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从赤道上空看,地球是顺时针转动还是逆时针转动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06 13:59:11 浏览1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地球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即:
从北极点上向下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从南极点上向下看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从赤道上空看,地球是顺时针转动还是逆时针转动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也就是24小时,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顺时针,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
故选:D.

地球自转是顺时针转还是逆时针转?

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成66.34度夹角,与赤道面垂直。
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 4.167×10-3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465米/秒。地球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者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
地球在自转时同时公转,自转一周需用23小时56分4秒,公转了约0.986度,按地球自转速度折合3分56秒,时间,自转加上公转用的时间共24小时。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一小时。
地球的特点
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5千米,呈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球体。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总体上呈蓝色。大气层,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以及少量二氧化碳、氩气等。
地球内部分为地核、地幔、地壳结构,地表外部有水圈、大气圈以及磁场。地球是宇宙中仅有的存在已知生命天体,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

地球朝什么方向自转

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自转周期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地球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公转周期约为365天,也就是一年。
地球绕自转轴——地轴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简称:北逆南顺。
地球绕其自转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轴简称地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不变化)
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自转的周期有两个
真正的周期是恒星日,23时56分4秒 (旋转360°)
人们生产生活常用的是太阳日,24小时(旋转360°59)
地球是自西向东公转的
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
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成66.34度夹角,与赤道面垂直。
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 4.167×10-3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465米/秒。地球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者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
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7.292×10-5弧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465米/秒。
扩展资料:
地球就像一个陀螺,以一条连接南北极的假想直线为轴不停地旋转,这就是地球自转运动。地球自转轴的北向始终指着北极星的方向,从侧面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运动。
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约需要23小时56分4秒;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则需要24小时,即一天。大约一百多年前,科学家通过观察月球运动,发现了地球自转速率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不停地变化着,即日长是个不断变化的数值,而不是一个常数。
自有记录以来,地球自转的速率缓慢地变慢,日长不断变长。地球日长变长则白天和黑夜时间都变长了,人们的作息习惯需要重新调整;此外,一年中的天数变少了,日历要重新编写。
从古天文资料中可以看出日长存在长期变化,但长期变化速率尚不能确定。随着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发展,用人卫激光技术和激光测月得到的数据,方才精确确定日长的长期变化速率为2.24±0.08毫秒/世纪。
也许有人认为日长变化的速率太微小,对普通人来说,“嘀嗒”一声1秒就过去了。但是,对于使用精密时间的部门来说,仅仅1秒的误差却可以造成很大的影响。比如宇宙飞船1秒钟飞行将近8公里,如果时间上差了1秒,就可能出现极大的误差。
引起日长变化的原因很复杂。潮汐摩擦会导致地球自转速率长期减慢。经研究发现,除了长期变慢的趋势,地球自转速率还存在周期性的变化。
近年来,科学家通过对地球内部性质的研究,发现以十年乃至几十年为周期的日长变化主要由于地核和地幔间的耦合作用以及液核的运动造成。随着天文望远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家观测发现,太阳、月亮以及其它行星的运动,对周期大于十年的日长波动也有较大的贡献。
其次,由于赤道附近的海气相互作用(如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等),导致了日长在年际尺度上的波动。由于大气的周期性变化,使得日长也存在相应的规律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为什么日子越过越长?天文学家这样说

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地球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即:
从北极点上向下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从南极点上向下看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这要从观察角度来说,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的,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自己比划一下就明白了。
如果面对北极,地球是逆时针旋转,面对南极,地球顺时针旋转.
地球自转是自西向东,从北极看,是逆时针,从南极看是顺时针
要看它是逆时针还是顺时针,得考虑你所处的的哪个半球。在北半球,地球是自西向东旋转,就是顺时针;在南半球,地球是自东向西旋转,就是逆时针。
地球自转:
1.地球自转(earth rotation)是固体的地球绕着自己的轴转动,方向是由西向东。从天球的北极点鸟瞰,地球自转是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是顺时针旋转。[1]关于地球自转的各种理论目前都还是假说。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 7.292×10-5弧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 465米/秒。地球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者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一般而言,地球的自转是均匀的。但精密的天文观测表明,地球自转存在着3种不同的变化:①长期减慢;②周期性变化;③不规则变化。
2.然而,地球为什么会自转?自转的原因是什么?自转的动力从哪里获得?为什么选择现在的方向、姿态、速度自转?这些都是现代科学至今没有解决的问题。它不是要求去重复说明“地球在自转”这种已被证实的自然现象,而是要求弄清地球自转现象背后的原因,要求弄清地球自转的动力来源及其制约因素。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45949898615485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什么?为什么?

