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最著名十首圆舞曲,世界十大名曲分别是哪些?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1-26 06:14:53 浏览8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世界十大圆舞曲是什么

01 蓝色多瑙河舞曲
02 春之声圆舞曲
03 杜鹃圆舞曲
04 皇帝圆舞曲
05 艺术家的生涯
06 百万拥抱圆舞曲
07 萄葡酒、爱人与歌声圆舞曲
08 疯狂圆舞曲
09 南方的玫瑰圆舞曲
10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11 溜冰圆舞曲
12 多瑙河之波圆舞曲
呵呵,其实没有真正的音乐权威排过的,上述十首只是最流行的。和流行音乐不同,古典音乐是不搞这类商业排名的,给古典音乐排行实际是对音乐的不尊重,即便是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也是后人模糊排行的。
01 蓝色多瑙河舞曲
02 春之声圆舞曲
03 杜鹃圆舞曲
04 皇帝圆舞曲
05 艺术家的生涯
06 百万拥抱圆舞曲
07 萄葡酒、爱人与歌声圆舞曲
08 疯狂圆舞曲
09 南方的玫瑰圆舞曲
10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春之声虽然难度大一点,但是论经典还是要差蓝色多瑙河半截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和皇帝圆舞曲差春之声半截
其他的都要差1截以上
如果你非要排名的话
没有十大 ! 只要是著名的圆舞曲都好听爆了 !古典劳资最喜欢圆舞曲 ! 3/4那个舒服呀! 听着就美得慌!走喽 ,听圆舞曲去喽~~~~~(狗头)
没有公认的说法,有的唱片是这么写,其实都是自己编的,纯粹是为了增加销量,不可信。
1.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奥地利著名音乐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作品。此曲创作于1866年,被称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
这首乐曲的全称是“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圆舞曲”。曲名取自诗人卡尔·贝克一首诗的各段最后一行的重复句:“你多愁善感,你年轻,美丽,温顺好心肠,犹如矿中的金子闪闪发光,真情就在那儿苏醒,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香甜的鲜花吐芳,抚慰我心中的阴影和创伤不毛的灌木丛中花儿依然开放,夜莺歌喉啭,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
2.春之声圆舞曲
奥地利著名音乐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不朽名作。作于1883年。当时作者已年近六旬,但此曲依然充满活力,处处散发着青春的气息。据说小约翰·施特劳斯是在一个晚上就在钢琴上即兴创作出此曲的,因此此曲最早的版本是钢琴曲,后经剧作家填词成为声乐圆舞曲由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比安卡·比安琪演唱,这也是此曲的第一次演出,直到现在仍然是许多花腔女高音十分喜爱的曲目。后来作者又将它改编为管弦乐曲,一直深受世界人民喜爱。
3.溜冰圆舞曲
法国音乐家埃米尔·瓦尔德退费尔最为人们所熟悉的圆舞曲。十九世纪后半叶的巴黎,溜冰和圆舞曲同样风行,成为上流社会社交活动之一。在本曲中,作者将圆舞曲和溜冰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4.杜鹃圆舞曲
挪威约翰·埃曼努埃尔 ·约纳森(1886~1956)作曲。《杜鹃圆舞曲》使得约纳森名传于世。这首钢琴曲也常以管弦乐或其他器乐形式演奏。据说在1918~1930年间约纳森曾在斯德哥尔摩“金杜鹃电影院”专为无声影片的放映作钢琴配音,本曲即为当时影片即兴配音而作。
5.花之圆舞曲
《花之圆舞曲》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舞剧《胡桃夹子》中的著名圆舞曲,也是《胡桃夹子组曲》八首乐曲中的压卷之作。
6.多瑙河之波圆舞曲
罗马尼亚作曲家伊凡诺维奇作曲。40年代后期的著名影片《乔松的故事》以此作为主题,并取名为《结婚纪念日之歌》。
7.南国玫瑰圆舞曲
小约翰·施特劳斯根据他1880年创作的轻歌剧《女王束带里的手帕》中的音乐编写的,作品题献给意大利国王,其中的“南国”可能是指热情的南欧国家意大利或西班牙,而“南国的玫瑰”也可以译为“热情的南国姑娘”。乐曲以轻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呈现,使它成为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几首最著名的圆舞曲之一。
8.风流的寡妇圆舞曲
弗兰兹·雷哈尔轻歌剧代表作《风流的寡妇》 ,又名《快乐的寡妇》。作曲是一种维也纳轻歌剧的风格。轻歌剧《风流寡妇》作于1905年。《风流寡妇圆舞曲》是轻歌剧《风流寡妇》中的曲目。
9.西班牙圆舞曲
《西班牙圆舞曲》,法国作曲家埃米尔·瓦尔德退费尔的经典作品之一。
10.皇帝圆舞曲
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作于1889年秋,同年10月在柏林王宫庭园舞厅由作者亲自指挥进行首次演出。当时作者担任宫廷舞会乐长,曾创作两首以皇帝为题材的圆舞曲,另一首是为庆贺奥皇即位40周年而作的《皇帝庆典圆舞曲》,写于1888年。而本首《皇帝圆舞曲》以华丽的旋律、典雅的风格胜过前者,且广为流传。
拓展资料:
圆舞曲(Waltz),有时音译为“华尔兹”,是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曲,18世纪后半叶用于社交舞会,19世纪开始流行于西欧各国,它采用3/4拍,强调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畅,节奏明显,伴奏中每小节仅用一个和弦,由于舞蹈时需由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
参考资料:圆舞曲-百度百科

