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时珍本草纲目全书,本草纲目中有多少种药物?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08 21:03:04 浏览2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本草纲目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书

《本草纲目》是我国第一部医药全书。
《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分成60类,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个药方。
《本草纲目》共分为16部62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从无机到有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这种分类法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尤其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早二百年。
《本草纲目》不仅在药物学方面有巨大成就,在化学、地质、天文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它在化学史上,较早地记载了纯金属、金属、金属氯化物、硫化物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同时又记载了蒸馏、结晶、升华、沉淀、干燥等现代化学中应用的一些操作方法。
流传版本
《本草纲目》的最早版本是1593年前后由胡承龙刻的金陵本。其次是1603年夏良心、张鼎思序刊的江西本,江西本改正了金陵本的一些错误,同时也有金陵本不错而改错了的。
再次是1606年董其昌序的湖北本,它和以后如梅墅烟梦阁等各种明清刻本,大都是以江西本为底本翻刻的,一般改动不大。直到1885年合肥张绍棠味古斋重校刊本,才作了较大的变动,并抽换了几百幅图,他改对和改错之处都显著增加。
以后各种石印、排印,以至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影印本,一般都是以张本为底本。历代由于抄写、刻版、校订、覆刊所产生的错误,数以千计,严重地影响了该书的质量。
198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又出版了新的校点本,新的校点本采用刊印较早的江西本为蓝本,旁采各本进行校勘,订正了不少错谬,得到了学者的好评。200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再版了此书,为方便读者检索,在书末新增“正言语标题笔画索引”和“下文标题拼音索引”。

本草纲目全书有多少卷

  《本草纲目》全书共有五十二卷,约200万言,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分为60类。《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这本书是他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察制作而成。

   《本草纲目》简介
  《本草纲目》是明朝医药学教李时珍编撰而成,是一部药学著作,共五十二卷。书中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世界上极其珍贵的植物学与药物学巨著。
  《本草纲目》囊括了植物界的所有门类:低等的藻菌植物、地衣植物和高等的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同时,还收录了不少国外的植物药材,称得上是当时植物之大全。

   李时珍简介
  李时珍,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医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共分几部?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全书首列总目、凡例、附图。
卷一卷二为序例,主要介绍历代诸家本草及中药基本理论等内容。
卷三卷四为百病主治,大致沿袭宋以前本草“诸病通用药”旧例,以诸风等一百十三种病证为纲,分列主治药物,或于病证下再分若干证,类列药物用法,复设草部、菜部、果木等为小纲,并详其主治,编次有序,便于临证参考。
卷五至卷五十二为药物各论,总目原称载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经实核为一千八百九十七种。
拓展:
本草纲目虽为中药学专书,但涉及范围广泛,对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物理学、化学、农学等内容亦有很多记载。如在矿物学方面对石油的产地、性状作了详细记述;在化学方面,阐述了检验石胆真伪的方法;在物理学方面,从空气中的湿度变化,以推测雨量的大小;在农学方面,阐述采用嫁接技术,以改良果树品种的方法等。本书通过对药名的探索与考证,阐明某些汉字的字形、读音;也载述一些少数民族和其他国家药名的读音和含义。还记载契丹族用羊皮、羊骨占卜和写字,吐番人用燕脂化妆等习俗,蒙古族裹于牛皮内治疗外伤方法等。本书保存了16世纪以前大量文献资料,其中有的原书已佚失,有关资料可从本书得以窥见。
自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历时二十七载,三易其稿,著成《本草纲目》五十二卷,初刊于金陵。子建中、建元、建木及诸孙皆参与绘制药图,孙树宗、树声为之校对。甫及刻成,时珍即逝。对脉学亦深有研究,所撰《濒湖脉学》(1564年)能融会先贤脉学之精华,删繁去芜,讲求实用,论述较为通俗简要,以韵体文写成,便于记诵。此书归纳脉象为二十七种,各撰体状诗、相类诗、主病诗。另著有《奇经八脉考》(1572年),于奇经循行路线及证治规律阐发尤多。已佚医著有《三焦客难》、《命门考》(或以为实系一书)、《五脏图论》《濒湖医案》《濒湖集简方》等。次子建元,从父业医,有医名。父卒,献《本草纲目》于朝廷。四子建方,精医,中年入选太医院医士。弟子庞鹿门,传其医学;瞿九思,传其儒学。

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里有多少章节?全部内容有多少字数?

