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陶宛,立陶宛是哪个国家的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24 06:23:12 浏览2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立陶宛是什么

立陶宛是一个在欧洲成立的议会制共和制国家,立陶宛共和国,简称立陶宛,位于波罗的海东岸,与北方的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并称为波罗的海三国,东南邻白俄罗斯,西南是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首都维尔纽斯。
立陶宛是一个拥有辉煌文明的历史古国,1240年成立立陶宛大公国,1569年与波兰合并成波兰立陶宛联邦,成为欧洲强国之一,并与俄罗斯一直在北欧和东欧争霸,后由于国力衰退,成为俄罗斯帝国的附庸国并最终遭到吞并。一战时被德国占领,1918年2月宣布独立,但在二战时又遭苏联吞并,1940年成立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宣布脱离苏联再次独立,直到1991年9月6日苏联才承认其独立。后加入欧盟和北约。

立陶宛是哪个国家的

立陶宛是一个位于欧洲北部的国家。
立陶宛共和国,简称立陶宛,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接拉脱维亚,东连白俄罗斯,南邻波兰,西濒波罗的海和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国境线总长1644公里,海岸线长90公里,国土面积6.53万平方公里。全国由7个城市、43个区、8个自治机构和2个疗养区共60个地方行政单位构成,首都为维尔纽斯。截至2022年6月,立陶宛总人口279.5万。
1240年成立立陶宛大公国,1569年与波兰王国共同组建波兰立陶宛联邦,成为欧洲强国。后国力衰退,成为俄罗斯帝国的附庸国并最终遭到吞并。一战时被德国占领,1918年2月宣布独立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40年7月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同年8月加入苏联。1990年宣布脱离苏联独立,1991年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承认立独立,9月17日立加入联合国。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约,同年5月1日加入欧盟。
立陶宛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和文化的国家,同时也是欧洲联盟和北约的成员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立陶宛是哪个洲的国家

立陶宛是欧洲国家。
立陶宛共和国,位于波罗的海东岸,与北方的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并称为波罗的海三国,东南邻白俄罗斯,西南是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首都维尔纽斯。
.立陶宛地形以平原为主,另有西部不大的丘陵及东南部的高地,最高点海拔293.6米。
立陶宛气候介于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之间,冬季较长,多雨雪,日照少;9月中旬至次年3月中旬温度最低,1月份平均气温为-4~7℃;夏季较短而且凉爽,日照时间较长;6月下旬至8月上旬最温暖,7月平均气温16~20℃。
立陶宛是欧洲湖泊最多的国家之一,面积超过0.5公顷的湖泊有2830个,湖泊总面积达880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DRUKSIAI湖面积4479公顷;共有722条河流,最长的河流涅曼河全长937公里,流经立陶宛境内长度475公里,自东向西流入波罗的海。

立陶宛国家简介概况

立陶宛是1990年3月宣布独立,是第一个宣布独立的苏联加盟国。
立陶宛全称立陶宛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Lithuania),位于波罗的海东岸,与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并称为波罗的海三国。国土面积6.5万平方公里(与我国通辽市大小相当),行政上划分为国划分为60个市、区;2020年人口279万(与我国通辽市人口数量相当),主体民族立陶宛族占84.2%,波兰族占6.6%,俄罗斯族占5.8%。官方语言为立陶宛语。
约77%的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立陶宛人为古波罗地人后裔,属于北欧人种,与拉脱维亚人是近亲。立陶宛共和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1991年9月,苏联正式承认立陶宛独立,立陶宛宣布独立比苏联正式宣告解体还早1年零9个月。自1991年从原苏联独立,仅仅30多年,但立陶宛的历史却很悠久。
立陶宛的资源介绍:
1、矿产资源
立陶宛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比较贫乏,主要依赖进口。主要资源有西部地区和波罗的海大陆架的石油,泥煤、建筑用石膏、石灰石、粘土和砂石等,东南部有铁矿和花岗岩,还有白云石、矿泉水、地热等资源。
2、森林资源
立陶宛的森林和水资源较为丰富。面积较大的森林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东南部,森林面积217.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0%以上。多为针叶林,主要为松树。主要树种是橡树、桦树。森林中的蘑菇、浆果、草药资源也比较丰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立陶宛