世界十大经典名曲

世界十大经典名曲:《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晨曲》、《我心永恒》、《船歌》、《闲聊波尔卡》、《伦敦德里小调》、《威尼斯狂欢节》、《卡门》、《意大利随想曲》、《那不勒斯的塔兰泰拉舞曲》。
1、《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The Blue Danube),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最富盛名的圆舞曲作品。
2、《晨曲》
《晨曲》,英文名为《Morning Mood》,是格里格所作音乐组曲,创作于1875年。
3、《我心永恒》
《我心永恒》是席琳·迪翁演唱的一首歌曲,词曲由詹姆斯·霍纳和威尔·詹宁斯编写。
4、《船歌》
船歌是意大利威尼斯贡多拉(一种平底狭长的轻舟)船工所唱的歌曲,或是模仿这种歌曲的声乐曲和器乐曲。
5、《闲聊波尔卡》
又译为《叽叽喳喳波尔卡》,是小约翰最有名的快速波尔卡舞曲之一,也是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演出次数较多的曲目。
6、《伦敦德里小调》
《伦敦德里小调》(英语:Londonderry Air)是来自北爱尔兰伦敦德里郡的一个小调,在某些场合中所使用的国歌。
7、《威尼斯狂欢节》
《威尼斯狂欢节》是一首吉他曲,由西班牙作曲家泰雷加作曲。
8、《卡门》
歌剧《卡门》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完成于1874年秋。它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
9、《意大利随想曲》
作品完成于1880年夏,初演于同年十二月十八日。1879年十二月至第二年三月,柴科夫斯基曾旅居意大利罗马,其间广泛收集了意大利的民间音乐素材。
10、《致爱丽丝》
这首歌是阿弦第一张专辑的同名主打歌曲,也是阿弦与九零后作家陈奇妙真正意义上合作的第一首歌曲。

世界著名的十首舞曲

  舞剧音乐 (music in dance-drama) 作曲家为各种类型的舞剧所写的音乐。在西欧,主要的舞剧音乐是芭蕾音乐。此外,还包括民族舞剧与现代舞剧所用的音乐。

   1.莫扎特 《D大调小步舞曲》
  2.比才 《阿莱城的姑娘》“法郎多尔舞曲”
  3.柴科夫斯基 《天鹅湖》“四小天鹅舞”
  4.柴科夫斯基 《天鹅湖》“西班牙舞”
  5.柴科夫斯基 《胡桃夹子》“俄罗斯特列帕克舞”
  6.拉威尔 《波莱罗》
  7.老约翰施特劳斯 《可爱的安娜波尔卡》
  8.小约翰施特劳斯 《电闪雷鸣波尔卡》
  9.小约翰施特劳斯 《皇帝圆舞曲》
  10.埃米尔瓦尔德退费尔 《溜冰圆舞曲》
  芭蕾音乐 芭蕾的起源可回溯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当时每逢各种节日,宫廷中常有持续5、6小时的盛宴,宴会中插有一系列演出,包括音乐、诗歌、哑剧及舞蹈。一般认为,1489年在意大利托尔托纳庆祝米兰公爵婚礼的宴会上所演出的音乐舞蹈《金羊毛的故事》,可算是芭蕾的雏型。当时的舞蹈主要是宫廷舞蹈,使用的音乐不详。
  16世纪时,这种娱乐样式由意大利传到法国。1581年在法国演出了《王后的喜剧芭蕾》是芭蕾与戏剧相结合的产物。其脚本及音乐至今仍存。音乐中还包括歌曲,为“宫廷芭蕾”之始。在17世纪中叶以前,宫廷芭蕾相当盛行,已有专人作曲,但乐谱流传至今的很少。
  17世纪中叶,法国在路易十四的提倡下芭蕾盛行,1661年建立了皇家舞蹈研究院,院长J.-B.吕利是作曲家兼舞蹈家,他写了20多部新芭蕾音乐。1664年,吕利与莫里哀共同创立了“喜剧芭蕾”的样式。1669年法国又建立了皇家音乐研究院,促进了芭蕾音乐的专业化。后来,它与皇家舞蹈研究院合并组成巴黎歌剧院,芭蕾成为正式的剧场艺术。1673年吕利转向歌剧写作,将芭蕾引入歌剧之中,由此形成了歌剧(尤其是大歌剧)中必须插入芭蕾的惯例。J.-P.拉莫曾创设一种“歌唱芭蕾”,将戏剧加以简化,以强调舞蹈。
  18世纪以后,芭蕾逐步与歌唱分离,成为独立的艺术(但歌剧中的芭蕾仍存在),并流传到欧洲各国,当时所用的音乐流传至今的不多。古典作曲家如C.W.格鲁克、W.A.莫扎特、L.van贝多芬均曾写过芭蕾音乐,尤以贝多芬的《普罗米修斯的创造物》更为著名。
  上述这个阶段通称为古典芭蕾时期。芭蕾音乐的样式大致已经定型,约可分成 3种类型,即:①古典舞曲,用于烘托气氛的群舞;也用于表现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如独舞、双人舞等。②由民间舞曲发展而成的性格舞曲,如西班牙舞曲、马祖卡舞曲等。③伴奏哑剧性表演所用的各种音乐及场景音乐。此外,还要加上序曲或前奏曲、幕间曲、终曲等。
  19世纪初进入浪漫芭蕾的时期。芭蕾的题材逐步转向浪漫主义,在欧洲各国得到迅速发展。女子舞蹈在芭蕾中的地位有所提高(在古典芭蕾中以男演员为主),并出现了一批名演员。足尖舞也变为主要的芭蕾技巧。较重要的浪漫芭蕾音乐有法国的A.亚当的《吉赛尔》,L.德利布的《葛蓓莉亚》与《希尔薇亚》等。另外也出现了由器乐曲改编而成的芭蕾,如根据F.F.肖邦的 7首钢琴曲编成的《仙女们》,把C.M.von韦伯的钢琴曲《邀舞》1841年插在他的歌剧《魔弹射手》中作为芭蕾音乐,1911年又被改编为舞剧《玫瑰幽灵》。П.И.柴科夫斯基对提高芭蕾音乐的艺术性作出过重要贡献。他所作的 3部舞剧音乐《睡美人》、《胡桃夹子》和《天鹅湖》将交响音乐的特征,特别是主题发展变化的手法引入到芭蕾音乐中,使音乐成为 芭蕾舞 的“灵魂”。自此以后,音乐就在芭蕾中起了主导作用。

