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中美洲联邦是什么
- 2、中美洲联邦的介绍
- 3、狭长的中美洲有七个国家,为什么他们无法统一成联邦国家?
- 4、中美洲联合省
- 5、中美洲联邦的无谓的“复兴”
- 6、中美洲联邦的内部纷争
- 7、中美洲国家有哪些
- 8、洪都拉斯是哪个国家的城市?
- 9、危地马拉的首都是哪个城市?
- 10、尼加拉瓜人的历史背景
中美洲联邦是什么
中美洲联邦
Central American Confederation
1823~ 1838年由危地马拉 、萨尔瓦多 、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组成的联邦国家。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上述地区同属危地马拉都督辖区。1821年宣布独立。次年合并于墨西哥 。1823 年 7 月脱离墨西哥 ,另组中美洲联合省。1824年11月,立宪议会通过宪法,定国名为中美洲共和国联邦。联邦由原殖民地省份建立的 5 个自由与内政独立邦组成,联邦议会分众参两院,众院由各邦按人口比例选出的代表组成,有制定法案的权力;参院由每邦推出 2 名议员组成,其职责是审议众院所通过的法律,监督联邦政府高级官员,充当总统顾问。联邦总统任期4年。
中美洲共和国联邦成立后 ,代表封建庄园主和天主教会利益的保守派与代表资产阶级和贵族的自由派斗争激烈,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冲突频起。1825年,萨尔瓦多人M.J.阿尔塞在自由派支持下当选为联邦总统,但当政不久即倒向保守派。1826 年 ,联 邦政府 与危地马拉自由派政府发生冲突,危地马拉的自由派政府被颠覆。这一事件导致联邦内战爆发。1829年4月,F. 莫拉桑率领的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自由派联军进入联邦首都危地马拉城,阿尔塞政府被推翻。次年,莫拉桑当选为联邦总统,1835年连任。莫拉桑担心危地马拉保守派控制联邦,于1834年将联邦首都迁往圣萨尔瓦多。1837年,危地马拉的保守派煽动印第安人叛乱,莫拉桑率兵前往镇压,联邦再次陷入内战。次年,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先后退出联邦,联邦陷于解体。1839年2月1日,莫拉桑任期结束,新总统的选举未再举行。4 月 ,R.卡雷拉夺得危地马拉邦统治权 ,宣布脱离联邦。此后,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等国虽多次试图恢复中美洲联邦,都未成功。
中美洲联邦的介绍
中美洲联邦共和国,又译作中美联合省、中美洲联合省以及中美洲联邦。中美洲联邦共和国是一个已不存在的国家,位于中美洲,存在于1823年至1838年,领土包括今日的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以及墨西哥东部恰帕斯州的一部分。
狭长的中美洲有七个国家,为什么他们无法统一成联邦国家?
西班牙殖民地的极盛时期包括了除了巴西以外的几乎整个南美大陆,再加上墨西哥和中美洲。19世纪独立运动席卷西属殖民地,南美大陆上先后有12个国家独立出来,总面积达到930万平方公里。
西班牙在美洲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帝国
相对于西班牙殖民地的破碎,同样在南美洲的葡萄牙殖民地却维持住了完整,成为一个国家巴西,反而成为南美洲最大的国家,面积达851万平方公里。
更有甚者,中美洲总面积只有52.3万平方公里,却存在着7个国家,最小仅2.1万平方公里。即使比起破碎的南美各国也是非常小的。那么,为什么中美洲会有那么多国家?有没有可能成为一个统一的联邦?
