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会贯通,融会贯通的贯是什么意思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26 00:42:39 浏览2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融会贯通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

词目 融会贯通 发音 róng huì guàn tōng 释义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近义词 举一反三豁然贯通 反义词 望文生义生吞活剥 引用 《医学源流论》卷下·伤寒论论 ...读书能得书中之精义要诀,历历分明,则任其颠倒错乱,而我心自能 融会贯通 。否则徒以古书纷更互异,愈改愈晦矣。 ... 《医学源流论》卷下·金匮论 ...其论病皆本于《内经》,而神明变化之;其用药悉本于神农本草,而 融会贯通 之;其方则皆上古圣人历代相传之经方,仲景间有随症加减之... 《太平广记》卷第九十一 异僧五 ...泥于佛经的个别章句。象法师您这样的见解,真称得上是理解透彻、 融会贯通 ,可以与您谈论天与人之间的种种事情了”   ... 《明史演义》第九十一回 徐光启荐用客卿 袁崇焕入援畿辅 ...会晤,谈论起来,不但畅陈博爱平等的教义,并且举天文历数,统是 融会贯通 。光启很是钦佩,引与为友,往往与他研究学术,通宵达旦,... 《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八 ...复业。康熙十二年,卒於官,年五十四。士民奉祀名宦祠。骕於左氏 融会贯通 ,著左传事纬十二卷,附录八卷,所论有条理,图表亦考证精... 《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九 ...右采获,择精语详。草创三十年,长编甫具。南归后,乃整齐排比, 融会贯通 ,成公羊义疏七十六卷。  初治公羊... 《宋史》卷四百二十七·列传第一百八十六·道学一 ...《语》、《孟》并行,于是上自帝王傅心之奥,下至初学入德之门。 融会贯通 ,无复余蕴。   迄宋南渡,新安朱...

融会贯通是什么意思?融会贯通成语造句和典故

成语名称: 融会贯通 róng huì guàn tōng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融会贯通】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融会贯通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融会贯通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
[成语出处] 宋·朱熹《朱子全书》:“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正音] 会;不能读作“kuài”。
[辨形] 融;不能写作“荣”;会;不能写作“汇”。

[近义] 举一反三 豁然贯通
[反义] 望文生义 生吞活剥
[用法] 用作褒义。多用在学习上。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
[结构] 联合式。

[辨析] ~和“举一反三”都可形容在学习上能够领会;理解。但~的语义范围比“举一反三”大;指将各方面知识都能汇聚起来;得到透彻理解。而“举一反三”只是反映由一类事物推得其他事物。
[例句] 要没有想象力;就只能做出点滴的饾饤的工作;决不能~的。

[英译] achieve mastery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subject

百科解释如下:

目录 ? 成语信息
? 成语出处
? 成语辨析
? 怎样做到融会贯通
? 百度文库头衔

[显示部分][显示全部]
英汉词典解释
>>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成语信息[回目录]
   [拼音] róng huì guàn tōng
   [释义]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融合多方面的知识道理,得到全面、透彻的领悟。 
   [近义] 举一反三 豁然贯通
   [反义] 望文生义 生吞活剥
   [用法] 用作褒义。多用在学习上。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
   [结构] 联合式。
   [英语成语解释] achieve mastery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subject
成语出处[回目录]
  宋·朱熹《朱子全书》:“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成语辨析[回目录]
  [正音] 会;不能读作“kuài”。
  [辨形] 融;不能写作“荣”;会;不能写作“汇”。
  [辨析] 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都可形容在学习上能够领会;理解。但融会贯通的语义范围比“举一反三”大;指将各方面知识都能汇聚起来;得到透彻理解。而“举一反三”只是反映由一类事物推得其他事物。成语示例
  要没有想象力;就只能做出点滴的饾饤的工作;决不能融会贯通的。
  要没有活泼的想象力,就只能做出点滴的饾饤的工作,决不能融会贯通的。 ◎朱自清《中国学术的大损失》
怎样做到融会贯通[回目录]
  融会贯通是一种学习者可以做到知识迁移的状态。即,表面上并不完全同类的知识具有某种共性,学习者从中掌握了不同门类甚至不同领域知识的共通性,从而将一个领域更深的理解转移到另外的领域当中。我认为,这样就算是知识的融会贯通了。
  那么如何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呢?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对每个门类或者某个问题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并能从中抽象出共通性的理性知识,进而将其储存在记忆当中。然后再进行其他门类的学习和思考,进而抽象另外的共通性。当学习者发现抽象出的东西中具有某种共性的时候,进而就可以将不同领域的知识串联起来。一种领域的思维方式就可以迁移到另外的领域。这就完成了知识的迁移。
百度文库头衔[回目录]
  百度文库头衔之一,是第五级头衔,2001-5000 分之间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140982.htm

