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十种农村常见蛇
- 2、农村有什么好看的蛇?
- 3、四川常见的无毒蛇有哪些?
- 4、农村常见的无毒蛇有哪些?
- 5、农村常见的蛇有哪些?
- 6、中国常见的蛇
- 7、十大蛇王是什么蛇
- 8、农村常见的无毒蛇
- 9、无毒蛇有哪些
十种农村常见蛇
十种农村常见蛇有球蟒、奶蛇、玉米锦蛇、乌梢蛇、翠青蛇、滑鼠蛇、黑眉锦蛇、灰鼠蛇、中国小头蛇、玉斑锦蛇等。
1、球蟒
球蟒也是一种温和的蛇类,它脾气温和、花纹美丽、体型适中、无毒。
2、奶蛇
奶蛇无毒,是宠物蛇市场上很热门的种类,是黄颔蛇科的铁三角,是三大宠物蛇饲养品种之一。
3、玉米锦蛇
玉米锦蛇一般有红色、粉色、橘色、黑色等,一般以黄色为上佳。
4、乌梢蛇
乌梢蛇,俗称乌蛇、乌风蛇,是蛇目、游蛇科、乌梢蛇属中体形较大的一种无毒蛇。
5、翠青蛇
翠青蛇,别名青蛇、青竹刁,翠青蛇身体细长,体型中等,成蛇体长为80-110厘米,身体绿色,头呈椭圆形,吻端窄圆,鼻孔卵圆形,瞳孔圆形,背平滑无棱。
6、滑鼠蛇
滑鼠蛇是一种无毒蛇,11月至次年3月冬眠,5~7月产卵,卵数7~15枚,每条成年母蛇每年产卵12枚。
7、黑眉锦蛇
黑眉锦蛇是大型无毒蛇,黑眉锦蛇全长可达2米左右,头和体背黄绿色或棕灰色眼后有一条明显的黑纹,体背的前,中段有黑色梯形或蝶状斑纹。
8、灰鼠蛇
灰鼠蛇是游蛇科鼠蛇属的一种无毒蛇,行动敏捷,性情温顺。
9、中国小头蛇
中国小头蛇俗称秤杆蛇,游蛇科小头蛇属,无毒,体长约半米。
10、玉斑锦蛇
玉斑锦蛇属于游蛇科,别名美女蛇,已改名,玉斑丽蛇。全长可达1米左右,背面紫灰色,头部有三道黑斑背中央有一行几十个黑色菱形斑,菱形斑中央及边缘黄色。
农村有什么好看的蛇?
农村常见的褐色蛇有草腹链蛇、白条锦蛇、赤链蛇、环纹华游蛇同乌华游蛇以及灰鼠蛇等等。
1、草腹链蛇
俗称草花蛇,小型蛇类,一般体长在半米左右,广泛分布于南方,多在农田中活动,捕食蛙类和鱼类,行动迅速,遇人窜的飞快。日行性,性情温和,体冷。特别喜食蛙类、树蛙,偶尔也吃昆虫。卵生。
主要生活于溪流、山坡、路边、水田边、农垦地、草生地。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215至1880米。
2、白条锦蛇
别名枕纹锦蛇、麻蛇。中国北方分布广泛的无毒蛇。生活力强,耐饥渴。性情比较温顺,行动较迟缓。捕杀小鸟、蜥蜴及小型鼠类为食。它的耐饿能力很强,曾有耐饿18个月的记录。
3、赤链蛇
无毒蛇,但是要注意,因为其食物中包含蟾蜍,所以进食后口中可能带有蟾蜍毒液。全长约1米,最大可达1.5米以上。体背黑褐色。因具有60条以上的红色窄横纹而得名,以鱼、蛙、蟾蜍、蜥蜴、蛇、鸟等为食。
4、环纹华游蛇同乌华游蛇
广泛分布于华南各省,两广地区较常见。较乌华游蛇体型更大,大者可达到1米5,顾名思义,身上有圈状环纹,有在溪边树枝上晒太阳的习惯,性格凶。
5、灰鼠蛇
是游蛇科鼠蛇属的一种无毒蛇,行动敏捷,性情温顺,一般不主动袭击人。别名:黄梢蛇、索蛇、过树蛇、过树龙、上竹龙(广西东部)、过树榕、跳树标、黄肚龙、高山标蛇(廉江)、山蛇(泉州、晋江)、土蛇(福建德化)乌歪(德宏)、上竹龙等。
蛇的分布范围:
1、世界
地球上除南北极以外都有蛇的分布,但喜暖的蛇却绝大部份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地区蛇的数量和种类都很少。
2、中国
蛇广泛分布于中国全境,但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东洋界,表现出由北到南物种数量逐渐增多的分布趋势和特点。
其中以福建省、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布的种类最多(85—100余种),其次为广东、贵州、湖南、四川、海南、安徽和浙江等省(60—76种);而古北界种类较少(≤30种),其中青海、新疆、内蒙古和黑龙江省最少(4—10种)。
四川常见的无毒蛇有哪些?