立陶宛英文

立陶宛英文:Lithuania
拓展资料
立陶宛是位于东欧的一个国家,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1、地理位置
立陶宛位于波罗的海东岸,与拉脱维亚、白俄罗斯、波兰和俄罗斯接壤。该国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地理、政治和经济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立陶宛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森林、水域和农田。
2、历史与文化
立陶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它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曾是强大的立陶宛大公国的核心。立陶宛的文化受到波兰、德国和俄罗斯等邻国的影响,形成了独特而多元的文化传统。
3、自然风光
立陶宛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国内拥有多样的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如库尔斯半岛国家公园、特拉凯岛等。这些地方保存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并提供了户外活动如徒步旅行、自行车骑行和观鸟的机会。
4、城市与建筑
立陶宛的城市既有现代化的都市如首都维尔纽斯、考纳斯和克莱佩达,也有具有古老魅力的历史城镇如特拉凯、 巴尔扎和威尔纽斯古城。这些地方以其精美的建筑、独特的城市风景和文化景观而闻名。
5、文化遗产
立陶宛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的是立陶宛的木制教堂和宗教建筑。立陶宛还以其民间艺术、手工艺品和音乐传统而闻名。维尔纽斯的老城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
6、历史人物
立陶宛有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其中最著名的是立陶宛大公格迪米纳斯和维塔斯,他们统一了立陶宛建立了立陶宛大公国。其他重要的历史人物包括建筑师维塔鲁塔斯·马茨奇尤尼斯和诗人米兰科夫·马茨库斯。
7、美食与传统
立陶宛的美食充满了独特的传统特色。这里有丰富的肉类菜肴如立陶宛香肠和猪肉酱汁,也有美味的面包、蘑菇和土豆料理。立陶宛的传统节日如复活节和诺维泰斯节也是当地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立陶宛是哪个国家

