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舍本逐末,舍本逐末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及详细词语解释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25 06:52:24 浏览2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舍本逐末是什么意思?舍本逐末成语造句和典故

成语名称: 舍本逐末 shě běn zhú mò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舍本逐末】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舍本逐末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舍本逐末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抛弃根本的;而在小事上下功夫。
[成语出处] 《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正音] 舍;不能读作“shè”。
[辨形] 末;不能写作“未”。

[近义] 舍近求远 贪小失大
[反义] 追本求源
[用法] 用作贬义。比喻办事处理问题抓次要的;不抓主要的。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结构] 联合式。

[辨析] ~偏重在“做的内容不当”。而“舍近求远”偏重在“方式不当”。
[例句] 学习中只热衷于猎奇;不想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这不是~是什么呢?

[英译] attend to trifles to the neglect of essentialf
[成语故事]   战国时,各个诸侯国之间经常有使节往来。有一天,齐王派出了一名使者到赵国去问候赵威后。

  齐王的这位使者没有到过赵国,更没见过赵威后。但他早就听说赵威后是以为很贤德的往后,所以十分高兴地接受了这一差事。他想,我作为齐国使者去向赵威后问安,赵威后一定会很高兴。她一高兴,说不定会赏赐一些贵重的小礼品。因此,他觉得此次出使赵国,还是一件十分难得的美差呢。
这个使者披星戴月,马不停蹄,终于到了赵国国都邯郸。
 
  邯郸,在齐王使者的想象中是十分美丽的:那雕梁画栋的梳妆楼,那清水碧透的照眉池,那热闹非凡的市桥,那巍峨秀丽的丛台……他听人说过很多很多回,可就是没有见过。因此,一路上盘算着,等办完了公事,一定要好好地看看邯郸,饱饱眼福。
  
  到了邯郸,他直奔赵王城,去问候赵威后。

  赵威后果然不负贤名。当齐王的使者被一位美丽的宫娥引进后宫时,赵威后早已端坐在一个绣墩之上等候了。她一身威严正气,满脸的慈祥。
以礼拜见之后,齐王使者把随身带来的齐王亲笔信呈给了赵威后。但不知怎的,那赵威后竟然没有先去拆阅齐王的信,却躬身问齐王使者道:“你们齐国今年的收成好吗?”

  “好。”齐王使者答。

  赵威后又问:“黎民百姓好吗?”
  
  “好。”齐王使者答。

  赵威后再问:“齐王也很好吗?”

  “也很好。”齐王使者答。

  齐王使者回答完问话,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心中想什么,便直接问出来:“尊敬的威后,我奉我国大王的旨意,专程向您来问安。照说,您若回问的话,也该先问候我们的大王。可您先问的却是年景和百姓,您怎么把低贱的摆在了前头,而把尊贵的放在了后面呢?”

  赵威后笑着说:“话可不能这么说。我之所以先问年景和百姓,后问候你们大王,自有我的道理。”

  齐王使者纳闷地问:“什么道理?”

  赵威后说道:“你想想看,假如没有好年景,那黎民百姓靠什么活下去呢?假如没有黎民百姓,又哪里有大王呢?所以说,我这样问才合乎情理;不这样问,便是舍本逐末。你说是不是这样呢?”