四川常见的有毒与无毒蛇 1、黑眉锦蛇(无毒):在四川省,这是最为常见的蛇,黑眉锦蛇在省内属广布种,各县、市、区均有分布。它就是常见的菜花蛇。 学名:Elapbe taeniura Cope 别名: 菜花蛇、枸皮蛇、黄颔蛇、广花蛇 有鳞目 Squamata 蛇亚目Serpentiformes 游蛇科Colubridae 锦蛇属Elaphe 大型无毒蛇,全长可达2米左右。头和体背黄绿色或棕灰色;眼后有一条明显的黑纹,也是该蛇命名的主要依据;体背的前、中段有黑色梯形或蝶状斑纹,略似秤星,故又名秤星蛇;由体背中段往后斑纹渐趋隐失,但有4条清晰的黑色纵带直达尾端,中央数行背鳞具弱棱。黑眉锦蛇在农村住宅改造前曾是被人亲昵地称作“家蛇”的常见蛇种。黑眉锦蛇系常见的蛇,分布广,数量多。生活于平原、丘陵及山地等处,喜在住屋及其附近栖居,也常在稻田、玉米地,河边及草丛中活动,捕食鼠类,鸟类、蛙类及昆虫等。黑眉锦蛇的食欲很强,食量很大,能连续吃3—4只小白鼠。卵生,可怀29—40枚卵,雌雄交配时间可达15小时,多在5月中旬交配,交配50天左右产卵,卵数多在6—15枚之间。产卵时多在夜间和清晨,温度为26— 34℃,相对湿度为84—90%。根据统计,黑眉锦蛇公母比例中母蛇可占54.5%、自然繁殖(受精卵占总产卵数的90%)自然孵化率53.4%、自然存活率可达 30%。 2、翠青蛇—青竹标:翠青蛇 EuryPholis major 又名小青龙、青蛇、青竹标。翠青蛇是一种脾气非常温顺的无毒蛇,性格“内向”,见了人好像特别怕“羞”,终是犹恐避之不及,既不攻击人,也不咬人。盛夏季节,由于地面高温灼热或者天气闷热,翠青蛇经常攀登上树,静伏纳凉,直到夜间才下地在农田周围搜捕蚯蚓、昆虫及其幼虫为食。身体细长,体型中等,成蛇体长为80~110厘米。头呈椭圆形,略尖,头部鳞片大,和竹叶青的细小鳞片有明显的区别。全身平滑有光泽,体色为深绿、黄绿或翠绿色,头部腹面及躯干部的前端腹面为淡黄微呈绿色。尾细长。眼大,黑色。分布于中国南方中低海拔地区靠近山区的地方,包括广东、广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海南、台湾、河南、湖北、湖南、甘肃、贵州、云南、四川等省。翠青蛇-与竹叶青的区别:翠青蛇是无毒蛇,而竹叶青是出名的毒蛇。翠青蛇体型比竹叶青大。竹叶青头是明显呈三角形的,眼很小,是红色的,最外一行鳞片是红色和白色或红白相间,尾较短,呈焦红色。翠青蛇眼大呈黑色,全身为翠绿色,没有红白线,尾很长。3、竹叶青(剧毒): 特征:通身绿色,腹面稍浅或呈草黄色,眼睛、尾背和尾尖焦红色。体侧常有一条由红白各半的或白色的背鳞缀成的纵线。头较大,呈三角形,眼与鼻孔之间有颊窝(热测位器),尾较短,具缠绕性,头背都是小鳞片,鼻鳞与第一上唇鳞被鳞沟完全分开;躯干中段背鳞19~21行;腹鳞150~178;尾下鳞54~80对。分布: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及东南亚地区。栖息地:树栖性。常发现于近水边的灌木丛,山间溪流边。成体体型:全身可达60—90厘米适合温度:22—32度活动时间:喜居树上,昼夜活动。外型特征:头大,呈三角形,颈细,尾短。头顶有细小鳞片。体背草绿色,最外侧的背鳞中央白色,自颈部之后有白色侧线,有的在白侧线内又有一条红侧线,但也有无侧线者。腹面淡黄绿色。瞳孔椭圆形,红色。尾巴焦红色。食物:啮齿类动物,鸟类,树蛙,小型蜥蜴.性情:神经质,具攻击性毒性:血液毒素,毒性较强,常有致命事件。 4、眼镜蛇(剧毒) 俗称饭铲头、吹风蛇、饭匙头等,头椭圆形,颈部背面有白色眼镜架状斑纹,激怒时其前身 1/3 竖起,颈部膨扁,发“呼呼”之声,体背黑褐色,间有十多个黄白色横斑,体长可达2米。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生活于平原、丘陵、山区的山野、田边和住宅附近。 中大型毒蛇,体色为黄褐色至深灰黑色,头部为椭圆形,当其兴奋或发怒时,头会昂起且颈部扩张呈扁平状,状似饭匙。又因其颈部扩张时,背部会呈现一对美丽的黑白斑,看似眼镜状花纹。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谢谢。
农村常见的无毒蛇有哪些?