震撼世界的十大名曲都有哪些?

震撼世界的十大名曲有:
1、《The Mass》(弥撒)
法国现代乐团Era将著名的布兰诗歌和EraⅡ的经典曲目Divano融合在一起,加入灵魂蓝调元素、摇滚及古典乐等元素,创造出《The Mass》。因为《The Mass》的曲调听起来庄亚肃穆,并且造就它的元素之一的布兰诗歌和纳粹军歌弥赛亚都源自德国的中世纪法国宗教福音音乐,所以有很多人以为《The Mass》这首歌是改编自纳粹军歌,是政治不正确的。但是其实这是个彻头彻尾的误会。
2、《The Dawn》(亡灵序曲)
一说到亡灵序曲,大家就会不由自主的将它与魔兽世界划上等号,但是其实《The Dawn》是经典好莱坞电影石破天惊的配乐,但是因为与魔兽世界的开头音乐的旋律相同,后来有一名网友用《The Dawn》当做BGM,用《魔兽争霸3》中亡灵族的过场画面,剪辑制作一个视频,取名为亡灵序曲,从此以后,《The Dawn》就随着这个视频的流传被中国玩家叫做亡灵序曲。
3、《Breath and Life》(呼吸与生命)
《Breath and Life》由Audiomachine创作,Audiomachine里的主要作曲家来自BMI大英作曲家协会。《Breath and Life》这首曲子节奏强悍,气势磅礴。为每一次呼吸而鼓动,为每一个生命而感动,为每一个音符而震动,为每一个节奏而舞动!
4、《He's a Pirate》(他是一个海盗)
《He's a Pirate》是广受欢迎的系列电影加勒比海盗的插曲,每当电影男主角杰克·斯帕罗船长将剧情推向高潮的时候这首曲子就会响起。《He's a Pirate》是电影配乐大师克劳斯巴德尔特和汉斯季末的得意之作,也是因为这首配乐的成功,克劳斯巴德尔特在成为好莱坞一流配乐作者的路上添加了有力的筹码。这首曲子气势恢宏,节奏紧张,使人不得就有热血沸腾的感觉。
5、《Hero's Theme》(英雄之魂)
《Hero's Theme》是X360平台奇幻动作冒险游戏《凯蜜欧传奇:能量元素》的配乐,《凯蜜欧传奇:能量元素》由英国RARE工作室开发,在这个游戏中,玩家扮演精灵凯密欧,拥有变身成为特殊战士的能力。比起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主机游戏,配乐《Hero's Theme》的名气可就大多了。
6、《Ace in The hole》(倒扣的王牌)
《Ace in The hole》原本的意识是杀手锏,但是根据意思可以引申为倒扣的王牌。《Ace in The hole》是香港电影赌王里的配乐,赌王由王晶导演,周润发、张敏、刘德华、王祖贤主演,讲述了赌术精湛的赌王高进误中陷阱,头部受了重伤失去记忆,高进手下与高进的敌人勾结,图谋得到高进的地位记忆财产的故事。
7、《Introduction: Fortune, Empress of the World》(序幕:命运,世界的主宰)
这首曲子是奥尔夫:博伊伦之歌的序幕,奥尔夫:博伊伦之歌也称布兰诗歌,另一首震撼世界的十大名曲之一的The Mass就是改编自布兰诗歌。布兰诗歌是是目前所知保存最为完整的也是最具艺术价值的中世纪诗歌。
8、《Liberators》(解放者)
《Liberators》出自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3,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3是由法国导演吕克贝松导演的奇幻冒险动画电影,讲述了主角亚瑟说服了恶魔玛塔扎德的儿子达克,亚瑟及朋友们与达克一起组织了恶魔玛塔扎德的阴谋的故事。
9、《Victory》(胜利)
《Victory》是洛杉矶音乐制作公司Two Steps From Hell(地狱咫尺)发行的专辑BattleCRY里面的歌曲。
10、《Do not forsake me oh my darling》(别抛弃我!噢,亲爱的)
歌手泰克斯·里特(Tex Ritter)的声音低沉而严肃,仿佛是在宣告隐藏着的危险在步步逼近。在结尾部分,他的声音则转为轻缓释然,又好像是刚从噩梦中醒来。
震撼世界的十大名曲:《蓝色的多瑙河》 ,《晨曲》,《印度之歌》,《船歌》,《闲聊波尔卡》,《伦敦德里小调》,《威尼斯狂欢节》,《罗马之恋》,《意大利随想曲》 ,《那不勒斯的塔兰泰拉舞曲》。
其中十大名曲里,比较推荐以下三首:
1、《蓝色的多瑙河》。
《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是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四百多首圆舞曲中最著名的一首,写于1867年。人们常听到的是管弦乐曲。其实,这支曲子当初是作为一首男声合唱曲写成的。这支著名的圆舞曲旋律优美动人,节奏富于动感,老少皆宜。在欣赏这首作品时,通过想像能感受鲜明的音乐形象,从而进一步理解奥地利人民热爱生活、热爱故乡的深厚感情。
2、《闲聊波尔卡》。
《闲聊波尔卡》采用复三部曲式(A大调——快板——2/4拍)。乐曲用倚音构成的主题旋律轻巧而略带诙谐,生动而逼真地刻画了一群叽叽喳喳、喋喋不休的快乐妇女形象。乐曲频繁地采用了倚音、波音、颤音等装饰音技巧,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妇女们快活的说笑声。
3、《意大利随想曲》。