  “这……”齐王的使者哑口无言了。

  召见一结束,齐王的使者已经没有心情再去浏览邯郸的美景,便直接回齐国去了。

  在归国的路上,齐王的使者一直觉得肩上沉甸甸的。虽说那赵威后什么礼品也没有赐给他,可他并不认为是空手而归。他觉得,赵威后的那有关“舍本逐末”的几句问候,比什么礼品都贵重。
百科解释如下:
古以农耕为本,工商为末。谓舍弃农耕,从事工商。抛弃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微末节。  
目录 ? 简介
? 成语资料
? 成语辨析
? 成语示例
英汉词典解释
>>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简介[回目录]
  舍本逐末 ( shě běn zhú mò ) 古以农耕为本,工商为末。谓舍弃农耕,从事工商。抛弃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微末节。
成语资料[回目录]
  【汉语文字】舍本逐末
  【汉语拼音】shě běn zhú mò
  【英文翻译】attend to trifles and neglect the essentials;to concentrate on details but forget the main purpose or objective;to sacrifice (or drop, lose) the substance for the shadow
  【词语解释】抛弃事物根本、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分。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问题,而专门顾细枝末节。 
  【字词解释】
  舍:舍弃
  逐:追求
  本:原义为树根,借指事物的根本
  末:原义为树梢,借指事物的末节
  【成语性质】贬义词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近义词】 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 舍本而事末 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2、《汉书·食、货志下》:“铸钱采铜,一岁十万人不耕…… 弃本逐末 ,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於钱。”
  3、《孟子·离娄上》:“道在迩而求诸远。”《后汉书·臧宫传》:“ 舍近谋远 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舍本逐末”这条成语,意思是说抛弃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微末节。中国古代以耕读为本,工商为末,所以“舍本逐末”也有舍弃耕读,从事工商的意思。所以比喻为舍本逐末。
成语辨析[回目录]
  【课本上的成语故事】
  战国时候,有一次齐王派遣使臣到赵国去拜访赵威后,以示友好。赵威后很热情地接待来访的使臣。使臣在献上齐王准备的礼物后,又呈上一封齐王写的信。
  赵威后收下了信,并马上拆开来看。她请使臣坐下,亲切地问道:“久未问候,贵国的庄稼长的好吗?”使臣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我是奉了敝国国君之名前来问候您的,可是您不先问候敝国国君,反倒先问起庄稼,这分明是先贱而后贵。难道说,一个治理万民的君王,会比不上庄稼和百姓吗?”
  赵威后听了并没有生气,反倒笑着对使臣说:“这你就错了!没有庄稼,如何养活人民?这不是贵贱之分,而是本末之别啊!难道说要先舍根本,去问那些末节吗?”
  齐国使臣对赵威后的这一番话非常佩服,并且为自己刚才无礼的态度感到惭愧。
  现在,人们用“舍本逐末”来比喻做事抓不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1、不可读成shě běn zhuó mò。
  2、“逐”不可写为“琢”。
  3、与“舍近求远”的区别在于,舍近求远更重于“近”和“远”,而舍本逐末在于“本”和“末”。
  4、与“贪小失大”和“本末倒置”的区别在于,贪小失大是写失去了,本末倒置是写把事物颠倒了,而舍本逐末写的是舍去根本的,追求末节的。成语故事
典故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 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撤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用,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
译文   齐襄王派遣使者问候赵威后,还没有打开国书,赵威后问使者:“今年收成还没有忧患吧?百姓还没有忧患吧?(你们的)大王还没有忧患吧?”使者(有点)不开心,说:“臣奉大王之命向太后问好,您不先问我们大王状况却打听收成、百姓的状况,怎能把低贱者放在前头,而把尊贵者放在后边呢?”赵威后回答说:“不是这样的。如果没有收成,百姓凭什么繁衍生息?如果没有百姓,大王又怎能南面称尊?怎么有舍去根本先问末节的道理呢?”

  她接着又问:“齐有隐士钟离子,还好吧?他主张有粮食的人让他们有饭吃,没粮食的人也让他们有饭吃;有衣服的给他们衣服,没有衣服的也给他们衣服,这是在帮助君王养活百姓,齐王为何至今未有重用他?叶阳子还好吧?他主张怜恤鳏寡孤独,振济穷困不足,这是替大王存恤百姓,为何至今还不加以任用?北宫家的女儿婴儿子还好吗?她摘去耳环玉饰,至今不嫁,一心奉养双亲,用孝道为百姓作出表率,为何至今未被朝廷褒奖?这样的两位隐士不受重用,一位孝女不被接见,齐王怎能治理齐国、抚恤万民呢?於陵的子仲这个人还活在世上吗?他在上对君王不行臣道,在下不能很好地治理家业,又不和诸侯交往,这是在引导百姓朝无所事事的地方走呀!齐王为什么至今还不处死他呢?”
成语示例[回目录]
  1、清·张春帆《宦海》第一回:“不先去考察他们的程度,却只嫌着百姓们的程度不合,岂不是 舍本逐末 幺?”
  2、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可见咱们天天是 舍本逐末 。现有这样诗人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成语典故。”
  3、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个十分开明的君主,他并不是 舍本逐末 ,而是十分关照农民与农业,并不顾及自己。
  4、一个人如果想有成就,不能 舍本逐末 、舍近求远,而是要追根寻源。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加二斗水,相参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参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尔第不循我法也。”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么?”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
  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137226.htm

