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都有哪些?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1-28 09:04:03 浏览2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太阳系九大行星

太阳系九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已被除名)。
“九大行星”,是在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召开之前的九颗行星的合称,在会议上经过投票表决,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至此太阳系只剩下八颗行星。“九大行星”的说法已经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八大行星”。
“八大行星”是太阳系的内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行星标准
一是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
二是质量足够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
三是其轨道附近应该没有其他天体,或在30亿年之内可以自行“清理”轨道内的天体。
冥王星对第三条不符,冥王星的轨道是和海王星有所交集的(有争议,如果这样,那海王星也与冥王星轨道交叉了),且太阳系中另有多个与冥王星体型大致相等的天体。根据这个定义,冥王星被归为矮行星。

太阳系的九大行星是什么?

1、水星(?)、Mercury。
2、金星(♀)、Venus。
3、地球(⊕)、Earth。
4、火星(♂)、Mars。
5、木星(?)、Jupiter。
6、土星(?)、Saturn。
7、天王星(?)、Uranus。
8、海王星(?)、Neptune。
9、冥王星(?)、Pluto。
扩展资料:
冥王星自1930年被发现以来,长期被列入太阳系九大行星之列。但是从2000年起,在太阳系边缘、海王星外侧的柯伊伯带中不断发现新天体,其个头越来越大,特别是2005年发现的阋神星,当时被认为比冥王星更大,因为当时估测的冥王星直径只有约2300公里。
近千年来,人们一直认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是太阳系中的标准行星。19世纪后,天文学家陆续发现了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使太阳系的“行星”变成了9颗。此后,“九大行星”成为家喻户晓的说法。
自从80多年前被发现的那天起,冥王星便与“争议”二字联系在了一起。一是由于其发现的过程是基于一个错误的理论;二是由于当初将其质量估算错了,误将其纳入到了大行星的行列。不过,新的天文发现不断使“九大行星”的传统观念受到质疑。
天文学家先后发现冥王星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一些不同之处。冥王星所处的轨道在海王星之外,属于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这个区域一直是太阳系小行星和彗星诞生的地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冥王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阳系八大行星

太阳系的九大行星

太阳系的九大行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1、水星: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它表面温度很高,没有液态水存在。
2、金星:金星是第二颗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它表面温度高,大气层厚重,主要由二氧化碳组成。
3、地球:地球是我们居住的家园,它是太阳系中唯一已知存在生命的行星。
4、火星:火星是太阳系中的第四颗行星,它表面上有大量的氧化铁,因此看上去呈现红色。
5、木星: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它拥有一个巨大的磁场和众多卫星。
6、土星:土星是第二大的行星,它以其独特的环带而闻名,这些环带主要由冰块和石块组成。
7、天王星:天王星是第三大的行星,它表面温度很低,主要由气体和冰组成。
8、海王星:海王星是第四大的行星,它表面温度很低,由气体和冰组成。
9、冥王星:冥王星是太阳系中最小的行星之一,它位于太阳系的边缘地带,因为其直径很小,所以曾经被认为是一颗矮行星。
九大行星的重要性:
1、九大行星是科学研究的宝贵资源:这些行星各自具有独特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对它们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太阳系的起源、演化和动态。通过研究这些行星,科学家们可以探索和验证关于行星形成、演化等理论,为人类认识宇宙提供重要的知识。
2、九大行星对于人类探索宇宙具有重要意义:九大行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地球较近的天体,它们的探索和研究对于人类探索宇宙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九大行星的轨道和运动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和太阳系的结构特征。九大行星的探索和研究也可以帮助人类寻找外星生命的可能性。
3、九大行星对于地球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九大行星的轨道和运动规律对于地球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如果某颗小行星或彗星受到引力扰动而向地球方向运动,可能会对地球造成严重的灾难。通过对九大行星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发现并监测这些潜在的天体灾害,并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和应对。
4、九大行星是人类探索和开发的宝贵资源:九大行星还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火星上存在大量的冰水资源,这些资源可以为未来火星殖民提供重要的生活和资源支持。九大行星上的矿产资源、能源等也可以为人类提供重要的经济和开发价值。

讲一下九大行星有哪些

九大行星是太阳系的内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1、水星:最接近太阳,是太阳系中最小的行星。

2、金星:是离太阳第二近的行星,太阳系中第六大行星。在所有行星中,金星的轨道最接近圆,偏差不到百分之一。

3、地球:目前人类居住的星球,是太阳系从内向外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第五大行星。

