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忍俊不禁,忍俊不禁意思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25 21:53:30 浏览4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忍俊不禁意思解释

忍俊不禁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忍不住要发笑。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表情或动作有趣,让人感到好笑。这个成语的“忍俊”是“含笑”的意思,“不禁”则是“不能自制”的意思。其相关解释如下:
1、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白居易的《采莲曲》中就有“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忍俊不禁笑,回首望故人。”的诗句。在这个句子中,“忍俊不禁笑”就是忍不住要笑出声来。
2、忍俊不禁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非常常见,常用于形容某些人的表情或动作非常有趣,让人觉得好笑。例如,看到一个小孩子摔倒后大哭,但马上又自己爬起来笑,这种矛盾的表现就会让人忍俊不禁。或者看到一些动物的滑稽表情或动作,也会让人觉得很有趣,想要发笑。
3、忍俊不禁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事情的有趣程度,让人觉得好笑到无法自持。例如,“他讲的这个笑话太逗了,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忍俊不禁是一个形容有趣、好笑的成语,常常被用来形容人的表情、动作或者事情本身。
忍俊不禁的造句
1、她逗趣的样子让我忍俊不禁,心情也跟着愉快起来。
2、看到他滑稽的表情,大家都忍俊不禁,纷纷笑出声来。
3、他的搞笑表演让观众忍俊不禁,现场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4、他的独特之处常常让我忍俊不禁,成为大家欢乐的源泉。
5、看到小猫咪滑稽的样子,我忍俊不禁,笑出声来。
6、她的幽默话语让大家都忍俊不禁,连严肃的老板也露出了微笑。
7、他的搞笑行为让人们忍俊不禁,现场的笑声响成一片。
8、看到他那萌蠢的样子,我忍俊不禁,心情也变得愉快起来。
9、他的幽默表演让观众们忍俊不禁,现场的气氛异常热烈。
10、看到小朋友天真的样子,我忍俊不禁,感到无比的温馨和感动。

忍俊不禁什么意思解释

忍俊不禁什么意思解释具体如下:
一、简述
1、忍俊不禁,汉语成语,意思是指忍不住笑出来。出自唐·赵璘《因话录·征部》卷五:“尚书省二十四司印,故事,悉纳直厅。……杨虔州虞卿任吏部员外郎,始置柜以贮之柜初成,周戎时为吏部郎中,大书其上,戏作考词状:‘当有千有万,忍俊不禁,考上下’。”
2、释义:[cannot help laughing]忍俊:含笑。不禁:不能自制。忍不住要笑出声。仔细看时,原来青布幔里有人,山僧忍俊不禁。——宋·悟明《法演禅师》。
二、例句
1、谓热衷于某事而不能克制自己:唐赵璘《因话录·徵》:“﹝州戎﹞戏作考词状:当有千有万,忍俊不禁考上下。”唐崔致远《答徐州时溥书》:“足下去年,忍俊不禁,求荣颇切。”
2、忍不住笑:《续传灯录·道宽禅师》:“僧问:‘饮光正见,为什么见拈花却微笑?’师曰:‘忍俊不禁。’”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迦陵填词图》:“读之忍俊不禁,不意此老亦风趣乃尔。”
三、造句
1、看着他那滑稽的模样,大家都忍俊不禁;大熊猫憨厚可爱的模样让游客们忍俊不禁;明明滑稽的表演让人忍俊不禁;他一想起来捉弄他们的事就忍俊不禁;她为他的滑稽而忍俊不禁;这个故事让人忍俊不禁。
2、看着她的打扮,小红忍俊不禁地哈哈大笑起来;家里的小弟弟非常的可爱,有客人来了看到都忍俊不禁;这个故事让人忍俊不禁;我父母的说话做事像个"老顽童",常让人忍俊不禁;他搞怪时的面部表情令我们忍俊不禁;即使看了一遍又一遍,人们人就会忍俊不禁。

忍俊不禁意思

忍俊不禁意思是指忍不住笑出来。
忍俊不禁,汉语成语,拼音:rěn jùn bù jīn,意思是指忍不住笑出来。出自唐·赵璘《因话录·征部》。
拓展知识:
含俊的成语及释义
1、英俊潇洒(yīng jùn shuǎi shuò):形容人物才智出众,容貌俊秀,举止洒脱。
2、杰出俊拔(jié chū jùn bá):形容人才出众,非常优秀。
3、卓越俊逸(zhuó yuè jùn yì):形容人的才能、品质等方面非常优秀,超越众人。
4、雄姿俊秀(xióng zī jùn xiù):形容人的容貌、风度等方面非常出众。
5、俊朗豪杰(jùn lǎng háo jié):形容人物英俊豪迈,气度非凡。
6、英俊风流(yīng jùn fēng liú):形容人物才貌双全,风度翩翩。
7、风度俊雅(fēng dù jùn yǎ):形容人的举止、风度等方面非常优雅。
含禁的成语及释义
1、禁止通行(jìn zhǐ tōng xíng):指明令禁止某人或某物通过。形容有严格限制的规定,不允许越过。
2、严禁烟火(yán jìn yān huǒ):指严格禁止烟火。通常用于描述在某个地方或某种情况下,不允许使用明火。
3、弱不禁风(ruò bù jīn fēng):形容人身体虚弱,抵抗力差,容易受外界影响。
4、忍俊不禁(rěn jùn bù jīn):指忍不住要发笑。形容遇到有趣、滑稽的事情时,忍不住笑出声来。
5、情不自禁(qíng bù zì jīn):指情感激动得不能自已。形容情感无法控制,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以上这些成语中的“禁”字,有表示禁止、限制的意思,也有表示不能自已、无法控制的意思。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上下文和具体语境来选择合适的词汇。

