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布达佩斯之恋是一部什么模式的电影
- 2、布达佩斯之恋最后结局是什么意思?
- 3、布达佩斯之恋谁的孩子
- 4、布达佩斯之恋剧情分析
- 5、电影《布达佩斯之恋》的最后结局是什么?
- 6、《布达佩斯之恋》:灵与肉的合一爱,被占有的爱毁灭
- 7、布达佩斯之恋采用了什么叙事手法
- 8、布达佩斯之恋毒药顺序
- 9、布达佩斯之恋是一部什么模式的电影?
- 10、绝美爱情——《布达佩斯之恋》左手爱情,右手婚姻
布达佩斯之恋是一部什么模式的电影
电影《布达佩斯之恋》的模式是古典叙事模式。《布达佩斯之恋》画面很干净,暖暖的光晕透着怀旧与追忆的氛围,唯美而具有怀旧色彩;但仿佛是一部史诗的序曲,才一启幕却嘎然而止,不是那种碎金裂帛余响绵绵的结束,而是望断天涯路,斯人胡不归的遗憾,将本应波澜壮阔的一曲史诗恋歌,乱世中儿女爱恨情愁、颠沛与心灵的失落,因此这是一部古典叙事模式的电影。
古典模式(classicalparadigm)是学者用来形容自1910年以来的支配剧情片的特定叙事结构,也是至今最流行的故事组织方式,尤其在美国,几乎完全是主导模式。它被称为“古典”,因为它是实际执行的典范,倒不是因其艺术的高质量。
《布达佩斯之恋》是德国及匈牙利合作出品的爱情电影,根据尼克·巴科夫著小说改编,由诺夫·舒贝尔执导,艾丽卡·莫露珊、约阿希姆·科尔等主演。于1999年10月21日在德国上映。该片讲述了一段三人间的微妙暧昧关系在战乱时代背景下被打破的故事。2008年1月以音像制品形式中国发行。
《布达佩斯之恋》中主打伊洛娜的“可消费性”,精心编织出来的布达佩斯风情动人而令人忧伤,散发出迷人而浓郁的味道;就电影本身来说,题材极具挖掘性,令人不断地期待,可惜对三人关系情谊的大段呈现缺乏一种情感上的合理性和哲学上的深度,而二战背景下德国人与匈牙利人之间更值得书写的关系中,反抗几乎无迹可寻,令人不断失望。
电影《布达佩斯之恋》绵密地交织着众多浪漫元素,影像唯美、怀旧,开场音乐由钢琴引领管弦乐带出美妙的主题旋律,并以不同型式的配乐面貌出现,音乐与电影恰如其分而完美地结合,静静陪伴观众鸟瞰沉浮于大时代无情洪流的人与爱情,给予听者心灵上强烈而莫名的感动与震撼。
布达佩斯之恋最后结局是什么意思?
