》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曾荣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从1929年到1965年,连续36年担任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校长。1965年1月24日,丘吉尔因中风逝世。2002年,BBC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结果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丘吉尔生平?详细
丘吉尔生平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带领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伟大胜利的民族英雄,是与斯大林、罗斯福并立的“三巨头”之一,是矗立于世界史册上的一代伟人。
丘吉尔出身于声名显赫的贵族家庭。他的祖先马尔巴罗公爵是英国历史上的著名军事统帅,是安妮女王统治时期英国政界权倾一时的风云人物;他的父亲伦道夫勋爵是上世纪末英国的杰出政治家,曾任索尔兹伯里内阁的财政大臣。祖先的丰功伟绩、父辈的政治成就以及家族的荣耀和政治传统,无疑对丘吉尔的一生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在他成长为英国一代名相的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他们为丘吉尔提供了学习的榜样,树立了奋斗目标,也培育了他对祖国的历史责任感,成为丘吉尔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和建功立业的强大驱动力。
丘吉尔未上过大学,他的渊博知识和多方面才能是经过刻苦自学得来的。他年轻时驻军于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在那里有半年多的时间里他“每天阅读四小时或五小时的历史和哲学著作”。自那以后,丘吉尔从柏拉图、吉本、麦考利、叔本华、莱基、马尔萨斯、达尔文等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生物学家的著作中吸取了丰富的思想营养。这使他的思想更加深刻,人生信念更加坚定,也使他成长为“我们生活的时代里最杰出和多才多艺的人”。
丘吉尔的头上戴有许多流光溢彩的桂冠,他是著作等身的作家、辩才无碍的演说家、经邦治国的政治家、战争中的传奇英雄。他一生中写出了26部共45卷(本)专著,几乎每部著作出版后都在英国和世界上引起轰动,获得如潮好评,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发行,以致《星期日泰晤士报》曾断言:“20世纪很少有人比丘吉尔拿的稿费还多。”1953年,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他在一生中多次经历的议员竞选中,在议会的辩论中,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时刻,发表了许多富于技巧而且打动人心的演讲,给人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瑞典文学院在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中说:“丘吉尔成熟的演说,目的敏捷准确,内容壮观动人。犹如一股铸造历史环节的力。……丘吉尔在自由和人性尊重的关键时刻的滔滔不绝的演说,却另有一番动人心魄的魔力。也许他自己正是以这伟大的演说,建立了永垂不朽的丰碑。”S·席瓦兹院士在颁奖词中还说,“丘吉尔在政治上和文学上的成就如此之大,……此前从未有过一位领袖人物能两样兼备而且如此杰出。”
的确,为丘吉尔树立了永垂不朽的丰碑的不仅是他的作品和演讲,而且是他作为一个政治家和反法西斯斗士的光辉业绩。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当选为议员,曾多次在内阁中担任要职。他经历了许多次政治上的升沉起伏,每次都以不屈不挠的努力,从不畏惧的斗志战胜艰难险阻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最终登上了光辉的顶峰,在英国处于历史危机的严峻关头,成为众望所归的政治领袖。连他政治上的对手也说:“丘吉尔是大家一致认为永远不能成为首相的人,可是他同样也是在这危急关头获得大家一致欢迎,认为是唯一可能出任领袖的人。”“人们不能不喜欢他,他的才能与朝气是无与伦比的。”
在通向胜利的漫长岁月里,丘吉尔在其演讲中多次发出战斗到底的誓言,表达了英国人民的心声。他说:“我们将永不停止,永不疲倦,永不让步,全国人民已立誓要负起这一任务:在欧洲扫清纳粹的毒害,把世界从新的黑暗时代中拯救出来。……我们想夺取的是希特勒和希特勒主义的生命和灵魂。仅此而已,别无其他,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丘吉尔在世人心目中已成为英国人民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的集中象征。《星期日泰晤士报》评论说:“今天,温斯顿·丘吉尔不仅是英国精神的化身,而且是我们的坚强领袖。不仅英国人,整个自由世界都对他无比信任。”
还值得注意的是,丘吉尔是有名的顽固反共人物。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时刻,在处理对苏关系问题上,他以一个杰出政治家的巨大勇气和高度灵活性,从英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完成了英国政治和他本人政治生涯中的重大历史性转折,毫不犹豫地与苏联结为盟国,使不同意识形态下的反法西斯力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结成了统一战线,从而保证了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斯大林称赞丘吉尔是“百年才出现一个的人物”。
此外,丘吉尔还可以称之为预言家、发明家、战略家、外交家。他早在三十年代对未来战争中的一些重大技术发展所作的预见后来都变成了现实;他以超乎寻常的惊人敏感和极大的勇气,冒着和平主义浪潮的巨大压力和“在政治上几乎有被消灭的危险”,一天也不放弃向国人发出预言式的战争警告,使英国人作好了战争来临的精神准备。他在用雷达侦察来袭敌机的方法正式使用前4年就提出对此问题的研究。他因动用海军经费改进和大量建造“陆地行舟”,使轮式装甲汽车演变成为威力巨大的现代坦克而被尊为“坦克之父”。他主持制定了“二战”中的许多战略计划。他亲自着意培育了在当时乃至后来左右世界政治格局的英美关系。总之,丘吉尔是一位人生内涵极为丰富的传奇人物。
姓名: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Churchill)
