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食多久才会出现一次,日食多少年发生一次?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09 00:27:07 浏览1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日全食多少年发生一次

  有人说日全食是常见的现象,有人说是370年一遇,有人说是500年一遇,更有人说是“千年等一回”。别看大家七嘴八舌坚持己见,但似乎都有媒体报道为依据。
  那么,究竟是多少年一遇?
  首先,就全球而言,日全食是常见的天文现象,每3年出现两次。日全食带在地球上最宽不超过300公里,最窄只有几十公里。
  综合历史上有效的日全食记录,对于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而言,平均每370年才能观测到一次,因此有“370年一遇”的说法。
  但是,“370年出现一次”的说法也不够严谨。因为日全食会受到太阳和月球轨道、地球自转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是说今天在某处发生了日全食,370年后就一定会在同一地点再次出现。
  从公元975年至2009年的1034年间,武汉共经历4次日全食:
  第一次 1575年5月10日,持续时间为4分23秒;
  第二次 1641年12月3日下午,持续2分04秒;
  第三次 1941年9月21日,持续3分05秒;
  第四次 也就是今天,从上午9点23分开始,持续约5分半钟,是最长的一次。
  武汉两次日全食间隔仅68年,只能说,这100年里武汉很幸运。
  说它“千年等一回”也不够严谨,是对媒体“世纪大日食”报导的误解。
  媒体称本次日全食是“500年一遇”,“世纪大日食”,是因为这次是一次天文奇观。
  首先是持续时间长。从初亏到复原长达两个多小时,中国境内可以看到的最长日全食时间可达6分钟,是从1814年至未来的2309年近500年中,我国记载过或者可预测的可见日全食食延时间最长的一次。可以说,前200年内没有,今后300年中也不可能再出现。
  其次,本次日全食发生期间,整条日全食带扫过的区域大。全食带东西长3000千米,南北宽最窄处226千米,最宽处251千米。
  日食带首先从不丹国西边进入我国西藏南部和云南西北部,随后扫向四川和重庆,接着进入湖北和安徽;又向东扫向江苏和上海,最后沿浙江的舟山群岛东去。
  另外,本次大日食覆盖的人口最多。以往发生日全食时,全食带经常是穿越人迹罕至或无人居住的陆地或海洋,而本次日食全食带沿长江东行,成都、重庆、武汉、合肥、杭州、上海等许多大城市都在全食带内,中国大部分地区也可看到日偏食。这次全食带扫过地区人口之密集,在我国史无前例。观测规模确实是500年难得一见。
6585 + 1/3 天(相当于18年11.3日或18年10.3日(如果有5个闰年))
根据古巴比伦人对日食的观测后发现的其周期性,称为:一个沙罗周期
古巴比伦人通过大量观测资料的积累,计算出了朔望月[长度为29.530588日]与交点月[长度为27.212220日]的最小公倍数。
通过计算,242个交点月和223个朔望月的时间都是6585.3[242×27.212220;223 ×29.530588]天,两者相差不到50分钟。也就是说,每隔18年零11.3日(如果这18年里有五个闰月,那就是18年零10.3天)。这个时间长度,正是我们常常听说的“沙罗周期”。“沙罗”一词在拉丁语里就是重复的意思,每个沙罗周期平均约有71次交食,包括日食43次,月食28次。
