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燃烧热和中和热的定义,燃烧热 中和热 热化学,这三者的化学方程式区别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04 12:19:05 浏览1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燃烧热,中和热是指什么?热化学方程式怎么书写

在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
氧化物
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
燃烧热
.单位为kj/mol

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1.必须是酸和碱的稀溶液,因为浓酸溶液和浓碱溶液在相互稀释时会放热.
2.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才能保证h+(aq)+oh-(aq)====h2o(l)中和热均为57.3
kj·mol-1,而弱酸或弱碱在中和反应中由于电离吸收热量,其中和热小于57.3
kj·mol-1;
3.以生成1
mol水为基准.
1)
△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后)边,并用“;”隔开。若为放热反应,△h为“-”
;若为吸热反应,△h为“+”
。△h的单位一般为
kj/mol

(2)
反应热△h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h的测定条件(温度、压强),未指明温度和压强的反应热△h,指25℃(298k)、101kpa时的反应热△h(绝大多数反应热△h是在25℃、101kpa时测定的)。
(3)
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h的数值以及符号都可能不同。因此,必须注明物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气体-g
液体-l
固体-s
稀溶液-aq
),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和“↓”。
(4)
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分数、或小数。对相同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反应热△h也不同。如:h2(g)

1/2o2(g)

h2o(g)
;△h=-241.8
kj/mol
2h2(g)

o2(g)

2h2o(g)
;△h=-483.6
kj/mol
。普通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既可以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又可以表示该物质的微粒数,还可以表示同温同压时的体积。
(5)
相同条件(温度、压强),相同物质的化学反应(互逆反应,不一定是可逆反应),正向进行的反应和逆向进行的反应,其反应热△h数值相等,符号相反。如:2h2(g)

o2(g)

2h2o(l)
;△h=-571.6
kj/mol
2h2o(l)=2h2(g)+o2(g)
;△h=+571.6kj/mol
(6)
反应热△h的单位kj/mol
中的“/mol”是指该化学反应整个体系(即指“每摩化学反应”),而不是指该反应中的某种物质。如2h2(g)

o2(g)

2h2o(l)
;△h=-571.6
kj/mol
指“每摩2h2(g)

o2(g)

2h2o(l)
反应”,放出571.6kj的能量,而不是指反应中的“h2(g)
、o2(g)
、或h2o(l)
”的物质的量。
(7)
不论化学反应是否可逆,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h
表示反应进行到底(完全转化)时的能量变化。如:2so2(g)

o2(g)

2so3(g)
;△h=-197
kj/mol
是指
2mol
so2(g)

1mol
o2(g)
完全转化为
2mol
so3(g)
时放出的能量。若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时,向某容器中加入
2mol
so2(g)和
1mol
o2(g)
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能量为q

因反应不能完全转化生成
2mol
so3(g)
,故
q

197
kj

(8)反应热的大小比较,只与反应热的数值有关,与“+”“-”符号无关。“+”“-”只表示吸热或放热,都是反应热。如2h2(g)

o2(g)

2h2o(g)
;△h=-a
kj/mol
2h2(g)

o2(g)

2h2o(l)
;△h=-
b
kj/mol
两反应的反应热的关系为
a

b
定义   在25℃,101 kPa时,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为kJ/mol
要点
1.规定在101 kPa压强,测出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因为压强不定,反应热数值不相同.
2.规定可燃物物质的量为1 mol.(具有可比性)
3.规定必须生成氧化物的原因是,即使是等量的纯物质在等压强情况下,与不同气体燃烧释放出的热量不同,例如 Mg(s) 在 O2(g)和 Mg(s)在 Cl2(g)燃烧释放的热量不同.为了统一标准,规定生成氧化物.
4.规定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所放出的热量为标准.(例如:H2S(g)+1/2O2(g)===H20(l)+S↓; ΔH1,由于生成的S没有燃烧完全,所以这个反应放出的热量ΔH1不能作为H2S的燃烧热,当H2S(g)+3/2O2(g)===H20(l)+SO2(g);ΔH2,这时水的状态为稳定的液态,而也生成稳定的氧化物SO2,所以这时的ΔH2就是H2S的燃烧热.另外,对于水来说,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必须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才能称为燃烧热,气态水不可以.)
5.当说H2的燃烧热是多少时,应说H2的燃烧热是285.8kJ/mol,是正值,不是-285.8kJ/mol.
定义   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时所释放的热量叫做中和热.
定义要点:
1.必须是酸和碱的稀溶液,因为浓酸溶液和浓碱溶液在相互稀释时会放热.
2.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才能保证H+(aq)+OH-(aq)====H2O(l)中和热均为57.3 kJ·mol-1,而弱酸或弱碱在中和反应中由于电离吸收热量,其中和热小于57.3 kJ·mol-1;
3.以生成1 mol水为基准.