SOSO百科地址:

百度搜索:《 点击此处 》

舍本逐末的意思_舍本逐末造句

舍本逐末[shě běn zh m]
【解释】: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自】:《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舍近求远、贪小失大
【反义词】:追本求源
舍本逐末造句:
1、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斟酌,不要做出舍本逐末的事情。
2、写作文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内涵,那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
3、舍本逐末的文章不是好文章,一定吸引不到读者。
4、生活中,我们要掂量事情轻重、懂得取舍,不要做舍本逐末的事情。
5、明智的人都不会做舍本逐末的荒唐事情。
6、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功近利、舍本逐末,否则,吃亏的可能还是自己。
7、做事情要讲求方式和方法,应尽可能避免做舍本逐末的事情。
8、地区文化交流过程不能舍本逐末,而是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9、他考上了名牌大学,却依然回家务农,简直是舍本逐末!
10、他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对工作重视敷衍了事,在别人眼里他重视舍本逐末。
11、他做事情总是舍本逐末,抛开重要的事情不管,专门挑选简单的事情做。
12、写作文不能舍本逐末,而是应该在内容上做用心,不要在形式上弄得花里胡哨。
13、我不是一个形式主义者,所以做事情不会舍本逐末。
14、平时学习不用心,考试临时抱佛脚,这与舍本逐末没什么区别。
15、舍小家顾大家不是舍本逐末,而是一种大公无私的精神。
关于舍本逐末的格言 在这个舍本逐末的年代,大多已经忘了最初的目的。 文化的志向,阐述儒、释、道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的根本目的是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安乐,是对宇宙人生本源的追求与探讨。目前的国内文化已经偏离了文化的本质,拿文化的表现形式当作文化的志向追求,所以我们无论学习西方文化还是继承传统文化都是在舍本逐末,都不能使文化真实的解决社会问题和人类问题。 ----白雪存《可知可用的华夏文明》
该停就停,该退就退,不要勉强,免得到最后反倒舍本逐末,忘了自己要什么。握不住的沙,随手扬了它。
【苏】田野与树木没有给我一点教益,而城市的人们却赐给我颇多的教益
【我】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放弃了对自然真理的参悟,而去观测人的言行举止,是舍本逐末;真为你坐井观天的视角局限,而感到遗憾。 追求爱情很正常,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活着就是高兴嘛!可如果舍本逐末;最后就会得不偿失,你要记住,真正爱你的人,他不会只是爱你的一副皮囊。 ----贺兰钧《美人制造》
如果将来有一天,走的太快,你要记得你现在的心情,该停就停,该退就退,不要勉强,免得到最后反倒舍本逐末,忘了自己要什么。握不住的沙,随手扬了它。即便回到现在,你也没有失去什么...... ----愤怒的香蕉《赘婿》
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我们常常把真实的需要忘得一干二净,却把实现目的的手段当做终极目标。就像一个人在路上走了很久,却突然忘记了自己想要去的地方,也忘记了来时的路。本来是支配工具的人,却沦为了被工具奴役的人。这种舍本逐末,当事人往往身陷其中而不自知,这是人生的一大悲哀!
人心坏了,在表象上再怎么也无济于事。人心现在怎么个坏法呢?舍本逐末。一池污水,他觉得香极了,唯恐自己少占。心田就慢慢变成了污水池。毒苗害鱼凶猛得很,他倒得意得很。护法的手段却是毫不留情的!一个惨字,倒是换得那心点点苏醒。人天祸福,无非让你的心醒着。
只要没有亲历其境,就永远无法感同身受这就是战争,人性死角里最邪恶的一幅黑暗图腾。纵观人类百万年的进化长征,哪一座胜利者的丰碑不是用同胞的鲜血浇铸而成?哪一个伟大的转捩点不是用前人的枯骨架构而起?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给人类与生俱来的欲望加进了膨化剂,于是他们舍本逐末,他们颠倒是非,为自私安上各种冠冕堂皇的名号,将心灵辞典里所有温暖、美好的词汇一网打尽,然后用无休止的血与火包围了这个世界。于是乎,所有个体生命都变成了草芥,变成了棋子,变成了光阴洪荒中一粒至微至贱的流沙,转瞬即逝;变成了历史星空下一颗至卑至陋的陨石,来去无痕。