一次日全食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五个时期: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 初亏 由于月亮自西向东绕地球运转,所以日食总是在太阳圆面的西边缘开始的。当月亮的东边缘刚接触到太阳圆面的瞬间(即月面的东边缘与月面的西边缘相外切的时刻),称为初亏。初亏也就是日食过程开始的时刻。 食既 从初亏开始,就是偏食阶段了。月亮继续往东运行,太阳圆面被月亮遮掩的部分逐渐增大,阳光的强度与热度显著下降。当月面的东边缘与日面的东边缘相内切时,称为食既。此时整个太阳圆面被遮住,因此,食既也就是日全食开始的时刻。 在太阳将要被月亮完全挡住时,在日面的东边缘会突然出现一弧像钻石似的光芒,好像钻石戒指上引人注目的闪耀光芒,这就是钻石环,同时在瞬间形成为一串发光的亮点,像一串光辉夺目的珍珠高高地悬挂在漆黑的天空中,这种现象叫做珍珠食,英国天文学家倍利最早描述了这种现象,因此又称为倍利珠。这是由于月球表面有许多崎岖不平的山峰,当阳光照射到月球边缘时,就形成了倍利珠现象。倍利珠出现的时间很短,通常只有一二秒钟,紧接着太阳光就全部被遮盖住而发生日全食了。 日全食时,大地变得昏暗,兽惊归巢穴。这时天空中就会出现一番奇妙的景色:明亮的星星出来了,在原来太阳所在的位置上,只见暗黑的月轮,在它的周围呈现出一圈美丽的、淡红色的光辉,这就是太阳的色球层;在色球层的外面还弥漫着一片银白色或淡蓝色的光芒,这就是太阳外层的大气—日冕;在淡红色色球的某些地区,还可以看到一些向上喷发的像火焰似的云雾,这就是日珥。日珥是色球层上部气体猛烈运动所形成的气体“喷泉”。色球层、日饵、日冕都是太阳外层大气的组成部分,平时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观测到,但在日全食时,这些现象可以看得特别清楚。 生光 食既以后,月轮继续东移,当月轮中心和日面中心相距最近时,就达到食甚。对日偏食来说,食甚是太阳被月亮遮去最多的时刻。月亮继续往东移 动,当月面的西边缘和日面的西边缘相内切的瞬间,称为生光,它是日全食结束的时刻。在生光将发生之前,钻石环、倍利珠的现象又会出现在太阳的西边缘,但也是很快就会消失。接着在太阳西边缘又射出一线刺眼的光芒,原来在日全食时可以看到的色球层、日珥、日冕等现象迅即隐没在阳光之中,星星也消失了,阳光重新普照大地。 复圆 生光之后,月面继续移离日面,太阳被遮蔽的部分逐渐减少,当月面的西边缘与日面的东边缘相切的刹那,称为复圆。这时太阳又呈现出圆盘形状,整个日全食过程就宣告结束了。 日偏食的过程和日全食过程大致相同,由于它只发生偏食,因此就只有初亏、食甚和复圆,而没有食既和生光这两个阶段。日环食则同样有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和复圆等阶段。 天文台对日全食或日环食进行预报时,往往要把这五个阶段的时间报告出来。人们根据这些报告就可以了解整个日食的过程,并进行观测。至于日偏食,天文台在预报时,当然就只给出初亏、食甚和复圆这三个时刻。 我们在日食的预报中,常常还可以看到“食分”这样一个词,它是用来表示日食的程度。对于日食而言,食分并不表示太阳圆面被遮俺的面积,而是表示日面直径的被遮部分与太阳直径的比值。以太阳的直径作为1,如果食分为0.5,这就表示太阳的直径被遮去了一半;如果食分为1,那就是太阳的整个圆面被遮住,那就是日全食。很显然,食分越大,日面被遮掩的程度就越大。日偏食的食分是小于1.0的,日全食的食分是1.0。 食带 月影扫过的地方。日食的时间长短,同月球影锥在地面上移 动的速度以及地球的自转方向有关。以日全食来说,由于月球的视直径仅略大于太阳,同时月影在地面移 动速度很快,因此日全食的时间是很短暂的。在全食带的某个地点所看到的日全食时间通常只有两三分钟,最多不超过7分钟。如果全食带经过赤道附近地区,日全食时间就可延续到7分40秒,这时是观测日全食的最好机会。 在发生日环食时,月亮总是位于远地点附近,这时月亮运行的速度较慢,因此日环食的时间比较长,如果日环食发生在赤道附近,那么在赤道附近观测日环食的时间可长达12分42秒。 就全球范围来说,如果把月亮半影开始遮掩日面的时间计算在内,日食时间的长度由初亏至复圆的整个过程可长达三个半小时。 日偏食的时候,由于月影范围大于其本影,食相经过的时间长短要视食分的大小而定,食分愈大,时间也就愈长。 由于月亮的影锥又细又长,所以当它落到地球表面时,所占的面积很小,至多不会超过地球总面积的万分之一,它的直径最大也只有二百六十多千米。