《意大利随想曲》主题的前半部分为中庸的快板,降E大调,4/4拍子,号角般欢快有力的旋律,具有罗马市民庆祝狂欢节时的气氛。主题的后半部分是带有舞蹈节奏的歌唱性旋律,优美舒展。 经过对前面几个主题的反复与展开,全曲在异常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震撼世界的十大名曲有《高山流水》,《汉宫秋月》,《十面埋伏》,《The Mass》,《The Dawn》,《Breath and Life》,《平沙落雁》,《广陵散》,《渔樵问答》,《阳春白雪》。
1、《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俞伯牙在江边抚琴,唯钟子期从中听懂山之雄浑。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 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2、《汉宫秋月》《汉宫秋月》是中国名曲,原为崇明派琵琶曲,现流传有多种谱本,由一种乐器曲谱演变成不同谱本,且运用各自的艺术手段再创造,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这是民间器乐在流传中常见的情况。
3、《十面埋伏》是传统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阳平楚》。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在垓下最后决战的情景,其演奏为独奏 ,乐曲激烈,震撼人心,清楚地表现出当时项羽被大军包围时走投无路的场景,为上乘的音乐艺术佳作。
1、致爱丽丝
《致爱丽丝》原名《a小调巴加泰勒》,是贝多芬在1810年创作的一首独立钢琴小品,是贝多芬献给“爱丽丝”作为纪念的作品。该作品采用回旋曲式写成,结构是ABACA。其中A部为回旋曲的主部(叠部),共出现了3次;B部和C部为与A部起强烈对比的两个插部。
2、水边的阿狄丽娜
阿狄丽娜来自于希腊神话的故事。她是塞浦路斯的国王皮格马利翁(Pygmalion)雕塑的一个美丽的少女。皮格马利翁每天对着她痴痴地看,最终不可避免地爱上了少女的雕像。
3、少女的祈祷
《少女的祈祷》为波兰女钢琴家巴达捷芙斯卡(Badarzewska,1838-1861)作于1856年,是举世皆知的钢琴小品。结构单纯,浅显淳朴,亲切感人,虽略带伤感,但又异常柔美,逼真地表现了一个纯洁少女的美好心愿。
4、摇篮曲
相传《摇篮曲》是勃拉姆斯在听过法柏夫人唱的圆舞曲后,被夫人的歌声深深打动,便在夫人的次子出生时写了这首乐曲送给她。
5、棕发少女
《棕发少女》(也有翻译成《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于1910年创作了一首钢琴小品,并收入了他的钢琴小品集《前奏曲》中。这是德彪西从法国诗人的一篇同名诗中得到的创作灵感,这首短小而抒情的小品,活灵活现地描述了一位少女的形象,向听众展示了这位少女富有活力的一面,以及她沐浴着阳光、充满着光明和幻想的内心世界。
6、梦幻曲
《梦幻曲》选自舒曼的钢琴套曲《童年情景》,是舒曼在与他的妻子克拉拉在回忆童年之后写下的,表达了舒曼对克拉拉无限的爱恋。
7、梦中的婚礼
《梦中的婚礼》法文原名为“MARIAGE D'AMOUR”,直译过来应该是“基于爱情的婚姻”,“爱人的婚礼”这种译法更接近其本意。这首曲子是法国作曲家及音乐制作人保罗·塞内维尔(Paul De Senneville)和奥立佛·图森(Olivier Toussaint)为理查德·克莱德曼量身定制的,出自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水边的阿狄丽娜》。带有一点忧伤。
8、蓝色多瑙河
曲名取自诗人卡尔·贝克一首诗:“你多愁善感,你年轻,美丽,温顺好心肠,犹如矿中的金子闪闪发光,真情就在那儿苏醒,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多瑙河旁。”
9、卡门序曲
《卡门序曲》是比才创作的歌剧《卡门》中的前奏曲,剧中描写了烟草女工卡门热情泼辣,酷爱自由的形象。
10、善变的女人
《善变的女人》选择威尔第的歌剧《弄臣》第三幕,由扮演公爵的男高音演唱,歌词描写了在公爵眼中,女人的思想和行动都是反复无常,难以捉摸的。
NO.1《she is my sin》 (夜愿)对Cser们来说,Night Wish的歌曲早已深入人心,众所皆知,世界不少顶级战队的宣传片都采用的是他们的歌曲,Night Wish的歌曲大都是重金属音乐,而这首She is My Sin就是1.6版CS的主题曲,很多翻译版本的1.6进入界面就会响起这首歌,当你在游戏前更改各种按键设置的时候,这首歌仿佛预示着大战马上爆。在she is my sin出名后,因为其震撼的歌声,成为许多视频或集锦的音乐NO.2《the dawn》(亡灵序曲)From 梦境传说(Dreamtale) 《The Dawn》的原意为黎明、拂晓、破晓,但在国内网络上,广被讹传为“亡灵序曲”。这是因为在2005年,国内一个电子游戏竞技网站中,一位《魔兽争霸3》亡灵族的拥趸,推荐这首曲子作为亡灵论坛专区的区歌;后来另一名网友以《The Dawn》作为背景音乐,用《魔兽争霸3》中亡灵族的过场画面,剪辑制作了一部MV,并命名为《亡灵序曲》。至此,该曲的中文名就随着这部MV以讹传讹地流传开来,而真实名字却不被广为人知。 值得一提的是,本曲在节奏处理上,保留了金属音乐最基本的连续猛烈的伴奏,却淡化了狂乱、低沉和无序的节奏,这使得该曲少缺一些狂躁、恐惧和迷惘,多了一份神秘和向往。而那段迷惘的男声独白,恰如破晓前黑暗中初现的第一缕晨光,给人以直接和真实的感受。此曲也因此被金属与非金属迷所喜爱,并被奉为金属音乐中的经典之作。NO.3《The Mass》The Mass改编自Carmina Burana(布兰诗歌),据说“二战期间德国武装party卫军第一装甲师军歌也改编于此”,导致调子相似而张冠李戴以为The Mass就是纳粹军歌。 而现在,随着这首歌的名声日躁,越来越多的游戏也吸收了其动感,鼓舞人心的一面,其中当前最红网络游戏《魔兽世界》中很多玩家自制的游戏视频就大量使用了《THE Mass》作为背景音乐。