农村常见的无毒蛇:
1、中华水蛇
长年生活在水中,白天及晚上均见活动,食性杂,主要以鱼类、青蛙以及甲壳纲动物为食。对人体无害,成体性格凶,若游玩时应小心放归。一般体长在半米左右。
2、铅色水蛇
同中华水蛇。南方最常见的几种水蛇之一,各大水体均能见到,夜行性,多见于田沟,河塘中,以鱼类为食,对人无害,不过性格较凶,若误捕应小心放生。一般大小在半米左右。
3、红纹滞卵蛇
广泛分布于全中国各大水系,多见于近水的区域,以鱼类蛙类为主食,对人无害,常见大小在半米左右。
4、赤链华游蛇
跟红点水蛇类似,更偏水,多见于水质清澈的水体,以及各大水产市场...性格温顺。对人无害,一般大小在半米多。
5、渔游蛇
南方常见蛇类,多在近水的田间活动,以鱼类,蛙类为主食,性格凶暴,对人无害,一般大小在半米至一米之间。体色分红色和黄色两种。
农村常见的无毒蛇有水蛇,大王蛇。
中国水蛇,俗名泥蛇,长年生活于水中,栖息于稻田、沟渠或池圹等水域及其附近。白天及晚上均见活动,以鱼蛙为食物。无毒且有一定药用价值。
大王蛇,俗名王锦蛇,菜花蛇,草莽等,五毒,体型较大。是一种在温带很常见的大型蛇 ,无毒,靠自身强壮的身体和强大缠绕力来猎物。因为头上有像王字的花纹而得名。蛇体大,有着耐寒、适应性强、生长快、饲养周期短、容易饲养和孵化等诸多优点。
无毒蛇的特点
赤练蛇是我国南方地区比较多的一种微毒蛇,但很多人都认为是无毒蛇,其实赤练蛇是后沟牙毒蛇,是一种微毒的毒蛇,咬伤症状较弱,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员伤亡的具体报道,但是,对个别过敏的患者仍然有致命的危险!这一点希望大家能够了解。
赤练蛇泡酒做出赤练蛇酒,也广受欢迎。赤练蛇就可以治疗刀伤、枪伤、砍伤、原子弹炸伤、风湿性关节炎、全身疼痛 等疾病。
乌梢蛇别名乌蛇、青蛇、一溜黑、黑花蛇、乌风蛇、乌风梢、乌风鞭、风梢等。乌梢蛇分布范围很广,是中国较为常见的一种无毒蛇。乌梢蛇是典型的食、药两用蛇类。它不仅肉质鲜美,好于其他众多的无毒蛇,而且还具备许多毒蛇所没有的药用价值。
农村常见的蛇有哪些?
草腹链蛇:俗称草花蛇,小型蛇类,一般体长在半米左右,广泛分布于南方,多在农田中活动,捕食蛙类和鱼类,行动迅速,遇人窜的飞快。日行性,性情温和,体冷。特别喜食蛙类、树蛙,偶尔也吃昆虫。卵生。主要生活于水域附近,栖息于平原、高原、盆地、低海拔山区以及河边、溪流、山坡、路边、水田边、农垦地、草生地。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215至1880米。
白条锦蛇别名枕纹锦蛇、麻蛇。中国北方分布广泛的无毒蛇。生活力强,耐饥渴。性情比较温顺,行动较迟缓。捕杀小鸟、蜥蜴及小型鼠类为食。它的耐饿能力很强,曾有耐饿18个月的记录。
滑鼠蛇俗名:乌肉蛇、草锦蛇、长标蛇、水律蛇、山蛇,是一种无毒蛇。背面黄褐色,体后部有不规则的黑色横纹。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生活于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区、丘陵、平原地带。蛇性情较凶猛,攻击速度快,捕食鼠类、蟾蜍、蛙、蜥蜴和其它蛇等。
赤链蛇为无毒蛇,但是要注意,因为其食物中包含蟾蜍,所以进食后口中可能带有蟾蜍毒液。全长约1米,最大可达1.5米以上。体背黑褐色。因具有60条以上的红色窄横纹而得名,以鱼、蛙、蟾蜍、蜥蜴、蛇、鸟等为食。
环纹华游蛇同乌华游蛇,广泛分布于华南各省,两广地区较常见。较乌华游蛇体型更大,大者可达到1米5,顾名思义,身上有圈状环纹,有在溪边树枝上晒太阳的习惯,性格凶!
扩展资料蛇是四肢退化的爬行动物的总称,属于爬行纲蛇目。正如所有爬行类一样,蛇类全身布满鳞片。
所有蛇类都是肉食性动物。目前全球总共有3,000多种蛇类。
蛇类是变温动物,体温低于人类,又被称为冷血动物,当环境温度低于15℃时,蛇会进入冬眠状态。
参考资料蛇_百度百科
回答:以下是农村常见的蛇,小编已经为您整理出来。
赤链蛇
赤链蛇因为周身大多数地方呈现红色,故在四川农村等地又称其为红色。这种蛇十分常见,除了青藏高原以外,在全国各地省份都有出现。这种蛇喜欢藏匿在石头缝里,比如在农村猪圈石头缝、还有堆放柴禾的地方,都有发现它们的身影。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烙铁头蛇
烙铁头蛇最早在湖南莽山发现,所以现在称莽山烙铁头蛇,被称为"蛇类王国大熊猫"的国宝级动物。这种蛇呈黑绿色相交,经常活跃在田里或者草丛间。在农作时如果没有发现它们,不小心被烙铁头蛇咬到后,如果没有及时处理,严重的会立刻毙命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竹叶青蛇
竹叶青这种蛇全身翠绿,体型不大,比较喜欢生活在树上,或者灌木丛里,所以得名竹叶青。它们颜色十分邪恶,绿的让人不寒而栗,而且颜色因为是绿色且栖息树上,不容易被分辨出来。它们头大、三角形,颈细,头颈区分明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玉米蛇