莫要舍本逐末,莫要耗内补外,朽木风必摧之,万事需固源,我终随风渡。
perspicacious 敏锐的
吴邪是敏锐的,这种敏锐让他没有遗漏任何信息。甚至是对于人心的观察与发现。Quaesitun 目标吴邪的目标是寻找真相,为此他可以付出心血,耗费很长时间。也许最后得到的结果不是他想要的,但追寻至此也尽够欣幸。Remember 记得吴邪不是一个健忘的人,所以他记得他与张起灵之间的约定。即便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他都没有忘记十年之约。Settle 解决吴邪对于解决事件很有一套。他讲究双赢,而非舍本逐末。这点与他的父辈不同。Tepid 温吞的吴邪并不张扬,也不浮躁。他所代表的是沉静温和,是介于张起灵的淡漠与胖子的热情之间的人物。 ----甜甜《甜甜的博文》 舍本逐末的爱,最后几近偏执的等待?
意思造句 1、当你和真正关爱你的人在一起时,这才是快乐,同时这也是爱与友谊的真正。
2、难道我说的意思还不够明白?
3、思考一下这个动态所暗示的。
4、你可以从他的话语中猜测其。
5、哎,小意思,以后有什么尽管来找我。
6、他没有领会我眨眼的意思。
7、有关参数的,请参见上面的列表。
8、这件事吧,意思意思就够了,不用操那么大的心。
9、作为一个习惯,我们给这篇文章加上了若干层的。
10、这个成语的意思好深刻噢。
11、下面我就回顾一下这一术语的历史及其。
12、你总是误解我的意思。
13、所有这些设置拥有不同的和最适用的情形。
14、她没有正确理解他信中的,因而误解了他的意图。
15、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16、如果你不懂我说的意思,就去问问老师吧!
17、我根本不明白他指的是什么意思。
18、上述内容的是什么?
19、这个笑话真有意思!
20、因为正式题目的不会根据它的使用变来变去,所以这些字段应当成为题目的一部分。
21、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2、所以,她知道那个日子的。
23、小明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要你不要乱骂人!
24、我们可以从上下文中推断这个词的。
25、我并不否认这些事实,只是不同意你给它们赋予的。
26、我猜也猜不到你是什么意思。
27、它们是有价值的,由于它们的不作为此工作的一部分而变更,所以在此处就不提了,但它们是包含于OID材料中的。
28、这正是边际效用的深层:如果这个社会是自由的,即使是我们中最边际的人也不应该被边缘化。
29、红色在交通信号灯中的意思是“停止”,在西方人的眼中,红色有时还意味着“危险”。
怙恶不悛的意思_怙恶不悛造句 怙恶不悛[h b quān]
【解释】:怙:依靠,依仗;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出自】:《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
【语法】: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
【近义词】:死不改悔、罪大恶极
【反义词】:翻然悔悟、痛改前非
怙恶不悛造句:
1、怙恶不悛的罪犯能够沉思冥想他们通向更加美好未来的道路吗?
2、现今大不列颠国王的历史,就是一部怙恶不悛、倒行逆施的历史,他那一切的措施都只有一个直接的目的,即在我们各州建立一种绝对专制的统治。
3、对那些怙恶不悛的累犯,定要严惩不贷!
4、这些飙车族如果怙恶不悛,继续胡闹,必将受到法律的惩处。
5、这些歹徒坏事作尽,完全没有悔意,可以说是怙恶不悛,岂容宽恕?
6、对怙恶不悛的犯罪分子不能心慈手软。
7、他们怙恶不悛,妄图扩大杀戮的规模和范围。
8、如若他们怙恶不悛,继续胡闹,那时,全国人民忍无可忍,把他们抛到茅厕里去,那就悔之无及了。
9、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镇压一切反革命活动,严厉惩罚一切勾结帝国主义、背叛祖国、反对人民民主事业的国民党反革命战争罪犯和其他怙恶不悛的反革命首要分子。
10、知过能改,善莫大焉;怙恶不悛,终遭天谴!
11、就算她不会悔罪,而且怙恶不悛,去命她来,因主的扇执正在主的手中。
12、一个人如果怙恶不悛,继续为非作歹,终将自取灭亡。