《布达佩斯之恋》结局的意思是:
女主角让汉斯的儿子毒死了他的父亲,也就是说,女主为男主用非常狠毒的方式报了仇,之前汉斯来餐馆时曾说过伊莲娜和他生日是同一天,而片尾30年后餐馆老板就是伊莲娜和汉斯的儿子,最后一个镜头餐馆老板说:妈妈,生日快乐即暗示了那位没有露镜头的妇人即是伊莲娜,她用来毒死仇人的毒药即是安德拉斯想用来自杀的那瓶毒药,汉斯侮辱了安德拉斯,导致安德拉斯自杀,同时他又背叛了沙布导致沙布被送进集中营而死,结局可谓圆满而又悲壮。
布达佩斯之恋谁的孩子
拉西楼。1、剧情节选:女主与和钢琴师一起至少3年都没孩子,但突然怀上也是的,军官对拉西楼恩将仇报,打着救犹太人之名聚敛钱财,都是要遭天谴的,杀的人应是犹太人的孩子更合理些,钢琴师不是犹太人,是拉西楼的。2、《布达佩斯之恋》是德国及匈牙利合作出品的爱情电影,根据尼克巴科夫著小说改编。
**布达佩斯之恋中孩子的身份并无明确揭示**。
电影《布达佩斯之恋》中的孩子可能属于钢琴家拉西楼,他死亡后老板和伊洛娜两人一直在一起,没有孩子。伊洛娜唱完歌没有吐,因此不是钢琴家的孩子。老板和伊洛娜第二次泡澡时,伊洛娜想进入老板的浴缸,但被老板拒绝,他们无法发生关系,因此孩子不可能是老板的。这些线索似乎都指向了孩子是拉西楼的。然而,也有其他可能的解释,例如孩子的母亲并未出现在电影中,或者孩子的母亲是其他人,只是在电影中没有明确揭示。
因此,需要更多信息才能确定孩子的具体身份。
布达佩斯之恋剧情分析
《布达佩斯之恋》英文名是《布达佩斯之恋》,该片讲述了一段三人间的微妙暧昧关系在战乱时代背景下被打破的故事。
《布达佩斯之恋》是1999年德国与匈牙利合作出品的爱情电影,由诺夫·舒贝尔执导,艾丽卡·莫露珊、约阿希姆·科尔等担任主演。
影片背景设定在二战时期的布达佩斯,围绕犹太老板拉西楼、作曲家安德拉许以及风情万种的女主人伊洛纳、纳粹军官汉斯四人之间暧昧微妙的情感关系,展开了对二战往事的回忆,流露出对纳粹思想下狂热的种族主义的批判与反思。
影片的布景、服饰、道具选择、色彩运用等皆精细地还原了二战时期布达佩斯的城市风情,真实可感,在视觉呈现上达到了快速抓住观众注意力的效果。
影片结尾,伊洛纳为了救回拉西楼,找到汉斯,并和汉斯发生了关系。伊洛纳的衣裳被汉斯扯开,裸露的身体暴露在汉斯面前。此时的伊洛纳,可看作是拯救拉西楼命运的最后希望,然而汉斯却没有遵守他的承诺。
在车站,拉西楼被押上了前往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火车,《Gloomy Sunday》作为主观音乐从画外响起,正如拉西楼内心的情感起伏,绝望、难以置信。
火车门关上的那一瞬间,配合上这首曲子如泣如诉的旋律,赤裸裸地展示了犹太民族在二战时受到的来自纳粹极端民族主义的侮辱与迫害,狠狠地击溃了这个民族所坚守的最后一丝尊严。
电影《布达佩斯之恋》的最后结局是什么?
女主角让汉斯的儿子毒死了他的父亲,她用来毒死仇人的毒药即是安德拉斯想用来自杀的那瓶毒药,汉斯侮辱了安德拉斯,导致安德拉斯自杀。剧情简介:在二十世纪30年代末的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座落于一条幽静巷道内的一家蕯保高级餐厅以薄片肉卷闻名,经营餐厅的犹太裔老板拉西娄风度翩翩、善良而略有市侩。
战乱时代德军占领布达佩斯,后来从德国重返回该市的汉斯身份变成了党卫军高级军官,这个操生杀大权的统治者破坏了三人间微妙的感情,钢琴师安德拉许也自杀了。汉斯最终还将餐厅主人拉西娄送到了集中营,事隔数十年后汉斯至餐厅重游故地,伊洛娜和儿子在同样演奏《黑色星期天》的时候,毒死了他。
