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高谈阔论成语
- 2、高谈阔论的意思解释 高谈阔论造句 近义词反义词
- 3、高谈阔论的意思
- 4、成语: 高谈阔论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 5、高谈阔论的意思与造句
- 6、高谈阔论的解释和造句
- 7、高谈阔论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及详细词语解释
- 8、高谈阔论的意思
- 9、高谈论阔的意思
高谈阔论成语
高谈阔论成语
高谈阔论成语1 一、成语基本信息
【成语】高谈阔论
【色彩】中性
【读音】gāo tán kuò lùn
【释义】高:大声地;阔:广阔。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指志趣高雅、范围广泛的谈论(多含褒义)。
二、成语造句
1、这种不切实际的高谈阔论,我不听!
2、在这个当头,高谈阔论没有用,得采取具体行动才行。
3、那些只会高谈阔论的人,往往少有作为。
4、我实在无心听他们高谈阔论,找个藉口,抽身离开。
5、昨天晚上,他们整夜高谈阔论。
6、她在电影院里高谈阔论,旁若无人,实在不像话。
7、远方来客,我自然欣喜若狂,高谈阔论,直至深夜。
8、当然,那一派也是主张理想教育,喜欢高谈阔论的.人物。
9、那一夜,同学们在山上,酒酣耳热,高谈阔论,可痛快了!
高谈阔论成语2 1、在这点上,她的儿子没能掌握要旨,在建筑,转基因农作物,非传统医学等问题上高谈阔论。
2、我实在无心听他们高谈阔论,找个藉口,抽身离开。
3、不明事情发生的原因何在,一堆人就在现场斑谈阔论起来。
4、他喋喋不休地高谈阔论,中国多么艰难得提高自己经济发展水平来克服大面积贫困。
5、由于他看重自己的政治遗产,也许更愿意做出妥协,同时还会对国家的发展做出高谈阔论好像双方对此所涉及的内容没有达成一致。
6、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环保从高谈阔论的道德领域,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去,反映了一种更可能被支持和维系行动的实用主义。
7、相比于美国人的高谈阔论,他们对我们核项目的状况根本一无所知。
8、过去两周的高谈阔论和1924年的民主党大会可差得远了,那一年整整103名代表投票才最终决出大选提名人。
9、我最爱闲来三五好友,泡一壶好茶,高谈阔论。
10、在这个当头,高谈阔论没有用,得采取具体行动才行。
11、政客们高谈阔论宗教时,保持怀疑是明智的。
12、他们喜欢照本宣科和高谈阔论,对经营一窍不通。
13、关于对未来的创新,老板们可以去高谈阔论。
14、他们只会高谈阔论,于事无补。
15、欧洲关于绿色增长的高谈阔论,已让位于对紧缩和债务的全力关注。
16、那些只会高谈阔论的人,往往少有作为。
17、这位银发老人试图高谈阔论通用前景,但是听众更想了解的是,通用汽车今年为何突然解聘第二个老板。
18、几杯黄酒下肚,这几位骚客便高谈阔论,各抒己见起来。
19、这些错误事关重大,因为尽管有他的高谈阔论,未来也很难扭转局势。
20、中国央行行长还对以某种类似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的货币取代美元成为世界性储备货币的必要性高谈阔论。
21、虽然中官员高谈阔论将重心转移至消费,但是美政策制定人对中国是否做了实际工作心存疑虑。
;
高谈阔论的意思解释 高谈阔论造句 近义词反义词
高谈阔论的意思: [gāotánkuòlùn] 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越是一知半解的人,往往越是喜欢~。
高谈阔论百科解释: 高:大声地;阔:广阔。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举例:越是一知半解的人,往往越是喜欢高谈阔论
高谈阔论的详细解释: 高谈阔论 [gāo tán kuò lùn] 高:高深;阔:广阔。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柴进~,一片言语,娄敏中大喜,就留柴进在相府管待。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六回
高谈阔论的近义词: 放言高论,阔步高谈,海阔天空,夸夸其谈,长谈阔论,侃侃而谈,夸夸而谈,高谈大论 高谈阔论的反义词: 不苟言笑,沉默寡言,缄口结舌,一言不发,窃窃私语 高谈阔论的出处: 晋·袁宏《后汉记》卷四:“尝疾俗儒高谈宏论;不切时务。”唐·吕岩《徽宗斋会》诗:“高谈阔论若无人;可惜明君不遇真。”
高谈阔论造句: 1、我实在无心听他们高谈阔论,找个藉口,抽身离开。
2、这种不切实际的高谈阔论,我不听!
