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璞玉浑金是什么意思(璞玉浑金是什么意思?)
- 2、璞玉浑金的成语解释
- 3、璞玉浑金是什么意思?璞玉浑金成语造句和典故
- 4、璞玉浑金是什么意思
- 5、墣玉浑金是什么意思
- 6、璞玉浑金的意思是什么?
- 7、璞玉浑金是什么意思
- 8、形容璞玉的四字成语
- 9、璞玉浑金什么意思?
璞玉浑金是什么意思(璞玉浑金是什么意思?)
1、没有经过琢磨的玉,没有经过提炼的金,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
2、拼音: [pú yù hún jīn]
3、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璞玉浑金的成语解释
成语解释:
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成语繁体:璞玉浑金
成语简拼:PYHJ
成语注音:ㄆㄨˊ ㄩˋ ㄏㄨㄣˊ ㄐ一ㄣ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璞玉浑金联合式;作宾语;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璞金浑玉
成语例子:灵芝继起殊寻常,浑金璞玉其器良。(清 黄遵宪《别赖云芝同年》诗)
英语翻译:uncarved jade and unrefined gold-undorned beauty
成语故事:
魏晋时期,在文学上有名气的.“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40岁才当上官,在京城任尚书吏郎,他很敬重有才学的嵇康,因工作调动想推荐嵇康去接替他的位置,可嵇康不愿。后来他为吏部尚书,启用嵇绍。王戎盛赞山涛是没有琢磨的璞玉。
璞玉浑金是什么意思?璞玉浑金成语造句和典故
成语名称: 璞玉浑金 pú yù hún jīn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璞玉浑金】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璞玉浑金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璞玉浑金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例句] 灵芝继起殊寻常,浑金璞玉其器良。(清·黄遵宪《别赖云芝同年》诗)
百科解释如下:
词 目 璞玉浑金
发 音 pú yù hún jīn
释 义 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出 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示 例 灵芝继起殊寻常,浑金璞玉其器良。(清·黄遵宪《别赖云芝同年》诗)
用 法 作宾语;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故 事 魏晋时期,在文学上有名气的“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40岁才当上官,在京城任尚书吏郎,他很敬重有才学的嵇康,因工作调动想推荐嵇康去接替他的位置,可嵇康不愿。后来他为吏部尚书,启用嵇绍。王戎盛赞山涛是没有琢磨的璞玉。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217030.htm
SOSO百科地址:baike.soso.com/v279022.htm
百度搜索:《 点击此处 》
璞玉浑金是什么意思
璞玉浑金指未经雕琢的玉和未曾冶炼的金块,比喻具有天然美质或人品真纯质朴。
璞玉浑金成语故事
魏晋时期,在文学上有名气的“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40岁才当上官,在京城任尚书吏郎,他很敬重有才学的嵇康,因工作调动想推荐嵇康去接替他的位置,可嵇康不愿。后来他为吏部尚书,启用嵇绍。王戎盛赞山涛是没有琢磨的璞玉。
璞玉浑金近义词
璞金浑玉
璞玉浑金反义词
一清二楚
造句
大家都想看看,这个让克鲁伊夫三番五次推荐的小天才,究竟是怎样一块璞玉浑金。
墣玉浑金是什么意思
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解释】: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璞玉浑金的意思是什么?