扩展资料
《布达佩斯之恋》是德国及匈牙利合作出品的爱情电影,根据尼克·巴科夫著小说改编,由诺夫·舒贝尔执导,艾丽卡·莫露珊、约阿希姆·科尔等主演。于1999年10月21日在德国上映。该片讲述了一段三人间的微妙暧昧关系在战乱时代背景下被打破的故事。2008年1月以音像制品形式中国发行。
上世纪30年代的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一个餐馆里,美丽的伊洛娜同时被两个男人深爱着。一个是餐厅老板,另一个是钢琴师。三个人都并不愿意改变现况,打破平衡,伊洛娜同时拥有两个男人的爱而深感平静幸福。钢琴师为她创作出《忧郁星期天》,他和餐厅也因此一举成名。
然而,汉斯的出现彻底毁灭了这一切。他曾经是一个无名小子,深深迷上《忧郁星期天》 的同时,更是成为伊洛娜的裙下之臣。汉斯向伊洛娜求婚,却被拒绝,满腔恨意的他如今成了军官,风光无限,正带着他蓄谋已久的复仇计划来到伊洛娜身边,给他们的生活以致命一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布达佩斯之恋
《布达佩斯之恋》:灵与肉的合一爱,被占有的爱毁灭
文/白茶心
三人行的关系,在恋爱中总是被人诟病,或者说,可能大部分人认为那不是真正的爱情。因为爱情具有独占性。但在《布达佩斯之恋》中,你会看到一段和谐的三人爱情关系。
这部电影是由一部小说改编的,而小说作者的灵感来源于一首曲子,《黑色星期天》。这是一首二战期间发行的曲子,据说很多人听完曲子后自杀了。因此这首曲子被称为死亡曲/催命曲。
这部电影有很强的隐喻性。首先,《黑色星期天》是一种隐喻,对于人生的无望的隐喻。二战期间,很多人经历恐怖和黑暗,因此,可能解脱是一种相对比较优的选择。
而故事的背景匈牙利和德国,可以看成是艺术和现实的象征,也可以看成是爱和毁灭的隐喻。匈牙利是柔和安宁的,有浪漫主义特征。而德国是狂野暴力的,有攻击性和侵略性。
1.灵肉合一的爱
去掉二战的背景,这部电影首先是一部浪漫的电影。一定程度上说,也是可以解读成关于爱情里灵与肉的隐喻。
美丽动人的餐厅女招待兼餐厅老板的女朋友伊洛娜喜欢艺术,为了满足女朋友的爱好,老板打算招募一个钢琴演奏家。
来面试的安德拉许是个非常有才华的落魄穷青年,伊洛娜和他一见钟情。拉西娄觉察到了伊洛娜对安德拉许的感情,跟她说她是自由的。
伊洛娜毅然遵循自己的内心感觉,去找安德拉许。他们度过了浪漫的一夜。与此同时,拉西娄也很痛苦。他救下了向伊洛娜求爱不成跳河的德国小伙子汉斯。
第二天,他们三个在菜市场碰面了。伊洛娜拿着花儿,幸福地与安德拉许在一起。拉西娄找到他们,跟他们两个说,自己离不开伊洛娜,而伊洛娜也需要自己的帮助。
于是,他们决定在一起,两个男人共享伊洛娜的爱。期间,拉西娄和安德拉许因为嫉妒和不爽吵了一架,后来两人又和好了,因为他们可以各自满足一部分伊洛娜的需求,而他们都爱伊洛娜。
而伊洛娜本来想着离开他们两个,因为她也感受到夹在两人之间的痛苦,但是两人对她而言同等重要,所以要么都拥有,要么都舍弃。最后,又一次达成一致的两个男人做了决定,要一起和平共处。
从此后,这三人的关系愈发好了,几乎是三人一体。拉西娄欣赏安德拉许的才华,帮他出唱片谈费用,提供合身的西服给他。而安德拉许在拉西娄受伤后,能够细心照顾他。
出了唱片后,很多的人因此自杀。安德拉许很伤心,又因为伊洛娜的关系,他想自杀。伊洛娜疯狂地去找他,要他承诺不自杀。
拉西娄也放下一单重要的生意,找到了安德拉许。在阳光下的河边,这两个男人躺在伊洛娜的两边,伊洛娜搂抱着他们,三人超越自我达成最深的和解。