性别:男
出生年月:1874-1965
国籍:英国
所获奖项: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
XXX 里程碑 XXX
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1874-1965)英国传记作家、历史学家、政治家。生于牛津附近的布莱尼姆宫。祖父马博罗将军在战争中立有赫赫战功。父亲拉道尔夫勋爵曾任英财政大臣。他从小便被差送入寄宿学校学习,曾就读于著名的哈罗学校,但生性执拗,学习成绩不佳,只喜欢历史、文学和军事游戏。1893年勉强考入桑德斯特陆军军官学校后,由于志趣相投,毕业成绩名列前茅,获军官资格。1895年,以少尉军衔编入皇家第四骑兵团。后因渴望冒险的战斗生活,以志愿兵和随军记者的身份先后参加过西班牙对古巴的殖民地战争和英国军队在印度、苏丹、南非的战争,以作战英勇,敢于履险犯难闻名。其间,在印度驻守的两年中,他还广泛阅读了历史、哲学、宗教和经济方面的著作,以弥补自己在教育上的欠缺。同时,发表了报告文学《马拉坎德远征记》(1898)、《河上的战争》(1899)、《南非从军记》(1908)和小说《沙普罗拉》(1899)等,广受欢迎。
1899年,丘吉尔退伍参政,1900年当选为下议院议员。1906年以自由党身份首次入阁担任殖民副大臣,后出任商务大臣、内政大臣,第一镒世界大战前夕担任海军大臣,战争期间担任过军需大臣。十月革命胜利后,他曾积极策划反苏。1924年,又以保守党身份出任财政大臣,直至1929年保守党在选举中惨败而离开政府,赋闲十年之久。这期间他出版了五卷本回忆录《世界危机》(1923-1931)、传记著作《我的早年生活》(1930)、四卷本《马博罗传》(1933-1938)。
30年代,由于法西斯势力的崛起,欧洲形势日益紧张,丘吉尔坚决反对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成为强硬派领袖。他到处发表演说,揭露战争的危险。他的演说滔滔雄辩,警句迭出,被公认为出类拔萃的大演说家。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丘吉尔聘任张伯伦内阁的海军大臣。1940年,他临危受命,出任首相,领导英国人民保卫英伦三岛,并各级积极展开外交活动,与美苏结盟,形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1945年,在反法西斯胜利前夕,因保守党在大选中失败,丘吉尔失去首相职位。其后,他用六年时间完成了六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48-1954)。1951年,保守党在在选举中获胜,丘吉尔以77岁高龄再次出任首相。1955年因年事高辞职退休,专心撰写四卷本《英语民族史》(1956-1958)。1965年1月因脑溢血辞世。
丘吉尔的一生虽主要从事政治活动,但他的历史著述和传记文学写作也成就卓著。1946年开始,他便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并终于在1953年,"由于他在描述历史与传记方面之造诣,同时由于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的价值的光辉演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学院把他比作"具有西塞罗文才的凯撒大帝"(《颁奖辞》)。
XXX 代表作 XXX
《马拉坎德远征记》、《河上的战争》、《南非从军记》、《沙普罗拉》、《世界危机》、《我的早年生活》、《马博罗传》、《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英语民族史》等
丘吉尔, W.L.S. (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1965)英国政治家、首相(1940~1945,1951~1955)。1874年11月30日出生在英格兰牛津郡的一个贵族世家。1894年毕业于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
1939年以前的主要政治活动1895年从军,曾参加英国在印度、苏丹和南非的殖民战争。1906年作为自由党议员进入下院。主张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的关税政策。后历任殖民部次官、商务大臣、内政大臣、海军大臣和军需大臣、陆军大臣兼空军大臣、殖民大臣等要职。在任海军大臣期间,大力加强海军实力,以回击德国对英国海上霸权的挑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5年,英军在黑海海峡的盖利博卢战役中失利,同年11月丘吉尔引咎辞职。1919年1月丘吉尔出任陆军大臣兼空军大臣,攻击布尔什维主义,鼓吹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积极参与策划武装干涉苏俄(见苏俄国内战争)。1922年,因不满自由党的政策而脱离该党。同年在议会选举中落选。1924年任S. 鲍德温内阁的财政大臣。1925年在英国恢复金本位制。企图恢复伦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1926年,主张镇压工人大罢工。1931年1月,因对保守党领袖的政策不满退出鲍德温的影子内阁。此后他被排斥在政府公职之外,专心从事写作。在此期间,他同保守党右翼一起,反对向印度独立的要求作任何让步。丘吉尔对来自德国的威胁不断发出警告,主张重整军备,反对A.N.张伯伦姑息德国侵略的绥靖政策,主张联会法国和苏联,依靠国际联盟来阻止德国的侵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丘吉尔 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后,丘吉尔任张伯伦政府的海军大臣,积极组织援助挪威的战役。1940年5月10日继张伯伦任首相,并兼国防大臣,立即把全国经济纳入战时轨道。丘吉尔政府拒绝德国的诱和,坚持对德作战,同时争取美、苏作为同盟者参战。为了保卫不列颠群岛,亲自视察海防、空防设施。他支持沦陷国家开展抵抗运动,支持沦陷国家的流亡政府。苏德战争爆发当天,丘吉尔庄严声明:“俄国人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也就是美国的危难。”1941年7月12日签订《英、苏在对德战争中联合行动的协定》。8月9日,丘吉尔和F.D.罗斯福签署大西洋宪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丘吉尔与美国缔结一系列条约,其中包括联合使用两国的军事和经济资源、成立联合参谋部等内容。1942年以时机尚未成熟为借口,推迟开辟第二战场(见第二次世界大战)。丘吉尔先后参加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在处置战败的德国、波兰的疆界变动和政府组成等问题上,极力维护英帝国的利益。