《本草纲目》(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是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察,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7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全书52 卷,约200万言,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新增374种),分成60类。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收药1892种,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个药方。是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书十七世纪末即传播,先后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

本草纲目一共有几章?

本草纲目》原序
  进《本草纲目》疏
  《本草纲目》凡例
  序例上
  ----------历代诸家本草
  ----------引据古今医家书目
  ----------引据古今经史百家书目
  ----------采集诸家本草药品总数
  ----------《神农本经》名例
  ----------陶隐居《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则
  ----------采药分六气岁物
  ----------十剂
  ----------气味阴阳
  ----------五味宜忌
  ----------五味偏胜
  ----------标本阴阳
  ----------升降浮沉
  ----------四时用药例
  ----------五运六淫用药式
  ----------六腑六脏用药气味补泻
  ----------五脏五味补泻
  ----------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
  ----------引经报使(洁古《珍珠囊》)
  序例目录第二卷
  ----------序例下
  序例第二卷\序例
  ----------药名同异
  ----------相反诸药(凡三十六种)
  ----------服药食忌
  ----------妊娠禁忌
  ----------饮食禁忌
  ----------李东垣随证用药凡例
  ----------陈藏器诸虚用药凡例
  ----------张子和汗吐下三法
  ----------病有八要六失六不治
  ----------《药对》岁物药品
  ----------《神农本草经》目录
  ----------中品药一百二十种
  ----------下品药一百二十五种
  ----------宋本草旧目录
  主治第三卷\百病主治药
  ----------诸风
  ----------痉风
  ----------项强
  ----------癫痫
  ----------卒厥
  ----------伤寒热病
  ----------瘟疫
  ----------暑
  ----------湿
  ----------火热
  ----------诸气
  ----------痰饮
  ----------脾胃
  主治第三卷\百病主治药
  ----------噎膈
  ----------反胃
  ----------哕
  ----------呃逆
  ----------霍乱
  ----------痢
  ----------疟
  ----------胀满
  ----------诸肿
  ----------黄疸
  ----------脚气
  ----------转筋
  ----------喘逆
  ----------咳嗽
  ----------肺痿肺痈
  ----------虚损
  ----------吐血衄血
  ----------齿衄
  ----------血汗
  ----------咳嗽血
  ----------诸汗
  ----------怔忡
  ----------健忘
  ----------惊悸
  ----------狂惑
  ----------烦躁
  ----------多眠
  ----------消渴
  ----------遗精梦泄
  ----------遗精梦泄
  ----------遗精梦泄
  ----------溲数遗尿
  ----------小便血
  ----------强中
  ----------大便燥结
  ----------脱肛
  ----------痔漏
  ----------瘀血
  ----------积聚症瘕
  ----------诸虫
  ----------肠鸣
  ----------心腹痛
  ----------胁痛
  ----------腰痛
  主治第四卷\百病主治药
  ----------痛风
  ----------头痛
  ----------眩晕
  ----------眼目
  ----------面
  ----------鼻
  ----------唇
  ----------口舌
  ----------咽喉
  ----------音声
  ----------须发
  ----------狐臭
  ----------丹毒
  ----------风瘙疹痱
  ----------疡癜风
  ----------九漏
  ----------痈、疽
  ----------外伤诸疮
  ----------金、镞、竹、木伤
  ----------跌仆折伤
  ----------五绝
  ----------诸虫伤
  ----------诸兽伤
  ----------诸毒
  ----------蛊毒
  ----------妇人经水
  ----------带下
  ----------崩中漏下
  ----------产难
  ----------产后
  ----------阴病
  ----------小儿初生诸病
  ----------惊痫
  ----------诸疳
  ----------痘疮
  ----------小儿惊痫
  水部第五卷
  水部第五卷
  ----------水之一
  水部第五卷\水之一
  ----------雨水
  ----------潦水
  ----------露水
  ----------甘露
  ----------甘露蜜
  ----------明水
  ----------冬霜
  ----------腊雪
  ----------雹
  ----------夏冰
  ----------神水
  ----------半天河
  ----------屋漏水
  水部第五卷
  ----------水之二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
  ----------流水
  ----------井泉水
  ----------井华水
  ----------节气水
《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方剂11096首(其中8100余首是李时珍自己收集和拟定的),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全书收录植物药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种,共计1095种,占全部药物总数的58%。李时珍把植物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本部五部,又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溼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杂草等九类,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对人类近代科学以及医学方面影响最大。

