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鞠躬尽瘁,鞠躬尽瘁的意思解释词语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26 01:07:50 浏览3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鞠躬尽瘁的意思解释词语

鞠躬尽瘁的意思是: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拼音】jū gōng jìn cuì。
【基本释义】竭尽心力,报效国家。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示例】清·阮葵生《茶余客话·评述酒诗》:“宾南如精卫填海,每不自量;冰璜如李陵败北,一以当千;南生如诸葛出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成语用法】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含褒义。
【近义词】忠心耿耿、赤胆忠心、呕心沥血。
【反义词】漫不经心、敷衍塞责。
鞠躬尽瘁造句
1、智者为官,替国分忧,为民解难,鞠躬尽瘁,一生尽得平安;愚人居吏,为已谋财,弄权求利,机关算尽,永世难求幸福。
2、他是个苛刻的老板,要求手下的人对他忠心耿耿,鞠躬尽瘁。
3、防腐当好人民公仆,鞠躬尽瘁为人民服务。
4、智者为官,替国分忧,为民解难,鞠躬尽瘁,一生尽得平安。
5、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鞠躬尽瘁

鞠躬尽瘁成语意思

鞠躬尽瘁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辛勤地贡献出自己的一切。
一、鞠躬尽瘁的拼音和反义词
1、拼音:jū gōng jìn cuì。
2、反义词:养尊处优。
二、鞠躬尽瘁造句
1、他可以为公事鞠躬尽瘁,牺牲所有假期。
2、我能受总经理如此器重,一定为公司鞠躬尽瘁,以不负总经理厚望。
3、他们鞠躬尽瘁地为国家的交通建设奉献一生。
4、他为推展全民脱盲教育运动,已是鞠躬尽瘁,令人钦佩不已!
5、王老先生为社区服务,其鞠躬尽瘁的精神,令人感佩。
6、诸葛亮当轴处中,奉诏辅孤,为了蜀汉的兴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7、她为推展学前教育,鞠躬尽瘁,贡献良多。
8、包拯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9、只要事关国际民生,我必鞠躬尽瘁,全力以赴。
10、他一生对国家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1、今天承蒙您重用,我必定会鞠躬尽瘁,为公司效命。
12、诸葛亮一生对汉室忠心耿耿,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3、我能受总经理如此器重,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不负他的厚望。
14、诸葛亮为了蜀国为了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5、防腐当好人民公仆,鞠躬尽瘁为人民服务。
16、智者为官,替国分忧,为民解难,鞠躬尽瘁,一生尽得平安。
17、鞠躬尽瘁为人民,人民永远怀念你。
18、他是个苛刻的老板,要求手下的人对他忠心耿耿,鞠躬尽瘁。

鞠躬尽瘁的解释意思

鞠躬尽瘁,是汉语中来源于古代奏表的一则成语,语出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这则成语指不辞辛劳,恭敬谨慎,竭尽心力于国事;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其自身结构为补充式,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含褒义。
这则成语典故集中体现了诸葛亮忠心耿耿、克己奉公的高尚品格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精神。这种尽职尽责的品格和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后人做出了表率。
运用示例:
元末明初·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明·王世贞《鸣凤记》第六出:“我老臣不能为玉烛于光天,岂忍见铜驼于荆棘,明日奏过圣上,亲总六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清·阮葵生《茶余客话·评述酒诗》:“宾南如精卫填海,每不自量;冰璜如李陵败北,一以当千;南生如诸葛出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鞠躬尽瘁的意思

鞠躬尽瘁的意思是不辞劳苦、奋斗终生、大公无私的高贵品质。
1、拼音:[jū gōng jìn cuì]。
2、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释义:鞠躬,弯着身子,引申为恭敬谨慎的样子。瘁,劳累。尽瘁,竭尽心力。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4、近义词:一心一意、全力以赴、 不遗余力、 尽心尽力、呕心沥血、 竭尽全力、 竭尽所能、全心全意、忠心耿耿、赤胆忠心、呕心沥血、不辞劳苦、全部精力。
5、反义词:无。
6、成语语法: 作谓语、宾语,褒义。
鞠躬尽瘁造句
1、七一到来艳阳照,党的恩情要记牢。鞠躬尽瘁不为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流血牺牲换天地,汗水铺就建设路。建功立业佳话传,民富国强立世界。
2、报国尽忠,敬老尽孝;助人尽德,关爱尽心;本职尽责,鞠躬尽瘁;待人尽礼,大义尽行;求学尽谦,人生尽诚;正气尽扬,律己尽为;省身尽仁,尽善尽美。
3、老师是春蚕,鞠躬尽瘁无私奉献;老师是园丁,播种希望灌溉理想;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将别人照亮。教师节到了,祝天下所有的老师幸福安康,学生们不会辜负您的希望,一定让生命绚丽。
4、喜庆建党九十年,丰功伟绩讲不完;立党为公旗帜明,执政为民根基牢;浴血奋战把国建,鞠躬尽瘁谋发展;与时俱进创辉煌,无私奉献强国家。
5、顺境逆境看襟怀,大事难事看担当。鞠躬尽瘁躬自省,敢于善于勇担当。千载难逢桥头堡,当仁不让采飞扬。开放富裕新云南,文明幸福谱新章。