战后的政治生涯 1945年7月大选中,保守党在选举中失败,丘吉尔辞去首相职务。1946年3月5日,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鼓吹英、美联合以对抗苏联拉下的纵贯欧洲南北的“铁幕”。这次演说揭开战后“冷战”时期的序幕。1948年10月9日,丘吉尔在英国保守党年会上正式提出一个把英美联盟、联合的欧洲、英联邦和英帝国连接在一起的“三环外交”的总方针。但由于战后英国的衰落未能实现。
1951~1955年,丘吉尔再度出任首相。在执政期间签订1954年《巴黎军事协定》,并缔结《东南亚防务条约》,继续对苏采取强硬态度。
1953年,丘吉尔被封为爵士,获“嘉德勋章”,同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55年4月5日正式退休,但直到1964年7月一直任下院者员。1965年1月24日于伦敦逝世。
丘吉尔还是一位演说家、政论家和作家。主要著作有《伦道夫·丘吉尔勋爵传》)( 1906)、《世界危机》(1923~1929)、《马尔伯勒的生平和时代》(1933~1938)、《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48~1954)和《英语民族史》(1956~1958)等。
丘吉尔哪一个国家的首相
丘吉尔是英国人,为英国首相,全名为温斯顿·丘吉尔,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带领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伟大胜利的民族英雄,是与斯大林、罗斯福并立的“三巨头”之一,是矗立于世界史册上的一代伟人。
丘吉尔出身于声名显赫的贵族家庭。他的祖先马尔巴罗公爵是英国历史上的著名军事统帅,是安妮女王统治时期英国政界权倾一时的风云人物;他的父亲伦道夫勋爵是上世纪末英国的杰出政治家,曾任索尔兹伯里内阁的财政大臣。
祖先的丰功伟绩、父辈的政治成就以及家族的荣耀和政治传统,无疑对丘吉尔的一生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在他成长为英国一代名相的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
丘吉尔的人物荣誉
从1929年到1965年,连续36年担任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校监。
1941年至去世为止,丘吉尔一直出任五港总督,该职乃属名誉性质。同样在1941年,加拿大总理威廉·莱昂·麦肯齐·金委任丘吉尔为“女皇陛下加拿大枢密院”的顾问官,使他同时是加拿大和英国枢密院的成员。
1953年,他又获得另外两项重要奖项:首先是获颁赠嘉德勋章,成为爵士。同年又凭《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一书取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评语:“因为他精通历史和传记的艺术以及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类价值的光辉演说。”
丘吉尔的简介
丘吉尔是 历史 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曾两次担任英国首相,并领导英国人民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 政治 领袖之一。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丘吉尔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丘吉尔的简介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英国 历史学 家、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记者。1940—1945年、1951—1955年期间曾两度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1929年至1965年临终,连续36年担任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校长。他的《不需要的战争》获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6卷、《 英语 民族史》4卷等。是历史上掌握 英语单词 词汇量最多的人之一(十二万多),被美国杂志《展示》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曾荣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2002年,在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中丘吉尔被选为最伟大的英国人。丘吉尔 血液 样本于3月12日举行拍卖,估价超一千英镑。
丘吉尔是一个怎样的人
出生于1874年11月30日的温斯顿·丘吉尔一生极具传奇色彩,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也曾体验无限的风光与荣耀。他在政治、 绘画 、演说等多个方面都表现出色。对于温斯顿·丘吉尔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一问题,有人称他是一个全才。
他在 教育 领域、文学方面有着很多功绩,他的作品《不需要的战争》在195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曾两次担任英国首相,领导英国人民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有人说没有他,就没有英国二战的胜利。他从没有接受过教育,却有一身的才华,这完全是他 自学 的结果,由此可以看出温斯顿·丘吉尔是一个有决心、有毅力的人。他曾说过:A pessimist sees the difficulty in every opportunity; an optimist sees the opportunity in every difficulty,这句话的意思是:悲观的人在机会里看到困难,乐观的人却在困难里看到机会。这句话被许多人当做名言在践行,而他自己也是乐观主义者。
他一生中经历过多次议员选举,他在演讲时,挥洒自如,给人以心灵的安慰。他还拥有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指挥有方,多次带领军队取得胜利,成为英国人民心中的英雄、榜样。对于温斯顿·丘吉尔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一问题,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但人们对温斯顿·丘吉尔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给出的答案,一直都是褒义的。温斯顿·丘吉尔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丘吉尔一生的成就