玉米锦蛇的颜色很多,通常可见到灰色、灰褐色至土黄色、橙色等,身上有镶黑边的红或红褐色斑纹,腹部有浓淡相间的方格状斑纹,所以又叫做“玉米蛇”。
5、金环蛇
金环蛇(学名:Bungarus fasciatus),俗称金甲带、金包铁、金脚带、花扇柄(客家话)、雨伞柄(潮州话)或佛蛇等,是环蛇属的一种,是毒性很强的蛇。
扩展资料:
遇到蛇的注意事项
1、如果距离蛇的距离相对较远的话,那么慢慢地往后退开,一定不要发出大的响声,以免惊动其他东西导致蛇的异动。
2、如果距离蛇较近的话,那么最好保持静止不动,一般情况下蛇不太会主动来攻击你,然后你可以将背包或者外套缓缓地移到自己身前,如果蛇有异动就立刻把背包或者衣服套上去压盖住蛇,然后捡石头用力砸蛇。
3、如果身上没有其他工具,一定要捡一根结实一点的木枝木条,这样当蛇攻击你的时候,能够用木枝打它,在这里不说七寸,因为不同的蛇位置很难找到,所以你可以打蛇的腹部,它的腹部很柔软。
农村常见的几种蛇:1、王锦蛇王锦蛇的头部花纹和身上其他部位花纹不同,头部有一个黑纹的“王”字,所以又被称为“大王蛇”。又因为王锦蛇身体花纹黑黄相间,看起来与油菜花相似,所以也被称为“菜花蛇”。另外,王锦蛇会发出一种很难闻的臭味,所以也有着“臭王蛇”“臭黄蟒”“臭黄颔”的称号。是农村最常见的无毒蛇。一般常见于农田附近,树林果园等。2、赤链蛇赤链蛇是蛇目游蛇科链蛇属的一种,赤链蛇属无毒。是一种常生活于丘陵、山地、平原、田野村舍及水域附近的 赤链蛇为无毒蛇,全长约1米,最大可达1.5米以上。体背黑褐色。因具有60条以上的红色窄横纹而得名,以鱼、蛙、蟾蜍、蜥蜴、蛇、鸟等为食。3、草腹链蛇俗称草花蛇,小型蛇类,一般体长在半米左右,广泛分布于南方,多在农田中活动,捕食蛙类和鱼类,行动迅速,遇人窜的飞快。性情温和,体冷。特别喜食蛙类、树蛙,偶尔也吃昆虫。卵生。主要生活于水域附近,栖息于平原、高原、盆地、低海拔山区以及河边、溪流、山坡、路边、水田边、农垦地、草生地。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215至1880米。3、白条锦蛇别名枕纹锦蛇、麻蛇。中国北方分布广泛的无毒蛇。生活力强,耐饥渴。性情比较温顺,行动较迟缓。捕杀小鸟、蜥蜴及小型鼠类为食。4、滑鼠蛇又叫乌肉蛇、草锦蛇、长标蛇、水律蛇、山蛇,是一种无毒蛇。背面黄褐色,体后部有不规则的黑色横纹。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生活于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区、丘陵、平原地带。蛇性情较凶猛,攻击速度快,捕食鼠类、蟾蜍、蛙、蜥蜴和其它蛇等。5、中华水蛇南方最常见的水蛇之一,广泛分布于各种水体,多见于田沟,河沟中,主食鱼类,对人体无害,成体性格凶,若采集应小心放归。一般体长在半米左右。6、三索锦蛇背面灰色或黄褐色,无毒,生活于450-1400m的山地、平原、丘陵地带。性情暴躁,处于攻击状态时前半身保持的形状呈"S"形,主要捕食鼠类,也捕食蜥蜴、蛙类及鸟类,甚至取食蚯蚓。7、竹叶青蛇生活于山区树林中或阴湿的山溪旁杂草丛、竹林中,常栖息于溪涧边灌木杂草、岩石上或山区稻田田埂杂草,或宅旁柴堆、瓜棚。垂直分布海拔为0-2000米。8、玉米蛇栖息于森林、沼泽、农田环境中,尤其偏爱玉米地,因为这里田鼠、小鸟等猎物比较多,"玉米蛇"的名字便由此得来。
农村常见的蛇有赤链蛇、烙铁头蛇、竹叶青蛇。
一、赤链蛇
赤链蛇因为周身大多数地方呈现红色,故在四川农村等地又称其为红色。这种蛇十分常见,除了青藏高原以外,在全国各地省份都有出现。这种蛇喜欢藏匿在石头缝里,比如在农村猪圈石头缝、还有堆放柴禾的地方,都有发现它们的身影。这种蛇体型不大,发现的成年蛇大约1米左右,蛇背面有黑褐色的纹路,身上到处都是红色狭窄的横纹。头背部一般为黑色,总之,整条蛇就是黑红相间的,十分醒目。它们多半在傍晚活动,农村地方的人们经常在猪圈喂食还有抱柴禾的时候发现它们。赤链蛇比较小的时候如果被人发现,一般农村人还会将它们抓来泡酒,以后身上哪里被蚊子咬了或者瘙痒疼痛的时候,往往会擦上赤链蛇酒。
二、烙铁头蛇
烙铁头蛇最早在湖南莽山发现,所以现在称莽山烙铁头蛇,被称为"蛇类王国大熊猫"的国宝级动物。这种蛇呈黑绿色相交,经常活跃在田里或者草丛间。在农作时如果没有发现它们,不小心被烙铁头蛇咬到后,如果没有及时处理,严重的会立刻毙命。烙铁头蛇蛇躯粗短,身体颜色由黄褐色至暗褐色均有之,背中线有一纵列不规则之黑色菱形斑块,腹部呈灰白色,其上有深褐色的斑点分布,蛇头呈三角型的烙铁。
三、竹叶青蛇
竹叶青这种蛇全身翠绿,体型不大,比较喜欢生活在树上,或者灌木丛里,所以得名竹叶青。它们颜色十分邪恶,绿的让人不寒而栗,而且颜色因为是绿色且栖息树上,不容易被分辨出来。它们头大、三角形,颈细,头颈区分明显。农村小孩经常爱爬树掏鸟窝,有时候一掏鸟窝居然掏出一条竹叶青来,十分吓人!