词目 璞玉浑金 发音 pú yù hún jīn 释义 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示例 灵芝继起殊寻常,浑金璞玉其器良。(清·黄遵宪《别赖云芝同年》诗) 用法 作宾语;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故事 魏晋时期,在文学上有名气的“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40岁才当上官,在京城任尚书吏郎,他很敬重有才学的嵇康,因工作调动想推荐嵇康去接替他的位置,可嵇康不愿。后来他为吏部尚书,启用嵇绍。王戎盛赞山涛是没有琢磨的璞玉。
没有经过琢磨的玉,没有经过提炼的金。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璞玉浑金: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拼音:pú yù hún jīn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译文:王戎眼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人都钦佩他的宝贝,不知名的乐器。
扩展资料
反义词:
1、不可救药:是指人或事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拼音:bù kě jiù yào
出处:《诗经·大雅·板》:“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译文:我不是说老,被你当作昏愦荒唐。多行不义事难收场,不可救药病入膏肓。
2、朽木难雕:指腐烂的木头很难雕刻,人不可造就或事情无法挽救。
拼音:xiǔ mù nán diāo
出处:《论语·公长治》:“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译文:朽木不可雕刻的,粪土之墙不可做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璞玉浑金
璞玉浑金是什么意思
璞玉浑金指未经雕琢的玉和未曾冶炼的金块,比喻具有天然美质或人品真纯质朴。
璞玉浑金,汉语成语,拼音是pú yù hún jīn,在句子中作宾语,用于褒义。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成语寓意:
“璞玉”,未经人工雕琢的玉;“浑金”,没有冶炼过的金,“璞玉浑金”原意是说未经雕琢的玉没经冶炼过的金子,人们以此来比喻人的品质纯善质朴,或是指精美纯真的珠宝玉器。
清·黄遵宪《别赖云芝同年》诗:“灵芝继起殊寻常,浑金璞玉其器良。”
南朝梁·萧绎(梁元帝)《为东宫荐石门侯启》:“点漆凝脂,事 逾卫玢;浑金璞玉,才匹山涛。”
形容璞玉的四字成语
1. 形容璞玉的成语 璞玉浑金 [pú yù hún jīn]
基本释义
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出 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浑金璞玉 [hún jīn pú yù]
基本释义
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出 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璞金浑玉 [pú jīn hún yù]
基本释义
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
2. 形容梦想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形容梦想的四字成语有:栋梁之材、胸怀大志、心想事成、志在四方、抱负不凡 、鸿鹄之志
、长风破浪 、登高望远 、步月登云 、大展宏图。
1、栋梁之材【dòng liáng zhī cái】
释义:是汉语成语。意思是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栋:脊檩,正梁。作宾语;指有用之才。出自于“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
例句:将来你们姑表兄弟,必是国家栋梁之材,股肱膀臂,同时出在两府,前程真是无可 *** 呀! ——端木蕻良《曹雪芹》第十六章。
42年的风雨里,走出的是一批批“名人”,一批批共和国广播电视事业的栋梁之材。
2、胸怀大志【xiōng huái dà zhì】
释义:胸怀大志,意思是有远大的抱负,和志向。古之成大事者,必须要具备的条件。出自于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用法:主谓式,常作谓语、定语
3、心想事成【xīn xiǎng shì chéng】
释义:“心想事成”一词为成语,意指“心里想到的,都能成功”。该词多用于祝福语,是中性词。心想事成一词在正规的词典中并无释义,它是人们为祝对方做事顺利而广为流传的一个祝福语。心里想到的,都能成功。多用于祝福语。
例句:心想事成是对自己的一种心理暗示,当你期望有什么样的结果,或者最害怕有什么样的结果,往往事态的发展都会依从你个人的意愿。
4、志在四方【zhì zài sì fāng 】
释义:志在四方,即指有远大的志向。出处:“志在四方”由“四方之志”衍变而来。“四方之志”出自秦朝孔鲋编撰的《孔丛子》(记述孔子及其后代言行的一部书)。四方是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成语,“四方之志”现在一般都说作“志在四方”,用来形容人们的远大志向。
例句:人生则有四方之志”,怎么能儿女情长、长期聚在一起呢?
