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穷兵黩武,穷兵黩武是什么意思怎么解释啊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25 04:18:02 浏览3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穷兵黩武是什么意思怎么读

黩: 随便 , 任意 ;穷:竭尽。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 形容 极其好战。 成语出处: 《三国志·吴书·陆抗传》:“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见我已大病矣。” 成语例句: 予谓孝文之 仁德 如此,与武帝 繁体写法: 黩武穷兵 注音: ㄉㄨˊ ㄨˇ ㄑㄩㄥˊ ㄅㄧㄥ 黩武穷兵的近义词: 穷兵黩武 出动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形容好战 穷兵黩武,动费万计。《三国志·陆抗传》 兴师动众 兴:发动。原指发兵出征。后泛指发动许多人 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 黩武穷兵的反义词: 和平共处 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用和平方式解决彼此争端,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彼此间的经济和文化联系。 毛** 成语语法: 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engage in unjust military ventures

穷兵黩武的读音和意思

穷兵黩武(拼音:qióng bīng dú wǔ)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汉纪·武帝纪》。“穷兵黩武”意为竭尽所有的兵力,任意发动战争(穷:用尽。穷兵:用尽所有兵力。
一、释义
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二、出处
曹丕《车驾临江还诏三公》:“三世为将;道家所忌;穷兵黩武;古有成戒。”
三、近义词
穷兵极武:恣意运用兵力,发动战争。出自《艺文类聚·卷一二·帝王部二·汉武帝引荀悦·汉纪曰》:“奢侈无限,穷兵极武,百姓空竭,万民罢弊,当此之时,天下骚然,海内无聊,而孝文之业衰矣!”
四、反义词
休养生息:指在国家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发展生产,恢复元气。出自韩愈《平淮西碑》:“高宗中睿;休养生息;至于玄宗;受报收功;积极而丰。”
“穷兵黩武”典故:
陆抗是吴国丞相陆逊之子,三国时期东吴的著名将领,二十岁时就被任命为建武校尉,统率五千人马。孙皓做了东吴国君后,任命陆抗为镇军大将军。当时东吴朝政腐败,孙皓残暴骄奢,滥用酷刑。陆抗多次上书劝孙皓改善政治,加强国防,以巩固国家,但孙皓总是置之不理。公元272年,陆抗奉命率军讨伐叛将步阐,在吴晋边境和晋军对峙。
陆抗与晋朝大将羊互派使者往来,表示友好。孙皓听说后,十分不满,派人责问陆抗为什么不出兵攻晋。
陆抗向孙皓上奏:“现在朝廷不采取富国强兵、发展农业生产、整顿政治、安抚百姓的措施,反而任凭诸位将领追求功名,用尽所有的兵力,战争不止,致使耗费的资财数以万计,士兵疲劳至极。
这样敌人的国力没有削弱,而我们自己倒像是重病了一场。”陆抗还提出吴晋两国实力悬殊,现在应该停止用兵,增强国家实力。但孙皓不听陆抗的忠告,最终导致了东吴的灭亡。

穷兵黩武的解释

穷:竭尽;黩: 随便 , 任意 。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 形容 极其好战。 成语出处: 《三国志·吴书·陆抗传》:“而听诸将徇名, 穷兵黩武 ,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见我已大病矣。” 成语例句: 王氏今降心纳贡,愿修旧好,明公乃欲 穷兵黩武 ,残灭同盟, 天下 其谓公何? 繁体写法: 穷兵黩武 注音: ㄑㄩㄥˊ ㄅㄧㄥ ㄉㄨˊ ㄨˇ 穷兵黩武的近义词: 兴师动众 兴:发动。原指发兵出征。后泛指发动许多人 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 穷兵黩武的反义词: 和平共处 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用和平方式解决彼此争端,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彼此间的经济和文化联系。 毛** 解甲归田 ∶脱掉铠甲回家种田 ∶退伍回家重过平民生活 成语语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to wage war frequently 俄语翻译: брáться за оружие по любóму пóводу 日语翻译: やたらに武力(ぶりょく)を振(ふ)り回(まわ)す 其他翻译: <德>eine aggressions und kriegspolitik betreiben 读音注意: 黩,不能读作“mài”。 写法注意: 黩,不能写作“独”。