2018年中美洲七国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数据
一、中美洲的殖民 历史
中美洲是连接南北美两块大陆之间的狭长地峡,处在太平洋和加勒比海之间,最窄处只有60多公里。巴拿马运河开通后,中美洲成为沟通两洋的战略重地。
为了有效统治辽阔的殖民地,西班牙人于1519年在墨西哥首先设立“新西班牙总督区”,此后又设立了秘鲁、新格拉纳达、拉普拉塔三个总督区。
西班牙殖民地的总督区设置
由于新西班牙总督区的管辖范围极广,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乃至美国西南部都包括在内。于是,殖民当局又在其内部设立若干个都督区,其中的危地马拉都督区专门负责管理中美洲。
虽然中美洲的总面积不大,但地形狭长,被山地和丛林分割成多个区域,管理很不方便。殖民当局便在危地马拉都督区内部再设立六个行省,分别是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和恰帕斯。只有中美洲才设行省,墨西哥由总督区直接管理。
西班牙人在南美洲发现了丰富的银矿,再加上大片未开发的土地,使大批西班牙平民和商人纷至沓来,渐渐改变了这里的人口构成。这些欧洲移民的后代被称为土生白人,基本上都是印欧混血儿。
殖民地时代,正在南美咖啡种植园里劳动的黑奴
18世纪末,这些土生白人已经成为西班牙殖民地的主要人口。他们是殖民地经济活动的主力,经营着矿山、大庄园和对欧贸易,拥有大量的财富却没有相应的政治地位。
因为西班牙政府规定,殖民地官员必须是出生于西班牙本土,殖民地出生的土生白人不能当官。这就剥夺了土生白人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成为引发殖民地独立运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殖民地独立风潮
由于西班牙殖民当局的歧视政策,土生白人渐渐地不再把自己看作是欧洲人,而是印第安人的后代。这种情况普遍发生在整个南美大陆,加重了土生白人和西班牙殖民者的矛盾。
印第安人处在殖民当局的残酷统治下,从来没有停止过武装斗争,尽管历次起义都遭到失败,但慢慢争取到了土生白人的支持,使反抗西班牙殖民当局成为南美 社会 的共识。
19世纪初,欧洲爆发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近代思想启蒙运动和民族解放风潮越过大西洋刮遍了南美大陆。与此同时,西班牙本土受到了法国大革命的剧烈冲击。
起义的黑人首先在海地获得独立,成为第一个南美洲独立国家
1808年6月,拿破仑入侵西班牙,使西班牙陷入了长时间的混战,严重削弱其对南美洲殖民地的控制。趁此机会,南美洲拉开了争取殖民地独立的大幕。
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是海地,该地是法国从西班牙抢走的殖民地,起义的黑人通过艰苦的武装斗争,并巧妙地利用英法西等国之间的矛盾,在1803年实现了国家独立。受到海地独立的鼓舞,西属南美殖民地展开全面的独立斗争。
阿亚库乔战役是南美大陆独立战争中的最后一次大捷
1810年9月,新西班牙总督区的直辖属地墨西哥首先发生暴动。紧接着其他三个总督区也都有民众响应,1816年开始,南美各地爆发争取独立的战争。
1818年,独立运动在秘鲁总督区最早获得突破,其下辖的智利都督区宣布成立第一个独立国家“智利共和国”。随后,秘鲁总督区其余部分成为“秘鲁共和国”。拉普拉塔总督区分成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玻利维亚。新格拉纳达总督区则变成“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西班牙承认南美独立的仪式,双方穿着相似,预示着革命并不彻底
1821年,墨西哥也获得独立,新西班牙总督区连同其下辖的危地马拉都督区一同被废除,中美洲的六个行省搭着顺风车脱离了宗主国西班牙。