3、昨天晚上,他们整夜高谈阔论。
4、在这个当头,高谈阔论没有用,得采取具体行动才行。
5、当然,那一派也是主张理想教育,喜欢高谈阔论的人物。
6、她在电影院里高谈阔论,旁若无人,实在不像话。
7、那一夜,同学们在山上,酒酣耳热,高谈阔论,可痛快了!
8、她和老友意外相聚十分兴奋,拉开话匣子,天南地北,高谈阔论。
9、远方来客,我自然欣喜若狂,高谈阔论,直至深夜。
10、我最爱闲来三五好友,泡一壶好茶,高谈阔论。
11、平日高谈阔论,但该他们说话时,却又噤若寒蝉。
12、不明事情发生的原因何在,一堆人就在现场高谈阔论起来。
13、正当我和同学在高谈阔论的时候,老师进来了,我们嘎然而止,连忙做起作业。
14、政客们高谈阔论宗教时,保持怀疑是明智的。
15、屋子里这么吵,他竟然还敢在那里旁若无人地高谈阔论,令人生烦。
16、他只会高谈阔论,不会做实际事情。
17、时而高谈阔论不着边际,时而又斤斤计较显得过于实际。
18、几杯黄酒下肚,这几位骚客便高谈阔论,各抒己见起来。
19、在很多聚会上,那些妙语连珠、高谈阔论,看似学识渊博、风趣幽默的人,似乎是大家关注的中心。
20、关于对未来的创新,老板们可以去高谈阔论。
高谈阔论的意思
高谈阔论 [gāo tán kuò lùn]
高谈阔论是一个汉语成语,
拼音是:gāo tán kuò lùn,
释义: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腔并皮贬义)[1]。
中文名
高谈阔论
拼音
gāo tán kuò lùn
解释
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
出处
《徽宗斋会》
成语
高谈阔论
拼音
gāo tán kuò lùn
引证解释
1、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指志趣高雅、范围广泛的谈论(多含褒义)。
晋·袁宏《后汉记》卷四:“尝疾俗儒高谈宏论;不切时务。”
唐·吕岩《徽宗斋会》诗:“高谈阔论若无人;可惜明君不遇真。”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六回:柴进高谈阔论,一片言语,娄敏中大喜,就留柴进在相府管待。
2、无拘无束地高声大言发表伍差宏论;亦指空谈而名不副实
金·董解元《西厢》:高谈阔论晓今古,一个是一方长蔽陵老,一个是一代名儒,俗谈没半句。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 《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老孙比在前不同,烂板凳高谈阔论了。如今保唐僧,不得身闲。
成语: 高谈阔论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成语: 高谈阔论 成语简解 编号 : 697 成语 : 高谈阔论 注音 : ㄍㄠ ㄊㄢˊ ㄎㄨㄛˋ ㄌㄨㄣˋ 汉语拼音 : gāo tán kuò lùn 参考词语 : 高谭清论, 清谈高论, 阔论高谈 反义 : 三缄其口, 缄口结舌 , 坐言起行 , 身体力行 近义 : 放言高论 , 侃侃而谈, 高谈剧论 , 议论风发 , 高谈弘论 , 夸夸其谈 释义 : 「高谈阔论」典源作「高谭清论」。本指见地高超、范围广阔地谈论。语本《东观汉记.卷一八.赵勤列传》。后来也用「高谈阔论」比喻畅快而无拘束地谈论。或没有实质内容,空泛而漫无边际地谈论。 △「 迂谈阔论 」、「 高谈弘论 」、「 高谈危论 」、「 高谈虚论 」 Emoji符号 : 阔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高谈阔论”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 「高谈」一词出现的时间相当早,在《东观汉记.卷一八.赵勤列传》中就有「高谭清论」的用法。「谭」与「谈」通。「 高谈清论 」就是高雅不涉俗务地谈论。后来「高谈阔论」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见地高超、范围广阔地谈论始见唐代吕巖〈徽宗斋会〉诗的开头两句「高谈阔论若无人,可惜明君不遇真」。吕巖就是吕洞宾,相传学道成仙,为八仙之一。后来这句成语引申有「痛快而无拘束地谈论」的意思。例如《三侠五义.第二一回》:「换盏传杯,高谈阔论。」又被引申泛指没有实质内容,空泛而漫无边际地谈论。例如《文明小史.第一八回》:「他们三个人围着烟灯谈天,席面上主宾四位,也在那里高谈阔论起来。」 典源 : 《东观汉记.卷一八.赵勤列传》赵勤,字益卿,南阳人。……为南阳太守,桓虞功曹,委以郡事。虞下车,叶令雍霸及新野令皆不遵法,乃署勤督邮。