忍俊不禁什么意思

忍俊不禁意思是指忍不住要发笑。
1、拼音:rěn jùn bù jīn。
2、释义:原指热衷于某事而不能克制自己。后多用以形容忍不住笑。
3、出处:唐·赵璘《因话录·征部》卷五:“尚书省二十四司印,故事,悉纳直厅。杨虔州虞卿任吏部员外郎,始置柜以贮之柜初成,周戎时为吏部郎中,大书其上,戏作考词状:当有千有万,忍俊不禁,考上下。”
4、近义词:喜不自胜、哑然失笑、忍俊不住。
5、反义词:强颜欢笑、悲不自胜、潸然泪下、痛哭流涕。
“忍俊不禁”造句:
1、最高明的愚人节玩笑能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捧腹大笑,即使是那个被作弄的人也会忍俊不禁。
2、在约一个半小时的演出中,各种雅趣盎然的舞蹈让肯尼迪艺术中心的观众时而忍俊不禁,时而频频鼓掌。
3、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皮可爱,使得周围的大人们忍俊不禁,孩子们更是笑得前仰后合。
4、那天班里的联欢会,李刚同学的幽默表演让大家忍俊不禁,真让大家好好地乐了一番。
5、要品尝到其中幽默需要细细品味,或许还要有些历史背景知识。但是伏尔泰的《老实人》的确可以让你忍俊不禁。

忍俊不禁的意思。

忍俊不禁的意思如下:原指热衷于某事而不能克制自己。后多用以形容忍不住要发笑。
忍俊不禁,汉语成语,拼音是rěn jùn bù jīn,意思是指忍不住笑出来。
出自于《因话录·征部》,在卷五中有“杨虔州虞卿任吏部员外郎,始置柜以贮之柜初成,周戎时为吏部郎中,大书其上,戏作考词状:‘当有千有万,忍俊不禁,考上下。’这样的语句。
近义词:喜不自胜、哑然失笑、忍俊不住。
反义词:强颜欢笑。
忍俊不禁的造句:
1、太搞笑了大早上的让我忍俊不禁啊。
2、每次见到新入职保安都忍俊不禁!今天坐在角落的样子让人哭笑不得。
3、这本书的文字描述也很有意思,常有忍俊不禁的感觉。
4、一部能让你惊吓之余忍俊不禁,小感慨的情愫伴你安然入睡的电影。
5、时间飞快,让人忍俊不禁,无法表达对自己的情绪,谁知道以后会怎样?时间会给答案。
6、看这位刚刚步入初中的小同志问的这个问题,我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
7、他搞怪时的面部表情令我们忍俊不禁。
8、看着小宝宝淘气的样子,大人们都忍俊不禁。
9、每次想到那个调皮的小表弟我就忍俊不禁。
10、老婆唱歌时要如沐春风,赞叹不已;不得有忍笑不禁之行为。
11、那个笑话太有趣了,听了真叫人忍俊不禁。
12、赵本山的小品很逗笑,就连一向严肃的父亲都忍俊不禁了。
13、有时候小孩子在无意间的一个可爱动作或表情就会让大人忍俊不禁。
14、班级里总会有一个爱耍宝的同学,做出一些让同学们忍俊不禁的趣事来。
15、看到小YY的滑稽表情,大人们都忍俊不禁!

