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微杜渐,求解释成语:“防微杜渐”。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27 09:01:59 浏览1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防微杜渐的意思解释

指在不良的事物刚刚露出苗头时,就加以制止和杜绝,不让它发展下去。
防微杜渐(拼音:fáng wēi dù jiàn)是一个成语,指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出苗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
最早出自于晋·韦謏《启谏冉闵》:“清诛屏降胡,以单于之号以防微杜渐。”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防微杜渐”。
防微杜渐近义词:未雨绸缪: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防微杜渐近义词:放任自流:听凭自然的发展,不加领导或过问。
示例:这事又引起某当权者的警惕。为防微杜渐,这项社会职务也不让鲁明干了。
防微杜渐造句
1、政府核电企业必须承担相应安全伦理职责,做到防微杜渐。
2、我们就应防微杜渐,事先做好预防的教导与宣传工作。
3、世上无独有偶的现象多着呢,关键在于我们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4、要细心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行为,防微杜渐,发现有不良的行为即以纠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5、充分认识货币政策效应的时滞问题,借鉴美联储运用防微杜渐、先发制人的前瞻性策略,寻求敏感性较好的先行指标,及时把握宏观经济的转折点,避免“临阵磨刀”使经济出现剧烈的波动或“大震”。

防微杜渐的意思,“防微杜渐”是什么意思?

“防微杜渐”是什么意思? 防微杜渐(fáng wēi dù jiàn)指当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刚有苗头或征兆时,就加以预防与制止,坚决不让它继续发展。
出自《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则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译文:在抓各类事务上,如果凡事都能够主动的去履职尽责,对于那些隐患能够做到防微杜渐,把事故隐患和苗头都能消除在萌芽状态的话,一切不吉利、不利于的事情都能能得到很好杜绝,也就可以平安幸福。
扩展资料
1、近义词