NO.4《Heros Theme》出自次世代新主机XBOX360上面的一款作品:Kameo(卡美奥),是由著名的英国RARE工作室开发的。其配乐是由捷克的一个很出名的乐团做的。曲风气势磅礴,多作为英雄人物出场背景音乐。NO.5《hes a pirate》黑珍珠Pirates.of.the.Caribbean-The.Curse.of.the.Black.Pearl)是Klaus Badelt写的,相当于是确立了加勒比海盗主题音乐的人吧.集子里最后一首叫Hes a Pirate,印象中就是jack最后跳下去之后的音乐,也是加勒比海盗的主题.NO.6《1492征服天堂》
《1492征服天堂》(英文全称:《1492 CONQUEST OF PARADISE 》)是一首世界名曲,本作品属于《1492 Conquest Of Paradise 1492征服天堂/哥伦布传》专辑中的第二轨。每次听到它,都让我迷茫而感觉到自己是如此的微小,然而恢弘的音乐激发出内心的雄壮,我热血沸腾,我一往无前,古典的韵味在现代音乐的诠释下是如此的突显!这是激沸的音乐,这是振奋的音乐,这是人类对于音乐极限的挑战!该名曲也被作为中国电视剧《士兵突击》插曲。题曲《Conquest Of Paradise 征服天堂》,那种史诗般的气派,完完全全是慑人的感觉,精彩绝伦。这部讲述哥伦布征服南美洲故事的电影也成为了史诗般的巨作!
NO.7《 rock house jail》电影《石破天惊》插曲,承担本片配乐的是好莱坞三大配乐大师之一——汉斯季莫,本片的配乐非常优秀,以至于在全球各媒体都借用,仅CCTV就在1、2、5、10等频道都出现过。易中天品三国第二辑的主题曲也出自《石破天惊》,还有王立群读史记。NO.8《hummell gets the rockets》电影《勇闯夺命岛》中的音乐将电子合成器加管弦乐团的视觉音乐手法发挥到了极至,打击乐的表现尤其突出,紧张激烈之余不乏悲壮豪迈之情。铜管与弦乐的配合,浑然一体,气势恢宏、宽广壮阔,把宏大的电影场面表现的淋漓尽致。激昂、婉转、狂野与喜悦,在整个乐曲中交替出现,随着影片的展开一步步呈现出来,即使影片结束了,那种紧张仍在心头久久不去。Hummell Gets The Rockets,这段音乐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用管弦乐表现Hummell将军矛盾复杂的心情,同时他在对爱妻极度的怀念下做出了艰难的抉择,这段音乐以悲壮为基调,从一开始低沉的前奏到激昂的曲调,Hummell将军的复杂心理被表现的淋漓尽致;接下来就是Hummell将军率领海军陆战队在海军ammo库盗取VX毒气导弹的段落,此时音乐立即爆发出了强烈的节奏感,配合海军陆战队员以娴熟的技巧潜入ammo库盗取导弹的动作镜头,同时在曲子的末尾还运用了一处柔调表达出Hummell将军对被困在ammo库中的手下的无奈心情。
NO.9《in the tunnels》同上 出自《石破天惊》NO.10《halo theme mjolnir mix》微软最具影响力游戏《光晕;最后一站》主题
震撼世界的十大名曲有有《蓝色的多瑙河》《晨曲》《印度之歌》《船歌》《闲聊波尔卡》《伦敦德里小调》《威尼斯狂欢节》《罗马之恋》《意大利随想曲》《那不勒斯的塔兰泰拉舞曲》。
1、《蓝色的多瑙河》
“圆舞曲之王”、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于1867年的名曲,合唱曲与管弦乐曲的版本并存,乐曲描写了多瑙河的秀丽景色,被誉为是奥地利的“第二国歌”,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必演曲目。
2、《意大利随想曲》
曼陀凡尼乐队的保留曲目,由《塔兰泰拉舞曲》、《我的太阳》、《弗朗西斯卡》、《桑塔露齐亚》、《玛丽亚·玛丽》、《富尼古利·富尼古拉》等六首曲子的主旋律组成,是其演奏会中最受欢迎的曲目之一,在中国献演时也不例外。
3、《印度之歌》
《印度之歌》由俄国作曲家里姆斯基·柯萨科夫1896的发表的歌剧《萨特阔》中第四场印度商人的唱段改编而来,因其充满异国情调的旋律而让人难以忘怀。
4、《船歌》
法国著名的喜歌剧作曲家奥芬巴赫所作,原为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的二重唱曲,后被改为多种音乐演奏形式,“船歌”又称“威尼斯船歌”,它也是一种音乐体裁的名称。门德尔松及肖邦亦有类似体裁的作品。
5、《闲聊波尔卡》
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的波尔卡代表作之一,1858年为其在俄罗斯的演出而专门创作,乐曲生动地描绘了妇女们愉快生活的场景。