赤链蛇,烙铁头蛇,竹叶青蛇
链蛇因为周身大多数地方呈现红色,故在四川农村等地又称其为红色。这种蛇十分常见,除了青藏高原以外,在全国各地省份都有出现。这种蛇喜欢藏匿在石头缝里,比如在农村猪圈石头缝、还有堆放柴禾的地方
烙铁头蛇最早在湖南莽山发现,所以现在称莽山烙铁头蛇,被称为"蛇类王国大熊猫"的国宝级动物。这种蛇呈黑绿色相交,经常活跃在田里或者草丛间。在农作时如果没有发现它们,不小心被烙铁头蛇咬到后,如果没有及时处理,严重的会立刻毙命。烙铁头蛇蛇躯粗短,身体颜色由黄褐色至暗褐色均有之,背中线有一纵列不规则之黑色菱形斑块,腹部呈灰白色,其上有深褐色的斑点分布,蛇头呈三角型的烙铁。
竹叶青这种蛇全身翠绿,体型不大,比较喜欢生活在树上,或者灌木丛里,所以得名竹叶青。它们颜色十分邪恶,绿的让人不寒而栗,而且颜色因为是绿色且栖息树上,不容易被分辨出来。它们头大、三角形,颈细,头颈区分明显。
农村常见的蛇:
1、赤链蛇:赤链蛇因为周身大多数地方呈现红色,故在四川农村等地又称其为红色。这种蛇十分常见,除了青藏高原以外,在全国各地省份都有出现。这种蛇喜欢藏匿在石头缝里,比如在农村猪圈石头缝、还有堆放柴禾的地方,都有发现它们的身影。
2、烙铁头蛇:烙铁头蛇最早在湖南莽山发现,所以现在称莽山烙铁头蛇,被称为"蛇类王国大熊猫"的国宝级动物。这种蛇呈黑绿色相交,经常活跃在田里或者草丛间。在农作时如果没有发现它们,不小心被烙铁头蛇咬到后,如果没有及时处理,严重的会立刻毙命
3、竹叶青蛇:竹叶青这种蛇全身翠绿,体型不大,比较喜欢生活在树上,或者灌木丛里,所以得名竹叶青。它们颜色十分邪恶,绿的让人不寒而栗,而且颜色因为是绿色且栖息树上,不容易被分辨出来。它们头大、三角形,颈细,头颈区分明显。
4、玉米蛇:玉米锦蛇的颜色很多,通常可见到灰色、灰褐色至土黄色、橙色等,身上有镶黑边的红或红褐色斑纹,腹部有浓淡相间的方格状斑纹,所以又叫做“玉米蛇”。
5、金环蛇:金环蛇(学名:Bungarus fasciatus),俗称金甲带、金包铁、金脚带、花扇柄(客家话)、雨伞柄(潮州话)或佛蛇等,是环蛇属的一种,是毒性很强的蛇。
扩展资料:
遇到蛇的注意事项
1、如果距离蛇的距离相对较远的话,那么慢慢地往后退开,一定不要发出大的响声,以免惊动其他东西导致蛇的异动。
2、如果距离蛇较近的话,那么最好保持静止不动,一般情况下蛇不太会主动来攻击你,然后你可以将背包或者外套缓缓地移到自己身前,如果蛇有异动就立刻把背包或者衣服套上去压盖住蛇,然后捡石头用力砸蛇。
3、如果身上没有其他工具,一定要捡一根结实一点的木枝木条,这样当蛇攻击你的时候,能够用木枝打它,在这里不说七寸,因为不同的蛇位置很难找到,所以你可以打蛇的腹部,它的腹部很柔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蛇(含蛇的防护和分类)
中国常见的蛇
中国常见的蛇有虎斑游蛇、乌梢蛇、王锦蛇、黑眉锦蛇、蝮蛇等
1、虎斑游蛇
虎斑游蛇是农村现在最常见的蛇了,其他大型的蛇少了,这时候我们在野外看到虎斑游蛇就容易了,种群也扩大了。这里提醒一下,虎斑游蛇是微毒蛇,有一定的毒性。
2、乌梢蛇
乌梢蛇是常见的无毒蛇,南方各地都有分布,是传统中药材,现在也是允许饲养开发药用的蛇品种。乌梢蛇速度特别快,感觉比黑曼巴蛇不慢多少。
3、王锦蛇
王锦蛇也叫大王蛇,体型比较大,早期是三大肉用蛇品种之一,禁食后就不能饲养了,现在退出了历史舞台。
4、黑眉锦蛇
黑眉锦蛇也就是农村说的家蛇,喜欢在家里捉老鼠吃,被发现的几率也比较大,各地都有分布,现在可以作为药用开发饲养。
5、蝮蛇
蝮蛇是农村最常见的毒蛇,虽然是混合毒,但还是血循毒为主,毒性强,致死率也比较高,也是我国咬伤最多的毒蛇,行动迟缓,不爱动,外出要主要脚下。
十大蛇王是什么蛇
十大蛇王是大王蛇。
大王蛇,学名王锦蛇,又称菜花蛇,大王蛇、蛇王、臭黄颌等,大王蛇异常凶猛,靠自身强壮的身体和强大缠绕力来猎物,其它毒蛇闻到大王蛇气味都赶快逃走,因为大王蛇饥饿时连同类都吃!