穷兵黩武什么意思

黩: 随便 , 任意 ;穷:竭尽。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 形容 极其好战。 成语出处: 《三国志·吴书·陆抗传》:“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见我已大病矣。” 成语例句: 予谓孝文之 仁德 如此,与武帝 繁体写法: 黩武穷兵 注音: ㄉㄨˊ ㄨˇ ㄑㄩㄥˊ ㄅㄧㄥ 黩武穷兵的近义词: 穷兵黩武 出动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形容好战 穷兵黩武,动费万计。《三国志·陆抗传》 兴师动众 兴:发动。原指发兵出征。后泛指发动许多人 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 黩武穷兵的反义词: 和平共处 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用和平方式解决彼此争端,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彼此间的经济和文化联系。 毛** 成语语法: 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engage in unjust military ventures

穷兵黩武是什么意思怎么解释啊

穷兵黩武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用尽全部的兵力和财力去发动战争或者进行军事行动。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那些过度使用武力和资源的领导者或国家。
1、具体来说,“穷兵”指的是将所有的兵力都投入战争或军事行动中,而“黩武”则是指滥用武力,不注重策略和智慧。这种行为往往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士兵的疲惫,甚至可能会导致战争的失败和国家的衰落。
2、历史上有很多领导者和国家因为过度使用武力和资源而遭受失败的例子。例如,罗马帝国在公元前1世纪时拥有庞大的军队和广阔的领土,但后来由于长期的战争和资源消耗,导致罗马帝国的衰落和分裂。
3、同样,中国的秦朝在统一六国后,由于过度征税和强迫百姓进行无休止的劳役,导致民众的不满和反抗,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因此,“穷兵黩武”这个成语提醒人们不要过度使用武力和资源,而是要注重策略和智慧,珍惜资源并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穷兵黩武这个成语的来源
1、穷兵黩武这个成语出自中国古代的兵法经典《孙子兵法·作战篇》。《作战篇》主要讲述了如何进行战争以及战争对国家财力和人民福祉的影响。其中,“穷兵黩武”这个成语是用来形容一个国家过度动用军队和武力,不顾一切地发动战争,导致国家资源和人民福祉的枯竭。
2、在古代中国,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频繁的战争和过度动用军队和资源也会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穷兵黩武”这个成语被用来警示当时的统治者和军队指挥官,提醒他们要适度运用兵力和资源,不要过度依赖战争解决问题。
3、随着时间的推移,“穷兵黩武”这个成语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广泛使用的成语,用来形容任何过度动用军队和武力,不顾一切地追求军事胜利或政治权力的行为。这种行为往往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士兵的疲惫和人民的不满,甚至可能会导致战争的失败和国家的发展停滞。

穷兵黩武是什么意思 简单介绍一下

1、穷兵黩武,汉语成语,拼音qióng bīng dú wǔ,意思是竭尽所有的兵力,任意发动战争。

2、出自《明史·范济传》:“毋以穷兵黩武为快,毋以犂庭扫穴为功”。

3、【示例】王氏今降心纳贡,愿修旧好,明公乃欲,残灭同盟,天下其谓公何?

穷兵黩武的解释

穷兵黩武的解释[adopt a warlike policy;exhaust all resources to build up military power;wage war frequently] 出动全部兵力, 任意 发动战争。 形容 好战 穷兵黩武,动费万计。——《三国志·陆抗传》 详细解释 滥用 武力,肆意发动战争。 三国 魏 曹丕 《诏王朗等 三公 》 :“穷兵黩武,古有成戒。” 唐 杨炯 《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 :“圣人之德,非欲穷兵黩武。” 《明史·范济传》 :“毋以穷兵黩武为快,毋以犂庭扫穴为功。” 戎笙 《谈<蔡文姬>中 曹操 形象的真实性》 :“ 曹操 虽然 在军事上有很深的 造诣 ,但他并 不是 一个穷兵黩武的好战分子。”亦省作“ 穷黩 ”。 唐 元结 《系谟》 :“不可 怙恃 威武 ,穷黩战争。” 词语分解 穷兵的解释 .滥用武力。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威王问》:“用兵无备者伤,穷兵者亡。”《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秦 贵为天子, 富有 天下 ,灭世绝祀者,穷兵之祸也。”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 汉 黩武的解释 滥用武力;好战既累为 所败,犹攻之不已, 虞患其黩武,且虑得志不可复制,固不许行。;;《后汉书;刘虞传》穷兵黩武详细解释滥用武力;好战。《后汉书·刘虞传》:“ 瓒 既累为 绍 所败,而犹攻之不已,

