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侦察记,求渡江侦察记(1954)主演由孙道临,康泰的高清视频免费观看资源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27 01:36:48 浏览2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求渡江侦察记(1954)主演由孙道临,康泰的高清视频免费观看资源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2MaQ4Eq8LkqsGzlBz570nQ
提取码: uj7b
导演: 汤晓丹
编剧: 沈默君
主演: 孙道临 / 康泰 / 陈述 / 齐衡 / 孙永平 / 更多...
类型: 剧情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1954
片长: 110分钟
又名: Reconnaissance Across The Yangtze
1949年,我人民解放军响应毛主席“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召,砺兵秣马,准备横渡长江。大军渡江之前,特派李连长(孙道临 饰)带领一个侦察班先行渡江了解敌人的江防情况。接受命令后,他带领吴老贵(齐衡 饰)、周长喜(康泰 饰)、杨威(中叔皇 饰)、小马(孙永平 饰)等迅速过江,并及时和游击队刘四姐(李玲君 饰)取得了联系。他们混入江边修工事的老百姓中,略施小计搞到一份江防工事图,并及时汇报给上级。
《渡江侦察记(1954)》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7qT6tWWP8bWmkselvDM7Xg
提取码: 6je2
1949年,我人民解放军响应毛主席“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召,砺兵秣马,准备横渡长江。大军渡江之前,特派李连长(孙道临饰)带领一个侦察班先行渡江了解敌人的江防情况。接受命令后,他带领吴老贵(齐衡饰)、周长喜(康泰饰)、杨威(中叔皇饰)、小马(孙永平饰)等迅速过江,并及时和游击队刘四姐(李玲君饰)取得了联系。他们混入江边修工事的老百姓中,略施小计搞到一份江防工事图,并及时汇报给上级。

侦察记剧情介绍

1、《侦察记》(原名:渡江侦察记)是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品的电视剧,杨克和林子执导,沈默君编剧,尤勇、高明、王新和王乙竹等主演。该剧讲述了一群侦察战士渡江侦察的故事,并已于2011年6月15日在江苏、安徽、黑龙江和广西卫视首播。2、剧情介绍:一九四九年三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陈兵长江北岸,举世震惊的“渡江战役”徐徐拉开大幕。战役打响前夕,一支解放军侦察小分队冒死深入敌后,为获取重要情报,与敌人展开智勇角逐,演出了一幕幕侦察与反侦察、策反与反策反,营救与反营救的精彩活剧。面对敌人设下的重重陷阱与围追堵截,侦察战士们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及自身智慧和勇气,像一把尖刀深深插入敌人心脏,在敌后游击队和地下党的支持、帮助下,在战火硝烟的洗礼中出色的完成了侦察任务,为我军顺利实施战役战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我解放大军如期渡江,最终取得整个“渡江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春林——一名年轻、坚毅果敢,拥有丰富战斗经历和敌后侦察经验的侦察连长——率领一队精干的侦察战士,趁夜渡江。他们踏上长江南岸的那一刻,却发现敌人已有防备。为抢在大军渡江之前完成任务,英勇的侦察兵面临了一场场遭遇、激战,一次次生死考验。与此同时,敌阵中的主要人物也一个个站到台前,老谋深算、贪财护短的江城防御司令部司令方力,阴险狡诈、心机深沉的情报处处长陈森,沉静内敛、少露声色的保密局行动组组长顾正飞,似乎每个人都使出浑身解数,想把侦察小分队当成自己建功立业的筹码。而潜伏在我们内部神秘莫测的“梅花”,时隐时现的“檐蛇”,迷雾重重的“九狼”,更使得整个故事扑朔迷离,跌宕起伏。一份“长江防御计划”浮出水面。国民党混成旅旅长杜兆辉被捕。为了获取江防计划、保护自己的同志,李春林带领的侦察小分队和游击队积极配合,再次与敌斗智斗勇。在侦察过程中,出人意料的事件不断发生。是敌人的故意安排?还是有人暗中帮助?是看似拥护三民主义、亦正亦邪的敌陆军医院院长唐亚文,是背景复杂、美丽骄傲的敌特派员王蔓莎,是生意庞大、和国民党交好的济生堂老板周祖贻??一团团迷雾纷纷涌来。真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围绕着神秘的“长江防御计划”,侦察战士们抽丝剥茧,却发现背后还有一个更大的阴谋。渡江战役即将打响,敌人在我军火力覆盖范围之外突然增设了秘密榴弹炮群,成为我军渡江登陆的巨大威胁。李春林率领侦察队员再次化装潜入敌人的炮兵阵地。在仅仅二十余天的时间里,侦察战士们在李春林的带领下,以坚定的信念和过人的胆识,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艰巨而又艰险的任务,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历史不应也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侦察记有几个卧底