4、火星:距太阳第四远,也是太阳系中第七大行星,在中国古代又称荧火。

5、木星:是离太阳第五颗行星,而且是最大的一颗,是地球质量的318倍。

6、土星:是离太阳第六远的行星,也是八大行星中第二大的行星。

7、天王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第七远行星,从直径上看,是太阳系中第三大行星。

8、海王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第八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第四大天体。

9、冥王星:是太阳系内已知体积最大、质量第二大的矮行星。

太阳系九大行星

太阳系九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太阳系中除了这些较大的行星之外,还有许多较小的行星,主要分布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
太阳系九大行星
水星是九大行星之中,公转速度最快、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
金星是九大行星之中,温度最高、自转速度最慢,且唯一自转逆向的一颗行星。
木星是九大行星中质量最大、体积最大、自转速度最快的一颗行星。

太阳系九大行星排列顺序

九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九大行星按体积由大到小排序为: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冥王星。
1、水星
水星(英语:Mercury;拉丁语:Mercurius),因快速运动,欧洲古代称它为墨丘利(Mercury),意为古罗马神话中飞速奔跑的信使神。中国古称辰星,西汉《史记?天官书》的作者司马迁从实际观测发现辰星呈灰色,与五行学说联系在一起,以黑色属水,将其命名为水星。
2、金星
金星(英语、拉丁语:Venus,天文符号:♀),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是从太阳向外的第二颗行星,轨道公转周期为224.7天,没有天然的卫星。金星在中国古代称为太白、明星或大嚣,早晨出现于东方称启明,晚上出现于西方称长庚。
3、地球
地球(英文名:Earth;拉丁文:Terra)是距离太阳的第三颗行星,也是人类已知的唯一孕育和支持生命的天体。地球的表面大约29.2%是由大陆和岛屿组成的陆地。剩余的70.8%被水覆盖,大部分被海洋、海湾和其他咸水体覆盖,也被湖泊、冰川、河流和其他淡水体覆盖着,尤其冰川覆盖最多,它们共同构成了水圈。
4、火星
火星(英语:Mars;拉丁语:Martis;天文符号:♂),是距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为太阳系里四颗类地行星之一。欧洲古称火星为“马尔斯”,古罗马神话中的“战神”,也被称为“红色星球”。
5、木星
木星(Jupiter)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第五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古人早已认识这颗行星,罗马人以主神朱庇特命名这颗行星。古代中国则称木星为岁星,取其绕行天球一周约为12年,与地支相同之故。到西汉时期,《史记?天官书》作者司马迁从实际观测发现岁星呈青色,与“五行”学说联系在一起,正式把它命名为“木星”。
6、土星
土星(英文:Saturn,拉丁文:Saturnus,符号:?),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到太阳的距离排在太阳系第六位。古代中国土星是中国古代人根据五行学说结合肉眼观测到的土星的颜色(黄色)来命名的,亦称之为镇星(常写作填星)。土星的英文名称Saturn来自于罗马神话中的农业之神萨图恩。
7、天王星
天王星(英文:Uranus,天文符号:?,占星符号:?),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阳系由内向外的第七颗行星(18.37~20.08天文单位),其体积在太阳系中排名第三(比海王星大),质量排名第四(小于海王星),几乎横躺着围绕太阳公转。
8、海王星
海王星(英语:Neptune,天文符号:?)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也是已知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远的大行星。海王星的轨道半长轴为30.07天文单位,公转周期为164.8年,质量为17.147地球质量(第3位,比它的近邻天王星稍大),半径为3.86地球半径(第4位)。
9、冥王星
在直接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中,冥王星体积排名第9,质量排名第10。冥王星是体积最大的外海王星天体,其质量仅次于位于离散盘中的阋神星。与其他柯伊伯带天体一样,冥王星主要由岩石和冰组成,质量相对较小,仅有月球质量的1/6、月球体积的1/3。冥王星的轨道离心率及倾角皆较高,近日点为30天文单位(44亿千米),远日点为49天文单位(74亿千米)。

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都有哪些?