5、抱负不凡 【bào fù bú fán】
释义:意思是是指有远大的志向,不同一般。抱负:远大的志向。指有远大的志向,不同一般。出自于宋·楼钥《绩溪县尉楼君墓志铭》:“念吾兄抱负不凡,不见于用。”
例句:雨村兄真抱负不凡也。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
6、鸿鹄之志【hóng hú zhī zhì】
释义: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志:志向。比喻远大志向。《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7、长风破浪【cháng fēng pò làng】
释义: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出自于《宋书·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8、登高望远 【dēng gāo wàng yuǎn】
释义: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出自于《荀子·劝学》:“我尝跂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吕氏春秋·顺说》:“顺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
9、步月登云 【bù yuè dēng yún 】
释义:步上月亮,攀登云霄。 形容志向远大。出自于明·谢谠《四喜记·赴试秋闱》:“我劝你休带怜香借玉心,顿忘步月登云志。”
10、大展宏图【dà zhǎn hóng tú 】
释义:展:把卷画打开,比喻实现;宏图:比喻宏伟远大的谋略与计划。 大规模地实施宏伟远大的计划或抱负。出自于唐·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启中兴之宏图;当太平之昌历。”
3. 形容东西很多的四字词语 琳琅满目
lín láng mǎn mù
[释义] 琳琅:美玉。满眼都是美好而珍贵的东西。比喻精美、珍贵的物品很多。
[语出] 唐·柳宗元《答贡士沈起书》:“览所著文;宏博中正;富我琳琅珪璧之室;甚厚。”
[正音] 琅;不能读作“liánɡ”。
[辨形] 琳;不能写作“林”。
[近义] 金碧辉煌 美不胜收
[反义] 疮痍满目
[用法] 多用来形容珍奇的物品;如书画、工艺品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结构] 主谓式。
[辨析] ~和“美不胜收”;都可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但~偏重在满眼都是;“美不胜收”偏重在多得来不及看;来不及一一欣赏。
[例句] 到了特种手工艺厅;只见~;美不胜收。
[英译] a vast array of beautiful exhibits
4. 形容锋利的四字词语 锋芒逼人] 锋芒:刀剑等武器的刃口和尖端,比喻锋利。比喻言词锋利,使人感到有压力。
[削铁无声] 形容刀剑锋利。
[新发于硎] 新发:刚磨过;硎:磨刀石。刀刚在磨刀石上磨过。形容非常锋利或初露锋芒。
[吹毛利刃] 将毛、发置于刀或剑刃上,用力一吹即可削断毛发。形容刀剑极为锋利。
[削铁如泥] 切削铁器如同斩剁泥土一样。形容兵刃极其锋利。
[唇枪舌剑] 舌如剑,唇象枪。形容辩论激烈,言词锋利,象枪剑交锋一样。
[舌剑唇枪] 舌如剑,唇象枪。形容争辩激烈,言词锋利,针锋相对,各不相让。
[陵劲淬砺] 指强劲锋利。
[及锋而试] 及:乘;锋:锋利,比喻士气高昂;试:试用。趁锋利的时候用它。原指乘士气高涨的时候使用军队,后比喻乘有利的时机行动。
[大马金刀] ①形容豪爽,气派大。②形容说话直率锋利,不留情面。
[巧言利口] 巧妙的言辞,锋利的口辩。
[摧锋陷坚] 摧:摧毁;锋:锋利;陷:攻陷;坚:坚锐。破敌深入。
[干将莫邪] 干将、莫邪:古代宝剑名。锋利的宝剑的代称。
[船坚炮利] 利:锋利。指战舰坚固,大炮猛烈。形容海军强盛。
[坚甲利兵] 坚固的盔甲,锋利的兵器。形容精锐的部队。
[轻卒锐兵] 轻卒:轻装的士兵。锐兵:锐利的武器。轻装勇猛的士兵,手拿锋利的武器。形容部队战斗力很强。