本草纲目中有多少种药物?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我国植物学与药物学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问世300多年的历史时期里,始终放射着灿烂的光辉。至今仍不失为世界上极其珍贵的植物学与药物学巨著。
《本草纲目》全书共52卷,约190万字。分为16部62类,收录药物1892种,药方11096条,附图1092幅。全书仅收录植物药就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再加上有名未用153种,总计1095种,占药物总数和58%。囊括了植物界的所有门类:低等的藻菌植物、地衣植物和高等的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同时,还收录了不少国外的植物药材,称得上是当时植物之大全。在书中,李时珍把植物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及本部等5部,共30类,又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湿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杂草等9类。李时珍的这种植物分类方法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它甚至比西方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提出的植物分类法还要早175年,而且内容也丰富得多。
《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字东壁,号濒湖,为湖北蕲春人。他从青年时起就随父从医,具有十分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医术高明,名闻远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李时珍发现,过去的本草书错误不少,名目混乱,种类很不完善,于是他跋山涉水,苦心钻研,花费了27年的时间,编写成了这一部积历代本草学之大成的世界巨著。在书中他增加了过去本草中所没有的370多种新药物,这些药物后来被证明具有重大的医疗价值。如具有麻醉作用的曼陀罗花,现代医学证明也是一种有效的麻醉剂,至今仍应用于临床手术中。
《本草纲目》成稿于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但经过12年之后才刻印成书。而且其第一版(称作金陵版)一直得不到当时朝廷的重视与推广。然而,《本草纲目》却很早就传至国外。最早由波兰的一位叫卜弥格节的传教士译为拉丁文,题目为《中国植物志》,于1656年在维也纳出版。接着被两次译为法文,两次译为英文,同时传入日本与朝鲜,后来陆续又被译为俄文、德文和日文。它几乎传遍世界各地,对世界植物的研究起了很大和推动作用。国外把它称为“中国的百科全书”。作者李时珍被赞誉为“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博物学家”。

被达尔文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的是哪本?

被达尔文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的著作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由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于嘉靖三十一年至万历六年,主要介绍历代诸家本草及中药基本理论等内容,基本反映出明代以前本草学发展概况,通过引述前人专论如神农本经名例、陶隐居名医别录合药方剂法则,使中药理论获得系统整理,促进了本草学的进一步发展。《本草纲目》是到16世纪为止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达尔文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被达尔文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的是哪本?C
A.四部医典 B.黄帝内经 C.本草纲目 D.伤寒杂病论
被达尔文称之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的是《本草纲目》。
被达尔文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的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明朝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分成60类。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
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个药方。在这部书中,李时珍指出了许多药物的真正效用,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
扩展资料:
成书背景
李时珍念本草一书历代注解者谬误亦多,遂考古证今,辨疑订误,广采博收群书,在宋代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基础上编成此书。
流传版本
《本草纲目》版本颇多,除国外各种全译或节译本外,国内现存约七十二种,大致可分为“一祖三系”,即祖本(金陵本、摄元堂本)及江西本、钱本、张本三个系统。
江西本系统,主要为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夏良心、张鼎思刻本等;钱本系统,主要为明崇祯十三年(1640)钱蔚起杭州六有堂刻本,并改绘药图,以及清顺治十二年(1655)吴毓昌太和堂本,乾隆间《四库全书》本即据此本抄录;
张本系统,主要为清光绪十一年(1885)张绍棠南京味古斋刻本,文字参校江西本、钱本,药图改绘后增加十余幅,并附《本草纲目拾遗》。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本即据张本影印,晚近通行本为197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刘衡如校点本,1993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金陵本影印本。

明朝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一本医学名著叫什么?