防患于未然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fánɡ huàn yú wèi rán,意思是指在祸患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
出自《周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译文:君子总是想着可能发生的祸害,预先做出防范。
2、反义词
患至呼天,读音huàn zhì hū tiān,汉语成语,形容事前不作准备,灾祸临头。
出自《韩诗外传》:“患至而后呼天,不亦晚乎!”
译文:灾难已经来临才呼喊老天帮忙,不是太晚了吗?
防微杜渐是什么意思? 丁鸿是东汉时候人,年幼时很聪明,喜欢读书,一心想钻研学问。他的弟弟丁盛很小,因为父亲常年在外带兵打仗,无人照顾家里,只有他们兄弟相依为命,两人感情很好。父亲病故后,按当时的规定,丁鸿应该袭封新安乡侯官职。可是他想把官位让给自己的弟弟,便留下一封信,告诉弟弟说:“我贪图读点经书,从小就随着老师学习,是不愿意做官的,况且我身体有病,我要外出求医去了,永远不回家了,你去承袭父亲的官位吧……”
丁鸿离家跑出很远,不巧碰上老朋友鲍骏。丁鸿假装疯子,不认鲍骏。鲍骏却跑过来,一把抱住他,教训他说:
“古代贤人都说:不能以家事耽误国事,你今天为了兄弟间的私恩而扔掉祖辈的基业,是很不明智的……”
丁鸿听了朋友的劝告,感动地流了眼泪,赶忙返回家乡,接受朝廷的封赐。后来他在朝廷做过侍中、校尉、太常。因为他才学出众,通晓经书,很得皇帝称赞,因此名声越来越大,远近几千人都来向他请教。
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权利极大。窦家兄弟都被封为文武大官。大臣们看见这种局面,明知是朝廷的祸事,可是敢怒不敢言,谁也不敢向皇帝表奏。然而丁鸿是一个直言不讳的人,对朝廷很诚实,便找了一个机会对皇帝说:
“陛下,毁坏山崖、岩石的水,开始都是涓涓细流;参天蔽日的大树,开始也是刚露绿色的小枝。事物常常是由小而大、由隐而显的。可是人往往忽略了微小细碎的事情,而让它们发展成祸患。大将军窦宪倚仗太后的势力,包揽朝政,独断专行,盘剥州郡,草菅无辜,连陛下他也不放在眼中,这不是朝廷的隐患吗?陛下如果亲自来整顿朝政,把事故杜绝在刚要发生的时候,防止祸事在萌芽的时候,就能消除灾难,保障汉室安定,除害保民,国泰民安……”
汉和帝刘肇听信了丁鸿的建议,十天之后就革掉窦宪的官职,收缴了他的印绶。窦宪和他的兄弟们又气又恨,羞惭地自杀了。
“防微杜渐”这句成语,用来说明在错误或坏事还未显著或刚刚发生的时候,就加以防止,不让其发展。
防微杜渐是什么意思 防微杜渐 ( fáng wēi dù jiàn )
【解 释】 防:提防,防止;微:事物的苗头;杜:杜绝,堵塞;渐:事物的起始、发展。在不良事物刚露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其发展。 【出 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示 例】 夏衍《心防》第二幕:“在起初的时候,最要~。” 【近义词】 防患未然 【反义词】 养痈遗患 【典 故】 这个成语来源于《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东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官,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看到这种现象,许多大臣心里很着急,都为汉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鸿就是其中的一个。 丁鸿很有学问,对经书极有研究。对窦太后的专权他十分气愤,决心为国除掉这一祸根。几年后,天上发生日蚀,丁鸿就借这个当时认为不祥的征兆,上书皇帝,指出窦家权势对于国家的危害,建议迅速改变这种现象。和帝本来早已有这种感觉和打算,于是迅速撤了窦宪的官,窦宪和他的兄弟们因此而自杀。 丁鸿在给和帝的上书中,说皇帝如果亲手整顿政治,应在事故开始萌芽时候就注意防止,这样才可以消除隐患,使得国家能够长治久安。 成语防微杜渐是什么意思 防微杜渐[ fáng wēi dù jiàn ]
释义
[ fáng wēi dù jiàn ]
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出 处
《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例 句
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做到~。
防微杜渐 防患于未然 是什么意思? 防微杜渐的意思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防患于未然的意思是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防微杜渐出自:晋·韦謏《启谏冉闵》:“清诛屏降胡,以单于之号以防微杜渐。” 意思是清朝诛灭杀死投降的胡人,用单于的名义把他们消灭在萌芽状态。
防微杜渐的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防患于未然出自:《周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扩展资料
一、防微杜渐的近义词:
未雨绸缪[ wèi yǔ chóu móu ]
意思:用以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出处:春秋《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绸缪牖户。” 意思是说,在天还没下雨的时候,就修补好房屋的门窗。
文学作品示例:明·朱柏庐《治家格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意思是最好还没有下雨就修补屋顶,不要要口渴了才来挖井。
二、防微杜渐的反义词:
江心补漏[ jiāng xīn bǔ lòu ]
意思: 比喻失去了时机,已无法补救。
出处:明·无名氏《七十二朝人物演义》:“今为吾主计之;必先预为准备;莫待临歧勒马江心补漏;是臣之愿也。”意思是现在是我主要计划事情,一定首先开始做准备,不要等到快到悬崖勒马,船到江心才补漏洞,这是我的希望。
“防微杜渐”、“警钟长鸣”的意思是什么? “防微杜渐”: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警钟长鸣”: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警惕的钟声长久地响。寓意时刻保持警惕
防微杜渐的意思 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出苗头时就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宋胡安国《春秋传·文公九年》:“故至而特书,以示防 微杜渐之意,其为世虑深矣。”
微:微小,指事物的苗头。杜:堵。渐:事物发展的开端。 成语防微杜渐的意思及其出自哪里 防微杜渐
[fáng wēi dù jiàn] 基本释义 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褒义 出 处 《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防微杜渐(1)

防微杜渐是什么意思解释

防微杜渐的意思解释:指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出苗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
防微杜渐(拼音:fáng wēi dù jià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晋·韦謏《启谏冉闵》。防微杜渐指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出苗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
成语故事:东汉时有个人叫丁鸿,在外面打仗的父亲病故后,按当时的规定,他承袭了父亲的官职。东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官,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
看到这种现象,许多大臣心里很着急,都为汉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们谁也不敢向皇帝表奏。丁鸿很有学问,是一个直言不讳的人,对朝廷很忠诚,对经书极有研究,对窦太后的专权他十分气愤,决心为国除掉这一祸根。
几年后,天上发生日蚀,丁鸿就借这个当时认为不祥的征兆,对皇帝说:陛下,毁坏山崖、岩石的水,开始都是涓涓细流;参天蔽日的大树,开始也是刚露绿色的小枝。事物常常是由小而大、由隐而显的。可是人往往忽略了微小细碎的事情,而让它们发展成祸患。
大将军窦宪倚仗太后的势力,包揽朝政,独断专行,连陛下您也不放在眼中,这不是朝廷的隐患吗?和帝本来早已有这种感觉和打算,于是十天之后就革掉窦宪的官职,收缴了他的印缦,并将其赐死。
成语寓意:
丁鸿在天上发生日蚀时,上书和帝指出窦家权势对于国家的危害,如果陛下能亲自整顿政治,从小地方着手,在祸患还在萌芽的时候消除它,这样就能够稳固汉室王朝,国泰民安。事实说明,丁鸿提出“防微杜渐”的主张是很正确的。
说明丁鸿是一个勇敢机智的英雄,为了国家的稳定,敢于同恶势力做斗争。成语告诉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当灾难或错误的事情在萌芽状态的时候,就要加以防止,不让它发展下去,以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防微杜渐的意思?