著作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六卷本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伦道夫·丘吉尔勋爵传》、《英语民族史》等多部小说和回忆录。他一生中写出了26部共45卷(本)专著,几乎每部著作出版后都在英国和世界上引起轰动,获得如潮好评,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发行,《星期日泰晤士报》曾断言20世纪很少有人比丘吉尔拿的稿费还多。
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期间两度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1953年因《二战回忆录》,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一生中多次经历的议员竞选中,在议会的 辩论 中,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时刻,发表了许多富于技巧而且打动人心的演讲,给人们 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来生最愿意做的事也是想跟某人对话:他的来生是想与王尔德对话。丘吉尔之所以青睐奥斯卡·王尔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王尔德的机智与辩才。
瑞典文学院在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中说:“丘吉尔成熟的演说,目的敏捷准确,内容壮观动人。犹如一股铸造历史环节的力。丘吉尔在自由和人性 尊重的关键时刻的滔滔不绝的演说,却另有一番动人心魄的魔力。也许他自己正是以这伟大的演说,建立了永垂不朽的丰碑。”S·席瓦兹院士在颁奖词中还说,“丘吉尔在政治上和文学上的成就如此之大,此前从未有过一位领袖人物能两样兼备而且如此杰出。”
的确,为丘吉尔树立了永垂不朽的丰碑的不仅是他的作品和演讲,而且是他作为一个政治家和反法西斯斗士的光辉业绩。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当选为议员,曾多次在内阁中担任要职。他经历了许多次政治上的升沉起伏,每次都以不屈不挠的努力,从不畏惧的斗志战 胜艰难险阻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最终登上了光辉的顶峰,在英国处于历史危机的严峻关头, 成为众望所归的政治领袖。
连他政治上的对手也说:“丘吉尔是大家一致认为永远不能成为首相的人,可是他同样也是在这危急关头获得大家一致欢迎,认为是唯一可能出任领袖的人。”;“人们不能不喜欢他,他的才能与朝气是无与伦比的。”
在通向胜利的漫长岁月里,丘吉尔在其演讲中多次发出战斗到底的誓言,表达了英国人民的心声。他说:“我们将永不停止,永不疲倦,永不让步,全国人民已立誓要负起这一任务:在欧洲扫清纳粹的毒害,把世界从新的黑暗时代中拯救出来。我们想夺取的是希特勒和希特勒主义的生命和灵魂。仅此而已,别无其他,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丘吉尔在世人心目中已成为英国人民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的集中象征。丘吉尔的著名演讲《热血、辛劳、眼泪、汗水》。
丘吉尔是谁?
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是英国最著名的首相,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战争的民族英雄,是矗立于世界史册上的一代伟人。
良好的家庭教育丘吉尔从小生活在富裕的家庭,他祖上是英国的贵族,爷爷是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军事统帅,父亲是杰出的政治家,曾任索尔兹伯里内阁的财政大臣,丘吉尔的母亲叫詹妮,是有着印第安人血统的美国人,出身于美国一个名门望族的家庭。这一切无疑对丘吉尔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对于他后来出任英国一代首相的过程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丘吉尔小时候是住校生,他非常淘气。有一次他站在一个桥上,桥下面有两棵树,他想从桥上跳到那棵树上,然后再从树上滑落到地面。可是他算距离算错了,他纵身一跃,摔到地上。一下摔成脑震荡,三天三夜未醒。三个月之后才下地走路,在家休学了一年半。
在这期间他跟随着父母,开始接触上流社会,他家本身就是富人俱乐部,所以他父母与朋友的话题几乎离不开政治。这样,丘吉尔对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对大英帝国的力量,产生一种近似崇拜的心理。渐渐地,他甚至可以对父亲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说。后来,丘吉尔竟然到下院去听会,专心致志地听那里发生的政治大辩论,并且学会了辩论的技术与技巧。在他十岁时,他就相信政治是权力。所以,丘吉尔从少年时代就被培养出极富有创造力的个性,他整天在谋划明天的东西,他的大脑总是不停地在想未来的问题,这一点对他后来的政治生涯,具有关键性的影响。
广泛阅读拓展知识丘吉尔的学习成绩不佳,只喜欢历史、文学和军事游戏,所以他一直没有受到大学教育。后来,他广泛阅读了历史、哲学、宗教和经济方面的著作,以弥补自己在教育上的欠缺。在他驻军于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时,“每天阅读四小时或五小时的历史和哲学著作”,阅读很多大家的作品,像柏拉图、吉本、麦考利、叔本华、莱基、马尔萨斯、达尔文等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生物学家。这些丰富的著作,不仅加深了丘吉尔的思想认识,更竖立了他的人生信念,也丰富了他的文化知识,最终使他成为了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一生中写出了26部共45卷(本)专著,几乎每部著作出版后都在英国和世界上引起轰动,获得好评。