穷兵黩武的意思

穷兵黩武的意思为竭尽所有的兵力,任意发动战争。
穷兵黩武(拼音:qióng bīng dú wǔ)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汉纪·武帝纪》。该成语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也作宾语;含贬义。也说“黩武穷兵”“穷兵极武”。
最早出处:(孝武皇帝)奓侈无限,穷兵极武,百姓空竭,万民疲弊。(东汉·荀悦《汉纪·武帝纪》)
近义词:兴师动众
兴师动众,汉语成语,拼音是xīng shī dòng zhòng ,意思是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出自《吴子·励士》。
成语出处:《吴子·励士》:“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
成语典故:战国时期,魏国西河太守吴起与魏武侯魏击谈论怎样才能做到战无不胜,吴起就用兵经验发表看法,君主要倚仗:将军在战场发号施令军士愿意听从,将军兴师动众作战,士卒愿意出征,到了战场,士兵不怕死,要奖罚分明。

穷兵黩武的意思_穷兵黩武的读音_穷兵黩武造句

【解释】: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出自】:《三国志吴书陆抗传》: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见我已大病矣。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兴师动众
【反义词】:和平共处、解甲归田
穷兵黩武造句:
1、穷兵黩武的君王最终都难道失败的厄运
2、中国不愿意使喜怒无常的金正日更加穷兵黩武。
3、我说这句话并不是虚张声势,也不是穷兵黩武。
4、以非裔身份当选的奥巴马上台后,美国有望从伊拉克撤军,穷兵黩武的可能性大降。
5、古代君王若是穷兵黩武,造成天下生灵涂炭,最后必导致民众抗暴而被推翻。
6、盖尔人是一个穷兵黩武,专横暴戾的贵族阶层。
7、我的看法是这位先生是关心台湾的,他不是穷兵黩武的武夫。
8、诸葛亮虽然通晓兵法,却非穷兵黩武的好战分子。
9、一如历史所揭示,这样的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在穷兵黩武者中并不稀奇。
10、暴虐控制,重于经济繁荣,甚至重于穷兵黩武。
11、他说: 我们有着自从民族国家兴起以来的最佳机会 建立一个强国和平竞争而不是穷兵黩武的世界。
12、日本不甘心只做经济大国,还想做政治大国,又想穷兵黩武,重蹈历史的覆辙。
13、军阀以穷兵黩武为能事,置天下苍生于不顾,令人切齿痛恨。
14、中国不愿意使喜怒无常的金正日更加穷兵黩武;同时在东亚地区对抗的博弈中试图拉拢韩国(两个国家都与日本在争议岛屿问题上龌龊频繁) 。
15、汉文帝的仁德与汉武帝的穷兵黩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16、军国主义造成穷兵黩武。
17、但是只有在俄罗斯更加穷兵黩武的条件下,这才会发生。
18、正是在这种认识下,边塞诗中出现了反对穷兵黩武的呼声。
19、历史上多少穷兵黩武的帝王,最后都遭到推翻,下场妻惨。
20、大多数人视希特勒为一穷兵黩武的混世魔王。
21、这一威胁是新产生的;美国的职责一如既往。在整个20世纪,一小撮人控制了一些重要国家,穷兵黩武企图弱肉强食、恐吓世界。
22、盖吾人坚持非将负责之穷兵黩武主义驱出世界,则和平安全及正义之新秩序势不可能。
23、在整个20世纪,一小撮人控制了一些重要国家,穷兵黩武企图弱肉强食、恐吓世界。