注音 ㄈㄤˊ ㄨㄟ ㄉㄨˋ ㄐ一ㄢˋ
拼音 fáng wēi dù jiàn
词性 动词 成语
基本释义

⒈ 当坏事、坏思想、坏作风刚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下去。
英arrest what seems to be the begining of an unwholesome trend; check erronrous ideas at the outset;
相似词
防萌杜渐 未雨绸缪 防患于未然 以防万一 防患未然 遏渐防萌 渐不可长 以防不测 杜绝后患
相反词
江心补漏 养痈遗患 放任自流
国语辞典简编本 防微杜渐「ㄈㄤˊ ㄨㄟˊ ㄉㄨˋ ㄐㄧㄢˋ」
在错误或灾害萌发之初,就及时制止,以免它继续发展。
造句为政要防微杜渐,消弭乱源,才能安定政局。
国语辞典修订本 防微杜渐「ㄈㄤˊ ㄨㄟ ㄉㄨˋ ㄐ一ㄢˋ」
⒈ 防备祸患的萌芽,杜绝乱源的开端。谓防患于未然。晋·韦?〈启谏冉闵〉:「请诛屏降胡,去单于之号,以防微杜渐。」宋·苏轼〈论周穜擅议配享自劾札子〉:「防微杜渐,盖有深意。」也作「杜渐防萌」。
近防患未然
反养痈遗患
引证解释 ⒈ 在错误或坏事刚萌发时,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
引《宋书·吴喜传》:“且欲防微杜渐,忧在未萌。”明 陆采 《怀香记·鞫询香情》:“自家不能防微杜渐,却怨谁来?”夏衍 《心际》第二幕:“在起初的时候,最要防微杜渐。”

防微杜渐的意思

防微杜渐的意思是在错误、坏事、不良风气等刚刚露苗头时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
拼音:fáng wēi dù jiàn。
注音:ㄈㄤˊㄨㄟㄉㄨˋㄐ一ㄢˋ。
解释:防:提防;防止。微:微小;指事物的苗头。杜:杜绝;堵塞。渐:事物的起始、发展。在错误、坏事、不良风气等刚刚露苗头时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例子:有不尽者,亦宜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元史张桢传》)
辨形:“微”,不能写作“徽”。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感情:防微杜渐是褒义词。
近义词:防患未然。
反义词:养痈遗患。
近义词
防患未然
拼音:fáng huàn wèi rán。
注音:ㄈㄤˊㄏㄨㄢˋㄨㄟˋㄖㄢˊ。
解释:防:防备。患:灾祸。然:这样;如此。未然:没有成为事实;没有这样。在事故或灾难发生之前就采取预防措施。
出处:《明史于谦传》:“乞敕内外守备各巡抚加意整饬,防患未然。”
例子:各单位必须加强防火措施,以防患未然。
正音:“患”,不能读作“chuàn”。
辨形:“未”,不能写作“末”。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事前预防。
感情:防患未然是中性词。
近义词:有备无患、防微杜渐。
反义词:临渴掘井、江心补漏、患至呼天。