蛇体大,有着耐寒、适应性强、生长快、饲养周期短、容易饲养和孵化等诸多优点,很多蛇场或养蛇户,特别是北方诸省区,大都以它作为无毒蛇的饲养对象。
一里有菜花,十里无毒蛇!这是说大王蛇有强烈的食蛇性,除了自己就算是同类也吃,夸张地说十里什么蛇都没有,其实不可能达到十里无毒蛇的程度,但就算是伤人最多的五步蛇,遇到大王蛇,都会被吞食,大王蛇攻击能力非常强!
要是在附近放一条大王蛇也许可以预防其它毒蛇靠近,因为大王蛇会散发出一种特殊的奇臭气味,其它蛇类闻到就会逃走,但这容易暴露大王蛇踪迹,被猎人跟着这气味,找到大王蛇藏身之所!
大王蛇在野外是一条神经质的蛇类,见到其它蛇类,一言不合就吞食,攻击猛烈,绞杀能力强,能吓走方圆十里毒蛇的无毒蛇,是大多蛇类害怕的品种!
农村常见的无毒蛇
在农村的树林和田地里,有时候会遇到出来散步游荡的蛇,人们会非常的惊恐,生怕遇到了毒蛇不小心被咬,其实,农村大部分的蛇都是无毒的,那么,农村有哪些常见的无毒蛇呢?
在农村,最常见的无毒蛇有两种,其一是王锦蛇,这种蛇在中国的农村很常见,非常喜欢生活在一些丘陵山地等绿色植被茂密的地方,看起来比一般的蛇要大要凶猛,其实这种蛇性格温顺且无毒性,大家因为王锦蛇的花纹和体格,喜欢称呼它为菜花蛇。这种蛇主要以黄绿黑三种色彩相互交杂混合为主,身体较长,可以达到2米以上,并且移动速度很快。这种蛇经常出现在田间捕食青蛙,有时候还会捕捉田鼠。另一种蛇叫做乌梢蛇,以黑色和深褐色为主,这种蛇的体格也较大,但是性格温顺且无毒,这种蛇警觉性很高,害怕人类,所以如果在田地间,有人走过,他们就会逃跑。农村常见的无毒蛇有王锦蛇和乌梢蛇,这两种蛇性格都比较温顺,没有毒性,人类只要不要对他们发出攻击性的动作,它们都不会主动攻击人类。
无毒蛇有哪些
无毒蛇的介绍
无毒蛇是至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蛇类群体,包括全世界2500蛇中的1500种。大多数无毒蛇的长度在50-200厘米之间。这些设在形状,颜色和班纹上各不相同,这主要取决于他们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无毒蛇有坚固的牙齿,头部多为椭圆形,尾部逐渐变细。他们杀死猎物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采用缠绕猎物的方法,使其窒息死亡;另一种是将猎物制服后吞下。
下面是一些无毒蛇的例子:
嘶声沙蛇是一种很细的蛇,长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光滑的鳞片和大大的眼睛。这种蛇有好几种颜色,但大多数为浅棕色或橄榄绿色,在腹侧有深色或浅色的花纹。嘶声沙蛇主要栖息在草原或干燥多石的地方。他们非常紧觉,并且爬行速度极快,夜间活动比较频繁。
加利福尼亚王蛇
加利福尼亚王蛇是一种圆滚滚的蛇,有一个狭窄的脑袋,通身有黑色和乳白色相间的环状花纹,且较窄的浅色条纹和较宽的深色条纹交替出现,并且沿腹侧各有一条线纹。
长鼻树蛇
长鼻树蛇是一种特别纤细的蛇,不仅头部修长,而且还有一个长长的鼻子。这种蛇的眼睛中长着横向的瞳孔,这使它们能够准确地判断远处的情况。长鼻树蛇的颜色是绿的,再加上藤蔓植物一样的形体这使它们有了很好的伪装本领。长鼻树蛇主要栖息在热带森林中的树林和灌木丛中,主要以蜥蜴为食,也吃青蛙和哺乳动物。
美洲黑蛇
美洲黑蛇是一种纤细的流线型蛇。体表有光滑的鳞片。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其体色可能有蓝色、绿色、灰色、橄榄色等不同颜色的变化。但所有生活在同一地区的美洲黑蛇大体上都有同样的颜色。美洲黑蛇主要分布在美洲北部和中部,栖息在开阔的地方,比如田地、湖边和大草原。食物为爬行动物,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
从外表看,无毒蛇的头部呈椭圆形,尾部细长,体表花纹多不明显,如火赤链蛇、乌风蛇等,毒蛇的头部呈三角形,一般头大颈细,尾短而突然变细,表皮花纹比较鲜艳,如五步蛇、蝮蛇、竹叶青、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等(但眼镜蛇、银环蛇的头部不呈三角形);从伤口看,由于毒蛇都有毒牙,伤口上会留有两颗毒牙的大牙印,而无毒蛇留下的伤口是一排整齐的牙印;从时间看,如果咬伤后15分钟内出现红肿并疼痛,则有可能是被毒蛇咬了。②被毒蛇咬伤后的急救。