年,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这一荣誉是对他一生中所有的优秀演讲的一个肯定,他的每一次演讲都给人们以最大的鼓舞,他以壮观动人的内容来进行演讲,从而使他的演讲具有一种动人心魄的魔力。丘吉尔曾多次在他的演讲中发出战斗到底的誓言,而此正表达了英国人民的心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处理对苏关系问题上,他以一个杰出政治家的巨大勇气和高度灵活性,从英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完成了英国政治和他本人政治生涯中的重大历史性转折,毫不犹豫地与苏联结为盟国,使不同意识形态下的反法西斯力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结成了统一战线,从而保证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年4月,丘吉尔辞去首相职位,宣告退休。在以后的岁月里他还不忘写作,《英国民族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就创作于此时。
公元1965年1月24日,丘吉尔在伦敦逝世,享年91岁。
丘吉尔介绍及其相关作品
丘吉尔简介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爵士,KG,OM,CH,TD,FRS丘吉尔简介,PC (Can)(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英国政治家、演说家、军事家和作家,曾于1940年至1945年出任英国首相,任期内领导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联合美国等国家对抗德国,并取得了最终胜利,并自1951年至1955年再度出任英国首相。
丘吉尔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对英国乃至于世界均影响深远。此外,他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曾于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自1941年至去世为止,丘吉尔一直出任五港总督,该职乃属名誉性质。同样在1941年,加拿大总理威廉·莱昂·麦肯齐·金委任丘吉尔为女皇陛下加拿大枢密院的顾问官,使他同时是加拿大和英国枢密院的成员。
到1953年,他又获得另外两项重要奖项。首先是获颁赠嘉德勋章,成为爵士;此外他又凭《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一书取得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指出,“通过两次世界大战亲身经历,传承家族的骑士传统,以纯熟的母语对变动的世界作出敏锐反应……精通历史和传记的艺术,以及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类价值的光辉演说”,因此获得该奖。
丘吉尔在1955年退休的时候,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伉俪特地亲临唐宁街与丘吉尔夫妇共进晚餐,自他以后,只有哈罗德·威尔逊曾享同样的殊荣。虽然丘吉尔退任首相,但他则保留议会议席和出任布里斯托大学校监一职至1964年。此外他又在1959年取得下院之父的名衔,以突显他在下院服务时间最长的资历。
丘吉尔在1955年卸任首相后,曾获得晋升为公爵的机会。当时他曾作出细心的考虑丘吉尔简介,并选择了以伦敦公爵为封号。但由于其子伦道夫希望继续在下院发展政治事业,而丘吉尔一旦接受爵位,那他死后伦道夫便会因为继承公爵爵位自动丧失下议院议员的资格,进入上议院(当时并未有任何让贵族终身放弃爵位,而保留后代拥有贵族爵位权利的法案),因此丘吉尔最终拒绝接受公爵爵位。而至今为止,亦再没有平民获公爵爵位。
以下列出其他较次要的荣誉:
1956年在阿亨获查理曼大帝奖,此奖乃授予对欧洲统一有贡献者。
1960年剑桥大学设立丘吉尔学院,以纪念丘吉尔。
1963年,美国国会通过向丘吉尔赠荣誉美国公民的地位,由丘吉尔的儿子和孙子到美国代为出席颁赠仪式,这是美国首次颁赠荣誉美国公民衔。
在加拿大,一共有8间院校以丘吉尔命名。该8间院校方别位于温哥华、温尼伯、汉米敦、京士顿、圣凯瑟琳斯、莱斯布里奇、卡尔加里和渥太华。
在2002年,BBC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结果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丘吉尔是个什么人
丘吉尔是英国首相,并领导英国人民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 政治 领袖之一。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丘吉尔是个什么人,希望对你有帮助。
丘吉尔是个什么人
出生于1874年11月30日的温斯顿·丘吉尔一生极具传奇色彩,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也曾体验无限的风光与荣耀。他在政治、 绘画 、演说等多个方面都表现出色。对于温斯顿·丘吉尔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一问题,有人称他是一个全才。
他在 教育 领域、文学方面有着很多功绩,他的作品《不需要的战争》在195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曾两次担任英国首相,领导英国人民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有人说没有他,就没有英国二战的胜利。他从没有接受过教育,却有一身的才华,这完全是他 自学 的结果,由此可以看出温斯顿·丘吉尔是一个有决心、有毅力的人。他曾说过:A pessimist sees the difficulty in every opportunity; an optimist sees the opportunity in every difficulty,这句话的意思是:悲观的人在机会里看到困难,乐观的人却在困难里看到机会。这句话被许多人当做名言在践行,而他自己也是乐观主义者。
他一生中经历过多次议员选举,他在演讲时,挥洒自如,给人以心灵的安慰。他还拥有着强烈的 历史 责任感,指挥有方,多次带领军队取得胜利,成为英国人民心中的英雄、榜样。对于温斯顿·丘吉尔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一问题,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但人们对温斯顿·丘吉尔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给出的答案,一直都是褒义的。温斯顿·丘吉尔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丘吉尔为什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是世界上较早实行普选制的国家,首相的选择同样也是采用的普选制。作为英国最为有名的首相之一,温斯顿·丘吉尔的大名早已响彻全球。他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名声,不仅是因为他的长袖善舞,是英国历史上伟大的战略家,而且他还是一位极有天赋的画家和作家,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温斯顿·丘吉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不可否认他是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首相。