到叶1>见霸2>,不问县事,但高谭清论,以激励之,霸即解印绶3>去,勤4>还入新野界。令闻霸已去,遣吏奏记陈罪,复还印绶去,虞乃叹曰:「善吏如良鹰矣。」 〔注解〕 (1)叶:叶县,地名。地约在今河南叶县南三十里。 (2)霸:雍霸,汉叶县县令,生卒年不详。 (3)印绶:印信和系在印信上的丝带。绶,音ㄕㄡˋ。 (4)勤:赵勤,字益卿,汉南阳人,生卒年不详。曾任南阳太守。 书证 : 01.唐.吕巖〈徽宗斋会〉诗:「高谈阔论若无人,可惜明君不遇真。陛下问臣来日事,请看午未丙丁春。」 02.宋.高斯得〈转对奏札〉:「夫所谓空言者,谓其高谈阔论,远于事情,揆诸古则不合,施于今则有害。」 03.《董西厢.卷一》:「高谈阔论晓今古,一个是一方长老,一个是一代名儒,俗谈没半句,那一和者也之乎。」 04.元.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倚仗着高谈阔论,全用些野狐涎扑子弟打郎君。」 05.《水浒传.第一一六回》:「柴进高谈阔论,一片言语,娄敏中大喜,就留柴进在相府管待。」 06.《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富翁是做惯了的,亦且胸中渊博,高谈阔论,尽中机宜。」 07.《三侠五义.第二一回》:「今日这一畅快,真是非常之乐。换盏传杯,高谈阔论。说到快活之时,投机之处,不由的哈哈大笑,欢呼振耳。」 08.《文明小史.第一八回》:「他们三个人围着烟灯谈天,席面上主宾四位,也在那里高谈阔论起来。」 09.《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你们两位,在这里高谈阔论,不要因我出来了,打断了话头;让我也好领教领教。」 用法说明 : 一、 【语义说明】比喻畅快而无拘束地谈论。 【使用类别】用在「言谈畅快」的表述上。 【例 句】 <01>我最爱闲来三五好友,泡一壶好茶,高谈阔论。 <02>几杯黄酒下肚,这几位骚客便高谈阔论,各抒己见起来。 二、 【语义说明】比喻没有实质内容,空泛而漫无边际地谈论。 【使用类别】用在「言谈空泛」的表述上。 【例 句】 <01>他们只会高谈阔论,于事无补。 <02>那些只会高谈阔论的人,往往少有作为。 <03>我实在无心听他们高谈阔论,找个借口,抽身离开。 <04>在这个当头,高谈阔论没有用,得采取具体行动才行。 <05>不明事情发生的原因何在,一堆人就在现场高谈阔论起来。 成语接龙 “论”字开头的成语
论定棺盖 “高”字结尾的成语
德劭年高 海阔天高 倚马才高 德邵年高 “高”字开头的成语
高枕无忧 高朋满座 高谈阔论 高抬贵手 高瞻远瞩 高风亮节 高山流水 高枕而卧 高下其手 高风峻节 高风劲节 高枕安寝 高风大节 高悬明镜 高枕不虞 高枕安卧 高节清风 高谭清论 高枕勿忧 高枕无虞 “论”字结尾的成语
高谈阔论 格杀勿论 侃侃正论 清谈高论 高谭清论 参考《国语辞典》中的成语:高谈阔论。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高谈阔论。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高谈阔论”分成的单字详解:
高, 谈, 阔, 论。
高谈阔论的意思与造句
高:高深;阔:广阔。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 议论 。 成语出处: 唐·吕岩《徽宗斋会》:“ 高谈阔论 若无人,可惜明君不遇真。” 成语例句: 柴进 高谈阔论 ,一片 言语 ,娄敏中大喜,就留柴进在相府管待。 繁体写法: 高谈阔论 注音: ㄍㄠ ㄊㄢˊ ㄎㄨㄛˋ ㄌㄨㄣˋ 高谈阔论的近义词: 夸夸其谈 华而不实,滔滔不绝地空谈对他们讲了十分钟话,全是夸夸其谈 侃侃而谈 刚直坦诚地谈话 高谈阔论的反义词: 一言不发 一句话也不说。 沉默寡言 不说话我们总觉得他们沉默寡言 可指有意说得很少或决意不说话老张一向沉默寡言,因为他自视很高,所以 成语语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loud and big talk 俄语翻译: вести возвышенные разговóры 日语翻译: 长広舌(ちょうこうせつ)をふるう,大いに弁舌(べんせつ)をふるう 其他翻译: <德>über etwas lang und breit reden
高谈阔论的解释和造句
读音:
[gāotánkuòlùn]
解释:高:大声地;阔:广阔。指志趣高雅、范围广泛的谈论。多含褒义。也指大发议论或不着边际地谈论。多含贬义。
出处:唐吕岩《徽宗斋会》:“高谈阔论若无人,可惜明君不遇真。”