穷兵黩武造句 1、我说这句话并不是虚张声势,也不是穷兵黩武。
2、中国不愿意使喜怒无常的金正日更加穷兵黩武。
3、于是游就馆就将日本粉饰成1937 - 1945年战争的亚洲解放者和西方穷兵黩武的受害者。
4、以非裔身份当选的奥巴马上台后,美国有望从伊拉克撤军,穷兵黩武的可能性大降。
5、古代君王若是穷兵黩武,造成天下生灵涂炭,最后必导致民众抗暴而被推翻。
6、盖尔人是一个穷兵黩武,专横暴戾的贵族阶层。
7、我的看法是这位先生是关心台湾的,他不是穷兵黩武的武夫。
8、诸葛亮虽然通晓兵法,却非穷兵黩武的好战分子。
9、一如历史所揭示,这样的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在穷兵黩武者中并不稀奇。
10、暴虐控制,重于经济繁荣,甚至重于穷兵黩武。
11、他说: “我们有着自从民族国家兴起以来的最佳机会… …建立一个强国和平竞争而不是穷兵黩武的世界。 ”
12、日本不甘心只做经济大国,还想做政治大国,又想穷兵黩武,重蹈历史的覆辙。
13、军阀以穷兵黩武为能事,置天下苍生于不顾,令人切齿痛恨。
14、中国不愿意使喜怒无常的金正日更加穷兵黩武;同时在东亚地区对抗的博弈中试图拉拢韩国(两个国家都与日本在争议岛屿问题上龌龊频繁) 。
15、汉文帝的仁德与汉武帝的穷兵黩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16、军国主义造成穷兵黩武。
17、但是只有在俄罗斯更加穷兵黩武的条件下,这才会发生。
18、正是在这种认识下,边塞诗中出现了反对穷兵黩武的呼声。
19、历史上多少穷兵黩武的帝王,最后都遭到推翻,下场妻惨。
20、大多数人视希特勒为一穷兵黩武的混世魔王。
21、这一威胁是新产生的;美国的职责一如既往。在整个20世纪,一小撮人控制了一些重要国家,穷兵黩武企图弱肉强食、恐吓世界。
22、盖吾人坚持非将负责之穷兵黩武主义驱出世界,则和平安全及正义之新秩序势不可能。
23、在整个20世纪,一小撮人控制了一些重要国家,穷兵黩武企图弱肉强食、恐吓世界。
用励精图治怎么造句 励精图治的意思和读音 励精图治
拼音 l jīng t zh
近义 雄才大略
反义 丧权辱国祸国殃民
释义 砺:奋勉;图:设法;治:治理好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励精图治的造句
1、战国七雄之一的越王勾践在被吴国战败以后,勾践想励精图治,寻求圣贤之士来治理国家,以发展生产,提高军事实力。
2、几十年的励精图治,几十年的上下求索,我们的祖国已经屹立于世界东方,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唐太宗克己纳谏、励精图治,开创贞观盛世;曾国藩克己戒色、修身治国,立下不朽功业。
4、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终成春秋五霸。
5、唐太宗励精图治,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贞观盛世。
6、近年来,由于学校领导们的励精图治和老师们的奋力拼搏,学校面貌日新月异!
7、只是那一颗颗励精图治的心,在长年累月的纸醉金迷中,失去了当年锐利的光芒。
8、请相信吧!我们年轻的一代正在励精图治,致力于祖国的腾飞。
9、走过60年的风风雨雨,经过60年的励精图治,我们的祖国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10、千古流芳,现在人们常用它赞扬勇于探索真理、敢于攀登高峰的人。他们有远大志向,有为事业励精图治、百折不回的雄心壮志。
11、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善于听取大臣的意见,为国事忧劳出,现了贞观之治。
12、我们的军队励精图治,已成为一支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部队。
13、如果他们能励精图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那么他们肯定会做的有声有色。
14、共产党九十年饱经风霜,九十年励精图治,九十年灿烂辉煌,换来了祖国繁荣昌盛,换来了人民幸福安康。
15、从此,乾泰祥励精图治,所经营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在苏州同业中一直名列前茅,获得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偃旗息鼓的意思_偃旗息鼓造句_偃旗息鼓的读音 【解释】: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出自】:《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停止斗争等
【近义词】:销声匿迹
【反义词】:大张旗鼓、重整旗鼓
偃旗息鼓造句:
01此行既是偷袭,当然得偃旗息鼓,隐密行踪。
02我军势弱,可偃旗息鼓,埋伏于此,俟机攻其不备。
03连续打了几天仗,敌军突然偃旗息鼓,不知有何阴谋?
04让我军来个欺敌之计,大开寨门,偃旗息鼓,引敌入彀。
05对方既然竖起白旗,我们就暂时偃旗息鼓,静观其变吧!
06得饶人处且饶人,你们的争执就偃旗息鼓吧!
07我看这事就偃旗息鼓吧,再斗下去没完没了。
08没想到他突然宣布退选,偃旗息鼓地携妻出国。
09辟建游乐场一事本已成熟,但大地震后,偃旗息鼓,无人再提。
10由于警力部署妥善,原来准备械斗的两帮人马,只好偃旗息鼓,纷纷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