燃烧热 中和热 热化学,这三者的化学方程式区别

化学方程式区别如下:
1、燃烧热表示的是1mol纯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是所放出的热量,方程式中的反应物系数必为1。
2、中和热是酸碱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方程式中生成的水的系数必为1。
3、热化学方程式没有以上限制。
扩展资料:
一、反应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本身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在恒温恒压条件下的反应热用△H表示,单位是kJ/mol,并规定放热反应的△H<0,吸热反应的△H>0。
二、标准燃烧热与热值
燃烧热是反应热的一种形式,使用燃烧热的概念时要理解下列要点。
① 规定是在101 kPa压强下测出热量。书中提供的燃烧热数据都是在101kPa下测定出来的。因为压强不同,反应热有所不同。
② 规定可燃物的物质的量为1mol(这样才有可比性)。因此,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为1,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常出现分数。例如,C8H18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1,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则为:
C8H18(l)+O2(g)= 8CO2(g)+9H2O(l);△H=-5518 kJ·mol-1
③ 规定生成物为稳定的氧化物。
④ 叙述燃烧热时,用正值,在热化学方程式中用△H表示时取负值。例如,CH4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1,而△H=-890.3 kJ·mol-1且必须以1mol可燃物燃烧为标准。
⑤要与热值概念进行区别。
热值:1g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应热叫该物质的热值。
三、中和热:把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O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单位是kJ/mol。燃烧热和中和热都属于反应热。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燃烧热
百度百科-中和热
百度百科-热化学方程式
1、燃烧热表示的是1mol纯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是所放出的热量,方程式中的反应物系数必为1
2、中和热是酸碱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方程式中生成的水的系数必为1
3、热化学方程式没有以上限制
1,燃烧热是指 1mol可燃物 与 氧气 进行燃烧反应生成 稳定的氧化物 时放出的热量
所以表示某物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燃物前面的系数必须是1,生成的物质必须是稳定的氧化物。
如生成的水必须是液态的,如生成碳的化合物必须生成的是二氧化碳。
C→CO2(气),H→H2O(液),S→SO2(气)
如:C(s)+O2(g)=CO2(g);△H=-393.5 kJ·mol-1
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1 kJ/mol。
2、中和热是酸碱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方程式中生成的水的系数必为1。
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必须是酸和碱的稀溶液,因为浓酸溶液和浓碱溶液在相互稀释时会放热.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才能保证H+(aq)+OH-(aq)====H2O(l)中和热均为57.3 kJ·mol
而弱酸或弱碱在中和反应中由于电离吸收热量,其中和热小于57.3 kJ·mol-1;
以生成1 mol水为基准.
3,热化学方程式是不需要标反应条件和沉淀和气体符号的,系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燃烧的反应方程式就是平常写的化学方程式,注意标明反应条件,系数必须是整数。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和热网页链接
百度百科—燃烧热网页链接
百度百科—热化学反应网页链接

化学中,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的含义。

1.反应热:在化学反应中伴随的释放或者吸收的热量,都是反应热。
2.燃烧热:主要是指可燃物和氧气反应产生的热量。
3.中和热:一般是指酸碱中和反应产生的热量。

有关燃烧热,中和热定义的问题,怎么解决?

中和热指的是生成1molH2O(l)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指的是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物质时所放出的热量。
所以B错,因为NH3.H2O弱电解质,电离时会吸收一部分的热量,所以焓变应小于-57.3kj/mol
C错,因为生成的H2O(g)没有稳定,要变成H2O(l)还要放出一部分的热量,如果生成H2O(g)放出的热量小于-285.8kj/mol
D错,生成CO不是稳定物质。要生成CO2才是稳定物质。

解释燃烧热,反应热,中和热及单位。

反应热 中和热 燃烧热
含义
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
反应而生成1 mol H2O(l)时所放出
的热量
在101 kPa时,1 mol物质完全燃烧
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反应特点 任何反应 中和反应 燃烧
反应
物质状态 物质的状态要确定 稀溶
液 生成物在常温下为稳定态
方程式配平标准 任意物质的量 以
生成1 mol H2O(l)为标准 以燃烧1
mol 可燃物为标准
△H符号 放热取负值、吸热取正值
负值 负值
能量数值的描述
必须指出是放热还是吸热或使用正
负值或用△H表示
直接描述热量的变化时不必再指明
是放出的热量,可用△H表示。很累的。望采纳!

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三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中和热、燃烧热均为反应热形式的一种。
三者区别:
1、含义不同
(1)反应热是指当一个化学反应在恒压以及不作非膨胀功的情况下发生后,若使生成物的温度回到反应物的起始温度,这时体系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称为反应热。
(2)中和热是在稀溶液中酸碱中和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
(3)燃烧热是指物质与氧气进行完全燃烧反应时放出的热量。
2、反应特点不同
反应热可以是任何反应,中和热为中和反应,燃烧热为燃烧反应。
3、△H值符号不同
反应热放热取负值,吸热取正值;中和热为负值;燃烧热为负值
扩展资料:
反应热的计算方式
1、通过实验测得
根据比热容公式进行计算:Q=cm△t,再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由Q来求反应热。
2、反应热与反应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3、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
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通常用E表示,单位为kJ/mol。
方法:△H=ΣE(反应物)— ΣE(生成物),即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键能总和与生成物键能总和之差。如反应H2(g) + Cl2(g) ═2HCl(g);△H=E(H-H) + E(Cl-Cl) - 2E(H-Cl)
4、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反应热
△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5、根据燃烧热计算
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Q=n(可燃物)×该物质的燃烧热
6、根据盖斯定律进行计算
盖斯定律: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相同。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反应热
百度百科-中和热
百度百科-燃烧热

燃烧热和中和热有什么区别?