防微杜渐的意思解释

防微杜渐的意思:当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刚有苗头或征兆时,就加以预防与制止,坚决不让它继续发展。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拼音:fáng wēi dù jiàn。
成语出处:《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防微杜渐造句。
1、必须充分认识到政府监管的两面性,防微杜渐,及时纠正在政府监管中出现的不良倾向,减少寻租和腐败发生的概率。
2、充分认识货币政策效应的时滞问题,借鉴美联储运用防微杜渐、先发制人的前瞻性策略,寻求敏感性较好的先行指标,及时把握宏观经济的转折点,避免临阵磨刀使经济出现剧烈的波动或大震。
3、要体认运动员有生涯转换的危机,并从教育的方式中防微杜渐、转化危机。
4、直接调查采取积极主动、防微杜渐的方针,务求解决可能影响普罗大众的问题。
5、这些调查十分奏效,既可防微杜渐,避免行政出现严重失误,亦可解决基本问题,防止日后有同类的投诉。

求解释成语:“防微杜渐”。

防微杜渐
【拼音】: fáng wēi dù jiàn
【解释】: 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出处】: 晋·韦謏《启谏冉闵》:“清诛屏降胡,以单于之号以防微杜渐。” 《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举例造句】: 有不尽者,亦宜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 ★《元史·张桢传》
【拼音代码】: fwdj
【近义词】: 防患未然
【反义词】: 养痈遗患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事前预防
【英文】: arrest what seems to be the begining of an unwholesome trend
【故事】: 汉和帝刘肇即位后,窦太后掌权,她的哥哥窦宪被封为武阳侯,权力越来越大。丁鸿直言不讳地对刘肇说大将军武阳侯窦宪仪仗太后的势力,包揽朝政,这是朝廷的隐患要及时清除。汉和帝采纳了丁鸿的意见,罢免了窦宪等人的官职。
防微杜渐
拼音:fáng wēi dù jiàn
解释: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有不尽者,亦宜~而禁于未然。 ◎《元史·张桢传》
防微杜渐
[ fáng wēi dù jiàn ]
基本解释
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详细解释
1. 【解释】: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2. 【出自】:晋·韦謏《启谏冉闵》:“清诛屏降胡,以单于之号以防微杜渐。” 《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3. 【示例】:有不尽者,亦宜~而禁于未然。 ◎《元史·张桢传》
4.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近反义词
近义词 防萌杜渐 未雨绸缪 防患于未然 以防万一 防患未然 遏渐防萌 渐不可长 以防不测 杜绝后患
反义词 江心补漏 养痈遗患 放任自流

防微杜渐的意思

指在不良的事物刚刚露出苗头时,就加以制止和杜绝,不让它发展下去。也作“杜渐防萌”、“杜渐防微”。
【拼音】[ fáng wēi dù jiàn ]
【近义词】防萌杜渐、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以防万一、防患未然、遏渐防萌、渐不可长、以防不测、杜绝后患、警钟长鸣、杜渐防微、忧患意识、遏渐防荫。
【反义词】江心补漏、养痈遗患、放任自流。
反义词:
放任自流
【拼音】[ fàng rèn zì liú ]
【解释】放任:听其自然,不加过问。自流:自然地发展。指任凭事态自然地发展,不加过问或约束。也作“任其自流”。
【近义词】任其自然、任其自流、听之任之、不加节制。
【反义词】防微杜渐、揠苗助长、严惩不贷、刻不容松、防患未然。

什么叫防微杜渐

什么叫防微杜渐如下:
微即微小;杜即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宋胡安国《春秋传·文公九年》:“故至而特书,以示防 微杜渐之意,其为世虑深矣。” 明朝陆采 《怀香记·鞫询香情》:“自家不能防微杜渐,却怨谁来?”都指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出苗头时就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扩展资料:
历史典故
《后汉书·丁鸿列传》记载了一则故事:东汉和帝即位时仅十四岁,由于他年幼无能,便由窦太后执政,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国家的军政大权实际上落入窦太后的兄弟窦宪等人手中。他们为所欲为,密谋纂权。
看到这种现象,许多大臣心里很着急,都为汉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司徒丁鸿就是其中的一个。丁鸿很有学问,对经书极有研究。对窦太后的专权他十分气愤,决心为国除掉这一祸根。
几年后,天上发生日蚀,丁鸿就借这个当时认为不祥的征兆,便上书和帝,建议趁窦氏兄弟权势尚不大时,早加制止,以防后患,这样才能使得国家长治久安。他在奏章里说:“‘杜渐防萌’则凶妖可灭。”
和帝本来早已有这种打算,于是采纳了他的意见,并任命他为太尉兼卫尉,进驻南北二宫,同时罢掉窦宪的官。窦宪兄弟情知罪责难逃,便都自杀了,从而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宫廷政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