本草纲目 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叫做《本草纲目》。
关于《本草纲目》这部书名的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插曲。公元1578年,年届六旬的李时珍完成了《本草纲目》,只可惜尚未确定书名。一天,他出诊 本草纲目原书插图
归来,习惯地坐在桌前。当他一眼看到昨天读过的《通鉴纲目》还摆放在案头时,突然心中一动,立即提起笔来,蘸饱了墨汁,在洁白的书稿封面上写下了“本草纲目”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他端详着,兴奋地自言自语道:“对,就叫《本草纲目》吧!”为了这部书的体例,李时珍考虑了许久,也翻阅了不少书籍,并从《通鉴纲目》中得到启示,决定采用“以纲挈目”的体例来编这部书,并以《本草纲目》这个名称作为自己经历二十七年搜集、整理、编纂的这部书的书名。
中文名称:本草纲目
英文名称:Bencao Gangmu;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定义:中药著作,明代李时珍撰。
所属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医史文献(二级学科);医书(三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
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此外,它还是周杰伦专辑《依然范特西》中的一首歌。
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
本草纲目 药学著作,五十二卷.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药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早二百年多年。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全书收录植物药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种,共计1095种,占全部药物总数的58%。李时珍把植物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本部五部,又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溼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杂草等九类,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书十七世纪末即传播,先后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其有关资料曾被达尔文所引。用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对人类近代科学以及医学方面影响最大。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它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又将矿物药分为金部、玉部、石部、卤部四部。植物药一类,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的环境,区别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5部;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类。动物一类,按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顺序排列为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等6部。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共收集了多少种药材?

1740种药材为基础
本草纲目》是一部中医学论述药物学的专著,其内容颇多博物学价值。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编撰于公元1578年,成书后几经周折,后初刊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全书共52卷,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植物药计有1094种,动物药443种,矿物药161种,其他类药物194种。李时珍新补入药物374种。该书图文并茂,有药物图1109幅。作者为了增加该书的临床参考价值,于若干药的论述中附录临床处方11096首,其中8000多首来自作者临床经验之总结或多年之征集,有着较好的参考价值。
《本草纲目》共分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等16部为纲,62类为目,其分部类的原则为“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搜罗群集,有谓其所参考之书多达800余种者,可谓“贯串百氏”的一代巨著。该书又在每药物之下,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故命名其书为《本草纲目》。每药之论述内容,则详之于集解、辨疑、正误、修治(炮制加工)、气味(药性药理)、主治(药效)、发明(李时珍之心得体会和研究结论)、附方等。《本草纲目》之分类叙述方法是在前人基础上的一次创造性发展,条分缕析,使读者一目了然,其分类方法实际上已具备了现代生物进化思想的科学性。