SOSO百科地址:

百度搜索:《 点击此处 》

融会贯通的意思_融会贯通造句

融会贯通[rng hu gun tōng]
【解释】: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出自】:《朱子全书学三》: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举一反三、豁然贯通
【反义词】:望文生义、生吞活剥
融会贯通造句:
1、岑逸飞先生与参加者畅谈孙子智慧与人尽其才两者的关系,藉此将《孙子兵法》与现代人事管理学融会贯通。
2、这种能力一部分来自个人夭赋,当然也有不少人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各种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
3、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融会贯通、互为促进、提高技能、增强学习效果。
4、新知识会以新颖、或许奇妙的方式与旧知识融会贯通。
5、要确切地融会贯通你曾学过的光线、细部及影像处理技法,并留意不要让技术问题阻隔了影像的力量。
6、我尽避已把全部经文都记熟了,因缺少名师指点,也还是无法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
7、要将这些(意见)融会贯通,而要有一套方案在立法会争取到足够的支持,我相信这些仔细的工作是需要大家努力的。
8、这种能力一部分来自个人天赋,当然也有不少人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各种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
9、他们一起倡导出一种整合的行为学习模式,并融会贯通了东西方企业文化的价值。
10、我已把原则教给你,剩下的得靠你自己去体会,才能逐步融会贯通。
11、学习任何知识都得讲究融会贯通,不能单靠死记硬背。
12、而在备考后期更是重要,要特别将重点熟记与融会贯通。
13、这在当时真的是对我的一次重大挑战,因为项目不仅要有创新性,并且还要融会贯通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14、这种填鸭式教法,只求多背多记,不求融会贯通,怎能希望学生真正的理解。
15、老师这种融会贯通的教法,让我们对数学疑难豁然开朗起来。
16、老师要我们趁年轻多吸收,等到人生体验多了,自然能将所得知识融会贯通。
17、你如果无法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那就不是真学问。
18、不懂如何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实际工作中怎么翻译。
19、我们鼓励发扬多元文化,互相借镜,融会贯通,从而产生更丰富多采而具有香港特色的文化。
20、你照我的方法去读,自然可以融会贯通,不会只是囫囵吞枣而已。
21、优秀的学者主动留心于新信息,他们对读到的东西进行思索,以挑战的精神对待它,融会贯通,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
22、期末报告要在最后一次课后一星期内完成,它让你有机会融会贯通研讨会所学的知识。
23、融会贯通者:听过的会忘记,看过的会记得,做过的才能真正掌握。
24、大多数生物学学习策略的研究,是对一般学习策略理论的直接引入,不能融会贯通。
25、为辅助之修业领域,以期融会贯通了解农村规划之专业知识,进而提升研究生之专业素养与竞争力。
意思造句 1、当你和真正关爱你的人在一起时,这才是快乐,同时这也是爱与友谊的真正。
2、难道我说的意思还不够明白?
3、思考一下这个动态所暗示的。
4、你可以从他的话语中猜测其。
5、哎,小意思,以后有什么尽管来找我。
6、他没有领会我眨眼的意思。
7、有关参数的,请参见上面的列表。
8、这件事吧,意思意思就够了,不用操那么大的心。
9、作为一个习惯,我们给这篇文章加上了若干层的。
10、这个成语的意思好深刻噢。
11、下面我就回顾一下这一术语的历史及其。
12、你总是误解我的意思。
13、所有这些设置拥有不同的和最适用的情形。
14、她没有正确理解他信中的,因而误解了他的意图。
15、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16、如果你不懂我说的意思,就去问问老师吧!