当月球绕地球转动时,影锥就在地面上自西向东扫过一段比较长的地带,在月影扫过的地带,就都可以看见日食。所以这条带就叫做“日食带”。带内发生日全食的,就叫全食带;带内发生日环食的,就叫环食带。可以看到偏食的范围很广阔,已经不像一条带子,而是很大的一片地区。 全食带是一条宽度不过二三百千米,长约数千到10000千米的狭窄路径(有时全食带的宽度甚至只有几千米),只有在全食带扫过的地区才能看见日全食或日环食的发生。全食带的两旁是较广阔的半影扫过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内可见偏食。离全食带愈近的偏食区,所见偏食程度愈大;离带愈远,可见偏食程度愈小;半影区以外的地方是看不见日食的。 由于月球是由西向东运行,所以它的影子也是沿同一方向运行,因此各地看到日食的时间是不同的。当地面上的西部地区已经处在黑影区域内,这一地区的人已经看到日食时,东部地区的人却不能同时看到日食,得在月影向东移来后才能看到日食。所以,西部地区的人总是比东部地区的人先看到日食。 日食每年都有发生,但由于全食带是一条狭窄的影带,据估计,平均每200~300年,某一地区或城市才有机会被全食带扫过,所以,对住在一个城市的人来说,一生可能未看到过一次。参考资料: http://tech.sina.com.cn/d/focus/2006ts_eclipse/
其实日食年年都有的只不过是今年的许多人都可以看到了啦2008年8月1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前中国将发生一次日全食事件可见全食区域从新疆阿勒泰经哈密、酒泉、西安至郑州一线发生日全食。这次日食的食分为1.039,全食最长持续时间为2分27秒,北美洲东北部、欧洲和亚洲部分地区可见其中加拿大北部、格陵兰、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和中国部分地区可见全食。 在中国境内,考虑到太阳高度、地理和交通等综合因素甘肃省酒泉市是一个较佳的观测地点以下列出这次日全食可见的城市的食分及食甚时间  北京 0.92 18:17 19:10 19:27 天津 0.92 18:18 19:10 19:22 石家庄 0.95 18:20 19:13 19:30 太原 0.96 18:20 19:13 19:30 呼和浩特 0.93 18:16 19:10 19:47 沈阳 0.86 18:13 — 19:03 长春 0.84 18:09 19:00 19:01 哈尔滨 0.82 18:06 18:57 19:01 上海 0.40 18:28 — 18:48 南京 0.65 18:28 — 19:01 杭州 0.43 18:30 — 18:52 合肥 0.74 18:28 — 19:06 福州 0.24 18:36 — 18:48 南昌 0.63 18:33 — 19:06 济南 0.95 18:21 19:14 19:17 郑州 0.99 18:25 19:18 19:26 武汉 0.87 18:31 — 19:16 长沙 0.80 18:35 — 19:17 广州 0.47 18:42 — 19:07 南宁 0.74 18:44 — 19:27 成都 0.91 18:32 19:27 19:57 贵阳 0.86 18:39 19:32 19:39 昆明 0.81 18:42 19:35 19:53 拉萨 0.79 18:33 19:31 20:24 西安 0.99 18:26 19:20 19:44 兰州 0.99 18:23 19:19 20:08 西宁 0.98 18:22 19:19 20:12 银川 0.99 18:20 19:15 20:04 乌鲁木齐 0.95 18:05 19:07 20:04 台北 0.03 18:36 — 18:37 香港 0.37 18:43 — 19:03 澳门 0.41 18:43 — 19:052008年8月1日日全食我国有广大领土上的人都可以看到,一些大城市如哈尔滨,乌鲁木齐,北京,兰州,武汉,拉萨,昆明,据测算,日全食一个人在一处300年才可见一次,因此千万不能错过,可自带望远镜观察全国日食食甚在18点55分至19点40分左右,开始于18时至18点30左右食分都较大一些地方还可见带食日落 