提到立陶宛旅游,其实我们脑海里面是懵的,这里有什么旅游景点呢?我们只有查过才会知道,其实,立陶宛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中芭蕾舞zui是闻名世界的。
如果要说旅游,这里更是有着五个形色各异,景色不同的公园,可以供我们游玩,除此之外,这里还有什么好玩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立陶宛是哪个国家
立陶宛是波罗的海三国之中zui活跃的国家,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界拉脱维亚,东南邻白俄罗斯,西南是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面积65300平方公里。
克莱佩达
克莱佩达位于立陶宛的西部,西临波罗的海,靠近尼曼河河口,是立陶宛在波罗的海唯一的一个海港。该城市是立陶宛第三大城市,也是克莱佩达县的首府。
克莱佩达有着如画般美丽的建筑景观,始建于13世纪至18世纪的历史悠久的建筑与德国、英国和丹麦的建筑景观类似。此外,克莱佩达附近的尼林加与帕兰加还是立陶宛非常受欢迎的海边休闲胜地。
2007年建立的34层的大楼是当地zui著名的景点,游客们远远便能望见其雄伟壮观的身姿。
13世纪条顿骑士团设立的克莱佩达城堡是不容错过的景点之一。
由波罗的海的海浪不断涌上海岸,另一侧则被库洛尼亚礁湖所包围,经过强风和过度的伐木使沙丘变成极不稳定的库洛尼亚沙嘴也是一片美丽的自然风光。
于2000年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景观之一,北半部属于立陶宛,南部属于俄罗斯。
克莱佩达还有如古老的城堡博物馆、著名的立陶宛海洋和海豚博物馆、奇异的钟表博物馆等景点,充满了乐趣,都在期待游客们的探索。
特尔希艾
特尔希艾位于立陶宛西北部,是特尔希艾县的首府。这座城市是立陶宛别具魅力的城市之一,有秀美传奇的玛提斯湖、历史悠久的博物馆、古老的目的、美丽的自然风光等丰富的旅游资源。
古老的特尔希艾旧城区是立陶宛著名的七大保护区之一,游客在此可以全面地了解小城的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魅力。
1932年建立的萨莫吉希亚博物馆是当地著名的有关萨莫吉希亚人的博物馆,拥有超过62000件展品、70000件档案记录、12000册的科学藏书和15000张底片。
同时,这座博物馆还展出许多世界著名艺术家的照片以及立陶宛知名画家的原创作品。
除艺术品之外,该馆还收藏有珍贵的雕塑、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具、具有巴洛克风格、古典主义风格、17世纪和18世纪珍贵的古老印刷、图片、来自石器时代定居点、
营地和墓地的考古发现、包括农业、手工业以及日常用品在内的丰富的人类遗产。此外,该城市还有大大小小的教堂期待游客们前去探寻。
帕涅韦日斯
帕涅韦日斯位于立陶宛北部,涅曼斯河支流涅韦日斯河畔,是连接立陶宛中部其他城市与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城市的重要纽带。
也是立陶宛知名的旅游城市,并以干净舒适的环境著称。尽管这座城市并不像欧洲其他城市一般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但其有着神秘面纱、充满魅力的一面依然让到过此地的游客们流连忘返。
巨大的花岗岩亚历山大纪念碑和立陶宛大公爵像稳稳地矗立在老河床上,俯瞰着帕涅韦日斯城市的全景,雕像的手掌轻轻托起作为这座城市zui古老的基督教后代们的圣地——圣彼得和保罗教堂。
古老而悠久的老河床是著名的休闲和节日举办胜地,已成为该城市的明星片。
集诸多历史文化文物的人种学博物馆、始建于1785年具有巴洛克风格的圣彼得和保罗教堂、古典的圣三一教堂、大大小小独特的剧院、藏有来自世界各地著名艺术家的珍贵陶瓷作品的艺术画廊等值得参观游览。
维尔纽斯电视塔