南美新独立的国家基本上是按原先殖民地的行政单位来划分的,危地马拉都督区一直受新西班牙总督区管辖,因此中美洲并入新成立的墨西哥,看起来是个很自然的选择。
紧挨着墨西哥的恰帕斯行省首先宣布并入墨西哥,并呼吁另外五个行省追随自己,墨西哥等不及他们谈出结果,出兵吞并了整个中美洲。就这样,中美洲第一次独立仅维持了不到一年。
三、破碎的南美洲
争取到独立后,南美洲各国首先面对的问题是如何组建国家。对南美洲的土生白人来说,除了宗主国,各殖民地的地位是平等的,从来没有统一的传统。
解放运动的主要领导者玻利瓦尔,他最初计划统一全部的西属殖民地,组成一个类似于美国的联邦制国家。在他的坚持下,新格拉纳达总督区直接成为“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然后他打算以此为基础扩展到整个南美。
大哥伦比亚共和国是南美统一的试验场,但试验很不成功
但是玻利瓦尔的计划从一开始就遭到内部的反对,他的实力与威信都不足以整合起各殖民地的势力。南方的独立运动同样有一位领导者圣马丁,各方面不亚于玻利瓦尔。虽然圣马丁后来主动退出了权力斗争,但玻利瓦尔对南方各国的影响力始终不是很强。
在独立运动中,各殖民地的大庄园主、大商人也加入到队伍中来,并取得一定的领导地位,他们赶走殖民地官员的根本目的是取而代之,维持现有的政治格局。
据称解放者玻利瓦尔临终前曾叹息:我们永远不会幸福
另一方面,受到地形和宗主国的限制,各殖民地之间的经济依附性很弱,各自出产的金银、咖啡、蔗糖等初级农矿产品的市场主要是在欧洲,工业又很不发达,需要从欧洲输入工业品。
南美洲的地形也限制了大联邦国家的出现,山脉、沙漠、热带丛林等恶劣地形条件,使各殖民地之间的交通极不方便,人员和商品很难流动起来,还不具备整合为一个国家的客观条件。
破碎的南美洲版图
因此各独立国家的上层政治人物更希望直接跟欧洲国家打交道,而不是处在一个强有力国家的管制下。民众也缺乏统一的意愿,玻利瓦尔的大联邦计划从各方面看都很难成功。
不仅如此,玻利瓦尔连“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内部的分裂力量都无力应对,这个大联邦的试点国家仅仅维持了7年,便分裂为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巴拿马四个国家。
四、短命的中美洲联邦
跟南美各国相比较,中美洲各行省更像是他们的微缩版,同时存在赞成统一和分裂的政治派别。而墨西哥的内乱又给了中美洲独立建国的机会。
墨西哥虽然取得了独立,但这仅仅是各派势力暂时的妥协,主导后期独立运动的领袖伊图尔维德称帝,遭到各派别的反对,导致内战爆发。面对墨西哥的乱局,中美洲各国决定与其脱钩,危地马拉作为原都督区的首府,首先宣布独立并成立“中美洲联合省”。
墨西哥独立是各方势力妥协的产物,伊图尔维德却自称皇帝,引发更大的混乱
出于 历史 的惯性,其他四省先后加入“中美洲联合省”。只有恰帕斯省由于紧邻墨西哥,经济上对其的依附性较强,因而愿意留在墨西哥内,从此成为墨西哥的一部分。
但是,墨西哥在21世纪之前,一直处于外敌入侵、内部革命、军事独裁交替进行的混乱之中,恰帕斯因为地处墨西哥的最南端,政府统治基础薄弱,而变成最贫穷、最落后的一个州。
1825年,“中美洲联合省”改名为“中美洲合众国”,这是中美洲第一次建立自己的国家。首都是危地马拉,各省的地位平等,类似于美国那样的联邦制国家。
中美洲联合省或中美洲合众国的国旗和国徽
尽管合并为一个国家,但中美洲内部同样存在激烈的纷争。代表大庄园主利益的保守派主张维持现有土地制度,更倾向于各省独立,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自由派要求土地改革,希望保持住联邦国家。
保守派和自由派普遍存在于中美洲各国,由于中美洲被山地和丛林分割得支离破碎,各省的地理条件各不一样,使得这两派在不同国家内部的力量对比也不尽相同。
危地马拉和萨尔瓦多土地肥沃,拥有最多的大庄园,保守派势力较强;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土地贫瘠,更侧重于发展商业,自由派力量占优;哥斯达黎加的小农场主较多,经济上依赖于哥伦比亚地区,不大参与两派的纷争。