日食是月球绕地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条直线,月球挡住了射到地球上去的太阳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在地球上月影里的人们开始看到阳光逐渐减弱,太阳面被圆的黑影遮住,天色转暗,全部遮住时,天空中可以看到最亮的恒星和行星,几分钟后,从月球黑影边缘逐渐露出阳光,开始生光、复圆。由于月球比地球小,只有在月影中的人们才能看到日食。月球把太阳全部挡住时发生日全食,遮住一部分时发生日偏食,遮住太阳中央部分发生日环食。发生日全食的延续时间不超过7分31秒。日环食的最长时间是12分24秒。法国的一位天文学家为了延迟观测日全食的时间,他乘坐超音速飞机追赶月亮的影子,使观测时间延长到了74分钟。我国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日食记录,公元前一千多年已有确切的日食记录。 http://www.astron.sh.cn//2008eclipse/ `在第二个/打上live http://tech.sina.com.cn/d/focus/2008eclipse在最後加上index.shtml
时间不等
有沙罗周期可以推算
一个沙罗周期是6585
+
1/3
天(相当于18年11.3日或18年10.3日(如果有5个闰年)),这是古巴比伦人对日食的观测后发现的其周期性。
日食和月食统称交食。由日月食的原理可看出,交食的出现与日、地、月三者的会合运动密切相关,此会合运动具有周期性,所以日月食自然也应有周期性。交食的周期是古代巴比伦人发现的,叫做“沙罗周期”(“沙罗”是重复的意思),为18年零11天多一点。即6585.32天。
一年内可发生多少次月食呢?对全地球而言,一年内最多发生3次,有时1次也不发生,日食每年最多可发生5次,最少也要发生2次。这么看来,每年发生日食的次数比月食多,可是为什么人们总是看到月食的机会比日食多呢?这是由于日食带的范围小,地球上只有局部地区可见;对于某一确定地点而言,平均每3年左右才可以看到一次日偏食,300多年才可以看到一次日全食。而月食一旦发生,处于夜晚的半个地球上的人都可以看到,对某一地区平均而言,看到月食的机会是发生月食次数的一半,因此人们看到月食的机会比日食多。
由于地球绕太阳和月亮绕地球的公转运动都有一定的规律,因此日食和月食的发生也具有其循环的周期性。
古巴比伦人通过大量观测资料的积累,计算出了朔望月[长度为29.530588日]与交点月[长度为27.212220日]的最小公倍数。通过计算,242个交点月和223个朔望月的时间都是6585.3[242×27.212220;223
×29.530588]天,两者相差不到50分钟。也就是说,每隔18年零11.3日(如果这18年里有五个闰月,那就是18年零10.3天),在这段时间内,太阳、月亮和黄白交点的相对位置在经常改变着,而经过这个时间长度之后,太阳、月亮和黄白交点差不多又回到原来相对的位置,因此便会出现同上一次情况相类似的日、月食。
这个时间长度,正是我们常常听说的“沙罗周期”。“沙罗”一词在拉丁语里就是重复的意思,每个沙罗周期平均约有71次交食,包括日食43次,月食28次。
有了沙罗周期,我们就可以预报月食了。例如1991年7月11日,发生了一次月全食,掩食带穿过拉丁美洲及太平洋地区。我们往前推18年零11天,1973年6月30日一定也发生了一次日食,查阅资料发现确有此事,那次日全食的掩食带横穿了非洲大陆。如果往后推一个沙罗周期的时间,我们就能算出2009年7月22日也将发生一次日食,这就是即将发生在我国长江流域的日全食
日全食全球每三年出现两次,算下来平均一年半出现一次。但是如果待在同一个地方不动,对于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而言,平均每37年才能观测到一次,因此有“37年一遇”的说法。