世界十大名曲分别是哪些?

世界十大名曲分别是:《梦中的婚礼》、《c小调第五交响曲》、《月光奏鸣曲》、《安魂曲》、《摇篮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天空之城》、《致爱丽丝》、《水边的阿狄丽娜》、《少女的祈祷》。
1、《梦中的婚礼》
《梦中的婚礼》由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理查德克莱德曼是法国钢琴家,擅长演奏肖邦、拉贝尔、德彪西等人的作品,但那是他热衷于古典音乐的时候。后来他转向发展通俗音乐界(梦中的婚礼、水边的阿狄丽娜、乡愁等皆是),演奏的曲目是保罗˙塞内维尔和奥利佛?图森作的曲子。
这首曲子每一段都有每一种感觉,有时温暖如风,有时柔如彩虹。
2、《c小调第五交响曲》
《c小调第五交响曲》(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Op. 67),又名《命运交响曲》(Fate Symphony),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创作的交响曲,作品67号,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
3、《月光奏鸣曲》
《月光奏鸣曲》原名是《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又称《月光曲》,这首曲子有人说是贝多芬在月光下即兴演奏而来。
几乎没有一首名曲像这首奏鸣曲一样,因“月光”这一俗称而名满天下、家喻户晓。《月光》这一名的由来众说纷纭,但最多的是源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雷尔施塔布(1799-1860)形容这首乐曲的第一乐章为“如在瑞士琉森湖那月光闪耀的湖面上一只摇荡的小舟一样”。
这部作品,贝多芬自己称为“好像一首幻想曲一样的”(Quasi una Fantasia)。
世界十大名曲分别是《军队波兰舞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爱之梦》、《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闲聊波尔卡》、《伦敦德里小调》、《威尼斯狂欢节》、《罗马之恋》、《意大利随想曲》、《那不勒斯的塔兰泰拉舞曲》。
1、《军队波兰舞曲》又名《军队波洛涅兹》、《第三波兰舞曲》,钢琴曲。肖邦作于1838年10月。他创作的波兰舞曲的音乐内容已经远远超出舞曲体裁所包括的范围。
2、《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俄罗斯裔美国藉作曲家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曼尼诺夫在1934年创作的A小调24段变奏曲,作品编号43,由钢琴独奏配以管弦乐团伴奏,类似钢琴协奏曲。作者写《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时已六十有七,这不是创作的最佳年龄,但他的热情并没有减退,仍然写出了堪称经典的杰作。
3、《爱之梦》这首作品作于1845年,在音乐的历史上,此曲流传广泛,这也是李斯特根据自己的歌曲进行改编的再度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目。这首作品是夜曲体裁,歌曲来源于德国浪漫派革命者佛拉里拉特的诗集《一瞬间》中的抒情诗“爱吧!你可以爱的这样久”。
4、《闲聊快速波尔卡》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作于1858年,管弦波尔卡舞曲,又译为《叽叽喳喳波尔卡》,是小约翰最有名的快速波尔卡舞曲之一,也是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演出次数较多的曲目。
世界十大名曲有:《梦中的婚礼》、《秋日私语》、《水边的阿狄丽娜》、《蓝色多瑙河》、《致爱丽丝》、《悲怆奏鸣曲》、《蓝色的爱》、《雨的印记》、《杜鹃圆舞曲》、《爱的纪念》。
1、《梦中的婚礼》
这首曲子很好听。如果要评论什么,就用最简单的形容词,像有人曾经对自己说:我觉得你好看。好听,既是动听又耐听,恰如好看,既是赏心悦目又是耐看,比美丽更窝心。在克莱德曼的版本里,我的脑海里漾起的水花,是钢琴的声音带来的,还有波澜,是小提琴带来的,还有旋转的身影,梨涡浅笑,爱意流转,觥筹交错......
2、《秋日私语》
曲名意为如情似爱,中文名称又叫《秋的喁语》。法国作曲家保罗·塞内维尔和奥立佛·图森的作品,他们是法国达芬唱片公司(Delpnine)的两个负责人,也是著名作曲家,曲是他们两个写的,理查德·克莱德曼是原演奏者。
《秋日私语》带给我们一种唯美的感觉,对于音乐来说,这是美的享受,对于思想来说,这是心灵的升华。
3、《水边的阿狄丽娜》
阿狄丽娜来自于希腊神话的故事。希腊神话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孤独的塞浦路斯国王,名叫皮格马利翁。他雕塑了一个美丽的少女,每天对着她痴痴地看,最终不可避免地爱上了少女的雕像。他向众神祈祷,期盼着爱情的奇迹。
他的真诚和执着感动了爱神阿佛洛狄忒,赐给了雕塑以生命。从此,幸运的国王就和美丽的少女生活在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
世界十大名曲分别是:《致爱丽丝》、《春之歌》、《六月—船歌》、《少女的祈祷》、《月光》、《华丽大圆舞曲》、《十月—秋之歌》、《匈牙利狂想曲第六号》、《托卡塔》和《儿童乐园》。
世界十大名曲:《春之歌》,《致爱丽丝》,《六月·船歌》,《少女的祈祷》,《月光》,《华丽大圆舞曲》,《儿童乐园》,《田园交响曲》,《夜曲》,《幻想即兴曲》。另外中国的《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也是十分有名的古典曲。
世界十大名曲分别是《蓝色的多瑙河》、《晨曲》、《印度之歌》、《船歌》、《闲聊波尔卡》、《伦敦德里小调》、《威尼斯狂欢节》、《罗马之恋》、《意大利随想曲》、《那不勒斯的塔兰泰拉舞曲》。
1、《蓝色的多瑙河》
蓝色多瑙河,作者小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著名的轻音乐作曲家。被后人冠以“圆舞曲之王”的头衔。这是一首典型的圆舞曲风格的管弦乐作品。音乐华丽、明快、活泼,通俗易懂。此曲创作于1866年,被称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
2、《印度之歌》
在世界十大名曲朱红《印度之歌》是俄罗斯作曲家发行于1896年的作品,从歌剧《萨特阔》的某些唱法改编而成,整首曲中的异国情调毫不夸张的说让人难以忘怀。
3、《晨曲》
在世界十大名曲中《晨曲》是英国作曲家埃尔加的作品,是一部小品中的配乐,和另外一曲《黄昏之歌》构成了相呼应的点,据了解原曲是是小提琴和钢琴之作。