维尔纽斯电视塔是位于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Karolini?k?s微型区的地标性建筑,高326.5米,是爱沙尼亚zui高的建筑,其内部是SC立陶宛广播电视中心。
由维?欧柏多瓦斯(V. Obydovas )设计、客?百乐纳斯(K. Bal?nas)负责建造,此项工程的建造始于1974年5月31日,截止到1980年12月30日建设完成。
此建筑的总重量大约有25000至3000公吨,其主要结构由混凝土底座、190米长的空心钢筋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茶托、136米的钢铁尖锋所构成,无线电发射器被安置在塔的下半部分,而天线被连接在塔的zui顶部。
维尔纽斯电视塔在1991年1月13日的立陶宛历史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了阻止苏联军队进攻维尔纽斯电视塔,有14个手无寸铁的平民人身亡,700多人受了重伤。
现在,电视塔内有一个展示此次历史事件的小型博物馆。
维尔纽斯电视塔的观光层处在离地面165米处,那里有一个叫“银河系(Pauk??i? takas)”的咖啡屋,坐在这里,游客可以俯瞰整个维尔纽斯市及其周边的美景,这里还有一处旋转平台,每隔45分钟旋转一周。
塔内的高速电梯用时仅40秒就可以载着游客从一楼到达165米处的观景台,此外,这里还可以进行蹦极等其他活动。
格迪米纳斯塔
格迪米纳斯塔位于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它是维尔纽斯上城堡唯一仅存的一部分。
这里的第一个防御工事是由木头建成的,它是由立陶宛大公国的公爵格迪米纳斯(Gediminas)下令建造的,这也正是此塔名字的由来。
随后的砖制城堡完工于1409年,当时是在中世纪立陶宛zui有名的统治者之一维陶塔斯(Vytautas)的命令下而建造。
格迪米纳斯塔是维尔纽斯市、乃至立陶宛整个国家的一个重要历史符号,它出现在立陶宛的货币上,还出现在许多立陶宛的爱国诗和民歌中。
在1990年3月11日以立陶宛独立声明的宣布而结束的独立运动期间,立陶宛国旗在1988年10月7日再次悬挂在塔楼顶部。重建的立陶宛皇宫在2009年完工,它位于格迪米纳斯塔所矗立的山脚下。
格迪米纳斯老城堡的一些残余在考古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建。游客可以通过登山或乘坐缆车到达格迪米纳斯塔所在的山顶,格迪米纳斯塔内部展示了一些其所在区域以及周边的考古遗迹。
此外,站在这里,还可以俯瞰维尔纽斯老城绝佳的风光。
帕兰加琥珀博物馆
帕兰加琥珀博物馆位于立陶宛著名的海滨城市帕兰加,是立陶宛艺术博物馆的分支机构。
它坐落在19世纪重建的Ti?kevi?iai宫殿内,周围被美丽的帕兰加植物园环绕着。该博物馆是波罗的海众多琥珀博物馆中zui大的一家,馆内收藏的琥珀大约有28000件,其中15000件内含昆虫、蜘蛛或植物。
对外展出的大约有4500块儿,大多数都是艺术品和琥珀首饰。
帕兰加琥珀博物馆对外展出的展厅面积达750平方公里,包括15个房间。此外,连接Ti?kevi?iai宫殿的小教堂则是一个临时展厅。馆内的琥珀展出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科学类和文化艺术类琥珀。
一楼的展厅主要展示琥珀的形成过程,事实上,大多数波罗的海琥珀是由4000万至4500万年以前的松脂变成的。馆内收藏了欧洲第三大的琥珀标本“太阳石”,重量达3.5千克。
帕兰加琥珀博物馆内收藏的文化艺术类琥珀主要包括15世纪的戒指、16世纪的十字架、过去四个世纪的琥珀首饰,以及一些念珠、烟嘴和装饰盒等。
此外,该琥珀博物馆还收藏了来自世界其他地区的琥珀和一些精选的现代琥珀制品。
卡莱佩达时钟博物馆
卡莱佩达时钟博物馆是立陶宛艺术博物馆的分馆之一,这里珍藏着大量独特外观和结构的时钟,非常值得一看。