我认为拉西娄和安德拉许,分别隐喻了爱情的肉体需要和灵魂需要。拉西娄提供优渥的生活给伊洛娜,给她食物,为她擦背,关心她的所思所想,关心她的吃住。
拉西娄是一个餐厅的老板。餐厅表达的是喂养和提供营养,这是生命必不可少的,是维持身体健康的物质,所以伊洛娜不能离开。
伊洛娜本身具有艺术特质,喜欢唱歌,喜欢音乐。但是跟拉西娄在一起的时候,她难以享受到这些,因为拉西娄是个商人,具有市侩和精明的特点。
但爱情的灵魂召唤又是那样热烈和吸引人。伊洛娜对安德拉许撞出一见钟情的火花,连拉西娄都感受出来了。而且,即使跟拉西娄在一起,伊洛娜也坦诚她梦见安德拉许了,对他有感觉。
跟安德拉许在一起的时候,伊洛娜享受到了灵魂的安慰。她迷醉于安德拉许弹的曲子。她也深深地痴迷于他写给自己的《黑色星期天》,能够感受到了安德拉许对生命的尊严和自由的表达。
刨除道德的评判,伊洛娜真实也坦然,她选择了两个都要。虽然开始的时候需要磨合,但是后来,肉体需要和灵魂需要相互做了一些妥协,达成合一,而这段关系成为一种奇妙的和谐和平衡的关系。
2.真爱不能被毁灭
然而,这样一段和谐幸福的关系被打破了。这源于伊洛娜的一个追求者汉斯。他因为表白遭到拒绝而自杀。后来因为加入法西斯,变成一个带着面具的恶魔。
汉斯的爱代表的是占有的爱。汉斯是自卑的,当初他爱伊洛娜美丽的外表,当得不到的时候,想的是放弃自己的生命。
后来德军攻入布达佩斯,他有了权势,权势激发了他内心的贪婪和黑暗。因为权势让他获得了特许,他可以动以前不能动的钢琴,可以去以前不能去的厨房参观。
他想着要再次得到伊洛娜的爱,可是女神依旧拒绝了她。他心理是非常愤怒的,暴力的。因此,他带着霸占的爱,先是强迫安德拉许给他弹钢琴。安德拉许拒绝了他,他便想着毙了他。
伊洛娜为了救安德拉许,从不在公众场合唱歌的她在餐厅唱歌,唱他写给自己的歌曲。安德拉许感到受了极大的侮辱,便拔了汉斯的枪自杀了。
这是汉斯的爱,带着毁灭性。先毁灭了伊洛娜的灵魂爱侣,再毁灭她的肉体爱侣。汉斯在回国前,亲手将自己的救命恩人拉西娄送上去集中营的车子。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他不堪的过去被拉西娄看见,另外也是因为爱而不得的嫉妒。
当伊洛娜去求他救拉西娄的时候,他想的是得到她的爱。但他终于得到了她的身体,但他却更愤怒了。因为女神根本不爱他,而是爱别人,为了救另外一个男人才跟他上床的。
所以他去车站,救了另外一个无关的人。而放任拉西娄上了一去不返的车子,死在集中营。他的心里只有嫉妒和愤怒和不甘,所以得不到的他就毁灭。
但真实的爱是不能毁灭的。因为伊洛娜带着恨和对两个爱人的爱,忍辱负重50年,在半个世纪后毒死了来访问的汉斯,给了故事一个有张力的结局。
这就是这部片子的关于爱情的隐喻。如果肉体和灵魂之爱可以平衡和谐,那么生命可以达到合一和完满的状态。如果爱只是假爱,占有的爱,那么永远得不到真爱,即使毁灭了竞争对手。
但许多时候,肉体和灵魂的需要我们都想满足,但是多数人在现实中可能只能择其一。现代女性很多选择面包,也就是代表肉体需要的拉西娄。然而,内心却难以满足,坐在宝马车里哭泣。
也有许多女孩选择了灵魂和精神的需要。但是却难以照顾好肉体。所以到头来,如果不能安于现状或者物质条件有所改善,也得不到善终的感情结局。
而最好的爱,是最真实的爱,应该两个都有,也是外力和旁人难以破坏和毁灭的。你既可以善待你的肉体,用合适的物质条件来照顾好它。又可以听从灵魂的呼唤,选择从心里而发的精神之爱,从灵魂里开出花来。
布达佩斯之恋采用了什么叙事手法