施特劳斯的圆舞曲有哪些?

  其创作以《蓝色的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活》、《春之声》
  其创作以《蓝色的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活》、《春之声》等一 百二十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著称,被后人冠以“圆舞曲之王”的头衔。他曾带领乐队访问欧洲各国,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全欧洲。他的圆舞曲独具特色,旋律酣畅,柔美动听,节奏自由,生机盎然,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曲目。他还将源于德国南部性格温和的连德勒舞,改造成为结构简单、节奏灵活、旋律优美、感情奔放的音乐体裁,在市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1825-1899):老约翰?施特劳斯的儿子,他的两位弟弟约瑟夫?斯特劳斯和爱德华?斯特劳斯也是著名的音乐家。不过小约翰是整个家族中成就最大,名望最高的一位。他被誉为“圆舞曲之王”,并为19世纪维也纳圆舞曲的流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圆舞曲之王”的称号是由于他把华尔兹这种原本只属于农民的舞曲形式提升为了哈布斯堡宫廷中的一项高尚的娱乐形式。此外他的作品的艺术成就大大超越了他的前辈们(例如约瑟夫?兰纳和老约翰?斯特劳斯),也更为人所熟知。他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施特劳斯家族的杰出代表;出生在风行跳舞的维也纳一个音乐世家家庭,与父亲同名。1844年组成自己的乐队,演奏本人和父亲的作品。1855-1865年应邀在圣彼得堡指挥夏季音乐会达十年1863-1870年任皇室宫廷舞会指挥。后又从事轻歌剧的创作。
  其创作以《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活》《春之声》和《安娜波尔卡》等一百二十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著称,被后人冠以“圆舞曲之王”的头衔。他曾带领乐队访问欧洲各国,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全欧洲。他的圆舞曲独具特色,旋律酣畅,柔美动听,节奏自由,生机盎然,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曲目。他还作有《雷鸣电闪波尔卡》等一百二十多首源自捷克的波尔卡舞曲及几十首其他舞曲。1870年起创作了《蝙蝠》《罗马狂欢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吉卜赛男爵》等十六部轻歌剧,对于欧洲轻歌剧的发展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
总共1百多首,光代表作很多啊,不然怎会被喻为圆舞曲之王??最著名的有蓝色的多瑙河,皇帝,春之声,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等太多了