该博物馆既适合那些容易走神的小孩儿,又适合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物理学家,总之,各个年龄段、不同文化教育程度的人都适合来这里游览,这里的时钟展出一定会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卡莱佩达时钟博物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4年,在当年夏天,博物馆在卡莱佩达知名收藏家的帮助下开始营业。
尽管当时的藏品很少,很多都是从立陶宛艺术博物馆借过来的,但是在当时却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看。
此后,随着该博物馆的不断发展,这里收集了越来越多的不同款式、不同结构、不同性能、不同年代的在钟表。
现如今,卡莱佩达时钟博物馆的所有展品都安放在博物馆一楼的五个展厅里,游客可以了解到自文艺复兴时期至现代的各种时钟。
为了加深人们对不同时代的时钟的印象,博物馆还给各个展厅陪衬了所在年代的色彩、窗帘和相关历史物品,使得游客更容易对不同年代的时钟留下深刻的记忆。
莱姆斯克斯露天博物馆
莱姆斯克斯(Rum?i?k?s)是立陶宛的一个小镇,坐落于考纳斯以东20公里处,在考纳斯水库的北岸。
莱姆斯克斯露天博物馆是当地相当著名的露天人种志博物馆,它建立于1966年,于1974年对外开放,是欧洲zui大的露天博物馆之一。
莱姆斯克斯露天博物馆通过一系列真实的传统建筑展示了立陶宛田园生活遗产,再现了立陶宛人民以前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在面积达175公顷的土地上分布着140幢18至19世纪的传统建筑,这些建筑都是后来重建的,其内部装饰和周边环境也都还原了当时的真实场景。该博物馆的建立是为了保护和研究立陶宛人民以前的生活方式。
莱姆斯克斯露天博物馆的农庄及其周边环境展示了立陶宛四个zui主要的人种志地区的风俗文化,分别是奥克斯态体甲(Auk?taitija)、萨莫吉希亚(Samogitia)、
杜可佳(Dzūkija)和苏瓦凯夹(Suvalkija),它们都是立陶宛zui宝贵、zui典型的农庄建筑。这里经常会举办当地传统节日活动,还有民歌和舞蹈表演等,很受欢迎。
奥克斯泰体哈国家公园
奥克斯泰体哈国家公园(Auk?taitija NationaPark)是立陶宛东北部的一个国家公园,位于维尔纽斯北部约100公里处,建立于1974年,是立陶宛建立zui早的五座公园之一。
奥克斯泰体哈国家公园zui初的名字为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家公园(Lithuanian SSR),主要是为了强调当时共和国的第一个此类公园。1991年,随着其他四个公园的建立以及重命名,该公园也改名为现在的名称。
奥克斯泰体哈国家公园占地面积为405.7平方公里,园内70%都是树木,80%的数目都是松树,有些树龄已经有二百多年了。
公园里有64种植物、8种菌类和48种鸟类,以其园内的生活多样性而著名,立陶宛境内59%的植物都可以在该公园内找到,而公园只占了立陶宛1%的国土资源。
公园内有26个湖泊散落在园内的森林和高山之间,这些湖泊总共占地为59.3平方公里,只占公园总面积的15.5%,湖面碧波荡漾、波光粼粼,游客可以划着小船在湖面惬意的欣赏湖光山色。
格如沓丝公园
在立陶宛的南部,维尔纽斯西南130公里处,靠近Druskininkai温泉区的地方,有个独特的公园——格如沓丝(Grutas)公园,里面布满了苏联领导人雕像,是个名副其实的“斯大林世界”。
这座苏联雕像公园是当地一位号称“蘑菇王”的百万富翁投资一百万立特修建而成。公园内一共有86尊来自46位不同雕塑家的作品,它们整体上划分为不同的区域矗立在公园的各个角落里。
其中一部分雕像的原型来自当时的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大多数都是立陶宛爱国者。
还有一部分是当时的共产主义领导和思想家,主要包括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等人的雕像。
在小编介绍完之后,是不是对立陶宛有了一些认识了呢?怎么认识都不如亲自来这里一次,现在这里人还是不多,你可以来这里旅游,这里有这么多的景观,你肯定不会枯燥的。