中美洲虽然狭窄,但山地密布、平原局促,经济极不平衡
两派围绕着土地所有制和政治权力的矛盾越来越激烈,无论哪个派别上台,另一个派别必然会反对,并积极谋求推翻对方的执政地位。矛盾渐渐激化后,双方开始动用武力来解决分歧,各省频频爆发内战。
中美洲合众国虽然名义上有总统和国会,但没有强力的政府和统一的军队,对各省的制约能力非常弱,基本上是个空架子。1838年4月,尼加拉瓜的保守派推翻自由派政府,首先宣布退出中美洲合众国,一年内其余各省也纷纷独立,中美洲合众国彻底瓦解。
中美洲合众国分裂后,中美洲再也没有合并的机会
这是中美洲唯一的一次统一,在殖民地独立风潮的带动下,各省的高层和普通民众都有统一的意愿。但政府的实权更多地掌握在保守派手中,为了保持殖民地时代的土地制度,他们不愿意出现强有力的政府。错过这次机会,中美洲统一的希望便破灭了。
中美洲还有两个国家巴拿马和伯利兹的情况比较特殊,巴拿马此时属于大哥伦比亚共和国,与中美洲联系甚弱。伯利兹早在17世纪后期便被英国人占领,一直是英国殖民地,跟西属殖民地的独立运动无关。
五、混战不休的中美洲
中美洲合众国没有了,可保守派和自由派的矛盾依然存在。而且这两派一边用武力推翻本国执政的敌对派别,一边还要支援邻国同一派别的武装斗争。因此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各国内战以及相互之间的战争一直没有中断过。
在自由派占优的几个时期,出现过恢复中美洲联邦的行动。1842、1852、1896、1921年,先后四次由若干个国家组成更大规模的联邦国家,但最长两年、最短一个月全部夭折。
长期的战争中,保守派借助更多的政治和经济资源,与军队结合得越来越深,最终产生了军事独裁政权,中美洲各国先后都走到了这一步,离统一的目标更加遥远。
美国联合果品公司在中美洲的势力越来越强,到处插手各国政治
1914年巴拿马运河开通后,中美洲的战略地位急剧上升,美国出于掌控运河的需要,支持中美洲各国的保守派,防止中美洲再次出现合并为大国的可能。
二战后, 社会 主义思想被中美洲的部分自由派接受,苏联开始插手中美洲事务。美国便加大了对各国保守派和军事独裁的军事援助,以镇压自由派武装,这些都加剧了中美洲的战乱。
两洋运河最早是中美洲合众国提议修建的,最后却选择了巴拿马
中美洲也进行过一些整合各国资源的尝试,期望能加速经济发展。1960年,中美洲各国成立共同市场,希望首先在经济上实现一体化。但很快发生的战争使这个进程被拖延了20年。
1969年的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之间因为一场足球赛而爆发了战争,真实的冲突原因是洪都拉斯驱赶十几万萨尔瓦多移民,引发两国对立。仗只打了五天,两国却敌对了11年,中美洲共同市场根本无法运行。
洪都拉斯驱赶萨尔瓦多移民,才是引发足球战争的真正原因
另一方面,二战后民族解放和民主化思潮也影响到了中美洲,各国纷纷爆发反对独裁的内战,并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20世纪末才基本平息,建立起新政府。直到这时,中美洲共同市场才有了实施的条件,但这也只是迈出了微小的一步。
中美洲的另外两个国家,伯利兹在1981年脱离英国宣布独立,该国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与原西班牙殖民地在各方面都有很大差距。巴拿马直到1903年才脱离哥伦比亚,无论是 历史 上、还是经济上跟中美洲国家的关系也不深。
可以说自从独立以来,中美洲各国就没有真正太平过,各派政治势力轮流上台,以至于最后普遍出现军事独裁政权,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先后还政于民。
运河给巴拿马带来繁荣的经济,与哥斯达黎加并列前茅
直到现在,中美洲各国的战争遗留问题,比如地雷、传染病等等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国民经济发展停滞,民生艰难,比起南美洲其他国家,仍然属于最落后的行列。