布达佩斯之恋采用了对比的叙事手法。
《布达佩斯之恋》是德国及匈牙利合作出品的爱情电影,根据尼克·巴科夫著小说改编,由诺夫·舒贝尔执导,艾丽卡·莫露珊、约阿希姆·科尔等主演。于1999年10月21日在德国上映。
剧情简介:
在二十世纪30年代末的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座落于一条幽静巷道内的一家蕯保高级餐厅(RestaurantSzabó)以薄片肉卷闻名,经营餐厅的犹太裔老板拉西娄(约阿希姆·科尔饰)风度翩翩、善良而略有市侩。
他和在那里工作的美丽动人的女招待伊洛娜(艾丽卡·莫露珊饰)雇用了帅气忧郁的钢琴师安德拉许(斯特法诺·迪奥尼斯饰)驻店演奏,安德拉许爱上了伊洛娜,而伊洛娜对他也颇有好感,同时和拉西娄保持超越一般朋友的关系。
这两人似乎并不在乎,在他们互相迁就下,三人之间展开一段不正常但自得其乐的三角恋情,并能维持一种暧昧的平衡。年青而才华出众的安德拉许为伊洛娜生日特别创作出一首凄美的歌曲《忧郁的星期天》,这首钢琴曲不单打开听众的心扉,其忧郁之情更深入知音者的心窝。
在餐厅首演之际,一个被歌曲吸引的德国籍青年商人汉斯(本·贝克饰)突然出现,他也被伊洛娜芳华绝代的艳光迷倒,一见钟情爱上了伊洛娜,甚至向她求婚,遭到拒绝后跳进多瑙河自杀,不幸被拉西娄救回。
布达佩斯之恋毒药顺序
毒药先是毒死了汉斯的父亲,之后是安德拉斯喝毒药自杀了。在电影《布达佩斯之恋》中,女主角让汉斯的儿子毒死了他的父亲,她用来毒死仇人的毒药即是安德拉斯想用来自杀的那瓶毒药,汉斯侮辱了安德拉斯,导致安德拉斯自杀。《布达佩斯之恋》是德国及匈牙利合作出品的爱情电影,根据尼克·巴科夫著小说改编,由诺夫·舒贝尔执导,艾丽卡·莫露珊、约阿希姆·科尔等主演。于1999年10月21日在德国上映。该片讲述了一段三人间的微妙暧昧关系在战乱时代背景下被打破的故事。
布达佩斯之恋是一部什么模式的电影?
古典叙事模式。
《布达佩斯之恋》画面很干净,暖暖的光晕透着怀旧与追忆的氛围,唯美而具有怀旧色彩;但仿佛是一部史诗的序曲,才一启幕却嘎然而止,不是那种碎金裂帛余响绵绵的结束,而是望断天涯路,斯人胡不归的遗憾,将本应波澜壮阔的一曲史诗恋歌,乱世中儿女爱恨情愁、颠沛与心灵的失落,因此这是一部古典叙事模式的电影。
影片评价
《布达佩斯之恋》中主打伊洛娜的“可消费性”,精心编织出来的布达佩斯风情动人而令人忧伤,散发出迷人而浓郁的味道;就电影本身来说,题材极具挖掘性,令人不断地期待,可惜对三人关系情谊的大段呈现缺乏一种情感上的合理性和哲学上的深度,而二战背景下德国人与匈牙利人之间更值得书写的关系中,反抗几乎无迹可寻,令人不断失望。
绝美爱情——《布达佩斯之恋》左手爱情,右手婚姻
布达佩斯这座城市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光和影像也将这个城市不一样的美展现给大家。
记得,我是在一个下着雨的星期天下午,天色阴沉的有些忧郁,一边看《布达佩斯之恋》,随后又听了那支甜蜜而又悲伤的《gloomy Sunday》。欧洲小城优雅和慵懒充斥着电影的前半段,仿佛生活在油画中的人栩栩如生的出现在你面前。
桥上的浪漫骑行~
左手爱情,右手婚姻。对伊洛娜来说,那个为她创作了《忧郁的星期天》的钢琴家给她的才是理想的爱情。还记得她和钢琴家第一次见面时,四目相对,彼此静默无言。还记得当她听到钢琴家为她创作的那首曲子之后,她情不自禁的差点吻了上去。