《本草纲目》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1 拼音 《běn cǎo gāng mù 》
2 概述 《本草纲目》系本草学、博物学巨著。明代李时珍撰成于1578年,初刊于万历21年(1593年)。全书共52卷,载药物1892种,其中植物药1094种,其余为矿物及其他药。由李时珍新增入的药物为374种,书中附有药物图1,109幅,方剂11,096首,约有8,000多首是李氏自己收集或拟定的。
《本草纲目》产生于明代中叶,当时社会上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各种手工业作坊规模较大,采矿业发达。在自然科学方面,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和经验,需要进一步进行分析研究和加工,使之系统化; 在工作方法方面,发展了初步的科学实验方法,这些都是《本草纲目》产生的客观条件。作者李时珍搜罗百氏,穷览群书,躬亲试验的实践精神和勤奋虚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则是《本草纲目》取得成就的决定因素。《本草纲目》以药物的天然来源及属性为纲,把药物分成十六部;同一部的药物,又以相近的类别为目,全书分六十类目。这一本草条目的分类叙述方法,是在原有本草书基础上的创造性发展,它条分缕析,读者可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本书的分类方法,具有相当高的科学价值。
《本草纲目》的植物药,是根据各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的特点及其性味、外形、皮核以及其生长环境、生活习性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各种因素,综合分析、归纳比较而进行分类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最为突出的是《本草纲目》对动物类药物的分类方法,书中把444种动物药分成虫、鳞、介、禽、兽、人等六部,每部又分若干类。根据其中各类所列,虫类相当于无脊柱动物;鳞类相当于鱼类;又有一部分爬行类、介类相当于两栖类(其中含有少数软体动物在内);禽类则相当于鸟类;兽类系指哺乳动物,最后则是人类。这样的排列顺序,《本草纲目》认为是“从贱至贵”的顺序。这里指的不是各种药物的经济价值,也并非动物体型的大小,而是指一种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发展过程。书中把那些在封建社会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动物如龙、凤等,均列入相应的低一级的类别,说明这个贵贱是指动物机体的复杂性,这正是生物进化的一种概念。《本草纲目》中记载着丰富的关于生物学的资料,动物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对每一类动物,都有概括性的定义,充分抓住各类动物的生物学特征,例如:“鸟产于林,故羽似叶;兽产于山,故毛似草”,“毛合四时,色合五方”,这是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本草纲目》中关于动物的相关变异,如乌骨鸡但验舌黑、红花莲藕及白花莲藕在莲藕方面的量有所不同的事实,说明作者对生物的适应和变异已有一定认识。《本草纲目》还指出生物受到人工方法的干预而发生生活习性改变的特性,如野生动物可人工驯养,家种植物优于野生植物,等等,说明当时已经注意到动物遗传的某些特征。
《本草纲目》对矿物质所做的科学分类,表明当时的无机化学已具备一定的水平。书中记载了19种单体元素,即钠、钾、钙、镁、铜、银、金、汞、锌、锡、铝、锰、铅、铁、硼、碳、硅、砷及硫等,如以化合物论,则多至数十种。对每一种物质的来源、鉴别及化学性,都有较详细的介绍。书中以各种单体元素为纲,对各种化合物做了分类,基本上澄清了过去这方面的混乱。书中对药物的分类学,尤其是生物的分类,是划时代的。它采用了“双名法”的命名方法,这种双名法虽则不如目前应用的拉丁系统的双名法那么科学精确,但在当时却是最先进的。在制药化学方面,也有较突出的成就,书中记载了包括蒸馏、蒸发、升华、重结晶、风化、沉淀、干燥、烧灼、倾泻等各种化学反应。其制取堿式碳酸铅(粉锡)及醋酸铅(铅霜);利用消石与矾石分解和氧化作用以制备铅丹; 区别软石膏与硬石膏等方法,都说明当时的化学水平。其制备没食子酸的方法,系先以浓茶煎熬五倍子后,使其产生沉淀,经曲菌发酵水解而析出没食子酸的白色结晶,这是以五倍子制没食子酸的最早记录。有关其他学科的记录也不少,如指出古代动物粪便可以变成化石;月球中的“阴魂”、“婆娑”,并非有树,而是“山河之影”。书中对雨中降落金钱铅汞、毛血鱼肉等物,进行了科学的解释;还有以瓦瓶精确称量空气含水蒸汽(湿度)之多寡,而预测晴雨等等,说明这确实是一本内容丰富的古代科学巨著。书中还记载大量宝贵的医学资料,除去大量的附方、验方及不少精彩的治验病案外,还有一些宝贵的医学史料。其中属于首次记录的病症有铅中毒、汞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肝吸虫病;首次记录的治疗技术有冰块冷敷退热法、蒸汽消毒法以及辛烈香窜原料薰烟消毒法等等。在人体生理解剖学方面,书中创造性地提出大脑是全身的主宰,即“脑为元神之府”,这就打破旧有的“心为君之主官”的传统概念。还认为古代所说的脾,即俗名“联贴”亦即今之胰脏,这些见解都是有启发性的。