3个。根据查询腾讯视频显示。1、电视剧《侦察记》中,王蔓莎、金少波、任天野都是共产党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的卧底。2、《侦察记》是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品的电视剧,杨克和林子执导,沈默君编剧,尤勇、高明、王新和王乙竹等主演,该剧讲述了一群侦察战士渡江侦察的故事,

侦察记卧底都有谁

王蔓莎、金少波、任天野。在《侦察纪》中,王蔓莎、金少波、任天野都是共产党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的卧底,表面是国民党的特派员,实际一直协助共产党传送信息,为侦察小队胜利完成任务做出了重要贡献。

郭丹天润出品引入美剧风格的《侦察记》

郭丹天润出品引入美剧风格的《侦察记》


随着市场环境需求的不断变化,2018年影视行业的发展也在改变方向。网络剧的发展也已经在近两年发展趋势越来越好,不仅限于视频网站,在成本上更是追平台剧,话语权也发生了转变。不论是台剧还是网剧,观影人群的年龄层都在逐渐向年轻化更新,故而影片的制作水准、画面质感和情节发展成为关键要素。

不论是80还是90后,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他们的观影需求对影片的节奏有很高要求,正因如此这也是不少人喜欢快节奏美剧的原因。

由天润影业出品的电视剧《侦察记》改编自沈默君的电影剧本《渡江侦察记》,作为该剧的编剧(笔名:林可)、导演和制片人林子(盛天传媒董事长郭丹),主张在最大限度还原经典的同时,进行多种创新,在拍摄手法上加入了美剧的风格。能看出来这部2010年的作品,林子就有着超前的创作思维,在创作上创新的传承和还原解放战争时期这场渡江战役前的侦察活动。《侦察记》由知名导演杨克、林子(盛天传媒董事长郭丹)执导,尤勇、高明、石文中、王乙竹等众多实力派演员倾力参演。该剧是电视剧版的《渡江侦察记》,但并不是采用了常规意义上的电影加长版的表现方式,而是在电影框架之上融入了新的悬疑、侦查、枪战等元素,采用先进的表现手法,在继承和创新两面达到了巧妙的权衡。

郭丹天润出品引入美剧风格的《侦察记》

同时在人物设定方面,《侦察记》保留了电影中的侦察英雄李春林、情报处长陈森、游击队长刘四姐等经典人物之外,还对众多人物进行革新,人物关系张力更为复杂。在剧情发展方面,撑杆跳”上船、捣毁敌人榴弹炮团等经典情节点都重新包装,也加入许多新的情节,采用美剧的多线条平行和交叉叙事的手法,兼顾了史实和原著,吸引了一众新老观众,取得优良的收视成果,是一部零差评的经典翻拍作品。林子认为,《侦察记》之所以能被业内外认可,不仅是因为这部作品红色经典献礼建党90周年,更是因为该剧将时代特征下的爱国主义、战友情谊和革命精神等细节,生动且全面的展现了出来。

天润已在开发后续《侦察记》系列作品,不日就会与热爱他的观众见面。

侦察记的剧集评价

《侦察记》改编自沈默君的电影剧本《渡江侦察记》,全景展示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地下党在敌占区卓绝的苦战历程,谱写出了一曲我人民解放军战士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为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勇于奉献、敢于牺牲的慷慨英歌。此外剧中也加入了许多原著中没有的新情节,并融入了美剧多线平行和交叉的个性化叙事手法,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李春林率领的侦察小分队和以陈森、顾正飞为首的国军特务之间的精彩对决,同时还有其他方面的真相需要观众去探究(新浪娱乐评价) 。

电视剧侦察记音乐叫什么

《秘密》。电视剧《侦察记》中的音乐叫做《秘密》,是卡洛儿唱的,卡洛儿唱《秘密》体现出《侦察记》一群侦察战士渡江侦察的故事,与敌人展开智勇角逐,演出了一幕幕侦察与反侦察、策反与反策反,营救与反营救的精彩活剧。

侦察记大结局是什么,人物结局

《侦察记》第45集大结局讲述了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并通过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并歼灭其重兵集团。此役,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以及江苏、安徽两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为尔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件。
至于人物结局,抱歉我暂时无法提供详细信息,建议观看原剧以深入了解。
20日的拂晓,就是中国 人民 解 放军过江的日子。李春林他们执行了渡江前的最后一个任务,那就是炸掉敌人最后的屏障,重榴炮团。在炸 药 爆 炸的轰然声中,敌人的榴炮团团部变成了一片火海,指挥部没了,弹药库没了。为了炸掉隐蔽的比用弹药库,我们尊敬的老班长,牺牲了。