而女主人公在物质上依赖着餐厅的老板,灵魂上却给了钢琴家。其实女主人公是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的缩影,是一些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渴望物质来满足他们强大的虚荣心,同时也渴求生命中有一个真正爱自己的人,享受被爱的温暖。餐厅老板,这是个特别有人格魅力的人,他符合一切世俗好男人的标准。经营着一家餐厅,养活着伊洛娜和钢琴家。他救助过害死他的纳粹军官一条命,最后却被纳粹军官害死。他大度的成全了钢琴家与他共享一个女人。他是犹太人,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他也知道伊洛娜对他的只是深深的依附,而非爱,但是他愿意为她而妥协。如果钢琴家不出现,如果没有二战,没有那个纳粹军官,也许他会和伊洛娜过着世界上最平常的幸福生活。
如果说《布达佩斯之恋》给我带来了
对爱情生活的进一步理解。
那么,
让我更有感触的便是电影中的风景了。
链子桥
链子桥古老壮美,
串联起布达佩斯这座双子城。
链子桥是第一座真正连接佩斯与布达两城的永久性建筑,一直是布达佩斯的象征。链子桥长360米。宽16米,中间是往来汽车道,两侧是人行道,桥的两端是两个新古典式的拱门。链子桥是连接布达佩斯的9座大桥中最古老最漂亮的一座桥。匈牙利人称多瑙河为“母亲河”,而链子桥就像是“多瑙河母亲”胸前美丽的项链。
有这座桥上的经典镜头,
选个清晨,牵起爱人的手,
漫步其上,体验这15分钟的浪漫。
RestaurantSzabó 餐馆
所有的故事都在这个餐馆发生,
缘起、缘灭、消亡~
而汉斯的到来点燃了一条痛苦的导火线,
求而不得的痛苦,
将美好的一切打破。
多瑙河
人们说,多瑙河是布达佩斯的灵魂,而布达佩斯是匈牙利的骄傲。踏上这座古城,既可以欣赏到迷人的风光,又可以领略到历史的变迁。
布达佩斯被称为“多瑙河上的明珠”。它是由西岸的布达和东岸的佩斯两座城市,通过多瑙河上8座美丽的桥连为一体的。城内许多古迹多建于城堡山。城堡山是面临多瑙河的一片海拔160米的高岗,13世纪时修建的城堡围墙至今保存完好。著名的渔人堡,是一座尖塔式建筑,结构简练,风格古朴素雅。游人可以站在渔人堡的围墙上,欣赏多瑙河上的美景和佩斯的风光。
汉斯第一次在餐厅过生日的时候,
卑微的他祈求伊洛娜让他给她拍张照。
求爱失败后跳多瑙河自尽,被餐厅老板所救。
后来他身为纳粹军官、外交官,
破毁了这段关系的美好。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伊洛娜心里还是没有他。
二战中被炸的链子桥
时间荏苒,岁月如梭,
伊洛娜有了孩子,
而当汉斯80岁再次光临这个餐厅时,
伊洛娜毒死了他。
这部影片不论从故事抑或风景,都彰显着布达佩斯的美和浪漫。
根据匈牙利的法律规定,男女结婚年龄分别是男22岁,女20岁。婚礼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选择教堂婚礼,也可以是政府婚礼形式。不过,不管是采用哪一种婚礼的新人,在婚后,都要去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做一件事——选个清晨,牵着爱人的手,踱过链子桥。
链子桥并不长,快步走,只要5分钟就能完成。而新人则应该慢慢走过,匈牙利著名诗人曾经说:“哪怕和爱人在桥上只待15分钟,都会让你们充分感受到爱情的力量、婚姻的真谛,真正享受匈牙利人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