舍本逐末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1322 成语 舍本逐末 注音 ㄕㄜˇ ㄅㄣˇ ㄓㄨˊ ㄇㄛˋ 汉语拼音 shě běn zhú mò 释义 指人民不务农业而从事工、商。 #语本《吕氏春秋.士容论.上农》。 后用「舍本逐末」指人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视微末小节。 「舍本治末」、「舍本就末」 典源 #《吕氏春秋.士容论.上农》1>三曰: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 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 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 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 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其处而无二虑。 民舍2>本而事3>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 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4>;其产约而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5>。 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6>;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7>,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注解〕(1)典故或见于《战国策.齐策四》。 (2)舍:通「舍」,音ㄕㄜˇ,舍弃。 (3)事:从事。 (4)产约:农作物生产量少。 约,减少。 (5)居心:安居乡土之心。 (6)好智:喜爱耍小聪明。 好,音ㄏㄠˋ。 (7)巧法令:工于玩弄法令。 〔参考资料〕《战国策.齐策四》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典故说明 「舍本逐末」原作「舍本事末」。 「舍本事末」之「本」,原指农事。 古时候以农立国,故以农业为本业,以工、商为末业,所以「舍本事末」是指人民不务农而从事于工、商。 《吕氏春秋.士容论.上农》一文,讲的是当时的农业政策。 力陈人民务农对国家的影响,直指人民从事农业就会因生产富足而不肯轻易迁徙。 不务农而从事工、商,则农作物产量减少人民就会轻易迁徙,无心安居故土。 且民舍本而事末,会变得好耍小聪明狡滑多诈,善于玩弄法律,颠倒是非。 后来「舍本逐末」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且多借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视微末小节。 另外据《战国策.齐策四》载,齐国使者对于赵孝威太后见面先问齐国岁收、百姓安好,才问候齐王这件事,感到不满。 于是赵孝威太后回说:「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意思是:「如果没有岁收,怎么会有人民?没有人民,怎么会有国君?哪有舍去根本而问旁枝末节的道理呢?」是以人民为根本大端,君主为微末小节。 书证 01.《抱朴子.外篇.自叙》:「洪禀性尪羸,……又患弊俗舍本逐末,交游过差,故遂抚笔闲居,守静荜门。」 02.南朝陈.庾僧渊〈代答张君祖〉诗:「舍本而逐末,悔吝生有情。」 03.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舍本逐末,贤哲所非。 日富岁贫,饥寒之渐。 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04.《宦海》第一回:「放著一班做官的人,不先去考察他们的程度,却只嫌著百姓们的程度不合,岂不是舍本逐末么?」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视微末小节。 【使用类别】用在「不知轻重」的表述上。 【例  句】<01>抓不住问题的根本,一味在末节上使力,就是舍本逐末了。 <02>如果我们不充实内容,只在包装上下功夫,就显得舍本逐末了。 <03>大学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劝人做事按部就班,不要舍本逐末。 <04>他们每次开会都舍本逐末,不探讨最根本的问题,只在末节上大做文章。 <05>现代的父母多半犯了舍本逐末的大忌,只想到孩子的课业成绩,却忘了孩子身心健全的培养。 近义词: 本末倒置,买椟还珠 反义词: 追本穷源 辨识 参考语词 舍本事末,舍本问末,舍本务末,背本趋末,弃本逐末,弃本就末,舍本理末,背本逐末,舍本逐末,舍本即末,逐末舍本,损本逐末,逐末遗本