燃烧热定义:1mol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中和热定义:酸碱中和生成1mol水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δch0)是指物质与氧气进行完全燃烧反应时放出的热量。它一般用单位物质的量、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计量。燃烧反应通常是烃类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并放热的反应。燃烧热可以用弹式量热计测量,也可以直接查表获得反应物、产物的生成焓(δfh0)再相减求得。
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1.
必须是酸和碱的稀溶液,因为浓酸溶液和浓碱溶液在相互稀释时会放热·
2.
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才能保证h(aq)+oh(aq)====h2o(l)中和热均为57.3
kj·mol,而弱酸或弱碱在中和反应中由于电离吸收热量,其反应热小于57.3
kj·mol;
3.以生成1
mol水为基准

高中化学最新规定燃烧热中和热

1、燃烧热
在标准状态下,1mol物质与氧进行完全燃烧时的化学反应热(即反应过程的焓差)称为该物质的标准燃烧热,简称燃烧热。
应注意定义中的‘完全燃烧”是指:
把物质转变为最稳定的氧化物,它不能再进一步氧化。而且,在标准状况下是最稳定的状态。
燃烧热不仅是说明物质性质的重要数据之一,而且可以用来求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其原理是:反应物标准燃烧热之和减去生成物标准燃烧热之和,即为该反应的反应热。2、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定义要点:
1.必须是酸和碱的稀溶液,因为浓酸溶液和浓碱溶液在相互稀释时会放热.
2.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才能保证H+(aq)+OH-(aq)====H2O(l)中和热均为57.3
kJ·mol-1,而弱酸或弱碱在中和反应中由于电离吸收热量,其中和热小于57.3
kJ·mol-1;
3.以生成1
mol水为基准.
中和热和燃烧热本来就是放热的,因此一般问燃烧热和中和热为多少就直接答其绝对值,不用加负号。但如果是在热化学方程式中就要有正负。要分清!
因为反应后的物质都比反应前的物质稳定,能量要小。

高三燃烧热和中和热的计算方法

一燃烧热:在25℃,101kPa,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为kJ/mol。燃烧热通常可以利用仪器由实验测得。例如,实验测得在在25℃,101kPa时,1molCH4完全燃烧放出890.31kJ的热量,就是CH4的燃烧热。还有有关燃烧热的计算,举个简单的例题:10g硫磺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气态SO2放出热量能使500gH2O温度由18℃升至62.4℃,则硫磺的燃烧热为多少?并写出热化学方程式。【水的比热为4.18J/(g?7?4℃)】首先根据Q=CmΔt得500gH2O温度由18℃升至62.4℃需要热量Q=4.18*500*(62.4-18)=92796J=92.796kJ。那么这些热量是由10gS在O2中完全燃烧并且生成了稳定的气态SO2放出的,而10gS是 5/16mol,5/16mol的S放热92.796kJ。所以1molS放热为296.95kJ。所以硫磺的燃烧热为296.95kJ。热化学方程式为S(S)+O2(g)=SO2(g); ΔH=—296.95kJ/mol.二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O时的反映热。因为生成物一定,所以中和热是一个定值为57.3kJ。中和热应该没有计算,只有测定。(个人认为)中和热的测定:实验时,先测出盐酸和氢氧化钠的起始温度,求其平均温度t1,两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读取混合液最高温度t2,为了使计算简便,可以近似的认为:⑴0.5 mol/L 盐酸和0.55 mol/L 氢氧化钠的密度都是1g/L,则(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均取50mL)。近似认为混合液的比热容C=4.18J/( g?7?4℃),所以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是:Q=C?7?4(m1+m2)?7?4(t2-t1)=0.418(t2-t1)kJ⑵又因50毫升0.5mol/L 盐酸中含有0.5 mol/L*0.05L=0.025mol的H﹢,所以跟0.025mol的OH?0?4发生中和反应,生成0.025mol的水,放出热量为Q,所以:中和热=Q/0.025=0.418(t2-t1)/0.025(kJ/mol)注意:试验中若改用60mL0.50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氢氧化钠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是不相等的,但是若实验操作均正确,则所求中和热是相等的。已知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放出57.3kJ的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HCl(aq)+NaOH(aq)=NaCl(aq)+H2O(l);ΔH=—57.3kJ/mol.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