丘吉尔出生于英国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优渥的家庭背景使他儿时生活过的十分舒服,尽管生性顽皮但并不影响他的前景,依稀记得丘吉尔 毕业 时成绩很差,毕业后的丘吉尔因为父亲去世而进入军队成为一名军人,军营的生活使他热爱上了写作,他成为了一名随军记者,并从此有了创作的 兴趣 。
由于丘吉尔是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所以他笔下的触觉比之常人更加灵敏,所以他的作品也深受民众的喜爱。后期丘吉尔成为了英国的首相,对于政治的认识更加深刻,有时这成为他写作 灵感 的源泉,将政治融入到作品中,从英国领导人的角度来看待战争、描述战争显得更加真实,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
1953年,丘吉尔最著名的作品《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家,他也成为唯一一位获得此项殊荣的英国首相。
丘吉尔是怎么死的
温斯顿·丘吉尔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二战期间拯救了英国。1965年1月24日,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逝世,当时他已是九十一岁高龄,死于中风。
温斯顿·丘吉尔逝世后,英国政府为他举行了庄严隆重的国葬,这场国葬共有110多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他的灵柩停放在西敏寺里,这样方便全国民众前来哀悼,民众吊唁完毕后,又用火车把灵丘吉尔的灵柩运到他的诞生地。他的诞生地是布伦海姆宫,人们把他的灵柩停放在附近的布雷顿教堂公墓中,最后把丘吉尔的遗体与父母的遗体合葬在一起。史学家称这是对丘吉尔一生奋斗出的成就的最大肯定,他在二战期间所表现出的不畏强权、顽强抵抗、追求自由的精神,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温斯顿·丘吉尔逝世,对英国来说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即使丘吉尔去世了,但他的功绩却永远留在英国人们心中。他是一座里程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导英国人民取得胜利。他 爱好 学习,热爱演讲,有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丘吉尔曾说过:我的奉献,只有鲜血、辛劳、眼泪与汗水。这句话被当时的人们引为经典,被士兵们争相效仿,他成为人民心中的楷模。评论家们指出,温斯顿·丘吉尔逝世只是他肉体的离开,他的精神永远留在这个世界。
丘吉尔的故事
丘吉尔的故事
丘吉尔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领导英国人民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雅尔塔会议三巨头”之一,本文由我为大家搜集的丘吉尔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一
英国首相丘吉尔有一个习惯,无论在什么时候做完工作,都要跳进热气腾腾的浴缸洗澡。然后光着身子在房子里踱步。
二战期间,一次,丘吉尔来到白宫,要求美国给予军事援助。当他正在白宫的浴室里光着身子踱步时,有人敲浴室的门。“进来吧,进来吧。”他大声喊道。门一打开,出现在门口的是罗斯福。他看到丘吉尔一丝不挂,便转身想退出去。“进来吧,总统先生,”丘吉尔伸出双臂,大声呼喊: “大不列颠的首相是没有什么东西需要对美国的总统隐瞒的。”——两人一阵大笑。英国从美国得到了全面的军事援助。
二
1945年英国大选后,丘吉尔首相下台。皮姆爵士看望丘吉尔,把大选结果告诉他。
当时,丘吉尔正躺在浴缸里洗澡,当他听到这个坏消息时幽默地说:“他们完全有权利把我赶下台。那就是民主!
那就是我们一直在奋斗争取的!现在———劳烦您把毛巾递给我。”
丘吉尔幽默故事15则 他竟是上帝派来的逗逼!
三
在二战时,丘吉尔对保卫英伦有卓著的功绩。战后他退位时,英国国会拟通过提案,塑造一尊丘吉尔的铜像,置于公园,让众人景仰。丘吉尔听后回绝道:“多谢大家的好意,我怕鸟儿喜欢在我的铜像上拉屎,所以还是请免了吧!
四
一天。有人问丘吉尔,做个政治家要有什么条件。丘吉尔回答说:“政治家要能预言明日、下月、来年及将来发生的一些事情。”那个人又问:“假如到时候预言的'事情未实现,那怎么办?”丘吉尔说:“那要再说出一个理由来。”
五
一位媚态十是的年轻妇人对丘吉尔说:“你有两点我不喜欢。”“哪两点?”“你执行的新政策和你嘴上的胡须。”
“哎呀,真的,夫人”,丘吉尔彬彬有礼地回答说:“请不要在意,您没有机会接触到其中任何一点。”
丘吉尔幽默故事15则 他竟是上帝派来的逗逼!
六
丘吉尔年轻时,曾作为一名战地记者被俘,他逃走了。
布尔人出价25磅悬赏他。几年后,他在自己的书房里建嘎悬赏他的告示配上镜框挂了起来,并对来防者讲述:“这是我的全部价格25磅吗?”
七
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占领荷兰期间,荷兰流亡政府在美国设立了总部。德克?吉尔总理几乎不会讲英语,在第一次会晤丘吉尔时,一见面,德克?吉尔伸出手,向他的英国盟友友好地说了声“再见”。 “先生,”丘吉尔这样作答,“我希望所有的政治会议都像这样简短扼要。
八
在丘吉尔75岁生日的茶会上,一名年轻的新闻记者对丘吉尔说:“真希望明年还能来祝贺您的生日。” 丘吉尔拍拍年轻人的肩膀说:“我看你身体这么壮,应该没有问题。”
九
丘吉尔小的时候,学习成绩很差。当上英国首相后,一次,他回到自己的母校,校长和老师们都毕恭毕敬地向他汇报学校的情况。可他对这些情况毫不敢兴趣,说道:“我希望见一见学校学习成绩最差的那个孩子。”
那个孩子被带来后,丘吉尔拍拍他的肩头,亲切地对他说道:“我非常感谢你,因为是你,牢牢地守住了我的位置。
十
一天,丘吉尔急于赶到议院去开会,他叫了一辆出租汽车。 车子到达目的地后,丘吉尔下车对司机说:“我在这里大约要耽搁一个钟头,你等我一下吧。” “不行,”司机坚决地回绝,“我就要赶回家去,好在收音机里收听丘吉尔的演说。” 首相一听这话,不禁大为惊喜,于是除照价付了车资之外,又重重赏了司机一笔可观的小费。 司机望着这笔意外的收入,很快就改变了主意。 他对丘吉尔说:“我想了一下,还是在这里等着送你回去吧。管他妈的什么丘吉尔!”