世界十大名曲有什么

世界十大名曲:《蓝色的多瑙河》、《晨曲》、《印度之歌》、《船歌》、《闲聊波尔卡》、《伦敦德里小调》、《小步舞曲》、《土耳其进行曲》、《马刀舞曲》和《致爱丽丝》。
1、《蓝色的多瑙河》
简介:是世界十大名曲中的“圆舞曲之王”、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于1867年的名曲,合唱曲与管弦乐曲的版本并存,乐曲描写了多瑙河的秀丽景色,被誉为是奥地利的“第二国歌”,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必演曲目。
2、《晨曲》
简介:英国作曲家埃尔加写于1901年的小品,与另一首《黄昏之歌》相对应,原曲是为小提琴及钢琴所作。
3、《印度之歌》
简介:由俄国作曲家里姆斯基·柯萨科夫1896的发表的歌剧《萨特阔》中第四场印度商人的唱段改编而来,因其充满异国情调的旋律而作为世界十大名曲,让人难以忘怀。
4、《船歌》
简介:选自《霍夫曼的故事》,法国著名的喜歌剧作曲家奥芬巴赫所作,原为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的二重唱曲,后被选为世界十大名曲,改为多种音乐演奏形式。“船歌”又称“威尼斯船歌”,它也是一种音乐体裁的名称,门德尔松及肖邦亦有类似体裁的作品。
5、《闲聊波尔卡》
简介: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的波尔卡代表作之一,1858年为其在俄罗斯的演出而专门创作,乐曲生动地描绘了妇女们愉快生活的场景。
6、《伦敦德里小调》
简介:爱尔兰民谣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后由奥地利作曲家克莱斯勒改编成小提琴曲。伦敦德里又叫德里,是爱尔兰岛北部的一座小城。乐曲醇朴动人,充满温馨情调。
7、《小步舞曲》
简介:小步舞曲(Minuet)源于一种法国古老的民间舞曲——土风舞,17世纪(约1650年)流入宫廷,逐步变得速度徐缓、风格典雅,逐渐盛行于贵族社会。
因其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三拍子,中庸速度,能描绘许多礼仪上的动态,风格典雅优美。19世纪初,小步舞曲构成交响曲奏鸣套曲的第三乐章,后又被谐谑曲所代替。
8、《土耳其进行曲》
简介:乐曲的主题简洁而极其节奏化。八分音符均整一贯的节奏,加上十六分音符来提高活泼感,全曲表现出一种带有童贞般的单纯(片段1)。像这种快活的节奏,在莫扎特的作品中屡见不鲜。各个变奏并不着力渲染技巧,但朴实有力,而又不陷于单调,是一种巧妙的关联。
9、《马刀舞曲》
简介:马刀舞曲以急板的强奏表现节奏,中段由独奏大提琴与萨克斯管演奏,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曲子。
10、《致爱丽丝》
简介:这部作品柔美动人、短小精致,且技巧简单,易于演奏,几乎成为钢琴初学者必学的一首作品,其高度的艺术性和表现性也使之成为不少音乐家喜爱演奏的曲目。

世界名曲欣赏前十首

世界名曲欣赏前十首有《蓝色的多瑙河》《晨曲》《印度之歌》《船歌》《闲聊波尔卡》《伦敦德里小调》《威尼斯狂欢节》《罗马之恋》《意大利随想曲》《那不勒斯的塔兰泰拉舞曲》。
1、《蓝色的多瑙河》
“圆舞曲之王”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于1867年的名曲,合唱曲与管弦乐曲的版本并存,乐曲描写了多瑙河的秀丽景色,被誉为是奥地利的“第二国歌”,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必演曲目。
2、《晨曲》
英国作曲家写于1901年的小品,与另一首《黄昏之歌》相对应,原曲是为小提琴及钢琴所作。
3、《印度之歌》
由俄国作曲家1896的发表的歌剧《萨特阔》中第四场印度商人的唱段改编而来,因其充满异国情调的旋律而让人难以忘怀。
4、《船歌》
法国著名的喜歌剧作曲家所作,原为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的二重唱曲,后被改为多种音乐演奏形式,“船歌”又称“威尼斯船歌”,它也是一种音乐体裁的名称。门德尔松及肖邦亦有类似体裁的作品。
5、《闲聊波尔卡》
奥地利作曲家的波尔卡代表作之一,1858年为其在俄罗斯的演出而专门创作,乐曲生动地描绘了妇女们愉快生活的场景。
6、《伦敦德里小调》
爱尔兰民谣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后由奥地利作曲家改编成小提琴曲。伦敦德里又叫德里,是爱尔兰岛北部的一座小城。乐曲纯朴动人,充满温馨情调。
7、《威尼斯狂欢节》
法国著名长笛演奏家、作曲家热南所作,原为长笛曲,其中部分旋律引用了威尼斯的古老民歌。乐曲所描绘的明朗而欢快的节日风景经曼陀凡尼改编后显得更为栩栩如生了。
8、《罗马之恋》
这是一首以罗马名胜为题材的乐曲,那低缓而略带伤感的旋律表达了游人们对风景名胜依依不舍的心情。乐曲有着意大利通俗歌曲的韵律,使去过罗马的人们对美丽的往事流连不已。
9、《意大利随想曲》
曼陀凡尼乐队的保留曲目,由《塔兰泰拉舞曲》《我的太阳》《弗朗西斯卡》《桑塔露齐亚》《玛丽亚·玛丽》《富尼古利·富尼古拉》等六首曲子的主旋律组成,是其演奏会中最受欢迎的曲目之一,在中国献演时也不例外。
10、《那不勒斯的塔兰泰拉舞曲》
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于1830年至1835年间创作的音乐曲集《音乐夜宴》中的第八曲,原为女高音独唱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