太阳系没有九大行星,只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006年,规定了行星的定义,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
水星,太阳系最小的行星,太阳系最接近太阳的行星,没有卫星,符号:?。表面温度:452℃(最高)、-173℃(最低)。类地行星。
金星,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没有磁场的行星,没有卫星。表面温度:465℃~485℃。类地行星。
地球,太阳系中已知唯一一颗有生命的行星,有一颗卫星(月球)。表面温度:14 ℃。类地行星。
火星,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有两颗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表面温度:-63 ℃。类地行星。
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气态巨行星。已知有79颗卫星。表面温度:平均-148℃。类木行星。
土星,太阳系中已知卫星最多的行星,符号:?。气态巨行星。已经确认的土星的卫星总共有82颗。表面温度:-191.15℃~-130.15℃。类木行星。
天王星,天王星是太阳系内大气层最冷的行星,最低温度为-224℃,符号:?或?。冰巨星。有27颗天然的卫星。表面温度:-216 ℃。类木行星。
海王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远的,符号:?。冰巨星。已知有14颗卫星。表面温度:-214℃。类木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一、水星
英文名:Mercury
水星最接近太阳 ,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小的行星。常和太阳同时出没,中国古代称它为“辰星”。水星在直径上小于木卫三和土卫六。
二、金星
英文名:Venus
太阳系中第六大行星,中国古代称之为太白或太白金星。它有时是晨星,黎明出现于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有时又是昏星,黄昏后出现西方天空,被称为“长庚”。
金星是全天中除太阳、月球外最亮的星
三、地球
英文: Earth
地球是距太阳第三颗,也是太阳系第五大行星。地球,当然不需要飞行器即可被观测,然而我们直到二十世纪才有了整个行星的地图。
四、火星
英文名: Mars
火星为距太阳第四近,也是太阳系中第七大行星;中国古代称“荧惑星”,火星在心宿内发生“留”的现象称为荧惑守心。火星(希腊语: 阿瑞斯)被称为战神。这或许是由于它鲜红的颜色而得来的;火星有时被称为“红色行星”。
五、木星
英文名: Jupiter
木星是离太阳第五颗行星,亦为太阳系行星中质量最大的一颗,它的质量是所有其他的7颗行星的总和的2.5倍,是地球的318倍,体积为地球的1316倍。被称为“行星之王”。
六、土星
英文名: Saturn
土星是离太阳第六远的行星,也是八大行星中第二大的行星,中国古代称为“镇星”,是太阳系密度最小的行星,可以浮在水上。在罗马神话中,土星(Saturn)是农神的名称。希腊神话中的农神Cronus是Uranus(天王星)和盖亚的儿子,也是宙斯(木星)的父亲。
七、天王星
英文名: Uranus
天王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第七远行星,从直径来看,是太阳系中第三大行星。天王星的体积比海王星大,质量却比其小。
乌拉诺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宇宙之神,是最早的至高无上的神。他是盖亚的儿子兼配偶,是Cronus(农神土星)、独眼巨人和泰坦(奥林匹斯山神的前辈)的父亲。
八、海王星
英文名: Neptune
海王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第八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第四大天体(直径上)。海王星在直径上小于天王星,但质量比它大。
九、冥王星(被除名)
1930年由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的冥王星曾被认为是行星,但2006年8月24日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6届大会,经两千余天文学家表决通过———太阳系只有八大行星,不再将传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视为行星,而将其列入“矮行星 ”。
冥王星被排除在大行星之外的原因:
作为行星,要满足三个条件:
一、以近似圆形的轨道围绕恒星运转。
二、质量足够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
三、能逐渐清除其轨道附近的天体。
冥王星对第三条不符,且冥王星的卫星(冥卫一)过于巨大,形成了双行星系统。根据这个定义,冥王星被除名为矮行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大行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木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王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王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冥王星

九大行星有哪些?