侦察记里阎成虎是什么人

是我军安插的“潜伏”人员。表面是国民党副官,实则是我军安插的潜伏人员,也是大家口中那个神秘的黎明先生。侦察记阎成虎扮演者是贾伟,1979年12月2日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内地男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

渡江侦察记,比影视剧更生动精彩、惊心动魄的渡江侦察的故事

上世纪五十年,电影《渡江侦察记》在全国公映,那生动感人的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全国上下妇孺皆知,已经成为一代人的记忆。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沈默君先生是在铜陵完成剧本初创的,剧中故事情节、人物原型大多取材于铜陵游击队,取材于在铜繁南执行侦察任务的27军先遣侦察大队。
其实,真实的侦察兵、游击队与敌人斗智斗勇比影视剧更 生动精彩、惊心动魄 。
一、“先遣渡江侦察大队”偷渡行动,险象环生。
1949年4月6日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集团军第27军组成“先遣渡江侦察大队”300名精锐武装,分成两路先遣渡江,侦察敌情。一路由大队长兼党委书记亚冰率领,从铜繁之间的十里场、黄公庙登陆成功。经过短促的交锋,甩掉敌人,直插铜繁交界的狮子山。另一路由副大队长兼副书记慕思荣率领,从铜陵的北埂王至金牛渡间登陆,由于船到江心,被敌发现,遂变偷渡为强渡;该路5班之船被敌炮击沉,9名同志光荣牺牲。其他同志分成两批涉水登陆,在当地向导帮助下穿过敌人封锁线,在谢家桥集中,又一起渡过钟仓河,经山东圩渡过顺安老河到俞家闸(现义兴闸),即流潭圩水浒庙(祠堂)附近,驻守水浒庙(祠堂)敌军正在打麻将,先遣队左拐右绕巧妙避开敌人,天亮赶到钟鸣叶山旁的狗形山。先遣队在山上稍作休息,翻山到达迪龙冲胡家村(今南车集团铜陵机车厂附近)。
《渡江侦察记》剧照
迪龙冲胡家村三面环山,山高林密,是老游击根据地,群众基础好,便于部队隐蔽休息,但离乡公所只有六、七里路。这里不愧是老区,群众警觉性很高。当天有个保丁进村催夫子,看到许多兵,掉头就跑,并对相遇的村民说“迪龙村来了许多部队,不知是哪一部分的。”,这个村民马上将情况报告部队,慕思荣当即决定撤到山上隐蔽,当夜离开迪龙冲,经过一夜急行军转移到铜、南交界处牧家亭与亚冰部汇合。果然,第二天国民党铜陵县警保大队出动二、三百人马直扑胡家村,进迪龙冲后对两边山上乱放一阵枪,在村里转一圈一无所获。
在接应和配合先遣渡江侦察大队的行动中,中共铜陵县委和游击队做出了重要贡献。4月10日,慕思荣分队过江后失散的17人,除两名同志因迷失方向脱离大部队,过钟仓河后在罗家拐村不幸被崔光汉的铜陵警保大队围捕杀害,其余15人先后由铜陵县委派地下交通员找到,并安全护送至先遣渡江侦察大队。铜陵的地下交通员缪运松同志,在寻找掩护慕思荣分队登陆后失散人员时,因受伤被敌人抓住,押解到南陵县沙滩脚残酷地杀害了。
在14天先遣侦察活动中,皖南党组织和游击队,积极派出人员寻找联系,为先遣队带路,配合侦察行动。在地方党组织和游击队协助下,先遣队如蛟龙入海,行动自如,像插入敌军心脏的尖刀,他们搜集情报,剪断电线,破坏交通,打乱敌人部署,扰乱敌人指挥,胜利完成策应大军渡江的光荣使命。
二、 游击队侦察敌情,有惊无险
24军70师与铜陵游击队会师,向游击队赠送武器
1949年4月14日晚,十里场阮村一带江边地下交通站的负责人阮志昂,花了一整天时间,步行几十里路,向在铜陵青阳交界的甘家冲的中共铜陵县委报告了一个极具威胁的敌情:敌人近日突然调来一个炮团,在阮村附近的坝埂头江边高地秘密抢修炮兵阵地。