逆时针,从西向东转,是诞生出太阳系的那一大团星际气体尘埃云在收缩过程中产生的旋转角动量决定的旋转方向。
地球自转与自然现象关系:(一) 潮汐以前一致认为潮汐是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产生的,但是,把潮汐现象全归结为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是很牵强的。我认为每天的潮起潮落是大气运动引起的,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关系不太大。因为地球是在自西向东的纬向环流作用下被动自转的,它表面既承受着大气的摩擦力,还承受着垂直对流大气升腾沉降过程的冲击震荡,大气垂直对流每昼夜是一个周期,昼升夜沉,力度、周期都比较稳定,是大气垂直对流对洋面形成的稳定的起伏震荡,引起了每天的潮起潮落。(二) 温室效应和臭氧层地球是靠太阳热能在地表120度经差范围形成的气压梯度力所导致的纬向环流自转的。只有这个气压梯度力保持稳定状态,地球拥有一个稳定的动力来源,它才会匀速自转。如果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昼夜温差变小,将会导致这个气压梯度力变小,纬向环流速度变慢,地球自转也将随之变慢。如今,已经有研究表明地球自转速度确实慢了,但原因不明,我认为这一现象正是由温室效应造成的。如果大气臭氧层被破坏,地球上失去温室效应,昼夜温差就会增大,这个气压梯度力也变大,必然导致纬向环流速度加快,地球自转也将随之加快。当前地球有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者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的现象。但是尚不清楚自转周期发生这种变化的具体原因。据我分析,这种现象是温室效应和臭氧层变化这两种因素共同导致的。当前,温室效应日趋严重,所以地球自转呈减慢趋势。(三) 地壳变化由于大气长期摩擦地表,推动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使地壳承受了巨大的力,长期以往,地壳不堪重负,地幔又不能给它提供稳定的支撑,再加上地壳结构本身就处于复杂的不稳定状态,受外力作用时容易搓动,这样就造成了地壳整体损坏再造或部分损坏再造运动的结果(造山运动)。随着海陆分布越来越合理,大气推动地球转动时对地壳的影响也越来越小,地壳就会保持长期的相对稳定状态。地球有史以来曾多次经历这样的大型地壳整合再造活动,才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分布比较合理的地貌。(四) 地球板块漂移因为地球是被大气自西向东的纬向环流推动着自转的,大气对地球表面有巨大的摩擦力,同时,起因于大气环流与风带的各种洋流推波助澜。这一系列复杂的因素是地球各大板块“漂移”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板块“漂移”的根本动力来源于大气环流运动。而真正的漂移是不存在的,地球各大板块不可能长途跋涉,进行漂移,只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一些错动和上下波动,这个过程会造成一些构造地震。频繁的构造地震对地壳损毁、再造、整合又起重要作用,是地壳的损毁再造和构造地震造成的地球表面升沉起伏和海陆变迁,给了人们板块漂移的假象。(五) 地球上的构造地震地球上的纬向环流以超过465米/秒的速度带动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地表的各大陆地板块,因高出海平面而承受了更大的纬向环流的推力,加之地貌复杂多样,地表凹凸不平,地壳就会因受力不均而出现变形现象,这就是构造地震形成的主要原因。例如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承受的自西向东运动的风力最大,在西风推动下,对它东边的地壳影响就大。因此,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发生构造地震的次数就比较多。南北极的纬向环流同步风速极小,摩擦力也极小,地壳承受的外力也很小,所以没有构造地震发生。
1、方向:自西向东。
(1)从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2)从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3)东经度增大的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方向。
由于以太的存在范围无限大,并且一直处于运动状态,地球及太阳均处于以太当中,地球及太阳都会受到来自以太的作用力,并且在这个力的作用下沿着以太的运动方向开始运动,而地球在受到以太的作用力时还要受到太阳的对它的吸引,在这两种起到决定性的力的作用下,地球开始自转。
扩展资料
自转的影响
1、昼夜交替
昼夜现象成因: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理论上只有一半面对太阳为昼半球,另一半背对太阳为夜半球,两者之间的分界线为晨昏线圈,其中随地球运动即将进入昼半球的为晨线;随地球运动即将进入夜半球的为昏线。
昼夜交替成因:由于地球不停地运动,主要是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
2、时差
(1)明确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同一纬线上东边的地点比西边地点先看到日出,东早西迟是计算地方时的关键。
(2)明确地方时与区时的联系,先确定对应点的时区,求出时区差。
(3)确定某一地点的地方时,该点可能是已知的,也可能是图中或题目条件中隐含的。
(4)明确地方时的换算关系1小时/15°;4分种/1°;4秒/1′,“东加西减”。
(5)计算过程注意相加大于24小时要加一天,相反,相减,不够减时,借24小时,日期相应退一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顺时针方向旋转;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方向旋转,简称北逆南顺。

   地球自转
  是指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者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昼夜交替。
  2、各地产生地方时或区时的时差。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转现象。
  4、天体的周日运动。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1、根据太阳高度的差异,划分出五带:北寒、北温、热带、南温、南寒。
  2、根据获得热量多少的时间差异,划分出四季:春、夏、秋、冬。
  3、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
  4、天象未知的变化,生物生长规律现象。

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地球是自西向东旋转的。
至于地球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其实是个错误的问题。
因为要说明从哪个方向看,地球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一般而言,从北极附近的上空向南极那边看的话,地球就是逆时针旋转的;反之,从南极往北极看就是顺时针旋转了。
地球自转方向在北半球,地球是自西向东旋转,就是顺时针;在南半球,地球是自东向西旋转,就是逆时针。
地球自转是固体的地球绕着自己的轴转动,方向是由西向东。从天球的北极点鸟瞰,地球自转是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是顺时针旋转。关于地球自转的各种理论目前都还是假说。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
一般而言,地球的自转是均匀的。但精密的天文观测表明,地球自转存在着3种不同的变化:长期减慢;周期性变化;不规则变化。
地球
地球的大气主要由氮和氧组成。热带地区接收的太阳能多于极地地区,并通过大气和海洋环流重新分配。温室气体在调节地表温度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个地区的气候不仅由纬度决定,还由海拔和与该地区和海洋的接近程度等因素决定。
地球的引力会与太空中的其他物体相互作用,尤其是月球,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大约需要 365.25 天。地球的自转轴相对于其轨道平面倾斜,从而在地球上产生季节。 地球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家园,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地球是逆时针转还是顺时针转?

地球自转是自西向东转,也就是逆时针转。
地球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一般而言,从北极附近的上空向南极那边看的话,地球就是逆时针旋转的;反之,从南极往北极看就是顺时针旋转了。
地球自转: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