只有哥斯达黎加因为远离中美洲的纷争,凭借较发达的农业和 旅游 业,如今的人均GDP达到12000美元以上,属于中美洲最幸福的国家。其他中美洲各国的人均GDP不到哥斯达黎加的一半。
中美洲诸国至今无法统一,既是因为地理条件和殖民当局的刻意安排,也与经济不平等导致的政治分化有很大的关系。这种分歧最终上升到战争和军事独裁,撕裂了各国内部以及邻国之间的关系。一百多年来,中美洲各国相互脱离已久,重建大联邦的可能性已经极小。
长期作者 霈霖
历史 资深爱好者
责任编辑 Thomas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生 环球情报员主编
—(全文完)—
中美洲联合省
19世纪上半叶,中美洲曾有一个叫中美联合省的国家,地域包括现在的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等地。
中美洲是一个地理概念,指由北自危地马拉、南至巴拿马的北美洲地区。
中美洲包括以下国家:
伯利兹
哥斯达黎加
萨尔瓦多
危地马拉
洪都拉斯
尼加拉瓜
巴拿马
19世纪上半叶,中美洲曾有一个叫中美联合省的国家,地域包括现在的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等地。
“中美洲联合省”是一个已经不存在的国家。
其实,那个国家存在的大约15年间,采用“中美洲联合省”名称也只有一年多。该国家正式的名字是“中美洲共和国联邦”。
中美洲地区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地方,原来是西班牙的“新西班牙总督”辖区的几个省。在墨西哥独立运动的影响下,中美地区也于1821年脱离西班牙宣布独立,并一度加入墨西哥。
1823年7月当时的墨西哥帝国垮台,成立共和国。中美各省脱离墨西哥建立了联邦共和国——“中美洲联合省”。
1824年11月,该国制定宪法,定国号为“中美洲共和国联邦”,一直使用到1838年联邦解体。
“中美洲共和国联邦”首都设在危地马拉城,实行三权分立。
总统为行政首长,任期四年。
国会设参、众两院。
参议院由5个邦各派2名参议员组成。这与美国的制度相似。参议院是总统顾问,并监督所有高级官员,权力较大。
中美洲共和国联邦成立后,大庄园主、天主教会一方与贵族自由派一方斗争激烈,几年后就爆发内战。后来迁都圣萨尔瓦多。
1838年,中美洲共和国联邦政府崩溃,成员相继脱离,实际上已经解体了。
1839年,当时的总统任期到期,该联邦未能组织新的选举。
1841年,各成员单位不得不放弃了重建联邦的努力,正式分成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五个国家.
中美洲联邦的无谓的“复兴”
原中美洲联合省解散后,其成员国的保守派和自由派仍对邻国的相同派别予以支持,并在邻国国内发生政治冲突时予以援助。各国政府经常在敌对派掌权的邻国发动革命,推翻其现政权。1851年,卡雷拉指挥的一支由危地马拉军队和萨尔瓦多、尼加拉瓜、洪都拉斯保守派组成的强大军队打败了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的联军,摧毁了恢复联邦的最后希望。此后中美洲五国曾经多次组织起联邦或邦联,但都未延续长久。这些尝试包括:1852年10月至11月,由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组成的“中美洲联邦”(Federación de Centro América)1885年危地马拉总统瓦里奥斯(Justo Rufino Barrios)为统一中美洲而对萨尔瓦多进行的军事远征1896年至1898年,由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组成的“大中美洲共和国”(República Mayor de Centroamérica)1921年至1922年,由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和危地马拉组成的第二个“中美洲联邦”(Federación de Centro América)