日食多少年发生一次?

全球范围内日全食平均每1.5年会有一次,对于同一地点而言,日全食出现的频率一般为300年左右。
至于月全食,根据沙罗周期内的统计,在大约6585天(18年多一点)的周期内,约发生月食28次(日食约43次),其中有12至13次为月全食,简单说来,大约每一年半就会有一次月全食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每次月食发生时差不多只有半个地球(夜半球)的人能够看到,所以,在同一地区要看到月全食,平均要等三年的时间。
就全球发生次数而言,一年内的日食其实比月食更多,从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各自运行的轨迹每隔半年会有一次相交,可能发生日食的时间段(日食季)还比发生月食的时间段(月食季)更长。

日食大概多少年才能看见一次?

在同一地点看到全食可能是三五百年
但日食的话,三五年就可以看到一次
其实每年都有,像去年八月在新疆就有日全食
只是今年的轨道特别长,可以看到日全食的地方很多,这种500年一遇
500年
因为黄白交角的存在,所以,并不是每次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都会发生日食.对全球来说,每年5次(比月食几率高),但对一地区来说大概10年一次.(因为月球体积小,所以.日食覆盖面小,只有在本影去能看到,而月食一旦发生,只要在夜半球都看得到)

日食几年一次

一年中日、月食最少有两次,而且这两次可能都是日食;一年中可能一次月食都不会发生(如1980年);
  一年中日、月食最多可以有七次:五次日食和两次月食(例如1935年),或者是四次日食和三次月食(例如1917年和 1982年)。
  一般说来,最常见的情况是一年中有四次日、月食:两次日食和两次月食。
  上面这些情况只是对全地球来说的。至于对地球的某个地点而言,一年内能看到日、月食的机会就要少得多。
  另外,从上面的数字来看,一年中日食发生的次数比月食发生的次数多,但实际上人们却往往看到月食的次数比看到日食的次数多。这是由于月食发生时,背着太阳的那半个地球上的人都可以看到;而在日食发生时,月亮的影锥只扫过地球上一个狭窄的地带,只有在这部分地区的人才能看到日食。1961年3月2日夜里发生的月食,在我国、整个亚洲以及欧洲地区都可以看到。而1968年9月22日发生的日全食,在我国只有新疆的部分地区可以看到全食,在北京只能看到日偏食,而在上海,什么也看不到。
对与科学对理,要三个行星成一直线大约要100年后才有两次
不一定,少则几十年,多则几百年
不确定
日食一年最少两次 因为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与月球公转轨道的平面有一个夹角 所以有两个交点 这样只要太阳月亮运行到这两个交点就会发生日月交食
但日全食平均两年发生一次
如果见过日全食带的图片的话 就会知道由于日全食的发生对于地域的要求很大 所以日全食是极其罕见的天文现象 对于同一地区来说 几百年才会发生一次日全食

日食多久一次 日全食多少年发生一次

1、每年日食最多出现5次,如果出现5次,那么一定都是偏食。地球上每年至少有2次日食。在南北极地区只能看到日偏食。日全食大约1年半发生一次。

2、日食的一个食季是36天,这个天数比一个朔望月的平均长度29.53还要长。因此在一个日食的食季内必定会发生一次日食,也可能发生两次日食。一年之中有两个日食食季,所以在一年之内至少有两次日食发生,也可能有四次日食发生(如果每个食季中都包含两个朔日的话)。

日全食多少年一次!

日全食全球每三年出现两次,算下来平均一年半出现一次。但是如果待在同一个地方不动,对于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而言,平均每37年才能观测到一次,因此有“37年一遇”的说法。
日食每年都有发生,但由于全食带是一条狭窄的影带,据估计,平均每200~300年,某一地区或城市才有机会被全食带扫过,所以,对住在一个城市的人来说,一生可能未看到过一次。
对于某一确定地点而言,平均每3年左右才可以看到一次日偏食,300多年才可以看到一次日全食。而月食一旦发生,处于夜晚的半个地球上的人都可以看到,对某一地区平均而言,看到月食的机会是发生月食次数的一半,因此人们看到月食的机会比日食多。
由于地球绕太阳和月亮绕地球的公转运动都有一定的规律,因此日食和月食的发生也具有其循环的周期性。 古巴比伦人通过大量观测资料的积累,计算出了朔望月[长度为29.530588日]与交点月[长度为27.212220日]的最小公倍数。通过计算,242个交点月和223个朔望月的时间都是6585.3[242×27.212220;223 ×29.530588]天,两者相差不到50分钟。
也就是说,每隔18年零11.3日(如果这18年里有五个闰月,那就是18年零10.3天),在这段时间内,太阳、月亮和黄白交点的相对位置在经常改变着,而经过这个时间长度之后,太阳、月亮和黄白交点差不多又回到原来相对的位置,因此便会出现同上一次情况相类似的日、月食。