的意思解释鞠躬尽瘁

鞠躬尽瘁的意思解释是形容小心谨慎、不辞劳苦地竭尽自己的全部力量。
详细释义:
1、释义: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瘁,劳累。意思是恭敬谨慎,尽心竭力地效劳或工作。
2、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近义词及释义:
1、全心全意。
释义:投入全部精力,一点没有保留。
2、忠心耿耿。
释义:耿耿,忠诚的样子。形容非常忠诚。
3、呕心沥血。
释义:呕,吐;沥,一滴一滴。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4、殚精竭虑
释义:形容用尽心思。
5、临危受命。
释义: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鞠躬尽瘁例句:
1、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他毕生都在为改善山区居民生活而奔波,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他为了祖国的昌盛和人民的幸福,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我的意思是我能帮忙的,我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直至搅尽心血。
5、清秀的面容中夹杂淡淡的忧郁,沧桑中透露出一份从容,在政府工作,是一名人民公仆,鞠躬尽瘁一心为民谈不上,但最起码安分守己洁身自好。

鞠躬尽瘁的意思是什么

鞠躬尽瘁的意思是形容做事小心谨慎。
1、拼音:[jū gōng jìn cuì]。
2、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全三国文》卷五十八)后人根据这篇文章的结尾提炼出“鞠躬尽瘁”这则成语。
3、释义:指不辞辛劳,恭敬谨慎,竭尽心力于国事;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4、近义词:鞠躬尽力、忠心耿耿、赤胆忠心、呕心沥血。
5、反义词:吃喝玩乐、损公肥私。
“鞠躬尽瘁”成语典故:
东汉末年,由于统治者昏庸无能,各地诸侯纷纷割据自立,天下大乱。在这期间,曹操崛起,统一了北方。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执掌了政权。不久,曹丕废去汉献帝改国号为魏,自己做了皇帝,史称魏文帝。这时,占据四川一带的刘备也正式登基,江东的孙权也称王称帝。于是,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蜀汉的皇帝刘备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诸葛亮辅佐刘备,把蜀国治理得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不久以后,刘备去世,刘备的儿子刘禅继位。刘禅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刘阿斗”,他十分昏庸无能,只知享乐,便把国内的军政大权全交给诸葛亮处理。
诸葛亮一贯主张联吴伐魏。这时他一面和东吴交好,一面南征孟获,平定南方边境,然后积蓄力量,积极准备北伐。过了一段时间,诸葛亮感到力量积聚差不多了,便决定出祁山北伐魏国。在出师前,他给后主刘禅上表,要他听信忠言,任用贤臣,富国强兵。这道奏表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前出师表》。可是,这次北伐并没有成功,诸葛亮兵败以后,只得退兵回蜀地。

解释鞠躬尽瘁的意思

鞠躬尽瘁的意思是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成语名字:鞠躬尽瘁。
成语发音:jū gōng jìn cuì。
成语解释: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成语出处:明 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成语繁体:鞠躳尽瘁。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恭敬谨慎。
成语结构:补充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鞠躬尽力。
鞠躬尽瘁造句
1、他为发展我国科学和教育事业,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
2、她为推展学前教育,鞠躬尽瘁,贡献良多。
3、包拯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4、诸葛亮为了蜀国为了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只要事关国际民生,我必鞠躬尽瘁,全力以赴。
6、焦裕禄为了人民利益鞠躬尽痹,死而后已。
7、许多的科学家为了人类科技的进步而鞠躬尽瘁、无私泰献。
8、诸葛亮是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为蜀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9、敬爱的周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永远怀念他。
10、他们鞠躬尽瘁地为国家的交通建设奉献一生。

鞠躬尽瘁的意思。

鞠躬尽瘁的意思是:竭尽所能,贡献出全部力量。
鞠躬尽瘁:[ jū gōng jìn cuì ]。
1. 【解释】: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2. 【出自】:明·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3. 【示例】:臣只有一片愚忠。
4. 【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含褒义。
5. 【近义词】:死而后已 ,忠心耿耿 ,积劳成疾 ,鞠躬尽力。
6. 【反义词】:敷衍塞责。
造句:
1、他为发展我国科学和教育事业,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
2、她为推展学前教育,鞠躬尽瘁,贡献良多。
3、包拯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4、诸葛亮为了蜀国为了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只要事关国际民生,我必鞠躬尽瘁,全力以赴。
6、三峡两旁山石林立,有的像奔驰的骏马,有的像顶盔挂甲的武士,有的像温柔的仙姑,有的像飘飘欲飞的嫦娥,真是千姿百态!
7、下课了同学们有的打乒乓球,有的人打出变幻莫测的旋球,有的打出了技术高超的杀球,有的打出了让人防不胜防的擦边球。
8、在这场商战中,有的采取先声夺人,有的采用压价销售,有的用赠卖结合,有的是有奖销售,其促销方法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鞠躬尽瘁的意思

鞠躬尽瘁意思是不辞辛劳,尽力于国事,形容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是汉语中来源于古代奏表的一则成语,语出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其自身结构为补充式,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含褒义。
这则成语典故集中体现了诸葛亮忠心耿耿、克己奉公的高尚品格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精神。这种尽职尽责的品格和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后人做出了表率。
典故说明
“鞠躬尽瘁”系由“鞠躬”及“尽瘁”二语组合而成。“鞠躬”见于《论语.乡党》,文中叙述孔子在进入君门的时候,态度很恭谨,彷佛国君的门容不下他的样子。他不站在门的中央,走路时不踏上门槛。
“尽瘁”则见于《诗经.小雅.北山》,诗歌内容是行役者对国君分配劳役不均所发出的感叹。文中说到有些人安逸地在家休息,有些人却因为尽力于国事乃至于生病;有些人每天过着高枕无忧的日子,但有些人却必须日夜不停地奔走四方。
后来这两个典源被合用成“鞠躬尽瘁”,用来表达恭谨戒慎,不辞劳病地贡献心力。在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中,诸葛亮在考察了当时的局势环境后,认为以他的能力,以及许多未能预料的演变,都不足以能够抵抗强敌。
尽管如此,他仍表明了自己的决心,只求竭尽所能。原文中的“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其实就是现在常用的“鞠躬尽瘁”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