十一
有一回,当丘吉尔共事的保守党议员威廉·乔因森希克斯在议会上演说。看到丘吉尔在摇头表示不同意,便说:“我想提请尊敬的议员注意,我只是在发表自己的意见。”
丘吉尔对答道:“我也想提请演讲者注意,我只在摇我自己的头。”
丘吉尔幽默故事15则 他竟是上帝派来的逗逼!
十二
在一次访美期间,丘吉尔应邀去一家供应冷烤鸡的简易餐厅进餐。在要取第二份烤鸡时,丘吉尔很有礼貌地对女主人说:“我可以来点儿鸡胸脯的肉吗?”
“丘吉尔先生,”女主人温柔地告诉他:“我们不说‘胸脯’,习惯称它为‘白肉’,把烧不白的鸡腿肉称为‘黑肉”’。丘吉尔为自己的言辞不当表示了歉意,可心里却认为这是咬文嚼字。
第二天,这位女主人收到了一朵丘吉尔派人送来的漂亮的兰花,兰花上附有一张卡片,上写:“如果你愿把它别在你的‘白肉’上,我将感到莫大的荣耀———丘吉尔。”
十三
在一次招待高官显贵们的宴会上,气氛热烈,笑语喧哗。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礼宾司的一名官员走到丘吉尔身旁,对他耳语说,他看见某先生把一只银制的盐缸塞进了自己的口袋。听了这话,丘吉尔当众将一只银制的胡椒粉缸塞进了口袋,好像无人看见一样。
丘吉尔幽默故事15则 他竟是上帝派来的逗逼!
宴会结束时,丘吉尔悄悄走到那位拿了盐缸的先生身旁,轻声对他说:“亲爱的,我们都被别人看见了。哎,最好还是放回去吧,你说呢?”
十四
在阿拉曼战役前夕,丘吉尔召见了他的得力将领蒙哥马利将军。在谈话中,丘吉尔提议他应该研究一下逻辑。疆场勇士蒙哥马利担心自己会陷入纠缠不清的逻辑命题中,便找了个借口推托。他对丘吉尔说:“首相先生,你知道,有这样一句谚语:‘了解和亲昵会产生轻蔑’。也许我越是研究逻辑,便会越加轻视它。”
丘吉尔取下烟斗说:“不过我要提醒你,没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亲昵,什么也不会产生出来的
十五
丘吉尔临终前面带笑容,对守护在他身边的人说:“我已准备好了去见上帝,不管上帝是否已准备好了酷刑来质问我。”
;
丘吉尔是什么人物?军事家?还是什么?
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1874-1965)英国传记作家、历史学家、政治家。生于牛津附近的布莱尼姆宫。祖父马博罗将军在战争中立有赫赫战功。父亲拉道尔夫勋爵曾任英财政大臣。他从小便被差送入寄宿学校学习,曾就读于著名的哈罗学校,但生性执拗,学习成绩不佳,只喜欢历史、文学和军事游戏。1893年勉强考入桑德斯特陆军军官学校后,由于志趣相投,毕业成绩名列前茅,获军官资格。1895年,以少尉军衔编入皇家第四骑兵团。后因渴望冒险的战斗生活,以志愿兵和随军记者的身份先后参加过西班牙对古巴的殖民地战争和英国军队在印度、苏丹、南非的战争,以作战英勇,敢于履险犯难闻名。其间,在印度驻守的两年中,他还广泛阅读了历史、哲学、宗教和经济方面的著作,以弥补自己在教育上的欠缺。同时,发表了报告文学《马拉坎德远征记》(1898)、《河上的战争》(1899)、《南非从军记》(1908)和小说《沙普罗拉》(1899)等,广受欢迎。
1899年,丘吉尔退伍参政,1900年当选为下议院议员。1906年以自由党身份首次入阁担任殖民副大臣,后出任商务大臣、内政大臣,第一镒世界大战前夕担任海军大臣,战争期间担任过军需大臣。十月革命胜利后,他曾积极策划反苏。1924年,又以保守党身份出任财政大臣,直至1929年保守党在选举中惨败而离开政府,赋闲十年之久。这期间他出版了五卷本回忆录《世界危机》(1923-1931)、传记著作《我的早年生活》(1930)、四卷本《马博罗传》(1933-1938)。
30年代,由于法西斯势力的崛起,欧洲形势日益紧张,丘吉尔坚决反对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成为强硬派领袖。他到处发表演说,揭露战争的危险。他的演说滔滔雄辩,警句迭出,被公认为出类拔萃的大演说家。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丘吉尔聘任张伯伦内阁的海军大臣。1940年,他临危受命,出任首相,领导英国人民保卫英伦三岛,并各级积极展开外交活动,与美苏结盟,形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1945年,在反法西斯胜利前夕,因保守党在大选中失败,丘吉尔失去首相职位。其后,他用六年时间完成了六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48-1954)。1951年,保守党在在选举中获胜,丘吉尔以77岁高龄再次出任首相。1955年因年事高辞职退休,专心撰写四卷本《英语民族史》(1956-1958)。1965年1月因脑溢血辞世。
丘吉尔的一生虽主要从事政治活动,但他的历史著述和传记文学写作也成就卓著。1946年开始,他便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并终于在1953年,"由于他在描述历史与传记方面之造诣,同时由于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的价值的光辉演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学院把他比作"具有西塞罗文才的凯撒大帝"(《颁奖辞》)。
http://www.xhistory.net/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12
二战时英国首相 军事家 政治家
政治家 军事家 都是
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画家、演说家、作家、记者。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父亲伦道夫勋爵曾任英国财政大臣。
1965年1月24日,丘吉尔因中风去世。英国政府为丘吉尔举行了国葬。他的灵柩在西敏寺停放,供民众吊唁。然后用火车把灵柩运到他的出生地布伦海姆宫附近的布雷顿教堂公墓中,与他的父母亲葬在一起。
扩展资料
部分荣誉:
1939年丘吉尔战车用丘吉尔的名字命名。
1956年在阿亨获查理大帝奖,此奖乃授予对欧洲统一有贡献者。
1960年剑桥大学设立丘吉尔学院,以纪念丘吉尔。
1963年,美国国会通过向丘吉尔赠荣誉美国公民的地位,由丘吉尔的儿子和孙子到美国代为出席颁赠仪式,这是美国首次颁赠荣誉美国公民衔。
在加拿大,一共有8间院校以丘吉尔命名。该8间院校方别位于温哥华、温尼伯、汉米敦、京顿、圣凯瑟琳斯、莱斯布里奇、卡尔加里和渥太华。
2002年,BBC举行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结果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2016年,英格兰银行首度发行塑胶钞,以丘吉尔为5元钞背面人像,设计中并包含他的诺贝尔文学奖奖章、出生地布伦海姆宫、威斯敏斯特宫及其标志的大笨钟等细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丘吉尔
丘吉尔是谁?