立陶宛是前苏联国家吗

立陶宛是前苏联国家。
1009年史书首次提及立陶宛。1240年成立统一的立陶宛大公国。1385年后立陶宛与波兰三次联合,1387年接受天主教为国教。维陶塔斯大公执政期间(1392至1430年)是立陶宛鼎盛时期,成为当时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1795年后逐步被沙俄吞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立陶宛曾一度被德国占领。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独立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44年苏联军队进入立陶宛,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并加入苏联。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通过恢复独立宣言,宣布脱离苏联独立。
立陶宛位于欧洲中东部,北与拉脱维亚接壤,东、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南与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相邻,西濒波罗的海。
立陶宛地形以平原为主,另有西部不大的丘陵及东南部的高地,最高点海拔293.6米。
立陶宛气候介于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之间,冬季较长,多雨雪,日照少;9月中旬至次年3月中旬温度最低,1月份平均气温为负4至7℃;夏季较短而且凉爽,日照时间较长;6月下旬至8月上旬最温暖,7月平均气温16至20℃。

立陶宛是哪个国家的

立陶宛本身就是一个国家。
立陶宛全称为立陶宛共和国,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和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一起被称为波罗的海三国,首都是维尔纽斯。立陶宛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早在旧石器时代,立陶宛就有人类居住,公元前5~6世纪开始出现阶级社会,1009年史书上首次提到了立陶宛。
立陶宛国土面积为6.53万平方公里,位于欧洲中东部,北与拉脱维亚接壤,东、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南与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相邻,西濒波罗的海。国境线总长为1644公里,海岸线长90公里。
立陶宛自然资源介绍:
1、矿产资源
立陶宛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比较贫乏,主要依赖进口。主要资源有西部地区和波罗的海大陆架的石油,泥煤、建筑用石膏、石灰石、粘土和砂石等,东南部有铁矿和花岗岩,还有白云石、矿泉水、地热等资源。
2、森林资源
立陶宛的森林和水资源较为丰富。面积较大的森林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东南部,森林面积217.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0%以上。多为针叶林,主要为松树。主要树种是橡树、桦树。森林中的蘑菇、浆果、草药资源也比较丰富。
3、动物资源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动物提供了较好的栖息地,立陶宛共有70多种哺乳动物,13种飞鼠,还有被列入保护名单的白兔、猞猁并有狼出没。立陶宛有330种鸟类,99种鱼类,其中26种为海鱼。1.5万种昆虫和无脊椎动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立陶宛

立陶宛是哪个国家的

立陶宛并不隶属于任何国家,立陶宛就是一个国家。立陶宛的全称是立陶宛共和国,国名源于波兰语,意为“多雨水的国家”。立陶宛属于欧洲,位于波罗的海东岸,东、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南与俄罗斯、波兰相邻,西濒波罗的海,北与拉脱维亚接壤。全国有10个县,共44个区、92个市、22个镇。
立陶宛国土面积为6.53万平方公里,国境线总长为1644公里,海岸线长90公里。立陶宛地形以平原为主,另有西部不大的丘陵及东南部的高地,最高点海拔293.6米。
立陶宛全国划分为10个县,即维尔纽斯县、考纳斯县、克莱佩达县、首莱县、潘涅维日县、马里亚姆波列县、陶拉格县、泰尔夏伊县、乌捷纳县、阿利图斯县。共44个区、92个市、22个镇。主要城市有维尔纽斯、考纳斯、克莱佩达、希奥利艾等。
立陶宛的首都是维尔纽斯,它是立陶宛的最大城市,是立陶宛的历史古都。维尔纽斯位于立陶宛东南部的内里斯河和维尔尼亚河汇合处,地理位置为北纬54度41分、东经25度17分。

立陶宛是哪个国家的

立陶宛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全称立陶宛共和国,位于波罗的海东岸,与北方的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并称为波罗的海三国,东南邻白俄罗斯,西南是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首都在维尔纽斯。
立陶宛全称为立陶宛共和国,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和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一起被称为波罗的海三国,首都是维尔纽斯。立陶宛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早在旧石器时代,立陶宛就有人类居住,公元前5-6世纪开始出现阶级社会,1009年史书上首次提到了立陶宛。
历史简介
1009年史书首次提及立陶宛。1240年成立统一的立陶宛大公国。1385年后立陶宛与波兰三次联合,1387年接受天主教为国教。维陶塔斯大公执政期间(1392~1430年)是立陶宛鼎盛时期,成为当时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1795年后逐步被沙俄吞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立陶宛曾一度被德国占领。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独立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20年10月9日,波兰占领维尔纽斯和立东部地区,第二大城市考纳斯成为立临时首都。1944年苏联军队进入立陶宛,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并加入苏联。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通过恢复独立宣言,宣布脱离苏联独立。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约,同年5月1日加入欧盟。2015年1月1日,立陶宛成为欧元区第19个成员国,此时恰逢欧元诞生15年纪念日。
区域位置:
立陶宛国土面积为6.53万平方公里,位于欧洲中东部(北纬53°54~56°27,东经20°56’~26°51’),北与拉脱维亚接壤,东、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南与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相邻,西濒波罗的海。国境线总长为1644公里,海岸线长90公里。
地形地貌
立陶宛地形以平原为主,另有西部不大的丘陵及东南部的高地,最高点海拔293.6米。
气候特征
立陶宛气候介于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之间,冬季较长,多雨雪,日照少;9月中旬至次年3月中旬温度最低,1月份平均气温为-4~7℃;夏季较短而且凉爽,日照时间较长;6月下旬至8月上旬最温暖,7月平均气温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