[执锐披坚] 执:拿着;锐:锐利,锋利,指兵器;坚:指铠甲,古代军人护身的战衣。身穿铠甲,手持武器。形容投身战斗或作好战斗准备。
[兵不血刃] 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成败利钝] 利:锋利,引伸为顺利、成功。印:不锋利,引伸为挫折。成功或失败,顺利或不顺利。指做事情可能有的各种情况或结果。
[发硎新试] 硎:磨刀石。象新磨的刀那样锋利。比喻刚参加工作就显露出出色的才干。
[新硎初试] 硎:磨刀石;新硎:新磨出的刀刃。象新磨的刀那样锋利。比喻刚参加工作就显露出出色的才干。
[钩爪锯牙] 指鸟兽尖曲、锋利的爪、牙。比喻人的凶恶残暴。也比喻武装军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舌尖口快] 尖:尖锐,锋利。快:锐利,爽快。形容口舌伶俐,说话爽快。也指说话尖刻,不肯让人。
[铅刀一割] 铅刀虽不锋利,偶尔用得得当,也能割断东西。比喻才能平常的人有时也能有点用处。多作请求任用的谦词。
[策驽砺钝] 驱策劣马,磨砺钝刀。指勉为其难,努力从事。驽,低能的马;钝,不锋利的刀。
5. 形容很狡猾的四字成语 豺狐之心 指有豺狼和狐狸那样的凶残、狡猾的心肠。
出处:《敦煌变文集·伍子胥这文》:“近闻楚王无道,遂发材(豺)狐之心,诛妾家破亡消。” 揣奸把猾 揣:藏。
奸:奸诈,狡诈,虚伪。心藏奸诈,行为狡猾。
出处:元·无名氏《十样锦》第二折:“因某生前揣奸把猾,死后永做饿鬼。” 刁滑奸诈 刁钻、油滑、奸邪、诡诈。
极其阴险狡猾。 刁钻促掏 狡猾而好捉弄人。
同“刁钻促狭”。 刁钻促狭 狡猾而好捉弄人。
亦作“刁钻促掏”。 刁钻古怪 刁钻:狡诈;古怪:怪僻,不同寻常。
形容为人行事狡猾怪僻,和别人不一样。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七回:“你看古人中,那里有那些刁钻古怪的题目和那极险的韵?” 刁钻刻薄 刁钻:狡猾奸诈。
形容人狡猾奸诈,待人苛刻薄情。 放刁撒泼 放:使用;刁:无赖,刁滑;撒泼:蛮不讲理。
指使用刁钻狡猾的一套手段。形容极不讲理。
出处: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俺两个全仗俺父亲的虎威,拿粗挟细,揣歪捏怪,帮闲钻懒,放刁撒泼。” 浮头滑脑 犹言油头滑脑。
形容人轻浮狡猾。 出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四回:“座中几个人,都是浮头滑脑的,没有甚么事可记。”
狡兔三窟 窟:洞穴。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
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兔其死耳。”
璞玉浑金什么意思?
词目 璞玉浑金 发音 pú yù hún jīn 释义 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引用 《世说新语》中卷第四 赏誉第八 ...何必减颜子!」 10王戎目山巨源:「如 璞玉浑金 ,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1... 《十二楼》夏宜楼 第一回 浴荷池女伴肆顽皮 慕花容仙郎驰远目 ...封诰。 这位小姐既有秾桃艳李之姿,又有 璞玉浑金 之度,虽生在富贵之家,再不喜娇妆艳饰,在人前卖弄娉婷。... 《全唐文》第07部 卷六百九十二 ...,宁烦奚仲之功?原夫雕斫何劳,周旋不碍。得亨衢古道以方驾,将 璞玉浑金 而共载。廓情田而作路,终自东自西;调意马以服箱,任或进... 《唐文续拾》卷十四 ...,竟保居贞之节。 君以奇光照社,异气充庭,龙翰凤翼成其文, 璞玉浑金 比其德。王公孙之绮岁,致赏时□;刘孺子之《角隽》辰,便... 《晋书》卷四十三·列传第十三 ...薨于郏县,时年七十二,谥曰元。戎有人伦鉴识,尝目山涛如 璞玉浑金 ,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王衍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