17、我根本不明白他指的是什么意思。
18、上述内容的是什么?
19、这个笑话真有意思!
20、因为正式题目的不会根据它的使用变来变去,所以这些字段应当成为题目的一部分。
21、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2、所以,她知道那个日子的。
23、小明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要你不要乱骂人!
24、我们可以从上下文中推断这个词的。
25、我并不否认这些事实,只是不同意你给它们赋予的。
26、我猜也猜不到你是什么意思。
27、它们是有价值的,由于它们的不作为此工作的一部分而变更,所以在此处就不提了,但它们是包含于OID材料中的。
28、这正是边际效用的深层:如果这个社会是自由的,即使是我们中最边际的人也不应该被边缘化。
29、红色在交通信号灯中的意思是“停止”,在西方人的眼中,红色有时还意味着“危险”。
怙恶不悛的意思_怙恶不悛造句 怙恶不悛[h b quān]
【解释】:怙:依靠,依仗;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出自】:《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
【语法】: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
【近义词】:死不改悔、罪大恶极
【反义词】:翻然悔悟、痛改前非
怙恶不悛造句:
1、怙恶不悛的罪犯能够沉思冥想他们通向更加美好未来的道路吗?
2、现今大不列颠国王的历史,就是一部怙恶不悛、倒行逆施的历史,他那一切的措施都只有一个直接的目的,即在我们各州建立一种绝对专制的统治。
3、对那些怙恶不悛的累犯,定要严惩不贷!
4、这些飙车族如果怙恶不悛,继续胡闹,必将受到法律的惩处。
5、这些歹徒坏事作尽,完全没有悔意,可以说是怙恶不悛,岂容宽恕?
6、对怙恶不悛的犯罪分子不能心慈手软。
7、他们怙恶不悛,妄图扩大杀戮的规模和范围。
8、如若他们怙恶不悛,继续胡闹,那时,全国人民忍无可忍,把他们抛到茅厕里去,那就悔之无及了。
9、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镇压一切反革命活动,严厉惩罚一切勾结帝国主义、背叛祖国、反对人民民主事业的国民党反革命战争罪犯和其他怙恶不悛的反革命首要分子。
10、知过能改,善莫大焉;怙恶不悛,终遭天谴!
11、就算她不会悔罪,而且怙恶不悛,去命她来,因主的扇执正在主的手中。
12、一个人如果怙恶不悛,继续为非作歹,终将自取灭亡。
调虎离山的意思_调虎离山造句 调虎离山[dio hǔ l shān]
【解释】: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出自】: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一战成功。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军事等
【近义词】:声东击西、围魏救赵
调虎离山造句:
1、朱老巩明白过来,是调虎离山计,一时气炸了肺。
2、那太好了! 鸭妈妈就安心地牵着鸡毛的小手回家去了。其实她哪知道是中了鸡毛鸭的调虎离山计了呢。
3、只举一个具体例子,许多地面筑巢的鸟类,当捕食动物,如狐狸等接近时,会上演一出调虎离山计。
4、是调虎离山,回去保护钻石!
5、我这是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将敌人诱骗出来后,再用主力直捣巢穴。
6、由于这个巧妙的调虎离山计,削弱了敌人大本营的兵力,使他顺利达成了这次进击的任务。
7、这个时候,袁绍才发现是上当了,中了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然后却派刘备和文丑转过来拦截曹操。
8、为了不让他碍事,大伙决定用调虎离山计把他支开,好让计画顺利进行。
9、等他追赶一段路段,才警觉这是贼人的调虎离山,急奔返家,桌上宝物果然已失。
10、二次大战中,因为盟军使用调虎离山之计,才能顺利地在诺曼第登陆成功。
11、这自然是调虎离山之计,邓和武汉派都是不同意的。
12、不料,米帅这次跟《越狱》中一样,调虎离山,从另一边的电梯口出现了。
13、它试图想通过一个表面上次要的问题来解决另一个本质性的问题。我们可以叫它敲边鼓,或者调虎离山之计。