日食多少年一次?

日食一年至少有两次,至多有五次,日全食是平均一年半一次。但是因为每次全食带都是一条很窄的投影带,宽度只有200千米左右,所以扫过的面积是十分小的,所以对于同一地点来说,平均要375年才会发生一次日全食。
日食,又称日蚀,是一种天文现象,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日食只在朔,即月球与太阳呈现合的状态时发生。
日食分为日偏食、日全食、日环食、全环食。观测日食时不能直视太阳,否则会造成短暂性失明,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永久性失明。
地球上平均每三年就会出现2次日全食,典型的全食带长约1.2万千米,宽200千米左右,因此日全食发生时地球上只有很小范围的地区可以观测到。如果一个人待在一个地方不动,平均400年左右才能看到一次日全食,所以要欣赏如此壮观的天象,多数情况下都要经过长途旅行。
  日全食天象十分罕见,如果一个人待在一个地方不动,平均400年左右才能看到一次日全食。但从全国范围,或者说全球范围来看,发生日全食的概率并不低。NASA将公元1000年至2000年的日全食带轨迹(蓝色面积),绘制在一张世界地图上。如下图所示,过去一千年里,几乎全球均有机会观测到日全食。
日食一年二到五次。
日食,又叫做日蚀,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
日食成因
日食分为日偏食、日全食、日环食、全环食。

日环食多少年才会出现一次

  1、日环食在全球范围约1-2年出现一次,在中国境内约10年左右出现一次。

  2、日环食(annular solar eclipse)是日食的一种。发生时太阳的中心部分黑暗,边缘仍然明亮,形成光环。这是因为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但是距离地球较远,不能完全遮住太阳而形成的。发生日环食时,物体的投影有时会交错重叠。2012年5月21日,日环食现象现身天际,本次日环食,在我国境内可以观察到的时间最长达4分33秒。另,2013年11月3日,全球多地出现日全环食,据称此次日全环食系本世纪第二次日全环食。

  3、2020年6月21日下午,“日环食”天文景观现身天宇。本次“日环食”的“食分”达到了0.99以上,即太阳整个圆面有超过99%的面积被遮住,几乎接近全食。这样的“日环食”也被称为“金边日食”。

日全食多久出现一次?

首先,就全球而言,日全食是常见的天文现象,每3年出现两次。日全食带在地球上最宽不超过300公里,最窄只有几十公里。
综合历史上有效的日全食记录,对于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而言,平均每370年才能观测到一次,因此有“370年一遇”的说法。
但是,“370年出现一次”的说法也不够严谨。因为日全食会受到太阳和月球轨道、地球自转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是说今天在某处发生了日全食,370年后就一定会在同一地点再次出现。
拓展资料:日食,又作日蚀,是一种天文现象,当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对地球上的日全食部分地区来说,月球挡住了太阳的部分或全部光线,看起来好像是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这就是日食。日食只在发生在朔,即月球与太阳呈现合的状态时发生。
日食是相当罕见的现象,在三种日食中较罕见的是日全食,因为唯有在月球的本影投影在地球表面时,在该区域的人才能够观测到日食。日全食是一种相当壮丽的自然景象,所以时常吸引许多游客特地到海外去观赏日全食的景象。例如,在1999年发生在欧洲的日全食,吸引了非常多观光客特地前去观赏,也有旅行社推出专门为这些游客设计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