咬伤后不要剧烈奔跑,以减慢人体对蛇毒的吸收和蛇毒在人体内的传播速度,减轻全身反应;记住伤口的形态,详细告知急救的医务人员,如果把蛇打死,则带上死蛇,以便医务人员及时、正确地给以治疗;被毒蛇咬伤后,应立即用柔软的绳或带结扎在伤口上方,以阻断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减少毒液吸收,防止毒素扩散;应急排毒。立即用冷茶、冷开水或泉水冲洗伤口,有条件的话可用生理盐水、肥皂水、双氧水、千分之一的过锰酸钾溶液、四千分之一的呋喃西林溶液冲洗。施行刀刺排毒,用清洁的小苗刀、痧刀、三棱针或其它干净的利器挑破伤口,不要太深,以划破两个毒牙痕间的皮肤为原则,或在伤口周围的皮肤上,用小苗刀挑数孔,刀口如米粒大小,这样就可防止伤口闭塞,使毒液外流,刀刺后应马上清洗伤口,从上而下向伤口不断挤压15分钟左右,挤出毒液。如果伤口里的毒液不能畅通外流,可用吸吮排毒法,采用拔火罐、针筒前端套一条橡皮管来抽吸毒液,无工具时可直接用嘴吸吮,但必须注意安全,边吸边吐,每次都用清水漱口。内服、外敷药物,具体用什么蛇药,应根据当时当地能立即采到为原则,灵活运用。③避免被蛇咬,在山野中行走时,不要随便将手插入树洞或岩石空隙等蛇在白天的休息之处,手中持一小棍或树枝,行走时“打草惊蛇”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避免被蛇咬的方法。
食疗价值
指多种无毒性的蛇。除乌梢蛇外,有游蛇科动物黄脊游蛇、赤链蛇、枕纹锦蛇、乌游蛇等等,用其肉。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或全国多数地区。除去内脏(或去皮),洗净鲜用或晒干用。食用则须除去头、皮和内脏,洗净。
味甘、咸,性平。主要有祛风湿、通经络、解毒的作用。用于风湿痹证,肢体麻木、疼痛或拘挛,以及疥癣等。可用蛇肉煮食、炒食。治风湿痹证,多浸酒服。
无毒蛇是至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蛇类群体,包括全世界2500蛇中的1500种。大多数无毒蛇的长度在50-200厘米之间。这些设在形状,颜色和班纹上各不相同,这主要取决于他们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无毒蛇有坚固的牙齿,头部多为椭圆形,尾部逐渐变细。毒蛇的头部大多呈三角形,因为在毒蛇头俩西侧口角的上方有一对毒腺,由于毒腺发达,头部两侧明显扩大而呈三角形。无毒蛇因为没有毒腺,所以头部大多呈椭圆形。但是单从头部外形区别并不完全正确,因为有些有毒蛇的头部并不呈三角形,如金环蛇、银环蛇。而有些无毒蛇的头部呈三角形,如梭颈蛇。
有:梭颈蛇.加利福尼亚王蛇。长鼻树蛇。美洲黑蛇。猩红蛇。陆地束带蛇。藤射。南部猪鼻蛇。墨西哥洞穴蛇。玉斑锦蛇。南美盾鳞棘背蛇。嘶声沙蛇。蟒蛇等等
蟒蛇中还有:绿树蟒。黑头蟒。白唇蟒。糙鳞沙蟒。网斑蟒。非洲蟒。墨西哥玫瑰红蟒。。。
上面的楼主可怜一下我,我做答案吧
青竹标,黑背白环蛇,虎斑游蛇(又叫野鸡勃子蛇)、赤链蛇(又叫火赤链).
无毒蛇
区别有毒蛇和无毒蛇首先看外形。毒蛇的头部大多呈三角形,因为在毒蛇头俩西侧口角的上方有一对毒腺,由于毒腺发达,头部两侧明显扩大而呈三角形。无毒蛇因为没有毒腺,所以头部大多呈椭圆形。但是单从头部外形区别并不完全正确,因为有些有毒蛇的头部并不呈三角形,如金环蛇、银环蛇。而有些无毒蛇的头部呈三角形,如梭颈蛇。再从体表看,有毒蛇斑纹明显,蛇身粗短,从肛门以后突然变得细尖。无毒蛇斑纹不明显,蛇身细长,尾部长,从肛门以后逐渐尖细。有无毒牙和毒腺是区别有毒蛇和无毒蛇的主要标志。毒蛇除有毒腺外,在它的上颌骨上还长有一对或数对粗长而弯 曲的毒牙。毒牙和毒腺相通,当毒蛇咬人时,毒腺内的蛇毒 通过毒牙注入人体内。无毒蛇没有毒牙,因此牙齿大小相似。被蛇咬伤后,如果从外形上一时辨别不清是否为毒蛇,或者在夜间根本没有看到蛇,那么只要细心观察伤口便可知道。 无毒蛇咬人后,在咬伤的皮肤上留下一排到两排均匀而细小 的牙痕;而毒蛇咬人后,除了两排均匀而细小的牙痕外,还有一个以上(一般为两个)大而深的毒牙牙痕。
嘶声沙蛇,加利福尼亚王蛇,长鼻树蛇,美洲黑蛇,猩红蛇,藤射,南部猪鼻蛇,玉斑锦蛇,墨西哥洞穴蛇,陆地束带蛇,南美盾鳞棘背蛇,蟒蛇等等1500多种。
无毒蛇
无毒蛇是至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蛇类群体,包括全世界2500蛇中的1500种。大多数无毒蛇的长度在50-200厘米之间。这些设在形状,颜色和班纹上各不相同,这主要取决于他们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无毒蛇有坚固的牙齿,头部多为椭圆形,尾部逐渐变细。他们杀死猎物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采用缠绕猎物的方法,使其窒息死亡;另一种是将猎物制服后吞下。