融会贯通的贯是什么意思

成语:融会贯通
拼音:róng huì guàn tōng
解释: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出处:
《朱子全书·学三》:“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示例:要没有活泼的想象力,就只能做出点滴的饾饤的工作,决不能~的。 ★朱自清《中国学术的大损失》
融会贯通,把多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理解。
【拼音】róng huì guàn tōng
【出处】宋·朱熹《朱子全书》:“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白话释义: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这是学者刻苦用心,穷究事物之理,然后融合多方面的知识道理以得到全面透彻的领悟,才会达到这样的结果。
【例句】
1、在学习中要学会融会贯通,不要只是生吞活剥一些知识。
2、老师教导同学们要对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扩展资料
一、融会贯通的近义词
1、举一反三 [ jǔ yī fǎn sān ]
释义: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形容善于类推,能由此及彼。
出处:宋·朱熹《答胡伯逢书》:“夫告往知来,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者皆适。”
白话释义:那些告诉过去就能预见未来,善于类推、能由此及彼,听到一件事就能知道十件事情的人都能这样。
2、豁然贯通 [ huò rán guàn tōng ]
释义:指一下子弄通了某个道理。
出处:宋·朱熹《大学章句》:“至于用力之火;而一旦豁然贯通焉”。
白话释义:用功学习时间长了,一旦通达就一切明朗、彻底明白了。
二、融会贯通的反义词
1、囫囵吞枣 [ hú lún tūn zǎo ]
释义: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经消化理解,笼统接受。
出处:宋·圆悟禅师《碧岩录》:“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山仑吞个枣。”
白话释义:如果是不知道有底人,就好像把枣子整个吞下去一样。
2、生搬硬套 [ shēng bān yìng tào ]
释义:指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运用别人的经验,照抄别人的办法。
出处:现代·马南邨《燕山夜话·不吃羊肉吃菜羹》:“有人背诵了几篇祭文,背得烂熟,到了考试的时候,题目是祝寿的,他居然生搬硬套地把祭文抄上去,弄得牛头不对马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融会贯通
[拼音] róng huì guàn tōng
  [释义]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融合多方面的知识道理,得到全面、透彻的领悟 
  [近义] 举一反三 豁然贯通
  [反义] 望文生义 生吞活剥
  [用法] 用作褒义。多用在学习上。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
  [结构] 联合式。
  [英译] achieve mastery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subject [1]
融会贯通 (róng huì guàn tōng)
解释: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出处:秦牧《艺海拾贝·独创一格》:“郑板桥学习任何东西,都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融汇贯通,发扬创造性。”
示例:孙犁《<秀露集>后记》:“这种激情,虽然基于作者当时迫切的抗日要求,但还没有多方面和广大群众的伟大的复杂的抗日生活~。”
融会贯通 (róng huì guàn tōng)
解释: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出处:《朱子全书·学三》:“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示例:要没有活泼的想象力,就只能做出点滴的饾饤的工作,决不能~的。 ★朱自清《中国学术的大损失》
融会贯通 会:领会、理解的意思。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
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融会贯通的贯是”通,连“的意思。
融会贯通
[拼音]róng huì guàn tōng
[释义]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融合多方面的知识道理,得到全面、透彻的领悟。
[近义]举一反三,豁然贯通
[反义]望文生义,生吞活剥
[用法]用作褒义。多用在学习上。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
[结构]联合式。
[出处]宋·朱熹《朱子全书》:“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融会贯通是什么意思

拼音:róng huì guàn tōng解释: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出处:《朱子全书·学三》:“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例句:要没有活泼的想象力,就只能做出点滴的__的工作,决不能~的。(朱自清《中国学术的大损失》)

成语融会贯通是什么意思?

成语:融会贯通。
释义:
融会:融合各种说法,领会其实质;贯通:贯穿前后,全面地理解。把各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融合贯穿起来,从而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起源于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三》:“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扩展资料:近义词:
1、举一反三: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形容善于类推,能由此及彼。《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宋朱熹《答胡伯逢书》:“夫告往知来,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者皆适。” 反:类推。
2、通今博古: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形容知识渊博。
3、心领神会:不用对方明说,心里领悟其中的意思。也指深刻地领会。
4、触类旁通:懂得了某一事物或道理从而懂得相关的其他事物或道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融会贯通
融会贯通
?
【拼音】
róng huì guàn tōng 123
【含义】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透彻理解。融合贯穿各方面的知识,得到全面、系统、透彻的理解。
【用法】
用于褒义。
【示例】
① 鲁迅《坟·人之历史》:“渐而搜集事实,融会贯通,立生物进化之大原。”
② 马南邨《燕山夜话·讲点书法》:“随着个人的喜爱,自己选择一种字体,同时尽量多看各种法帖墨迹,融会贯通,就能写出一手好字。”
【出处】
《朱子语类》卷九:“更宜于日用事物,经书指意,史传得失上做工夫,即精粗表里,融会贯通,而无一理之不尽矣。”
【近义词】
① 举一反三
【反义词】
① 囫囵吞枣
② 一知半解