九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到远分别是: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冥王星
水星的英文名字Mercury来自罗马神墨丘利。符号是上面一个圆形下面一个交叉的短垂线和一个半圆形(Unicode: ?). 是墨丘利所拿魔杖的形状。在第5世纪,水星实际上被认为成二个不同的行星,这是因为它时常交替地出现在太阳的两侧。当它出现在傍晚时,它被叫做墨丘利;但是当它出现在早晨时,为了纪念太阳神阿波罗,它被称为阿波罗。毕达哥拉斯后来指出他们实际上是相同的一颗行星。中国古代则称水星为“辰星”。
中国古人称金星为“太白”或“太白金星”,也称“启明”或“长庚”。古希腊人称为阿佛洛狄特,是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而在罗马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是维纳斯,因此金星也称做“维纳斯”。金星的天文符号用维纳斯的梳妆镜来表示。金星的位相变化金星同月球一样,也具有周期性的圆缺变化(位相变化),但是由于金星距离地球太远,用肉眼是无法看出来的。关于金星的位相变化,曾经被伽利略作为证明哥白尼的日心说的有力证据。
地球是太阳系中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列为第三。它是太阳系类地行星中最大的一颗,也是现代科学目前确证目前惟一存在生命的行星。行星年龄估计大约有45亿年(4.5×109)。在行星形成后不久,即捕获其惟一的天然卫星-月球。地球上惟一的智慧生物是人类。
因为它在夜空中看起来是血红色的,所以在西方,以罗马神话中的战神玛尔斯(或希腊神话对应的阿瑞斯)命名它。在古代中国,因为它荧荧如火,故称“荧惑”。火星有两颗小型天然卫星:火卫一Phobos和火卫二Deimos(阿瑞斯儿子们的名字)。两颗卫星都很小而且形状奇特,可能是被引力捕获的小行星。英文里前缀areo-指的就是火星。
木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列为第五颗。它也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自转最快的行星。中国古代用它来纪年,因而称为岁星。
在西方称它为朱庇特,是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宙斯。
土星是一个巨型气体行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木星的第二大行星。土星的英文名字Saturn(以及其他绝大部分欧洲语言中的土星名称)是以罗马神的农神萨杜恩命名的。中国古代称之为镇星或填星。
天王星是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之一,排列在土星外侧、海王星内侧而名列第七,颜色为灰蓝色,是一颗巨型气体行星(Gas Giant)。以直径计算,天王星是太阳系第三大行星;但若以质量计算,则比海王星轻而排行第四。天王星的命名,是取自希腊神话的天神乌拉诺斯。
海王星为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的第八个,是一个巨行星。海王星是第一个通过天体力学计算后被发现的行星。因为天王星的轨道与计算的不同,1845年约翰·可夫·亚当斯和埃班·勤维叶推算了在天王星外的一个未知行星可能的位置。1846年9月23日柏林天文台台长约翰·格弗里恩·盖尔真的在这个位置发现了一颗新的行星:海王星。
目前海王星是太阳系内离太阳第二远的行星。海王星的名字是罗马神话中的海神涅普顿(Neptune)。
冥王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离开太阳最远、最小的一颗行星,1930年被发现。因为它离太阳最远,因此也非常寒冷,这和罗马神话中的冥王普鲁托所住的地方很相似,因此称为“Pluto”。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43730.html
水星、 金星、地球、 火星、木星、 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冥王星.
水、 金、地、 火,木、 土,天、 海、冥.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冥王星
九大行星。1、九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2、(26年8月24日下午,在第26届国际天文联会通过第5号决议,由天文学家以投票正式将冥王星划为矮行星,并质量低于月球,行星之列中除名。)3、八大行星转方向多数也和公转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两个例外。金星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而天王星是在轨上横滚的。而曾经被认为是“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于26年8月24日被定义为“矮行星”。4、表面积:水星748万平方公里金星4亿6千万平方公里地球5.11亿平方公里火星1亿4千万平方公里木星614.19亿平方公里土星457.15亿平方公里天王星81.16亿平方公里海王星76.93亿平方公里。

太阳系九大行星是哪九大

“九大行星”,是在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召开之前的九颗行星的合称,在会议上经过投票表决,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至此太阳系只剩下八颗行星。“九大行星”的说法已经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八大行星”。
“八大行星”是太阳系的内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注*:2006年8月24日下午,在第26届国际天文联会通过第5号决议,由天文学家以投票正式将冥王星划为“矮行星 ”,从“行星”之列中除名。
八大行星自转方向多数也和公转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两个例外。金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而天王星则是在轨道上“横滚”的。
行星表面积:水星7480万平方公里 金星4亿6千万平方公里 地球5.11亿平方公里 火星1亿4千万平方公里 木星614.19亿平方公里 土星457.15亿平方公里 天王星81.16亿平方公里 海王星76.93亿平方公里。
天文学家说,这颗被昵称为“行星九”的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超过冥王星和太阳之间的距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已通过数学建模和计算机模拟找到了太阳系存在“行星九”的“铁证”。那么太阳系九大行星是哪九大呢?

1、 九大行星(Solar System)是太阳系的内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2、 新的天文发现不断使“九大行星”的传统观念受到质疑,美国天文学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将冥王星列入了九大行星之内。后来,发现冥王星的质量低于月球,被排除九大行星之外。天文学家先后发现冥王星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一些不同之处。冥王星所处的轨道在海王星之外,属于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这个区域一直是太阳系小行星和彗星诞生的地方。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文学家发现柯伊伯带有更多围绕太阳运行的大天体。比如,美国天文学家布朗发现的“2003UB313”,就是一个直径和质量都超过冥王星的天体。因此,从“九大行星”改为“八大行星”就不难理解了。
关于太阳系九大行星是哪九大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