下面是一些无毒蛇的例子:
嘶声沙蛇
嘶声沙蛇是一种很细的蛇,长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光滑的鳞片和大大的眼睛。这种蛇有好几种颜色,但大多数为浅棕色或橄榄绿色,在腹侧有深色或浅色的花纹。嘶声沙蛇主要栖息在草原或干燥多石的地方。他们非常紧觉,并且爬行速度极快,夜间活动比较频繁。
加利福尼亚王蛇
加利福尼亚王蛇是一种圆滚滚的蛇,有一个狭窄的脑袋,通身有黑色和乳白色相间的环状花纹,且较窄的浅色条纹和较宽的深色条纹交替出现,并且沿腹侧各有一条线纹。
长鼻树蛇
长鼻树蛇是一种特别纤细的蛇,不仅头部修长,而且还有一个长长的鼻子。这种蛇的眼睛中长着横向的瞳孔,这使它们能够准确地判断远处的情况。长鼻树蛇的颜色是绿的,再加上藤蔓植物一样的形体这使它们有了很好的伪装本领。长鼻树蛇主要栖息在热带森林中的树林和灌木丛中,主要以蜥蜴为食,也吃青蛙和哺乳动物。
美洲黑蛇
美洲黑蛇是一种纤细的流线型蛇。体表有光滑的鳞片。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其体色可能有蓝色、绿色、灰色、橄榄色等不同颜色的变化。但所有生活在同一地区的美洲黑蛇大体上都有同样的颜色。美洲黑蛇主要分布在美洲北部和中部,栖息在开阔的地方,比如田地、湖边和大草原。食物为爬行动物,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
猩红蛇
猩红蛇是一种小洞穴蛇,长着一个圆筒形的身体,窄窄的突出的头和光滑的鳞片。它们的背上有红色、白色和黑色的条纹,色彩看起来十分艳丽,而腹下侧是平淡的白色或乳白色。猩红蛇长约40厘米,常见于松散的沙土地中,也生活在腐朽的圆木或树皮下。
如何区别毒蛇和无毒蛇
从外表看,无毒蛇的头部呈椭圆形,尾部细长,体表花纹多不明显,如火赤链蛇、乌风蛇等,毒蛇的头部呈三角形,一般头大颈细,尾短而突然变细,表皮花纹比较鲜艳,如五步蛇、蝮蛇、竹叶青、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等(但眼镜蛇、银环蛇的头部不呈三角形);从伤口看,由于毒蛇都有毒牙,伤口上会留有两颗毒牙的大牙印,而无毒蛇留下的伤口是一排整齐的牙印;从时间看,如果咬伤后15分钟内出现红肿并疼痛,则有可能是被毒蛇咬了。②被毒蛇咬伤后的急救。咬伤后不要剧烈奔跑,以减慢人体对蛇毒的吸收和蛇毒在人体内的传播速度,减轻全身反应;记住伤口的形态,详细告知急救的医务人员,如果把蛇打死,则带上死蛇,以便医务人员及时、正确地给以治疗;被毒蛇咬伤后,应立即用柔软的绳或带结扎在伤口上方,以阻断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减少毒液吸收,防止毒素扩散;应急排毒。立即用冷茶、冷开水或泉水冲洗伤口,有条件的话可用生理盐水、肥皂水、双氧水、千分之一的过锰酸钾溶液、四千分之一的呋喃西林溶液冲洗。施行刀刺排毒,用清洁的小苗刀、痧刀、三棱针或其它干净的利器挑破伤口,不要太深,以划破两个毒牙痕间的皮肤为原则,或在伤口周围的皮肤上,用小苗刀挑数孔,刀口如米粒大小,这样就可防止伤口闭塞,使毒液外流,刀刺后应马上清洗伤口,从上而下向伤口不断挤压15分钟左右,挤出毒液。如果伤口里的毒液不能畅通外流,可用吸吮排毒法,采用拔火罐、针筒前端套一条橡皮管来抽吸毒液,无工具时可直接用嘴吸吮,但必须注意安全,边吸边吐,每次都用清水漱口。内服、外敷药物,具体用什么蛇药,应根据当时当地能立即采到为原则,灵活运用。③避免被蛇咬,在山野中行走时,不要随便将手插入树洞或岩石空隙等蛇在白天的休息之处,手中持一小棍或树枝,行走时“打草惊蛇”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避免被蛇咬的方法。
食疗价值
指多种无毒性的蛇。除乌梢蛇外,有游蛇科动物黄脊游蛇、赤链蛇、枕纹锦蛇、乌游蛇等等,用其肉。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或全国多数地区。除去内脏(或去皮),洗净鲜用或晒干用。食用则须除去头、皮和内脏,洗净。
味甘、咸,性平。主要有祛风湿、通经络、解毒的作用。用于风湿痹证,肢体麻木、疼痛或拘挛,以及疥癣等。可用蛇肉煮食、炒食。治风湿痹证,多浸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