融会贯通的意思_融会贯通造句

融会贯通[róng huì guàn tōng]
【解释】: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出自】:《朱子全书·学三》:“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举一反三、豁然贯通 【反义词】:望文生义、生吞活剥
融会贯通造句:
1、岑逸飞先生与参加者畅谈孙子智慧与人尽其才两者的关系,藉此将《孙子兵法》与现代人事管理学融会贯通。
  2、这种能力一部分来自个人夭赋,当然也有不少人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各种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
  3、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融会贯通、互为促进、提高技能、增强学习效果。
  4、新知识会以新颖、或许奇妙的方式与旧知识融会贯通。
  5、要确切地融会贯通你曾学过的光线、细部及影像处理技法,并留意不要让技术问题阻隔了影像的力量。
  6、我尽避已把全部经文都记熟了,因缺少名师指点,也还是无法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
  7、要将这些(意见)融会贯通,而要有一套方案在立法会争取到足够的支持,我相信这些仔细的工作是需要大家努力的。
  8、这种能力一部分来自个人天赋,当然也有不少人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各种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
  9、他们一起倡导出一种整合的行为学习模式,并融会贯通了东西方企业文化的价值。
  10、我已把原则教给你,剩下的得靠你自己去体会,才能逐步融会贯通。
  11、学习任何知识都得讲究融会贯通,不能单靠死记硬背。
  12、而在备考后期更是重要,要特别将重点熟记与融会贯通。
  13、这在当时真的是对我的一次重大挑战,因为项目不仅要有创新性,并且还要融会贯通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14、这种填鸭式教法,只求多背多记,不求融会贯通,怎能希望学生真正的理解。
  15、老师这种融会贯通的教法,让我们对数学疑难豁然开朗起来。
  16、老师要我们趁年轻多吸收,等到人生体验多了,自然能将所得知识融会贯通。
  17、你如果无法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那就不是真学问。
  18、不懂如何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实际工作中怎么翻译。
  19、我们鼓励发扬多元文化,互相借镜,融会贯通,从而产生更丰富多采而具有香港特色的文化。
  20、你照我的方法去读,自然可以融会贯通,不会只是囫囵吞枣而已。
  21、优秀的学者“主动留心于”新信息,他们对读到的东西进行思索,以挑战的精神对待它,融会贯通,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
  22、期末报告要在最后一次课后一星期内完成,它让你有机会融会贯通研讨会所学的知识。
  23、融会贯通者:听过的会忘记,看过的会记得,做过的才能真正掌握。
  24、大多数生物学学习策略的研究,是对一般学习策略理论的直接引入,不能融会贯通。
  25、为辅助之修业领域,以期融会贯通了解农村规划之专业知识,进而提升研究生之专业素养与竞争力。

融会贯通是什么意思

融会贯通的解释(1) [achieve mastery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subject] 把各方面的 知识 或 道理 融合 贯穿起来,从而得到系统透彻的理解 但见一个事是一个理,不曾融会贯通。——宋· 朱熹 《朱子语类》 (2) 也作融汇 贯通 。 详细解释 (1).谓把各方面的知识或道理参合在一起,从而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朱子全书·学三》 :“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 然后 能融会贯通,以至於此。” 清 冯桂芬 《重刻段氏<说文解字注>序》 :“ 先生 之注,以形为经,以声为纬,又以说解为经,以羣经传注为纬,融会贯通,虚空粉碎,发一凡,起一例,无一部一文不如网之在纲,珠之贯串,实他人所不能及。” 柯岩 《奇异的 书简 ·美的 追求 者》 :“民间的、 民族 的、东方的、西方的、古典的以及现代的,他都 广泛 吸收,融会贯通。”亦省作“ 融贯 ”。 明 李贽 《<龙溪先生文录抄>序》 :“盖先生学问融贯,温故知新,若沧洲瀛海,根于心,发于言,自时出而不可穷, 自然 不厌而文且理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西学》 :“近人 江慎修 融贯 中 西测算,兼能制造奇器。” (2).融合无隔阂。 孙犁 《<秀露集>后记》 :“这种 激情 , 虽然 基于作者当时 迫切 的抗 日 要求,但还没有多方面和广大 群众 的伟大的复杂的抗 日 生活 融会贯通。” 词语分解 融会的解释 .融合会通。 宋 苏轼 《卓锡泉铭》:“初住 南华 ,集众须水。水性融会,岂有无理。”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七:“他们 大家 不懂得‘ 文化 ’这样抽象的 名词 ,然而却有 中 俄 文化融会的实效。”.融会贯 贯通的解释 ∶ 全部 彻底 地了解融汇贯通 ∶连接,通连洞中泉流跟冰壶、双龙上下相贯通。;;《记金华的两个岩洞》详细解释.谓全部透彻地理解,通晓 明白 。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正贯》:“然后援天端,布流物,而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