中美洲联邦的内部纷争
中美洲联合省在独立前是一个社会结构复杂的地区。在土地肥沃、劳动力众多的危地马拉和萨尔瓦多,西班牙地主建立了以大地主为基础的强大的封建结构。相对贫瘠的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则发展出商业和贸易经济。哥斯达黎加吸引了缺少资本的西班牙移民,建立了以欧洲自耕农为基础的较民主的政治结构。该国独立后即分裂为保守集团和自由集团,前者主张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保持教会和军人的特权,并维持旧有的土地占有制度;后者则主张实行向各省分权的联邦制,废除神职人员的特权,实行土地改革。从自然条件上来说,中美洲的各省之间缺乏交通手段,各个地区的地方观念根深蒂固,造成地方村镇和乡村对于国家首都的嫉妒,并导致内部倾轧,最终导致联合省的分裂。1825年,曼努埃尔·何塞·阿尔塞被第一届议会选为总统,他在危地马拉大主教的支持下试图抵御自由派的影响。由于萨尔瓦多省进行了许多反教会的社会改革,并且传播来自法国的自由思想,他派军队侵入萨尔瓦多,引发了内战。自由派领袖之一、洪都拉斯人弗朗西斯科·莫拉赞击败了阿尔塞的军队,解放了萨尔瓦多,然后凭借着来自尼加拉瓜和洪都拉斯的援助,侵入危地马拉,放逐了危地马拉大主教,阿尔塞总统逃亡墨西哥。自由派赢得了对国家的控制。原危地马拉省长何塞·弗朗西斯科·瓦伦迪亚成为过渡总统,莫拉赞则于1830年当选总统。莫拉赞执政时期,通过没收教会财产而推行了社会改革,废除了什一税,设立了学校和医院,吸引外国移民,并制订了开凿尼加拉瓜运河的计划。但是流亡中的保守派从西班牙得到了支持,并在萨尔瓦多发动叛乱,使其退出了联邦。在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的帮助下,莫拉赞于1832年收复了萨尔瓦多。1834年,中美洲联邦首都从危地马拉城迁至萨尔瓦多首府圣萨尔瓦多。在新的总统选举中,何塞·德·巴列获胜,但在就任前病死,因此莫拉赞继续担任总统。他的严厉统治开始导致人民不满。1836年至1837年,危地马拉发生霍乱,保守派通过教会向印第安人散布“自由派有意通过霍乱来灭绝印第安人、夺取其土地”的谣言,引发了危地马拉的暴乱。1838年,由拉斐尔·卡雷拉(Rafael Carrera)领导的危地马拉印第安人军队击败了政府军,莫拉赞逃到萨尔瓦多。
中美洲国家有哪些
中美洲国家包括墨西哥、危地马拉、伯利兹、萨尔瓦多、洪都拉斯五个国家。
1. 墨西哥合众国,通常简称为墨西哥,是世界上面积第九大的国家,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之一。它位于北美洲的南部,东临墨西哥湾,西濒太平洋,北接美国,南界危地马拉和伯利兹。墨西哥由31个州和一个联邦区(墨西哥城)组成,首都为墨西哥城。
2. 危地马拉共和国,常被台湾译为瓜地马拉,是中美洲的一个共和国,位于北美洲大陆的南部。它覆盖了10.89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划分为22个省,首都是危地马拉城。
3. 伯利兹,是中美洲唯一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得名于伯利兹河和主要城市伯利兹市。伯利兹市曾是首都,而现在的首都则是贝尔莫潘。伯利兹东临洪都拉斯湾,与洪都拉斯相邻,北接墨西哥,西和南界危地马拉,东面是加勒比海。
4. 萨尔瓦多共和国,简称萨尔瓦多,位于中美洲的北部。国家划分为14个省,首都是圣萨尔瓦多市,国土面积为21040平方公里。2021年数据显示,萨尔瓦多总人口约为632.6万。
5. 洪都拉斯共和国,简称洪都拉斯,位于中美洲的北部。它北临加勒比海,南濒丰塞卡湾,东接尼加拉瓜和萨尔瓦多,西与危地马拉接壤。洪都拉斯由18个省组成,首都是特古西加尔巴。
洪都拉斯是哪个国家的城市?