忍俊不禁是什么意思

忍俊不禁[rěn jùn bù jīn]
【解释】: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 【出自】:唐·赵璘《因话录》卷五:“柜初成,周戎时为吏部郎中,大书其上,戏作考词状:‘当有千有万,忍俊不禁,考上下。’”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指忍不住要发笑 【近义词】:喜不自胜、哑然失笑、忍俊不住 【反义词】:强颜欢笑
忍俊不禁造句:
1、最高明的愚人节玩笑能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捧腹大笑,即使是那个被作弄的人也会忍俊不禁。
2、那个笑话太有趣了,听了真叫人忍俊不禁。
3、故事情节风趣而幽默,逗得观众们忍俊不禁。
4、他的态度和语调充满着幽默,令我们忍俊不禁。
5、看了赵本山的小品,大家都忍俊不禁。
6、看着她的打扮,小红忍俊不禁地哈哈大笑起来。
7、老师讲完这个故事,全班同学都忍俊不禁。
8、当爸爸听完小红那声情并茂的笑话,他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
9、家里的小弟弟非常的可爱,有客人来了看到都忍俊不禁。
10、妇女们扭过头来,传来她们忍俊不禁的笑声。
11、看到小YY的滑稽表情,大人们都忍俊不禁!
12、看他的喜剧就像挠我的肋骨一样,让我忍俊不禁。
13、看着小宝宝淘气的样子,大人们都忍俊不禁。
14、和朋友们回忆曾经做过的傻事时,大家都忍俊不禁。
15、每次想到那个调皮的小表弟我就忍俊不禁
16、看这位刚刚步入初中的小同志问的这个问题,我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
17、马戏团里的猴子小心翼翼地走着钢丝绳,那模样真叫人忍俊不禁。
18、看完那小朋友的表演大家都忍俊不禁。
19、春晚的小品节目表演得太精彩了,大家看了都忍俊不禁。
20、赵本山的小品很逗笑,就连一向严肃的父亲都忍俊不禁了。
21、有时候小孩子在无意间的一个可爱动作或表情就会让大人忍俊不禁。
22、老婆唱歌时要如沐春风,赞叹不已;不得有忍笑不禁之行为。

忍俊不禁是什么意思

忍俊不禁的意思:原指热衷于某事而不能克制自己。后多用以形容忍不住要发笑。
引证:唐·赵璘《因话录》卷五:戏作考词状:“当有千有万,忍俊不禁考上下。”
近义词:哑然失笑、喜不自胜、喜不自禁。
反义词:悲不自胜、潸然泪下、痛哭流涕。
忍俊不禁造句
1、当我听到那个笑话,我忍俊不禁。
2、而比赛同学的滑稽表演更让大家忍俊不禁,大笑连连。
3、她为他的滑稽而忍俊不禁。
4、看着他那滑稽的模样,大家都忍俊不禁。
5、家里的小弟弟非常的可爱,有客人来了看到都忍俊不禁。
6、看着小宝宝淘气的样子,大人们都忍俊不禁。
7、他搞怪时的面部表情令我们忍俊不禁。
8、读完这个寓言故事,我忍俊不禁。它太有意思了。
9、每次想到那个调皮的小表弟我就忍俊不禁。

忍俊不禁意思是什么?

1、意思:
忍俊不禁是个四字成语,指的是忍不出笑出来的意思。
2、出处:
此成语出自唐代赵璘所著《因话录·征部》,卷五,”当有千有万,忍俊不禁,考上下。”
3、例句:
大熊猫憨态可掬,令一向严肃的大人们都忍俊不禁。
滑稽演员惟妙惟肖的表演,让大家忍俊不禁。
小宝宝淘气的模样,大人们看了都忍俊不禁。
4、辨析:
听了这个故事,大家都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忍俊不禁这个成语用在此处是错误的,因为其本身就有笑的意思,所以语义重复。
扩展资料
反义词:
1、泣不成声:
1)意思:指非常地伤心,哭得都哽咽了;
2)出处:出自《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尽夜哭泣,气不属声。”
2、强颜欢笑:
1)意思: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其实心里不畅快;
2)出处:出自清代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邵女》,“‘汝狡兔三窟,何归为?’柴俯不对。女肘之,柴始强颜为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忍俊不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泣不成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强颜欢笑

忍俊不禁的成语解释

忍俊不禁的成语解释:字面意思是忍住笑而不敢放声大笑。成语中的“俊”指的是才子佳人,“禁”则是控制、压抑的意思。
拓展资料:
作为一个形容词,忍俊不禁用来描述一个人在遇到有趣、好笑的事情时,无法抑制住内心的愉悦,但又不得不保持一定程度的克制,以免失态。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可以用来形容各种令人捧腹、逗人发笑的情景。
忍俊不禁这个成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它揭示了一种内心的矛盾冲突:一方面,人们渴望表达自己的快乐,分享欢乐的时光;另一方面,又在公共场合约束自己,遵循社会规范,保持优雅的风度。这种矛盾冲突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正是人类情感世界的多彩多姿之处。
忍俊不禁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许多美好的瞬间。比如,当我们观看一场精彩纷呈的喜剧表演时,演员们幽默诙谐的表演让我们忍俊不禁。
又如,在与亲朋好友团聚的时刻,彼此分享着生活中的趣事,欢声笑语此起彼伏,让人忍俊不禁。这些美好时光,都成为了我们生活中难以忘怀的回忆。忍俊不禁还可以用来描绘一些富有诗意的情景。
比如,在春天的田野里,一朵朵鲜花绽放出生命的活力,春风轻拂,它们仿佛在向我们招手,令人忍俊不禁;再如,在秋天的果园里,硕果累累,丰收的喜悦洋溢在脸上,看着那一个个胀得快要破裂的果实,我们也忍俊不禁。
而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忍俊不禁有时也是一种亲切的表达。当我们遇到一个好久不见的老朋友,彼此分享着各自的生活,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忍不住笑出声来;或者,在亲情、爱情中,亲人、恋人间的相互调侃、逗乐,也都让人忍俊不禁。这些温馨的画面,无疑是生活中最珍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