英国首相,政治家,战略家,著作家。出身贵族。1895年桑德赫斯特皇家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在骑兵部队任职。其间,以记者身分随西班牙军队报道古巴独立战争。1896~1898年随英军参加镇压印度西北部居民起义和苏丹马赫迪起义。1899年辞去军职,作为《晨邮报》随军记者参加英布战争,曾被布尔人俘获,后越狱逃脱。回国后投身政界,当选为保守党议员。1904年转向自由党。1906~1911年先后任殖民副大臣、商务大臣、内政大臣。1911年出任海军大臣,领导组建海军参谋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伊始,命令海军提前进入战备状态。1915年11月因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失利被迫辞职后,前往法国作战,任步兵营营长。1916年退役回国,任议员。1917年7月出任军需大臣,重视坦克的研制和生产,力主建立独立空军。1919年1月任陆军大臣和空军大臣,仇视俄国十月革命,煽动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1921年2月任殖民大臣。1922年大选失败后退出政界,从事绘画和写作。1924年11月出任财政大臣。1929~1939年工党执政期间,未担任任何公职。
年代,丘吉尔在德国纳粹势力急剧膨胀、战争危机日益严重情况下,不断提醒政府和公众注意英国国防实力有被德国超过的危险,反对对德国采取绥靖政策,谴责《慕尼黑协定》,主张加强军备,建立以英法联盟为核心包括苏联在内的反德同盟。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于1939年9月3日出任海军大臣。1940年5月10日德军闪击西欧当日,出任英国战时内阁首相兼第一财政大臣、国防大臣和保守党下院领袖,迅即把国民经济转入战时轨道。英军自敦刻尔克撤退和法国投降后,在英国孤军奋战的危难时刻,他以其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心,领导英国及英联邦国家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战争,在不列颠之战中击败德国空军,迫使A.希特勒放弃进攻英国的企图,使英国成为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大本营和解放欧洲的反攻基地。他强调保卫海上交通线,团结一切反法西斯力量,借助美国的实力重返欧洲大陆,彻底击败轴心国。1940年9月批准以英国部署在西半球的海空军基地交换美国50艘驱逐舰的协议。12月请求F.D.罗斯福增加援助,并促成美国通过《租借法案》。1941年1月派遣二军参谋部代表与美国军方会谈,制定“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当天即宣布援助苏联;7月12日与苏联达成军事协定,规定在战争中联合行动,不与德国单独谈判和媾和。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次日对日宣战。
二战期间,多次与美、苏首脑会晤,制定联盟战略,达成一系列协议。1941年8月13日与罗斯福签署《大西洋宪章》,确定两国共同对德政策和战争目标。12月~次年1月与罗斯福举行华盛顿会议,决定建立美英参谋长联合委员会,以协调两国战略、共同使用两国资源和战略物资,并参与起草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在开辟第二战场问题上,与美、苏领导人有重大分歧。1943年1月与罗斯福举行卡萨布兰卡会议,反对在1943年开辟第二战场,主张加强地中海攻势,进军意大利。1943年11月22~26日与蒋介石、罗斯福举行开罗会议,签署《开罗宣言》。11月28日~12月1日与罗斯福、JV.斯大林举行德黑兰会议,决定1944年5月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并就战后欧洲秩序的安排和国际组织的建立进行讨论,签署《德黑兰宣言》和《德黑兰总协定》。1945年2月与罗斯福、斯大林举行雅尔塔会议,就分区占领德国、对德实施管制、波兰的边界划分和政府的组成、联合国安理会的表决程序等问题达成协议。7月17~28日与H.杜鲁门和斯大林举行波茨坦会议。28日,因保守党在大选中失败而辞职。
年3月5日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主张美英联合对抗共产主义,拉开“冷战”帷幕。1948年10月提出以英美特殊关系、欧洲联盟和英联邦为基石的“三环外交”政策。朝鲜战争爆发后,反对美国扩大战争和进行核讹诈。1951年10月再次当选为首相。1953年受封爵士并获诺贝尔文学奖。1955年4月5日因年迈退休。卒于脑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