舍本逐末是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

词目 舍本逐末 发音 shě běn zhú mò 释义 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近义词 舍近求远贪小失大 引用 《后汉演义》第七十二回 糜竺陈登双劝驾 李傕郭汜两交兵 ...料;就使得破徐州,人心未服,待至我军一移,亦必反侧,这真叫做 舍本逐末 ,易安就危,图远忽近,愿将军熟思后行。”洞中利害。操乃... 《南北史演义》第五十七回 责贺琛梁廷草敕 防侯景高氏留言 ...日昃,日常一食,昔腰十围,今裁二尺,勤俭如许,不得谓非淳素。 舍本逐末 ,无益于事。第三事谓百司干进,谁为诡竞?谁为吹毛求疵?... 《民国演义》第七十六回 段芝泉重组阁员 龙济光久延战祸 ...由张国淦兼署,教育由次长吴闿生权代。教育一事,视若虚设,未免 舍本逐末 。嗣因汪大燮不愿入阁,上呈固辞,乃改任许世英为交通总长... 《大唐狄公案》迷宫案-第四章 ...急乃除霸安良,况又非是顺风吹火,马到成功之事,但此时此刻他却 舍本逐末 ,一心想着一件积年旧案和一件也许永远不会发生的谋杀案,... 《全后魏文》卷三十九 ...有五谷果,非中国所植者,存其名目而已。种植之法,盖无闻焉。 舍本逐末 ,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全后周文》卷二十 ...,问十善等法。」此戒乃天尊所说,何以不礼天尊,而想见太上乎? 舍本逐末 ,谁之咎也?  △害亲求道二十四  《... 《广弘明集》卷第九 ...天尊问十善等法。此诫乃天尊所说。何以不礼天尊。而想见太上乎。 舍本逐末 。谁之咎也。  二十四害亲求道者。... 《齐民要术》序 ...、蓏非中国【五0】所殖者,存其名目而已;种莳之法,盖无闻焉。 舍本逐末 ,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太平广记》卷第二 神仙二 ...是再悲伤也不会把神留住。修道的人如果不能找到最根本的道理而去 舍本逐末 ,有得道的人郑重指点还不相信,对那些讲解真正修炼道理的... 《抱朴子外篇》勖学卷第三 ...之下;因风而附凤翼者 以驽庸之质 犹辶回遑乎霞霄之表. 舍本逐末 者 谓之勤修庶几;拥经求己者 谓之陆沈迂阔. 於是... 《抱朴子外篇》自叙卷第五十 ...多疾 贫无车马 不堪徒行 行亦性所不好. 又患弊俗 舍本逐末 交游过差 故遂抚笔闲居 守静荜门而无趋从之所 ...

舍本逐末的解释

舍:舍弃;逐: 追求 。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 次要 的。 比喻 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 问题 上下功夫。 成语出处: 《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成语例句: 写 文章 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舍本逐末 。 繁体写法: 舍本逐末 注音: ㄕㄜˇ ㄅㄣˇ ㄓㄨˊ ㄇㄛˋ 舍本逐末的近义词: 舍近求远 形容做事走弯路或追求不切实际的东西。也说舍近谋远 这种东西本地就出产, 贪小失大 贪求小利而失却大利 舍本逐末的反义词: 追本求源 成语语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孟子的弟子问他现在要办的事情很多该如何处理,孟子说应该知道要做的事情中哪些是最急需办的就先办,不能面面俱到。如果父母死子女在服丧期间吃饭狼吞虎咽,喝汤时响声很大,这就是舍本逐末,不知自己当前该干什么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attend to trifles to the neglect of essentialf 俄语翻译: забывáть о глáвном и гиáться за чáстностями 日语翻译: 根本を舍てて,末节を求(もと)める 其他翻译: <德>das pferd beim schwanz aufzǎumen<法>négliger l'essentiel pour s'attacher à l'accessoire 读音注意: 舍,不能读作“shè”。 写法注意: 末,不能写作“未”。

舍本逐末的意思

舍本逐末的意思:指在一个系统性的复杂问题中存在多个解。
【释义】现比喻做事不抓根本的主要问题,只注重细枝末节。
【用法】在句中可充当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示例】秦牧《艺海拾贝》:“如果艺术表现的事物没有若干程度的普遍性、代表性,搜集那样的事物来描写,只是舍本逐末罢了。”
【拼音】shě běn zhú mò。
【出处】南北朝·北魏·贾思鳃《齐民要术·序》:“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近义词】本末倒置、买椟还珠、轻重倒置。
【反义词】崇本抑末、追本穷源、正本清源。
舍本逐末造句
1、学习只是做题而不抓牢基础知识是舍本逐末。
2、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舍本逐末的意思。
3、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功近利、舍本逐末,否则,吃亏的可能还是自己。
4、勿抓影子而失去实质;不要舍本逐末。
5、张强上课不认真,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简直是舍本逐末。
6、现代的父母多半犯了舍本逐末的大忌,只想到孩子的课业成绩,却忘了孩子身心健全的培养。
7、生活中,我们要掂量事情轻重、懂得取舍,不要做舍本逐末的事情。
8、错误原因是舍本逐末,不知设计质量、过程质量与系统质量才是从事改进的正路。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舍本逐末