例句:柴进高谈阔论,一片言语,娄敏中大喜,就留柴进在相府管待。(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六回)
近义:夸夸其谈侃侃而谈放言高论海阔天空夸夸其言高谈大论阔论高谈高睨大谈纸上谈兵
反义:一言不发沉默寡言缄口结舌不苟言笑寡言少语窃窃私语哑口无言
造句
1、不明事情发生的原因何在,一堆人就在现场高谈阔论起来。
2、他们只会高谈阔论,于事无补。
3、在这个当头,高谈阔论没有用,得采取具体行动才行。
4、我实在无心听他们高谈阔论,找个藉口,抽身离开。
5、那些只会高谈阔论的人,往往少有作为。
6、我最爱闲来三五好友,泡一壶好茶,高谈阔论。
7、几杯黄酒下肚,这几位骚客便高谈阔论,各抒己见起来。
高谈阔论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及详细词语解释
注音一式 ㄍㄠ ㄊㄢˊ ㄎㄨㄛˋ ㄌㄨㄣˋ 汉语拼音 gāo tán kuò lùn 出处 唐?吕岩《徽宗斋会》:「高谈阔论若无人,可惜明君不遇真。」 元?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倚仗着高谈阔论,全用些野狐涎,扑子弟、打郎君。」 释义 高:高深;阔:广阔。多指不著边际地大发议论。 例句 柴进高谈阔论,一片言语,娄敏中大喜,就留柴进在相府管待。(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六回) 相似词 放言高论,海阔天空,侃侃而谈,夸夸其谈,迂谈阔论,高谈弘论,高谈危论,高谈虚论 相反词 不苟言笑,缄口结舌,一言不发,沉默寡言
高谈阔论的意思
高谈阔论
[成语解释]高:高深;阔:广阔。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典故出处]清·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六回:柴进高谈阔论,一片言语,娄敏中大喜,就留柴进在相府管待。
[近义词]夸夸其谈、侃侃而谈
[反义词]一言不枯皮裤发、沉默寡言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没简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扩展资料:
近义词:夸夸其谈
[成语解释]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典故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进了书房门,听见杨执中在内咶咶握指而谈,知道是他已来了,进去作揖同,同坐下。”
[近义词]娓娓而谈、侃侃而谈、高谈阔论
[ 反义词 ]守口如瓶、默不做声、噤若寒蝉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近代
高谈论阔的意思
高谈阔论的解释[talk in a high-flown way;harangue] 无拘无束地高声大言发表宏论;亦指空谈而名不副实 高谈阔论晓今古,一个是一方长老,一个是一代名儒,俗谈没半句。——金· 董解元 《西厢》 这里,作者作了深入 具体 的刻画,没有以简单的 同意 或 不同 意来描绘水生嫂当时的 思想 感情,也没有让她高谈阔论说一通空洞之词或不切 实际 地喊一通口号 详细解释 (1).见地高超、范围 广泛 地谈论。 唐 吕岩 《徽宗斋会》 诗:“高谈阔论若无人,可惜明君不遇真。” 元 马致远 《黄粱梦》 第一折:“食紫芝草千年寿,看碧桃花 几度 春,常则是醉醺醺,高谈阔论,来往的尽是天 上人 。” 《儿女 英雄 传》 第二十回:“不觉一时精满神足,心舒意畅,高谈阔论起来。” 柳青 《创业史》 第二部第八章:“咦! 生宝 同志的草棚屋却蛮 热闹 ,开什么会呢?高谈阔论。” (2).大发 议论 ;漫无边际地谈论。含贬义。 宋 高斯得 《转对奏札》 :“夫所谓空言者,谓其高谈阔论,远于事情,揆诸古则不合,施于今则有害。” 明 贾仲名 《对玉梳》 第一折:“倚仗着高谈阔论,全用些野狐涎扑子弟,打郎君。” 《红楼梦》 第四九回:“﹝ 史湘云 ﹞越发高了兴,没昼没夜,高谈阔论起来。” 词语分解 高谈的解释 亦作“ 高谭 ”。.侃侃而谈,大发议论。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接识》:“是故多陈处直,则以为见美,静听不言,则以为虚空,抗为高谈,则为不逊。” 北周 庾信 《预 麟趾 殿校书和刘仪同》:“高谭 阔论的解释 阔大不切实际的议论。 宋 刘恕 《自讼》:“言大而智小,好谋而阔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