洪都拉斯共和国(西班牙语:República de Honduras)是中北美洲的一个国家,与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和尼加拉瓜接壤,位于太平洋和加勒比海有海岸线。国旗: 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由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自上而下依次为蓝、白、蓝;白色长方形中间有五颗蓝色五角星。国旗颜色来自原中美洲联邦国旗的颜色。蓝色象征加勒比海和太平洋,白色象征对和平的追求;五颗五角星是1866年添加的,表达了组成中美洲联邦的五个国家能再次实现联合的愿望。 国徽: 中间为椭圆形,其上的三角形象征平等和正义,两个塔状建筑物象征主权和独立,海洋图案代表该国位于加勒比海和太平洋之间的地理位置,椭圆形上部两旁为饰有红花的羊角图案,象征该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上方有一束箭,表示纪念土著居民。椭圆形图案立于山坡上,山坡上有常青的松树和劳动工具,还有象征玛雅人文化的房屋,在椭圆形周边用西班牙文写着“洪都拉斯共和国,1821年9月15日”和“自由、主权、独立”。
首先说说,洪都拉斯不是一个城市,是拉美的一个国家,位于太平洋和加勒比海有海岸线。
圣佩德罗苏拉
洪都拉斯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不属于其他国家。
洪都拉斯共和国位于中美洲北部。北临加勒比海,南濒太平洋的丰塞卡湾,东、南同尼加拉瓜和萨尔瓦多交界,西与危地马拉接壤。海岸线长1033公里。沿海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7℃;中部山区凉爽干燥,年平均气温23℃。全年分两季,6月-10月为雨季,11月-5月为旱季。
洪都拉斯共和国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16世纪被据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9月15日独立。1823年加入中美洲联邦。1838年联邦解体后成立共和国。
扩展资料
洪都拉斯共和国的对外关系:
洪都拉斯共和国主张各国和平共处,相互尊重领土主权;促进民主,捍卫人权;重视发展同美国、欧盟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关系,保持与拉美国家的传统友好;支持地区一体化进程;支持国际反恐合作。
主要出口咖啡、香蕉、棕榈油、虾、食糖、烟草等农作物及锌、铅、银等矿产品,主要出口对象国为美国、欧盟和中美洲国家;主要进口机械、电子设备、化工产品、燃料、润滑油、工业制成品和粮食等,主要进口来源国为美国、欧盟、中美洲国家和日本。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领事服务网-洪都拉斯共和国国家概况
危地马拉的首都是哪个城市?
你好!危地马拉的首都是危地马拉城,第一大城市,全国经济、文化中心,海拔1480米,面积996平方公里,人口245万。
危地马拉的首都是危地马拉城
危地马拉城
首都(危地马拉城) 危地马拉城(Guatemala City),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在南部火山区的高原上,海拔1,493米。人口200万(1988),为中美洲最大城市。始建于1524年。因遭地震多次破坏,1776年迁现址。市内多低矮建筑物。1779年起为首府。1823-1838年曾为中美洲联邦的首都。咖啡、玉米、小麦等农产品的集散地。拥有全国一半以上的工业,主要有水泥、木材加工、纺织、烟草、食品加工等。交通枢纽,铁路向东北、西南分别通达巴里奥斯港和圣何塞。设有大学(1676年建)、科学院、博物馆等。中美洲共同市场总部设此。城郊有玛雅文化古迹。
尼加拉瓜人的历史背景
尼加拉瓜人于1524年被西班牙殖民者征服。1821年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后,宣布独立。1823年加入中美洲联邦。联邦解体后于1839年自建共和国。目前,居民中印欧混血种人占60%以上,白人约占17%,黑人(包括印黑、黑白混血种人)约占9%,印第安人约占5%,还有少数华人、犹太人、叙利亚人、黎巴嫩人等。白人主要是西班牙移民的后裔。印欧混血种人和白人集中在西部地区。黑人聚居在加勒比沿海地区,其中一部分人是17世纪中叶从运奴船上逃亡的黑奴后裔,其余的来自西印度群岛。印第安人散居各地,以加勒比沿海地区、中部高地和太平洋沿岸低地为最集中。大约50%的经济自立人口从事农业,种植玉米、水稻、豆类、高梁、香蕉、甘蔗、棉花、咖啡等。有些地方还实行刀耕火种。畜牧业发达,饲养牛、猪等。一部分人从事渔业。工业以食品、制鞋、纺织、水泥等中小轻工业企业居多。文化深受西班牙人的影响,东部地区已形成以黑人为主、兼有印第安因素的独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