舍本逐末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及详细词语解释

注音一式 ㄕㄜˇ ㄅㄣˇ ㄓㄨˊ ㄇㄛˋ 汉语拼音 shě běn zhú mò 出处 《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释义 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例句 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舍本逐末。 小明参加演说比赛,只注重上台时要穿甚么,却不去想讲演稿的准备,就是舍本逐末。 运动员只希望成绩好,却不注重平日的练习,那就是舍本逐末。 我发现她数理成绩的根本问题就在于「舍本逐末」,也就是一味地死背公式,但不去理解公式背后的原由与道理。这样一来,只要命题灵活了一些,马上就不知所措,还容易发生张冠李戴的误用情形。 现今人类社会的各种问题要想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就必须从道德层面切入,否则一切作为不过是扬汤止沸、舍本逐末。 相似词 本末倒置,买椟还珠 相反词 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按图索骥,照章行事

舍本逐末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舍本逐末是什么意思 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望采纳

问题二:舍本逐末什么意思? 舍本逐末
shě běn zhú mò
〖解释〗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示例〗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问题三:舍本逐末的意思 5分 舍本逐末 shě běn zhú mò
【词语解释】抛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分。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形容轻重倒置。
【字词解释】 舍:舍弃 逐:追求 本:原福为树根,借指事物的根本 末:原义为树梢,借指事物的末节

问题四:舍本逐末的本是什么意思 本释义:
1.草木的根:~草(泛指中药)。无~之木。 2.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末(头尾;始终)。根~(根源;彻底;本质上)。 3.草的茎,树的干:草~植物。 4.中心的,主要的:~部。~体。

问题五:舍本逐末是什么意思 眉心是脸上最神圣的地方,吻你的眉心就代表你在他的心里是至高无上的、独一无二的――我男朋友就是这么说的

问题六:舍本逐末是什么意思 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望采纳

问题七:舍本逐末什么意思? 舍本逐末
shě běn zhú mò
〖解释〗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示例〗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问题八:舍本逐末的意思 5分 舍本逐末 shě běn zhú mò
【词语解释】抛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分。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形容轻重倒置。
【字词解释】 舍:舍弃 逐:追求 本:原福为树根,借指事物的根本 末:原义为树梢,借指事物的末节

问题九:舍本逐末是什么意思 眉心是脸上最神圣的地方,吻你的眉心就代表你在他的心里是至高无上的、独一无二的――我男朋友就是这么说的

问题十:舍本逐末是什么意思 舍本逐末释义:
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舍本逐末原文翻译

【原文】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①,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2)也。”
【注释】①信:同“伸”。②不知类:不知轻重,舍本逐末。
【译文】孟子说:“现在有人,他的无名指弯曲而不能伸直,虽然并不疼痛,也不妨碍做事情,但只要有人能使它伸直,就是到秦国、楚国去,也不会嫌远,为的是无名指不如别人。无名指不如别人,就知道厌恶;心不如别人,却不知道厌恶。这叫做不知轻重,舍本逐末。”
【读解】儒者的确是心灵美的呼唤者、卫道者。我们在孟子这里就可以看到,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着这个主题。忧指忘心,当然是不知轻重,舍本逐末。究其原因,则有如下两个方面:第一,指不若人,一目了然,无所藏匿(戴手套终不是办 法);心不若人,抽象无形,可以伪装(虽然总有暴露的时候)。第二,指不若人,标准清清楚楚,无可辨驳;心不若人,难以有所度量,甚至可以自欺欺人。 所以,指不若人,羞愧难当,莫说秦楚之路,就是飞越太平洋也在所不辞,只要能去其耻辱。心不若人,不以为耻,甚至反以为荣,又有何秦楚之路可去呢?
【拼音】 (shě běn zhú mò)
【注释】 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 《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例子】 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有一个人向酿酒的人家询问酿酒的方法。酒家说:“用一斗米,一两酒曲,再加二斗水,把这些掺和在一起,酿造七天,就成了酒。”这个人很健忘,回家后用二斗水、一两酒曲掺和在一起,七天之后取出来尝,(味道)仍然像水一样。于是他去责问酒家,说酒家不传授给他真正的酿酒方法。酒家说:“你只是不按我的方法做罢了。”那人说:“我按照你说的,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问:“可有米么?”那个人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
唉,连酿酒的原料都忘了,还想得到酒,等到得不到酒,反而去埋怨别人教他的不对。世上求学的人,忘记根本而去追求枝节,导致学业难成,跟这个人有什么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