陈爱曦等县委领导,深知这一军情特别重要,要求阮志昂星夜返回阮村,同时决定4月15号上午,派铜陵一连的指导员孙科(孙运松)和侦察班长王学升,交通员李爱堂等3人组成一支武装侦察小组,到阮村坝埂头沿江一带侦察敌情,经过十多过小时的长途跋涉,孙科等3人赶到了阮村阮志昂家。侦察小组依靠阮村、陈村及坝埂头一带地下党和人民群众,全力以赴,使出浑身解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阮志昂的父亲及家人对敌炮团等有关人员宴请吃喝及时套取情报。通过地下党员阮老七等人到敌炮兵阵地做工以及派女中共地下交通员姚学胜等人在敌炮兵阵地周围挖野菜察看地形等办法,终于在一天多时间内将敌炮兵阵地的准确方位,50多门山炮以及型号、弹药库、兵力等搞得一清二楚。
在阮村坝埂头一天多时间的侦察中,步步惊心,险象环生。由于有阮志昂等地下党员的勇敢机智,有人民群众的舍命掩护,乡村进步人士的全力相助,三人侦察小组屡屡化险为夷,孙科等三人侦察小组17日上午9时顺利返回了中共铜陵县委所在地甘家冲。
当时地下斗争非常残酷,许多同志因刺探敌情被敌人残忍地杀害了。4月15日,坝埂头我地下交通站负责人王近英,在传递坝埂头敌炮团情报时,被国民党军统捕获,最后,被敌人活埋在离坝埂头不远的繁昌老虎(埠)。
三、交通员智送“江防图”,泅水渡江。
根据侦察掌握的情况,地下交通员张秀之绘制了国民党军《铜陵江防图》
游击队员张秀之绘制的国民党军《铜陵江防图》
张秀之绘制了两份同样的江防图。一份交给铜陵县委,安排游击队员赵傍根送往江北。(另一份交给了地下党支部书记张德发,张德发一直把这个图保管到解放后,一直到他去世之前,把这个图交给了他儿子,他儿子是农林村的共产党员张良才,张良才在1985年春,把这个图交到铜陵市党史办公室。)
泅渡长江送情报的游击队员赵傍根
这就是《渡江侦察记》泅水过江送敌军江防图的“小马”的原型,新中国成立后被不少报纸媒体誉为“江南人民的使者”“渡江第一勇士”的赵傍根,赵傍根(又名赵云)是铜陵市西湖镇狮子山村人,1947年参加了皖南游击队,是个机智勇敢的地下交通员。
4月17日晚, 为了这份重要的军事情报的安全和携带方便,赵傍根将这幅40×26厘米的白毛边纸折叠、捻紧,放入一个小瓶内,用烧化了的蜡烛油封严瓶口,然后用一根细麻线从瓶颈拴牢,拴在自己的腰带上,从铜陵江边向羊山矶进发。铜陵 游击队小队长许万荣,战士阮德明2人将赵傍根护送到大通与羊山矶之间的灯笼沟,潜伏在芦苇丛中。当时,情况十分危险,灯笼沟一边两个国民党军碉堡,也许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赵傍根选择在敌人眼皮底下渡江送情报。
大约晚上九、十点,赵傍根在灯笼沟推着小木盆向长江里划去,不料被敌人碉堡里的狼狗发现了异样,随着狼狗的阵阵狂吠,碉堡里的探照灯和机枪声也紧跟着乱扫过来,这着实让赵傍根焦急万分,可是很快,敌人的探照灯和机枪声就转向了另一个方向,原来是许万荣和阮德明他们声东击西,吸引敌人注意力,掩护赵傍根泅水横渡大江。赵傍根乘机凭着高超划盆技术,拼命向江北划去。划到江心,水深流急,小盆在旋涡里直打转。为了争取时间,赵傍根果断脱去外衣,下水泅渡。四月的江水,尤其在夜间还相当寒冷,经过四五个小时与江水的奋力搏斗,冷得缩成一团,筋疲力尽的赵傍根终于爬上了江北的滩涂,最先发现他的是3位解放军的巡逻兵,当赵傍根确认这是人民解放军,是自己日夜盼望的亲人时,便解下了用麻绳紧紧捆在腰上由腊封口的小瓶子,汇报说我是铜陵地下党派来的送重要情报的交通员,说完人就虚脱得瘫倒了。
4月18日上午,渡江战役总前委委员、指挥中集团30万人民解放军的谭震林,正在无为襄安白鹤观接见无南县渡江支前司令部的干部和群众,当谭震林打开瓶子里的敌军铜陵江防图时,抑制不住内心喜悦,拍案连声地道“太好了!太好了!”  
正是有了那张珍贵的江防图,3日后的4月20日夜,我解放大军首先在铜繁地段突破长江天堑、顺利完成渡江突击任务。
今日羊山矶
(羊山矶与湖北城陵矶、马鞍山采石矶、南京燕子矶并称长江四大名矶,位于我市主城区西南约15公里的大通镇江岸。由于羊山矶紧逼长江,形成一段较为陡峭的江岸,突出江中,形成‘江拐弯,海掉头’的气势,自古就是军事要地。千百年来,羊山矶历经了烽火洗礼,更见证了铜陵成为江南解放第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